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鲳鱼加工与副产物高值化利用研究现状 被引量:1
1
作者 涂雨晨 林海生 +1 位作者 高加龙 钟赛意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90-196,共7页
金鲳鱼(Trachinotus ovatus)是中国南海主要的经济养殖鱼类之一。随着养殖技术的快速发展,金鲳鱼产量逐年上升,其保活流通、保鲜及其精深加工对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文章综述了金鲳鱼的保活流通、低温保鲜、非热加工、生物保... 金鲳鱼(Trachinotus ovatus)是中国南海主要的经济养殖鱼类之一。随着养殖技术的快速发展,金鲳鱼产量逐年上升,其保活流通、保鲜及其精深加工对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文章综述了金鲳鱼的保活流通、低温保鲜、非热加工、生物保鲜、鱼糜加工、罐头加工、腌制烟熏加工、金鲳鱼蛋白高值化加工、预制食品和副产物(鱼头、鱼骨、内脏蛋白酶、鱼油和胶原蛋白)高值化利用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并讨论了各方面存在的不足以及未来发展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鲳鱼 加工技术 副产物高值化利用 保活运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圆鮀鲣肌肉组织酶解产物抗疲劳活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章超桦 苏阳 +1 位作者 曹文红 卢虹玉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CAS 2017年第1期43-49,共7页
圆鮀鲣是我国南海高产低值的一类金枪鱼。对其肌肉组织的普通肉和暗色肉进行了酶解及氨基酸组成分析,并进行了抗疲劳活性动物实验评价。圆鮀鲣的普通肉酶解产物冻干粉和暗色肉酶解产物冻干粉的氨基酸质量分数分别为57.06%和58.90%,其中... 圆鮀鲣是我国南海高产低值的一类金枪鱼。对其肌肉组织的普通肉和暗色肉进行了酶解及氨基酸组成分析,并进行了抗疲劳活性动物实验评价。圆鮀鲣的普通肉酶解产物冻干粉和暗色肉酶解产物冻干粉的氨基酸质量分数分别为57.06%和58.90%,其中支链氨基酸含量占总氨基酸的约18%。普通肉酶解产物冻干粉和暗色肉酶解产物冻干粉中分子质量5 000 Da以下肽的质量分数均达到70%以上,700 Da以下的肽占20%以上。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圆鮀鲣的普通肉酶解产物冻干粉和暗色肉酶解产物冻干粉的各剂量组均具备显著延长小鼠负重游泳时间,增加小鼠肝糖原储备和降低运动后小鼠血清尿素氮含量的作用,表明2种酶解产物均有显著的抗疲劳活性,且二者无显著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圆鮀鲣的普通肉和暗色肉组织均可作为抗疲劳保健产品潜在的开发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鮀鲣 普通肉 暗色肉 酶解 抗疲劳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南海深海真菌Exophiala sp. SCSIO 05791次级代谢产物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罗小卫 林秀萍 +3 位作者 Limbadri Salendra 庞小艳 戴昱 刘永宏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959-962,共4页
对中国南海500 m深海水来源真菌Exophiala sp.SCSIO 05791进行了次级代谢产物研究;综合运用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凝胶柱层析、中压反相柱层析以及半制备高效液相等色谱学方法对其大米发酵产物进行分离纯化,从中分离到8个单体化合... 对中国南海500 m深海水来源真菌Exophiala sp.SCSIO 05791进行了次级代谢产物研究;综合运用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凝胶柱层析、中压反相柱层析以及半制备高效液相等色谱学方法对其大米发酵产物进行分离纯化,从中分离到8个单体化合物,利用核磁共振、质谱等波谱学手段并结合其理化性质及文献数据鉴定了其化学结构:stephacidin A(1)、吲哚-3-乙酸(2)、环(D)-脯氨酸-(D)-苯丙氨酸(3)、反式阿魏酸(4)、顺式阿魏酸(5)、2-(乙酰氨基)-苯酚(6)、氨基苯甲酸(7)、4-羟基苯酞(8)。化合物1~8均为首次从该属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南海 海洋真菌 次级代谢产物 外瓶霉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港牡蛎二倍体及三倍体幼虫生物学特征比较 被引量:1
4
作者 秦艳平 张跃环 +4 位作者 莫日馆 李军 肖述 马海涛 喻子牛 《海洋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23-128,共6页
为了评估香港牡蛎二倍体及三倍体幼虫生物学特征,于2013~2015年,在湛江和北海两地比较了二倍体及三倍体幼虫生长、存活及变态差异,计算了三倍体优势率,评估了倍性与环境效应互作对其表型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三倍体D形幼虫显著大于二... 为了评估香港牡蛎二倍体及三倍体幼虫生物学特征,于2013~2015年,在湛江和北海两地比较了二倍体及三倍体幼虫生长、存活及变态差异,计算了三倍体优势率,评估了倍性与环境效应互作对其表型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三倍体D形幼虫显著大于二倍体幼虫,之后,伴随着个体增长,生长优势逐渐增大,15日龄时的三倍体优势率为8.9%~9.1%。三倍体幼虫存活力与二倍体相当,未出现大量致死现象。三倍体变态规格显著大于二倍体,其优势率为5.1%~5.3%;三倍体变态时间显著低于二倍体,但其变态率与二倍体相当,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经过双因子分析模型的方差分析检测,发现倍性和环境效应都会对香港牡蛎幼虫生长产生显著影响(p<0.001),环境是影响幼虫存活率及变态的主要因子(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港牡蛎 三倍体 幼虫生物学 P×E互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冷泉区深海沉积物中细菌的分离培养及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杨硕 高峥 邵宗泽 《氨基酸和生物资源》 CAS 2016年第1期34-40,共7页
为了认识南海深海冷泉区沉积物中可培养微生物的多样性,本文以冷泉区与非冷泉区两个站点的深海沉积物为样品,通过两种培养基(R2A海水培养基和2216E培养基)直接涂布或富集后平板分离纯化,从9个样品中共得到395株菌株,并通过16SrRNA基因鉴... 为了认识南海深海冷泉区沉积物中可培养微生物的多样性,本文以冷泉区与非冷泉区两个站点的深海沉积物为样品,通过两种培养基(R2A海水培养基和2216E培养基)直接涂布或富集后平板分离纯化,从9个样品中共得到395株菌株,并通过16SrRNA基因鉴定,分属10个属。发现产芽胞细菌分布最广、丰度最大,包括3个属、15个种。其中芽胞杆菌(Bacillus)无论是在数量还是在种类上都分布最多。并且,随着水深和沉积物深度的增加,分离到的可培养微生物丰富度降低。本研究表明,即使在冷泉区,南海深海沉积物中产芽胞细菌也比较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 冷泉区 深海沉积物 可培养微生物 产芽胞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stalachloride E,红树林内生杂色拟盘多毛孢真菌中的新氯代二苯甲酮衍生物(英文) 被引量:1
6
作者 冼嘉韵 林秀萍 +6 位作者 陆鑫 万军庭 王俊锋 周雪峰 艾文 涂正超 刘永宏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J0008-J0013,共6页
内生真菌已经成为发现结构新颖、活性显著的次级代谢产物的重要来源,红树林内生真菌的代谢产物中发现了许多结构多样的化合物,引起了人们的广泛重视。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以及制备薄层色谱等方法从南海红树林植... 内生真菌已经成为发现结构新颖、活性显著的次级代谢产物的重要来源,红树林内生真菌的代谢产物中发现了许多结构多样的化合物,引起了人们的广泛重视。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以及制备薄层色谱等方法从南海红树林植物桐花树内生杂色拟盘多毛孢真菌大米发酵产物中的乙酸乙酯提取物中得到4个代谢产物,其中1个新氯代二苯甲酮衍生物pestalachloride E(2),2个已知的二苯甲酮衍生物pestalachlorides C(1)和B(3),1个已知的蒽醌化合物,大黄素甲醚physcion(4)。新化合物通过一维和二维核磁共振谱鉴定,并通过高分辨电喷雾质谱确认。细胞毒实验结果表明化合物1显示良好的抗肿瘤活性,IC50在2.8~82.4μmol/L区间。化合物3显示具有抗炎活性,对环氧合酶-2的抑制活性为IC50 2.4μ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代二苯甲酮衍生物 红树林 桐花树 内生真菌 杂色拟盘多毛孢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蚕运动饮料的制备及其对小鼠运动耐力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朱国萍 陈自豪 叶宁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04-210,共7页
以双齿围沙蚕小分子酶解产物(小于5 kDa)作为原料研制沙蚕运动饮料。通过考察不同辅料、不同含量的沙蚕小分子酶解产物、不同的灭菌方式对饮料DPPH自由基清除作用的影响并结合感官评价确定沙蚕运动饮料的最佳配方,并探究沙蚕运动饮料的... 以双齿围沙蚕小分子酶解产物(小于5 kDa)作为原料研制沙蚕运动饮料。通过考察不同辅料、不同含量的沙蚕小分子酶解产物、不同的灭菌方式对饮料DPPH自由基清除作用的影响并结合感官评价确定沙蚕运动饮料的最佳配方,并探究沙蚕运动饮料的抗疲劳功效。实验结果表明,沙蚕运动饮料的最佳配方为沙蚕小分子酶解产物(小于5 kDa)含量40%、白砂糖含量5%、罗汉果多糖含量0.02%、柠檬汁含量1.2%、磷酸二氢钾含量0.05%、磷酸二氢钠含量0.1%、NaCl含量0.05%(均为质量分数),其(质量浓度为2.25 mg/mL)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为94.1%,IC_(50)值为0.8 mg/mL;动物实验结果显示,高剂量沙蚕运动饮料可显著(P<0.01)延长小鼠的负重游泳时间,低、中、高剂量沙蚕运动饮料均能显著增加小鼠肝糖原的含量(P<0.01)并能显著降低小鼠血清尿素氮含量(P<0.01),同时低剂量沙蚕运动饮料能显著降低小鼠血乳酸的含量(P<0.01),具有显著的抗疲劳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齿围沙蚕 小分子酶解产物 运动饮料 抗氧化 抗疲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子对接的三角帆蚌酪氨酸酶抑制肽筛选及活性评价
8
作者 林海生 康佳傲 +6 位作者 李菲 谢绍河 曾堉斯 秦小明 曹文红 陈忠琴 郑惠娜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3-143,共11页
【目的】筛选和鉴定三角帆蚌(Hyriopsis cumingii)珍珠层蛋白酶解产物中的酪氨酸酶抑制肽,为美白肽的研究与开发提供依据。【方法】以三角帆蚌珍珠层粉为原料,基于其蛋白组成特性,采用物理改性和可控酶解技术制备珍珠层活性肽(Peptides ... 【目的】筛选和鉴定三角帆蚌(Hyriopsis cumingii)珍珠层蛋白酶解产物中的酪氨酸酶抑制肽,为美白肽的研究与开发提供依据。【方法】以三角帆蚌珍珠层粉为原料,基于其蛋白组成特性,采用物理改性和可控酶解技术制备珍珠层活性肽(Peptides from nacre powder,P-NP),通过测定其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铵盐(ABTS)和1,1-二苯基-2-苦基肼自由基(DPPH)的清除能力、酪氨酸酶抑制活性以及对紫外线B(UVB)辐照损伤人永生化角质形成细胞(HaCaT)的影响,探究其体外活性。采用液质联用技术(LC-MS/MS)和分子对接技术从P-NP中鉴定并筛选出三角帆蚌酪氨酸酶抑制肽,并进行固相合成和体外活性验证。【结果】P-NP的ABTS和DPPH自由基清除效果较佳,肽质量浓度为1.00、14.00 mg/mL时,两者清除率分别为41.58%和11.23%;P-NP的酪氨酸酶活性抑制能力良好,其半抑制浓度(IC_(50))值为7.51 mg/mL。P-NP质量浓度在83.22μg/mL时,显著提高UVB损伤HaCaT细胞的生长活力(P<0.05)。P-NP经LC-MS/MS鉴定后筛选出相对分子质量集中在500~1000的61条肽序列作为候选肽库,分子对接筛选出3条潜在的酪氨酸酶抑制肽,其主要通过氢键与酪氨酸酶活性中心及其以外的位点相结合,从而达到抑制其活性的作用。其中,Tyr-Pro-Asn-Pro-Tyr(YPNPY)对酪氨酸酶抑制作用最强,IC_(50)为(0.545±0.028)mmol/L,主要抑制类型为竞争型抑制。【结论】三角帆蚌珍珠层活性肽具有良好的清除自由基和酪氨酸酶抑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角帆蚌 珍珠层粉 酪氨酸酶抑制 活性肽 分子对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方格星虫体壁明胶的理化特征及功能特性分析
9
作者 庄毓秀 林海生 +5 位作者 秦小明 曹文红 陈忠琴 高加龙 郑惠娜 章超桦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226-234,共9页
以方格星虫为原料,分析体壁明胶(Sipunculus nudus body gelatine,SNBG)的结构与功能特性。热水法提取SNBG,分析其氨基酸组成,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质谱法、紫外光谱法、傅里叶红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等对SNBG结构进行表征;通... 以方格星虫为原料,分析体壁明胶(Sipunculus nudus body gelatine,SNBG)的结构与功能特性。热水法提取SNBG,分析其氨基酸组成,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质谱法、紫外光谱法、傅里叶红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等对SNBG结构进行表征;通过测定SNBG的等电点、热变性温度、乳化活性指数(emulsifying activity index,EAI)、乳化稳定性指数(emulsion stability index,ESI)、起泡能力(foam capacity,FC)、泡沫稳定性(foam stability,FS)和持油性(oil holding capacity,OHC)研究其功能特性,并测定其DPPH自由基清除率与抑制酪氨酸酶活力。结果表明,热水提取SNBG富含甘氨酸(22.41%)、脯氨酸(6.62%)和疏水性氨基酸(27.89%),具有Ⅰ型胶原的亚基结构,且产生更多的小分子肽,纤维网状结构较少,出现不规则孔隙,形成光滑片状结构交联;光谱结果显示,SNBG在230 nm处有最大的紫外吸收峰,具有部分三螺旋结构,热水提取过程中大部分解折叠为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结构;此外,SNBG的热变性温度为42.70℃,等电点为4.37;10 mg/mL的SNBG,pH值为6时,EAI、ESI、FC、FS和OHC分别为99 m^(2)/g、40 min、60%、5.88%和12.67 g/g;SNBG在1~5 mg/mL质量浓度范围内,抗氧化活性与抑制酪氨酸酶活力呈浓度依赖关系,并且5 mg/mL的SNBG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和酪氨酸酶抑制率分别为30.46%和78.61%。综上所述,SNBG部分三螺旋结构解旋以光滑片状结构交联,具有抗氧化和抑制酪氨酸酶活力且功能特性较好,该研究可为SNBG在食品及化妆品领域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格星虫 明胶 结构表征 功能特性 抑制酪氨酸酶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生菌对军曹鱼幼鱼生长性能、消化酶和免疫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37
10
作者 何伟聪 董晓慧 +4 位作者 谭北平 杨奇慧 迟淑艳 刘泓宇 章双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3821-3830,共10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枯草芽孢杆菌、嗜酸乳杆菌单独或混合添加于饲料中对军曹鱼幼鱼生长性能、消化酶和免疫酶活性的影响。选取平均体重为(22.00±0.15)g的健康军曹鱼幼鱼840尾,随机分成7组(T0、T1、T2、T3、T4、T5、T6组),每组3个重复,... 本试验旨在研究枯草芽孢杆菌、嗜酸乳杆菌单独或混合添加于饲料中对军曹鱼幼鱼生长性能、消化酶和免疫酶活性的影响。选取平均体重为(22.00±0.15)g的健康军曹鱼幼鱼840尾,随机分成7组(T0、T1、T2、T3、T4、T5、T6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0尾鱼。T0组为对照组,投喂基础饲料50 d;T1、T2和T3组前30天分别投喂含1×107CFU/g枯草芽孢杆菌、1×107CFU/g嗜酸乳杆菌、2×107CFU/g枯草芽孢杆菌与嗜酸乳杆菌混合物(枯草芽孢杆菌∶嗜酸乳杆菌=1∶1,质量比)的饲料,后20天投喂基础饲料;T4、T5和T6组分别投喂含1×107CFU/g枯草芽孢杆菌、1×107CFU/g嗜酸乳杆菌、2×107CFU/g枯草芽孢杆菌与嗜酸乳杆菌混合物的饲料50 d。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T1、T2组的增重率(WGR)无显著差异(P>0.05),T3、T4、T5、T6组的W GR则显著升高(P<0.05),最大值出现在T6组,且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特定生长率(SGR)的变化趋势与W GR类似。T2、T3、T4、T5、T6组的饲料系数(FCR)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T4和T6组还显著低于其他益生菌添加组(P<0.05)。饲料中添加益生菌能显著提高肝脏淀粉酶及肝脏和肠道蛋白酶活性(P<0.05);对照组及T3和T4组肠道淀粉酶活性显著低于T5和T6组(P<0.05),显著高于T1和T2组(P<0.05)。各益生菌添加组血清溶菌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持续投喂益生菌组(T4、T5、T6组)血清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T6组还显著高于T4和T5组(P<0.05),非持续投喂益生菌组(T1、T2、T3组)中除T1组外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饲料中添加益生菌显著降低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P<0.05);血清酸性磷酸酶活性除T2和T3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T6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外,其余各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本试验条件下,饲料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嗜酸乳杆菌或二者的混合物(质量比1∶1)均能够促进军曹鱼幼鱼的生长,提高免疫酶和消化酶活性,持续投喂效果优于非持续投喂,以持续投喂2种益生菌混合物的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曹鱼 益生菌 生长性能 免疫酶 消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对有水保活石斑鱼代谢与鱼肉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4
11
作者 范秀萍 秦小明 +3 位作者 章超桦 陈建平 朱乾峰 陈鹏文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4期241-248,共8页
为探讨温度对有水保活珍珠龙胆石斑鱼代谢与肌肉品质的影响,该文对不同温度有水保活珍珠龙胆石斑鱼的存活率、保活前后的水质变化、血液生化指标与肌肉理化性质等进行了测定。将体质量为(503?31)g的石斑鱼暂养48 h后,以平均1~2℃/h的速... 为探讨温度对有水保活珍珠龙胆石斑鱼代谢与肌肉品质的影响,该文对不同温度有水保活珍珠龙胆石斑鱼的存活率、保活前后的水质变化、血液生化指标与肌肉理化性质等进行了测定。将体质量为(503?31)g的石斑鱼暂养48 h后,以平均1~2℃/h的速度程序降温至13~14℃,分别在15,20,25℃的条件下保活。结果显示:珍珠龙胆石斑鱼在15、20和25℃下保活96 h后的存活率分别为100%,75%和17%。低温保活显著降低水体中代谢产物含量,15组与25℃组相比,珍珠龙胆石斑鱼在24~96 h内的总氨氮产量降低量在38.12%~57.76%。表明低温通过降低鱼体的呼吸代谢,减少水体中总氨氮与非离子氨氮的浓度而减缓水质恶化。休眠后鱼体受到低温应激作用血清皮质醇与血糖水平均显著上升(P<0.05)。保活72 h后,与25℃组相比,15℃处理组鱼体血清皮质醇含量显著降低,但血糖水平显著增加(P<0.05),表明低温能降低鱼体在保活过程中的应激反应,同时出现显著的高血糖症状。与新鲜的珍珠龙胆石斑鱼相比,保活72 h后,15℃处理组血清中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和肌酸激酶活性均无显著性变化(P>0.05),乳酸脱氢酶活性、尿素氮、尿酸、总蛋白含量均显著上升(P<0.05);而甘油三酯含量显著下降(P<0.05);且肌肉中糖原与粗脂肪质量分数分别下降32.50%和36.32%,水分、粗蛋白、乳酸含量、以及持水力和p H值均无显著变化(P>0.05),总体优于25℃处理组。表明25℃保活条件下珍珠龙胆石斑鱼通过增强机体代谢酶活性,增加能量物质代谢,而导致肌肉品质下降;而在15℃保活鱼体能维持较低的代谢水平,生存能力提高,保活72 h后肌肉品质无显著变化。因此15℃适合珍珠龙胆石斑鱼的长途保活运输。该研究结果为珍珠龙胆石斑鱼的有水保活运输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活性 理化性质 珍珠龙胆石斑鱼 低温保活 血清生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硒源与硒水平对军曹鱼幼鱼生长性能、肝脏和血清抗氧化指标及组织硒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20
12
作者 杨原志 聂家全 +3 位作者 谭北平 董晓慧 杨奇慧 迟淑艳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3894-3904,共11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硒源和硒水平对军曹鱼幼鱼生长性能、肝脏和血清抗氧化指标及组织硒含量的影响,以确定军曹鱼幼鱼对不同硒源的最适需要量。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对照)、0.3、0.6、0.9和1.2 mg/kg(以硒计)的亚硒酸钠(Se-S)或蛋氨酸硒(Se... 本试验旨在研究硒源和硒水平对军曹鱼幼鱼生长性能、肝脏和血清抗氧化指标及组织硒含量的影响,以确定军曹鱼幼鱼对不同硒源的最适需要量。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对照)、0.3、0.6、0.9和1.2 mg/kg(以硒计)的亚硒酸钠(Se-S)或蛋氨酸硒(Se-Met),配制9种试验饲料(共用对照饲料),饱食投喂初始体重为(22.18±0.35)g的军曹鱼幼鱼10周。每种试验饲料投喂3个网箱(重复),每个网箱放养30尾试验鱼。结果表明:1)硒水平对特定生长率(SGR)和增重率(WGR)有极显著影响(P<0.01),但对成活率(SR)和饲料系数(FCR)无显著影响(P>0.05);硒源及硒源与硒水平的交互作用对SGR、W GR、FCR和SR均无显著影响(P>0.05)。SGR和W GR随着硒水平的升高先升高后降低。2)硒水平极显著影响肝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及血清GSH-Px活性(P<0.01),并显著影响血清GR活性(P<0.05);硒源极显著影响肝脏GR、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MDA含量及血清T-SOD活性(P<0.01);硒源和硒水平的交互作用显著影响肝脏CAT活性和MDA含量及血清T-SOD活性(P<0.05)。肝脏和血清GSH-Px活性随着硒水平的升高呈先升高后稳定趋势,GR活性呈先下降后稳定趋势。2种硒源均在添加量为0.9 mg/kg时有最高的肝脏GSH-Px活性,最低的肝脏GR活性。肝脏CAT活性随着硒水平的升高逐渐升高。3)脊椎骨、全鱼和肝脏硒含量随硒水平的升高而增加。硒源极显著影响脊椎骨硒含量(P<0.01),硒源和硒水平的交互作用极显著影响肝脏和脊椎骨硒含量(P<0.01)。以蛋氨酸硒和亚硒酸钠为硒源,通过二次回归曲线分析得出饲料硒水平分别为1.29和1.46 mg/kg时军曹鱼幼鱼可以获得最大SGR。以SGR和全鱼硒含量为判据,军曹鱼幼鱼对蛋氨酸硒的生物利用率分别相当于亚硒酸钠的1.20和2.90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曹鱼幼鱼 生长性能 抗氧化酶 硒沉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熊本牡蛎多嵴和无嵴品系F_1生长性状的群体选育 被引量:10
13
作者 张跃环 秦艳平 +5 位作者 张扬 李军 肖述 向志明 马海涛 喻子牛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82-889,共8页
为了改良熊本牡蛎(Crassostrea sikamea)生长性能,以多嵴品系和无嵴品系熊本牡蛎为材料,以壳高为指标,按照10%留种率,采用截头法进行了两个品系的群体选育研究,结果表明:选择反应及现实遗传力随着个体增大而增加,且多嵴品系选择反应略... 为了改良熊本牡蛎(Crassostrea sikamea)生长性能,以多嵴品系和无嵴品系熊本牡蛎为材料,以壳高为指标,按照10%留种率,采用截头法进行了两个品系的群体选育研究,结果表明:选择反应及现实遗传力随着个体增大而增加,且多嵴品系选择反应略高于无嵴品系。对于多嵴品系而言,幼虫期、稚贝期、养成的选择反应及现实遗传分别为0.33±0.04、0.19±0.02,0.46±0.03、0.26±0.02,0.63±0.11、0.36±0.07;无嵴品系的分别为0.30±0.04、0.17±0.02,0.43±0.03、0.25±0.02,0.58±0.10、0.33±0.06。经过1周年的养成,多嵴品系和无嵴品系的壳高遗传改进量分别为8.41%、7.71%。由此可见,两个品系的现实遗传力相对较高,说明存在着一定程度的遗传变异。研究为熊本牡蛎遗传改良及新品系培育提供了理论与实践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熊本牡蛎 群体选育 选择反应 现实遗传力 遗传改进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牡蛎酶解产物的组成特点及其体外免疫活性 被引量:25
14
作者 李婉 曹文红 +3 位作者 章超桦 秦小明 高加龙 郑慧娜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6期35-42,共8页
香港牡蛎是我国南方高产低值的一种海洋贝类。为了提高其附加值,本研究以香港牡蛎为原料,通过酶法水解结合细胞实验对酶解产物及其超滤组分进行组成特点分析和免疫活性评价。结果表明:牡蛎酶解产物及各超滤组分分子量分布主要集中在<... 香港牡蛎是我国南方高产低值的一种海洋贝类。为了提高其附加值,本研究以香港牡蛎为原料,通过酶法水解结合细胞实验对酶解产物及其超滤组分进行组成特点分析和免疫活性评价。结果表明:牡蛎酶解产物及各超滤组分分子量分布主要集中在<2.5 k Da范围内,含量达53.00%~85.00%,且氨基酸组成齐全;牡蛎酶解产物可促进脾淋巴细胞和腹腔巨噬细胞的免疫功能,各超滤组分(>10、10~5、5~2.5和<2.5 k Da)在浓度为0.25~4.0 mg/m L范围内,其体外免疫活性强弱具有一定的浓度相关性,且<2.5 k Da组分和5~2.5 k Da组分的免疫功能优于其他组分。牡蛎酶解产物各超滤组分中<2.5 k Da组分和5~2.5 k Da组分可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蛎解产物 脾淋巴细胞 腹腔巨噬细胞 免疫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浦珠母贝选育家系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9
15
作者 范嗣刚 王婧璇 +3 位作者 黄桂菊 刘宝锁 郭奕惠 喻达辉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90-96,共7页
该研究选取具有多态性的6对微卫星引物对构建的2批合浦珠母贝(Pinctada fucata)完全双列杂交家系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6个微卫星标记在9个家系360个个体中共检测到32个等位基因,有效等位基因(Ne)为1.758 7-3.586 5,观测杂合度... 该研究选取具有多态性的6对微卫星引物对构建的2批合浦珠母贝(Pinctada fucata)完全双列杂交家系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6个微卫星标记在9个家系360个个体中共检测到32个等位基因,有效等位基因(Ne)为1.758 7-3.586 5,观测杂合度(Ho)为0.144 4-0.488 9,期望杂合度(He)为0.432 0-0.722 2,Shannon指数(I)为0.691 9-1.507 4。9个家系都有单态位点,平均Ho为0.129 2-0.466 7,平均He为0.155 0-0.439 6,平均I为0.248 5-0.712 2。有19个位点(占35.19%)极显著地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各家系之间的遗传距离为0.109 0-1.137 2,遗传相似性系数为0.320 7-0.896 8。家系L4B46与L4B48的遗传距离最大,与D3D313的遗传距离最小。UPGMA法聚类分析显示,9个家系分为3支,L4B48单独成一支,B4D426、B4D427与D4B445聚成一支,其余家系聚成一支。该研究结果为合浦珠母贝家系选择育种的亲本选择与交配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浦珠母贝 家系选育 微卫星 遗传多样性 交配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鳞砗磲的人工繁育和早期发生 被引量:7
16
作者 张跃环 肖述 +4 位作者 李军 马海涛 向志明 张扬 喻子牛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713-1723,共11页
基于2015年的预备性试验,于2016年3—6月在三亚开展了鳞砗磲人工繁育技术研究。结果显示,采用五羟色胺催产剂可以有效促使鳞砗磲排放配子,精卵比例为50∶1~100∶1时受精率、孵化率较高,孵化密度控制在15~20个/m L较适宜,经过36 h孵化,... 基于2015年的预备性试验,于2016年3—6月在三亚开展了鳞砗磲人工繁育技术研究。结果显示,采用五羟色胺催产剂可以有效促使鳞砗磲排放配子,精卵比例为50∶1~100∶1时受精率、孵化率较高,孵化密度控制在15~20个/m L较适宜,经过36 h孵化,获得初孵D形幼虫;优选的D形幼虫经过5 d的微充气培养,即发育至足面盘幼虫,进入附着变态期。利用净水采苗法促使幼虫完成变态,经过7~10 d,幼虫出现鳃、次生壳,并建立完善的虫黄藻系统,即完成变态、形成稚贝。利用一定浓度虫黄藻浸泡足面盘幼虫2 h以内,可以有效地提高变态率。采用微流水+微充气模式和2000~3000 lx光照(白天)进行稚贝培养,稚贝利用体内虫黄藻提供的营养就可以继续完成贝壳生长、器官发育。经过48 d和65 d的培育,分别成功获得壳长×壳高=(1174.0±146.5)μm×(1208.0±135.3)μm的稚贝约3万个,壳长×壳高=(1750.2±224.1)μm×(1816.5±226.5)μm的幼贝约0.5万个。本研究首次在国内人工繁育成功,获得了鳞砗磲苗种,为鳞砗磲人工大规模繁育、增殖放流、移植保育等工作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鳞砗磲 人工繁育 幼虫培育 附着变态 虫黄藻 稚贝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颤藻浓度和水温对凡纳滨对虾响应颤藻粗提液毒性的影响 被引量:8
17
作者 徐煜 徐武杰 +5 位作者 文国樑 胡晓娟 苏浩昌 杨铿 李卓佳 曹煜成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6-32,共7页
文章研究了绿色颤藻(Oscillatoria chlorina)不同成分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的毒性,分析了颤藻浓度与水温对对虾响应粗提液毒性的影响,并初步检测了颤藻粗提液所含的毒素。结果显示,湿藻质量浓度为5.04 mg·m L^(-1)... 文章研究了绿色颤藻(Oscillatoria chlorina)不同成分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的毒性,分析了颤藻浓度与水温对对虾响应粗提液毒性的影响,并初步检测了颤藻粗提液所含的毒素。结果显示,湿藻质量浓度为5.04 mg·m L^(-1)的颤藻细胞及其粗提液可导致93.72%以上的对虾死亡,藻细胞培养液对对虾无致死效应。用湿藻质量浓度高于2.52 mg·m L^(-1)的粗提液注射对虾,对虾死亡率超过86.67%,随质量浓度低至0.504 mg·m L^(-1),对虾死亡率降至2.22%,差异显著(P<0.05);水温显著影响了粗提液对对虾的致死效应(P<0.05),湿藻质量浓度为2.52 mg·m L^(-1)的粗提液在22℃水温条件下可引起20.0%对虾死亡,当温度升至34℃,对虾死亡率增加至97.8%;以微囊藻毒素(Microcystin-RR/YR/LR,MC-RR/YR/LR)作标准品,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颤藻粗提液毒素,结果在粗提液中均未检出RR、YR、LR等3种常见的微囊藻毒素。结果表明,绿色颤藻可致对虾急性死亡,其主要有害成分是颤藻粗提液所含的非MC-RR/YR/LR等藻毒素,对虾对颤藻粗提液毒性的响应与颤藻浓度和水温显著相关(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颤藻 粗提液 颤藻浓度 水温 凡纳滨对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加工处理对华贵栉孔扇贝柱特征风味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16
18
作者 祝亚辉 曹文红 +2 位作者 刘忠嘉 章超桦 秦小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0期131-138,共8页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和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在鉴定特征风味化合物组成的基础上,以新鲜和真空冷冻干燥处理的华贵栉孔扇贝柱为对照,探究热加工处理对华贵栉孔扇贝柱特征风味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扇贝柱粗蛋白和粗脂肪...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和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在鉴定特征风味化合物组成的基础上,以新鲜和真空冷冻干燥处理的华贵栉孔扇贝柱为对照,探究热加工处理对华贵栉孔扇贝柱特征风味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扇贝柱粗蛋白和粗脂肪受不同处理方式的影响较小;与新鲜华贵栉孔扇贝柱相比,热加工处理使滋味组分5’-一磷酸腺苷、甜菜碱和Cl-含量显著增加(P<0.05),Na+含量也明显增加;游离氨基酸和K+含量明显降低,且5’-三磷酸腺苷及其关联化合物(除5?-一磷酸腺苷)、琥珀酸和PO43-含量显著降低(P<0.05)。热加工处理的变化比真空冷冻干燥处理的变化更明显。热加工处理扇贝柱与对照组(新鲜贝柱、真空冷冻干燥贝柱)的挥发性成分组成和种类各不相同,分别得到63、34种及64种挥发性风味物质。新鲜贝柱、真空冷冻干燥处理和热加工处理干贝挥发性风味分别以醇类、酸类和烃类、醛类物质为主,总量分别占26.20%、30.84%和29.38%、16.78%。研究表明,热加工处理干贝的特征香气主要呈现鱼腥味、蜂蜜样香气、水果香和油脂味,主要特征风味物质有三甲胺、1-辛烯-3-醇、顺-2-戊烯-1-醇、1-戊烯-3-醇、1-戊醇、壬醛、十一醛、己醛、庚醛、苯甲醛、羊脂醛、癸醛、3-辛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贵栉孔扇贝柱 真空冷冻干燥 热加工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特征风味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鸢乌贼和杜氏枪乌贼蛋白分离及其性质初探 被引量:8
19
作者 邱月 曾少葵 +2 位作者 章超桦 郝记明 张静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81-86,共6页
以鸢乌贼(Symp lectoteuthis oualaniensis)和杜氏枪乌贼(Loligo duvauceli)头足、胴体为原料,分离各蛋白组分,并对其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鸢乌贼头足水溶性蛋白(WSP)、盐溶性蛋白(SSP)和不溶性蛋白(ISP)分别占总蛋白的19.01%、52.21... 以鸢乌贼(Symp lectoteuthis oualaniensis)和杜氏枪乌贼(Loligo duvauceli)头足、胴体为原料,分离各蛋白组分,并对其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鸢乌贼头足水溶性蛋白(WSP)、盐溶性蛋白(SSP)和不溶性蛋白(ISP)分别占总蛋白的19.01%、52.21%和13.23%,胴体中的分别为10.83%、58.68%和10.03%;杜氏枪乌贼头足三者的比例分别为37.62%、31.79%和18.08%,胴体中的分别为24.30%、54.23%和7.65%。2种乌贼头足、胴体均是WSP和SSP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40%左右。SDS-PAGE电泳分析显示,鸢乌贼头足和胴体中SSP的肌球蛋白重链(MHC)的分子质量大于200 k Da、副肌球蛋白(PM)的在100 k Da左右、肌动蛋白(Actin)接近44k Da;杜氏枪乌贼头足和胴体中SSP的MHC、PM、Actin蛋白条带颜色较浅,说明其蛋白含量较低。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结果表明,鸢乌贼头足WSP、SSP和ISP的变性温度分别为64.02℃、58.04℃和68.91℃;胴体中的分别为81.93℃、62.18℃和68.54℃;杜氏枪乌贼头足各蛋白组分的变性温度分别为81.36、83.24和78.18℃;胴体的分别为80.29、76.25和68.02℃,杜氏枪乌贼各蛋白组分的变性温度较鸢乌贼的高。鸢乌贼头足、胴体和杜氏枪乌贼头足WSP在p H 3溶解度最低,杜氏枪乌贼胴体的在p H 5最低,p H对SSP溶解度影响较大;在不同离子强度的溶液中,鸢乌贼头足SSP溶解性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鸢乌贼 杜氏枪乌贼 蛋白分离 SDS-PAGE DSC 溶解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熊本牡蛎(Crassostrea sikamea)多嵴和无嵴品系子二代生长性状的选择效应 被引量:7
20
作者 张跃环 秦艳平 +5 位作者 张扬 李军 肖述 向志明 马海涛 喻子牛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81-586,共6页
为了进一步检查熊本牡蛎(Crassostrea sikamea)多嵴品系及无嵴品系的连续选择反应能力,以两个品系子一代上选组为材料,以壳高为指标,按照10%选择强度,开展了两个品系子二代混合上选研究,评估了两个品系子二代选择反应、现实遗传力,计算... 为了进一步检查熊本牡蛎(Crassostrea sikamea)多嵴品系及无嵴品系的连续选择反应能力,以两个品系子一代上选组为材料,以壳高为指标,按照10%选择强度,开展了两个品系子二代混合上选研究,评估了两个品系子二代选择反应、现实遗传力,计算了两个品系的遗传改进量。结果表明:两个品系仍具有较高的现实遗传力,多嵴品系遗传参数均大于无嵴品系,表现出较好的遗传改良效果。多嵴和无嵴品系幼虫期的选择反应分别为0.47、0.34,稚贝期为0.65、0.40,养成期为0.82、0.56;幼虫期的现实遗传力分别为0.27、0.19,稚贝期为0.37、0.23,养成期为0.47、0.32;幼虫期的遗传改进量分别为4.83%、3.61%,稚贝期为7.55%、5.76%,养成期为9.95%、6.47%。经过一周年的养成,多嵴品系壳高显著大于无嵴品系,两个品系现实遗传力分别为0.50、0.35,遗传改进量分别为10.13%、6.61%。由此可见,多嵴品系具有较快的生长速度,遗传改良潜力较大。本研究为熊本牡蛎遗传改良和新品系培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熊本牡蛎 连续选择 选择反应 现实遗传力 遗传改进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