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性化服务在儿科分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1
作者 黄雪芹 刘倩如 +3 位作者 王燮衡 李迎芳 叶平香 洪巧玲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1年第24期74-75,共2页
目的:探讨人性化管理理念在儿科门诊分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10年5月~2011年5月在儿科门诊就诊的354例患儿家长实施人性化服务,并调查家长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情况。结果:通过1年的实施,患儿家长对护士行为举止、服务态度... 目的:探讨人性化管理理念在儿科门诊分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10年5月~2011年5月在儿科门诊就诊的354例患儿家长实施人性化服务,并调查家长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情况。结果:通过1年的实施,患儿家长对护士行为举止、服务态度、就诊环境、护士总体满意度、护士的仪表仪容的满意度为95%以上。结论:人性化管理理念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对提高患儿及家长满意度及医院的社会、经济效益具有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性化服务 儿科门诊 家长 满意度 护理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性化护理服务在儿科病房的实施与成效 被引量:4
2
作者 刘西韶 韩军 +3 位作者 陈侃 扬宏玲 黄汉玲 王佩琼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13年第3期169-170,共2页
总结了人性化护理服务在儿科病房实施的措施与成效,主要措施包括规范服务内容、树立良好工作形象、完善监督机制、健康教育。认为实施人性化服务,可提高护理管理质量和病人满意度,对医院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有着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 人性化护理 儿科病房 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科门诊甲型H1N1流感流行期间的预防与控制对策
3
作者 刘西韶 韩军 +3 位作者 陈侃 肖具庆 刘健宏 高宝珠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1年第2期60-62,共3页
目的:探讨甲型H1N1流感流行期间儿科门诊的防控策略。方法:(1)制订并落实了甲型H1N1流感感染分诊预检流程、收治流程、上报流程、医院感染防控应急预案。(2)建章力制、应急物资储备、知识储备、人员培训。(3)现场督导,以保证制度措施落... 目的:探讨甲型H1N1流感流行期间儿科门诊的防控策略。方法:(1)制订并落实了甲型H1N1流感感染分诊预检流程、收治流程、上报流程、医院感染防控应急预案。(2)建章力制、应急物资储备、知识储备、人员培训。(3)现场督导,以保证制度措施落实。(4)做好关口筛查,防止遗漏甲型H1N1流感感染患者。(5)对确诊患者进行及时有效处理,防止疫情的传播和蔓延。结果:在收治中国内地首例甲型H1N1流感的诊疗过程中未发生院内感染,无1例二代甲型H1N1流感感染发生。结论:应急工作常态管理,及时制订应急预案,监督落实医院感染控制措施,是患者成功有序诊疗和院感控制的有力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型H1N1流感 儿科门诊 防控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儿C-反应蛋白、D-二聚体和血小板计数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7
4
作者 张寿斌 肖艺 +5 位作者 龙瑜 罗旭日 廖华 谭庆瑜 刘瑛 王丽娜 《中国现代医生》 2013年第31期70-71,78,共3页
目的研究CRP、D-二聚体和血小板在小儿SIR向MODS转化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儿科病例130例,其中SIRS组95例,非SIRS组35例,SIRS组分为MODS组与非MODS组,分别测定CRP,D-二聚体和血小板。结果①入院后24 h内SIRS组CRP、D-二聚体明显高于非SIRS... 目的研究CRP、D-二聚体和血小板在小儿SIR向MODS转化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儿科病例130例,其中SIRS组95例,非SIRS组35例,SIRS组分为MODS组与非MODS组,分别测定CRP,D-二聚体和血小板。结果①入院后24 h内SIRS组CRP、D-二聚体明显高于非SIRS组(P<0.01);而血小板则明显降低(P<0.01)。②入院后24 h MODS组CRP、D-二聚体明显高于非MODS组(P<0.05);而血小板则低于非MODS组(P<0.05)。③1周后SIRS组CRP仍高于非SIRS组(P<0.05),但其D-二聚体和血小板与非SIRS组比较,差别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④1周后MODS组CRP仍高于非MODS组(P<0.05)、但两组D-二聚体和血小板则无显著差异(P>0.05)。⑤6例死亡患儿CRP、D-二聚体和血小板在入院后第3、第5和第7天均无明显变化。结论IRS患儿CRP、D-二聚体明显升高,血小板降低,合并MODS时上述变化进一步加剧,随着病情改善可恢复正常。CRP、D-二聚体升高和血小板降低是SIRS患儿病情危重的早期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二聚体 C反应蛋白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重症手足口病的综合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被引量:15
5
作者 潘彩金 黄日妹 +1 位作者 付英 杨开玉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年第13期169-171,共3页
目的探讨小儿重症手足口病的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小儿重症手足口病治疗300例患儿的临床资料,随机将300例手足口危重症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150例采用常规对症护理方法,试验组150例实施综合性前瞻性的... 目的探讨小儿重症手足口病的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小儿重症手足口病治疗300例患儿的临床资料,随机将300例手足口危重症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150例采用常规对症护理方法,试验组150例实施综合性前瞻性的护理干预方法。比较两组患儿转归、抢救成功率并进行统计学比较。比较两组患儿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患儿家属出院满意度评分、住院期间并发症情况。结果试验组患儿护理干预后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皮疹消退时间、溃疡愈合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以及出院满意评分等指标与对照组患儿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重症手足口病者在正确诊断和治疗同时予以综合性前瞻性的干预措施效果较好,可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护理干预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与反复呼吸道感染关系探讨 被引量:8
6
作者 杨威 万胜明 张炜灵 《广西医学》 CAS 2010年第7期806-807,共2页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MP)与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关系及其临床特点。方法对162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采用颗粒凝集法检测MP-IgM,对确诊为MP感染的60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 162例患儿中MP-IgM阳性60例,阳性率37.0%(60/162)...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MP)与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关系及其临床特点。方法对162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采用颗粒凝集法检测MP-IgM,对确诊为MP感染的60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 162例患儿中MP-IgM阳性60例,阳性率37.0%(60/162),其中上呼吸道感染31例,支气管炎23例,肺炎6例;1~6岁53例(88.3%),>6岁7例(16.7%);所有病例均有咳嗽,年龄较大患儿以刺激性干咳为主,婴幼儿以咳嗽痰多或喘憋为主。肺外表现以胃肠功能障碍和淋巴结肿大居多。结论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时应考虑MP感染的可能,应尽早检测MP-Ig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感染 肺炎支原体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长营养知识—态度—行为对肥胖儿童的影响 被引量:13
7
作者 黄雪芹 段玲 +3 位作者 沈灿芳 陈侃 刘健宏 李迎芳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1年第21期19-21,共3页
目的:了解肥胖儿童家长营养知识-态度-行为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制订有针对性的营养教育干预策略提供基础资料。方法:对深圳市宝安区10家社区健康服务中心790名儿童家长进行有关儿童肥胖知识-态度-行为调查。结果:儿童家长营养知识水平... 目的:了解肥胖儿童家长营养知识-态度-行为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制订有针对性的营养教育干预策略提供基础资料。方法:对深圳市宝安区10家社区健康服务中心790名儿童家长进行有关儿童肥胖知识-态度-行为调查。结果:儿童家长营养知识水平普遍偏低,影响营养知识知晓率的因素主要是家长的文化程度。结论:父母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及对肥胖症危害的认知态度是影响儿童肥胖发生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家长 儿童肥胖 营养知识 饮食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剂量沐舒坦治疗小儿急性肺损伤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1
8
作者 谭庆瑜 万胜明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6期1503-1505,共3页
目的:观察大剂量沐舒坦治疗小儿急性肺损伤的疗效.方法:将30例小儿急性肺损伤患儿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沐舒坦治疗组,各15例,沐舒坦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组基础上,早期加用大剂量沐舒坦静脉滴注+雾化吸入.对两组主要症状及体征消失时间、肺... 目的:观察大剂量沐舒坦治疗小儿急性肺损伤的疗效.方法:将30例小儿急性肺损伤患儿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沐舒坦治疗组,各15例,沐舒坦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组基础上,早期加用大剂量沐舒坦静脉滴注+雾化吸入.对两组主要症状及体征消失时间、肺损伤评分和治疗转归进行比较.结果:沐舒坦治疗组在低氧血症纠正时间、呼吸频率恢复正常时间、氧合指数恢复正常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上均显著少于常规治疗组(P<0.01);两组用药后7d的肺损伤评分均显著降低(P<0.01),且沐舒坦治疗组肺损伤评分降低更加显著(P<0.01);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沐舒坦治疗组的ARDS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沐舒坦治疗组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早期使用大剂量沐舒坦治疗小儿急性肺损伤有利于患者呼吸功能的恢复,有防止ARDS发生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学龄前 肺/损伤 氨溴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肌酸钠、果糖二磷酸钠对手足口病患儿心肌保护作用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李涛 张寿斌 +2 位作者 陈海苑 廖华 谭庆瑜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第14期158-160,共3页
目的对比研究磷酸肌酸钠、果糖二磷酸钠对不同肠道病毒所致手足口病患儿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 420例伴有心肌损害的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磷酸组、果糖组和常规治疗组,各140例。磷酸组在常规抗感染、退热等对症治疗基础上加用磷酸肌酸... 目的对比研究磷酸肌酸钠、果糖二磷酸钠对不同肠道病毒所致手足口病患儿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 420例伴有心肌损害的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磷酸组、果糖组和常规治疗组,各140例。磷酸组在常规抗感染、退热等对症治疗基础上加用磷酸肌酸钠注射液治疗,果糖组在常规支持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果糖二磷酸钠注射液治疗。后根据患儿肠道病毒检测结果 ,再分组对比三组患儿在不同肠道病毒感染下的治疗后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同工酶-1(LDH-1)、心肌肌钙蛋白I(c Tn I)、肌红蛋白(MYO)、脑钠肽(BNP)的变化情况。结果在不同肠道病毒所致手足口病患儿中,磷酸组和果糖组在各项指标治疗后对比中均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磷酸组与果糖组在c Tn I、MYO、BNP三项指标的治疗后恢复正常比例相近,为94%左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CK-MB和LDH-1两项指标方面,磷酸组能更好的促进此两项指标恢复,与果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不同肠道病毒所致手足口病患儿中,磷酸肌酸钠及果糖二磷酸钠均有很好的心肌保护作用,而磷酸肌酸钠比果糖二磷酸钠在心肌保护作用疗效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肌酸钠 果糖二磷酸钠 手足口病 心肌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V71病毒引起手足口病患儿免疫状态变化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寿斌 黄呈辉 +6 位作者 李涛 廖华 肖艺 龙瑜 黄日妹 谭庆瑜 黄艳 《中国医药科学》 2015年第9期49-51,共3页
目的:探讨 EV71病毒引起手足口病患儿免疫状态变化。方法收集2013年6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儿120例,按照病情程度分为轻症组、重症组各60例,收集同期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正常健康体检儿童60例作为对照组,测定三组 IL... 目的:探讨 EV71病毒引起手足口病患儿免疫状态变化。方法收集2013年6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儿120例,按照病情程度分为轻症组、重症组各60例,收集同期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正常健康体检儿童60例作为对照组,测定三组 IL-10水平、体液免疫功能及细胞免疫。结果轻症组、重症组 IgM、IL-10水平均高于对照组,重症组 IgG、IgA、IgM、IL-10水平高于轻症组(P <0.05)。轻症组、重症组 CD16+56+、CD23+、CD19+高于对照组,CD25+低于对照组(P <0.05),重症组 CD19+高于轻症组,CD16+56+、CD25+低于轻症组(P <0.05);重症组 CD4+、CD8+低于轻症组及对照组(P <0.05)。结论EV71病毒引起的 HFMD 患儿存在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功能紊乱,疾病程度越严重,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功能紊乱程度越严重,应提高重视,及时检测,提高患儿的预后,降低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EV71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肥胖儿童家长营养知识-态度-行为调查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西韶 刘健宏 +2 位作者 陈侃 李迎芳 段铃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1年第20期3-5,共3页
目的:了解肥胖儿童家长的营养知识知晓度和进行营养教育的现状,为开展营养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深圳市宝安区10家社区健康服务中心790名儿童家长进行有关营养知识-态度-行为调查。结果:肥胖儿童家长营养知识水平普遍偏低,影响营养... 目的:了解肥胖儿童家长的营养知识知晓度和进行营养教育的现状,为开展营养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深圳市宝安区10家社区健康服务中心790名儿童家长进行有关营养知识-态度-行为调查。结果:肥胖儿童家长营养知识水平普遍偏低,影响营养知识知晓率的因素主要有家长的文化程度和家庭经济状况,愿意改变自身不良饮食习惯者占89.01%,愿意吃平时不喜欢的健康食品的家长占65.11%。家长营养信息实际来源和期望来源主要是电视广播(71.9%、49.3%)、报纸杂志(68.62%、34.3%)以及专业书籍(18.5%、14.0%)。结论:儿童家长具有一定营养知识,但有关食物金字塔和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等方面的知识仍较贫乏。家长的饮食习惯对儿童的行为影响很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长 肥胖儿童 营养知识-态度-行为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纯性肥胖儿童营养健康教育模型的研究
12
作者 刘西韶 肖巨庆 赖伏虎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9年第21期2612-2614,共3页
目的探讨单纯性肥胖儿童营养健康教育模型,并验证其效果。方法将200例儿童分为肥胖组100例,对照组100例。肥胖组根据研究制订的营养健康教育模型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方法。评估并比较两组家长的养育观念、患儿摄食行为... 目的探讨单纯性肥胖儿童营养健康教育模型,并验证其效果。方法将200例儿童分为肥胖组100例,对照组100例。肥胖组根据研究制订的营养健康教育模型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方法。评估并比较两组家长的养育观念、患儿摄食行为、体格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肥胖组儿童的体重、肥胖度、总胆固醇和血尿酸较干预前明显下降,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健康教育模型的建立和应用对控制肥胖儿童的体重有显著性效果,可提高肥胖儿童的身体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性肥胖儿童 营养 健康教育 模型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状体肌病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威 农光民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047-1050,共4页
目的探讨线状体肌病的临床、病理特点和目前相关研究。方法分析1例线状体肌病患儿临床表现、病理活检、电镜超微结构观察并结合文献复习。结果患儿5岁时出现双下肢无力,病情进展缓慢,近端肌和远端肌均有受累。血清酶学正常,肌电图示所... 目的探讨线状体肌病的临床、病理特点和目前相关研究。方法分析1例线状体肌病患儿临床表现、病理活检、电镜超微结构观察并结合文献复习。结果患儿5岁时出现双下肢无力,病情进展缓慢,近端肌和远端肌均有受累。血清酶学正常,肌电图示所检肌肉无自发电位,神经传导均有不同程度异常。肌肉病理改变为肌纤维萎缩变细小,间质有少量纤维组织及脂肪细胞增生取代萎缩消失的肌纤维,肌纤维横纹清晰可见,无炎症细胞浸润。超微结构观察:核旁肌纤维中可见线状体,肌纤维呈灶性断裂缺失,肌纤维间隙增宽,肌萎缩,线粒体基本正常,未见线粒体内出现类晶体物,肌原纤维损害,肌丝溶解融合不清,部分局部可见肌节受挤压而排列紊乱或消失。通过电镜观察,结合临床,诊断为线状体肌病。结论肌肉病理活检是确诊线状体肌病的唯一方法,而电镜为最后诊断该病的先决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状体 肌病 病理活检 电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源性头痛201例诊治体会 被引量:6
14
作者 戚静 刘坚 《临床误诊误治》 2020年第3期19-22,共4页
目的分析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特点,减少误诊误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2018年8月收治的颈源性头痛201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均为颈源性头痛,其中110例误诊,误诊率54.73%,误诊为偏头痛68例,青光眼5例,神经官能症35例,心绞痛2例,误诊... 目的分析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特点,减少误诊误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2018年8月收治的颈源性头痛201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均为颈源性头痛,其中110例误诊,误诊率54.73%,误诊为偏头痛68例,青光眼5例,神经官能症35例,心绞痛2例,误诊时间2 d^9年,给予相应处理后症状仍反复发作。为进一步明确诊断,行相关医技检查,诊断为颈源性头痛,给予对症治疗后症状明显改善。结论颈源性头痛是一类常见疾病,提高认识、详细采集病史并及时行颈椎影像学检查是减少误诊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源性头痛 误诊 偏头痛 青光眼 神经症 心绞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疹患儿肠道菌群改变及其与Th1/Th2平衡的相关性 被引量:11
15
作者 吴华 林吉涛 +1 位作者 向开富 龙瑜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9期1484-1485,1491,共3页
目的探讨湿疹患儿肠道菌群改变及其与T辅助细胞Th1/Th2平衡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湿疹患儿22例。观察其肠道菌群主要组成成分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大肠杆菌和肠球菌的数量,并与性别、年龄相匹配的健康对照组儿童比较。对湿疹患儿肠道内双... 目的探讨湿疹患儿肠道菌群改变及其与T辅助细胞Th1/Th2平衡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湿疹患儿22例。观察其肠道菌群主要组成成分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大肠杆菌和肠球菌的数量,并与性别、年龄相匹配的健康对照组儿童比较。对湿疹患儿肠道内双歧杆菌和大肠杆菌数量对数值的比值(B/E值)与外周血单核细胞分泌的Th1细胞因子IFN-γ、Th2细胞因子IL-4水平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1.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湿疹患儿粪便中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数量显著下降(Pa=0.000),大肠杆菌数量明显上升(P=0.000),肠球菌数量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163)。湿疹患儿B/E值为0.77±0.60,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1.34±0.26)(P=0.000)。2.相关分析表明湿疹患儿中肠道菌群B/E值与外周血单核细胞分泌的IL-4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0.603,P=0.008),但与IFN-γ水平无明显相关性(r=0.212,P=0.150)。结论湿疹患儿体内存在明显的菌群紊乱,肠道菌群紊乱可能影响机体Th1/Th2细胞功能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疹 肠道菌群 Γ-干扰素 白细胞介素-4 儿童
原文传递
对肥胖儿童家庭采用营养健康教育干预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刘西韶 陈咏梅 +3 位作者 王晓晖 刘倩如 李迎芳 莫宝妹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8期2875-2877,共3页
目的:探讨对肥胖儿童家庭采用营养教育扑克牌干预的效果。方法:采用抽样的方法,对深圳市宝安区816例肥胖儿童家庭分为模型组和对照组,模型组采用扑克牌营养教育方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教育方法,比较两组的教育效果。结果:干预后模型组家庭... 目的:探讨对肥胖儿童家庭采用营养教育扑克牌干预的效果。方法:采用抽样的方法,对深圳市宝安区816例肥胖儿童家庭分为模型组和对照组,模型组采用扑克牌营养教育方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教育方法,比较两组的教育效果。结果:干预后模型组家庭的挑食行为、偏食行为、吃零食行为均明显下降,教育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趣味而又科学的营养健康教育方式去改变肥胖儿童家长的饮食理念,帮助儿童家长建立正确的营养态度,以期改善儿童营养行为,减少儿童肥胖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肥胖 家庭 营养教育
原文传递
营养健康教育对单纯性肥胖儿童营养知识-态度-行为的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西韶 王晓晖 +3 位作者 刘健宏 陈侃 肖巨庆 李迎芳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623-1625,共3页
目的:了解和提高肥胖儿童营养知识水平,培养肥胖儿童良好的饮食习惯。方法:将840例肥胖儿童分为扑克牌组和对照组各420例,扑克牌组根据研究制订的营养健康教育模型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传统营养教育方法。结果:营养健康教育后,肥胖... 目的:了解和提高肥胖儿童营养知识水平,培养肥胖儿童良好的饮食习惯。方法:将840例肥胖儿童分为扑克牌组和对照组各420例,扑克牌组根据研究制订的营养健康教育模型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传统营养教育方法。结果:营养健康教育后,肥胖儿童营养知识得到提高,食物选择及饮食行为趋于合理。扑克牌组的营养知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肥胖儿童进行扑克牌营养健康教育寓教于乐,有助于增加其营养知识,改善其营养态度及饮食行为,最终达到减少儿童肥胖症的目的,值得推广和普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教育 肥胖儿童 知识-态度-行为
原文传递
肥胖儿童血浆增食欲素A水平与能量摄入的相关性 被引量:2
18
作者 吴华 杨海妹 +2 位作者 林吉涛 李向荣 龙瑜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596-597,600,共3页
目的探讨肥胖儿童血浆增食欲素A水平的改变及其与能量摄入的相关性。方法肥胖组儿童48例,检测患儿空腹外周血中增食欲素A水平、体质量指数(BMI)、能量摄入量,并与48例性别、年龄匹配的健康儿童(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2组血浆增食欲... 目的探讨肥胖儿童血浆增食欲素A水平的改变及其与能量摄入的相关性。方法肥胖组儿童48例,检测患儿空腹外周血中增食欲素A水平、体质量指数(BMI)、能量摄入量,并与48例性别、年龄匹配的健康儿童(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2组血浆增食欲素A水平与BMI、能量摄入的相关性。结果1.肥胖组儿童血浆增食欲素A水平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F=5.632 P=0.008);2.肥胖组儿童血浆增食欲素A水平与BMI呈负相关(r=-0.478 P=0.012),与总能量、脂肪、蛋白质摄入量均呈正相关(r=0.503,0.659,0.381 P=0.007,0.006,0.026),与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呈负相关(r=-0.316 P=0.022);3.健康对照组儿童血浆增食欲素A水平与BMI呈负相关(r=-0.491 P=0.018),与总能量、脂肪、蛋白质摄入量均呈正相关(r=0.512,0.406,0.313P=0.009,0.005,0.020),与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呈正相关(r=0.432 P=0.025)。结论增食欲素A参与了肥胖儿童的能量代谢,增食欲素A与能量摄入存在相关性,而且在不同的营养状态下这一作用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食欲素A 肥胖 能量摄入 儿童
原文传递
营养控制联合运动对肥胖儿童的干预效果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西韶 肖巨庆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9年第34期8322-8324,共3页
目的:探讨营养控制联合运动对肥胖儿童的干预效果。方法:对100例肥胖儿童随机分为3组,分别采取运动(运动组)、营养(营养组)、运动+营养(联合组)的方法进行治疗。结果:运动组、营养组、联合组调控均能使肥胖儿童体重减轻。运动组、联合... 目的:探讨营养控制联合运动对肥胖儿童的干预效果。方法:对100例肥胖儿童随机分为3组,分别采取运动(运动组)、营养(营养组)、运动+营养(联合组)的方法进行治疗。结果:运动组、营养组、联合组调控均能使肥胖儿童体重减轻。运动组、联合组儿童身体素质(肺活量、握力、仰卧起坐、立定跳远、台阶实验指数)比营养组明显提高。运动组、联合组血糖、胆固醇、甘油三酯较干预前明显降低。结论:运动组与联合组在调控肥胖儿童体重和形态方面具有较好效果,其中联合组效果更好。肥胖儿童应采用综合运动处方,在减体重、增加心肺功能时,要增强肥胖儿童的力量素质和整体活动能力,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疗法 运动疗法 肥胖症/治疗 儿童 人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