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纯钽靶材的制备及其织构研究
1
作者 吴孟海 余涛 +2 位作者 朱芳 冯美兵 杨嘉奇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1-88,共8页
根据国内外文献分析了晶粒度和织构对钽靶材溅射产出率的影响,认为晶粒细小且均匀的钽靶材具有较高的溅射产出率。采用高纯钽锭通过大变形锻造并结合轧制和真空退火制备钽靶材,并借助金相显微镜和EBSD技术对钽靶材的微观组织、晶粒度和... 根据国内外文献分析了晶粒度和织构对钽靶材溅射产出率的影响,认为晶粒细小且均匀的钽靶材具有较高的溅射产出率。采用高纯钽锭通过大变形锻造并结合轧制和真空退火制备钽靶材,并借助金相显微镜和EBSD技术对钽靶材的微观组织、晶粒度和织构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通过增大铸锭锻造变形量可使钽靶材在厚度方向获得细小而均匀的晶粒,同时织构在厚度方向均匀地随机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纯钽靶材 溅射产出率 大变形锻造 热处理 织构 晶粒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碳化钽涂层改性碳基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
作者 刘兴亮 戴煜 +1 位作者 王卓健 吴建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049-1061,共13页
石墨、炭纤维、炭/炭复合材料等碳基材料广泛应用在航空航天、能源汽车、化工等领域,但炭材料在高温有氧环境下易氧化和不耐氨气、耐划性能较差等缺点,难以满足人们对炭材料越来越苛刻的使用要求,严重制约其发展和实际应用。碳化钽(TaC... 石墨、炭纤维、炭/炭复合材料等碳基材料广泛应用在航空航天、能源汽车、化工等领域,但炭材料在高温有氧环境下易氧化和不耐氨气、耐划性能较差等缺点,难以满足人们对炭材料越来越苛刻的使用要求,严重制约其发展和实际应用。碳化钽(TaC)具有优异的高温力学稳定性及高温耐腐蚀、耐烧蚀等优点,并与炭材料具有良好的化学相容性和力学相容性,能够对炭材料有效保护,引起国内外研究人员对TaC涂层改性碳基材料的广泛研究。本文系统介绍了在石墨、炭纤维、炭/炭复合材料3种碳基材料表面制备TaC涂层的研究进展,阐述了化学气相沉积工艺(如气体流量、沉积温度、沉积压力)对TaC涂层改性碳基材料的影响规律,讨论了TaC涂层的发展趋势及展望了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 炭纤维 炭/炭复合材料 TAC涂层 化学气相沉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离子球化制备W-Mo合金粉末及性能研究
3
作者 王燕飞 叶楠 +5 位作者 何翕 唐建成 唐炜 毛杰 张帆 王玉香 《中国钨业》 2024年第6期85-94,共10页
以不规则钨粉和钼粉为原料,采用喷雾造粒和真空脱脂预烧结制备出钨钼混合粉,经射频等离子技术制备出球形W-Mo合金粉末。深入研究了钨、钼粉末在不同阶段的形貌和物相变化,并分析了等离子球化过程中不同送粉速率对球形W-Mo合金粉末形貌... 以不规则钨粉和钼粉为原料,采用喷雾造粒和真空脱脂预烧结制备出钨钼混合粉,经射频等离子技术制备出球形W-Mo合金粉末。深入研究了钨、钼粉末在不同阶段的形貌和物相变化,并分析了等离子球化过程中不同送粉速率对球形W-Mo合金粉末形貌和粒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真空烧结可以强化W-Mo类球形喷雾料结构,有利于获得性能良好的球形W-Mo合金粉,其流动性和松装密度分别达到7.8 s/50 g、8.91 g/cm^(3);合适的送粉速率有利于在等离子球化过程中提升W-Mo合金粉末的表面质量,当送粉速率为70 g/min时,W-Mo合金粉末元素分布均匀,粒度分布集中在23~35μm,球形度高,表面光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雾造粒 真空烧结 射频等离子 球形W-Mo合金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质合金的粉末特性-合金性能-刀具切削寿命关联机制研究
4
作者 刘恒嵩 唐建成 +4 位作者 鄢志刚 李微 唐德胜 洪侃 滕飞 《中国钨业》 2024年第4期64-71,共8页
在刀具实际生产过程中,粉末粒度接近的原料制备的刀具在加工性能上存在一定差异。本文选取3种粒度接近的碳化钨粉末原料制备了3种WC-12Co硬质合金棒材,并用该棒材制备了3种钛合金铣削加工用刀具。对3种原料粉末特性和所制备的合金组织... 在刀具实际生产过程中,粉末粒度接近的原料制备的刀具在加工性能上存在一定差异。本文选取3种粒度接近的碳化钨粉末原料制备了3种WC-12Co硬质合金棒材,并用该棒材制备了3种钛合金铣削加工用刀具。对3种原料粉末特性和所制备的合金组织结构及力学性能进行了分析,并对3种刀具进行切削试验,探讨硬质合金的粉末特性-合金性能-刀具切削寿命的关联机制。结果表明:硬质合金的力学性能与原料粉末特性有关,晶粒尺寸小、粒度分布范围最窄、均匀性最好的粉末制备的硬质合金晶粒最细、组织均匀性最好、力学性能最好;原料粉末中的硬团聚颗粒具有遗传效应,导致所制备的合金组织内部出现夹粗、颗粒异常长大等缺陷,显著恶化合金材料强度和韧性;硬质合金刀具的切削寿命与硬质合金力学性能有关,力学性能最佳的硬质合金制备的刀具切削寿命最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合金加工 粉末特性 微观组织 力学性能 切削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正交试验的毛刷抛光工艺参数优化
5
作者 黄丽容 焦建良 +4 位作者 陈瀚 谭卓鹏 郭德均 钟志强 彭勇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13,共6页
硬质合金刀片加工铝合金工件时,前刀面易发生黏刀现象并形成积屑瘤,进而影响工件表面加工质量和刀具寿命。为改善该问题,采用毛刷抛光工艺对硬质合金刀片表面进行抛光处理来降低刀片表面粗糙度,提高刀片的表面质量。应用正交试验对硬质... 硬质合金刀片加工铝合金工件时,前刀面易发生黏刀现象并形成积屑瘤,进而影响工件表面加工质量和刀具寿命。为改善该问题,采用毛刷抛光工艺对硬质合金刀片表面进行抛光处理来降低刀片表面粗糙度,提高刀片的表面质量。应用正交试验对硬质合金刀片抛光参数进行优化,以轮刷转速、进给量、加工时长为主要参数,将刀片前刀面区域的面粗糙度和线粗糙度作为评价指标,通过极差分析来确定毛刷抛光的优化工艺参数。结果表明:抛光加工参数对面粗糙度和线粗糙度的影响主次顺序均为加工时长>轮刷转速>进给量,工艺参数的优化水平组合是加工时长为20 min、轮刷转速为200 r/min、进给量为2.5 mm。在该抛光参数组合下进行试验,刀片前刀面区域的面粗糙度和线粗糙度分别下降了55.2%和54.5%,刀片表面变得更加光滑平整,表面形貌得到显著改善。进一步建立了抛光参数与面粗糙度和线粗糙度的经验方程,为硬质合金刀片毛刷抛光提供经验判定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刷抛光 硬质合金刀片 粗糙度 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晶粒高纯铌管靶材的研制
6
作者 吴孟海 余涛 +3 位作者 聂腾飞 张浩 朱芳 张国祥 《铜业工程》 2025年第1期9-15,共7页
为了得到具有细小均匀组织的铌管靶材,研究了高纯细晶粒铌管靶材的制备新工艺。首先对Φ300 mm的高纯铌锭进行锻造和真空退火,然后经车削和钻孔加工成挤压锭坯,将该锭坯在热穿孔机上将孔径从65 mm扩至95 mm,再次加热后在挤压机上挤压为... 为了得到具有细小均匀组织的铌管靶材,研究了高纯细晶粒铌管靶材的制备新工艺。首先对Φ300 mm的高纯铌锭进行锻造和真空退火,然后经车削和钻孔加工成挤压锭坯,将该锭坯在热穿孔机上将孔径从65 mm扩至95 mm,再次加热后在挤压机上挤压为铌管靶坯,最后经过真空退火和机械加工制备出高纯铌管靶材成品。金相试验结果显示,该铌管靶材产品晶粒细小而均匀,横向平均晶粒度达到了38µm(6.5级),纵向平均晶粒度达到了32µm(7.0级);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试验结果显示,挤压态铌管靶材产品的织构主要由<001>组成,再结晶态铌管靶材产品的织构主要由<110>和<111>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铌管靶 细晶 穿孔 挤压 织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铌锆合金高温力学性能及变形机制研究
7
作者 吴孟海 吴朝圣 +3 位作者 谭敦强 冯美兵 郭雪琪 张洪亮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6-51,共6页
测试了铌锆合金在1 000~1 800℃下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延伸率和断面收缩率,并对单向拉伸后的断口形貌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随着温度升高,铌锆合金在高温下的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的下降速度由快转慢,且二者逐渐接近;延伸率在1 000~1 ... 测试了铌锆合金在1 000~1 800℃下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延伸率和断面收缩率,并对单向拉伸后的断口形貌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随着温度升高,铌锆合金在高温下的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的下降速度由快转慢,且二者逐渐接近;延伸率在1 000~1 200℃温度区间的变化不大,但在1 200℃以上随温度增加而快速增大;断面收缩率在试验温度范围内变化不大;铌锆合金在1 000~1 200℃温度区间内的主要变形机制为位错滑移,在1 400~1 800℃温度区间内的主要变形机制为晶界滑动;铌锆合金组织中有两种第二相粒子,其中氧化锆颗粒主要起弥散强化作用,而碳化锆颗粒主要起沉淀强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铌锆合金 高温 力学性能 断口形貌 位错滑移 晶界滑动 第二相粒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三代半导体生产应用“四高两涂”碳基材料的技术现状
8
作者 龙振 肖乐 +3 位作者 陈雄姿 吴建 王艳艳 戴煜 《当代化工研究》 CAS 2023年第15期5-7,共3页
近年来,PVT生长SiC单晶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SiC粉是PVT法生长SiC单晶原料,其纯度会影响单晶质量,而C粉纯度决定SiC粉纯度;高纯硬毡、高纯石墨是生长单晶设备的必备组件,决定着PVT设备使用性能;SiC涂层、TaC涂层为石墨制品的保护涂层... 近年来,PVT生长SiC单晶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SiC粉是PVT法生长SiC单晶原料,其纯度会影响单晶质量,而C粉纯度决定SiC粉纯度;高纯硬毡、高纯石墨是生长单晶设备的必备组件,决定着PVT设备使用性能;SiC涂层、TaC涂层为石墨制品的保护涂层,保护晶体生长过程中不被污染。本文主要介绍了“四高两涂”的制备方法及研究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代半导体 碳基材料 技术现状 涂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喷砂工艺对硬质合金刀片切削刃钝圆半径和粗糙度的影响
9
作者 黄丽容 彭勇 +4 位作者 陈瀚 谭卓鹏 钟志强 焦建良 黄学槐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3-48,共6页
采用单因素法设计试验分别探讨了喷砂压力、喷砂时间对切削刃钝圆形状和刀片表面粗糙度的影响规律,分析并解释了其影响切削刃钝圆形状和表面粗糙度的原因。结果表明:随着喷砂压力的增加,切削刃钝圆半径呈近似线性增大;随着喷砂时间的增... 采用单因素法设计试验分别探讨了喷砂压力、喷砂时间对切削刃钝圆形状和刀片表面粗糙度的影响规律,分析并解释了其影响切削刃钝圆形状和表面粗糙度的原因。结果表明:随着喷砂压力的增加,切削刃钝圆半径呈近似线性增大;随着喷砂时间的增加,钝圆半径的增幅逐渐变缓,喷砂压力对钝圆半径的提升效果更明显。当喷砂压力达到0.28MPa时,切削刃粗糙度和前刀面粗糙度显著增加,而后刀面粗糙度受喷砂压力影响较小;在0.4~1min以内随着喷砂时间的增加,刀片切削刃和后刀面粗糙度都有所降低,前刀面粗糙度相对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喷砂 切削刃粗糙度 表面粗糙度 刃口钝化 硬质合金刀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定向能量沉积制备WC-25Co硬质合金及其摩擦磨损性能研究
10
作者 叶楠 李诗宇 +3 位作者 伍子纯 毛杰 卓海鸥 唐建成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97-504,共8页
本实验以球形致密WC-12Co复合粉和球形Co粉为原料,通过激光定向能量沉积技术制备了WC-25Co(质量分数,%)硬质合金,研究了激光功率对WC-25Co硬质合金微观组织和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o颗粒熔化并形成液相,显著提高了WC-12Co的沉... 本实验以球形致密WC-12Co复合粉和球形Co粉为原料,通过激光定向能量沉积技术制备了WC-25Co(质量分数,%)硬质合金,研究了激光功率对WC-25Co硬质合金微观组织和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o颗粒熔化并形成液相,显著提高了WC-12Co的沉积质量。升高激光能量促进了Co液相的流动,合金致密化程度和组织均匀性显著改善。合金组织均由WC相和Co相组成,未发现Co_(3)W_(3)C、Co_(6)W_(6)C和W2C等脱碳相的存在。随激光功率的升高,合金硬度逐渐升高,磨损率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在1400 W功率下WC-25Co硬质合金磨损率最低,为(0.81±0.11)×10^(-5)mm^(3)/(N·m),其磨损机制主要为磨料磨损,此外还存在少量的氧化磨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C-25Co硬质合金 激光定向能量沉积技术 激光功率 摩擦磨损性能
原文传递
砷在氮化-碳化法制备超细碳化钨粉过程中的细化机理 被引量:1
11
作者 易志强 谭敦强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3期966-976,共11页
为了简化工艺制备超细WC粉末,在伸钨酸铵前驱体中添加一定量的As元素,采用氮化-碳化法系统研究As在超细WC粉制备过程中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当碳化温度均为1400℃,氮化温度从500℃升高到600℃,As含量从0增加到0.3%(质量分数)时,所制备... 为了简化工艺制备超细WC粉末,在伸钨酸铵前驱体中添加一定量的As元素,采用氮化-碳化法系统研究As在超细WC粉制备过程中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当碳化温度均为1400℃,氮化温度从500℃升高到600℃,As含量从0增加到0.3%(质量分数)时,所制备的WC粉平均粒径从2.23μm减小到0.22μm,颗粒均匀性显著提高。As元素在氮化产物中以W_(2)O_(3)(AsO_(4))_(2)的形式存在,且容易在氮化产物(NH_(4))_(0.42)WC_(3)和WN表面富集或分布于两相之间,阻碍碳化过程中WC晶粒的长大,从而制备超细WC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细WC粉 均匀性 细化机理 氮化 碳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渗碳体石墨化制备无铅石墨黄铜的腐蚀性能
12
作者 裴锋 田旭 +1 位作者 薛莹妤 卓海鸥 《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 CAS 2024年第1期36-41,共6页
以共晶铸铁作为碳源,通过熔铸及渗碳体石墨化工艺制备不同石墨含量的石墨黄铜。对石墨黄铜进行脱锌腐蚀试验,通过SEM和EDS分析了石墨黄铜的腐蚀组织、腐蚀性能和石墨含量的关系,并探讨了石墨黄铜的腐蚀机理。结果表明:随着铸铁添加量的... 以共晶铸铁作为碳源,通过熔铸及渗碳体石墨化工艺制备不同石墨含量的石墨黄铜。对石墨黄铜进行脱锌腐蚀试验,通过SEM和EDS分析了石墨黄铜的腐蚀组织、腐蚀性能和石墨含量的关系,并探讨了石墨黄铜的腐蚀机理。结果表明:随着铸铁添加量的增加,石墨黄铜的耐腐蚀性先提高后降低,铸铁添加量为5%时,石墨黄铜的腐蚀产物会在合金表面形成一层完整氧化膜,腐蚀面基本没有裂纹和孔洞,脱锌层厚度最小,平均为144μm,其耐腐蚀性最好。石墨黄铜的耐腐蚀性能由其组织、成分及石墨颗粒的分布状态共同作用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黄铜 脱锌腐蚀 显微组织 腐蚀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明AlON陶瓷的发展现状和挑战 被引量:6
13
作者 吴建 王卓健 +4 位作者 胡智臣 刘兴亮 谭敦强 戴煜 耿东生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3期653-667,共15页
氮氧化铝透明陶瓷是备受关注的材料,广泛应用于商业和军事领域,如红外和可见光窗口、透明装甲等方面。最近几年,氮氧化铝透明陶瓷得到了快速发展,出现新的制备方法、新的烧结助剂及新的应用领域。然而,目前还没有系统的、最新的相关综... 氮氧化铝透明陶瓷是备受关注的材料,广泛应用于商业和军事领域,如红外和可见光窗口、透明装甲等方面。最近几年,氮氧化铝透明陶瓷得到了快速发展,出现新的制备方法、新的烧结助剂及新的应用领域。然而,目前还没有系统的、最新的相关综述。此外,氮氧化铝透明陶瓷还存在一些未解决的问题和新的挑战,严重阻碍其商业化应用。因此,本文作者全面介绍氮氧化铝陶瓷的制备方法,包括高温固相反应法、氧化铝还原氮化法、化学气相沉积法和溶胶凝胶等方法,并对这些制备方法的优缺点进行比较分析。此外,系统地总结烧结助剂和烧结工艺对氮氧化铝透明陶瓷透光性的影响。最后,对氮氧化铝透明陶瓷面临的挑战和发展趋势进行讨论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明氮氧化铝陶瓷 Al_(2)O_(3)-AlN二元体系 氧化钇烧结助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晶粒高纯铌靶材的研制 被引量:3
14
作者 吴孟海 聂腾飞 +2 位作者 唐建成 冯美兵 张洪亮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2-66,共5页
采用铝热还原法制备的熔炼铌经过两次真空电子束熔炼得到铌锭,然后在室温下经过大变形程度的反复镦拔获得板坯,再于1100℃下保温1 h进行真空退火,并通过交叉轧制→切割→成品退火→校平→机械加工→表面抛光制成铌板靶材。对成品铌板靶... 采用铝热还原法制备的熔炼铌经过两次真空电子束熔炼得到铌锭,然后在室温下经过大变形程度的反复镦拔获得板坯,再于1100℃下保温1 h进行真空退火,并通过交叉轧制→切割→成品退火→校平→机械加工→表面抛光制成铌板靶材。对成品铌板靶材进行金相和EBSD测试,结果表明:熔炼铌经过两次真空电子束炉熔炼后可以得到纯度为99.99%以上的铌锭,铌锭经室温反复镦拔、锻造开坯并结合冷轧,可以得到平均晶粒尺寸小于30μm的铌靶材,其主要织构为{001}织构,其次为{111}织构。另外,EBSD测试相比金相测试能更好地评价金属再结晶程度和晶粒大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铌靶材 冷锻 轧制 晶粒度 金相 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n−Sn−Cu−xNi无铅焊料合金的电化学腐蚀行为
15
作者 陈文静 叶楠 +1 位作者 卓海鸥 唐建成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9期2740-2750,共11页
通过铸造法制备Zn−30Sn−2Cu−xNi(x=0,0.5,1.0,1.5,质量分数,%)无铅焊料合金,并研究该合金的微观组织演化及在0.5 mol/L NaCl溶液中的腐蚀行为。采用电位动力学极化和电化学阻抗谱(EIS)技术研究其电化学行为,以此评估Ni元素含量对Zn−Sn−C... 通过铸造法制备Zn−30Sn−2Cu−xNi(x=0,0.5,1.0,1.5,质量分数,%)无铅焊料合金,并研究该合金的微观组织演化及在0.5 mol/L NaCl溶液中的腐蚀行为。采用电位动力学极化和电化学阻抗谱(EIS)技术研究其电化学行为,以此评估Ni元素含量对Zn−Sn−Cu合金腐蚀性能的影响。通过观察腐蚀过程中合金表面显微组织的演变,分析Zn−Sn−Cu−Ni合金的腐蚀机理。结果表明,添加0.5%Ni由于形成致密而均匀的腐蚀层从而有效提高Zn−30Sn−2Cu合金的耐腐蚀性能,且其主要腐蚀产物为ZnO,Zn(OH)_(2)和Zn_(5)(OH)_(8)Cl_(2)·H_(2)O。当Ni含量达到1.0%和1.5%时,Zn−30Sn−2Cu合金的耐腐蚀性能下降,主要是由于(Ni,Cu)5Zn21金属间化合物与富Zn相之间的电偶腐蚀加速富Zn相的溶解。因此,Zn−30Sn−2Cu−0.5Ni焊料合金具有最佳的耐腐蚀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Sn−Cu−Ni合金 显微组织 极化 电化学阻抗谱 电偶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少量WC增强铜基材料的热压烧结及热轧强化
16
作者 夏伟怡 卓海鸥 +3 位作者 尧佳慧 陈娜 刘文龙 唐建成 《稀有金属》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245-1254,共10页
通过真空热压烧结工艺制备出1%WC/Cu和2%WC/Cu复合材料,并研究了烧结温度对复合材料显微组织形貌、物理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WC/Cu基烧结块体的相对密度、电导率、导热系数以及维氏硬度逐渐上升。热压烧结温度达到1... 通过真空热压烧结工艺制备出1%WC/Cu和2%WC/Cu复合材料,并研究了烧结温度对复合材料显微组织形貌、物理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WC/Cu基烧结块体的相对密度、电导率、导热系数以及维氏硬度逐渐上升。热压烧结温度达到1050℃时,1%WC/Cu和2%WC/Cu复合材料甚至都能达到全致密,且随着热压烧结温度的升高,复合块体电导率、导热系数的变化趋势与其相对密度的变化趋势呈一定的同步性。此外,对1050℃热压烧结温度下的复合材料块体进行热轧复合,透射电镜(TEM)形貌分析表明热轧后奥罗万(Orowan)强化机制下的位错塞积效应得以充分发挥。最终制备的1%WC/Cu试样的抗拉强度达到407 MPa,维氏硬度达到HV126.6,电导率仍能保持99.1%IACS;制备的2%WC/Cu试样的抗拉强度达到405MPa,维氏硬度达到HV124.1,电导率仍能保持99.1%IA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C/Cu基复合材料 真空热压烧结 Orowan机制 热轧复合
原文传递
热变形对烧结Cu-10%WC复合材料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毛杰 江南 +5 位作者 卓海鸥 叶楠 陈轩乐 周威威 刘文龙 唐建成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869-1876,共8页
采用还原法制备Cu-10%WC复合粉末(质量分数),热压烧结得到Cu-10%WC复合材料,并进行热轧处理。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透射电子显微镜、拉伸试验等研究了热轧对Cu-10%WC复合材料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及机理。结果表明,经热轧:复... 采用还原法制备Cu-10%WC复合粉末(质量分数),热压烧结得到Cu-10%WC复合材料,并进行热轧处理。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透射电子显微镜、拉伸试验等研究了热轧对Cu-10%WC复合材料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及机理。结果表明,经热轧:复合材料中WC颗粒尺寸无变化但沿轧制方向重新排列;Cu晶粒尺寸减小,发生再结晶时沿(220)晶面择优生长,降低了与WC颗粒结合界面的错配度。轧制后,复合材料抗拉强度从426 MPa提高至492MPa,硬度HV0.2从1467.1 MPa提高至1634.6 MPa,导电、导热性能不变。热轧使WC颗粒重新排列调节了位错的分布、Cu晶粒择优取向提高与WC颗粒界面结合强度以及细晶强化的作用,提高了复合材料综合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WC复合材料 热压烧结 热轧 强化机理
原文传递
基于专利分析的钽粉制备技术现状研究与趋势分析
18
作者 张铭显 朱芳 +2 位作者 张国祥 刘新敏 徐一 《粉末冶金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40-145,共6页
以德温特创新索引专利数据库中1992-2021年间的钽粉专利为研究对象,利用科学计量工具Citespace绘制了钽粉专利科学知识图谱,并对钽粉专利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全球钽粉专利申请量从2011年开始大幅增加,其中中国的专利申... 以德温特创新索引专利数据库中1992-2021年间的钽粉专利为研究对象,利用科学计量工具Citespace绘制了钽粉专利科学知识图谱,并对钽粉专利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全球钽粉专利申请量从2011年开始大幅增加,其中中国的专利申请占比最大。然而,以高被引专利为代表的高技术门槛和高利润钽粉制备专利主要被欧美企业所持有,显示出了欧美国家在钽粉研发实力上的领先优势。中国未来需在以高容化、高压和高可靠性电容器用钽粉为代表的产品方向进行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钽粉 CITESPACE 高被引专利 专利分析 知识图谱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