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9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延迟性脑血管痉挛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
3
1
作者
冯九庚
封荣华
洪涛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5年第11期525-528,共4页
关键词
脑血管痉挛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
机制研究
延迟性
分子
CVS
发病率
并发症
早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脑卒中患者及家属健康知识水平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
12
2
作者
陶春红
罗慕锋
《当代护士(上旬刊)》
2016年第3期102-105,共4页
目的分析南昌市脑卒中患者及家属对脑卒中相关疾病知识、疾病预防知识以及脑卒中康复知识的了解程度。方法对55例脑卒中患者及95名家属在患者出院前进行脑卒中健康知识水平问卷调查。结果 70.9%患者知道"什么是脑卒中",45.5%...
目的分析南昌市脑卒中患者及家属对脑卒中相关疾病知识、疾病预防知识以及脑卒中康复知识的了解程度。方法对55例脑卒中患者及95名家属在患者出院前进行脑卒中健康知识水平问卷调查。结果 70.9%患者知道"什么是脑卒中",45.5%患者认为"高血压是脑卒中最危险的因素",约44%患者及42%家属知道脑卒中危险因素是高血压、高血脂、吸烟、喝酒等。患者均不同程度的认为应该戒烟、戒酒,46%家属认为应该帮助脑卒中患者戒烟、戒酒、低盐低脂饮食,68.2%患者不了解脑卒中康复训练的方法,仅32.7%的患者和33.7%家属认为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包含糖尿病,仅29.1%患者和34.7%家属知道脑卒中患者每天的食盐量。脑卒中患者的健康知识水平与住院的次数及文化程度有关,脑卒中患者缺乏健康方面的相关知识。结论南昌市脑卒中患者及家属的防治和康复知识有待提高,护士对初次住院和文化程度较低的患者应加强健康教育指导,对相关医学知识应给予重点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健康知识水平
调查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治疗现状
3
作者
车向新
洪涛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213-1215,1218,共4页
脑血管痉挛是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严重并发症,探索有效的治疗方法对改善患者的预后有着重要的意义。研究表明,钙离子拮抗剂、内皮素转化酶抑制剂、抗CD11/CD18单克隆抗体、脑脊液引流和基因治疗等是新的有效治疗措施。
关键词
脑血管痉挛
蛛网膜下腔出血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术前出血对脑动静脉畸形显微手术早期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
5
4
作者
胡观成
邹安琪
+1 位作者
龚美慈
况建国
《江西医药》
CAS
2006年第11期832-834,共3页
目的探讨术前出血对脑动静脉畸形显微手术治疗早期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 ̄2005年采用显微手术治疗的101例脑动静脉畸形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前有无畸形血管团破裂出血将其分成颅内出血组和非颅内出血组;按照改良的Rankin量...
目的探讨术前出血对脑动静脉畸形显微手术治疗早期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 ̄2005年采用显微手术治疗的101例脑动静脉畸形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前有无畸形血管团破裂出血将其分成颅内出血组和非颅内出血组;按照改良的Rankin量表分别在术前、出院时对患者的神经功能状态进行评分。采用χ2检验比较颅内出血组和非颅内出血组之间术后早期新的神经功能缺损发生率、早期疗效良好率。结果出血组18.8%(13/69)术后早期出现了新的神经功能障碍,非出血组50%(16/32)术后早期出现了新的神经功能障碍(P<0.05);早期疗效良好率颅内出血组为58.0%,非颅内出血组65.6%(P>0.05)。结论术前有颅内出血者较无颅内出血者术后少出现新的神经功能缺损,两组术后早期神经功能状态良好率无差别,颅内出血可能掩盖手术致残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动静脉畸形
出血
显微手术
神经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气管切开间断声门下吸引预防呼吸机相关肺炎的研究
5
作者
陶春红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14年第27期158-158,共1页
目的研究气管切开间断声门下吸引对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肺炎的预防作用。方法选择60例机械通气超过48 h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患者采用可吸引气管切开导管,以恒定的负压每2 h对声门下分泌物进行间断吸引,滞留...
目的研究气管切开间断声门下吸引对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肺炎的预防作用。方法选择60例机械通气超过48 h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患者采用可吸引气管切开导管,以恒定的负压每2 h对声门下分泌物进行间断吸引,滞留物粘稠时与气囊上腔隙冲洗配合使用。对照组气管切开导管附加管腔则保持关闭。结果实验组患者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声门下分泌物菌落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气管切开间断声门下吸引可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减少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门下吸引
呼吸机相关肺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过表达缝隙连接蛋白Cx43与人脑胶质瘤细胞U251侵袭性的研究
6
作者
闻海兵
邹树峰
+1 位作者
李嘉杰
洪涛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9期1881-1884,共4页
目的通过上调脑胶质瘤细胞U251的Cx43表达水平,检测其对U251侵袭能力的影响,为抑制肿瘤的恶性浸润提供新的治疗途径。方法通过构建缝隙连接蛋白Cx43真核表达重组质粒,并转染U251细胞,过表达U251细胞缝隙连接蛋白Cx43,RT-PCR及Weston-blo...
目的通过上调脑胶质瘤细胞U251的Cx43表达水平,检测其对U251侵袭能力的影响,为抑制肿瘤的恶性浸润提供新的治疗途径。方法通过构建缝隙连接蛋白Cx43真核表达重组质粒,并转染U251细胞,过表达U251细胞缝隙连接蛋白Cx43,RT-PCR及Weston-blot检测Cx43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变化。用Traswell细胞培养板结合MTT法测定U251细胞侵袭能力的改变。结果 (1)成功构建pCMV-Cx43 cDNA重组质粒。(2)成功转染U251细胞并筛选稳定转染过表达Cx43细胞株。(3)Traswell细胞培养板结合MTT法,检测到过表达Cx43后U251细胞侵袭能力较正常组下降。结论过表达缝隙连接蛋白Cx43能抑制人脑胶质瘤细胞U251侵袭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粒转染
缝隙连接蛋白CX43
人脑胶质瘤细胞
侵袭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CD基因修饰神经干细胞抑制C6细胞增殖的研究
7
作者
邹安琪
周小兵
+1 位作者
江志群
曾明泉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745-1746,共2页
本研究旨在利用神经于细胞(NSCs)作为基因的传递载体,观察大肠杆菌胞嘧啶脱氨酶(CD)基因/5-氟胞嘧啶(5-FC)系统在体外对胶质瘤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关键词
细胞增殖
基因修饰
神经干
细胞抑制
C6
CD
5-氟胞嘧啶
胞嘧啶脱氨酶
原文传递
我国颅内动脉瘤基础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
12
8
作者
赵继宗
李美华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3期865-867,共3页
20世纪80年代,颅内动脉瘤(IA)的显微手术治疗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死亡率降到2%以下,成为颅底外科成功标志。但是动脉瘤破裂所致的蛛网膜下腔出血,由于其高死亡率和病残率,仍是困扰动脉瘤治疗的重要原因。尽管大量的流行病学调查...
20世纪80年代,颅内动脉瘤(IA)的显微手术治疗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死亡率降到2%以下,成为颅底外科成功标志。但是动脉瘤破裂所致的蛛网膜下腔出血,由于其高死亡率和病残率,仍是困扰动脉瘤治疗的重要原因。尽管大量的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吸烟、饮酒和高血压等因素是IA的危险因素,然而其病因目前仍不清楚。我国对IA病因学方面的基础研究始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从最初以形态学观察为主的单纯病理学研究,发展为以探求易感基因为目的的分子遗传学分析。现将近10年来对IA基础研究情况、目前存在问题及将来的发展方向阐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蛛网膜下腔出血
显微手术治疗
流行病学调查
高死亡率
动脉瘤破裂
形态学观察
遗传学分析
原文传递
颅内海绵状血管瘤30例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
被引量:
1
9
作者
李辉华
秦兴义
黄佳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
2008年第7期32-33,共2页
目的探讨颅内海绵状血管瘤(cavernousangiomas,CA)的临床与其MRI,CT和DSA表现特点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及影像学综合诊断(30例CA全部做MRI检查,26例同时作CT检查,12例同时作DSA检查)的CA30例。结果27例脑内型CA患...
目的探讨颅内海绵状血管瘤(cavernousangiomas,CA)的临床与其MRI,CT和DSA表现特点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及影像学综合诊断(30例CA全部做MRI检查,26例同时作CT检查,12例同时作DSA检查)的CA30例。结果27例脑内型CA患者CT共发现病灶25个。CA的MRI平扫表现为T1WI呈等或低信号9个,高信号7个,混杂信号3个;T2WI呈高低混杂信号8个,26个病灶周围伴有低信号环,无占位效应;单发23例,占76.6%。病灶分布:颞叶7个,额叶9个,枕叶2个,顶叶1个,脑干1个,小脑半球1个,左侧侧脑室前角处1个,海绵窦3个,本组首发癫痫19例(63%),出血8例(27%),视蒙5例,反复出血者7例。本组手术切除病灶病理证实18例,在外院行λ刀治疗1例,术后癫痫有效控制6例,治愈出院12例。结论CA临床表现显示该病青中年较多,起病急且易复发。CA有典型影像表现,CT和MRI平扫对明确诊断具有重要意义,MRI优于CT,是首选和最佳影像学方法。除对于无症状CA患者行保守治疗外,有症状的患者一经诊断,可行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海绵状血管瘤
诊断
磁共振成像
原文传递
题名
延迟性脑血管痉挛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
3
1
作者
冯九庚
封荣华
洪涛
机构
江西
南昌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
贵阳
医学院
研究生部
出处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5年第11期525-528,共4页
关键词
脑血管痉挛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
机制研究
延迟性
分子
CVS
发病率
并发症
早发性
分类号
R743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脑卒中患者及家属健康知识水平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
12
2
作者
陶春红
罗慕锋
机构
南昌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
出处
《当代护士(上旬刊)》
2016年第3期102-105,共4页
文摘
目的分析南昌市脑卒中患者及家属对脑卒中相关疾病知识、疾病预防知识以及脑卒中康复知识的了解程度。方法对55例脑卒中患者及95名家属在患者出院前进行脑卒中健康知识水平问卷调查。结果 70.9%患者知道"什么是脑卒中",45.5%患者认为"高血压是脑卒中最危险的因素",约44%患者及42%家属知道脑卒中危险因素是高血压、高血脂、吸烟、喝酒等。患者均不同程度的认为应该戒烟、戒酒,46%家属认为应该帮助脑卒中患者戒烟、戒酒、低盐低脂饮食,68.2%患者不了解脑卒中康复训练的方法,仅32.7%的患者和33.7%家属认为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包含糖尿病,仅29.1%患者和34.7%家属知道脑卒中患者每天的食盐量。脑卒中患者的健康知识水平与住院的次数及文化程度有关,脑卒中患者缺乏健康方面的相关知识。结论南昌市脑卒中患者及家属的防治和康复知识有待提高,护士对初次住院和文化程度较低的患者应加强健康教育指导,对相关医学知识应给予重点指导。
关键词
脑卒中
健康知识水平
调查分析
分类号
R473.74 [医药卫生—护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治疗现状
3
作者
车向新
洪涛
机构
九江
学院
医学院
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南昌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
出处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213-1215,1218,共4页
文摘
脑血管痉挛是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严重并发症,探索有效的治疗方法对改善患者的预后有着重要的意义。研究表明,钙离子拮抗剂、内皮素转化酶抑制剂、抗CD11/CD18单克隆抗体、脑脊液引流和基因治疗等是新的有效治疗措施。
关键词
脑血管痉挛
蛛网膜下腔出血
治疗
Keywords
cerebral vasospasm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treatment
分类号
R651 [医药卫生—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术前出血对脑动静脉畸形显微手术早期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
5
4
作者
胡观成
邹安琪
龚美慈
况建国
机构
湖南省张家界市人民
医院
神经
外科
南昌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
出处
《江西医药》
CAS
2006年第11期832-834,共3页
文摘
目的探讨术前出血对脑动静脉畸形显微手术治疗早期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 ̄2005年采用显微手术治疗的101例脑动静脉畸形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前有无畸形血管团破裂出血将其分成颅内出血组和非颅内出血组;按照改良的Rankin量表分别在术前、出院时对患者的神经功能状态进行评分。采用χ2检验比较颅内出血组和非颅内出血组之间术后早期新的神经功能缺损发生率、早期疗效良好率。结果出血组18.8%(13/69)术后早期出现了新的神经功能障碍,非出血组50%(16/32)术后早期出现了新的神经功能障碍(P<0.05);早期疗效良好率颅内出血组为58.0%,非颅内出血组65.6%(P>0.05)。结论术前有颅内出血者较无颅内出血者术后少出现新的神经功能缺损,两组术后早期神经功能状态良好率无差别,颅内出血可能掩盖手术致残率。
关键词
脑动静脉畸形
出血
显微手术
神经功能
Keywords
cerebral 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s
hemorrhage
micriosurgery
neurological outcome
分类号
R743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气管切开间断声门下吸引预防呼吸机相关肺炎的研究
5
作者
陶春红
机构
南昌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
出处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14年第27期158-158,共1页
文摘
目的研究气管切开间断声门下吸引对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肺炎的预防作用。方法选择60例机械通气超过48 h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患者采用可吸引气管切开导管,以恒定的负压每2 h对声门下分泌物进行间断吸引,滞留物粘稠时与气囊上腔隙冲洗配合使用。对照组气管切开导管附加管腔则保持关闭。结果实验组患者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声门下分泌物菌落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气管切开间断声门下吸引可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减少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的发生。
关键词
声门下吸引
呼吸机相关肺炎
分类号
R47 [医药卫生—护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过表达缝隙连接蛋白Cx43与人脑胶质瘤细胞U251侵袭性的研究
6
作者
闻海兵
邹树峰
李嘉杰
洪涛
机构
南昌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
出处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9期1881-1884,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760286)
文摘
目的通过上调脑胶质瘤细胞U251的Cx43表达水平,检测其对U251侵袭能力的影响,为抑制肿瘤的恶性浸润提供新的治疗途径。方法通过构建缝隙连接蛋白Cx43真核表达重组质粒,并转染U251细胞,过表达U251细胞缝隙连接蛋白Cx43,RT-PCR及Weston-blot检测Cx43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变化。用Traswell细胞培养板结合MTT法测定U251细胞侵袭能力的改变。结果 (1)成功构建pCMV-Cx43 cDNA重组质粒。(2)成功转染U251细胞并筛选稳定转染过表达Cx43细胞株。(3)Traswell细胞培养板结合MTT法,检测到过表达Cx43后U251细胞侵袭能力较正常组下降。结论过表达缝隙连接蛋白Cx43能抑制人脑胶质瘤细胞U251侵袭能力。
关键词
质粒转染
缝隙连接蛋白CX43
人脑胶质瘤细胞
侵袭性
Keywords
plasmid transfection
gap junction protein Cx43 mRNA
human glioma cells
分类号
R739.41 [医药卫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CD基因修饰神经干细胞抑制C6细胞增殖的研究
7
作者
邹安琪
周小兵
江志群
曾明泉
机构
南昌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
出处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745-1746,共2页
文摘
本研究旨在利用神经于细胞(NSCs)作为基因的传递载体,观察大肠杆菌胞嘧啶脱氨酶(CD)基因/5-氟胞嘧啶(5-FC)系统在体外对胶质瘤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关键词
细胞增殖
基因修饰
神经干
细胞抑制
C6
CD
5-氟胞嘧啶
胞嘧啶脱氨酶
分类号
R329 [医药卫生—人体解剖和组织胚胎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我国颅内动脉瘤基础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
12
8
作者
赵继宗
李美华
机构
首都医科
大学
附属
北京天坛
医院
神经
外科
南昌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
出处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3期865-867,共3页
文摘
20世纪80年代,颅内动脉瘤(IA)的显微手术治疗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死亡率降到2%以下,成为颅底外科成功标志。但是动脉瘤破裂所致的蛛网膜下腔出血,由于其高死亡率和病残率,仍是困扰动脉瘤治疗的重要原因。尽管大量的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吸烟、饮酒和高血压等因素是IA的危险因素,然而其病因目前仍不清楚。我国对IA病因学方面的基础研究始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从最初以形态学观察为主的单纯病理学研究,发展为以探求易感基因为目的的分子遗传学分析。现将近10年来对IA基础研究情况、目前存在问题及将来的发展方向阐述如下。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蛛网膜下腔出血
显微手术治疗
流行病学调查
高死亡率
动脉瘤破裂
形态学观察
遗传学分析
分类号
R743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原文传递
题名
颅内海绵状血管瘤30例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
被引量:
1
9
作者
李辉华
秦兴义
黄佳
机构
南昌大学
医学院
第一
附属
医院
神经
内科
南昌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
出处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
2008年第7期32-33,共2页
文摘
目的探讨颅内海绵状血管瘤(cavernousangiomas,CA)的临床与其MRI,CT和DSA表现特点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及影像学综合诊断(30例CA全部做MRI检查,26例同时作CT检查,12例同时作DSA检查)的CA30例。结果27例脑内型CA患者CT共发现病灶25个。CA的MRI平扫表现为T1WI呈等或低信号9个,高信号7个,混杂信号3个;T2WI呈高低混杂信号8个,26个病灶周围伴有低信号环,无占位效应;单发23例,占76.6%。病灶分布:颞叶7个,额叶9个,枕叶2个,顶叶1个,脑干1个,小脑半球1个,左侧侧脑室前角处1个,海绵窦3个,本组首发癫痫19例(63%),出血8例(27%),视蒙5例,反复出血者7例。本组手术切除病灶病理证实18例,在外院行λ刀治疗1例,术后癫痫有效控制6例,治愈出院12例。结论CA临床表现显示该病青中年较多,起病急且易复发。CA有典型影像表现,CT和MRI平扫对明确诊断具有重要意义,MRI优于CT,是首选和最佳影像学方法。除对于无症状CA患者行保守治疗外,有症状的患者一经诊断,可行手术治疗。
关键词
脑海绵状血管瘤
诊断
磁共振成像
Keywords
Cavernousangiomas
Diagnostic
Magneticresonanceimaging
分类号
R743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R445 [医药卫生—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延迟性脑血管痉挛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冯九庚
封荣华
洪涛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5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脑卒中患者及家属健康知识水平的调查分析
陶春红
罗慕锋
《当代护士(上旬刊)》
2016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治疗现状
车向新
洪涛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术前出血对脑动静脉畸形显微手术早期疗效的影响
胡观成
邹安琪
龚美慈
况建国
《江西医药》
CAS
2006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气管切开间断声门下吸引预防呼吸机相关肺炎的研究
陶春红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1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过表达缝隙连接蛋白Cx43与人脑胶质瘤细胞U251侵袭性的研究
闻海兵
邹树峰
李嘉杰
洪涛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CD基因修饰神经干细胞抑制C6细胞增殖的研究
邹安琪
周小兵
江志群
曾明泉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
0
原文传递
8
我国颅内动脉瘤基础研究现状与展望
赵继宗
李美华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
12
原文传递
9
颅内海绵状血管瘤30例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
李辉华
秦兴义
黄佳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
2008
1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