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P-MRI联合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指标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分析
1
作者 殷海燕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19期81-84,共4页
目的 探讨双参数磁共振成像(BP-MRI)联合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指标诊断前列腺癌的价值。方法 选取疑似前列腺癌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接受BP-MRI检查及PSA指标检查。以病理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记录BP-MRI、PSA指标单独检查及联合... 目的 探讨双参数磁共振成像(BP-MRI)联合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指标诊断前列腺癌的价值。方法 选取疑似前列腺癌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接受BP-MRI检查及PSA指标检查。以病理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记录BP-MRI、PSA指标单独检查及联合检查诊断前列腺癌的结果 ,对比三种检查方法的诊断效能;对比前列腺癌与前列腺增生患者PSA指标[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结果 86例疑似前列腺癌患者经病理诊断, 45例(52.33%)确诊为前列腺癌, 41例(47.67%)确诊为前列腺增生。BP-MRI单独检查阳性38例,阴性48例;PSA指标单独检查阳性40例,阴性46例;联合检查阳性46例,阴性40例。联合检查的诊断灵敏度97.78%、准确率96.51%均明显高于BP-MRI单独检查的80.00%、87.21%和PSA指标单独检查的82.22%、87.21%(P<0.05)。前列腺癌患者f-PSA(5.81±1.96)ng/ml、t-PSA(38.52±5.65)ng/ml均明显高于前列腺增生患者的(1.85±0.31)、(8.22±1.68)ng/ml(P<0.05)。结论 临床诊断前列腺癌时可采取BP-MRI联合PSA指标的方式,相比单一检查准确性更高,可为临床提供可靠影像及指标支持,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参数磁共振成像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指标 前列腺癌 前列腺增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诊多层螺旋CT平扫用于诊断阑尾炎的临床评价
2
作者 陆建滨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年第11期115-116,共2页
目的:研究分析急诊诊断阑尾炎过程中应用多层螺旋CT平扫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收治的55例急诊阑尾炎患者,均接受超声检查与多层螺旋CT平扫检查,以临床诊断准确率及阑尾炎类型诊断结果为观察指标进行对比分... 目的:研究分析急诊诊断阑尾炎过程中应用多层螺旋CT平扫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收治的55例急诊阑尾炎患者,均接受超声检查与多层螺旋CT平扫检查,以临床诊断准确率及阑尾炎类型诊断结果为观察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多层螺旋CT平扫共确诊53例,误诊(漏诊)2例,诊断准确率为96.36%;超声检查共确诊43例,误诊(漏诊)12例,诊断准确率为78.18%。多层螺旋CT平扫与超声检查相比临床诊断准确率明显更高(P<0.05);55例患者中化脓性阑尾炎共18例,坏疽性阑尾炎共12例,急性蜂窝性阑尾炎并周围炎25例。多层螺旋CT平扫与超声检查相比,坏疽性阑尾炎、急性蜂窝性阑尾炎并周围炎检出率明显更高(P<0.05)。结论:在阑尾炎诊断中应用多层螺旋CT平扫能够更加准确地诊断和鉴别不同类型的阑尾炎,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阑尾炎 多层螺旋CT平扫 诊断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颈CTA在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评估中的价值
3
作者 殷海燕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4年第18期146-148,共3页
目的:探究对脑梗死患者应用头颈CT血管造影(CTA)后再评估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价值分析。方法:本次试验抽取南通市海门区中医院在2021年3月~2023年1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60例,采取数字随机方式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实施彩... 目的:探究对脑梗死患者应用头颈CT血管造影(CTA)后再评估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价值分析。方法:本次试验抽取南通市海门区中医院在2021年3月~2023年1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60例,采取数字随机方式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实施彩色多普勒超声(CDUS)检查,观察组实施头颈CTA检查,比较两组患者颈动脉中重度血管狭窄检出率;比较两组患者颈总动脉(CCA)、颈内动脉(ICA)、颈外动脉(ECA)斑块数量和类型。结果:分析两组颈动脉中重度血管狭窄检出率,对照组为73.33%,观察组为93.33%,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分析斑块数量以及类型,两组均可见钙化斑块、软斑块、混合斑块,在CCA以及ECA上两组斑块数量检出无明显差异(P>0.05),ICA上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评估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时,给予头颈CTA技术,效果较为显著,可以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程度进行有效评估,并且已作为首选斑块检出检查方法,尤其是在ICA上,故此在临床病变评估方案中值得大范围推广与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CTA 脑梗死 颈动脉粥样硬化 评估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