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4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胸外科病区医院感染相关因素与控制
1
作者 季玲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6年第6期513-513,共1页
目的:探索胸外科患者医院感染的现状,加强医院感染的监测并制定有效措施,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采取前瞻性监测和回顾性调查,分析近3年来我院胸外科患者医院感染的情况,内容包括原发疾病、年龄、住院时间、感染部位等。结果:3年内... 目的:探索胸外科患者医院感染的现状,加强医院感染的监测并制定有效措施,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采取前瞻性监测和回顾性调查,分析近3年来我院胸外科患者医院感染的情况,内容包括原发疾病、年龄、住院时间、感染部位等。结果:3年内发生医院感染105例次,其中2003、2004、2005年平均感染例次率分别为5.0%、4.2%、3.4%,呈逐年下降的趋势。结论:加强前瞻性监测并采取一系列控制措施可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 胸外科 相关因素与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心外科医学生临床多站式技能考核的应用探讨 被引量:14
2
作者 刘锟 陈宏林 +2 位作者 尤庆生 王常田 景华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36-638,共3页
目的临床多站式考试是评价医学生临床能力的有效方式。文中旨在探讨其在胸心外科实践技能考试中的价值。方法通过标准化病人的使用,并建立"六站式"临床技能考核体系,对2008、2009级555名胸心外科实习生进行考评。结果 2个年... 目的临床多站式考试是评价医学生临床能力的有效方式。文中旨在探讨其在胸心外科实践技能考试中的价值。方法通过标准化病人的使用,并建立"六站式"临床技能考核体系,对2008、2009级555名胸心外科实习生进行考评。结果 2个年级学生的分站得分趋势相同,以影像资料判读站的分数最低,其次为答辩站及外科操作站,而以病史书写站的得分最高。临床多站式考试调查总满意度81.7%;各站考试难度调查,58.6%学生认为影像资料判读站为难点,而25.4%和13.8%的学生则认为答辩站和外科操作站较难,与各站的考试成绩相符。结论临床多站式技能考核适用于胸心外科实践技能考试,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 标准化病人 胸心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吸功能训练在心胸外科手术护理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0
3
作者 徐丽丽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1年第14期2308-2309,共2页
呼吸功能训练对心胸外科手术患者改善肺功能、预防术后并发症具有重要作用。对呼吸功能训练的传统方法及进展情况进行总结,提出呼吸功能训练器的应用能更客观、简便的检验训练效果,让患者参与训练的主动性与依从性大大提高,并且加强出... 呼吸功能训练对心胸外科手术患者改善肺功能、预防术后并发症具有重要作用。对呼吸功能训练的传统方法及进展情况进行总结,提出呼吸功能训练器的应用能更客观、简便的检验训练效果,让患者参与训练的主动性与依从性大大提高,并且加强出院后的练习。呼吸功能训练应更广泛的应用于心胸外科手术护理中,以提高患者对手术的耐受性,改善长期生活质量,增加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功能训练 方法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外科临床见习PBL教学法中应用三维动画技术的效果 被引量:4
4
作者 柯宏刚 周文 +2 位作者 周庆 柯钰涵 杨茗竣 《交通医学》 2020年第1期102-103,106,共3页
目的:探讨以问题为基础,结合现代三维动画技术在胸外科临床见习教学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在我院胸外科见习的119例临床医学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分为传统教学组59例和创新教学组60例,以肺癌章节为内容。创新教学组采用三维动画对PBL... 目的:探讨以问题为基础,结合现代三维动画技术在胸外科临床见习教学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在我院胸外科见习的119例临床医学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分为传统教学组59例和创新教学组60例,以肺癌章节为内容。创新教学组采用三维动画对PBL教学模式进行改良,比较两组学生对教学满意度、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能力以及理论和临床实践测试成绩。结果:在课堂满意度、教师教学质量、解释问题的能力和学生学习兴趣四个方面,创新教学组学生的满意度高于传统教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创新教学组学生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的能力优于传统教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创新教学组考试成绩89.6±3.1分,高于传统教学组的75.1±4.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问题为基础联合现代三维动画的胸外科临床见习教学模式可以显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成绩和处理临床问题的能力,值得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L教学法 三维图像 胸外科 临床见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品管圈活动在降低胸外科病人呼吸功能训练器漏使用率中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孙雪梅 王晓莉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6年第22期2849-2850,共2页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胸外科病人呼吸功能训练器漏使用率中的应用。方法品管圈使用前后分别连续4周对照比较患者呼吸功能训练器的漏使用率。结果品管圈活动前呼吸功能训练器的漏使用率高,品管圈活动后呼吸功能训练器的漏使用率显著...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胸外科病人呼吸功能训练器漏使用率中的应用。方法品管圈使用前后分别连续4周对照比较患者呼吸功能训练器的漏使用率。结果品管圈活动前呼吸功能训练器的漏使用率高,品管圈活动后呼吸功能训练器的漏使用率显著降低,有统计学差异。结论通过品管圈活动明显降低胸外科病人呼吸功能训练器的漏使用率,提高满意度,推进优质护理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管圈活动 胸外科 呼吸功能训练器 漏使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胸外科护理体会 被引量:1
6
作者 张燕楠 《医学信息(下旬刊)》 2010年第7期226-226,共1页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与饮食习惯的改变,心胸外科相关疾病的发病率日趋增多,肺不张及肺部感染是心胸外科常见的并发症和致死原因,目前,引起肺不张与肺部感染的因素很多,但临床术前与术后的护理最为关健。因此,护理人员在术前正确指导...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与饮食习惯的改变,心胸外科相关疾病的发病率日趋增多,肺不张及肺部感染是心胸外科常见的并发症和致死原因,目前,引起肺不张与肺部感染的因素很多,但临床术前与术后的护理最为关健。因此,护理人员在术前正确指导与术后的正确护理方法,有利于术后排痰肺复张和控制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外科护理 术后排痰 心胸外科 肺部感染 饮食习惯 生活方式 相关疾病 致死原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心外科研究生临床能力的培养 被引量:2
7
作者 尤庆生 《交通医学》 2007年第6期777-777,780,共2页
我国的临床医学研究生通常学制为3年,第1年基础理论课,第2年临床实践阶段,第3年完成课题论文答辩。但部分研究生由于要考博、找工作、做课题或不努力等多方面的原因造成毕业后既不会看病又不会手术,处于极其尴尬的境况。作为研究生... 我国的临床医学研究生通常学制为3年,第1年基础理论课,第2年临床实践阶段,第3年完成课题论文答辩。但部分研究生由于要考博、找工作、做课题或不努力等多方面的原因造成毕业后既不会看病又不会手术,处于极其尴尬的境况。作为研究生导师,如何在这短短的1年时间里使研究生从一名学生培养成合格的临床医生是我们所要努力的方向,笔者将多年指导研究生的经验加以总结,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心外科 研究生 临床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人辅助单孔胸腔镜肺联合亚段切除术:全球首例报道(附视频)
8
作者 徐明明 朱俊 +2 位作者 杨学超 史加海 陈建乐 《机器人外科学杂志(中英文)》 2024年第2期227-232,共6页
南通大学附属医院胸外科于2023年5月收治1例肺结节患者,应用术前三维软件,选择达芬奇机器人Xi手术系统,开展机器人辅助单孔胸腔镜右下肺联合亚段(S6b+S8a)切除术,最大限度的切除肿瘤组织并保留了健康肺组织。手术顺利,手术时长164 min,... 南通大学附属医院胸外科于2023年5月收治1例肺结节患者,应用术前三维软件,选择达芬奇机器人Xi手术系统,开展机器人辅助单孔胸腔镜右下肺联合亚段(S6b+S8a)切除术,最大限度的切除肿瘤组织并保留了健康肺组织。手术顺利,手术时长164 min,术中出血约10 ml,患者术后无并发症发生,顺利出院。随访至今,未发生复发及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辅助手术 肺亚段切除术 单孔胸腔镜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外科患者围手术期呼吸道护理
9
作者 孙雪梅 《医学信息(下旬刊)》 2010年第11期218-218,共1页
胸外科手术创伤和麻醉对患者的损伤比较重,主要影响患者的呼吸和循环功能,尤其是老年人,手术前后采取有效的呼吸道护理措施是预防肺部并发症的重要措施之一.我院近两胸部手术患者60例,在加强各系统护理的基础上,对呼吸道重点管理,减少... 胸外科手术创伤和麻醉对患者的损伤比较重,主要影响患者的呼吸和循环功能,尤其是老年人,手术前后采取有效的呼吸道护理措施是预防肺部并发症的重要措施之一.我院近两胸部手术患者60例,在加强各系统护理的基础上,对呼吸道重点管理,减少相应的并发症,提高了治愈率.因此,良好的呼吸道护理对于胸外科围手术期护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护理 胸外科患者 围手术期护理 肺部并发症 手术创伤 循环功能 胸部手术 系统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胸外科实习护士护理管理中运用思维导图展开对质量提升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丁玉琴 沈晓琴 +1 位作者 丁蓉 朱月华 《中国卫生产业》 2021年第24期85-88,共4页
目的在胸外科实习护士护理管理中运用思维导图展开对质量提升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9年6月—2020年6月胸外科实习的80名实习护士作为研究对象,依照实习报道的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名。对照组实习护士选择常规形式的护理... 目的在胸外科实习护士护理管理中运用思维导图展开对质量提升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9年6月—2020年6月胸外科实习的80名实习护士作为研究对象,依照实习报道的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名。对照组实习护士选择常规形式的护理管理,观察组实习护士选择思维导图,比较两组实习护士的成绩情况、学习掌握情况、笔记记录情况、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实习护士的考核成绩相比于对照组更为理想;观察组实习护士的学习掌握情况相比于对照组更为优异;观察组与对照组实习护士的笔记总优秀率依次是97.50%、87.50%,观察组实习护士的笔记记录情况相比于对照组更为理想;观察组与对照组实习护士的满意度依次是95.00%、82.50%,观察组实习护士的满意度相比于对照组更为理想,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胸外科实习护士进行思维导图护理管理,利于提高其成绩状况及学习掌握情况,从而提升整体的护理质量水平,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外科 实习护士 护理管理 思维导图 理论成绩 实操成绩 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锯肌平面阻滞对非小细胞肺癌胸腔镜根治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8
11
作者 于海荣 袁媛 +3 位作者 柯宏刚 金晓红 王晓莉 王丹丹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36-439,共4页
目的探讨前锯肌平面阻滞对胸腔镜手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7—12月住院治疗的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40例,性别不限,年龄48~67岁,BMI 21.3~26.7 kg/m^2,ASAⅠ或Ⅱ级,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将患者分为前锯肌平面阻滞组(SP... 目的探讨前锯肌平面阻滞对胸腔镜手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7—12月住院治疗的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40例,性别不限,年龄48~67岁,BMI 21.3~26.7 kg/m^2,ASAⅠ或Ⅱ级,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将患者分为前锯肌平面阻滞组(SP组,n=20)和对照组(C组,n=20)。记录术后在PACU内舒芬太尼追加剂量及总用量、48 h内疼痛VAS评分、48 h内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及总按压次数;记录功能锻炼依从性及慢性疼痛的发生率;记录患者局麻药中毒、皮下血肿、感染、皮肤瘙痒、头晕、恶心呕吐、尿潴留、便秘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与C组比较,SP组术后舒芬太尼追加剂量及总舒芬太尼用量明显减少(P<0.05);术后2、4、8、24、48 h疼痛VAS评分明显降低(P<0.05);48 h内PCIA有效按压次数及总按压次数明显减少(P<0.05);功能锻炼依从性明显较好(P<0.05)。两组慢性疼痛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镇痛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非小细胞肺癌胸腔镜手术患者,前锯肌平面阻滞联合静脉自控镇痛的多模式镇痛可有效控制术后疼痛,减少镇痛药的用量、镇痛泵按压次数和慢性疼痛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呼吸功能锻炼的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锯肌平面阻滞 肺癌根治术 功能锻炼 术后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不同背部叩击排痰法对胸腔镜下食道癌根治术后患者肺部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16
12
作者 王晓莉 顾艳荭 +2 位作者 于海荣 张燕楠 孙雪梅 《现代临床护理》 2015年第10期40-42,共3页
目的 探讨高频率双手背部叩击排痰法和传统的低频率单手背部叩击排痰法对胸腔镜下食道癌根治术后患者肺部并发症影响.方法 将2013年5月~2014年1月在本科住院行胸腔镜下食道癌根治术的60例食道癌患者设为对照组,实施低频率单手背部叩击... 目的 探讨高频率双手背部叩击排痰法和传统的低频率单手背部叩击排痰法对胸腔镜下食道癌根治术后患者肺部并发症影响.方法 将2013年5月~2014年1月在本科住院行胸腔镜下食道癌根治术的60例食道癌患者设为对照组,实施低频率单手背部叩击排痰法;将2014年2~7月在本科住院行胸腔镜下食道癌根治术的60例食道癌患者设为观察组,实施高频率双手背部叩击排痰法,了解两组患者肺部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叩击排痰后,观察组患者肺不张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胸腔镜下食道癌根治术后患者采用高频率双手背部叩击排痰法, 在降低肺不张发生率方面优于采用传统的低频率单手背部叩击排痰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道癌根治术 叩背排痰法 肺不张 肺部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身麻醉开胸术后患者早期低半卧位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1
13
作者 王晓莉 于海荣 +1 位作者 张燕楠 孙雪梅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4年第18期55-56,共2页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下开胸手术后患者回病室6 h 内低半卧位对舒适度及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便利抽样选择南通大学附属医院胸外科全身麻醉下行开胸手术后清醒且生命体征平稳的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试验组采用回...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下开胸手术后患者回病室6 h 内低半卧位对舒适度及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便利抽样选择南通大学附属医院胸外科全身麻醉下行开胸手术后清醒且生命体征平稳的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试验组采用回病室后1-2 h 头颈下垫枕、头部抬高10°-15°、2-6 h 摇高到30°左右的改良低半卧位;对照组采用传统去枕平卧体位6 h.监测两组心率、呼吸频率、血压、胸腔引流、I 期压疮、呕吐发生率、头晕、肩颈部痛、腰肌酸痛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生命体征均平稳,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呕吐、头晕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引流情况、肩颈部痛、腰肌酸痛、呼吸急促的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全身麻醉下开胸手术后患者在清醒、生命体征平稳的前提下,回病室6 h 内采用改良低半卧位较去枕平卧位更能改善患者的呼吸、促进循环、利于引流、增加舒适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麻醉 开胸手术 术后 半卧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孔胸腔镜纵膈淋巴结清扫的应用体会 被引量:6
14
作者 柯宏刚 肖威章 +3 位作者 薛群 严煜 尤庆生 陆松华 《中国内镜杂志》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0-15,共6页
目的探讨单孔胸腔镜(SPT)治疗Ⅰ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时纵膈淋巴结清扫的技术特点。方法2015年1月-2015年12月,该中心采用SPT治疗63例临床Ⅰ期的NSCLC患者。其中,男35例,女28例,年龄45~79岁,右胸手术37例,左胸手术26例。手... 目的探讨单孔胸腔镜(SPT)治疗Ⅰ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时纵膈淋巴结清扫的技术特点。方法2015年1月-2015年12月,该中心采用SPT治疗63例临床Ⅰ期的NSCLC患者。其中,男35例,女28例,年龄45~79岁,右胸手术37例,左胸手术26例。手术方式为肺叶切除+系统性肺门纵膈淋巴结清扫。纵膈淋巴结的分区以国际肺癌协会(IASLC)为标准,即右胸2-4、7、8和9组,左胸4、5、6、7、8和9组。主要评估指标包括纵膈每组淋巴结清扫的数目和时间,并发症的发生率,胸管引流时间和引流量以及住院时间等。以无疾病生存时间(DFS)为指标随访3~15个月。结果全部患者均顺利完成SPT手术,无中转开胸或转三孔手术发生,无死亡率发生。纵膈淋巴结清扫的总数目(术中系统性淋巴结清扫后术侧各站淋巴结的总和):右胸(15.3±4.4),左胸(17.7±5.6)。其中,右侧2-4组(6.3±2.1),7组(9.5±4.3),8组(4.5±2.3),9组(2.5±1.7);左侧4组(3.7±1.1),5组(3.7±1.5),6组(4.1±2.0),7组(5.7±3.4),8组(3.6±2.6),9组(2.7±1.3)。纵膈淋巴结清扫的时间:右胸(20.7 ±11.2)min,左胸(45.2±18.5)min,特别是在清扫第4,7组淋巴结时左、右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在并发症的发生率、胸管引流时间、胸管引流总量以及住院时间的比较上,左、右胸手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随访未见肿瘤复发和转移。结论SPT下行纵膈淋巴结清扫在技术上是安全和有效的,合理的放置镜头和器械,充分的显露和规范的操作流程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胸腔镜 肺叶切除 纵膈淋巴结清扫 非小细胞肺癌 单孔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操作孔全胸腔镜肺叶切除学习曲线分析 被引量:7
15
作者 柯宏刚 徐明明 +3 位作者 严煜 王晓谭 尤庆生 丁海兵 《中国内镜杂志》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237-1241,共5页
目的探讨单操作孔全胸腔镜(SUPT)肺叶切除术的学习曲线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14年9月-2015年4月,该研究采用单操作孔全胸腔镜完成肺叶切除共60例,按照手术时间先后将2014年9月-2014年11月手术的患者设为A组(n=20),2014年12月-2015... 目的探讨单操作孔全胸腔镜(SUPT)肺叶切除术的学习曲线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14年9月-2015年4月,该研究采用单操作孔全胸腔镜完成肺叶切除共60例,按照手术时间先后将2014年9月-2014年11月手术的患者设为A组(n=20),2014年12月-2015年2月手术的患者设为B组(n=20),2015年3月-2015年4月手术的患者设为C组(n=20)。比较各组的手术时间(min)、出血量(ml)、中转开胸率(%)、淋巴结清扫范围及数目,住院时间(d)、围手术期并发症(%)以及胸管留置时间(d)等。术后随访截止时间为2015年5月。结果全组患者手术顺利,无围手术期死亡。3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肿瘤大小、分期与部位以及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淋巴结清扫范围及数目、中转开胸率(%)、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术后胸管留置时间(d)和住院时间(d)等方面3组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时间(min)、术中出血量(ml)比较,B、C组明显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1~8个月,均未见明显的并发症及肿瘤复发和转移征象。结论在熟练掌握三孔全胸腔镜肺叶切除的基础上,单操作孔全胸腔镜肺叶切除的学习曲线至少为20例,主要的衡量指标为手术时间明显缩短和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 单操作孔 学习曲线 肺叶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初期体会 被引量:4
16
作者 柯宏刚 丁海兵 +2 位作者 董汉宣 严煜 王晓谭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8期1071-1073,共3页
目的:评估初期开展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总结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2009年12月本组开展的56例全胸腔镜肺叶切除的临床资料,按照国内外成熟的学习曲线例数和个人体会,将最初的6个月病例定为A组(n=... 目的:评估初期开展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总结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2009年12月本组开展的56例全胸腔镜肺叶切除的临床资料,按照国内外成熟的学习曲线例数和个人体会,将最初的6个月病例定为A组(n=26),之后的例数为B组(n=30),分析初期开展此项技术的学习曲线与手术效果的关系。结果:56例患者均康复出院,术中无中转开胸。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包括肺不张、肺梗塞、房颤、心功能衰竭、切口感染、肺部感染、术后漏气时间(>5d)A组分别为0、0、0、3.85%、7.69%、7.69%、23.08%,B组分别为0、0、0、0、0、3.33%、13.33%;A组使用耗材(6.21±1.32)个、主操作孔长度(5.71±2.11)cm、住院时间(12.91±2.52)d、术后胸管留置时间(6.19±2.05)d和淋巴结清扫数目(10.24±1.91)枚与B组(5.67±1.73)个、(432±1.63)cm、(7.33±2.26)d、(4.43±1.12)d、(13.92±2.23)枚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在出血量(262.46±50.15)mL、手术时间(209.35±21.71)min、费用(4.63±1.12)万元明显多于B组的(147.32±22.55)mL、(157.34±21.26)min、(3.52±1.51)万元,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学习曲线初期研究表明,大量的开胸经验和熟练的腔镜操作技术是前提,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合理的效价比则更能为广大患者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胸腔镜 肺叶切除术 并发症 非小细胞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 被引量:9
17
作者 严煜 王晓谭 +3 位作者 董汉宣 曹飞 柯宏刚 姜云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774-775,777,共3页
目的观察全电视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的临床结果并探讨有关手术方法。方法 2008年7月~2009年9月以来共完成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57例,其中肺癌49例,支气管扩张症3例,肺曲菌球病2例,肺硬化性血管瘤2例,慢性肺部炎症1例。选择腋中线第7或第8... 目的观察全电视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的临床结果并探讨有关手术方法。方法 2008年7月~2009年9月以来共完成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57例,其中肺癌49例,支气管扩张症3例,肺曲菌球病2例,肺硬化性血管瘤2例,慢性肺部炎症1例。选择腋中线第7或第8肋间作内镜观察孔(1.5~2.0cm),听诊三角区作操作孔(1.5~2.0cm),腋前线第4肋间或第5肋间长约4~6cm辅助切口,便于游离血管和取出被切肺叶。结果左肺上叶切除12例,左肺下叶13例,右肺上叶11例,右肺中叶5例,右肺下叶16例。术后平均胸管引流量50~150mL/d。平均住院10.5d。全组无手术死亡率。结论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手术创伤小,术中出血少,病人恢复快,患者能完全接受。胸外科临床医师只要通过有关训练能完全掌握这项微创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胸腔镜 肺叶切除术 微创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术后疼痛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管宏俊 陈云琦 +1 位作者 孙长鹏 顾寅峰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5年第21期90-91,共2页
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持续升高,已成为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每年大约有161万人被诊断为肺癌。手术治疗仍然是非小细胞肺癌的主要治疗方法。近年来,全胸腔镜肺癌根治术的安全性及根治效果已经得到广泛认可。本文对全胸腔镜肺癌根... 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持续升高,已成为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每年大约有161万人被诊断为肺癌。手术治疗仍然是非小细胞肺癌的主要治疗方法。近年来,全胸腔镜肺癌根治术的安全性及根治效果已经得到广泛认可。本文对全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术后疼痛状况做临床分析,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胸腔镜 术后疼痛 肺部疾病 微创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RISS与ASCOT评分系统对胸外伤患者死亡风险评估价值的比较 被引量:4
19
作者 曹飞 陈宏林 尤庆生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53-654,共2页
目的比较创伤严重程度评分(TRISS)和创伤严重程度特征评分(ASCOT)对胸外伤患者病情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807例胸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使用TRISS评分和ASCOT评分,分别计算每例患者的预期病死率和全组患者的平均预计病死率,与实际病死率... 目的比较创伤严重程度评分(TRISS)和创伤严重程度特征评分(ASCOT)对胸外伤患者病情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807例胸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使用TRISS评分和ASCOT评分,分别计算每例患者的预期病死率和全组患者的平均预计病死率,与实际病死率进行比较。同时进行校准度和分辨力的评价,校准度采用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分辨力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评价。结果807例患者中,死亡39例,病死率4.8%。ASCOT评分表现出良好的校准度(χ2=4.28,P>0.05),而TRISS评分的校准度较差(χ2=16.52,P<0.05)。TRISS评分和ASCOT评分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61和0.857,两者的分辨度均较好。结论ASCOT评分可准确地预测患者胸外伤的病死率,有较好的校准度。TRISS评分在预测死亡危险度方面不如ASCOT评分准确。临床上对胸外伤患者病情的评价及预测预后,宜以ASCOT评分为首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COT 评分系统 外伤患者 死亡风险 胸外伤 TRISS 创伤严重程度评分 ISS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epInsight 3D导航在胸腔镜肺段切除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8
20
作者 严煜 周学军 +2 位作者 覃文军 王晓谭 杨茗竣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9年第2期128-130,共3页
目的:3D 导航是精准肺段及亚肺段切除有效工具。本文报告3D 导航软件DeepInsight在胸腔镜肺段切除手术中的应用体会。方法:2018 年6 月―10 月收集确诊为肺部毛玻璃样病变或小结节49 例患者的肺部增强CT DICOM数据,运行DeepInsight 3D... 目的:3D 导航是精准肺段及亚肺段切除有效工具。本文报告3D 导航软件DeepInsight在胸腔镜肺段切除手术中的应用体会。方法:2018 年6 月―10 月收集确诊为肺部毛玻璃样病变或小结节49 例患者的肺部增强CT DICOM数据,运行DeepInsight 3D导航软件,行支气管CT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 CTA)。采用“团注测试法”,计算对比剂“时间-密度”曲线,提取支气管及肺血管数据并成像。将 3D成像与手术中解剖相对照,观察 3D导航效果。结果分为满意、较满意及不满意,并分析其原因。结果:49 例中满意32 例,较满意10 例,不满意7 例。成功应用手术导航21 例。结论:DeepInsight 3D 导航软件是专为胸外科医师设计的一款肺段切除导航软件,为胸外科开展肺段及亚肺段切除提供了方便、安全、有效的手术导航。掌握CT 扫描时间和对比剂剂量是成功实施支气管CTA的关键步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手术 肺段切除术 3D导航 微创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