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严重脓毒症患者血清HIF-1α和lncRNA TUG1水平与心肌损伤相关
1
作者 黄春丽 穆菊香 张红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2024年第6期528-531,541,共5页
目的:探讨严重脓毒症患者血清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长链非编码RNA牛磺酸上调基因1(lncRNA TUG1)水平与心肌损伤的相关性。方法:选取94例脓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时是否有休克症状分为脓毒症组(60例)和脓毒症休克(SS)组... 目的:探讨严重脓毒症患者血清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长链非编码RNA牛磺酸上调基因1(lncRNA TUG1)水平与心肌损伤的相关性。方法:选取94例脓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时是否有休克症状分为脓毒症组(60例)和脓毒症休克(SS)组(34例),另选取同期在本院体检且一般资料与脓毒症患者相匹配的健康者94例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法检测血清HIF-1αmRNA、lncRNA TUG1表达水平;Pearson法分析SS患者血清HIF-1αmRNA、lncRNA TUG1水平与心肌损伤的相关性。结果:SS组和脓毒症组心率、白细胞计数(WBC)、血乳酸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且SS组高于脓毒症组(P均<0.05);SS组APACHE II评分高于脓毒症组;SS组和脓毒症组平均动脉压、血清HIF-1αmRNA、lncRNA TUG1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且SS组低于脓毒症组(P均<0.05);SS组CD3^(+)T、CD4^(+)T、CD8^(+)T显著低于脓毒症组及对照组,且对照组CD3^(+)T、CD4^(+)T、CD8^(+)T低于脓毒症组(P均<0.05);SS组和脓毒症组血清乳酸脱氢酶(LD)、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肌红蛋白(Mb)及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且SS组高于脓毒症组(P均<0.05);HIF-1αmRNA、lncRNA TUG1与CD3^(+)T、CD4^(+)T、CD8^(+)T呈正相关,与LD、CK-MB、cTnI、Mb及H-FABP呈负相关(P均<0.001)。结论:脓毒症患者血清HIF-1αmRNA、lncRNA TUG1呈低表达,两者与SS患者心肌损伤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脓毒症 缺氧诱导因子-1Α 长链非编码RNA牛磺酸上调基因1 心肌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活动预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机械通气患者ICU获得性衰弱的效果 被引量:30
2
作者 张爱梅 丁爱萍 陆烨华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7年第15期44-46,共3页
目的探讨早期活动预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机械通气患者ICU获得性衰弱(intensive care unit acquired weakness,ICU-AW)的效果。方法 2014年1月至2015年10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南通市瑞慈医... 目的探讨早期活动预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机械通气患者ICU获得性衰弱(intensive care unit acquired weakness,ICU-AW)的效果。方法 2014年1月至2015年10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南通市瑞慈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80例COPD机械通气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入院先后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早期活动,评价并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医学研究理事会评分(Medical Research Council score,MRC-score)及干预后ICU-AW的发生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与对照组MRC-Score评分均高于干预前,观察组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ICU-AW的发生率分别为2.5%(1/40)、40%(16/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保证安全,严格筛选适应证、禁忌证的前提下,早期活动预防COPD机械通气患者并发ICU-AW效果较好,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机械通气 早期活动 ICU获得性衰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续肾脏替代治疗在心脏术后急性肾损伤的早期应用 被引量:4
3
作者 佘小银 刘毅 +1 位作者 穆菊香 袁磊 《交通医学》 2016年第3期248-250,共3页
目的:探讨持续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在心脏术后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的早期应用疗效、CRRT应用时机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重症医学科心脏术后急性肾损伤患者40例,分为存活组和死亡... 目的:探讨持续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在心脏术后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的早期应用疗效、CRRT应用时机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重症医学科心脏术后急性肾损伤患者40例,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对患者术前、术中、术后以及CRRT治疗前后的相关指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0例心脏术后AKI患者经CRRT治疗以后存活29例,死亡11例。存活组CRRT开始距入ICU时间12.3±4.6h小于死亡组25.3±5.0h(P<0.05),存活组CRRT持续时间85.8±36.2h大于死亡组48.6±38.2h(P<0.05),存活组AKI分期1期患者所占比例89.6%明显高于死亡组45.4%(P<0.0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肾功能指标均下降(P<0.05),循环功能指标均改善(P<0.05),且治疗72小时后存活组中心静脉压10.4±1.9 mm Hg较治疗前16.3±3.2 mm Hg明显下降,平均动脉压80±9.0 mm Hg较治疗前63±6.7 mm Hg明显升高(P<0.01)。结论:CRRT治疗是心脏术后急性肾损伤的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术后早期应用能改善患者的循环功能、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术后 急性肾损伤 持续肾脏替代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通气患者气囊漏气试验预测拔管后上气道狭窄的意义 被引量:2
4
作者 佘小银 张海波 《交通医学》 2012年第6期605-606,611,共3页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患者拔管前行气囊漏气试验对预测拔管后上气道狭窄的临床意义。方法:将收住ICU的气管插管机械通气145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1)观察组70例在拔除气管插管前行气囊漏气试验。漏气试验阳性时,分析其原因及拔管可能出现的风...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患者拔管前行气囊漏气试验对预测拔管后上气道狭窄的临床意义。方法:将收住ICU的气管插管机械通气145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1)观察组70例在拔除气管插管前行气囊漏气试验。漏气试验阳性时,分析其原因及拔管可能出现的风险,采取预防措施,气囊漏气试验转阴时则拔除气管插管。(2)对照组75例按传统方式评估后拔除气管插管。比较两组患者拔管后上气道狭窄发生率、再插管率,分析发生上气道狭窄的原因,评估气囊漏气试验对预测拔管后上气道狭窄的价值。结果:观察组发生上气道狭窄7例(10.0%),对照组发生上气道狭窄24例(32.0%),观察组发生上气道狭窄情况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囊漏气试验对预测拔管后上气道狭窄具有临床参考价值,可预防拔管后的上气道狭窄、再次插管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气道狭窄 喉头水肿 机械通气 气囊漏气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