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热毒宁注射液在儿科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2
1
作者 张玉蓓 《药学实践杂志》 CAS 2012年第3期182-184,共3页
目的评价热毒宁注射液在儿科疾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查阅近年来热毒宁注射液在儿科方面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热毒宁注射液具有抗菌、抗病毒、提高免疫力的作用,在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社区获得性肺炎、毛细支气管炎、疱疹... 目的评价热毒宁注射液在儿科疾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查阅近年来热毒宁注射液在儿科方面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热毒宁注射液具有抗菌、抗病毒、提高免疫力的作用,在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社区获得性肺炎、毛细支气管炎、疱疹性咽峡炎、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轮状病毒性肠炎、手足口病、甲型H1N1流感、病毒性脑炎、流行性腮腺炎、水痘、麻疹等儿科疾病中疗效肯定,临床应用广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毒宁注射液 临床应用 儿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茶多酚对帕金森病小鼠多巴胺能神经元保护作用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陈敏 黄雪芳 +2 位作者 叶俊 于兰 刘承伟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721-723,共3页
目的探索绿茶多酚(GTPs)对神经毒素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诱导的帕金森病(PD)小鼠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预防性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C57BL/6J小鼠共60只,分为空白对照组、预防组、MPTP组和治疗组(n=15)。MPTP组以MPTP... 目的探索绿茶多酚(GTPs)对神经毒素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诱导的帕金森病(PD)小鼠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预防性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C57BL/6J小鼠共60只,分为空白对照组、预防组、MPTP组和治疗组(n=15)。MPTP组以MPTP腹腔注射7d(30mg.kg-1.d-1);预防组同以上述剂量注射MPTP前3个月开始GTPs干预至MPTP处理后3个月;治疗组以相同MPTP处理后开始GTPs干预3个月;空白对照组:腹腔注射同体积的生理盐水,连续7d,饮水中未加入GTPs,余处理方法及时长同治疗组。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计数,比色法观察中脑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反映氧化应激水平。结果预防组、MPTP组和治疗组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数量显著减少(P<0.05),氧化应激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预防性使用GTPs对PD小鼠的多巴胺能神经元具有高于治疗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为预先增强抗氧化应激能力,提高发生病理改变的阈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绿茶多酚 预防保护 多巴胺能神经元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适配子PM1的特异性 被引量:5
3
作者 严鹏科 汪江波 +2 位作者 张慧 段才闻 李世煌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05-408,共4页
目的研究特异性寡核苷酸适配子PM1与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和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结合的特异性,为动脉粥样硬化的体内靶向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对适配子PM1进行FITC标记,荧光显微镜分别观察适配子与血管平滑肌细胞、巨噬细胞、内皮细胞、... 目的研究特异性寡核苷酸适配子PM1与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和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结合的特异性,为动脉粥样硬化的体内靶向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对适配子PM1进行FITC标记,荧光显微镜分别观察适配子与血管平滑肌细胞、巨噬细胞、内皮细胞、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结合情况。采用高脂方法建立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利用PCR方法和荧光显微镜观察适配子与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结合情况。结果适配子PM1与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和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组织高度特异性结合,但不结合血管平滑肌细胞、巨噬细胞、内皮细胞和正常动脉组织。结论筛选出的适配子PM1能特异性结合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和动脉粥样硬化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适配子 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 动脉粥样硬化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泡沫细胞靶向适配子的体外筛选 被引量:2
4
作者 严鹏科 汪江波 +2 位作者 张慧 段才闻 李世煌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59-464,共6页
目的筛选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的寡核苷酸适配子,为动脉粥样硬化的靶向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以80 mg/L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孵育THP-1巨噬细胞72 h,建立泡沫细胞模型;利用指数富集配基的系统进化技术,从体外合成的随机单链DNA文库中筛... 目的筛选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的寡核苷酸适配子,为动脉粥样硬化的靶向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以80 mg/L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孵育THP-1巨噬细胞72 h,建立泡沫细胞模型;利用指数富集配基的系统进化技术,从体外合成的随机单链DNA文库中筛选特异性寡核苷酸适配子;荧光显微镜观察寡核苷酸文库与泡沫细胞结合的特异性;克隆、测序确定适配子的序列并进行一级结构和二级结构分析。结果通过油红O染色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确定成功建立泡沫细胞模型;经过18轮的循环筛选,寡核苷酸文库仅与泡沫细胞结合,不再结合巨噬细胞、血管平滑肌细胞。测序鉴定出的所有适配子序列可以分为12个家族,没有共同的同源序列。二级结构分析表明,适配子主要形成茎环结构,这可能是适配子与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结合的结构基础。结论利用复合靶指数富集配基的系统进化技术成功筛选出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的寡核苷酸适配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数富集配基的系统进化技术 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 寡核苷酸适配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防性绿茶多酚干预对帕金森病小鼠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5
作者 叶俊 陈敏 +1 位作者 黄雪芳 刘承伟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95-697,共3页
目的探索预防性绿茶多酚(GTPs)干预对MPTP诱导的帕金森病(PD)小鼠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C57BL/6J老年小鼠共60只,分为空白对照组、预防组、神经毒素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组和治疗组(n=15)。后三组... 目的探索预防性绿茶多酚(GTPs)干预对MPTP诱导的帕金森病(PD)小鼠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C57BL/6J老年小鼠共60只,分为空白对照组、预防组、神经毒素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组和治疗组(n=15)。后三组分别给予MPTP建立模型和绿茶多酚干预后免疫组化法观察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数量,比色法观察中脑氧化应激水平。结果预防组、MPTP组和治疗组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数量显著减少(P<0.01),氧化应激水平明显升高(P<0.01),但变化幅度预防组<治疗组<MPTP组。结论预防性补充抗氧化物质对PD小鼠的多巴胺神经元具有优于治疗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为预先增强抗氧化应激能力,提高发生病理改变的阈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PD) 绿茶多酚 多巴胺能神经元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柚汁与药物的相互作用研究概况 被引量:1
6
作者 赵志刚 杨红宾 黄玉斌 《中国医药导刊》 2003年第4期299-302,共4页
葡萄柚汁(Grapefruit Juice,GFJ)又称胡柚汁,因可做矫味剂或日常饮料而在国外应用十分广泛.1989年,Bailey等人开展酒精对非洛地平药动学和药效学影响的临床试验,无意间发现葡萄柚汁可以明显升高非洛地平的血药浓度.
关键词 葡萄柚汁 药物相互作用 非洛地平 血药浓度 药物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联合普罗布考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54例 被引量:8
7
作者 毛伟丽 严鹏科 汪江波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4期5517-5518,共2页
颈动脉粥样硬化在心脑血管疾病中非常普遍,后果严重,可导致脑梗死。本文采用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联合普罗布考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观察其疗效。
关键词 阿司匹林 阿托伐他汀 普罗布考 颈动脉粥样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草酸二铵注射液与三种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 被引量:6
8
作者 黄玉斌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06年第4期213-215,共3页
目的考察甘草酸二铵注射液分别与酚妥拉明、利巴韦林、门冬氨酸钾镁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考察在不同温度下(4、25、37℃)各配伍液0~6h内吸收度和吸收曲线的变化。测定其pH值及不溶性微粒数,并观察其外观。... 目的考察甘草酸二铵注射液分别与酚妥拉明、利巴韦林、门冬氨酸钾镁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考察在不同温度下(4、25、37℃)各配伍液0~6h内吸收度和吸收曲线的变化。测定其pH值及不溶性微粒数,并观察其外观。结果在5%葡萄糖注射液中,甘草酸二铵注射液分别与上述3种药物配伍后,其pH值、外观、吸收度等几乎无变化。结论在上述实验条件下,甘草酸二铵注射液分别与以上3种药物配伍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酸二铵注射液 紫外分光光度法 配伍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氧头孢钠与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考察 被引量:2
9
作者 李赞东 《医药导报》 CAS 2006年第8期845-846,共2页
目的考察拉氧头孢钠与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考察不同时间下配伍液中拉氧头孢钠与奥硝唑的含量变化,以及配伍液中不溶性微粒数、配伍液外观和pH值等的变化。结果在室温下,8 h内配伍液澄明,无沉淀产生... 目的考察拉氧头孢钠与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考察不同时间下配伍液中拉氧头孢钠与奥硝唑的含量变化,以及配伍液中不溶性微粒数、配伍液外观和pH值等的变化。结果在室温下,8 h内配伍液澄明,无沉淀产生,配伍液的吸收曲线未发生变化,奥硝唑和拉氧头孢钠的含量和pH值均无明显变化。结论拉氧头孢钠与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可配伍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氧头孢钠 奥硝唑 配伍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硝唑片溶出度影响因素的探讨 被引量:1
10
作者 陆泰远 《医药导报》 CAS 2001年第6期376-377,共2页
目的 :考察影响甲硝唑片溶出度的因素。方法 :压片前分别按 5种不同比例加羧甲基淀粉钠 (CMS Na)及硬脂酸镁 ,混匀 ,压片 ,测其溶出度 ;分别以 87℃与 5 0℃的淀粉浆作粘合剂制软材 ,压片 ,测其溶出度 ;分别以不同大小、不同硬度的颗粒... 目的 :考察影响甲硝唑片溶出度的因素。方法 :压片前分别按 5种不同比例加羧甲基淀粉钠 (CMS Na)及硬脂酸镁 ,混匀 ,压片 ,测其溶出度 ;分别以 87℃与 5 0℃的淀粉浆作粘合剂制软材 ,压片 ,测其溶出度 ;分别以不同大小、不同硬度的颗粒压片 ,测其溶出度 ;同批颗粒分别制成直径 8,9,10mm三种规格的片剂 ,测其溶出度。结果 :CMS Na能显著提高甲硝唑片溶出度 ;淀粉浆温度为 87℃与 5 0℃时制成的甲硝唑片溶出度分别为 94.5 5± 1.6 7( n =5 )和 84.32±2 .6 0 (n =5 ) ;颗粒大、硬度大时溶出度较低 ,反之 ,则溶出度较高 ;直径 8,9,10mm的甲硝唑片 30min累积溶出度分别为98.85 %、99.6 4%、99.5 1%。结论 :崩解剂对甲硝唑片溶出度影响较大 ;颗粒的大小、硬度及淀粉浆的温度对甲硝唑片溶出度亦有影响 ;片剂直径大小对甲硝唑片溶出度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硝唑片 溶出度 影响因素 实验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地油乳剂的制备及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1
作者 黄玉斌 《西北药学杂志》 CAS 2001年第4期F003-F003,共1页
关键词 氢地油乳剂 制备 质量控制 临床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头孢菌素类药物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药物经济学分析
12
作者 张玉蓓 《药学服务与研究》 CAS CSCD 2007年第5期355-355,359,371,共3页
关键词 经济学 药学 头孢哌酮/舒巴坦 头孢地嗪 头孢呋辛钠 肺炎 社区获得性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乳酸环丙沙星注射液颜色的因素分析
13
作者 伊莉 李革晖 《医药导报》 CAS 2002年第2期111-111,共1页
关键词 乳酸环丙沙星 外观颜色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7~2011年我院心脑血管病类中药注射剂应用分析
14
作者 黄玉斌 李赞东 《药品评价》 CAS 2013年第2期30-31,44,共3页
目的:了解我院心脑血管病类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07~2011年心脑血管病类中药注射剂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加强使用管理前(即2007~2010年),心脑血... 目的:了解我院心脑血管病类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07~2011年心脑血管病类中药注射剂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加强使用管理前(即2007~2010年),心脑血管病类中药注射剂年销售金额和占全院药品总销售金额比例呈上升趋势,在2011年各类中药注射剂的上述2项指标均下降。临床对注射用丹参、注射用血栓通的选择倾向性较大,丹红注射液的DDC相对较高。结论:在加强中药注射剂使用管理后,我院心脑血管病类中药注射剂的使用趋向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注射剂 销售金额 用药频度 日均费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消化性溃疡药物的临床应用现状
15
作者 张玉蓓 《桂林医学杂志》 1997年第3期246-248,共3页
关键词 消化性溃疡 抗溃疡药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药师从事肠外营养工作
16
作者 李赞东 陈钢 《中华临床营养杂志》 CAS 2009年第2期115-116,共2页
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PN)是指通过静脉途径连续供给机体所需营养物质的一种治疗方法,其营养物质包括葡萄糖、氨基酸、脂肪乳、电解质、维生素、微量元素及水等,目前提倡“全合一”,即全营养混合液(total nutrient admi... 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PN)是指通过静脉途径连续供给机体所需营养物质的一种治疗方法,其营养物质包括葡萄糖、氨基酸、脂肪乳、电解质、维生素、微量元素及水等,目前提倡“全合一”,即全营养混合液(total nutrient admixture,TNA)概念,具体为将患者每日所需营养成份先混合到1个静脉输液袋中,然后输注。TNA具有营养液均匀、稳定、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师 肠外营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