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8篇文章
< 1 2 3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专科护理质控小组的管理模式在心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21
1
作者 孙迟 郭婷 张超 《中国当代医药》 2017年第11期190-192,F0003,共4页
目的探讨专科护理质量控制小组的管理模式在心内科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心内科患者1310例作为观察组,实施专科护理质控小组的管理模式;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患者1310例作为对照组,不实施专科护理质控小组的... 目的探讨专科护理质量控制小组的管理模式在心内科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心内科患者1310例作为观察组,实施专科护理质控小组的管理模式;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患者1310例作为对照组,不实施专科护理质控小组的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心电图识别率、心电图的操作规范率、心电图正确解读率及疑难心电图的识别和反馈率均高于对照组;胸痛患者平均就诊时间、冠心病确诊时间短于对照组,对胸痛的认识率及对该疾病严重程度的知晓率高于对照组;护理文书书写合格率高于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急救过程中的配合默契满意度及口头医嘱执行准确率高于对照组,操作失误率低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立专科护理质控小组并对护理工作进行规范化管理,可有效提高心内科整体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科护理质控小组 心内科 护理管理 护理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先心矫正术后合并起搏器植入患者房扑射频消融1例
2
作者 冯佳丽 徐芳 +3 位作者 胡金柱 许飞 段君凯 周云国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3-216,共4页
心房扑动(atrial flutter,Af)是儿童时期较为少见的一类快速性心律失常,可为原发性,也可为继发性。其中继发性Af常见于先天性心脏病、心脏手术后、心肌病等。依据体表心电图的不同,房扑可分为典型Af和非典型Af^([1])。Af的治疗目前主要... 心房扑动(atrial flutter,Af)是儿童时期较为少见的一类快速性心律失常,可为原发性,也可为继发性。其中继发性Af常见于先天性心脏病、心脏手术后、心肌病等。依据体表心电图的不同,房扑可分为典型Af和非典型Af^([1])。Af的治疗目前主要包括控制心室率、转复窦性心律以及抗凝治疗^([2])。射频消融治疗Af安全性和有效性高,因此逐渐成为根治Af的首选治疗方法^([3])。然而,心脏起搏器的植入无疑增加了射频消融术的难度。现就1例射频消融治疗复杂先心起搏器植入术后Af病例予以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先天性心脏病 永久起搏器 心房扑动 射频消融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导管冠状动脉内精准溶栓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作用 被引量:1
3
作者 王三怡 彭双双 李才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02-1006,共5页
目的 基于抑制心室重构和心肌保护作用探讨经微导管冠状动脉内精准溶栓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内科住院的老年AMI患者106例,根据... 目的 基于抑制心室重构和心肌保护作用探讨经微导管冠状动脉内精准溶栓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内科住院的老年AMI患者106例,根据治疗方法随机分为溶栓组50例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组56例。术前和术后1个月采用心脏超声检测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ameter, 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systolic diameter, LVESD)、左心房内径(left atrial dimension, LAD)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LVEF)。检测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s-MB,CK-MB)、高敏肌钙蛋白T(high sensitivity cardiac troponin T,hs-cTnT)、高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 hs-CRP),随访术后30 d内主要不良心脏事件。观察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直接PCI组术后1个月LVEDD、LVESD和LAD显著低于溶栓组[(40.08±5.18)mm vs(47.22±5.08)mm,(29.12±5.07)mm vs(35.33±5.13)mm,(33.07±5.07)mm vs(40.08±5.18)mm,P<0.01],LVEF显著高于溶栓组[(55.08±5.17)%vs(49.07±5.19)%,P<0.01]。2组术后LVEDD、LVESD、LAD显著低于术前,LVEF显著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前、术后8 h及24 h的CK-MB、hs-cTnT、hs-CR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术后8 h及24 h的CK-MB、hs-cTnT、hs-CRP水平显著高于术前,术后24 h的CK-MB、hs-cTnT、hs-CRP水平显著高于术后8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直接PCI组主要不良心脏事件比例显著高于溶栓组(16.1%vs 4.0%,P<0.05)。结论 经微导管冠状动脉内精准溶栓治疗可以明显改善老年AMI患者心室重构,起到心肌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冠状血管 血栓溶解疗法 微导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VUS联合冠脉旋磨术在冠状动脉钙化病变患者中的疗效及对心功能指标的影响
4
作者 鲁谦 王平 +1 位作者 龚韧 刘志辉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4期6-10,共5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超声联合冠脉旋磨术在冠状动脉钙化病变患者中的效果及对心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景德镇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2020年6月—2021年6月收治的冠状动脉严重钙化病变患者122例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研... 目的:探讨血管内超声联合冠脉旋磨术在冠状动脉钙化病变患者中的效果及对心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景德镇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2020年6月—2021年6月收治的冠状动脉严重钙化病变患者122例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研究组(给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和血管内超声下冠脉旋磨术)和对照组(给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联合冠脉旋磨术),每组61例。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最大球囊压力、血管情况、心功能指标及术后12个月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手术成功率为100%,高于对照组的88.52%(P<0.05);术后,研究组残余狭窄率低于对照组,最大球囊压力、最大及最小管腔直径均大于对照组(P<0.05);术后,研究组心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血管内超声联合冠脉旋磨术治疗冠状动脉钙化病变患者,能够更加精准的实施手术,显著提升手术成功率,对患者心功能的改善也具有重要的促进意义,是临床治疗钙化病变的可靠方案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超声 冠脉旋磨术 冠状动脉钙化病变 心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心络胶囊对大鼠急性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的保护作用及信号转导 被引量:11
5
作者 李菊香 万磊 +5 位作者 夏子荣 苏海 肖鲁闽 吴延庆 吴清华 程晓曙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62-565,共4页
目的:探讨通心络胶囊是否对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大鼠心肌有保护作用,以及保护的信号机制。方法:大鼠随机分为6组(n=6)(1)对照组;(2)缺血-再灌注组(IR组);(3)通心络组1(小剂量通心络,0.1 g/(kg.d));(4))通心络组2(大剂量通心络,0.5 g/(kg.d)... 目的:探讨通心络胶囊是否对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大鼠心肌有保护作用,以及保护的信号机制。方法:大鼠随机分为6组(n=6)(1)对照组;(2)缺血-再灌注组(IR组);(3)通心络组1(小剂量通心络,0.1 g/(kg.d));(4))通心络组2(大剂量通心络,0.5 g/(kg.d));(5)大剂量通心络+LY294002组;(6)大剂量通心络+PD98059组。LY294002,PD98059分别是PI3K/Akt、ERK1/2信号通路阻断剂,摘取大鼠心脏后进行离体Langendorff灌流,多导生理记录仪分别记录心率、心律、左室收缩末压(LVSP)和左室内压力的变化速率(+dp/dtmax);灌流液检测LDH、CPK、MDA水平及SOD活力。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溶液染色法测定心肌梗死范围,心室肌检测iNOSmRNA和eNOSmRNA表达。结果:IR组心律失常较对照组增多,LVSP和+dp/dtmax明显下降,心肌酶升高,心肌iNOSmRNA和MDA增加,而心肌eNOSmRNA和SOD减少;通心络能使IR大鼠心功能明显改善,心梗范围缩小,心肌eNOSmRNA和SOD增加,而两信号通路阻断剂均能阻断通心络的部分作用。结论:通心络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有保护作用;可能与激活PI3K/Akt、ERK1/2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损伤 缺血再灌注 大鼠 通心络 信号通路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ing互动达标理论在老年冠心病合并房颤患者抗凝治疗中的作用 被引量:13
6
作者 丁岚 彭林敏 +2 位作者 洪慧 徐懿 涂惠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2518-2521,共4页
目的分析King互动达标理论在老年冠心病合并房颤患者抗凝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取80例老年冠心病合并房颤患者,按数字随机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宣教;观察组40例,基于对照组采用King互动达标理论;比较两组治疗的依从性、自我... 目的分析King互动达标理论在老年冠心病合并房颤患者抗凝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取80例老年冠心病合并房颤患者,按数字随机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宣教;观察组40例,基于对照组采用King互动达标理论;比较两组治疗的依从性、自我管理能力及出院6个月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干预6个月观察组用药依从性评分分高于对照组,自我管理能力、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King互动达标理论可提高老年冠心病合并房颤患者抗凝治疗依从性,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作用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ING互动达标理论 冠心病 房颤 抗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氟醚后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时AKT/GSK3β/mTOR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7
作者 张静 余鹏 +6 位作者 周志东 袁林辉 胡衍辉 华福洲 梁应平 张列亮 徐国海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215-1220,共6页
目的:观察七氟醚后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时蛋白激酶 B/糖原合成酶激酶-3β/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AKT/GSK3β/mTOR)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 SD 大鼠39只,体重200~250 g,在体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30 min 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损... 目的:观察七氟醚后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时蛋白激酶 B/糖原合成酶激酶-3β/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AKT/GSK3β/mTOR)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 SD 大鼠39只,体重200~250 g,在体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30 min 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n=13):假手术组(Sham 组)、单纯缺血-再灌注组(IR 组)、七氟醚后处理组(SPC 组)。除Sham 组,其余组均缺血30 min 后再灌注2 h。SPC 组进行七氟醚后处理:于缺血末至再灌注开始后15 min 持续吸入2.4%七氟醚,而其它二组吸入氧浓度33%的空气。再灌注2 h 时,二维心脏超声评估各组心功能,1%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测定心肌梗死范围,透射电镜观察心肌细胞超微结构,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法测定心肌细胞凋亡,Western blot 法测定蛋白表达,包括磷酸化 AKT(p-AKT)/总 AKT (t-AKT),磷酸化 GSK3β(p-GSK3β)/总 GSK3β(t-GSK3β),磷酸化 mTOR (p-mTOR)/总 mTOR(t-mTOR),B 淋巴细胞瘤-2基因(Bcl-2)和 Bcl-2相关 X 蛋白(Bax)。结果与Sham 组比较,再灌注未 IR 组心功能恶化,心肌梗死范围增加,心肌线粒体损伤加重,凋亡阳性细胞增多,Bcl-2表达明显下调,p-AKT/t-AKT、p-GSK3β/t-GSK3β、p-mTOR/t-mTOR 和 Bax 表达明显上调(P 〈0.05)。与 IR 组比较,再灌注未 SPC 组心功能明显改善,心肌梗死范围减少,心肌线粒体损伤减弱,凋亡阳性细胞减少,Bax 表达明显下调,p-AKT/t-AKT、p-GSK3β/t-GSK3β、p-mTOR/t-mTOR 和 Bcl-2表达明显上调(P 〈0.05)。结论七氟醚后处理对在体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能够减少心肌细胞线粒体损伤,抑制心肌细胞凋亡,且其机制可能与其激活AKT/GSK3β/mTOR 信号分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再灌注损伤 凋亡 吸入麻醉药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 1-磷脂酰肌醇 3-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反应蛋白1在转化生长因子β1诱导的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中的作用 被引量:10
8
作者 陈玲 胡建新 +4 位作者 程晓曙 苏海 洪葵 李菊香 吴延庆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9-72,共4页
目的:观察血小板反应蛋白1(TSP-1)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中的作用。方法:差速贴壁法分离新生Sprague-Dawley(SD)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CFs)。MTT法测CFs生长,羟脯氨酸法测CFs胶原含量,RT-PCR法测TSP-1 mRNA表... 目的:观察血小板反应蛋白1(TSP-1)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中的作用。方法:差速贴壁法分离新生Sprague-Dawley(SD)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CFs)。MTT法测CFs生长,羟脯氨酸法测CFs胶原含量,RT-PCR法测TSP-1 mRNA表达。结果:TGF-β1诱导CFs TSP-1的表达呈浓度-时间依赖性增加(P<0.01)。TGF-β1(20μg/L)作用下24 h可诱导CFs增殖和胶原合成(P<0.01)。TSP-1反义寡核苷酸作用后的CFs的MTTA值、胶原含量减少(P<0.01)。结论:TGF-β1可诱导新生大鼠CFs TSP-1表达,TSP-1反义寡核苷酸对TGF-β1诱导大鼠CFs增殖与胶原合成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TSP-1在TGF-β1诱导大鼠心肌纤维化中可能具有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血酶敏感蛋白1 心肌 成纤维细胞 转化生长因子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美他嗪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Meta分析 被引量:15
9
作者 龚韧 黄晓 吴延庆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68-372,共5页
背景:曲美他嗪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已有定论,但其对于扩张型心肌病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价鲜有报道。目的:运用Meta分析评价曲美他嗪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检索Cochrane临床对照试验中心注册库、Medl... 背景:曲美他嗪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已有定论,但其对于扩张型心肌病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价鲜有报道。目的:运用Meta分析评价曲美他嗪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检索Cochrane临床对照试验中心注册库、Medline数据库、PubMed数据库和CNKI全文数据库、维普全文数据库自建库以来至2009-12公开发表的与曲美他嗪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相关的文章,并辅以手工检索。英文检索词为"Trimetazidine;Dilated cardiomyopathy",中文检索词为"曲美他嗪;扩张型心肌病"。同时,限定文献发表类型为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对资料进行初筛,选取针对性强的文章,排除重复研究,同一领域的文献则选择近期发表或权威杂志的文章。对筛选出的文献查找全文。采用RevMan4.2.2软件对纳入的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结论:纳入6篇随机对照实验研究,共339例患者,其中高质量研究1篇。Meta分析结果显示,曲美他嗪与对照组相比较,再住院率降低,OR=0.21(95%CI,0.07~0.59)>0,Z值为2.98(P=0.003);死亡率降低OR=0.14(95%CI,0.03-0.69)>0,Z值为2.43(P=0.01);6min步行实验曲美他嗪组较对照组步行距离增加,OR=57.27(95%CI,46.17~72.38)>0,Z值为8.86(P<0.00001);左室射血分数结果显示随访终点的曲美他嗪组均高于对照组(常规治疗组)OR=2.44(95%CI,0.89~3.99)>0,Z值为3.08(P=0.002);曲美他嗪组明显缩小左室舒张末期内径,OR=-1.42(95%CI,-5.06~-3.18)<0,Z值为8.57(P<0.00001)。研究结果表明曲美他嗪治疗扩张型心肌病是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美他嗪 扩张型心肌病 疗效 安全性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心房颤动导管消融复发的关系 被引量:8
10
作者 江华 李青 +8 位作者 李菊香 李根林 徐旺 俞建华 陈琦 鲍慧慧 胡建新 洪葵 程晓曙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60-362,共3页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冰平与心房颤动(房颤〉导管消融术后复发的关系。方法:连续选取126例接受导管消融治疗的房颤患者,其中阵发性房颤81例,持续性房颤45例?采用循环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其血浆HCY水平,并根据HCY水平分...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冰平与心房颤动(房颤〉导管消融术后复发的关系。方法:连续选取126例接受导管消融治疗的房颤患者,其中阵发性房颤81例,持续性房颤45例?采用循环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其血浆HCY水平,并根据HCY水平分成正常组(HCY5-13μmol/L,n=57)、升高组(HCY13~18μmol/1,n=46)和极高组(HCY〉18μmol/L,n=23)。观察三组3个月、6个月、12个月房颤复发情况。结果:阵发性房颤患者3个月、6个月、12个月极高组房颤复发率均高于正常组(P〈0.05),6个月、12个月极高组房颤复发率高于升高组(P〈0.05),而升高组和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持续性房颤患者6个月、12个月极高组及升高组房颤复发率均高于正常组(P〈0.05);对阵发性房颤及持续性房颤与HCY水平进行相关分析,显示房颤复发睛况与HCY水平呈正相关(r=0.358,P〈0.01)。经多因素回归分析示血浆HCY水平与房颤消融术后复发独立相关(比值比:1.17,95%可信区间1.01~1.36,P=0.04)结论:血浆HCY水平对房颤导管消融复发有预测作用,是房颤导管消融复发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同型半胱氨酸 导管消融 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质网应激在Bim介导缺氧致心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被引量:6
11
作者 夏珍 李菊香 +4 位作者 丁浩 孙国芳 洪葵 吴延庆 程晓曙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121-2127,共7页
目的:探讨内质网应激在Bim介导缺氧致心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在体外原代培养出生1~3 d大鼠心肌细胞,并用抗α-横纹肌肌动蛋白免疫组化法进行鉴定.设计并化学合成3对靶向bim的siRNA,用脂质体法将siRNA转染心肌细胞,筛选沉默效率... 目的:探讨内质网应激在Bim介导缺氧致心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在体外原代培养出生1~3 d大鼠心肌细胞,并用抗α-横纹肌肌动蛋白免疫组化法进行鉴定.设计并化学合成3对靶向bim的siRNA,用脂质体法将siRNA转染心肌细胞,筛选沉默效率最高的siRNA.实验分组:(1)空白对照组;(2)缺氧组;(3)缺氧+脂质体组;(4)缺氧+阴性对照siRNA组;(5)缺氧+Bim-siRNA组.MTT法观察细胞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及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变化情况;Western blotting检测内质网应激标志分子caspase-12和三磷酸肌醇(IP3)的表达情况.结果:免疫组化鉴定证实大鼠心肌细胞原代培养成功.在荧光显微镜下,转染了阴性对照siRNA组的细胞中观察到绿色荧光,即转染成功;Western blotting 结果显示,Bim-siRNA转染均能有效降低Bim蛋白的表达,其中第2对沉默效率最高,达到86.73%.缺氧损伤导致心肌细胞活性明显下降(P〈0.05),转染Bim-siRNA后细胞活性较阴性对照组升高.缺氧细胞凋亡率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1),细胞内钙离子浓度明显增高,而沉默bim的表达能降低细胞凋亡率和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缺氧导致内质网应激标志分子caspase-12和IP3表达较空白对照组明显上调(均P〈0.05),而抑制Bim表达后caspase-12和IP3表达明显降低.结论:沉默bim的表达能有效抑制缺氧导致心肌细胞凋亡的作用,内质网应激标志分子caspase-12和IP3可能参与了Bim介导缺氧致心肌细胞凋亡的过程.这有望为临床心肌缺血缺氧损伤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M蛋白 SIRNA 内质网应激 缺氧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造影投照体位与患者体型及心型关系的定量分析(英文) 被引量:8
12
作者 吴延庆 许美珍 +2 位作者 李頣 程晓曙 柴俊兵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779-782,共4页
背景:冠脉动脉造影被称为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但由于投照体位的不当,造成病变血管段人为"缩短"及冠状动脉显影影像质量较差等均可引起误诊或漏诊。目的:探讨不同体型、心型患者的冠状动脉主干及各分支的最佳投照... 背景:冠脉动脉造影被称为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但由于投照体位的不当,造成病变血管段人为"缩短"及冠状动脉显影影像质量较差等均可引起误诊或漏诊。目的:探讨不同体型、心型患者的冠状动脉主干及各分支的最佳投照体位的特异性关系。设计:对照观察。单位: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内科。对象:2001-11/2006在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行行冠状动脉造影术患者1369例。所有受试者均签署了冠状动脉造影书面知情同意书,实验方案得到了南昌大学医学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方法:将1369例患者分为3组:①肥胖组:体质量指数26~31kg/m2,489例,横位心。②普通体型组:体质量指数23~25kg/m2,502例,普通心型。③消瘦组:体质量指数17~22kg/m2,378例,垂位心型。对3组受试者的左冠状动脉主干,前降支近段,前降支中远段、回旋支近段、回旋支中远段、右冠状动脉近中段,远段等血管的Compart分析结果进行归纳。主要观察指标:最佳造影角度。结果:1369例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冠状动脉主干最佳造影角度:左前斜位(45±5)°/足位(25±5)°或右前斜位25°/足位35°,肥胖者其角度大10°左右,消瘦者小10°左右(P均﹤0.05)。②前降支近段最佳造影角度:右前斜位(50±8)°/头位(23±8)°,肥胖者其角度大10°左右,消瘦者其角度小10°左右(P均﹤0.05)。③前降支中远段最佳造影角度:右前斜位(40±5)°/头位(45±5)°或左前斜位(11±5)°/头位(45±5)°。④回旋支近段最佳造影角度:左前斜位(45±5)°/足位(35±5)°或AP/足位36°。⑤回旋支中远端最佳造影角度:左前斜位(45±5)°/足位(35±5)°或右前斜位(6±4)°+足位(33±5)°。⑥右冠状动脉近中段最佳造影角度:左前斜位(35±5)°/足位(14±5)°或左前斜位(48±5)°/头位(15±5)°,肥胖、消瘦组左前斜位角度都要大15°左右,右前斜位胖者角度小10°左右,瘦者角度大10°左右(P<0.05)。⑦右冠状动脉远段最造影角度:左前斜位(53±5)°/足位(17±5)°。结论:通过这些体位的投照多能清楚了解整个冠脉的情况,最佳造影角度下的血管狭窄百分比测量能显著提高其定量分析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造影 最佳投照体位 不同体型 心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司洛尔联合米力农对严重脓毒症患者心功能炎性因子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0
13
作者 王曾庚 吴清华 +1 位作者 聂祥碧 郭经华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580-584,共5页
目的观察艾司洛尔联合米力农对严重脓毒症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90例符合严重脓毒症诊断标准且经早期目标导向治疗(EGDT)后心率〉195次/rain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米力农组(M组)和艾司洛尔联合米... 目的观察艾司洛尔联合米力农对严重脓毒症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90例符合严重脓毒症诊断标准且经早期目标导向治疗(EGDT)后心率〉195次/rain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米力农组(M组)和艾司洛尔联合米力农组(ME组)。C组按照脓毒症指南常规治疗。M组在C组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米力农持续静脉泵人,负荷剂量为30μg/kg,然后以0.375—0.5v.s/(kg·min)维持。ME组应用艾司洛尔持续静脉泵入,将患者心率控制在75~94次/min,余治疗方案同M组。采用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监测(PiCCO)检测患者心脏指数(CI)及每搏指数(SVI)等心功能指标,同时连续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12、24、48、72、96h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心率(HR)、氧合指数(PaO2/FiO2)和血乳酸(Lac),并检测TNF-α、IL-6、HMGB-1、CK-MB、cTnI及BNP水平。结果治疗前各组MAP、CVP、HR、PaO2/FiO2及La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各组MAP、CVP及PaO2/Fi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12hME组HR显著低于C组和M组,治疗后48hM组、ME组Lac显著低于C组。治疗前各组cI及SV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12hM组、ME组CI及SVI显著高于C组。治疗前各组血浆TNF—α、IL-6、HMG-1、CK—MB、cTnI及BN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24hME组血浆TNF—α、IL-6、HMGB-1、CK—MB、cTnI及BNP水平显著低于C组和M组。ME组28天生存率和96小时心率达标率显著高于C组和M组。结论艾司洛尔联合米力农可显著改善严重脓毒症患者心功能及28天生存率,同时显著降低心率并抑制全身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司洛尔 米力农 脓毒症 心功能不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氟醚后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氧化应激的影响 被引量:7
14
作者 张静 余鹏 +6 位作者 余树春 袁林辉 周志东 华福洲 陈勇 张列亮 徐国海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6年第6期636-640,共5页
目的探讨七氟醚后处理对体内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时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选择健康雄性成年SD大鼠64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单纯七氟醚组、缺血再灌注组和七氟醚后处理组,每组16只。再灌注末,利用动物超声仪测定心功能指标,采用1%TTC... 目的探讨七氟醚后处理对体内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时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选择健康雄性成年SD大鼠64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单纯七氟醚组、缺血再灌注组和七氟醚后处理组,每组16只。再灌注末,利用动物超声仪测定心功能指标,采用1%TTC测定心肌梗死面积百分比,并检测蛋白羰基化水平、心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和丙二醛含量以及心肌超氧化物歧化酶2(SOD2)和血红素氧合酶1(HO-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缺血再灌注组心功能指标恶化,心肌梗死面积百分比、蛋白羰基化、丙二醛、SOD2和HO-1蛋白表达明显上调,心肌GSH和GSH/GSSG明显降低[(6.43±0.70)nmol/L vs(15.94±2.20)nmol/L,2.04±0.28 vs 4.82±0.50,P<0.05]。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七氟醚后处理组心功能指标改善,心肌梗死面积百分比、蛋白羰基化、丙二醛明显降低,心肌GSH、GSH/GSSG、SOD2和HO-1蛋白表达明显上调(P<0.05)。结论七氟醚后处理可减少体内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发挥心肌保护作用,且氧化应激反应是其心肌保护作用的重要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药 心肌缺血 再灌注损伤 氧化性应激 丙二醛 超氧化物歧化酶 心肌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心电图与食道电生理检查对病态窦房结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2
15
作者 刘燕 金海霞 +2 位作者 姬晋芳 郭培 程晓曙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3年第23期3118-3119,共2页
目的研究分析动态心电图结合食道电生理检查对病态窦房结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最近2年内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动态心电图检查的50例患者,选择R-R间期超过1 500ms的患者,随后行食道电生理检查,其中确诊病态窦房结综合征38例。结... 目的研究分析动态心电图结合食道电生理检查对病态窦房结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最近2年内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动态心电图检查的50例患者,选择R-R间期超过1 500ms的患者,随后行食道电生理检查,其中确诊病态窦房结综合征38例。结果窦房结恢复时间大于或等于2 000ms,窦房结传导时间大于或等于220ms,校正的窦房结恢复时间大于或等于750ms,患者动态心电图检测中可见长R-R间期大于1 500ms,部分大于2 000ms,明显窦性心动过缓及窦房传导阻滞。结论动态心电图检出长R-R间期大于1 500ms,应行食道电生理检查(窦房结功能测定),二者结合是诊断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较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4 h动态心电图 食道电生理检查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长R—R间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省11地市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能力评价 被引量:14
16
作者 周伟 王文英 袁兆康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6-28,共3页
目的评价江西省11个地市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服务能力,了解其现状。方法采用TOPSIS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2010年萍乡市、吉安市、新余市、宜春市、南昌市、景德镇市、赣州市和鹰潭市8个地市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能力评价的Ci值比... 目的评价江西省11个地市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服务能力,了解其现状。方法采用TOPSIS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2010年萍乡市、吉安市、新余市、宜春市、南昌市、景德镇市、赣州市和鹰潭市8个地市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能力评价的Ci值比2007年升高,而抚州市、九江市和上饶市则比2007年下降。2007年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服务能力排名前3位分别为抚州市、九江市和上饶市,排名后3位分别为鹰潭市、赣州市和景德镇市。2010年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能力排名前3位分别为吉安市、萍乡市和景德镇市,排名后3位分别为鹰潭市、抚州市和赣州市。结论江西省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能力建设总体上取得一定的进步,但服务能力水平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服务能力 综合评价 TOPSIS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3K/Akt/GSK-3β介导心肌营养素-1对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菊香 夏子荣 +4 位作者 苏海 万磊 颜素娟 程晓曙 吴清华 《上海医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1期200-200,共1页
目的探讨心肌营养-1(CT-1)对心肌缺氧复氧损伤的保护作用及信号通路。方法用改良法培养出生1-3 d的乳鼠心肌细胞,分为5组:对照组、缺氧复氧组、缺氧复氧组+CT-1+LY294002组(PIK3/Akt阻断剂)、缺氧复氧组+CT-1组、缺氧复氧组+CT-1+助溶... 目的探讨心肌营养-1(CT-1)对心肌缺氧复氧损伤的保护作用及信号通路。方法用改良法培养出生1-3 d的乳鼠心肌细胞,分为5组:对照组、缺氧复氧组、缺氧复氧组+CT-1+LY294002组(PIK3/Akt阻断剂)、缺氧复氧组+CT-1组、缺氧复氧组+CT-1+助溶剂DMSO组。CT-1的浓度为10 ng/ml,缺氧3 h,复氧3 h。MTS法测定心肌细胞的存活率,四氯四乙基苯丙咪唑基羰化青碘化物(JC1)以流式细胞仪和免疫荧光检测心肌细胞线粒体膜电位(△(?)m),二氯荧光黄双乙酸盐(DCFH CA)检测细胞活性氧(ROS),心肌细胞凋亡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PI3-K磷酸化蛋白水平和磷酸化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缺氧复氧培养后心肌细胞凋亡率及细胞内ROS较对照组明显增加,分别是(19.72%±1.45%比2.2%±0.14%,14.28%±1.42比3.54±0.46, P<0.05),而心肌细胞存活率显著降低,心肌细胞△(?)m下降,磷酸化GSK-3β蛋白表达明显下调。而CT-1处理的心肌细胞,心肌细胞存活率(87%±3.4%)明显高于缺氧复氧组,而心肌细胞凋亡率及细胞内ROS显著减少,mPTP水平更高,PI3-K磷酸化蛋白和磷酸化GSK-3β蛋白水平增加,eNOS表达上调。CT-1的这些作用能被PIK3/Akt阻断剂LY294002抑制。结论心肌营养素-1能减轻缺氧复氧引起的心肌细胞损伤,其作用依赖PIK3/Akt/eNOS信号通路的激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kt GSK-3β 复氧损伤 缺氧复氧 磷酸化蛋白 乳鼠心肌细胞 Β蛋白 信号通路 细胞存活率 活性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hRNA沉默ROCK1和ROCK2表达对缺氧诱导的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孙国芳 丁浩 +4 位作者 李菊香 洪葵 董家龙 吴清华 程晓曙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307-2312,共6页
目的:探讨Rho相关的卷曲蛋白激酶(ROCK1)和ROCK2在缺氧诱导的大鼠心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原代培养大鼠心肌细胞,并用抗α-横纹肌肌动蛋白免疫组化法进行鉴定。将ROCK1-shRNA和ROCK2-shRNA瞬时转染细胞,48 h后给予缺氧6 h处理。实... 目的:探讨Rho相关的卷曲蛋白激酶(ROCK1)和ROCK2在缺氧诱导的大鼠心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原代培养大鼠心肌细胞,并用抗α-横纹肌肌动蛋白免疫组化法进行鉴定。将ROCK1-shRNA和ROCK2-shRNA瞬时转染细胞,48 h后给予缺氧6 h处理。实验分为5组:(1)空白对照组;(2)缺氧组;(3)缺氧+阴性对照shRNA组;(4)缺氧+ROCK1-shRNA组;(5)缺氧+ROCK2-shRNA组。用倒置显微镜观察心肌细胞搏动频率与节律;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细胞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LDH)含量;用MTT检测细胞存活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ROCK1和ROCK2的表达,并检测caspase-3和p-PI3K的表达情况。结果:鉴定证实大鼠心肌细胞原代培养成功。缺氧损伤后心肌细胞搏动频率较对照组明显减慢,搏动幅度减弱,节律不规整(P<0.01),而ROCK1-shRNA和ROCK2-shRNA的转染能抑制缺氧导致的这一作用(P<0.05或P<0.01)。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发现,缺氧能导致细胞培养液LDH含量升高(P<0.01),而ROCK1-shRNA和ROCK2-shRNA的转染能抑制缺氧导致的这一作用(P<0.01)。MTT检测发现,缺氧能导致心肌细胞存活率降低(P<0.05),而ROCK1-shRNA和ROCK2-shRNA的转染能抑制缺氧导致的这一作用(P<0.05)。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缺氧能导致心肌细胞凋亡率升高(P<0.01),而ROCK1-shRNA和ROCK2-shRNA的转染能抑制缺氧导致的这一作用(P<0.05或P<0.01)。Western blotting检测发现,ROCK1-shRNA的转染能降低ROCK1的表达(P<0.05),ROCK2-shRNA的转染能降低ROCK2的表达(P<0.01);缺氧能导致caspase-3表达升高(P<0.05)、p-PI3K表达降低(P<0.01),ROCK1-shRNA和ROCK2-shRNA的转染能抑制缺氧导致的这一作用(P<0.05或P<0.01)。结论:ROCK1和ROCK2表达下调能抑制缺氧损伤导致的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其机制与抑制caspase-3活化和增强p-PI3K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o相关的卷曲蛋白激酶 心肌细胞 SHRNA 缺氧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索洛尔与美托洛尔对心房颤动患者运动过程中心室率影响的差异比较 被引量:5
19
作者 罗潇 黄青霞 +5 位作者 徐劲松 余韵 谢峰 周微 刘越 孙小沛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4期4237-4240,共4页
目的探讨比索洛尔与美托洛尔对心房颤动(房颤)患者活动过程中心室率影响的差异。方法根据药物使用种类及时间进行分组,回顾性分析2015年9月—2017年9月42例窦性心律患者(23例使用美托洛尔,19例使用比索洛尔)和50例持续性房颤患者(28例... 目的探讨比索洛尔与美托洛尔对心房颤动(房颤)患者活动过程中心室率影响的差异。方法根据药物使用种类及时间进行分组,回顾性分析2015年9月—2017年9月42例窦性心律患者(23例使用美托洛尔,19例使用比索洛尔)和50例持续性房颤患者(28例使用美托洛尔,22例使用比索洛尔)在6 min步行试验过程中的心室率变化情况,从而分析比索洛尔和美托洛尔对心室率的不同作用特点。结果所有患者在使用药物前后,活动过程中心室率变化均经历了先上升再下降的过程。使用药物前,窦性心律组在活动过程中的最大心室率出现在第5分钟,房颤组出现在第3分钟;使用美托洛尔后,窦性心律组患者活动过程中的最大心室率仍出现在第5分钟,房颤组患者活动过程中的最大心室率仍出现在第3分钟;使用比索洛尔后,窦性心律组患者活动过程中的最大心室率延迟出现在第6分钟,房颤组患者活动过程中的最大心室率延迟出现在第5分钟。窦性心律组,使用两种药物的患者休息5 min后心室率与活动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房颤组,使用两种药物的患者休息5 min后心室率与活动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较之于美托洛尔,比索洛尔降低患者活动过程中最大心室率方面的作用更明显;比索洛尔可能具有延迟患者活动过程中心室率峰值再出现的作用,可能具有更为明显的心室率控制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比索洛尔 美托洛尔 6min步行试验 心室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5/凋亡调节蛋白信号途径在低温诱导心肌细胞损伤及凋亡中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7
20
作者 王耀晟 程晓曙 +2 位作者 洪葵 吴宗贵 李毅刚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540-544,共5页
目的:探讨低温刺激诱导心肌细胞损伤及凋亡,以及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5(ERK5)/凋亡调节蛋白Bim途径的调控作用。方法:基于乳鼠原代心肌细胞,低温培养箱施加低温刺激;使用特异性小干扰RNA(siRNA)下调ERK5或Bim的表达;细胞凋亡使用流式... 目的:探讨低温刺激诱导心肌细胞损伤及凋亡,以及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5(ERK5)/凋亡调节蛋白Bim途径的调控作用。方法:基于乳鼠原代心肌细胞,低温培养箱施加低温刺激;使用特异性小干扰RNA(siRNA)下调ERK5或Bim的表达;细胞凋亡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蛋白表达水平通过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内钙离子、活性氧簇(ROS)水平、线粒体膜电位(ΔΨm)通过荧光标记及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在低温刺激下的心肌细胞中,ERK5 siRNA可加剧Bim蛋白表达;Bim siRNA不影响ERK5,但减轻p-ERK5表达;ERK5 siRNA导致更高的细胞凋亡率,Bim siRNA则可减弱ERK5 siRNA的促凋亡作用;ERK5 siRNA加重了细胞内钙离子超载、ROS激活、线粒体膜电位破坏,Bim siRNA则可对抗上述损伤性作用。结论:在低温干预下的心肌细胞中,下调ERK5可释放对Bim的表达抑制,加重凋亡、细胞内钙离子超载、ROS爆发,造成更严重的线粒体膜电位破坏,而下调Bim则产生反向的保护作用。结果显示ERK5/Bim途径在低温诱导心肌细胞损伤中的重要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刺激 心肌细胞 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5 凋亡调节蛋白Bi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