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替吉奥胶囊联合注射用奥沙利铂新辅助化疗治疗进展期胃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被引量:20
1
作者 刘倩平 魏涛 +1 位作者 宁于 陈维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6期3547-3548,共2页
胃癌根治术是治疗胃癌的一种有效方法,能够将原发肿瘤与转移淋巴结和受累浸润的组织一并切除,使患部无肿瘤残存。但近年来有研究指出,此类手术治疗效果并不理想,并未显著提高患者的总体生存率,5年内的生存率普遍较低,预后较差〔1〕。因此,
关键词 进展期胃癌 替吉奥胶囊 奥沙利铂 化疗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达拉滨联合米托蒽醌与CHOP方案治疗恶性淋巴瘤的疗效及安全性 被引量:12
2
作者 刘倩平 魏涛 邹三鹏 《当代医学》 2012年第17期136-137,共2页
目的评价氟达拉滨联合米托蒽醌(FND)与CHOP方案治疗恶性淋巴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010年2月~2010年11月间收治经组织学确诊的恶性淋巴瘤4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接受含FND化疗,其中惰性淋巴瘤患者11例,复发... 目的评价氟达拉滨联合米托蒽醌(FND)与CHOP方案治疗恶性淋巴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010年2月~2010年11月间收治经组织学确诊的恶性淋巴瘤4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接受含FND化疗,其中惰性淋巴瘤患者11例,复发的进展性淋巴瘤患者9例。对照组接受CHOP联合方案化疗,其中惰性淋巴瘤患者12例,复发的进展性淋巴瘤患者8例。结果观察组接受FND化疗的淋巴瘤患者,有效率90.0%,完全缓解(CR)率60.0%,对照组接受CHOP方案化疗的淋巴瘤患者,有效率55.0%。完全缓解(CR)率15.0%。观察组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有65.0%周期发生Ⅲ/Ⅳ度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肺部感染3例。对照组无Ⅳ度中性粒细胞减少,仅20.0%周期发生Ⅲ度中性粒细胞减少,其他不良反应均为轻度,以消化道反应为主。结论含氟达拉滨联合米托蒽醌方案,对于恶性淋巴瘤患者具有肯定的疗效,不良反应可以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达拉滨 恶性淋巴瘤 联合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利度胺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初治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和安全性 被引量:4
3
作者 刘倩平 邹三鹏 章志福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2年第12期157-158,共2页
目的:探讨小剂量沙利度胺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初治多发性骨髓瘤(MM)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住院治疗的初治MM患者37例,其中19例患者予≥3个疗程的小剂量沙利度胺联合地塞米松治疗,设为观察组;18例予2个疗程标准VAD方案治疗,设为对照组... 目的:探讨小剂量沙利度胺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初治多发性骨髓瘤(MM)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住院治疗的初治MM患者37例,其中19例患者予≥3个疗程的小剂量沙利度胺联合地塞米松治疗,设为观察组;18例予2个疗程标准VAD方案治疗,设为对照组。对比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沙利度胺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初治MM是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剂量沙利度胺 地塞米松 多发性骨髓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多糖联合α-干扰素抑制体外白血病细胞株U937的增殖及凋亡效应研究
4
作者 刘倩平 邹三鹏 章志福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第16期58-59,共2页
目的实验观察α-干扰素(IFN-α)和/或脂多糖(LPS)对体外白血病细胞株U937的增殖及凋亡效应。方法 MTT法检测IFN-α和/或LPS对U937细胞增殖效应的影响;同时采用流式细胞仪对U937细胞的凋亡率的影响。结果等剂量合用IFN-α和LPS后对U937... 目的实验观察α-干扰素(IFN-α)和/或脂多糖(LPS)对体外白血病细胞株U937的增殖及凋亡效应。方法 MTT法检测IFN-α和/或LPS对U937细胞增殖效应的影响;同时采用流式细胞仪对U937细胞的凋亡率的影响。结果等剂量合用IFN-α和LPS后对U937细胞的增殖率和凋亡率均有明显的升高作用(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IFN-α和LPS联用后对白血病细胞株U937的增殖抑制率及凋亡率有明显增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多糖 Α-干扰素 U937细胞 增殖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患者癌组织NLRP3炎性小体表达状况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陈维 魏涛 +1 位作者 杨岚 伍小敏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21年第4期544-547,共4页
目的研究原发性肝癌患者癌组织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富含脓素亮氨酸重复序列结构域3(NLRP3)炎性小体表达情况。方法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诊治的原发性肝癌(PLC)患者34例和同期因肝胆管结石切除的肝组织标本30份,采用免疫组织化学... 目的研究原发性肝癌患者癌组织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富含脓素亮氨酸重复序列结构域3(NLRP3)炎性小体表达情况。方法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诊治的原发性肝癌(PLC)患者34例和同期因肝胆管结石切除的肝组织标本30份,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肝组织NLRP3炎性小体表达,采用RT-PCR法检测肝组织NLRP3 mRNA水平,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IL-1β、IL-6和TNF-α水平,采用蛋白印记法检测肝组织NLRP3炎性小体、细胞钙依粘连蛋白、波形蛋白和半胱氨酸蛋白酶-1表达。结果肝癌组织细胞NLRP3炎性小体阳性率为76.5%,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的23.3%(P<0.05);肝癌组织NLRP3 mRNA水平为(-2.58±0.35),显著高于正常肝组织[(0.00±0.24),P<0.05];PLC患者血清IL-1β、IL-6和TNF-α水平分别为(17.25±3.36)pg/ml、(60.32±8.14)pg/ml和(24.68±3.58)pg/ml,显著高于对照组[(10.35±1.25)pg/ml、(33.21±4.20)pg/ml和(10.36±2.54)pg/ml,P<0.05];正常对照组肝组织钙依粘连蛋白水平为(1.2±0.15),显著高于肝癌组[(0.41±0.04),P<0.05],而半胱氨酸蛋白酶-1和波形蛋白水平为(0.21±0.03)和(0.42±0.06),显著低于肝癌组[(1.49±0.12)和(1.51±0.14),P<0.05]。结论原发性肝癌患者癌组织NLRP3炎性小体呈现高表达,可能会导致炎症反应并促进肝癌细胞的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富含脓素亮氨酸重复序列结构域3 炎性小体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