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肾病综合征患儿行为问题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5
1
作者 俞杰 徐美玉 +1 位作者 赵建美 顾永健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366-368,共3页
目的探讨肾病综合征患儿的行为问题及影响因素。方法选择52例肾病综合征患儿,应用自编的一般状况问卷及Rutter儿童行为问卷(父母问卷)调查其行为问题。并按11配比性别、年龄相同健康幼儿为对照组。结果52例病综合征患儿中,20例(38.46%)... 目的探讨肾病综合征患儿的行为问题及影响因素。方法选择52例肾病综合征患儿,应用自编的一般状况问卷及Rutter儿童行为问卷(父母问卷)调查其行为问题。并按11配比性别、年龄相同健康幼儿为对照组。结果52例病综合征患儿中,20例(38.46%)存在行为问题,显著高于对照组6例(11.54%)(χ2=10.05,P<0.005)。多元逐步回归显示,促发行为问题的因素有肾病综合征发病持续时间、总复发次数、总住院天数、体重与年龄比、总激素持续时间、总激素使用量(标化回归系数依次为0.39、0.47、0.11、0.40、0.47、0.60),而患儿父母受学校正规教育年限、坚持学习与应学习时间比例、一天平均户外活动时间、每天坚持体育锻炼时间是保护因素(标化回归系数依次为-0.26、-0.25、-0.50、-0.20)。未发现本次发病的尿常规蛋白量、24小时尿蛋白量、血浆总蛋白水平、血浆白蛋白水平、血清胆固醇水平及水肿程度等与行为问题有关。结论肾病综合征患儿存在较为严重的行为问题,其病程关系越长越明显,而与目前病情严重程度关系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病综合征 断面调查 儿童 行为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展性卒中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CD41和CD61及CD62P的表达 被引量:4
2
作者 邵良 季美华 +5 位作者 陶国华 谢玮 丁莉 张丽华 朱震勤 姚鸿莉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7年第4期156-159,共4页
目的观察进展性卒中(progressive stroke,PS)患者外周血中血小板膜糖蛋白CD41、CD61和CD62P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采用单克隆抗体分子探针分别测定37例PS患者(Ⅰ组)、40例稳定型脑梗死患者(Ⅱ组)和45名对照... 目的观察进展性卒中(progressive stroke,PS)患者外周血中血小板膜糖蛋白CD41、CD61和CD62P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采用单克隆抗体分子探针分别测定37例PS患者(Ⅰ组)、40例稳定型脑梗死患者(Ⅱ组)和45名对照组(Ⅲ组,为健康体检正常者)外周血血小板膜糖蛋白CD41、CD61和CD62P的阳性表达率,并进行组间比较。其中Ⅰ组:男20例,女17例,年龄30—73岁;Ⅱ组:男25例,女15例,年龄31~70岁;Ⅲ组:男24例,女21例,年龄28—69岁。结果①Ⅰ组:CD41、CD61和CD62P表达分别为(97±13)%、(86±8)%和(87±6)%;Ⅱ组:CD41、CD61和CD62P表达分别为(92±12)%、(72±6)%和(78±9)%;Ⅱ组:CD41、CD61和CD62P表达分别为(85±10)%、(67±7)%和(67±7)%。②Ⅰ组和Ⅱ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明显高于Ⅱ组;Ⅱ组和Ⅲ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明显高于Ⅲ组。结论PS与血小板膜糖蛋白密切相关.CD41、CD61和CD62P的检测可作为脑血管病发生、发展演变的观察指标,对预后评估及指导治疗有重要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意外 血小板膜糖蛋白类 流式细胞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胰腺炎肠外补充维生素B_1预防迟发性胰性脑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高志伟 施建生 +1 位作者 李厚祥 陈鑫 《中国医药》 2006年第3期142-143,共2页
目的研究应用肠外(静脉)补充维生素B1预防迟发性胰性脑病的效果,并根据其疗效进一步证实维生素B1在迟发性胰性脑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实验组(374例)为需要禁食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早期给予欣维21ml加于补液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 目的研究应用肠外(静脉)补充维生素B1预防迟发性胰性脑病的效果,并根据其疗效进一步证实维生素B1在迟发性胰性脑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实验组(374例)为需要禁食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早期给予欣维21ml加于补液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对照组(308例)为需要禁食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当时未给予肠外补充维生素B1。比较两组迟发性胰性脑病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在急性胰腺炎急性期死亡14例外,其余治愈和好转的病例中未发生1例迟发性胰性脑病;对照组在急性胰腺炎急性期死亡21例外,其余在恢复期后发生迟发性胰性脑病6例,其中4例死亡,另2例应用维生素B1治愈。结论对于急性胰腺炎特别是重症而需禁食者早期肠外补充维生素B1可望防止迟发性胰性脑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迟发性胰性脑病 维生素B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妥泰治疗丛集性头痛临床观察 被引量:2
4
作者 高志伟 陈鑫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15-315,共1页
关键词 丛集性头痛 妥泰治疗 临床观察 皮质激素副作用 临床医生 止痛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发性脑膜炎中SPECT脑脊液显像诊断隐匿性脑脊液鼻漏 被引量:1
5
作者 邵良 孔令华 +5 位作者 钱茂华 黄怀宇 姜建松 尹春雷 顾凯凯 张丽华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07年第2期138-140,共3页
脑脊液鼻漏(Cerebrospinal fluid rhinorrhea,CFR)是脑脊液(csf)经破裂或缺损的蛛网膜、硬脑膜和颅底骨板注入鼻腔或鼻窦,再经前鼻孔或鼻咽流出,在上呼吸道感染后可引起颅内感染反复发作,具有潜在致命危险,正确处理CFR对治愈复发性... 脑脊液鼻漏(Cerebrospinal fluid rhinorrhea,CFR)是脑脊液(csf)经破裂或缺损的蛛网膜、硬脑膜和颅底骨板注入鼻腔或鼻窦,再经前鼻孔或鼻咽流出,在上呼吸道感染后可引起颅内感染反复发作,具有潜在致命危险,正确处理CFR对治愈复发性脑膜炎意义重大,欲成功手术治疗CFR,关键是术前对CFR作出定性和准确定位诊断,有明显csf外溢的CFR定性诊断较易,而对于少或无csf外溢的隐匿性CFRI定性定位诊断却较为棘手.本文报告1999~2006年间对16例因隐匿性CFR致复发性脑膜炎患者所行的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脑脊液显像结合分鼻道棉拭放射性测定结果,旨在提高隐匿性CFR手术前定性定位的诊治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脑膜炎 脑脊液鼻漏 隐匿性 SPECT 显像诊断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 定性定位诊断 CF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刺五加皂甙对脑缺血大鼠皮质少突胶质细胞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陈应柱 肖璐 +5 位作者 张娴娴 戚艳红 杨璞 徐耀 顾永健 包仕尧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06-108,共3页
目的观察刺五加皂甙对全脑缺血大鼠皮质少突胶质谱系细胞的影响作用,探讨其对缺血性脑损伤的防护作用机制。方法 7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脑缺血组、刺五加皂甙组。采用四血管结扎的全脑缺血模型,制模成功后随机分为脑缺血组、刺... 目的观察刺五加皂甙对全脑缺血大鼠皮质少突胶质谱系细胞的影响作用,探讨其对缺血性脑损伤的防护作用机制。方法 7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脑缺血组、刺五加皂甙组。采用四血管结扎的全脑缺血模型,制模成功后随机分为脑缺血组、刺五加皂甙组。刺五加皂甙组大鼠按剂量3.0mg/kg腹腔注射;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皮质少突胶质细胞标记物[2型星形胶质祖细胞标记物B5(A2B5)、少突胶质细胞标记物4(O4)、2’,3’-环核苷酸磷酸水解酶(CNPase)]及髓鞘碱性蛋白(MBP)表达的变化。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脑缺血大鼠皮质A2B5表达1d时即已增多、1w时显著增多、并持续至1个月;O4、MBP表达于脑缺血1d时显著减少、1w时回升、1个月时恢复至假手术组水平;CNPase阳性表达在脑缺血后1d即显著下降、1w时减少到最低点、1个月时恢复至假手术组水平。与脑缺血组比较,刺五加皂甙组大鼠皮质A2B5表达有不同程度减少,O4、CNPase、MBP表达有不同程度增加。结论刺五加皂甙对少突胶质谱系细胞缺血性反应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五加皂甙 脑缺血 少突胶质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挑战的学习在教学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蒋芙蓉 丁彩云 +2 位作者 钱美娟 丁磊 瞿丹丹 《医药高职教育与现代护理》 2021年第4期281-284,共4页
基于挑战的学习,即挑战式教学,国外也称为挑战式研习,是一种新的教学方法。虽然由于国内外文化差异,国内外挑战式教学也略有差异,但是核心都是以能力培养为基础。文章介绍了挑战式教学的定义、构成要素,总结分析了其特征、优势和与其他... 基于挑战的学习,即挑战式教学,国外也称为挑战式研习,是一种新的教学方法。虽然由于国内外文化差异,国内外挑战式教学也略有差异,但是核心都是以能力培养为基础。文章介绍了挑战式教学的定义、构成要素,总结分析了其特征、优势和与其他类似教学方法的区别,为以后在教学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挑战式教学 教学 核心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间目标管理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救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27
8
作者 范海燕 施炜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9年第1期75-78,共4页
目的探究时间目标管理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如皋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88例作为对照组,另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88例作为观察组。对照... 目的探究时间目标管理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如皋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88例作为对照组,另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88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救治模式,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时间目标管理。比较两组患者院前项目合格率、院内项目(包括急诊准备、CT准备、CT检查、溶栓准备)合格率、入院至CT检查时间、CT检查至开始溶栓时间及入院至溶栓时间(DNT)。结果 (1)观察组患者院前项目合格率高于对照组(P<0.05)。(2)观察组患者急诊准备、CT准备、CT检查、溶栓准备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3)观察组患者入院至CT检查时间、CT检查至开始溶栓时间及DNT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时间目标管理能有效提高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院前及院内项目合格率,缩短D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时间目标管理 急救 入院至溶栓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药物治疗 被引量:6
9
作者 何晟 柯开富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98-203,共6页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cerebralvasospasm,CVS)的发生是一个多因素参与的过程,其发生机制复杂,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结果并不一致。理论上,通过阻断钙通道、抑制Rho激酶、清除氧自由基和拮抗内皮素受体等措施能防治...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cerebralvasospasm,CVS)的发生是一个多因素参与的过程,其发生机制复杂,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结果并不一致。理论上,通过阻断钙通道、抑制Rho激酶、清除氧自由基和拮抗内皮素受体等措施能防治CVS,但各类药物的实际临床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尤其是在改善临床转归方面。3H治疗的临床应用因存在诸多潜在并发症而受到限制,而动脉内介入治疗则受到技术、设备、适应证等因素的影响。因此,CVS的防治仍然面临着许多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痉挛 颅内 蛛网膜下腔出血 颅内动脉瘤 脑缺血
原文传递
天舒胶囊联合帕罗西汀治疗躯体形式障碍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0
作者 高志伟 倪耀辉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3099-3101,共3页
目的:研究天舒胶囊联合帕罗西汀治疗躯体形式障碍(SFDs)的疗效。方法:将76例SFDs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为:天舒胶囊联合帕罗西汀,对照组为:单用帕罗西汀,疗程为4周。两组在开始用药的2周均同时每晚服用氯硝西泮0.5-1mg。分别于治疗... 目的:研究天舒胶囊联合帕罗西汀治疗躯体形式障碍(SFDs)的疗效。方法:将76例SFDs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为:天舒胶囊联合帕罗西汀,对照组为:单用帕罗西汀,疗程为4周。两组在开始用药的2周均同时每晚服用氯硝西泮0.5-1mg。分别于治疗第2和第4周末观察比较两组躯体形式障碍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症状自评量表90项(SCL-90)躯体化因子分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结果: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躯体形式障碍临床症状及SCL-90躯体化因子评分和HAMD评分均有明显改善(P<0.01);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临床症状改善更好、更快(P<0.05)。结论:天舒胶囊联合帕罗西汀治疗躯体形式障碍,可促进其临床症状的缓解,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舒胶囊 帕罗西汀 躯体形式障碍
原文传递
丁苯酞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双模拟、对照Ⅲ期临床试验 被引量:161
11
作者 朱以诚 崔丽英 +42 位作者 高山 樊东升 李继梅 牛俊英 詹青 秦新月 郑荣远 陈康宁 周华东 曾进胜 彭凯润 张兆辉 卢祖能 章军建 刘煜敏 张朝东 曲方 曹秉振 徐运 吴江 王宝军 杨期明 冯连元 胡兴越 潘小平 迟兆富 毕建忠 丁新生 柯开富 王为珍 董万利 孙红斌 李玲 王伟 董强 何俐 贾建平 陈应柱 刘俊艳 彭斌 倪俊 贺佳 马修强 《中华神经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13-118,共6页
目的 观察丁苯酞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多中心、随机、双盲双模拟、阳性药物平行对照Ⅲ期临床研究.共入组552例起病48 h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 目的 观察丁苯酞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多中心、随机、双盲双模拟、阳性药物平行对照Ⅲ期临床研究.共入组552例起病48 h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为 6~25分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其中丁苯酞注射液组和奥扎格雷钠注射液组分别为370例和182例.结果 丁苯酞组治疗前、治疗后第8天和第15天的NIHSS总评分分别为8.64±3.03、6.45±3.88和4.71±3.90,Barthel指数分别为45.42±20.82、55.60±25.64和65.39±26.85,治疗后第15天NIHSS评分及Barthel指数与治疗前评分的差值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ilcoxon秩和检验方法,z=2.21,经P=0.027; z=2.50,P=0.012),在调整治疗前的NIHSS评分和既往有症状的卒中发生次数后,该差异仍存在,丁苯酞组优于奥扎格雷钠组.治疗后第15天丁苯酞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奥扎格雷钠组(OR=1.67,95%CI科1.15~2.42).丁苯酞组和奥扎格雷钠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最常见不良事件为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两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isher 确切概率法,2.74%与4.44%,P=0.34).结论 丁苯酞注射液用于治疗急性脑梗死是有效和安全的,在第15天静脉给药结束时,其疗效优于奥扎格雷钠注射液.临床试验注册 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ChiCTR-TRC-090004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苯呋喃类 随机对照试验
原文传递
刺五加皂甙对慢性脑缺血大鼠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徐耀 肖璐 +4 位作者 沈雪 易琼 陈应柱 顾永健 包仕尧 《中华全科医学》 2013年第12期1833-1834,1895,F0003,共4页
目的观察刺五加皂甙对慢性脑缺血大鼠认知功能的干预效应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四血管结扎的全脑缺血模型,制模成功后大鼠随机分为脑缺血组、刺五加皂甙组,同时设立假手术组,刺五加皂甙组大鼠分别按剂量25 mg/kg、50 mg/kg、100 mg/kg... 目的观察刺五加皂甙对慢性脑缺血大鼠认知功能的干预效应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四血管结扎的全脑缺血模型,制模成功后大鼠随机分为脑缺血组、刺五加皂甙组,同时设立假手术组,刺五加皂甙组大鼠分别按剂量25 mg/kg、50 mg/kg、100 mg/kg刺五加皂甙腹腔注射,观察大鼠认知功能变化、免疫组化法分析海马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透射电镜下海马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脑缺血组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明显受损、海马VEGF蛋白表达明显增高(P<0.01);与脑缺血组比较,刺五加皂甙组大鼠认知功能明显改善、海马VEGF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刺五加皂甙可通过抑制VEGF表达显著改善缺血性脑损伤模型大鼠认知功能,呈剂量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五加皂甙 全脑缺血 学习记忆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海马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