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妇科病房中的护理风险管理 被引量:4
1
作者 欧秀华 肖程 温萃莉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2年第16期2272-2273,共2页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妇科病房中的运用。方法对我科2009年4月~2011年5月妇科病房存在的护理风险进行分析,制定风险防范措施,指导护士避免护理风险,确保护理安全。结果风险管理前后综合满意度和护理质量评分明显提高,护理投诉纠纷和...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妇科病房中的运用。方法对我科2009年4月~2011年5月妇科病房存在的护理风险进行分析,制定风险防范措施,指导护士避免护理风险,确保护理安全。结果风险管理前后综合满意度和护理质量评分明显提高,护理投诉纠纷和护理缺陷发生率下降明显。结论妇科病房实施护理风险管理能降低护理缺陷,投诉,提高护理管理质量,提高病房满意度,保障患者的医疗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科 护理风险管理 护理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细化护理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费秀英 《黑龙江医学》 2015年第6期720-721,共2页
目的探讨精细化护理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并发症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180例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90例。对照组行腹腔镜手术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内容的基础上行精细化护理。将两组患者术前焦虑情... 目的探讨精细化护理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并发症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180例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90例。对照组行腹腔镜手术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内容的基础上行精细化护理。将两组患者术前焦虑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患者及家属的满意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细化护理应用于妇科护理中,可以明显减少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科 腹腔镜 并发症 满意度 精细化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圳地区36155例女性HPV感染现状与分型研究 被引量:19
3
作者 秦晓林 闫恺 +3 位作者 段桂开 何值华 刘佳南 朱岩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9年第8期1037-1039,共3页
目的调查深圳地区女性的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感染现状及各亚型分布特点,了解该地区HPV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对2017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在该院就诊与体检的36 155例女性患者的宫颈脱落细胞标本进行HPV感染基因分型检测,并对受检者结... 目的调查深圳地区女性的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感染现状及各亚型分布特点,了解该地区HPV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对2017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在该院就诊与体检的36 155例女性患者的宫颈脱落细胞标本进行HPV感染基因分型检测,并对受检者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HPV总感染率为19.33%,所有被检者HPV感染型别排在前5位的是52、58、16、53和81,除81型外,其余均为高危型别。所有阳性患者以高危型感染为主,占64.57%。HPV感染型别中,以单一感染为主,占71.28%,二重感染占19.25%。不同年龄段HPV感染率不同,在<21岁、21~<31岁、31~<41岁、41~<51岁、51~<61岁、61~<71岁、≥71岁7个年龄段,高危型HPV感染率分别是8.57%、11.02%、12.30%、13.92%、10.11%、14.59%、8.07%,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624,P<0.05)。结论该地区女性宫颈HPV的感染主要以高危型、单一感染为主,感染率较高的HPV亚型依次是52、58、16、53和8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 基因分型 深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转移相关基因1与妇科恶性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4
作者 宋振(综述) 金平(审校)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22年第7期662-665,共4页
肿瘤转移相关基因(MTA)是与肿瘤进展相关的一个基因家族。MTA1是其主要成员之一,在多种肿瘤中异常表达,与肿瘤的侵袭、转移和预后密切相关,具有重要的临床研究价值。该文对MTA1的结构、功能及其在妇科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 肿瘤转移相关基因1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 子宫内膜癌 宫颈癌 卵巢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1溶瘤病毒对小鼠卵巢癌的抗肿瘤活性
5
作者 唐国玲 黄山鹰 +4 位作者 刘剀 胡海燕 曾薇薇 苏圣梅 阎恺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69-1472,共4页
目的探讨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PD)-1溶瘤病毒对卵巢癌的抗肿瘤活性。方法向C57BL/6J小鼠右前腋下注射人卵巢癌腺癌细胞系SKOV3构建卵巢癌小鼠模型,分别以不同滴度的PD-1溶瘤病毒,测量小鼠肿瘤体积,筛选最佳滴度。将构建好的卵巢癌模型小... 目的探讨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PD)-1溶瘤病毒对卵巢癌的抗肿瘤活性。方法向C57BL/6J小鼠右前腋下注射人卵巢癌腺癌细胞系SKOV3构建卵巢癌小鼠模型,分别以不同滴度的PD-1溶瘤病毒,测量小鼠肿瘤体积,筛选最佳滴度。将构建好的卵巢癌模型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PD-1抗体组、单独溶瘤病毒组、PD-1溶瘤病毒组,每组16只。同时设置对照组16只。测定小鼠肿瘤体积、肿瘤质量;流式细胞术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CD4^(+)/CD8^(+);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IL)-2、IL-10、干扰素(IFN)-γ浓度;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组织中P53、Ki67阳性表达情况。结果不同PD-1溶瘤病毒滴度的卵巢癌小鼠肿瘤体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PD-1溶瘤病毒滴度的升高肿瘤体积逐渐降低。当PD-1溶瘤病毒滴度达到5×10^(7)时卵巢癌小鼠肿瘤体积不再明显降低,与1×10^(8)时肿瘤体积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后续实验以PD-1溶瘤病毒滴度5×10^(7)处理卵巢癌小鼠。PD-1抗体组、单独溶瘤病毒组、PD-1溶瘤病毒组肿瘤体积、肿瘤质量、CD8^(+)、IL-10、P53、Ki67阳性率明显低于模型组,脾脏指数、胸腺指数、CD4^(+)、CD4^(+)/CD8^(+)、IL-2、IFN-γ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PD-1溶瘤病毒组脾脏指数、胸腺指数、CD4^(+)、CD4^(+)/CD8^(+)、IL-2、IFN-γ水平明显高于PD-1抗体组、单独溶瘤病毒组,肿瘤体积、肿瘤质量、CD8^(+)、IL-10水平、P53、Ki67阳性率明显低于PD-1抗体组、单独溶瘤病毒组(均P<0.05)。结论PD-1溶瘤病毒能够明显改善免疫器官功能,激活免疫系统,提高抗肿瘤免疫活性;此外PD-1溶瘤病毒还可通过下调P53、Ki67表达来抑制卵巢癌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 溶瘤病毒 免疫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基底细胞特征的宫颈癌临床病理分析
6
作者 张雁瑞 黄新翼 +3 位作者 史健 杨怡晖 刘丽敏 胡海燕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3-168,共6页
目的探讨具有基底细胞特征的宫颈腺样基底细胞癌(ABC)、腺样囊性癌(ACC)及基底样鳞状细胞癌(BSCC)的临床病理特征,提高临床及病理医师对该类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方法收集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深圳妇幼保健院2018年4月至2022年12月收... 目的探讨具有基底细胞特征的宫颈腺样基底细胞癌(ABC)、腺样囊性癌(ACC)及基底样鳞状细胞癌(BSCC)的临床病理特征,提高临床及病理医师对该类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方法收集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深圳妇幼保健院2018年4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4例ABC、1例ACC及3例BSCC临床病理资料,复阅病理切片,结合国内外文献进行讨论总结。结果3种肿瘤均多见于绝经后女性,与高危型HPV感染有关。ABC为低级别癌,患者临床常无症状,多因宫颈筛查细胞学异常就诊,因HSIL行宫颈锥切或子宫切除后意外发现,常呈宫颈浅表浸润,临床分期多为早期。ACC及BSCC为中、高级别癌,常因绝经后阴道流血就诊,宫颈见到明显肿物,临床分期为中、晚期。3种病变可以共存,观察形态学特征并借助免疫组化染色可帮助鉴别诊断。随访8例患者均未出现复发、转移。结论宫颈ABC、ACC及BSCC少见,均是起源于储备细胞的肿瘤,在临床特征及病理形态方面有相似性,但治疗及预后不同,准确区分三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基底细胞 腺样基底细胞癌 腺样囊性癌 基底样鳞状细胞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育龄女性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后复发的高危因素分析及其预防 被引量:99
7
作者 曾薇薇 金平 +3 位作者 苏圣梅 袁桢 古衍 姚吉龙 《现代妇产科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453-455,459,共4页
目的:探讨育龄女性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后复发的高危因素及其预防方法。方法:选取223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3组:术后宫腔内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LNG-IUS)(A组),术后口服屈螺酮炔雌醇片(Ⅱ)3个月(B组),术后不... 目的:探讨育龄女性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后复发的高危因素及其预防方法。方法:选取223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3组:术后宫腔内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LNG-IUS)(A组),术后口服屈螺酮炔雌醇片(Ⅱ)3个月(B组),术后不采取任何预防措施(C组)。结果: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的术后平均随访时间(28.22±3.58)个月。失访9例,最终纳入研究214例(A组69例,B组68例,C组77例),复发率11.68%。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复发和无复发患者的年龄(≥35岁)、流产次(≥3次)、肥胖、息肉大小(≥2cm)、息肉数目(≥2个)、合并PCOS、合并子宫内膜炎、术后处理措施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将以上因素进行Logistic二元回归分析,结果提示:流产次≥3次(OR=11.229)、肥胖(OR=4.391)、合并PCOS(OR=29.357)是EPs复发的高危因素;术后使用LNG-IUS可减少TCRP术后EPs的复发(OR=0.077)。结论:流产次≥3次、肥胖、合并PCOS为EPs复发的高危因素,TCRP术后使用LNG-IUS,可有效减少其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息肉 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 复发 高危因素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22
8
作者 姚秀华 祝文峰 +1 位作者 黄卓敏 江旋 《现代妇产科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580-582,共3页
目的:比较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PCSD)的疗效。方法:选择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深圳妇幼保健院收治的69例PCSD患者,其中18例行宫腔镜电切术,23例行宫腹腔镜联合手术,28例行经阴道子宫切开憩室憩室修补术。比较3组患者的术... 目的:比较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PCSD)的疗效。方法:选择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深圳妇幼保健院收治的69例PCSD患者,其中18例行宫腔镜电切术,23例行宫腹腔镜联合手术,28例行经阴道子宫切开憩室憩室修补术。比较3组患者的术后月经恢复情况及PCSD变化情况。结果:宫腹腔镜联合手术组和经阴手术组的月经改善总有效率分别为87%和86%,术后PCSD恢复有效率分别为91%和86%,均明显高于宫腔镜电切术组(50%,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腹腔镜联合手术与阴式手术治疗PCSD的疗效相当,优于宫腔镜手术。3种手术各有优势,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术式,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切口憩室 宫腔镜 腹腔镜 阴式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动脉栓塞与化疗栓塞治疗瘢痕妊娠疗效比较 被引量:30
9
作者 刘炳光 曹满瑞 +1 位作者 张玉霞 朱志军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588-591,共4页
目的评价子宫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UACE)和子宫动脉栓塞术(UAE)后清宫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CSP)的疗效。方法经临床确诊CSP患者79例,根据不同介入方法随机分为两组,UACE组(A组)43例,UAE组(B组)36例,每组再根据CSP类型分为内生型和外生型2... 目的评价子宫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UACE)和子宫动脉栓塞术(UAE)后清宫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CSP)的疗效。方法经临床确诊CSP患者79例,根据不同介入方法随机分为两组,UACE组(A组)43例,UAE组(B组)36例,每组再根据CSP类型分为内生型和外生型2个亚组,介入治疗后行清宫术。以清宫术中出血量、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恢复正常时间、二次治疗率、治疗成功率作为疗效评估参数,比较两组间、亚组间相关数据的差异。结果两组介入治疗后清宫手术均顺利,无子宫切除。两组HCG恢复正常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二次治疗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内生型28例,B组25例,治疗成功率分别为100%(28/28)和96.0%(24/25)(P>0.05);A组外生型15例,B组11例,治疗成功率分别为86.7%(13/15)和45.5%(5/11)(P<0.05)。两组外生型患者术后阴道持续出血时间、月经复潮时间、HCG恢复正常时间、二次治疗率及治疗成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UAE或UACE后清宫均为治疗CSP的安全有效方法。内生型CSP可考虑UAE,外生型CSP宜采用UA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动脉栓塞 化疗栓塞 子宫瘢痕妊娠 清宫术 甲氨蝶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阴道骶骨固定术治疗盆腔脏器脱垂合并压力性尿失禁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17
10
作者 曾薇薇 苏圣梅 +3 位作者 陈琛 袁桢 黄山鹰 刘剀 《中国内镜杂志》 2018年第9期48-53,共6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阴道骶骨固定术(LSC)对盆腔脏器脱垂(POP)合并压力性尿失禁(SUI)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POP合并轻、中度SUI患者,比较患者LSC手术前后POP评价体系(POP-Q)各指示点、盆底功能问卷排尿不适量表(UDI-6)和尿失禁... 目的探讨腹腔镜阴道骶骨固定术(LSC)对盆腔脏器脱垂(POP)合并压力性尿失禁(SUI)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POP合并轻、中度SUI患者,比较患者LSC手术前后POP评价体系(POP-Q)各指示点、盆底功能问卷排尿不适量表(UDI-6)和尿失禁影响问卷简表(IIQ-7)问卷评分、盆底超声指标和尿动力学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31例患者均成功施行LSC,中位随访时间为22个月,术后随访均无失败或复发病例。手术前后POP-Q各指示点Aa、Ba、C、Ap、Bp点的位置得到显著改善(P<0.05)。POP客观治愈率100.00%。手术前后的UDI-6和IIQ-7问卷评分术后均较术前明显下降(P<0.05),提示术后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盆底超声提示术后膀胱颈移动度(BND)和膀胱后角(RVA)较术前明显减小(P<0.05),表明术后尿道高活动性降低。其中12例患者术后最大尿流率时逼尿肌压力、功能性尿道长度、最大尿道压及最大尿道闭合压较术前上升(P<0.05)。LSC术后SUI治愈率为82.76%。结论在LSC术后,SUI主观及客观指标均得到改善。因此,不建议在LSC同时对轻、中度SUI患者行预防性抗SUI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阴道骶骨固定术 盆腔脏器脱垂 压力性尿失禁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剖宫产瘢痕妊娠早期诊断与治疗方法的选择 被引量:49
11
作者 黄卓敏 古衍 +3 位作者 江曼茹 汤德民 姚吉龙 曹满瑞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12年第5期335-338,共4页
目的:探讨剖宫产瘢痕妊娠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方法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剖宫产瘢痕妊娠66例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行阴道联合腹部彩超检查。其中47例行子宫动脉栓塞术(UAE)联合B超引导下清宫术(A组),9例行甲氨蝶呤(MTX)联合B超引导下清宫... 目的:探讨剖宫产瘢痕妊娠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方法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剖宫产瘢痕妊娠66例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行阴道联合腹部彩超检查。其中47例行子宫动脉栓塞术(UAE)联合B超引导下清宫术(A组),9例行甲氨蝶呤(MTX)联合B超引导下清宫术(B组),10例行开腹子宫病灶切除术(C组)。结果:阴道联合腹部彩超的诊断准确率为92.4%。术中出血量A组少于B组和C组,B组少于C组(均P<0.05);术后阴道流血时间、住院时间及血β-hCG下降时间A组少于B组,C组少于B组(均P<0.05),A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成功保留子宫并恢复正常月经,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阴道联合腹部彩超是剖宫产瘢痕妊娠早期诊断的主要手段。剖宫产瘢痕妊娠的治疗应个体化,MTX可用于UAE或子宫病灶切除术的辅助治疗;开腹手术适用于病灶大,孕囊植入于子宫肌层深部,靠近浆膜层甚至侵犯膀胱的病例;UAE联合B超引导下清宫术的创伤小,安全有效。适用于剖宫产瘢痕妊娠发生急性大量出血或孕囊向子宫颈、峡部或宫腔生长的病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瘢痕妊娠 阴道联合腹部彩超 子宫动脉栓塞术 B超引导下清宫术 甲氨蝶呤 子宫病灶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复自然流产患者外周血中Th1/Th2型细胞因子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20
12
作者 刘庆芝 黄山鹰 +1 位作者 姚吉龙 欧秀华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1年第4期565-568,共4页
目的:分析反复自然流产(RSA)患者血清中Th1/Th2型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探讨其在RSA发病中的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56例RSA患者血清中Th1(IL-2、TNF-α、IFN-γ)/Th2(IL-10)型细胞因子水平,同时以正常健康早孕组64例作为对照... 目的:分析反复自然流产(RSA)患者血清中Th1/Th2型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探讨其在RSA发病中的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56例RSA患者血清中Th1(IL-2、TNF-α、IFN-γ)/Th2(IL-10)型细胞因子水平,同时以正常健康早孕组64例作为对照。结果:RSA组血清中IL-2、TNF-α、IFN-γ的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而IL-10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RSA患者血清中Th1与Th2间平衡的改变可能是导致RSA的重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复自然流产 TH1/TH2型细胞因子 血清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动脉栓塞联合超声引导清宫治疗剖宫产后瘢痕妊娠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6
13
作者 彭艳 彭莉 +1 位作者 姚吉龙 古衍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871-1872,共2页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联合超声引导清宫治疗剖宫产后瘢痕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2例剖宫产后瘢痕妊娠患者行子宫动脉栓塞后在超声引导下清宫治疗,观察术中及术后阴道流血情况、有无术后残留,并术后随访半年,观察月经情况。结果:32例...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联合超声引导清宫治疗剖宫产后瘢痕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2例剖宫产后瘢痕妊娠患者行子宫动脉栓塞后在超声引导下清宫治疗,观察术中及术后阴道流血情况、有无术后残留,并术后随访半年,观察月经情况。结果:32例患者双侧子宫动脉栓塞联合超声引导清宫手术均一次成功,术中术后出血少,术后月经规则。结论:子宫动脉栓塞联合超声引导清宫治疗剖宫产后瘢痕妊娠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保守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 瘢痕妊娠 子宫动脉栓塞 清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OK球囊放置时长对重度宫腔粘连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10
14
作者 曾薇薇 苏圣梅 +3 位作者 阎恺 古衍 袁桢 姚吉龙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18-622,共5页
目的由于存在感染风险,目前在重度宫腔粘连(IUA)治疗中COOK球囊放置时间存在较大争议。文中探讨了COOK球囊放置时长对IUA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纳入2018年1月至2018年8月期间深圳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50例重度IUA患者,并按放置COOK球囊时... 目的由于存在感染风险,目前在重度宫腔粘连(IUA)治疗中COOK球囊放置时间存在较大争议。文中探讨了COOK球囊放置时长对IUA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纳入2018年1月至2018年8月期间深圳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50例重度IUA患者,并按放置COOK球囊时长将入组患者随机均分为短期组(1周)、中期组(1个月)、长期组(2个月),比较各组患者行宫腔粘连分离手术(TCRA)后的再粘连情况及妊娠指标,同时分析相关的感染指标、宫腔恢复情况、美国生育协会(AFS)评分改善率、月经改善情况、子宫内膜厚度差异。结果中期组和长期组的妊娠率高于短期组,首次妊娠时间短于短期组(P<0.05)。长期组二探时取出COOK球囊微生物培养阳性率(48.00%)高于短期组(24.00%)和中期组(30.00%)(P<0.05)。中期组和长期组的宫腔恢复正常率(82.00%、78.00%)较短期组(56.00%)均显著增高(P<0.05)。二探术后中期组和长期组的AFS评分[(2.86±2.32)、(2.90±2.16)]较短期组(4.66±3.60)明显改善(P<0.05);但中期组和长期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期组和长期组术后6个月及12个月月经改善率和子宫内膜增厚较短期组更为显著(P<0.05),但中期组和长期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OOK球囊放置1个月以上能更有效改善宫腔形态和AFS评分,提高妊娠率和缩短术后首次妊娠时间,但放置2个月者潜在感染风险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粘连 宫腔粘连分离术 COOK球囊 放置时间 妊娠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期妊娠合并胎盘植入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7
15
作者 姚秀华 祝文峰 +2 位作者 黄卓敏 黄山鹰 孙晓峰 《现代妇产科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681-684,共4页
目的:探讨中期妊娠合并胎盘植入的临床诊治。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1月至2015年1月深圳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中期妊娠合并胎盘植入的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胎盘植入最大直径<5cm者22例(A组),最大直径≥5cm者8例(B组)。结果:30例患者中,... 目的:探讨中期妊娠合并胎盘植入的临床诊治。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1月至2015年1月深圳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中期妊娠合并胎盘植入的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胎盘植入最大直径<5cm者22例(A组),最大直径≥5cm者8例(B组)。结果:30例患者中,1例通过核磁共振产前确诊(3%),其余均为分娩后确诊。29例行保守性手术治疗,1例因胎盘植入面积大,子宫动脉栓塞术(UAE)后行药物治疗,治疗过程中出现宫内感染、后因突发出血切除子宫。A组患者中:出血量<1000ml 21例,出血量≥1000ml1例,保守手术者,首选UAE 7例,行宫腔镜电切者9例。B组患者中,出血量<1000ml 3例,出血量≥1000ml 5例,保守手术者,首选UAE 8例,行宫腔镜电切者0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中,胎盘植入位于子宫前壁16例,后壁5例,宫底1例;B组胎盘植入子宫前壁5例,后壁3例,宫底0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期妊娠胎盘植入的诊断存在滞后性,发生后可引起严重后果,对有胎盘植入高危因素的妇女,需引起医务人员的足够重视,尽早干预和诊断,减少严重并发症的发生。中期妊娠胎盘植入的治疗应以保守性治疗为主,胎盘的植入面积及出血量可作为治疗方法的选择依据,保守治疗过程中应重视防治宫内感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盘植入 中期妊娠 诊断 治疗 宫内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年轻妇女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宫颈癌组织中P16^(InK4a)和Ki-67的表达及其预测作用 被引量:18
16
作者 姚秀华 黄卓敏 +1 位作者 王耀楷 张江宇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16年第2期111-113,117,共4页
目的:探讨P16^(InK4a)蛋白及Ki-67在年轻妇女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CSIL)、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不同病变级别的相关性,预测CSIL转归作用。方法 :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2月在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就诊,年龄<35岁、经病理确诊的宫颈低... 目的:探讨P16^(InK4a)蛋白及Ki-67在年轻妇女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CSIL)、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不同病变级别的相关性,预测CSIL转归作用。方法 :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2月在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就诊,年龄<35岁、经病理确诊的宫颈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宫颈癌患者111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宫颈组织中P16^(InK4a)及Ki-67的表达。结果:1不同级别CSIL及宫颈癌病变组织中,P16^(InK4a)及Ki-67的阳性表达强度与病变级别相关(P<0.001);2P16^(InK4a)在LSIL、HSIL及宫颈癌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4%、81%、95%,Ki-67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7%,87%,95%,P16^(InK4a)及Ki-67在不同级别CSIL、宫颈癌的总阳性率有统计学差别(P<0.001)。结论:P16^(InK4a)及Ki-67在年轻妇女CSIL、宫颈癌组织中阳性表达强度与病变级别相关,可辅助临床评价肿瘤生物学行为及预测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16^INK4A蛋白 KI-67 年轻妇女 宫颈鳞状上皮病变(宫颈上皮内瘤变) 宫颈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会阴收缩力计与Kegel运动配合对阴道骶骨固定术后盆底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2
17
作者 都红蕾 罗智华 +3 位作者 黄丽怡 刘剀 张丽 熊军波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9年第6期996-1000,共5页
目的:探讨会阴收缩力计联合Kegel运动对中重度盆腔脱垂行腹腔镜阴道骶骨固定术患者盆底功能的影响。方法:以我院152例因中重度盆腔脱垂行腹腔镜阴道骶骨固定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组时患者的术后时间分为3组,术后≥2年的患者为A组,1... 目的:探讨会阴收缩力计联合Kegel运动对中重度盆腔脱垂行腹腔镜阴道骶骨固定术患者盆底功能的影响。方法:以我院152例因中重度盆腔脱垂行腹腔镜阴道骶骨固定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组时患者的术后时间分为3组,术后≥2年的患者为A组,1年≤术后<2年的的患者为B组,3个月≤术后<1年的患者为C组。根据术后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予以盆底肌电刺激及生物反馈治疗)和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会阴收缩力计与Kegel运动配合治疗);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干预前后尿失禁调查问卷(ICI-Q-SF)、国际女性下尿路症状调查问卷(ICIQ-FLUTS)、盆腔器官脱垂/尿失禁性生活质量问卷(PISQ-12)得分及盆底肌最大肌电压水平。结果:(1)观察组和对照组干预前ICI-Q-SF、ICIQ-FLUTS、PISQ-12得分及盆底肌最大肌电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观察组和对照组干预后各随访时间点的各项评分及盆底肌最大肌电压均优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观察组在干预后各随访时间点的各项评分及盆底肌最大肌电压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4)观察组和对照组中的C组患者术后各项评分及盆底肌最大肌电压优于其他两个时间组。结论:中重度盆腔脱垂行腹腔镜阴道骶骨固定术的患者术后早期采用会阴收缩力计与Kegel运动配合可有效改善患者术后盆底功能,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会阴收缩力计 Kegel运动 骶骨固定术 盆底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类型剖宫产切口妊娠MRI特征及比较 被引量:17
18
作者 刘炳光 曹满瑞 +3 位作者 张玉霞 张方璟 高俊文 朱志军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75-278,共4页
目的:探讨剖宫产切口妊娠(CSP)的MRI表现并比较CSP两种类型的影像特征、治疗手段及临床结局。方法:经临床确诊CSP 27例,回顾性分析MRI影像及临床资料,比较CSP两种类型的影像特征、治疗手段及临床结局。结果:CSP的MRI表现为妊娠物种植在... 目的:探讨剖宫产切口妊娠(CSP)的MRI表现并比较CSP两种类型的影像特征、治疗手段及临床结局。方法:经临床确诊CSP 27例,回顾性分析MRI影像及临床资料,比较CSP两种类型的影像特征、治疗手段及临床结局。结果:CSP的MRI表现为妊娠物种植在瘢痕处。孕囊着床处瘢痕最薄厚度为(3.2±1.7)mm。孕囊与疤痕接触面的长度为(21.4±10.0)mm。孕囊大小为(567.1±261.4)mm2。孕囊周围血供丰富16例。外生型16例,内生型11例。外生型及内生型在孕囊着床处疤痕最薄厚度、孕囊与疤痕接触面的长度、孕囊大小、孕囊周围血供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类型在行子宫动脉化疗栓塞例数及清宫术中出血量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SP有特征性MRI表现。外生型及内生型影像特征、治疗手段及临床结局不同,MRI能指导临床个体化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切口妊娠 妊娠 异位 磁共振成像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联合药物治疗中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分析 被引量:14
19
作者 姚吉龙 覃春容 +3 位作者 段纯 潘利云 刘庆芝 张丽 《肿瘤预防与治疗》 2011年第2期96-98,共3页
目的:探讨内美通及诺雷德用于中重度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术后辅助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152例Ⅲ期~Ⅳ期子宫内膜异位症在腹腔镜术后随机分为应用内美通组、诺雷德组及未用药组,比较三组患者术后复发率、妊娠率及不良反应的... 目的:探讨内美通及诺雷德用于中重度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术后辅助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152例Ⅲ期~Ⅳ期子宫内膜异位症在腹腔镜术后随机分为应用内美通组、诺雷德组及未用药组,比较三组患者术后复发率、妊娠率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本组患者术后均病理诊断证实为子宫内膜异位症。至随访时,内美通、诺雷德组复发率分别为12.00%、12.90%,低于未用药组的30.00%(P<0.05)。内美通、诺雷德组妊娠率分别为28.57%、44.19%,未用药组17.86%,诺雷德组术后妊娠率较未用药组高。结论:内美通、诺雷德用于中重度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术后的治疗均能显著降低内膜异位症复发率,术后使用诺雷德妊娠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腹腔镜 内美通 诺雷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肾安神方治疗围绝经期失眠(阴虚火旺型)32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19
20
作者 古衍 姚吉龙 姜向坤 《新中医》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28-29,共2页
目的:观察补肾安神方加减治疗围绝经期失眠(阴虚火旺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8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2例,采用补肾安神方(由栀子、莲子心、酸枣仁、白芍、麦冬、合欢皮、夜交藤、山药、熟地黄等组成)加减治疗;对照组26例,采用舒乐... 目的:观察补肾安神方加减治疗围绝经期失眠(阴虚火旺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8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2例,采用补肾安神方(由栀子、莲子心、酸枣仁、白芍、麦冬、合欢皮、夜交藤、山药、熟地黄等组成)加减治疗;对照组26例,采用舒乐安定片治疗。2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近期对失眠的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及围绝经期症状Greene评分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失眠临床治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43.8%、87.5%,对照组分别为34.6%、73.1%。2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Greene评分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补肾安神方加减治疗围绝经期阴虚火旺型失眠有较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眠 阴虚火旺 补肾安神方 围绝经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