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2、P-选择素及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长度与溶栓效果及近期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1
作者 李可 李天民 +1 位作者 苗果 柳秋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5年第1期83-88,共6页
目的 分析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2(sTREM2)、P-选择素及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HMCAS)长度与溶栓效果及近期预后的关系。方法 将109例ACI行溶栓治疗患者根据溶栓效果分为无效组(n=27)和有效组(n=82)。治疗后90 d,... 目的 分析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2(sTREM2)、P-选择素及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HMCAS)长度与溶栓效果及近期预后的关系。方法 将109例ACI行溶栓治疗患者根据溶栓效果分为无效组(n=27)和有效组(n=82)。治疗后90 d,根据改良Rankin评分(mRS)将109例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n=78)和预后不良组(n=31)。比较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血清sTREM2水平、P-选择素水平及HMCAS长度。应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ACI患者溶栓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实验室指标与ACI患者mRS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sTREM2、P-选择素及HMCAS长度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有效组入院时NIHSS评分低于无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有效组血清sTREM2、P-选择素水平低于无效组,HMCAS长度短于无效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NIHSS评分>15分(OR=2.649,95%CI:1.357~5.167)、血清sTREM2水平高于均值(OR=2.686, 95%CI:1.860~8.786)、P-选择素水平高于均值(OR=4.043, 95%CI:1.860~8.786)以及HMCAS长度>1 mm(OR=3.827, 95%CI:1.740~8.414)均为ACI患者溶栓治疗效果不佳的危险因素(P<0.01)。预后良好组血清sTREM2、P-选择素水平低于预后不良组,HMCAS长度短于预后不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sTREM2、P-选择素及HMCAS长度与ACI患者溶栓治疗后mRS均呈正相关(r=0.686、0.597、0.662,P均<0.001)。血清sTREM2、P-选择素、HMCAS长度及3项指标联合预测ACI患者溶栓治疗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33、0.862、0.889、0.914,敏感度分别为0.806、0.742、0.806、0.742,特异度分别为0.923、0.897、0.936、0.949。结论 ACI患者溶栓治疗效果与入院时NIHSS评分、血清sTREM2水平、P-选择素水平及HMCAS长度有关,高水平血清sTREM2、P-选择素水平及长HMCAS可能增加ACI患者溶栓治疗效果不佳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2 P-选择素 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 溶栓效果 近期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LncRNA CEBPA-AS1、miR-139-5p表达及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分析
2
作者 李培远 王刚 石军峰 《天津医药》 2025年第1期75-79,共5页
目的检测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浆长链非编码RNA(LncRNA)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α反义1(CEBPA-AS1)与miR-139-5p的水平,并探讨二者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选取132例ACI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将患者分为认知... 目的检测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浆长链非编码RNA(LncRNA)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α反义1(CEBPA-AS1)与miR-139-5p的水平,并探讨二者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选取132例ACI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将患者分为认知功能障碍组(63例)和认知功能正常组(69例)。比较2组一般资料;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检测患者血浆LncRNA CEBPA-AS1、miR-139-5p水平;Pearson法分析血浆LncRNA CEBPA-AS1与miR-139-5p的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CI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血浆LncRNA CEBPA-AS1和miR-139-5p水平对认知功能障碍的诊断价值。结果与认知功能正常组相比,认知功能障碍组血浆LncRNA CEBPA-AS1水平升高,miR-139-5p水平降低(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LncRNA CEBPA-AS1水平与miR-139-5p水平呈负相关(r=-0.462,P<0.01);多因素分析显示,受教育程度高中及以下、血浆miR-139-5p水平降低、LncRNA CEBPA-AS1水平升高是ACI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P<0.05);LncRNA CEBPA-AS1和miR-139-5p诊断ACI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65、0.798,二者联合诊断的效能(AUC=0.912)优于单一指标。结论ACI合并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血浆LncRNA CEBPA-AS1水平升高、miR-139-5p水平降低,二者均是ACI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且联合诊断的效能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功能障碍 脑梗死 急性病 长链非编码RNA CEBPA-AS1 微小RNA-139-5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达拉奉联合尤瑞克林治疗对进展性脑梗死患者血清hs-CRP、NSE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王刚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7年第15期2786-2787,共2页
目的分析依达拉奉联合尤瑞克林治疗对进展性脑梗死(PCI)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南阳南石医院2013年4月至2016年10月接收的74例PCI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7例)和对照组(37... 目的分析依达拉奉联合尤瑞克林治疗对进展性脑梗死(PCI)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南阳南石医院2013年4月至2016年10月接收的74例PCI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7例)和对照组(37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加用依达拉奉联合尤瑞克林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和治疗2周后hs-CRP、NSE水平,并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定两组神经功能。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2周后hs-CRP、NSE均较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2周后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尤瑞克林治疗PCI,可降低患者血清hs-CRP、NSE水平,并改善患者神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展性脑梗死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尤瑞克林 依达拉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复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生活能力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4
作者 秦付绕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7年第12期1972-1975,共4页
目的观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生活能力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脑梗死患者1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8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神经内科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 目的观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生活能力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脑梗死患者1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8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神经内科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康复护理干预,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改良Barthel(MBI)指数、SF-36生活质量评价量表分别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及护理6周后的神经功能、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经过8周的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NIHSS评分为(4.23±1.14),MBI评分为(61.43±6.79),对照组患者的NIHSS评分为(7.54±2.13),MBI评分为(49.67±5.37),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康复护理干预对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具有显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护理 脑梗死 生活能力 神经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的使用时机对脑血栓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液黏稠度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王小蛰 凌云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CAS 2019年第4期72-75,共4页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使用时机对脑血栓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液黏稠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3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脑血栓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根据药物使用时机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使用时机对脑血栓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液黏稠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3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脑血栓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根据药物使用时机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早餐后2 h口服阿托伐他汀(20 mg)治疗,观察组在晚餐后2 h口服阿托伐他汀(40 mg)治疗,两组均治疗12周。比较两组疗效,采用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FDS)、改良的Rankin量表(m RS)及日常生活活动(ADL)量表评估两组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采用脑循环血流动力学监测仪测定两组治疗前、后血液黏稠度指标;比较两组治疗后心源性死亡、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NFDS、mR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ADL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血液黏稠度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12周观察组心源性死亡、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阿托伐他汀片晚餐后2h用药治疗脑血栓有助于提高患者神经功能,改善血液黏稠度,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栓 阿托伐他汀片 神经功能 血液黏稠度 心血管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复治疗结合神经肌肉电刺激对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王刚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22期271-272,共2页
目的分析康复治疗结合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83例脑卒中患者,根据用药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41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接受康复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神经肌肉电刺激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 目的分析康复治疗结合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83例脑卒中患者,根据用药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41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接受康复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神经肌肉电刺激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4、12周后,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分别为(14.16±3.02)、(9.63±0.84)分,低于对照组的(20.47±3.57)、(16.32±3.22)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治疗结合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脑卒中,临床疗效显著,且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中加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治疗 神经肌肉电刺激 脑卒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脂蛋白磷脂酶A_(2)与卒中后血管性认知障碍的关系 被引量:1
7
作者 周玉 李天民 +1 位作者 樊灿 景红萍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2年第6期1051-1054,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脂蛋白磷脂酶A_(2)(Lp-PLA_(2))与卒中后血管性认知障碍的关系。方法选取南阳南石医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10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治疗后采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对所有... 目的探讨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脂蛋白磷脂酶A_(2)(Lp-PLA_(2))与卒中后血管性认知障碍的关系。方法选取南阳南石医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10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治疗后采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对所有患者进行评价,将MMSE≤27分的32例患者纳入认知障碍组,将MMSE>27分的68例患者纳入非认知障碍组,另取5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3组受检者血清NSE、Lp-PLA_(2)水平,分析两者与卒中后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相关性,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血清NSE、Lp-PLA_(2)对卒中后血管性认知障碍诊断的价值。结果认知障碍组血清NSE、Lp-PLA_(2)水平高于非认知障碍组与对照组(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NSE、Lp-PLA_(2)与MMSE评分呈负相关(r=-0.701,-0.385,P<0.05);NSE诊断卒中后认知障碍价值曲线下面积为0.896,最佳诊断界限值为25.52ng·L^(-1),Lp-PLA_(2)的曲线下面积为0.789,最佳诊断界限值为156.52ng·L^(-1)。结论血清NSE、Lp-PLA_(2)与卒中后血管性认知障碍呈正相关,并且NSE>25.52ng·L^(-1),Lp-PLA_(2)>156.52ng·L^(-1)是卒中后血管性认知障碍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血管性认知障碍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脂蛋白磷脂酶A_(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在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被引量:8
8
作者 李丽 《四川解剖学杂志》 2020年第3期75-76,共2页
目的分析中医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在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92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不同护理方法分为实验组(中医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和对照组(常规护理),每组各4... 目的分析中医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在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92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不同护理方法分为实验组(中医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和对照组(常规护理),每组各46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7.82%,明显高于对照组86.95%(P<0.05);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可显著缩短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住院时间,综合性护理满意度高,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护理 健康教育 神经根型颈椎病 应用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剂量盐酸多奈哌齐联合盐酸美金刚治疗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刘凡 刘晓鹏 周玉 《哈尔滨医药》 2024年第1期17-19,共3页
目的分析盐酸多奈哌齐联合盐酸美金刚对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AD患者8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各组43例。常规组予以小剂量盐酸多奈哌齐,实验组在常规组基础上联合盐酸美金刚。对... 目的分析盐酸多奈哌齐联合盐酸美金刚对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AD患者8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各组43例。常规组予以小剂量盐酸多奈哌齐,实验组在常规组基础上联合盐酸美金刚。对比两组疗效、阿尔茨海默病行为病理学量表(BEHAVE-AD)评分、阿尔茨海默病评价量表(ADAS-cog)、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炎性因子[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93.02%(40/43)较常规组72.09%(31/43)高(P<0.05);治疗后,实验组BEHAVE-AD评分较常规组低(P<0.05);治疗后,实验组ADAS-cog评分较常规组低,MMSE评分较常规组高(P<0.05);治疗后,实验组IL-6、TNF-α、CRP水平较常规组低(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98%(3/43)较常规组11.63%(5/43)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AD患者予以盐酸多奈哌齐联合盐酸美金刚效果显著,能改善临床症状、认知功能、精神状态,减轻炎症反应,且具有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盐酸多奈哌齐 盐酸美金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复经颅磁刺激应用于帕金森病失眠患者中的效果及对睡眠质量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黄大帅 朱新臣 王延庆 《广州医药》 2024年第4期382-387,共6页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应用于帕金森病失眠患者中的效果及对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3月南阳南石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帕金森病失眠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参照组(n=50)和研究组(n=50),参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应用于帕金森病失眠患者中的效果及对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3月南阳南石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帕金森病失眠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参照组(n=50)和研究组(n=50),参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在参照组基础上采用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神经递质指标水平、帕金森症状表现及睡眠质量评分的差异。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8.00%(49/50)高于参照组82.00%(41/50),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神经递质多巴胺及5-羟色胺水平分别为(6.84±0.62)、(22.75±0.59),均高于参照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帕金森病症状表现及睡眠质量总评分均低于参照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复经颅磁刺激应用到帕金森病失眠患者的治疗中,能提升疗效,明显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和帕金森病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复经颅磁刺激 帕金森 失眠 睡眠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噻奈普汀与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疗效与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归青巧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22期171-172,共2页
目的探讨了噻奈普汀与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疗效与安全性分析。方法 12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氟西汀组和噻奈普汀组,实验组60例,采用噻奈普汀进行治疗,氟西汀组患者60例,采用氟西汀进行治疗,治疗8周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对药物的治... 目的探讨了噻奈普汀与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疗效与安全性分析。方法 12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氟西汀组和噻奈普汀组,实验组60例,采用噻奈普汀进行治疗,氟西汀组患者60例,采用氟西汀进行治疗,治疗8周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对药物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采用不良反应量表对药物的不良反应进行评价。结果噻奈普汀组和氟西汀组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两组相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2周后开始起效,噻奈普汀组在2、4和8周的汉密尔顿抑郁量减分率明显高于氟西汀组(P<0.05)。噻奈普汀组的主要毒副反应表现为口干、难以入睡、胃肠道反应、头痛、便秘等,与氟西汀组相比较,毒副作用明显较轻。结论 :噻奈普汀治疗对抑郁症疗效显著,毒副作用较低,优于氟西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噻奈普汀 氟西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扎格雷钠治疗120例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分析
12
作者 归青巧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1年第16期77-78,共2页
目的分析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成两组,治疗组60例,对照组60例。治疗组用250ml生理盐水溶解奥扎格雷钠75mg进行静脉滴注,1次/d;对照组用250ml生理盐水稀释维脑路注射液400mg进行静脉滴... 目的分析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成两组,治疗组60例,对照组60例。治疗组用250ml生理盐水溶解奥扎格雷钠75mg进行静脉滴注,1次/d;对照组用250ml生理盐水稀释维脑路注射液400mg进行静脉滴注,1次/d,两组疗程均为21d。结果治疗组神经功能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7%。结论临床观察结果表明用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有很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扎格雷钠 急性脑梗死 疗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托品压抑疗法和遮盖疗法治疗小儿弱视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2
13
作者 胡海慈 张合瑜 +2 位作者 郭建立 罗国新 刘浩爽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2年第27期104-106,共3页
目的比较阿托品压抑疗法和遮盖疗法治疗小儿弱视的效果。方法根据疗法方案差异将60例弱视患儿分为遮盖组(n=30,遮盖疗法)和压抑组(n=30,阿托品压抑疗法)。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压抑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遮盖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目的比较阿托品压抑疗法和遮盖疗法治疗小儿弱视的效果。方法根据疗法方案差异将60例弱视患儿分为遮盖组(n=30,遮盖疗法)和压抑组(n=30,阿托品压抑疗法)。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压抑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遮盖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压抑组的弱视眼裸眼视力(UCVA)和最佳矫正视力(BCVA)显著高于遮盖组和治疗前(P<0.05)。压抑组的双眼立体视觉重建总有效率、治疗总依从率高于遮盖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品压抑疗法治疗小儿弱视的效果优于遮盖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弱视 阿托品压抑疗法 遮盖疗法 视力矫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葛根素注射液对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DHI评分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萍 刘艳贞 李海朋 《新中医》 CAS 2022年第23期207-210,共4页
目的:观察葛根素注射液联合Epley手法复位治疗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PC-BPPV)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其对PC-BPPV患者眩晕残障程度评定量表(DHI)评分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PC-BPPV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0例。... 目的:观察葛根素注射液联合Epley手法复位治疗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PC-BPPV)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其对PC-BPPV患者眩晕残障程度评定量表(DHI)评分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PC-BPPV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Epley手法复位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葛根素注射液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2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DHI评分,并随访6个月,比较2组PC-BPPV复发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2.50%,高于对照组72.50%(P<0.05)。治疗前,2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2周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逐渐降低(P<0.05),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DH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2周后,2组DHI评分逐渐降低(P<0.05),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6个月内,研究组复发率2.50%,低于对照组17.50%(P<0.05)。结论:葛根素注射液联合Epley手法复位治疗PC-BPPV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PC-BPPV患者疾病症状,降低疾病复发率,可作为临床治疗PC-BPPV的一种有效辅助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葛根素注射液 Epley手法复位 后半规管 眩晕残障程度评定量表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射用重组人白介素-2联合替考拉宁对肺癌伴肺部感染的疗效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萍 刘艳贞 +1 位作者 李乾 李海朋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1年第22期4152-4154,共3页
目的探讨注射用重组人白介素-2联合替考拉宁对肺癌伴肺部感染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南阳南石医院收治的68例肺癌伴肺部感染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基础治疗。给予对照组患... 目的探讨注射用重组人白介素-2联合替考拉宁对肺癌伴肺部感染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南阳南石医院收治的68例肺癌伴肺部感染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基础治疗。给予对照组患者替考拉宁治疗。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注射用重组人白介素-2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76.47%(26/34)]较对照组[50.00%(17/34)]高(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CRP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血清CRP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88%(2/34)]较对照组[29.41%(10/34)]低(P<0.05)。结论采用注射用重组人白介素-2与替考拉宁联合治疗肺癌伴肺部感染患者,可提高疾病控制率,降低血清CRP水平,减少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肺部感染 注射用重组人白介素-2 替考拉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灸结合康复功能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疗效分析 被引量:34
16
作者 刘艳贞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8年第2期163-166,共4页
目的探讨针灸结合康复功能训练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 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入院的10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康复功能训练,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针灸治疗,比较两组疾病相关参数、总体... 目的探讨针灸结合康复功能训练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 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入院的10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康复功能训练,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针灸治疗,比较两组疾病相关参数、总体康复效果与生活质量。结果试验组治疗后FMA评分、MBI评分、空吞咽振幅、吞咽5 ml水振幅及功能性经口摄食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空吞咽持续时间、吞咽5 ml水持续时间、SSA评分与洼田饮水试验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总体康复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6个月各维度与总体生活质量评分组间比较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针灸结合康复功能训练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疗效显著,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康复功能训练 吞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司匹林与尼莫地平治疗偏头痛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12
17
作者 王刚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第11期119-120,共2页
目的对阿司匹林与尼莫地平治疗偏头痛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为其提供安全可靠的用药方法。方法 97例偏头痛患者,按照用药治疗方法不同分为阿司匹林组(48例)和尼莫地平组(49例)。阿司匹林组服用阿司匹林治疗,尼莫地平组服用尼莫地平治疗,... 目的对阿司匹林与尼莫地平治疗偏头痛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为其提供安全可靠的用药方法。方法 97例偏头痛患者,按照用药治疗方法不同分为阿司匹林组(48例)和尼莫地平组(49例)。阿司匹林组服用阿司匹林治疗,尼莫地平组服用尼莫地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并发症及6个月内复发情况。结果阿司匹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75%,明显高于尼莫地平组的77.5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阿司匹林组并发症发生率、6个月内复发率均低于尼莫地平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服用尼莫地平相比,阿司匹林治疗偏头痛临床效果更为显著,且安全有效,更具有用药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司匹林 尼莫地平 偏头痛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吡仑帕奈治疗儿童难治性癫痫的效果及机制 被引量:3
18
作者 赵妍 李梦珂 +2 位作者 凌云 郭俊范 白雪蕾 《西北药学杂志》 CAS 2023年第6期132-136,共5页
目的探讨吡仑帕奈治疗儿童难治性癫痫的疗效及机制。方法选取84例难治性癫痫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用卡马西平治疗,观察组用吡仑帕奈治疗,比较2组的疗效、脑电图、认知功能、多药耐药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以及外... 目的探讨吡仑帕奈治疗儿童难治性癫痫的疗效及机制。方法选取84例难治性癫痫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用卡马西平治疗,观察组用吡仑帕奈治疗,比较2组的疗效、脑电图、认知功能、多药耐药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以及外周血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层黏连蛋白(laminin,LN)、神经肽Y(neuropeptide Y,NPY)的表达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71.43%)高于对照组(50.00%),P<0.05;2组治疗后脑电图α波、θ波和δ波活动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每分钟棘波数量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认知功能韦氏儿童智力量表(Wechsler intelligence scale for children revised in China,WISC-RC)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外周血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1 mRNA、MRP2 mRNA的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外周血NSE、LN和NPY的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吡仑帕奈治疗有利于抑制难治性癫痫患儿的痫样放电,减轻认知功能损伤,抑制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1、MRP2的表达,降低血清NSE、LN和NPY的水平,修复受损的神经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仑帕奈 卡马西平 儿童难治性癫痫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层黏连蛋白 神经肽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舒适护理在急性脑梗死护理干预中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0
19
作者 杜蕾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年第21期180-181,共2页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急性脑梗死护理干预中的效果。方法 12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脑梗死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症状缓解情况、记录两组患者并发症...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急性脑梗死护理干预中的效果。方法 12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脑梗死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症状缓解情况、记录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住院天数。结果观察组患者症状缓解所占比例为81.7%,并发症发生共3例,发生率为5.0%,患者住院时间(15.1±2.9)d;对照组患者中症状缓解所占比例为60.0%,并发症发生共12例,发生率为20.0%,患者住院时间(18.6±3.4)d;观察组患者的症状缓解所占比例、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症状,减少并发症发生,有助于患者康复,护理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舒适护理 护理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细化管理联合中医护理对中风后偏瘫患者康复进程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被引量:10
20
作者 张艳柳 《新中医》 CAS 2020年第22期163-165,共3页
目的:观察精细化管理联合中医护理对中风后偏瘫患者康复进程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83例中风后偏瘫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42例和对照组4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精细化管理和中医护理,2组均连... 目的:观察精细化管理联合中医护理对中风后偏瘫患者康复进程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83例中风后偏瘫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42例和对照组4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精细化管理和中医护理,2组均连续护理4周。分别于护理前、护理第14天、护理第28天对2组肢体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评价,比较2组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第14天、第28天,2组上肢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下肢FMA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均较护理前升高,研究组上肢FMA、下肢FMA及ADL评分均高于同期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细化管理与中医护理用于中风后偏瘫患者,可改善其肢体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高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后偏瘫 精细化管理 中医护理 肢体功能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护理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