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医院贝伐珠单抗注射液临床应用合理性分析
1
作者 殷秋忆 江艳 +1 位作者 陈川 周晨霞 《中国处方药》 2024年第5期88-91,共4页
目的对医院贝伐珠单抗使用情况进行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医院信息系统,调取2022年1月~2022年12月使用贝伐珠单抗患者的用药信息,对用药情况进行回顾性点评分析。结果256例患者共使用贝伐珠单抗1484次,不合理医嘱共232... 目的对医院贝伐珠单抗使用情况进行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医院信息系统,调取2022年1月~2022年12月使用贝伐珠单抗患者的用药信息,对用药情况进行回顾性点评分析。结果256例患者共使用贝伐珠单抗1484次,不合理医嘱共232次(15.63%),包括给药浓度不适宜221次(14.89%)、给药途径不适宜9次(0.61%)和给药时间不适宜2次(0.13%);超说明书用药患者21例(8.20%)。结论贝伐珠单抗的临床使用存在不合理情况,临床医师应严格把握适应证及相关指南,临床药师应加强与医师间的合作与反馈,共同促进合理用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伐珠单抗 用药分析 合理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钴胺注射液用于静脉输液的稳定性考察 被引量:8
2
作者 徐新 王钦 《中南药学》 CAS 2019年第6期876-880,共5页
目的了解甲钴胺注射液用于静脉输液的稳定性。方法按《中国药典》检查甲钴胺注射液输液的pH值、不溶性微粒。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输液中药物相对百分含量,测定模拟输液的药物相对百分含量。结果甲钴胺的峰形良好,保留时间约4.6 min;... 目的了解甲钴胺注射液用于静脉输液的稳定性。方法按《中国药典》检查甲钴胺注射液输液的pH值、不溶性微粒。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输液中药物相对百分含量,测定模拟输液的药物相对百分含量。结果甲钴胺的峰形良好,保留时间约4.6 min;线性回归方程:C=0.0714A-0.0953(r=0.9998),线性范围1.0~32.0μg·mL^-1;低、中、高浓度重复性试验RSD分别为3.1%、4.0%、3.7%(n=6);低、中、高浓度日内精密度RSD分别为1.7%、2.0%、2.4%(n=6),日间精密度RSD分别为2.6%、2.6%、1.7%(n=6),回收率分别为(97.8±1.9)%、(100.8±2.1)%、(101.5±1.8)%(n=6)。0、1、2、4、6、12、24 h后,输液A、B的pH值均无明显变化,不溶性微粒符合《中国药典》要求。输液A、B避光放置24 h后百分含量未明显减少;输液A、B未避光放置后,其百分含量随时间的增加而不断减少。采用避光输液器输液,甲钴胺的百分含量未减少;未避光模拟输液后,其百分含量有下降趋势;滴注速度越慢,其百分含量下降程度更多。结论甲钴胺注射液原则上不用于静脉输液;若临床需要,尽可能现配现用,配置、运输、放置和输注过程应注意避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钴胺注射液 静脉输液 超说明书用药 合理用药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乳腺癌患者药物治疗致肺损伤的病例分析与监护
3
作者 朱秋燕 王金丽 陈伯华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CAS 2019年第11期749-752,共4页
1例乳腺癌患者使用3周期多西他赛和曲妥珠单抗(TH方案)治疗后出现活动后气促,后逐渐缓解。第4周期TH方案治疗后再次出现气促,胸部影像学显示肺部损伤,予头孢西丁和地塞米松治疗后好转,地塞米松停药后肺损伤加重。临床药师参与其药物性... 1例乳腺癌患者使用3周期多西他赛和曲妥珠单抗(TH方案)治疗后出现活动后气促,后逐渐缓解。第4周期TH方案治疗后再次出现气促,胸部影像学显示肺部损伤,予头孢西丁和地塞米松治疗后好转,地塞米松停药后肺损伤加重。临床药师参与其药物性肺损伤的诊断,推荐使用甲泼尼龙继续规范治疗,患者渐好转出院。药师定期随访,出院25d后肺部病变基本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药物性肺损伤 多西他赛 曲妥珠单抗 药品不良反应 药学监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124-3p和自噬在LPS致小胶质细胞死亡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沈凯 张春燕 +1 位作者 殷晓芹 陈伯华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9年第2期89-92,共4页
目的:探讨miR-124-3p 和细胞自噬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s, LPS)引起小胶质细胞死亡中的作用,以及miR-124-3p 与自噬的相互关系。方法:离体条件下,使用1 μg/mL LPS 处理BV2 细胞,采用噻唑蓝检测BV2 细胞活力,实时定量荧光PCR检测m... 目的:探讨miR-124-3p 和细胞自噬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s, LPS)引起小胶质细胞死亡中的作用,以及miR-124-3p 与自噬的相互关系。方法:离体条件下,使用1 μg/mL LPS 处理BV2 细胞,采用噻唑蓝检测BV2 细胞活力,实时定量荧光PCR检测miR-124-3p 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LC3B蛋白表达水平。应用慢病毒载体过表达miR-124-3p,观察miR-124-3p对LPS 引起BV2 细胞活力以及自噬的影响。0.1 μmol/L雷帕霉素预处理BV2 细胞,观察自噬对LPS 引起BV2 细胞活力及miR-124-3p水平变化的影响。结果: LPS 处理BV2 细胞后,BV2 细胞活力显著降低,且miR-124-3p 表达下调,细胞自噬水平显著上升。过表达miR-124-3p能有效抑制由LPS 引起的BV2 细胞活力降低,并有效抑制LPS 引起的细胞自噬。雷帕霉素预处理BV2 细胞,能显著缓解由LPS 引起的BV2 细胞活力和miR-124-3p表达降低。结论: LPS可以通过下调miR-124-3p表达,影响小胶质细胞存活。同时,自噬也可在一定程度上负反馈调节miR-124-3p 表达,影响BV2 细胞存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胶质细胞 自噬 miR-124-3p 细胞死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YP2C9及CYP2C19基因多态性在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抗凝治疗中指导作用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周虹 谢飞 +2 位作者 华阳 吉顺莉 陆洋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23年第12期1212-1218,共7页
目的:探究CYP2C9,CYP2C19基因多态性在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抗凝治疗中的指导作用。方法:收集我院于2021年11月至2022年11月收治的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202例临床资料,按照基因多态性检测结果分组治疗,将CYP2C9*1*1合并CYP2C19*1*1常规... 目的:探究CYP2C9,CYP2C19基因多态性在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抗凝治疗中的指导作用。方法:收集我院于2021年11月至2022年11月收治的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202例临床资料,按照基因多态性检测结果分组治疗,将CYP2C9*1*1合并CYP2C19*1*1常规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CYP2C9*3、CYP2C19*2、CYP2C19*3基因指导下的个体化治疗的患者为观察组。比较患者一般资料、华法林起效时间、起效剂量、平均剂量、INR达标时间、凝血因子Ⅱ、Ⅶ、Ⅸ、Ⅹ活性、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抗凝剂量的影响因素。结果:CYP2C9*1*1、CYP2C9*3发生率分别为88.4%、11.6%,CYP2C19*1*1、CYP2C19*2、CYP2C19*3发生率分别为68.5%、23.8%、7.6%,CYP2C9*3合并CYP2C19*2/CYP2C19*3、CYP2C9*1*1合并CYP2C19*1*1发生率分别为1.3%、67.2%。其中对照组占比60.6%,观察组占比39.4%。两组年龄、性别、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冠心病、BMI、饮酒、吸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华法林起效时间、起效剂量、平均剂量、INR达标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凝血因子Ⅱ、Ⅶ、Ⅸ、Ⅹ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YP2C9*1抗凝剂量显著高于CYP2C9*3,CYP2C19*1抗凝剂量显著高于CYP2C19*2/CYP2C19*3,≥70岁患者抗凝剂量显著低于<70岁患者,BMI≥25 kg/m2患者抗凝剂量显著高于BMI<25 kg/m2患者(P>0.05)。将抗凝剂量作为因变量,CYP2C9、CYP2C19基因分型、年龄、BMI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YP2C9*3、CYP2C19*2、CYP2C19*3、BMI≥25 kg/m2为华法林抗凝剂量的危险因素,年龄<70岁为保护因素,年龄与抗凝剂量呈负相关关系,BMI与抗凝剂量呈正相关关系。Log(P)=0.520×CYP2C9*3+0.225×CYP2C19*2+0.293×CYP2C19*3-0.160×年龄+0.394×BMI+4.522。结论:CYP2C9,CYP2C19基因多态性的检测能够对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抗凝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指导意义,CYP2C9*3、CYP2C19*2、CYP2C19*3均为华法林抗凝剂量的危险因素,影响药物疗效。通过基因指导下的治疗能够降低华法林起效剂量,缩短起效天数,增加抗凝因子的活性,提高华法林的抗凝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YP2C9 CYP2C19 基因多态性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 抗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病药学门诊的规范化工作模式探索及实例分析 被引量:15
6
作者 殷晓芹 吉顺莉 +3 位作者 张春燕 王静 朱秋燕 陈伯华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416-1419,共4页
目的探索慢病药学门诊的工作模式。方法通过介绍慢病药学门诊服务模式及1例高血压伴失眠患者就诊实例,阐述慢病药学门诊各就诊步骤的服务要点。结果通过对患者进行药物重整,用药教育及生活方式指导等药物治疗管理,患者改善了症状,提高... 目的探索慢病药学门诊的工作模式。方法通过介绍慢病药学门诊服务模式及1例高血压伴失眠患者就诊实例,阐述慢病药学门诊各就诊步骤的服务要点。结果通过对患者进行药物重整,用药教育及生活方式指导等药物治疗管理,患者改善了症状,提高了对疾病的认识及用药依从性。结论慢病药学门诊规范工作模式具有一定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病药学门诊 工作模式 规范性
原文传递
阿法替尼和吉非替尼一线治疗EGFR突变阳性非小细胞肺癌的成本效用分析 被引量:16
7
作者 施霞 朱秋燕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1期2701-2706,共6页
目的从中国医疗保健支付者的角度,评价阿法替尼与吉非替尼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突变阳性非小细胞肺癌一线治疗中的成本效用。方法基于一项高质量、多中心的二期随机临床试验(LUNG7),依据疾病发展... 目的从中国医疗保健支付者的角度,评价阿法替尼与吉非替尼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突变阳性非小细胞肺癌一线治疗中的成本效用。方法基于一项高质量、多中心的二期随机临床试验(LUNG7),依据疾病发展进程建立三状态Markov模型(无进展生存状态、疾病进展状态、死亡状态),模型各状态转移概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通过临床试验数据提取并计算,效用值取自研究文献中的中国人群效用值,直接医疗成本取自本地收费或相关文献。对总人群Markov模型进行为期10年的成本效用评估,并对模型分析结果的稳定性进行确定敏感性和概率敏感性分析。结果在基础分析中,10年间阿法替尼组相对于吉非替尼组需多花费$16 499.77,但同时可多获得0.29个质量调整生命年(quality-adjusted life years,QALYs),其增量成本效果比(incremental cost-effectiveness ratio,ICER)为$57 428.17/QALY。此时ICER值高于中国支付意愿阈值(willingness to pay,WTP)$26 331/QALY,表明阿法替尼目前相对于吉非替尼不具经济优势。一维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疾病进展阶段的效用值、吉非替尼和阿法替尼的价格以及无进展生存期效用值对结果的稳定性影响较大,但除吉非替尼价格外,其他变量均不能使ICER值降至WTP之下,表明模型结果稳定。结论对于中国EFGR突变阳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阿法替尼在一线治疗中相对于吉非替尼当前没有表现出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法替尼 吉非替尼 非小细胞肺癌 成本效用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