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神经内镜微创手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陈强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0年第22期29-31,共3页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微创手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江苏省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9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微创手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江苏省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9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分为开颅组及内镜组,各49例。开颅组患者采用传统开颅手术治疗,内镜组患者采用神经内镜下小骨窗开颅脑内血肿清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个月血清TNF-α、CRP、IL-6水平及神经功能、昏迷情况;统计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开颅组比,内镜组患者手术时间、入住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及住院时间缩短,出血量减少(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降低,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评分升高,且内镜组患者NIHSS评分较开颅组降低,GCS评分较开颅组升高(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血清TNF-α、CRP、IL-6水平降低,且内镜组低于开颅组(P<0.05);内镜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开颅组(P<0.05)。结论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实施神经内镜微创手术,可有效降低术后血清TNF-α、CRP、IL-6水平,改善神经功能,促进患者预后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脑出血 神经内镜 开颅手术 神经功能 肿瘤坏死因子-Α C-反应蛋白 白介素-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发性脑出血患者体内免疫反应及其与神经功能的相关性
2
作者 杨杰 陈建 《中国临床医学》 2023年第6期999-1004,共6页
目的观察急性自发性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患者外周血中的细胞和分子免疫变化,并评估这些变化与患者神经功能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22年1月至12月在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诊治的急性自发性ICH患者25例,以及进行健康... 目的观察急性自发性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患者外周血中的细胞和分子免疫变化,并评估这些变化与患者神经功能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22年1月至12月在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诊治的急性自发性ICH患者25例,以及进行健康体检者30例。收集ICH患者入院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评分、发病90 d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和血常规检测数据。通过ELISA检测所有患者外周血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皮质醇及相关细胞因子的浓度。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中淋巴细胞和亚群细胞数量。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GCS评分与免疫指标水平的相关性。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ICH组IL-4、IL-6、IL-10和TNF-α水平升高(P<0.01),白细胞、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和自然杀伤(NK)细胞计数增加(P<0.01),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T细胞计数减少(P<0.001)。GCS评分与IL-17A、单核细胞计数负相关(r值为﹣0.4932、﹣0.5338,P<0.05);出血量与IL-4、白细胞计数和单核细胞计数正相关(r值为0.4795、0.5092、0.5758,P<0.05)。预后不良(mRS评分≥4分)组有高血压病史患者比例更高(P<0.05)。结论ICH患者免疫能力改变,且与患者神经功能及出血量存在一定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免疫细胞 细胞因子 格拉斯哥昏迷指数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出血手术患者应激性血糖水平变化与GOS评分的关系 被引量:2
3
作者 周建国 《黑龙江医学》 2024年第13期1539-1541,共3页
目的:了解脑出血手术患者应激性血糖水平变化,并分析其水平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22年3月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行手术治疗的60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前血糖水平将其分为高血糖组(n=25)与正常血糖组(n=35)... 目的:了解脑出血手术患者应激性血糖水平变化,并分析其水平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22年3月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行手术治疗的60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前血糖水平将其分为高血糖组(n=25)与正常血糖组(n=35)。对比手术前后两组患者疾病严重程度[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意识障碍程度[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变化,观察两组患者预后效果[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以及不良事件(再出血、感染、死亡)发生情况。结果:术后,两组患者APACHEⅡ均较术前明显降低,且正常血糖组患者APACHEⅡ评分明显低于高血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49,P<0.05);两组患者GC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升高,且正常血糖组患者GCS评分明显高于高血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20,P<0.05);正常血糖组患者预后效果较高血糖组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306,P<0.05);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16,P>0.05)。结论:脑出血手术患者应激性血糖变化与GOS评分呈正相关,应激性血糖水平越高,患者疾病严重程度越高,预后效果越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应激性血糖水平 疾病严重程度 意识障碍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简易增强现实技术体表定位颅内血肿的配准方法
4
作者 刘锦平 温磊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4年第7期427-430,共4页
基于3D Slicer软件的三维可视化重建结合智能手机sina软件实现的简易增强现实技术对颅内血肿体表定位,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需要虚拟重建图像、病人头部多使用体表解剖标志或体表贴Mark进行配准后,在体表标记出血肿范围,这种配准方法在临床... 基于3D Slicer软件的三维可视化重建结合智能手机sina软件实现的简易增强现实技术对颅内血肿体表定位,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需要虚拟重建图像、病人头部多使用体表解剖标志或体表贴Mark进行配准后,在体表标记出血肿范围,这种配准方法在临床实践中存在配准可靠性不高或较为繁琐等缺点。我们通过充分利用3D Slicer软件的三维建模功能,设计了一种等腰直角三角形建模和配准方法,通过实际临床应用发现,该配准方法术前无需贴Mark复查CT,可以1:1配准,具有简单可靠、经济适用、容易掌握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血肿 体表定位 3D Slicer软件 增强现实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侧裂下Rolandic点-岛叶入路手术治疗基底节区后部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9
5
作者 谢乐 刘锦平 +1 位作者 温磊 杨杰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20年第11期654-657,共4页
目的:探讨经侧裂下Rolandic点-岛叶入路手术治疗基底节区后部高血压性脑出血(HICH)的疗效。方法:基底节区后部HICH患者109例,根据不同入路方式分为经侧裂下Rolandic点-岛叶入路手术组(观察组,n=51)和经颞叶皮质入路手术组(对照组,n=58)... 目的:探讨经侧裂下Rolandic点-岛叶入路手术治疗基底节区后部高血压性脑出血(HICH)的疗效。方法:基底节区后部HICH患者109例,根据不同入路方式分为经侧裂下Rolandic点-岛叶入路手术组(观察组,n=51)和经颞叶皮质入路手术组(对照组,n=58)。比较2组围手术期情况、术后血肿清除率、再出血率及并发症率,术后6月采用采用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价临床预后,采用Barthel指数(BI)评价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价神经功能。结果: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减压时间、术中失血量、去骨瓣率、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皮质切口、白质切开深度高于观察组(P<0.05)。术后6 h,观察组的血肿清除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48 h、72 h,观察组的脑水肿增加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再出血率、癫痫、失语及视野缺损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6月,观察组的BI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6月,观察组预后良好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侧裂下Rolandic点-岛叶入路手术治疗基底节区后部HICH安全有效,可降低再出血风险及并发症发生率,有利于神经功能恢复,改善远期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性脑出血 基底节 侧裂入路 中央沟下点 颞叶皮质入路 神经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等量高血压性基底节出血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2
6
作者 谢乐 刘锦平 +2 位作者 温磊 杨杰 周建国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2年第5期402-404,共3页
目的 探讨中等量(20-40 ml)高血压性基底节出血手术方法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手术治疗的94例中等量高血压性基底节出血的临床资料。47例采用锥颅引流术治疗(锥颅组),47例采用骨瓣开颅手术治疗(骨瓣组)。术后5 d... 目的 探讨中等量(20-40 ml)高血压性基底节出血手术方法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手术治疗的94例中等量高血压性基底节出血的临床资料。47例采用锥颅引流术治疗(锥颅组),47例采用骨瓣开颅手术治疗(骨瓣组)。术后5 d复查CT,根据脑水肿最大面积层面计算血肿周围脑水肿体积=长径×短径×层面数×1/2-血肿量。分析术后并发症(包括术区再出血、颅内感染、肺部感染、消化道出血);术前及术后2周应用斯堪的纳维亚卒中量表(SSS)、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估神经功能;术后6个月采用日常生活能力(ADL)分级评估预后。结果 锥颅组术后5 d血肿周围脑水肿体积较骨瓣组显著缩小(P<0.05);术后2周,两组SSS评分和NIHSS评分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而且,锥颅组明显优于骨瓣组(P<0.05)。锥颅组住院时间[(15.67±3.07)d]较骨瓣组[(19.97±2.65)]明显缩短(P<0.05),锥颅组术后2个月病死率(10.64%,5/47)较骨瓣组(25.43%,12/47)明显降低(P<0.05)。锥颅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4.89%)明显低于骨瓣组(38.30%;P<0.05)。术后6个月,锥颅组ADL分级Ⅰ级4例,Ⅱ级17例,Ⅲ级16例,Ⅳ级4例,Ⅴ级1例;骨瓣组ADL分级Ⅰ级3例,Ⅱ级15例,Ⅲ级14例,Ⅳ级1例,Ⅴ级2例。两组术后个月ADL分级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对于中等量高血压性基底节出血,锥颅引流术治疗远期预后与骨瓣开颅手术相当,但明显降低术后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缩短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性基底节出血 锥颅引流术 骨瓣开颅手术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外伤性脑出血的疗效和安全性 被引量:9
7
作者 吴红飞 刘锦平 +1 位作者 温磊 杨杰 《承德医学院学报》 2016年第5期389-392,共4页
目的:探讨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外伤性脑出血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2例采用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的外伤性脑出血患者为观察组,以同期采用常规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的20例外伤性脑出血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NIH... 目的:探讨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外伤性脑出血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2例采用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的外伤性脑出血患者为观察组,以同期采用常规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的20例外伤性脑出血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NIHSS)评分、并发症和预后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的NIHSS评分均明显低于术前(P<0.05);并且,观察组术后1个月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9.1%(2/22),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预后良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外伤性脑出血的疗效好、并发症少、安全性高,能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 外伤性脑出血 疗效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前锥(钻)颅减压救治创伤性脑疝32例患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刘锦平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第21期58-60,共3页
目的探讨创伤性脑疝患者术前行锥(钻)颅引流减压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外科2006年1月至2013年10月55例颅脑损伤后因幕上硬膜外(下)血肿致急性脑疝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2例患者开颅手术前床旁紧急锥(钻)颅... 目的探讨创伤性脑疝患者术前行锥(钻)颅引流减压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外科2006年1月至2013年10月55例颅脑损伤后因幕上硬膜外(下)血肿致急性脑疝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2例患者开颅手术前床旁紧急锥(钻)颅引流减压进行抢救,23例患者直接行开颅手术治疗,两组进行对照比较。结果锥(钻)颅组32例中有22例(69%)经紧急锥(钻)颅减压后瞳孔明显回缩,其中15例意识有好转。GOS预后评分在两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锥(钻)颅组预后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锥(钻)颅引流减压简单、易行,是颅脑损伤后因幕上硬膜外(下)血肿压迫致急性脑疝形成的一种重要抢救手段,配合开颅手术,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伤性颅内血肿 脑疝 锥颅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前锥(钻)颅减压救治创伤性脑疝患者32例临床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刘锦平 《环球中医药》 CAS 2013年第S1期111-112,共2页
目的探讨创伤性脑疝患者术前行锥(钻)颅引流减压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外科2006年1月-2013年3月55例颅脑损伤后因幕上硬膜外(下)血肿致急性脑疝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2例患者开颅手术前床旁紧急锥(钻)颅引... 目的探讨创伤性脑疝患者术前行锥(钻)颅引流减压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外科2006年1月-2013年3月55例颅脑损伤后因幕上硬膜外(下)血肿致急性脑疝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2例患者开颅手术前床旁紧急锥(钻)颅引流减压进行抢救,23例患者直接行开颅手术治疗,两组进行对照比较。结果锥(钻)颅组32例中有22例(69%)经紧急锥(钻)颅减压后瞳孔明显回缩,其中15例意识有好转。GOS预后评分在两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锥(钻)颅组预后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锥(钻)颅引流减压简单、易行,是颅脑损伤后因幕上硬膜外(下)血肿压迫致急性脑疝形成的一种重要抢救手段,配合开颅手术,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伤性颅内血肿 脑疝 锥颅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干预措施对改良型中等长度导管穿刺点渗血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朱培培 秦小霞 +2 位作者 唐燕 韩慧 王美兰 《医药高职教育与现代护理》 2022年第4期302-304,共3页
目的探讨综合干预措施对改良型中等长度导管穿刺点渗血的影响。方法将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外科2020年9月至2021年1月置入改良型中等长度导管的患者设为对照组,将2021年2月至2021年6月置入改良型中等长度导管的患者设为试验组。对照... 目的探讨综合干预措施对改良型中等长度导管穿刺点渗血的影响。方法将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外科2020年9月至2021年1月置入改良型中等长度导管的患者设为对照组,将2021年2月至2021年6月置入改良型中等长度导管的患者设为试验组。对照组患者的穿刺点常规采用无菌小纱布折叠后压迫于穿刺点2~5 min后加盖透明贴膜,外用自粘绷带常规缠绕加压固定。试验组患者采用综合干预措施,穿刺点使用吸收性明胶海绵与无菌小纱布叠放按压2~5 min后加盖透明贴膜,外用自粘绷带在穿刺点处呈十字交叉加压固定,并再次指压10~15 min。比较两组患者穿刺点发生渗血的持续时间和渗血程度以及患者和家属的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患者发生渗血的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渗血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综合干预措施可以缩短置入改良型中等长度导管患者穿刺点渗血的持续时间,减少渗血程度,提高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干预措施 改良型中等长度导管 渗血 穿刺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性化护理在脑外伤护理中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唐燕 秦小霞 徐晶晶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1年第27期137-138,共2页
目的:对脑外伤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以我院收治的70例脑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以抛硬币法进行分组,即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以心理状... 目的:对脑外伤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以我院收治的70例脑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以抛硬币法进行分组,即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以心理状况、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为观察指标,对两组观察结果进行统计比较。结果:护理后,研究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显著降低(P<0.05)。研究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具有显著差异。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外伤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后,不仅有助于改善患者心理状况,缩短患者住院时间,还可以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荐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外伤 人性化护理 心理状况 护理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凝血指标与老年脑出血患者病灶体积变化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杰 《当代医药论丛》 2022年第13期1-3,共3页
目的:探讨凝血指标与老年脑出血患者病灶体积变化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20年8月在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就诊的老年脑出血患者125例,根据是否发生血肿扩大将其分为控制组和血肿扩大组。检测并对比两组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PT)、... 目的:探讨凝血指标与老年脑出血患者病灶体积变化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20年8月在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就诊的老年脑出血患者125例,根据是否发生血肿扩大将其分为控制组和血肿扩大组。检测并对比两组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血清纤维蛋白原(Fib)、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及D-二聚体(D-D)的水平、凝血因子Ⅱ、Ⅶ、Ⅷ、Ⅹ的活性。结果:血肿扩大组患者的TT显著长于控制组患者,其血清Fib的水平显著低于控制组患者,其血清FDP、D-D的水平、凝血因子Ⅱ的活性均显著高于控制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PT、APTT、凝血因子Ⅶ、Ⅷ、Ⅹ的活性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脑出血患者病灶体积的变化情况与其凝血指标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血肿 凝血指标 老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外伤术后再出血临床分析及防治对策
13
作者 谢乐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6年第12期29-30,共2页
目的探讨脑外伤患者术后再出血的临床情况,分析再出血原因,并提出防治对策。方法选取我院于收治的脑外伤术后再出血患者40例,对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再出血部位:原出血灶近旁15例,原出血灶对侧或远隔部位13例,原挫伤出血... 目的探讨脑外伤患者术后再出血的临床情况,分析再出血原因,并提出防治对策。方法选取我院于收治的脑外伤术后再出血患者40例,对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再出血部位:原出血灶近旁15例,原出血灶对侧或远隔部位13例,原挫伤出血灶12例。预后:恢复良好13例,轻度残疾10例,中度残疾7例,重度残疾5例,植物状态2例,死亡3例。结论脑外伤术后再出血的原因主要有术中止血不彻底、骨窗设计不合理、减压过快、麻醉复苏时血压升高等,而根据出血原因实施相应的预防对策能够有效减少再出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外伤 术后再出血 原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4GalT1-CD200R1复合物在小胶质细胞炎性活化中的作用
14
作者 杨杰 刘超 段程伟 《交通医学》 2023年第2期111-116,共6页
目的:探讨β1,4-半乳糖基转移酶-1(β4GalT1)和CD200R1相互作用对小胶质细胞炎性活化的调节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免疫共沉淀技术结合Western Blot法研究β4GalT1和CD200R1在体内外的相互作用;细胞免疫荧光技术观察两者定位。构建小... 目的:探讨β1,4-半乳糖基转移酶-1(β4GalT1)和CD200R1相互作用对小胶质细胞炎性活化的调节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免疫共沉淀技术结合Western Blot法研究β4GalT1和CD200R1在体内外的相互作用;细胞免疫荧光技术观察两者定位。构建小胶质细胞-神经元共培养体系,阻断CD200-CD200R1结合,RT-PCR技术和ELISA试剂盒检测BV2细胞炎性因子i NOS、CD86、IL-1β、TNF-α的表达变化,LDH试剂盒检测神经元损伤情况。结果:β4GalT1和CD200R1有相互作用且存在共定位。CD200-CD200R1阻断剂增强LPS诱导的小胶质细胞炎性活化和神经元损伤,CD200R144号位突变体增强炎症因子释放和神经元损伤。CD200R144号位调节CD200-CD200R1结合,该突变体影响CD200-CD200R1的正常结合。结论:β4GalT1通过调节CD200R1第44号位的N-糖基化修饰,进而调节小胶质细胞的炎性活化及其介导的神经元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1 4-半乳糖基转移酶-1 CD200R1 小胶质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内镜与小骨窗手术对基底节脑出血患者并发症和预后的影响
15
作者 周建国 刘锦平 +1 位作者 杨杰 温磊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23年第11期1735-1738,共4页
目的探究神经内镜与小骨窗手术对基底节脑出血患者并发症和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16年8月至2021年8月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基底节脑出血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可分为A组(n=40)和B组(n=40),A组给予神经内镜辅助下手术,B组给... 目的探究神经内镜与小骨窗手术对基底节脑出血患者并发症和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16年8月至2021年8月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基底节脑出血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可分为A组(n=40)和B组(n=40),A组给予神经内镜辅助下手术,B组给予小骨窗手术。比较两组围手术期相关指标和血肿清除率、血清炎症因子[血清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神经功能[改良RANKIN量表(mRS)和斯堪的纳维亚神经卒中量表(SNSS)评分]、术后并发症及预后[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CS)]。结果A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明显少于B组(均P<0.05),手术切口长度明显短于B组(P<0.05),血肿清除率明显高于B组(P<0.05)。A组手术后血清PCT、IL-6、CRP水平、mRS评分均明显低于B组(均P<0.05),SNSS评分明显高于B组(P<0.05),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5),预后良好率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神经内镜辅助下手术治疗基底节脑出血患者,可缩短手术和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和手术切口长度,增加血肿清除率,下调血清炎症因子,改善神经功能,减少术后并发症,提升患者预后良好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神经节出血 神经内窥镜 小骨窗手术
原文传递
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中及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分析 被引量:12
16
作者 刘锦平 《中国综合临床》 2013年第12期1298-1300,共3页
目的探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中及术后早期并发症的情况及其防治方法。方法行标准大骨瓣单侧或双侧减压术治疗5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对其术中及术后早期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52例患者中有23例(44%)出现术中及术... 目的探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中及术后早期并发症的情况及其防治方法。方法行标准大骨瓣单侧或双侧减压术治疗5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对其术中及术后早期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52例患者中有23例(44%)出现术中及术后早期严重并发症,其中开颅时大出血11例(21%),合并失血性休克4例。术中急性脑膨出9例(17%)。术后早期迟发性颅内血肿10例(19%)。二次手术5例。结论标准大骨瓣减压有术中大出血、术中急剧脑膨出、术后早期颅内迟发性血肿等严重并发症,需采取各种措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手术疗效,以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标准大骨瓣减压 并发症
原文传递
术前锥或钻颅减压救治创伤性脑疝32例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锦平 《中国综合临床》 2015年第2期174-176,共3页
目的探讨创伤性脑疝患者术前行锥或钻颅引流减压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3年10月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诊治的55例颅脑损伤后因幕上硬膜外和(或)下血肿致急性脑疝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2例患者开颅手术前床... 目的探讨创伤性脑疝患者术前行锥或钻颅引流减压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3年10月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诊治的55例颅脑损伤后因幕上硬膜外和(或)下血肿致急性脑疝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2例患者开颅手术前床旁紧急锥或钻颅引流减压进行抢救,23例患者直接行开颅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锥颅组32例中有22例(69%)经紧急锥或钻颅减压后瞳孔明显回缩,其中15例意识有好转。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在两组分布[锥或钻颅组良好8例、轻残7例、重残6例、植物生存3例、死亡8例;对照组分别为2、4、7、3、7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4.81,P〈0.05),锥或钻颅组预后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锥或钻颅引流减压简单、易行,是颅脑损伤后因幕上硬膜外和(或)下血肿压迫致急性脑疝形成的一种重要抢救手段,配合开颅手术,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伤性颅内血肿 脑疝 锥颅术
原文传递
骨瓣开颅和小骨窗开颅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对比分析
18
作者 杨杰 《药物与人》 2014年第11期292-293,共2页
目的:对骨瓣开颅和小骨窗开颅两种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外科方法进行对比,分析这两种手术方式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13年5月-2014年5月来我院就诊的5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排除深昏迷病例及脑疝形成病例),按手... 目的:对骨瓣开颅和小骨窗开颅两种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外科方法进行对比,分析这两种手术方式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13年5月-2014年5月来我院就诊的5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排除深昏迷病例及脑疝形成病例),按手术方式将病例分为骨瓣开颅组和小骨窗开颅组,分别为28例和22例,比较分析这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结果:小骨窗开颅组与骨瓣开颅组相比在手术时间、并发症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骨窗开颅组死亡率(3/22)高于骨瓣开颅组(2/28),两者相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术后恢复方面没有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治疗方面,骨瓣开颅和小骨窗开颅两种手术方式在疗效方面无显著差异,但小骨窗开颅具有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住院时间较短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瓣开颅 小骨窗开颅 高血压 脑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