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精准麻醉理念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与展望 被引量:9
1
作者 吴凡 陶晓三 《江西医药》 CAS 2018年第2期185-187,共3页
精准医疗(precision medicine)是由美国医学界在2011年首次提出,是强调以个体化为基础的“4p医疗模式”,即为根据每个病人的个人特征量体裁衣式地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当精准医学与麻醉结合即为精准麻醉(precision anesthesia)。近几年... 精准医疗(precision medicine)是由美国医学界在2011年首次提出,是强调以个体化为基础的“4p医疗模式”,即为根据每个病人的个人特征量体裁衣式地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当精准医学与麻醉结合即为精准麻醉(precision anesthesia)。近几年来,随着超声等可视化技术的发展,术中监测成为精准麻醉的核心成分,根据这些监测使麻醉医生可以做出定性定位、定时和定量的诊断。精准麻醉主要包括术前麻醉的精准评估,术中的精准监测,术后恢复以及术后镇痛。本文就精准麻醉理念在围手术期实践的应用现状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准麻醉 超声 术中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剂量羟考酮对全身麻醉恢复期导尿管相关膀胱刺激征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邓建平 焦守峰 +1 位作者 杨玉军 罗和国 《中国当代医药》 2018年第29期15-17,21,共4页
目的评价不同剂量羟考酮对全身麻醉患者恢复期导尿管相关膀胱刺激征(CRBD)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12月行胃癌根治术的90例男性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每组30例。手术结束前低剂量组注射0.05 mg/k... 目的评价不同剂量羟考酮对全身麻醉患者恢复期导尿管相关膀胱刺激征(CRBD)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12月行胃癌根治术的90例男性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每组30例。手术结束前低剂量组注射0.05 mg/kg羟考酮,高剂量组静脉注射0.1 mg/kg羟考酮,对照组注射等剂量生理盐水。记录三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及血流动力学变化、麻醉恢复期Ricker镇静-躁动评分以及CRBD发生情况。结果低、高剂量组T2、T3时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低于对照组,血氧饱和度(SpO_2)高于对照组,且高剂量组的MAP和HR低于低剂量组,SpO_2高于低剂量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T1时的Ricker镇静-躁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高计量组T2、T3时的躁动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且高剂量组的评分显著低于低剂量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的CRBD程度轻于对照组,高剂量组的CRBD程度轻于低剂量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0.1 mg/kg羟考酮可有效预防患者全身麻醉苏醒期导尿管相关膀胱刺激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考酮 麻醉恢复期 导尿管插入术 膀胱刺激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气囊小肠镜诊断小肠疾病的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16
3
作者 付唆林 叶华曦 +3 位作者 熊锋宝 陈江琴 姚彩芳 孙明明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952-955,共4页
目的通过对原因不明怀疑为小肠疾病的患者进行双气囊小肠镜检查,分析其检出率、观察范围、不良反应、并发症及患者的耐受性,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40例经B超、CT、胃镜、肠镜等常规检查不能明确病因的患者,其中消化道出血22例,反复腹... 目的通过对原因不明怀疑为小肠疾病的患者进行双气囊小肠镜检查,分析其检出率、观察范围、不良反应、并发症及患者的耐受性,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40例经B超、CT、胃镜、肠镜等常规检查不能明确病因的患者,其中消化道出血22例,反复腹痛12例,腹泻待查4例,腹胀待查2例,接受双气囊小肠镜检查,评价其阳性率、确诊率、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40例患者共进行45次检查,18例经口进镜,17例经肛,5例接受经口+经肛检查。40例患者中34例发现阳性病灶,总体阳性率85%;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病因确诊率77%(17/22),腹痛、腹泻的阳性诊断率分别为67%(8/12)和50%(2/4),2例腹胀患者1例获得诊断(50%)。未见操作相关的严重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结论双气囊小肠镜检查安全、可靠,阳性率显著提高,为小肠疾病诊断提供了有效的检查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气囊小肠镜 小肠疾病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气囊电子小肠镜检查小肠疾病62例 被引量:8
4
作者 付唆林 叶华曦 +3 位作者 熊锋宝 陈江琴 姚彩芳 孙明明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5期2750-2753,共4页
目的:评价双气囊小肠镜对小肠疾病诊断价值及其安全性和操作性能,增加小肠疾病的检出率.方法:2005-08/2006-12期间62例有消化道症状,经胃镜、结肠镜、全消化道钡餐、腹部CT等检查无阳性发现的患者应用双气囊电子小肠镜检查,结合手术、... 目的:评价双气囊小肠镜对小肠疾病诊断价值及其安全性和操作性能,增加小肠疾病的检出率.方法:2005-08/2006-12期间62例有消化道症状,经胃镜、结肠镜、全消化道钡餐、腹部CT等检查无阳性发现的患者应用双气囊电子小肠镜检查,结合手术、病理结果、观察、分析其阳性率、检查范围、并发症等,所有检查均在静脉麻醉下完成.结果:62例患者中仅有5例发生轻度呼吸抑制、血压下降等麻醉相关的并发症:检查过程除了咽喉损伤、黏膜擦伤外无严重并发症发生.62例患者通过双气囊小肠镜检查发现有病变者53例,病变检出率85.5%;其中肿瘤性疾病10例,占18.9%(10/53);炎症性疾病包括炎症性肠病和非特异性糜烂、溃疡20例,占37.7%(20/53);血管性疾病7例,占13.2%(7/53);寄生虫病6例,占11.3%(6/53);其他10例,占18.9%(10/53);未发现病灶9例.结论:双气囊小肠镜可直视检查全消化道腔内病变,对消化道特别是小肠病变检出率高,是诊断和治疗小肠疾病的有力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气囊小肠镜 小肠疾病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手术同期Atricure双极射频消融治疗心房纤颤 被引量:1
5
作者 刘勇 缪文强 +4 位作者 魏旎 叶晓慧 陶小龙 汤祖辉 曾新敏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1期3263-3264,共2页
目的探讨瓣膜置换手术同期行双极射频消融(RFA)治疗心房纤颤(AF)的效果。方法选择37例有瓣膜置换手术指征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瓣膜置换合并AF同期行双极射频消融组16例(观察组),行常规换瓣置换术的21例(对照组),比较两种手术方法的早... 目的探讨瓣膜置换手术同期行双极射频消融(RFA)治疗心房纤颤(AF)的效果。方法选择37例有瓣膜置换手术指征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瓣膜置换合并AF同期行双极射频消融组16例(观察组),行常规换瓣置换术的21例(对照组),比较两种手术方法的早期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13例恢复窦性心律,转复率为81.3%。观察组1年后心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风湿性心脏病(RHD)合并AF术中同期行Atricure双极RFA手术治疗安全、省时、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极射频消融 房颤 风心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坐骨神经阻滞联合超声引导下连续股神经阻滞对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江伟群 陶晓三 《中国当代医药》 2017年第23期117-119,共3页
目的研究坐骨神经阻滞(SNB)联合超声引导下连续股神经阻滞(CFNB)对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10月于我院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56例,根据镇痛方式将56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单纯全麻)及观察组(坐... 目的研究坐骨神经阻滞(SNB)联合超声引导下连续股神经阻滞(CFNB)对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10月于我院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56例,根据镇痛方式将56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单纯全麻)及观察组(坐骨神经阻滞联合超声引导下连续股神经阻滞)。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1)、手术切皮时(T_2)、手术30 min(T_3)、手术结束时(T_4)及术后1 h(T5)监测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水平及应激相关激素浓度。结果两组患者T_2时MAP及HR水平明显低于T_1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3及T5时的MAP及HR水平明显低于同时刻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_2、T_3、T_4及T_5时的COR、AD及NE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NB联合CFNB有助于维持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抑制应激反应,临床上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阻滞 股神经 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 应激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21活化激酶1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 被引量:1
7
作者 熊振芳 谢洪 +2 位作者 颜雪 熊秋迎 涂露霞 《江西医药》 CAS 2019年第10期1196-1199,共4页
目的探讨P21活化激酶1(PAK1)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与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250例结直肠癌组织中PAK1的表达状态,并对患者进行随访,获得随访资料。结果PAK1阳性率为48%(120/250),在... 目的探讨P21活化激酶1(PAK1)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与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250例结直肠癌组织中PAK1的表达状态,并对患者进行随访,获得随访资料。结果PAK1阳性率为48%(120/250),在有淋巴结转移和肝转移的病例中,PAK1阳性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病例(57.6%vs42.4%)和无肝转移病例(60.0%vs4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生存分析显示PAK1阳性患者的生存时间较PAK1阴性者显著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单因素生存分析中,PAK1与不良预后有关。此外,结果还显示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肝转移与生存期相关;多因素生存分析同样显示PAK1是预后的不利因素。并且,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肝转移与患者的预后相关,是延长生存期的不良因素。结论在结直肠癌中,PAK1存在过度表达状态。PAK1阳性病例更易发生淋巴结转移和肝转移。PAK1的表达差异与总体生存期相关,PAK1阳性患者的生存期较PAK1阴性者显著降低,PAK1可作为独立的判断结直肠癌患者的预后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PAK1 增殖 侵袭 转移 靶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刺激仪在小儿坐骨+股神经阻滞下肢手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及可行性
8
作者 江伟群 陶晓三 《中国当代医药》 2017年第15期59-61,共3页
目的分析神经刺激仪在小儿坐骨+股神经阻滞下肢手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2月我院行单侧下肢手术的患儿82例,用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患儿采用传统异感定位神经阻滞的方法,... 目的分析神经刺激仪在小儿坐骨+股神经阻滞下肢手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2月我院行单侧下肢手术的患儿82例,用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患儿采用传统异感定位神经阻滞的方法,实验组采用神经刺激仪定位神经阻滞的方法,比较两组患儿阻滞操作时间、阻滞起效时间、阻滞完善时间及阻滞成功率。结果实验组组阻滞操作时间[(5.1±2.3)min]、阻滞完善时间[(12.4±3.2)min],低于对照组的(8.8±2.5)min和(18.6±4.4)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阻滞起效时间[(4.6±1.4)min]和对照组[(5.3±1.8)min]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儿神经阻滞成功率(97.56%)高于对照组的82.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刺激仪在小儿坐骨+股神经阻滞下肢手术中神经阻滞的效果明显好于传统的神经阻滞方法,且能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安全性和可靠性都有保障,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刺激仪 小儿坐骨+股神经阻滞 下肢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治疗性浅低温对缺血再灌注心肌保护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9
作者 杨明敏 张奇芬 余树春 《江西医药》 CAS 2017年第11期1256-1259,共4页
低温是指生物体的温度低于正常的新陈代谢和所需的身体功能,低温对人类新陈代谢和临床状态有连续效应。根据温度的不同,医学界将低温分为:轻度低温(33-35℃)、中度低温(28-32℃)和深度低温(〈28℃),其中轻、中度低温(28-35℃)... 低温是指生物体的温度低于正常的新陈代谢和所需的身体功能,低温对人类新陈代谢和临床状态有连续效应。根据温度的不同,医学界将低温分为:轻度低温(33-35℃)、中度低温(28-32℃)和深度低温(〈28℃),其中轻、中度低温(28-35℃)合称为亚低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低温 缺血再灌注 心肌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在下肢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桂江华 巫艳青 +2 位作者 张晓明 陶小龙 李会娟 《医疗装备》 2019年第7期9-11,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在下肢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医院骨科收治的56例下肢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28例。试验组行超声引导下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对照组行神经刺激...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在下肢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医院骨科收治的56例下肢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28例。试验组行超声引导下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对照组行神经刺激仪定位下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麻醉,比较两组麻醉效果。结果试验组麻醉操作时间、麻醉起效时间、感觉神经阻滞及运动神经阻滞起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应用于下肢手术患者,定位准确,麻醉阻滞起效时间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腰丛神经 坐骨神经 阻滞 下肢 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托咪酯联合酒石酸布托啡诺在老年患者无痛胃肠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4
11
作者 桂江华 芦英 +2 位作者 鲍希安 钟芸 齐宇珩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9年第27期89-90,共2页
目的探讨依托咪酯联合酒石酸布托啡诺在老年患者无痛胃肠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于南昌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行无痛胃肠镜检查的老年患者62例,按照就诊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依托咪酯乳... 目的探讨依托咪酯联合酒石酸布托啡诺在老年患者无痛胃肠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于南昌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行无痛胃肠镜检查的老年患者62例,按照就诊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依托咪酯乳剂进行麻醉,研究组采用依托咪酯乳剂联合酒石酸布托啡诺进行麻醉。比较两组检查前、检查中及检查后血气指标〔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以及平均动脉压(MAP)〕,麻醉效果(入睡时间、苏醒时间、意识消失时间)及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并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检查前、检查中及检查后两组患者HR、SpO2、MA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入睡时间、苏醒时间短于对照组,VAS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意识消失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托咪酯联合酒石酸布托啡诺在老年患者无痛胃肠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好,其具有起效快,镇痛效果明显,且安全性较高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无痛胃肠镜检查 依托咪酯 酒石酸布托啡诺 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RT1720对脂多糖诱导急性肺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研究
12
作者 邓建平 徐国海 杨玉军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第34期23-24,共2页
目的分析SRT1720对LPS诱导的大鼠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实验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及SRT1720组,通过腹腔注射LPS(10mg/kg)建立SD大鼠急性肺损伤模型,测定大鼠肺W/D值、组织匀浆中IL-1β、IL-6和TNF-α水平。结果大鼠经LPS... 目的分析SRT1720对LPS诱导的大鼠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实验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及SRT1720组,通过腹腔注射LPS(10mg/kg)建立SD大鼠急性肺损伤模型,测定大鼠肺W/D值、组织匀浆中IL-1β、IL-6和TNF-α水平。结果大鼠经LPS腹腔注射诱导肺损伤后,肺W/D值显著增高,且肺组织IL-1β、IL-6和TNF-α水平均明显增高,而SRT1720能有效逆转上述指标变化。结论 SRT1720对LPS诱导的大鼠急性肺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RT1720 急性肺损伤 保护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横肌平面阻滞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3
作者 桂江华 芦英 +2 位作者 吴祥 熊彦青 余文斌 《医疗装备》 2019年第9期102-103,共2页
目的探讨腹横肌平面(TAb)阻滞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患者56例,根据抽签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对照组采用静脉全身麻醉,试验组采用TAb阻滞,比较两组拔管... 目的探讨腹横肌平面(TAb)阻滞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患者56例,根据抽签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对照组采用静脉全身麻醉,试验组采用TAb阻滞,比较两组拔管时间、苏醒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Ramsay镇静评分、术后住院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进流食时间及首次排气时间。结果试验组Ramsay镇静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拔管时间、苏醒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住院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进流食时间及首次排气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患者中使用TAb阻滞,效果显著,可降低Ramsay镇静评分,缩短术后住院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进流食时间及首次排气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阑尾切除术 腹横肌平面阻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RT1信号通路在大鼠内毒素性急性肺损伤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邓建平 罗和国 +2 位作者 焦守峰 杨玉军 徐国海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43-246,共4页
目的评价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信号通路在大鼠内毒素性急性肺损伤(ALI)中的作用。方法清洁级健康雄性SD大鼠96只,4周龄,体重160~18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n=24):对照组(C组)、ALI组、ALI+SIRT1激动剂SRT1720组(SRT组)和ALI+SI... 目的评价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信号通路在大鼠内毒素性急性肺损伤(ALI)中的作用。方法清洁级健康雄性SD大鼠96只,4周龄,体重160~18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n=24):对照组(C组)、ALI组、ALI+SIRT1激动剂SRT1720组(SRT组)和ALI+SIRT1抑制剂EX527组(EX组)。ALI组、SRT组和EX组尾静脉注射LPS 5mg/kg(用0.9%生理盐水稀释至0.5 ml)制备ALI模型。SRT组尾静脉注射SRT1720 10 mg/kg,30min后制备ALI模型;EX组经尾静脉注射EX527 1μg/kg,30min后制备ALI模型。分别于注射LPS后6、24和48 h时,取腹主动脉血标本行血气分析,然后处死大鼠,取肺组织,测定湿重/干重(W/D)比值,光镜下观察肺组织病理学结果,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肺组织SIRT1、NF-κB p65、IL-6和IL-1β的表达水平,采用RT-PCR法检测肺组织SIRT、NF-κB p65、IL-6和IL-1β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C组比较,ALI组、SRT组和EX组注射LPS后各时点PaO2降低,PaCO2升高,肺组织W/D比值升高,ALI组和EX组注射LPS后各时点肺组织SIRT1表达下调,NF-κB p65、IL-6和IL-1β表达上调,SIRT1 mRNA表达下调,NF-κB p65、IL-6和IL-1β的mRNA表达上调,SRT组注射LPS后时点肺组织SIRT1、NF-κB p65、IL-6和IL-1β表达上调(P<0.05);与ALI组比较,SRT组注射LPS后各时点PaO2升高,PaCO2降低,肺组织W/D比值降低,SIRT1及其mRNA表达上调,NF-κB p65、IL-6和IL-1β及其mRNA表达下调(P<0.05),肺组织病理学损伤减轻,EX组注射LPS后各时点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IRT1信号通路抑制参与了大鼠内毒素性ALI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 脂多糖类 呼吸窘迫综合征 成人
原文传递
超声引导下闭孔神经阻滞技术应用进展
15
作者 杨东霞 鲍希安 +1 位作者 刘海林 罗和国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2期249-250,共2页
超声引导的外周神经阻滞的优点很多,比如精准度高、安全性好、分辨率高同时配备可视化,这对临床治疗提供了强有力的影像依据。闭孔神经阻滞可以对泌尿系肿瘤切除术中所产生的神经反射、髋关节疼痛以及大腿内收肌痉挛等进行预防。闭孔神... 超声引导的外周神经阻滞的优点很多,比如精准度高、安全性好、分辨率高同时配备可视化,这对临床治疗提供了强有力的影像依据。闭孔神经阻滞可以对泌尿系肿瘤切除术中所产生的神经反射、髋关节疼痛以及大腿内收肌痉挛等进行预防。闭孔神经的形态扁平纤细,不存在蜂窝状的图像,个体之间存在比较大的差异,因此不易被辨别,相应的阻滞难度也较高。随着现代医学水平的不断提高,超声引导下闭孔神经阻滞的应用随之越来越多,本次就超声引导下闭孔神经阻滞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闭孔神经 神经阻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