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异体和自体骨髓源神经干细胞周围神经移植实验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李贵涛 徐如祥 +2 位作者 姜晓丹 代广辉 徐洪璋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4期1087-1089,共3页
[目的]研究异体和自体骨髓源性神经十细胞移植于周围神经后神经修复情况,以及所移植神经干细胞能否以分化神经元的形式存活。[方法]取新西兰人白兔骨髓基质细胞(BMSCS)体外培养及诱导分化为神经干细胞,采用BrdU标记细胞和免疫细胞化学S... [目的]研究异体和自体骨髓源性神经十细胞移植于周围神经后神经修复情况,以及所移植神经干细胞能否以分化神经元的形式存活。[方法]取新西兰人白兔骨髓基质细胞(BMSCS)体外培养及诱导分化为神经干细胞,采用BrdU标记细胞和免疫细胞化学SABC法检测观察培养细胞;随机选择同种异体BMSCS移植、自体BMSCS移植和未移植组。[结果]异体和处自体移植区生K的神经纤维均显波纹状排列,神经纤维密度比正常神经低但形态近似,可见有髓神经纤维的郎飞氏结,可见到神经纤维间隙的黏液基质及少量成纤维细胞,但均未见分化神经元样的细胞存在;未移植侧生K的神经纤维稀疏,可见到比较多的断裂和不连续,基质黏液变明显;异体移植组神经纤维生K的走行序列比自体移植组神经纤维紊乱,可见到反应性增生。[结论]异体和白体骨髓源性神经干细胞周围神经缺损区移植均有利于神经纤维的修复,异体比自体移植后神经纤生长较差但差别较小;本方法神经干细胞朱见以分化神经元的形式存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源神经干细胞 移植实验研究 骨髓源性神经干细胞 移植神经干细胞 BMSCS 骨髓基质细胞 免疫细胞化学 有髓神经纤维 周围神经缺损 自体移植 SABC法 成纤维细胞 反应性增生 神经修复 细胞移植 诱导分化 体外培养 同种异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甲氧基雌二醇对脊髓损伤大鼠运动功能及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张鸿日 郭孝龙 +2 位作者 彭静华 张茂营 徐如祥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761-764,共4页
目的:探讨2-甲氧基雌二醇(2ME2)对脊髓损伤(SCI)大鼠运动功能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将成年雄性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24)、脊髓损伤组(n=24)、2ME2治疗组(n=24)。采用改良的Allen法制作脊髓损伤模型,造模成功后1、3、7、14、2... 目的:探讨2-甲氧基雌二醇(2ME2)对脊髓损伤(SCI)大鼠运动功能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将成年雄性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24)、脊髓损伤组(n=24)、2ME2治疗组(n=24)。采用改良的Allen法制作脊髓损伤模型,造模成功后1、3、7、14、21、28d应用BBB运动评分系统对各组大鼠运动功能进行评估,造模成功后连续7天对2ME2治疗组大鼠腹腔注射2ME2(24mg/kg),第7天应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各组大鼠caspase-3表达,应用TUNEL染色进行凋亡细胞计数。结果:脊髓损伤组及2ME2治疗组损伤后随时间延长BBB评分升高,其中2ME2治疗组损伤后第14、21、28天BBB评分显著高于脊髓损伤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与假手术组(4.583±2.234)比较,脊髓损伤组(33.417±4.274)及2ME2治疗组(22.250±4.048)免疫荧光染色caspase-3蛋白表达阳性细胞数显著增加,2ME2治疗组caspase-3蛋白表达阳性细胞数较脊髓损伤组显著减少,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与假手术组(12.25±2.67)相比,脊髓损伤组(49.17±4.75)及2ME2治疗组(38.67±4.44)凋亡细胞数显著增多,2ME2治疗组凋亡细胞数较脊髓损伤组显著减低,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2ME2改善脊髓损伤大鼠模型脊髓损后的运动功能,具有神经保护作用;2ME2降低脊髓损伤大鼠模型脊髓损后caspase-3蛋白表达,抑制神经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甲氧基雌二醇 脊髓损伤 凋亡 运动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脑损伤后神经源性肺水肿的诊断及治疗 被引量:3
3
作者 李钢 徐如祥 柯以铨 《海南医学》 CAS 2006年第10期79-80,共2页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后神经源性肺水肿患者的诊断及治疗要点。方法回顾分析1996年10月以来收治的一组脑外伤后神经源性肺水肿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存活14例,其中8例患者苏醒,遗留部分神经功能障碍,4例重残,2例呈植物生存状态。死亡18...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后神经源性肺水肿患者的诊断及治疗要点。方法回顾分析1996年10月以来收治的一组脑外伤后神经源性肺水肿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存活14例,其中8例患者苏醒,遗留部分神经功能障碍,4例重残,2例呈植物生存状态。死亡18例,其中10例死于顽固性缺氧及呼吸衰竭,8例死于晚期脑疝,死亡率为56.25%。结论神经源性肺水肿是严重危害患者生命的脑外伤后并发症。临床以急性进行性呼吸困难和难以纠正的低氧血症为特点,尽早行血气分析检查有助于诊断,治疗要点包括:(1)有效降低颅内压,保护脑功能;(2)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吸氧已不能纠正缺氧状态,尽早使用呼吸机机械通气:(3)应用血管扩张剂,减轻肺循环负荷,减轻肺水肿(4)早期应用激素可提高机体应激能力,减轻脑水肿和肺水肿(5)控制肺部感染(6)保持水、电、酸碱平衡,维持有效液循环和组织供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源性肺水肿 颅脑损伤后 治疗 诊断 进行性呼吸困难 保持呼吸道通畅 呼吸机机械通气 神经功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猫骨髓基质细胞诱导为神经干细胞的实验研究(英文) 被引量:1
4
作者 柯以铨 成文平 +3 位作者 李钢 姜晓丹 徐如祥 王松青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2期233-235,i007,共4页
背景:骨髓基质细胞是贴壁黏附的非造血多潜能干细胞,其在一定条件体外培养、扩增可被诱导分化为神经元和胶质细胞。目的:观察家猫骨髓基质细胞体外培养及诱导分化成神经干细胞的生长情况。设计:随机取样。单位:南方医科大学附属珠江医... 背景:骨髓基质细胞是贴壁黏附的非造血多潜能干细胞,其在一定条件体外培养、扩增可被诱导分化为神经元和胶质细胞。目的:观察家猫骨髓基质细胞体外培养及诱导分化成神经干细胞的生长情况。设计:随机取样。单位:南方医科大学附属珠江医院神经外科。材料:实验于2002-01/12在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珠江医院全军神经医学研究所中心实验室进行,实验动物是由第一军医大学动物中心提供健康家猫20只,年龄1.0~2.0岁,体质量2.5~4.0kg,雌雄各半。干预:随机抽取家猫左右下肢的骨髓,从中分离得到骨髓基质细胞,提取的骨髓基质细胞悬液在体外给予神经干细胞培养基培养,增殖后用维甲酸为分化诱导因子进行诱导骨髓基质细胞向神经干细胞转化。CK2型倒置相差光学显微镜(OLYMPAS,JAPAN)追踪观察活细胞培养生长情况,同时观察4,12,24,48h去除非贴壁细胞及不去除贴壁细胞骨髓基质细胞生长情况。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改良法对干细胞阶段的骨髓基质细胞进行免疫细胞化学检测,OLYMPAS光学显微镜观察。主要观察指标:对接受实验干预的骨髓基质细胞分别进行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活细胞生长情况及光镜下观察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情况。结果:20只家猫全部进入结果分析。猫骨髓基质细胞在体外培养中胞体增大,倒置相差显微镜下可见丰富的胞浆颗粒,继之出芽,贴壁生长,可形成克隆团,同时可传代培养。免疫组化染色分析结果显示能表达神经干细胞特异性抗原Nestin,而且能分化出胶质细胞样细胞和神经元样细胞。结论:家猫骨髓基质细胞具有干细胞特征,在合适条件下可扩增、形成克隆并诱导分化出神经胶质细胞和神经元特征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细胞 干细胞 细胞 培养的 细胞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枢神经系统炎性假瘤的临床相关特点 被引量:2
5
作者 江耿思 王向宇 《中国神经肿瘤杂志》 2009年第1期66-69,共4页
颅内炎性假瘤发病率极低,临床表现及影像学上无明显特征性,组织病理学是诊断炎性假瘤的金标准,其对各种治疗手段效果差,应该进一步上明确炎性假瘤的发病原因,进一步优化治疗方案。本文报道2008年我科收治的1例中枢神经系统炎性假瘤,并... 颅内炎性假瘤发病率极低,临床表现及影像学上无明显特征性,组织病理学是诊断炎性假瘤的金标准,其对各种治疗手段效果差,应该进一步上明确炎性假瘤的发病原因,进一步优化治疗方案。本文报道2008年我科收治的1例中枢神经系统炎性假瘤,并结合相关文献对CNS炎性假瘤的临床表现、病因学、影像学、病理学及治疗方法进行总结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 炎性假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有发育迟缓的Ⅱ型神经纤维瘤病合并脑室内巨大脑膜瘤
6
作者 姚鹏飞 王向宇 +1 位作者 修俊刚 周振军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09年第7期447-448,共2页
患者男性,15岁.因渐进性右侧肢体无力、走路不稳,伴右侧视力、听力下降3个月入院。病程中无头痛、头晕,无恶心、呕吐,无四肢抽搐,持续食欲不佳。查体:营养一般,发育迟缓,身高135cm,体重32kg,全身皮肤无咖啡色素斑。外生殖器... 患者男性,15岁.因渐进性右侧肢体无力、走路不稳,伴右侧视力、听力下降3个月入院。病程中无头痛、头晕,无恶心、呕吐,无四肢抽搐,持续食欲不佳。查体:营养一般,发育迟缓,身高135cm,体重32kg,全身皮肤无咖啡色素斑。外生殖器呈幼稚型。神志清楚,对答切题。右侧视力0.1,左侧0.5,双侧玻璃体未见异常,右眼轻度外斜视。右侧听力明显下降,左侧听力轻度下降。右侧偏身感觉障碍,轻度偏瘫,肌力Ⅳ级。右侧腹壁反射、提睾反射消失,生理反射亢进,Babinski征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纤维瘤病 临床分型 脑室内脑膜瘤 发育迟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微外科手术治疗颅内动静脉畸形术前栓塞的利与弊
7
作者 陈光忠 李铁林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1年第9期449-452,共4页
颅内动静脉畸形(aneriovenous malfornation,AVM)的治疗,强调综合措施及个体化原则.主要的治疗方法包括显微外科手术、血管内介入治疗、放射外科治疗以及上述两种或三种方式的联合治疗.能够快速、彻底地消除病灶的方式,首选显微外科... 颅内动静脉畸形(aneriovenous malfornation,AVM)的治疗,强调综合措施及个体化原则.主要的治疗方法包括显微外科手术、血管内介入治疗、放射外科治疗以及上述两种或三种方式的联合治疗.能够快速、彻底地消除病灶的方式,首选显微外科手术治疗,但有部分病例因病灶体积较大、位置在功能区或结构复杂等因素,常需联合采取其他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静脉畸形 栓塞 治疗性 显微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动静脉畸形病巢周围毛细血管组织形态与体视学测量 被引量:9
8
作者 陈光忠 李铁林 +2 位作者 李昭杰 舒航 曾少建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325-329,共5页
目的探讨脑动静脉畸形(brain 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BAVM)病灶周围毛细血管的病理组织形态学变化,并推测其在BAVM病理生理过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病灶周围有足够脑组织(5-10mm)的10例BAVM手术标本,行常规HE染色及透射电... 目的探讨脑动静脉畸形(brain 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BAVM)病灶周围毛细血管的病理组织形态学变化,并推测其在BAVM病理生理过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病灶周围有足够脑组织(5-10mm)的10例BAVM手术标本,行常规HE染色及透射电镜观察。再行VIII因子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标记血管,以北航CMIAS图像分析系统测量分析毛细血管直径、圆度、数密度、体积密度和面积密度。取10例原发性癫病人的手术标本为对照。结果HE染色结果表明BAVM病灶周围毛细血管显著扩张;透射电镜观察见畸形血管团周边的毛细血管管壁结构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表现为一种慢性缺血、缺氧性改变;体视学测量结果表明畸形血管团周围毛细血管直径为(0.1496±0.0389)mm;与对照组(0.0274±0.0185)mm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8.974,P〈0.001);畸形血管团周围毛细血管数密度与对照组相比亦显著性增高(t=2.977,P〈0.01),其数值分别为0.4200±0.1476和0.2600±0.0843;BAVM组毛细血管面积密度与对照组相比也存在统计学差异,其数值分别为0.0114±0.0086和0.0040±0.0018(t=2.638,P〈0.05);BAVM组体积密度0.0092±0.0044与对照组0.0045±0.0051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2066,P〈0.05)。结论BAVM血管团周围脑组织表现为一种慢性缺血、缺氧性改变。畸形血管团周围毛细血管分布密度增高并显著扩张。这些异常的毛细血管可能是BAVM潜在组成部分,在畸形团切除术后脑水肿发生、残腔出血以及BAVM再生发病机制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动静脉畸形 体视学 周边脑组织 形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nyx胶或联合其他栓塞材料治疗颅内动静脉畸形 被引量:6
9
作者 陈光忠 舒航 +8 位作者 刘茂才 曾少建 詹升全 周东 林晓风 唐凯 周德祥 李昭杰 李铁林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2年第8期403-407,共5页
目的探讨Onyx栓塞颅内动静脉畸形(AVM)的不同治疗策略、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1年12月广东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应用Onyx栓塞183例AVM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Speztler-Martin(S-M)分级Ⅰ级28例,Ⅱ级53例,Ⅲ级54例,Ⅳ... 目的探讨Onyx栓塞颅内动静脉畸形(AVM)的不同治疗策略、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1年12月广东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应用Onyx栓塞183例AVM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Speztler-Martin(S-M)分级Ⅰ级28例,Ⅱ级53例,Ⅲ级54例,Ⅳ级31例,Ⅴ级17例。单纯Onyx胶栓塞113例,球囊辅助栓塞2例,联合弹簧圈栓塞5例,联合Glub-ran胶栓塞63例。分析患者的疗效及并发症等。结果①S-MⅠ~Ⅱ级完全栓塞治愈率为67.9%(55/81),Ⅲ级为14.8%(8/54),Ⅳ级为6.5%(2/31),Ⅴ级为0,总体完全栓塞治愈率为35.5%(65/183)。②并发症发生情况:术中微导管断管2例,术中出血2例(其中1例为术中断管者),术后出血2例(死亡1例),新发神经功能障碍或原症状加重7例,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为6.6%。③对143例进行了1~18个月的随访,其中再次出血3例(2.1%,S-MⅠ~Ⅲ级各1例)。4例次全栓塞的病例完全自愈,无一例复发或再生。7例有新发神经功能障碍或原症状加重者中,6例于术后3~6个月完全恢复或症状明显改善,1例改善不明显。结论个体化应用Onyx栓塞颅内AVM,可降低血管内治疗相关的并发症,提高完全栓塞治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静脉畸形 栓塞 治疗性 治疗结果 并发症 ONYX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腔镜保乳改良根治术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崔春晖 朱卉娟 +4 位作者 黄淑馨 俞金龙 黄宗海 叶丽丽 罗云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8期3084-3086,共3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腔镜保乳改良根治手术的临床方法及疗效。方法:对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20例行腔镜保乳改良根治术的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例腔镜乳癌手术顺利,无明显并发症,前哨淋巴结检出率90.0%(18/20),准确率9... 目的:探讨乳腺癌腔镜保乳改良根治手术的临床方法及疗效。方法:对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20例行腔镜保乳改良根治术的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例腔镜乳癌手术顺利,无明显并发症,前哨淋巴结检出率90.0%(18/20),准确率94.4%(17/18),平均检出淋巴结数15.75枚,术后随访全组无明显伤口瘢痕,美体效果满意,无复发和转移。结论:借助腔镜行乳癌根治术,可提高手术效能及生存质量,有积极意义,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腔镜 保乳 改良根治性 前哨淋巴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端粒酶反义寡核苷酸及顺铂对恶性脑胶质瘤治疗的协同作用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建奇 韩燕华 +1 位作者 柯以铨 徐如祥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00-603,共4页
目的观察端粒酶反义寡核苷酸(ODN)及顺铂对恶性脑胶质瘤治疗的协同作用。方法用15例Ⅲ、Ⅳ级端粒酶活性阳性表达的恶性脑胶质瘤制备单细胞悬液并原代培养,以5μmol/L端粒酶反义ODN抑制恶性胶质瘤细胞端粒酶活性后,用不同浓度顺铂处理... 目的观察端粒酶反义寡核苷酸(ODN)及顺铂对恶性脑胶质瘤治疗的协同作用。方法用15例Ⅲ、Ⅳ级端粒酶活性阳性表达的恶性脑胶质瘤制备单细胞悬液并原代培养,以5μmol/L端粒酶反义ODN抑制恶性胶质瘤细胞端粒酶活性后,用不同浓度顺铂处理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处理前后胶质瘤细胞PCNA、TUNEL阳性百分率变化情况。结果端粒酶反义ODN作用于恶性胶质瘤细胞72h后,TRAP法检测端粒酶活性转为阴性,此时0.3μg/mL顺铂即可对胶质瘤细胞有明显抑制增殖、促进凋亡作用。结论端粒酶反义ODN能抑制端粒酶活性,增加恶性胶质瘤细胞对顺铂的敏感性,与顺铂在治疗恶性脑胶质瘤细胞过程中有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肿瘤 神经胶质瘤 端粒末端转移酶 寡核苷酸 反义 顺铂 肿瘤细胞 培养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供血单元在脑动静脉畸形血管内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2
作者 陈光忠 舒航 +6 位作者 詹升全 林晓风 李昭杰 曾少建 周东 李贵福 李铁林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76-178,共3页
目的研究脑动静脉畸形(cerebral 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s,cAVM)的空间结构,提出"供血单元"的概念并初步探讨其在cAVM血管内介入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获取9例cAVM患者栓塞前后的影像学资料,对其中6例手术切除的标本进行... 目的研究脑动静脉畸形(cerebral 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s,cAVM)的空间结构,提出"供血单元"的概念并初步探讨其在cAVM血管内介入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获取9例cAVM患者栓塞前后的影像学资料,对其中6例手术切除的标本进行灌注铸型,理解并提出"供血单元"的概念,并应用其指导10例Spetzler-Martin Ⅱ~Ⅲ级cAVM患者的血管内栓塞治疗,分析其临床指导价值。结果 cAVM空间构筑学极其复杂,但无论供血动脉及引流静脉数量如何,均存在一个或数个供血动脉"集中供血区域";这些区域是cAVM的基本组成单位。1次NBCA或G lubran胶注射主要集中在一个特定的区域内,Onyx可在数个区域内弥散。10例血管内治疗的患者1次性治疗治愈率3/10,1次治疗选择靶血管条数1.7条。术后1例患者发生短暂性肢体偏瘫,其余病例未发生术后并发症。结论我们将这些"集中供血区域"称之为"供血单元",它是cAVM基本组成单位。在cAVM的血管内栓塞治疗中,可根据"供血单元"的多少以及相互间的沟通情况选择相应的栓塞材料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动静脉畸形 供血单元 血管内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年自发性脑出血267例分析 被引量:11
13
作者 马荣耀 王志娟 +2 位作者 郭燕舞 李柯 朱帅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6期3026-3028,共3页
目的:探讨青年自发性脑出血(ICH)患者的病因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南大学附属南石医院神经外科自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267例青年ICH患者(18~45岁)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危险因素、病因及临床特点并比较不同病因青年ICH... 目的:探讨青年自发性脑出血(ICH)患者的病因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南大学附属南石医院神经外科自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267例青年ICH患者(18~45岁)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危险因素、病因及临床特点并比较不同病因青年ICH患者的年龄、出血部位和预后。结果:本组患者危险因素主要为高血压病史(106例,39.7%),其次为高甘油三酯血症(81例,30.3%),吸烟(65例,24.3%);病因主要为高血压(85例,31.8%),其次为脑血管病中的脑动静脉畸形(45例,16.9%)和烟雾病(37例,13.9%);临床表现主要为头痛(267例,100.0%)和偏瘫例(115例,43.1%);不同病因患者年龄、出血部位的分布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血管病、血液系统疾病ICH患者年龄低于高血压和脑肿瘤(P<0.05);高血压患者以基底节、脑叶出血为主,脑血管病以脑叶、脑室、基底节出血为主,脑肿瘤以脑叶和小脑出血为主;不同病因患者预后不同(P<0.05),血液系统疾病ICH患者预后最差,其次为脑肿瘤、高血压、脑血管病。结论:应结合年龄、出血部位等明确青年自发性ICH患者的病因,早期处理原发病,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病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胎盘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特性和抗凋亡细胞因子的分泌 被引量:5
14
作者 朱少芳 何援利 +1 位作者 卢国辉 付霞菲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005-1008,共4页
背景:由于骨髓源性间充质干细胞的提取造成患者的二次损伤,也存在病毒、细菌污染的可能,扩增、分化能力不高,为此,实验从胎盘中提取间充质干细胞进行研究,了解其分泌抗凋亡细胞因子的情况,探讨其代替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可能性。目的:体... 背景:由于骨髓源性间充质干细胞的提取造成患者的二次损伤,也存在病毒、细菌污染的可能,扩增、分化能力不高,为此,实验从胎盘中提取间充质干细胞进行研究,了解其分泌抗凋亡细胞因子的情况,探讨其代替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可能性。目的:体外分离培养、扩增人胎盘源性间充质干细胞,研究其基本生物学特性和抗凋亡细胞因子的分泌水平。方法:提取人胎盘间充质干细胞,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周期、凋亡情况及表面标记的表达,研究其增殖和生长特性。ELISA检测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肝细胞生长因子的分泌水平。结果与结论:在体外培养条件下,人胎盘间充质干细胞为贴壁生长,为成纤维细胞样,核浆比大,细胞增殖活跃,凋亡率低,可分泌能抑制细胞凋亡的细胞因子如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肝细胞生长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胎盘间充质干细胞 生物学特性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肝细胞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郭元星 李铁林 +1 位作者 段传志 汪求精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04年第10期436-439,共4页
目的研究影响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TCCF)血管内栓塞治疗效果的因素。方法对116例TCCF病人的临床资料、治疗方法及随访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左侧颈内动脉通畅率为96.3%,右侧79.4%,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②侧别、球囊1号和球... 目的研究影响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TCCF)血管内栓塞治疗效果的因素。方法对116例TCCF病人的临床资料、治疗方法及随访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左侧颈内动脉通畅率为96.3%,右侧79.4%,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②侧别、球囊1号和球囊2号3个因素对病人颈内动脉通畅有显著性影响(P<0.05)。③压迫颈总动脉不利于搏动性突眼的恢复(P<0.05)。结论①左侧颈内动脉通畅率明显高于右侧。②侧别、球囊1号和球囊2号是影响TCCF血管内栓塞治疗后颈内动脉通畅的主要因素。③搏动性突眼的恢复与压迫颈总动脉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伤 颈动脉海绵窦瘘 栓塞治疗 随访 LOGISTIC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的血管内治疗(附108例分析) 被引量:9
16
作者 郭元星 李铁林 +1 位作者 段传志 欧陕兴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06年第5期231-232,共2页
目的观察创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TCCF)血管内栓塞治疗术后的疗效。方法对119例TCCF病人中的108例自血管内栓塞术后3个月开始随访,评估其疗效。结果8例复发,经再次栓塞后治愈。16例术后进行MRA检查,13例进行颅脑CT检查,均未见异常;术后6... 目的观察创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TCCF)血管内栓塞治疗术后的疗效。方法对119例TCCF病人中的108例自血管内栓塞术后3个月开始随访,评估其疗效。结果8例复发,经再次栓塞后治愈。16例术后进行MRA检查,13例进行颅脑CT检查,均未见异常;术后6例6个月行DSA复查,未见复发。结论TCCF术后复发率不高,临床随访即可,DSA并非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海绵窦瘘 栓塞 治疗性 随访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体定向射频毁损治疗表现为痴笑性癫癎的下丘脑错构瘤 被引量:5
17
作者 王伟 王伟民 +2 位作者 郭晓绯 林建 姜晓丹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93-196,共4页
目的总结采用立体定向热凝毁损手术方法治疗引起痴笑性癫癎的下丘脑微小错构瘤的经验。方法报告1例病人,男性,22岁,表现为痴笑性癫癎21年,继发复杂部分性发作7年,发作3~4次/d,药物治疗无效。MRI诊断为第三脑室内错构瘤,大小6mm×6m... 目的总结采用立体定向热凝毁损手术方法治疗引起痴笑性癫癎的下丘脑微小错构瘤的经验。方法报告1例病人,男性,22岁,表现为痴笑性癫癎21年,继发复杂部分性发作7年,发作3~4次/d,药物治疗无效。MRI诊断为第三脑室内错构瘤,大小6mm×6mm×7mm。局麻下采用有框架立体定向技术,在病变内插入深部电极,记录并刺激后行射频毁损,制作4个靶点。结果深部电极在病灶内记录到棘波和慢波,刺激未诱发出痴笑性癫癎。术中行可逆毁损(45℃)和毁损(70℃)时,病人出现一过性中枢性高热、高血压和心动过速。术后随访6个月,痴笑性癫癎和复杂部分性发作完全消失,无手术并发症发生。结论下丘脑受到直接热刺激时可产生中枢性高热。对于较小的下丘脑错构瘤,立体定向热凝毁损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癎 部分性 下丘脑疾病 错构瘤 立体定位技术 电凝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ac1在垂体腺瘤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5
18
作者 陈保东 高永中 +3 位作者 蒋太鹏 丁建军 姜晓丹 徐如祥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268-270,共3页
目的探讨Rac1蛋白及mRNA在垂体腺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RT-PCR方法检测82例垂体腺瘤标本中Rac1蛋白及mRNA的表达情况,包括29例侵袭性垂体腺瘤和53例非侵袭性垂体腺瘤。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垂体腺瘤Rac1标记指数(... 目的探讨Rac1蛋白及mRNA在垂体腺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RT-PCR方法检测82例垂体腺瘤标本中Rac1蛋白及mRNA的表达情况,包括29例侵袭性垂体腺瘤和53例非侵袭性垂体腺瘤。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垂体腺瘤Rac1标记指数(LI)为3.34%~53.7%,其中侵袭性垂体腺瘤LI平均为33.5%,非侵袭垂体腺瘤LI平均为8.2%,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RT-PCR显示:Rac1mRNA灰度比侵袭性垂体腺瘤为0.891±0.172,非侵袭性垂体腺瘤为0.372±0.181,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Rac1与垂体腺瘤的侵袭能力密切相关,Rac1过表达可增强垂体腺瘤的侵袭能力并导致临床预后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肿瘤 RAC GTP结合蛋白质 肿瘤浸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内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后分支血管缺血事件影响因素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9
19
作者 胡深 李铁林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0年第7期388-392,共5页
颅内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intracranial artery stenosis stent,ICASS)后在血管方面存在的危险主要有出血性转化、再狭窄、血管破裂、血栓形成和分支血管闭塞等。分支血管被覆盖导致狭窄或闭塞的可能原因有“雪犁效应”、支架封堵、... 颅内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intracranial artery stenosis stent,ICASS)后在血管方面存在的危险主要有出血性转化、再狭窄、血管破裂、血栓形成和分支血管闭塞等。分支血管被覆盖导致狭窄或闭塞的可能原因有“雪犁效应”、支架封堵、血栓形成、新生内膜增生和脑血管痉挛(cerebrovascular spasm。CVS)等。尽管已有动物实验证实这种分支血管的覆盖可以直接导致相应的血管闭塞和缺血性损害”引,但以往临床经验却表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缩窄 病理性 颅内动脉疾病 血管成形术 支架 影响因素 缺血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沙坦对血管紧张素Ⅱ损伤RIN-m细胞胰岛素分泌功能的保护及机制探讨 被引量:2
20
作者 鲁辛 吕俊 +2 位作者 张桦 陈宏 蔡德鸿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66-169,共4页
目的观察氯沙坦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损伤β细胞(RIN-m)功能的保护,并对其机制进行探讨。方法常规培养RIN-m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100nmol/LAngⅡ组和氯沙坦预处理组,各组干预24h后使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基础(3.3mmol/L)和葡萄糖(16.7mmol... 目的观察氯沙坦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损伤β细胞(RIN-m)功能的保护,并对其机制进行探讨。方法常规培养RIN-m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100nmol/LAngⅡ组和氯沙坦预处理组,各组干预24h后使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基础(3.3mmol/L)和葡萄糖(16.7mmol/L)刺激下RIN-m细胞胰岛素分泌量;DCFH-DA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RT-PCR和Western blotting分别检测RIN-m细胞解偶联蛋白2(UCP2)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①各组基础胰岛分泌没有显著差异(P>0.05),在高糖刺激下,100nmol/LAngⅡ组胰岛素分泌量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P<0.001),氯沙坦预处理组胰岛素分泌量与空白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但较AngⅡ组明显增加(P<0.001);②100nmol/LAngⅡ组细胞内ROS水平、UCP2mRNA和蛋白表达均较空白对照组明显增加(P<0.001),氯沙坦预处理组与空白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但较100nmol/LAngⅡ组显著降低(P<0.001)。结论AngⅡ损伤β细胞葡萄糖刺激胰岛素分泌(GSIS)功能,氯沙坦预处理可以拮抗AngⅡ的作用,减少β细胞内ROS水平,下调UCP2表达,最终对β细胞起到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Ⅱ 1型受体 Β细胞 胰岛素分泌 解偶联蛋白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