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极端天气下配电网故障多时段恢复韧性提升策略 被引量:1
1
作者 李邦源 李铭益 +4 位作者 杨家全 王建 张丽 姚江宁 欧阳金鑫 《电工电能新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1-112,共12页
网络重构和孤岛划分是极端天气下含分布式电源配电网故障恢复的重要手段。按照气象灾害发展过程采取多时段的故障恢复有利于提升配电网韧性。现有故障恢复策略缺乏考虑多次网络重构和孤岛划分的操作成本以及孤岛内分布式电源出力的波动... 网络重构和孤岛划分是极端天气下含分布式电源配电网故障恢复的重要手段。按照气象灾害发展过程采取多时段的故障恢复有利于提升配电网韧性。现有故障恢复策略缺乏考虑多次网络重构和孤岛划分的操作成本以及孤岛内分布式电源出力的波动性,导致优化结果安全和经济效果欠佳。因此,本文提出了极端天气下配电网故障多时段恢复策略,通过构建含分布式电源的主动配电网重构与孤岛划分统一模型,并考虑不同故障原因下的恢复时间尺度,细分时间断面,实现故障期间动态调整配电网网络结构,提升电网韧性。最后在IEEE 33节点系统中对所提策略进行验证,算例测试结果表明:所提策略开关动作次数少,负荷动态恢复率高,具备一定的抵御功率扰动能力,能提高极端天气下配电网的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天气 配电网 韧性提升 网络重构 孤岛划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合环延时的含分布式电源配电网合环电流协同控制方法 被引量:1
2
作者 张丽 李昂 +3 位作者 许守东 欧阳金鑫 李邦源 陈纪宇 《电工电能新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9-27,共9页
合环操作常用于配电网故障恢复中,但在合环过程中产生的冲击电流可能导致线路电流越限,不仅可能损坏设备,还会危害人身安全。针对合环电流的抑制大多关注于整体优化,未重视合环暂态过程产生的冲击电流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考虑合环延时... 合环操作常用于配电网故障恢复中,但在合环过程中产生的冲击电流可能导致线路电流越限,不仅可能损坏设备,还会危害人身安全。针对合环电流的抑制大多关注于整体优化,未重视合环暂态过程产生的冲击电流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考虑合环延时与分布式电源(DG)控制协同抑制合环冲击电流的方法。通过分析配电网合环冲击电流的产生过程及原理,刻画了DG出力以及合环延时对于合环冲击电流的影响,建立了DG主动控制与合环协同的控制优化模型,从而提出了考虑合环延时影响以及DG出力的配电网合环冲击电流协同控制方法。算例表明,该方法通过DG出力与预期合环时刻的优化,能够最大程度上控制配电网合环过程中的冲击电流,提升了配电系统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环延时 分布式电源 协同控制 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分布式电源输出特性的主动配电网合环电流计算方法 被引量:8
3
作者 李邦源 李昂 +5 位作者 石恒初 欧阳金鑫 唐一恒 许守东 王建 张丽 《电网与清洁能源》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5-123,共9页
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 generation,DG)的大量应用使得主动配电网建设持续推进。主动配电网故障恢复的合环操作产生冲击电流,严重威胁电力电子设备和人身安全。由于合环瞬间电压波动造成DG输出特性变化,使得主动配电网的合环电流变得... 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 generation,DG)的大量应用使得主动配电网建设持续推进。主动配电网故障恢复的合环操作产生冲击电流,严重威胁电力电子设备和人身安全。由于合环瞬间电压波动造成DG输出特性变化,使得主动配电网的合环电流变得更加复杂,目前尚难以准确分析和计算。为此,建立了含DG的主动配电网合环等值模型,分析了DG对主动配电网合环电流的影响,通过分解有源辐射状开环网络与无源环状网络,推导了合环稳态电流与合环暂态电流的表达式,提出了考虑DG输出特性影响的主动配电网合环电流计算方法。算例表明,DG输出特性对合环电流具有直接影响,所提出的计算方法能够准确计算主动配电网合环电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配电网 合环电流 分布式电源 故障恢复 等值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铁心非线性的变压器空间动态磁场加速计算方法
4
作者 司马文霞 孙佳琪 +3 位作者 杨鸣 邹德旭 彭庆军 王劲松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559-1574,共16页
快速获得变压器空间磁场动态分布是构建变压器数字孪生体的基础之一,然而现有快速计算方法难以快速、准确地获得铁心饱和工况下的磁场分布特性。因此,该文提出了计及铁心非线性的变压器空间动态磁场加速计算方法。首先,构建变压器电磁... 快速获得变压器空间磁场动态分布是构建变压器数字孪生体的基础之一,然而现有快速计算方法难以快速、准确地获得铁心饱和工况下的磁场分布特性。因此,该文提出了计及铁心非线性的变压器空间动态磁场加速计算方法。首先,构建变压器电磁场路耦合仿真模型,对关键变量进行参数化扫描,仿真获得不同非线性工况下的大量磁场数据,构建涉及铁心非线性工况的主磁通和漏磁通数据集;其次,提出融合卷积神经网络(CNN)和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的双分支深度学习模型,训练提取磁场数据的空间和时间特征,解决主、漏磁通差异大造成的模型训练难题;最后,利用模型获得输入电压、电流与内部空间磁场分布的非线性映射关系,实现空间动态磁场的加速计算,为变压器数字孪生体的构建提供了快速获得磁场数据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 卷积神经网络 长短期记忆网络 磁场 加速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轮发电机组抑制超低频振荡的阻尼控制参数优化研究 被引量:19
5
作者 邓伟 刘少博 +3 位作者 王德林 周鑫 和鹏 康积涛 《电工电能新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8-46,共9页
异步联网后云南电网的某直流孤岛中,出现了长时间的超低频振荡现象,严重影响了孤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电网中水轮机的水锤效应时间常数变大,阻尼比会随之减小,导致系统的稳定性得恶化。本文利用等值的单机系统模型,基于频域响应法分... 异步联网后云南电网的某直流孤岛中,出现了长时间的超低频振荡现象,严重影响了孤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电网中水轮机的水锤效应时间常数变大,阻尼比会随之减小,导致系统的稳定性得恶化。本文利用等值的单机系统模型,基于频域响应法分析了水锤效应与系统稳定性的关系。根据调速系统的阻尼特性,在实际孤岛中进行了PID参数优化仿真试验,比较了不同PID参数下的频率稳定性,给出了调速系统与直流频率限制控制器的协调控制方法。最后,运用云南电网的某实际直流孤岛作为算例,验证了本文提出的控制方法对抑制超低频振荡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低频振荡 水锤效应 调速系统 阻尼特性 直流频率限制控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压器用片式散热器散热效率研究与结构优化 被引量:6
6
作者 彭庆军 邹德旭 +2 位作者 王欣 杨金越 郭伊宇 《广东电力》 2023年第8期104-112,共9页
片式散热器是目前大型油浸式变压器的主流散热器,为分析研究其散热效率,应用有限元计算方法,仿真计算了变压器用片式散热器的温度、流速分布规律,提出将散热量、散热面积、总传热系数、进出口油温差等参数作为评价散热效果的重要指标。... 片式散热器是目前大型油浸式变压器的主流散热器,为分析研究其散热效率,应用有限元计算方法,仿真计算了变压器用片式散热器的温度、流速分布规律,提出将散热量、散热面积、总传热系数、进出口油温差等参数作为评价散热效果的重要指标。分析温升、散热器片数对散热器散热性能的影响,提出将油道宽度和压痕角度作为结构优化方向,以进一步提高变压器用片式散热器的散热效率。结果表明:散热器温度分布呈现前端高后端低、顶部高底部低的特征,流速分布呈现中间油道大两边油道小、片数越靠后流速越小的特征;随着入口油温相对空气温升的增加,散热器散热量和进出口温差近似线性增长;随着散热器散热片数增加,散热器总散热量增加,但是总体散热效率降低;优化设计散热器结构时,油道“中间窄两边宽”或“中间宽两边窄”都优于“油道等宽”的设计,压痕角度可保持在30°~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片式散热器 有限元 散热效率 结构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概率神经网络的储能电池荷电状态估计 被引量:6
7
作者 翟苏巍 李文云 +2 位作者 周成 汪成 侯世玺 《智慧电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4-100,共7页
锂离子电池荷电状态(SOC)估计技术是储能电站电池管理系统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实现对SOC的准确估算,提出一种改进概率神经网络(MPNN)用于储能电池荷电状态估计。相较于传统神经网络,结合概率函数和补偿机制的MPNN,不仅可避免陷入局部最优... 锂离子电池荷电状态(SOC)估计技术是储能电站电池管理系统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实现对SOC的准确估算,提出一种改进概率神经网络(MPNN)用于储能电池荷电状态估计。相较于传统神经网络,结合概率函数和补偿机制的MPNN,不仅可避免陷入局部最优,而且具有更优秀的拟合能力,可进一步提高SOC估计精度。仿真实验表明,所提MPNN方法的SOC估计值平均绝对误差和均方误差均低于1%,获得了满意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能电站 锂离子电池 荷电状态 神经网络 数据驱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GA和改进SMOTE的小样本变压器故障诊断方法
8
作者 邹德旭 徐赫 +6 位作者 权浩 尹建华 周涛 彭庆军 王山 代维菊 洪志湖 《广东电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8-126,共9页
电力变压器故障诊断方法受样本数量和数据质量问题影响显著,现有小样本学习方法由于合成样本质量不高,往往无法实际应用,进而导致智能诊断算法难以在数据少的情况下实现对变压器的诊断。为了解决传统过采样算法合成样本质量不足导致无... 电力变压器故障诊断方法受样本数量和数据质量问题影响显著,现有小样本学习方法由于合成样本质量不高,往往无法实际应用,进而导致智能诊断算法难以在数据少的情况下实现对变压器的诊断。为了解决传统过采样算法合成样本质量不足导致无法实现准确的故障诊断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合成少数过采样技术和深度学习的变压器故障诊断模型。首先,通过合成少数过采样技术(synthetic minority oversampling technique,SMOTE)对训练集进行数据扩充;其次,基于余弦相似度实现合成样本优选,增强合成样本质量;最后,通过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对测试集进行分类预测。在某变电站实测数据下进行分析和验证,并与传统的方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所提方法提高了故障诊断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压器 故障诊断 合成样本优选 过采样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图神经网络的变压器短路电流计算方法
9
作者 邹德旭 洪志湖 +3 位作者 代维菊 黎文浩 徐衍会 郑乐 《全球能源互联网》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03-311,共9页
近年来,随着电力系统复杂程度日益提高,变压器运行安全已成为影响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关键因素。目前流经变压器短路电流计算多基于电网拓扑结构及变压器等效阻抗等数据,此类方法的灵活性和实时性较低,未考虑系统实际运行方式,难以满足... 近年来,随着电力系统复杂程度日益提高,变压器运行安全已成为影响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关键因素。目前流经变压器短路电流计算多基于电网拓扑结构及变压器等效阻抗等数据,此类方法的灵活性和实时性较低,未考虑系统实际运行方式,难以满足电力系统实时运行的要求。为此,基于图卷积神经网络,提出一种考虑潮流条件下的变压器短路电流计算方法,通过引入变压器各侧母线和区域拓扑,训练得到变压器短路电流计算模型。引入注意力机制,使模型对不同运行条件下的电网潮流动态更为敏感。经过某区域实际电网算例验证,该方法计算得到的短路电流相较于参考值误差较小,且计算误差分布集中,可基本满足实际运行中对于短路电流计算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路电流 变压器 图卷积神经网络 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雷电定位数据驱动的紧密输电通道连续雷击跳闸预警方法 被引量:15
10
作者 鲍捷 王昕 +3 位作者 张峰 黄绪勇 孙鹏 李祖毅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194-1205,共12页
国内电网公司已经积累了数十亿条雷电定位数据,目前对于雷电定位数据的利用集中在跳闸事故发生后被动的故障原因确认。在主动雷击防护层面,以往的研究分别在电网侧对输电线路进行了雷击跳闸风险评估,或在灾害侧对雷电的活动规律进行了... 国内电网公司已经积累了数十亿条雷电定位数据,目前对于雷电定位数据的利用集中在跳闸事故发生后被动的故障原因确认。在主动雷击防护层面,以往的研究分别在电网侧对输电线路进行了雷击跳闸风险评估,或在灾害侧对雷电的活动规律进行了预测。同时考虑电网侧输电线路的雷击跳闸风险和灾害侧实时雷电活动所带来的风险,以此来提高雷击预警的效率,减少虚警和漏报事件的发生。在预警时,充分挖掘海量历史雷电定位数据,基于雷暴云移动轨迹预测的结果,判断雷暴云是否在紧密输电通道附近,再判断雷暴云是否为高风险雷暴或者接近低防雷性能输电线路,然后综合两者的结果发出连续雷击跳闸预警。在云南地区的算例验证中,对于电网公司调度部门所关注的紧密输电通道,该文提出的连续雷击跳闸预警的准确率达到了80%,有一定的工程实践价值,可以辅助电网公司进行相关调控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电定位数据 紧密输电通道 连续雷击跳闸预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辐射和绕组绝缘纸对自然对流下的变压器温度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刘演 彭庆军 +1 位作者 高盛祥 舒振球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6期11232-11238,共7页
为考虑在实际中热辐射和绕组绝缘纸对变压器自然对流的温度场影响,以1台SSZ20-63000/110的油浸式变压器为原型,建立了包含垫圈、绝缘纸筒、压板、绕组绝缘纸和黑体热辐射的变压器热点温升物理计算模型,通过一种基于有限元的方法研究了... 为考虑在实际中热辐射和绕组绝缘纸对变压器自然对流的温度场影响,以1台SSZ20-63000/110的油浸式变压器为原型,建立了包含垫圈、绝缘纸筒、压板、绕组绝缘纸和黑体热辐射的变压器热点温升物理计算模型,通过一种基于有限元的方法研究了热辐射和绕组绝缘纸对变压器自然对流的温度场影响。结果表明:在自然对流情况下,热辐射会使得绕组的热点温度和温升值发生小幅度升高,而绕组表层绝缘纸使得绕组的热点温度和温升值大幅度升高;热辐射不会影响热点的位置分布,而绕组绝缘纸会使热点位置发生下移;虽然热辐射对绕组的热点温度影响较小,但是和绕组绝缘纸一起考虑时影响较大。可见仿真计算时最好不要忽略热辐射和绕组绝缘层,否则与实际值相差过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压器 自然对流 绝缘纸 有限元 热点 温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气间隙击穿后电弧通道的特性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晓鹏 赵贤根 +2 位作者 马御棠 杜亚平 何俊佳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3期5302-5310,共9页
空气间隙击穿是输电线路故障的一种常见原因,间隙击穿后电弧通道的发展决定着间隙的绝缘恢复过程。该文搭建包含电学、光学、热学测量的放电试验综合观测平台,对30~50cm空气间隙击穿后电弧通道的演化过程进行研究。光学图像表明,放电通... 空气间隙击穿是输电线路故障的一种常见原因,间隙击穿后电弧通道的发展决定着间隙的绝缘恢复过程。该文搭建包含电学、光学、热学测量的放电试验综合观测平台,对30~50cm空气间隙击穿后电弧通道的演化过程进行研究。光学图像表明,放电通道的发展路径呈现弯弯曲曲的形态,通道的二维长度与间隙距离的比值范围为1.1~1.6,平均值为1.3;基于电压电流波形,计算得到空气间隙击穿后电弧通道的单位长度电阻在Ω/cm量级。根据纹影图像定义了通道的恢复程度,发现通道的恢复时间与放电通道单位长度注入能量正相关。综合该文试验结果,推测空气电弧通道结构为“核–鞘”结构,指出制约弧后恢复的主要是热学恢复过程。相关试验结果可以为间隙击穿后放电通道的恢复过程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弧通道 放电路径 通道电阻 恢复时间 纹影技术 空气间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风储合作决策方法 被引量:6
13
作者 翟苏巍 李文云 +2 位作者 邱振宇 张新怡 侯世玺 《智慧电力》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60-65,共6页
目前,风电场配置储能是提高风电经济性较为有效的手段。针对最大化风储合作收益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风储合作决策方法。首先,综合考虑风电、储能系统、外部电网以及需求侧柔性负荷,构建一种新型风储合作系统;然后,针对传统... 目前,风电场配置储能是提高风电经济性较为有效的手段。针对最大化风储合作收益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风储合作决策方法。首先,综合考虑风电、储能系统、外部电网以及需求侧柔性负荷,构建一种新型风储合作系统;然后,针对传统深度强化学习方法易陷入过估计问题,提出改进双竞争深度Q网络(D3QN),并进一步设计基于D3QN的风储合作决策算法;最后,结合实际数据对算法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相比传统深度强化学习策略,所提方法能更好协调风电和储能运行,提高风储合作系统的运行收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 储能系统 强化学习 深度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极性电场中SF6气体对导电微粒带电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马御棠 刘刚 +2 位作者 耿浩 廖民传 冯瑞发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60-166,共7页
针对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Gas Insulated Suitchgear,GIS)中导电微粒运动容易引发电极间击穿和绝缘沿面闪络等问题,开展了正极性电场中SF6气体对导电微粒带电特性的影响研究.试验得到了空气、SF6环境导电微粒的运动轨迹,根据观测... 针对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Gas Insulated Suitchgear,GIS)中导电微粒运动容易引发电极间击穿和绝缘沿面闪络等问题,开展了正极性电场中SF6气体对导电微粒带电特性的影响研究.试验得到了空气、SF6环境导电微粒的运动轨迹,根据观测结果分析微粒的速度、受力提出微粒带电量估算方法并计算启举场强下空气、SF6气体环境微粒的带电量.结果表明,正极性条件下带电微粒启举场强明显高于真空及空气环境,且启举场强随SF6气体压力的升高而增大.电场强度相同时,SF6条件下微粒带电量小于空气环境,约为空气条件下的0.789倍.电极表面导电微粒附近电场集中及SF6电负特性是影响微粒初始带电量的原因.研究拟为GIS微粒抑制方法及针对微粒抑制的耐压试验方法的制定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L 导电微粒 SF6 启举场强 绝缘子 间隙击穿 沿面闪络 高压输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流接地极线路用电流互感器暂态特性现场试验与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朱梦梦 马御棠 +3 位作者 罗强 何兆磊 廖耀华 唐标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644-2651,共8页
直流接地极线路用电流互感器的暂态阶跃特性及其现场试验方法对系统控制保护和故障检测定位等具有重要意义。为此结合接地极系统实际,提出一种带电运行中人工短路与停电下阶跃响应特性的组合现场试验方案。首先,在接地极系统带电运行情... 直流接地极线路用电流互感器的暂态阶跃特性及其现场试验方法对系统控制保护和故障检测定位等具有重要意义。为此结合接地极系统实际,提出一种带电运行中人工短路与停电下阶跃响应特性的组合现场试验方案。首先,在接地极系统带电运行情况下,通过人工短路故障验证互感器暂态传变特性对保护的适应性。然后,开展了直流电流互感器阶跃响应现场同步闭环测试系统研制,通过模块化并联和内置式标准波形溯源调节方法提升阶跃电流源输出准确度,其输出参数为:阶跃幅值0~600 A可调,上升时间≤30μs,脉宽最大为100 ms。依托该试验系统,在富宁换流站对接地极直流电流互感器的阶跃响应时间、上升时间和延迟时间等参数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评估接地极直流电流互感器阶跃响应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暂态特性 瞬时人工短路 阶跃响应 等效 现场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实时在线融冰的双导体地线优化设计 被引量:1
16
作者 昴孙清 潘浩 +3 位作者 普国友 仇荣贵 姚伟 浦童鹏 《广东电力》 2023年第12期83-88,共6页
针对采用双导体地线实现实时在线融冰没有成熟设计方案这一问题,提出基于参数需求设计地线结构的优化设计方法。考虑双导体地线最大内导体直流电阻、最大外导体直流电阻、最小拉断力3个主要参数指标,设定地线横截面面积最小、每公里质... 针对采用双导体地线实现实时在线融冰没有成熟设计方案这一问题,提出基于参数需求设计地线结构的优化设计方法。考虑双导体地线最大内导体直流电阻、最大外导体直流电阻、最小拉断力3个主要参数指标,设定地线横截面面积最小、每公里质量最小2个优化目标,给出双导体地线结构设计流程。根据实际地线设计需求参数,按照所提出的设计流程进行设计,结果表明该设计流程符合双导体地线设计参数要求,设计出来的双导体地线横截面面积和每公里质量之积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导体地线 优化设计 融冰 内导体 外导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源滤波器模糊控制方法 被引量:2
17
作者 翟苏巍 《光源与照明》 2023年第2期128-132,共5页
文章以有源滤波器为研究对象,考虑模型参数不确定性和外部干扰,围绕提高谐波补偿精度和增强电流控制系统的抗干扰能力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利用自适应模糊控制和模糊神经网络理论,建立含有参数摄动和未知外界干扰的有源滤波器数学... 文章以有源滤波器为研究对象,考虑模型参数不确定性和外部干扰,围绕提高谐波补偿精度和增强电流控制系统的抗干扰能力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利用自适应模糊控制和模糊神经网络理论,建立含有参数摄动和未知外界干扰的有源滤波器数学模型。在直接自适应模糊控制结构的基础上,设计基于模糊逼近误差上确界的补偿控制项,放松对模糊逼近误差平方可积这一假设的依赖,进一步设计模糊逼近误差的自适应估计值,以避免之前补偿项所引起的控制输入高增益和抖振问题。最后,从稳态、负载突变等方面进行了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设计的模糊控制方法具有优异的鲁棒性和自适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源滤波器 模糊控制 谐波 电能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设备级数字孪生驱动电网管理探索
18
作者 彭庆军 邹德旭 《中国电力企业管理》 2023年第5期68-71,共4页
目前,场景数字孪生成熟度较高,但是性能数字孪生技术还处于初步阶段,设备级数字孪生作为性能数字孪生核心内容之一,在电网数字孪生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在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过程中,设备级数字孪生从电网管理辅助决策、... 目前,场景数字孪生成熟度较高,但是性能数字孪生技术还处于初步阶段,设备级数字孪生作为性能数字孪生核心内容之一,在电网数字孪生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在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过程中,设备级数字孪生从电网管理辅助决策、驱动设备运维管理、设备资产管理和调度运行管理等方面驱动电网管理将成为重要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网管理 调度运行管理 设备运维管理 新型电力 设备资产管理 新能源 辅助决策 成熟度
原文传递
有源滤波器模糊滑模控制方法
19
作者 翟苏巍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自然科学》 2022年第8期082-087,共6页
在现代电力系统中,由于非线性负载不断增加,大量谐波和无功电流涌入电网,对电能质量造成了巨大冲击。随着国家“双碳”战略目标的确立,提升电能质量、降低电能损耗具有重要意义。有源电力滤波器作为一种高效的谐波治理装置,可有效抑制... 在现代电力系统中,由于非线性负载不断增加,大量谐波和无功电流涌入电网,对电能质量造成了巨大冲击。随着国家“双碳”战略目标的确立,提升电能质量、降低电能损耗具有重要意义。有源电力滤波器作为一种高效的谐波治理装置,可有效抑制谐波、改善电能质量,有利于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本文以有源电力滤波器为研究对象并建立其数学模型,利用自适应模糊控制、滑模控制等方法,考虑模型参数不确定性和外部干扰,围绕提高谐波补偿精度和增强电流控制系统的抗干扰能力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基于李雅普诺夫理论提出了一种智能自适应模糊滑模控制方法最后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本文所提出的控制方案能够有效处理参数不确定性和未知外界干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源电力滤波器 自适应控制 模糊控制 滑模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