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南昌市水稻黑条矮缩病的发生和控制 |
唐杰
万小年
万海龙
|
《南方农业》
|
2015 |
0 |
|
2
|
农作物良种培育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
吴传勇
赵琳莉
杨明
郭军
|
《农业开发与装备》
|
2013 |
3
|
|
3
|
水稻良种穗系标准化繁育关键技术的探索 |
郭军
陈文
|
《种子科技》
|
2018 |
0 |
|
4
|
长江中游南部稻区杂交晚稻高产育种策略的研究 |
张宏玉
彭玉生
钟平安
易全华
罗赣丰
石庆华
谢金水
黄英金
|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2
|
|
5
|
杂交稻海南冬季大规模制种中平衡高产的规范化技术体系 |
张宏玉
易全华
钟平安
唐品龙
余秋平
黄英金
|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
2007 |
2
|
|
6
|
两系杂交早稻株两优538的选育与应用 |
徐金仁
肖长明
刘红兵
余秋平
毛卫英
邓兴木
何长水
杨恒佳
|
《种子》
北大核心
|
2015 |
3
|
|
7
|
不同处理对萝卜芽苗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
周庆红
曾勇军
唐杰
杨寅桂
|
《现代园艺》
|
2013 |
6
|
|
8
|
欣荣优华占的选育与高产栽培技术 |
徐金仁
房玉存
杨恒佳
|
《种子》
北大核心
|
2015 |
3
|
|
9
|
杂交晚籼新组合吉优雅占的选育与应用 |
王艾平
唐显岩
万小年
余秋平
桂在智
杨恒佳
|
《种子》
北大核心
|
2016 |
1
|
|
10
|
菜心小孢子发生及雄配子体发育的研究 |
肖旭峰
唐杰
周庆红
|
《现代园艺》
|
2013 |
2
|
|
11
|
种植密度对黑芝麻农艺性状的影响 |
马淑娟
刘小林
胡金和
|
《河北农业科学》
|
2011 |
4
|
|
12
|
高产优质杂交晚稻新组合洪优华占的选育 |
唐杰
彭小松
傅军如
黄良萍
张少虎
余秋平
叶祖芳
|
《中国种业》
|
2018 |
2
|
|
13
|
杂交早籼稻新组合优Ⅰ156 |
肖长明
余秋平
张少虎
喻代庆
张友合
|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1
|
|
14
|
优质常规晚籼稻品种洪香占的选育与应用 |
喻全华
陈文
魏春霞
余秋平
李华海
郭军
|
《中国稻米》
|
2020 |
1
|
|
15
|
南方水稻种植及病虫害防治技术 |
陈文
郭军
|
《种子科技》
|
2018 |
4
|
|
16
|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创新与实践 |
郭芬
郭小英
陈文
马娟
赵琳莉
|
《江西农业》
|
2017 |
2
|
|
17
|
两系杂交中稻组合Y两优5813的选育及制种技术要点 |
罗潮洲
王东有
廖会花
方又平
余秋平
黎余华
蔡件生
李森源
|
《农业科技通讯》
|
2015 |
3
|
|
18
|
水稻不育系海南冬繁优质高产技术 |
余秋平
张方圆
|
《江西农业科技》
|
2000 |
1
|
|
19
|
两系杂交早稻新组合‘陵两优193’选育及栽培技术 |
万小年
余秋平
肖长明
吴传勇
赵琳莉
|
《南方农业》
|
2015 |
1
|
|
20
|
两系杂交早稻新品种陆两优538 |
黄河清
余秋平
|
《福建稻麦科技》
|
2017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