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交感神经系统的嘌呤2受体
1
作者 张春平 梁尚栋 徐文苑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38-242,共5页
关键词 嘌呤受体 交感神经系统 受体亚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脉滴注联合鞘内/脑室内注射多粘菌素治疗颅内多重耐药菌感染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2
作者 周益毅 龙勇 +2 位作者 谢尊椿 王联群 洪道俊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15-19,共5页
目的评价静脉滴注(IV)联合鞘内/脑室内注射(ITH/IVT)多粘菌素治疗颅内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Embase、ScienceDirect及Cochrane Library... 目的评价静脉滴注(IV)联合鞘内/脑室内注射(ITH/IVT)多粘菌素治疗颅内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Embase、ScienceDirect及Cochrane Library,筛选2023年1月前有关IV+ITH/IVT多粘菌素治疗颅内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队列研究。采用RevMan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9项回顾性临床研究。IV+ITH/IVT组病死率显著低于IV组(OR=0.19,95%CI:0.11~0.35,P<0.01)。IV+ITH/IVT组与IV组ICU住院天数(OR=-2.32,95%CI:-23.59~18.89,P=0.83)及不良反应率(OR=0.93,95%CI:0.26~3.38,P=0.9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IV+ITH/IVT多粘菌素治疗颅内多重耐药菌感染可以显著降低患者病死率,且不显著增加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粘菌素 颅内感染 鞘内注射 脑室内注射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脊液二代基因检查确诊SARS-CoV-2脑炎临床分析
3
作者 聂冲 罗拯 +4 位作者 蒋诗定 刘赣赣 洪道俊 王联群 周益毅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525-532,共8页
目的探讨脑脊液确诊的SARS-CoV-2脑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收集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我院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脑脊液确诊的SARS-CoV-2脑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国内外数据库中已报道相关文献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5例患者... 目的探讨脑脊液确诊的SARS-CoV-2脑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收集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我院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脑脊液确诊的SARS-CoV-2脑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国内外数据库中已报道相关文献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5例患者主要神经系统症状为意识水平下降(5/5)、精神行为异常(2/5)、癫痫发作(2/5)、四肢瘫痪(1/5)、头痛(1/5)。2例患者头颅磁共振(MRI)异常改变,累及颞叶及岛叶、丘脑、海马和脑桥。2例脑脊液蛋白轻度升高。5例脑脊液NGS检查均显示SARS-CoV-2阳性(序列数41-1620),其中1例同时检测到人类疱疹病毒1型(序列数21)。5例患者均接受抗病毒治疗,3例联合糖皮质激素,1例联合免疫球蛋白,所有患者预后良好(mRS:0~2分)。结论SARS-CoV-2因其嗜神经性,可导致脑炎。对于有相关流行病学史且伴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的患者,需考虑该病的可能。脑脊液NGS检测有助于该病的早期诊断,积极的抗病毒及免疫治疗,有助于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RS-CoV-2 脑炎 脑膜炎 临床特征 二代测序 意识障碍 精神行为异常 癫痫 四肢瘫痪 头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系统萎缩26例的早期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1
4
作者 李辉华 徐文苑 +2 位作者 周美鸿 万慧 吴裕臣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2期1297-1298,共2页
关键词 多系统萎缩 体征和症状 磁共振成像 诊断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系统萎缩“十字征”16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1
5
作者 张玉生 徐仁伵 +6 位作者 廖杰芳 吴裕臣 万慧 黄经纬 洪道俊 王进华 李莉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57-359,共3页
关键词 多系统萎缩 磁共振成像 十字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脉应用川芎嗪对P2X受体激动剂引起足底伤害性反应的影响
6
作者 梁尚栋 高云 +4 位作者 徐昌水 徐文苑 李桂林 张爱霞 王云霞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842-1844,共3页
关键词 P2X3受体 受体激动剂 伤害性反应 足底 川芎嗪 感觉神经末梢 三磷酸腺苷 静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心磷脂抗体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相关性及药物干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李辉华 杜更胜 +2 位作者 黄经纬 姚桂莲 鞠北华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 2008年第12期32-33,共2页
目的探讨抗心磷脂抗体(ACA)与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相关性及药物干预的效果。方法一组选取确诊的119例缺血性脑血管患者(男68例,女51例)为试验组,另一组67例健康人为对照组,对照组检测ACA、血糖、胆固醇、CRP(C反应蛋白)。... 目的探讨抗心磷脂抗体(ACA)与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相关性及药物干预的效果。方法一组选取确诊的119例缺血性脑血管患者(男68例,女51例)为试验组,另一组67例健康人为对照组,对照组检测ACA、血糖、胆固醇、CRP(C反应蛋白)。试验组给予改善脑循环、营养脑神经和抗凝治疗,治疗前后检测ACA、SSS评分NIHSS评分、血糖、胆固醇、CRP并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治疗前ACA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治疗后ACA、SSS评分、NIHS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结论抗心磷脂抗体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发展、复发以及缺血性脑血管病药物干预的关系密切,可作为病情转归的指标,也可作为高危人群早期预防干预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心磷脂抗体 缺血性脑血管病 药物干预
原文传递
颅内海绵状血管瘤30例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 被引量:1
8
作者 李辉华 秦兴义 黄佳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 2008年第7期32-33,共2页
目的探讨颅内海绵状血管瘤(cavernousangiomas,CA)的临床与其MRI,CT和DSA表现特点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及影像学综合诊断(30例CA全部做MRI检查,26例同时作CT检查,12例同时作DSA检查)的CA30例。结果27例脑内型CA患... 目的探讨颅内海绵状血管瘤(cavernousangiomas,CA)的临床与其MRI,CT和DSA表现特点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及影像学综合诊断(30例CA全部做MRI检查,26例同时作CT检查,12例同时作DSA检查)的CA30例。结果27例脑内型CA患者CT共发现病灶25个。CA的MRI平扫表现为T1WI呈等或低信号9个,高信号7个,混杂信号3个;T2WI呈高低混杂信号8个,26个病灶周围伴有低信号环,无占位效应;单发23例,占76.6%。病灶分布:颞叶7个,额叶9个,枕叶2个,顶叶1个,脑干1个,小脑半球1个,左侧侧脑室前角处1个,海绵窦3个,本组首发癫痫19例(63%),出血8例(27%),视蒙5例,反复出血者7例。本组手术切除病灶病理证实18例,在外院行λ刀治疗1例,术后癫痫有效控制6例,治愈出院12例。结论CA临床表现显示该病青中年较多,起病急且易复发。CA有典型影像表现,CT和MRI平扫对明确诊断具有重要意义,MRI优于CT,是首选和最佳影像学方法。除对于无症状CA患者行保守治疗外,有症状的患者一经诊断,可行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海绵状血管瘤 诊断 磁共振成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