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耳石症残余眩晕患者的临床效果
1
作者 秦燕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5年第2期47-50,共4页
目的探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耳石症残余眩晕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南通市通州区中医院2020年1月—2023年12月收治的86例耳石症残余眩晕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3)和观察组(n=43)。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 目的探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耳石症残余眩晕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南通市通州区中医院2020年1月—2023年12月收治的86例耳石症残余眩晕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3)和观察组(n=43)。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治疗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予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眩晕障碍程度、椎基底动脉血流状态。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35%,高于对照组的79.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眩晕障碍量表躯体维度评分为(3.47±1.02)分、情绪维度评分为(3.82±1.16)分、功能维度评分为(4.73±1.15)分,均低于对照组的(6.64±1.45)分、(5.75±1.32)分、(6.58±1.46)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左右椎动脉、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均快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耳石症残余眩晕患者予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的效果确切,能减轻患者残余眩晕障碍症状,可改善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石症 残余眩晕 半夏白术天麻汤 眩晕障碍 血流速度
原文传递
鼻内窥镜下手术联合双氧水冲洗治疗霉菌性上颌窦炎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黄鑫 《中外医疗》 2017年第20期64-65,68,共3页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下手术联合双氧水冲洗治疗霉菌性上颌窦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从2015年1月—2017年3月该院收治的霉菌性上颌窦炎患者中抽取100例为研究对象,依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实验组(鼻内镜下上颌窦开放术+上颌窦霉菌取出术+双氧水冲...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下手术联合双氧水冲洗治疗霉菌性上颌窦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从2015年1月—2017年3月该院收治的霉菌性上颌窦炎患者中抽取100例为研究对象,依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实验组(鼻内镜下上颌窦开放术+上颌窦霉菌取出术+双氧水冲洗,50例)和对照组(鼻内镜下上颌窦开放术+上颌窦霉菌取出术,50例)。统计两组治疗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术后随访,观察炎症复发情况。结果实验组治愈49例,有效1例,治愈率(98.0%)和总有效率(100.0%)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窦口开放良好,均无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0.0%(P>0.05);实验组术后随访无复发病例(0.0%),对照组11例复发(2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窥镜下手术联合双氧水冲洗治疗霉菌性上颌窦炎效果显著,可彻底清除病变,有效防止复发,而且治疗安全可靠,损伤小,无并发症,值得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霉菌性上颌窦炎 鼻内窥镜 上颌窦开放术 霉菌取出术 双氧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术后使用糖皮质激素对复发率和不良反应的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黄鑫 《世界复合医学》 2020年第9期138-140,共3页
目的研究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术后给予患者口服糖皮质激素对复发率和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于2017年5月—2019年5月选择该院收治的100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为50例。其中参照组行鼻内镜下... 目的研究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术后给予患者口服糖皮质激素对复发率和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于2017年5月—2019年5月选择该院收治的100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为50例。其中参照组行鼻内镜下鼻窦开放术联合鼻内切除术,实验组在参照组基础上术后给予患者口服糖皮质激素,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白介素水平、不良反应及复发情况。结果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治疗前白介素水平具有一致性(P>0.05),实验组治疗后白介素4、白介素17、白介素33水平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参照组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水肿、腹泻、皮疹、肝功能异常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00%、4.00%,具有一致性(χ%2=0.709,P>0.05),实验组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复发率(4.00%)低于参照组(1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05,P<0.05)。结论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术后应用糖皮质激素效果确切,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复发比例,且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鼻窦炎鼻息肉 糖皮质激素 复发率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唇沟随意型皮瓣修复外鼻缺损13例体会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健 《交通医学》 2014年第5期531-532,共2页
目的:探讨鼻唇沟随意型皮瓣修复外鼻缺损的疗效。方法:应用鼻唇沟随意型皮瓣修复外鼻缺损13例,均为病变切除和外伤所致,缺损部位主要为鼻翼和鼻背下部,手术均先行病变切除和清创,再同期手术皮瓣修复。结果:术后皮瓣全部成活创面Ⅰ期愈合... 目的:探讨鼻唇沟随意型皮瓣修复外鼻缺损的疗效。方法:应用鼻唇沟随意型皮瓣修复外鼻缺损13例,均为病变切除和外伤所致,缺损部位主要为鼻翼和鼻背下部,手术均先行病变切除和清创,再同期手术皮瓣修复。结果:术后皮瓣全部成活创面Ⅰ期愈合;供区切口直接缝合Ⅰ期愈合。术后13例获随访0.5年,术后皮瓣色泽、质地、耐磨性与周围正常组织相似,供区无明显瘢痕。结论:鼻唇沟随意型皮瓣具有设计简单,操作简便,组织量足够且与外鼻邻近,术后瘢痕不明显等优点,是外鼻缺损修复的最佳选择,值得在基层耳鼻喉科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鼻缺损 鼻唇沟皮瓣 随意型皮瓣 创面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睑下缘切口入路治疗鼻骨-上颌骨额突复合骨折11例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健 《交通医学》 2014年第4期396-397,共2页
目的:探讨下睑下缘切口入路在治疗鼻骨-上颌骨额突复合骨折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11例鼻骨-上颌骨额突复合骨折的患者,经下睑下缘切口入路行解剖复位内固定术的手术情况。结果:11例患者均一期愈合,仅1例1月后出现切口感染,经过抗... 目的:探讨下睑下缘切口入路在治疗鼻骨-上颌骨额突复合骨折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11例鼻骨-上颌骨额突复合骨折的患者,经下睑下缘切口入路行解剖复位内固定术的手术情况。结果:11例患者均一期愈合,仅1例1月后出现切口感染,经过抗炎引流处理无效,3月后取出内固定材料,获痊愈。其余10例效果良好,无并发症。术后3月症状VAS评分明显优于术前,术后3月外观(2.00±0.89)分低于术前(6.45±0.93)分,术后3月疼痛(2.64±0.67)分低于术前(7.64±0.92)分,术后3月面部感觉(2.36±1.69)分低于术前(6.72±1.10)分,术后3月鼻塞(1.36±0.50)分低于术前(7.82±0.7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睑下缘切口入路具有切口隐蔽,面部疤痕不明显,手术视野显露充分,操作过程简单,效果可靠,并发症少等优点,是治疗鼻骨-上颌骨额突复合骨折的有效手术进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睑下缘切口 鼻骨-上颌骨额突复合骨折 手术进路 鼻部畸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水头孢唑林钠治疗扁桃体周围炎的临床疗效及对PCT、TNF-α及IL-6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秦燕 《医学信息》 2023年第9期106-108,123,共4页
目的研究五水头孢唑林钠治疗扁桃体周围炎的临床疗效及对PCT、TNF-α及IL-6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9月我院诊治的164例扁桃体周围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2例。对照组采用头孢唑林钠治疗... 目的研究五水头孢唑林钠治疗扁桃体周围炎的临床疗效及对PCT、TNF-α及IL-6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9月我院诊治的164例扁桃体周围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2例。对照组采用头孢唑林钠治疗,观察组采用五水头孢唑林钠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炎症因子水平[降钙素原(PC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费用。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12%,与对照组的93.9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PCT、TNF-α、IL-6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退热、咽痛、扁桃体肿大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66%,低于对照组的12.20%(P<0.05);观察组治疗费用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五水头孢唑林钠治疗扁桃体周围炎的临床疗效满意,可缩短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改善炎症因子水平,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但治疗成本较高,临床应结合患者具体情况科学合理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水头孢唑林钠 头孢唑林钠 扁桃体周围炎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