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短时受精周期中减数分裂Ⅰ期卵子过夜受精对体外成熟、受精和胚胎发育的影响
1
作者 张丽丽 刘彩霞 +3 位作者 孙向茹 刘奇志 高瑞花 刘海鹏 《医学综述》 CAS 2023年第18期3739-3744,共6页
目的探讨短时受精周期中减数分裂Ⅰ(MⅠ)期卵子过夜受精对体外成熟、受精和胚胎发育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9月至2022年6月在广州市番禺区妇幼保健院生殖医学科进行治疗的117对不孕不育患者夫妇117个短时体外受精周期,共1532枚卵子。根... 目的探讨短时受精周期中减数分裂Ⅰ(MⅠ)期卵子过夜受精对体外成熟、受精和胚胎发育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9月至2022年6月在广州市番禺区妇幼保健院生殖医学科进行治疗的117对不孕不育患者夫妇117个短时体外受精周期,共1532枚卵子。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过夜受精组(54例,54个周期)和常规培养组(63例,63个周期)。常规培养组将MⅠ期卵子置于卵裂培养皿中过夜培养,过夜受精组在颗粒细胞剥除后将MⅠ期卵子重新置于原受精皿中过夜受精。比较两组MⅠ期卵子的原核(PN)及胚胎发育情况,包括成熟率、受精率、卵裂率、可利用胚胎率、优质胚胎率、囊胚形成率。同时对比过夜受精组内MⅠ期、第一极体(1PB)和第二极体(2PB)卵子间以上各项结果参数的差异。结果过夜受精组MⅠ期卵子成熟率、受精率显著高于常规培养组[75.51%(74/98)比54.35%(50/92)、32.65%(32/98)比19.57%(18/92)](P<0.01),两组MⅠ期卵子2PN率、1PN率、多PN率、0PN率、2PN卵裂率、可利用胚胎率、优质胚胎率和囊胚形成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过夜受精组内MⅠ期、1PB和2PB卵子的受精率、2PN率、2PN卵裂率、可利用胚胎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2PB卵子的受精率、2PN率高于1PB[94.85%(516/544)比76.79%(86/112)、71.69%(390/544)比55.36%(62/112)](P<0.05),MⅠ期受精率、2PN率低于1PB(P<0.05),MⅠ期受精率、2PN率低于2PB(P<0.05);MⅠ期2PN卵裂率低于1PB[87.50%(14/16)比96.77%(60/62)](P<0.05);2PB可利用胚胎率高于1PB[89.45%(424/474)比76.92%(60/78)](P<0.05),MⅠ期可利用胚胎率低于2PB(P<0.05)。结论颗粒细胞剥除后,将MⅠ期卵子重新置于原受精皿中过夜受精能够有效改善MⅠ期卵子的成熟、受精情况,对改善胚胎情况也有一定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时受精 减数分裂Ⅰ期卵子 成熟 受精 胚胎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