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术后短期精神状态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8
1
作者 张睿 《青岛医药卫生》 2018年第5期324-326,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术后短期精神状态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4月期间本院收治的行骨科手术的老年患者108例,利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54例。对照组采取全身麻醉,观察组采取硬膜外麻醉,对比两...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术后短期精神状态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4月期间本院收治的行骨科手术的老年患者108例,利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54例。对照组采取全身麻醉,观察组采取硬膜外麻醉,对比两组认知功能、认知功能障碍发生情况、手术相关指标及麻醉恢复情况。结果麻醉前、术后6h、12h,两组患者MMSE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h、72h,观察组MMSE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h及12h,观察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h及72h,两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麻醉前后不同时段心率、动脉血压以及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及意识恢复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全身麻醉相比,硬膜外麻醉更加适用于老年骨科手术患者,其对患者短期精神状态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更小,且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手术 不同麻醉方式 老年 术后短期精神状态 认知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利多卡因TTPB-PECS-全身麻醉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疼痛及早期康复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刘洋 张威 +1 位作者 李姣 杨祖悌 《海南医学》 CAS 2024年第7期944-950,共7页
目的探讨复方利多卡因胸横肌平面阻滞(TTPB)-胸神经阻滞(PECS)-全身麻醉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镇痛及早期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5月于南阳南石医院行乳腺癌根治术的98例患者纳入研究,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目的探讨复方利多卡因胸横肌平面阻滞(TTPB)-胸神经阻滞(PECS)-全身麻醉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镇痛及早期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5月于南阳南石医院行乳腺癌根治术的98例患者纳入研究,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罗哌卡因TTPB-PECS-全身麻醉,观察组患者给予复方利多卡因TTPB-PECS-全身麻醉。比较两组患者术中丙泊酚、瑞芬太尼用量、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实际按压次数(D1/D2)、术后48 h内舒芬太尼用量、补救镇痛率、康复相关指标、不良反应及入室时(T0)、切皮时(T1)、手术30 min时(T2)、术毕即刻(T3)、术后2 h(T4)、6 h(T5)、12 h(T6)、24 h(T7)不同时间点疼痛评分[视觉模拟量表(VAS)]、镇静评分[Ramsay评分法]、疼痛介质水平[神经肽Y(NPY)、前列腺素E2(PGE2)、β-内啡肽]、炎性因子水平[白介素-6(IL-6)、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肿瘤坏死因素-α(TNF-α)]。结果两组患者的丙泊酚用量、术中瑞芬太尼用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48 h内的舒芬太尼用量、补救镇痛率分别为(25.49±6.41)μg、4.0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9.32±7.25)μg、18.37%,D1/D2为0.83±0.3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64±0.2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T4、T5、T6、T7时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T6、T7时的β-内啡肽、PGE2、NPY明显低于对照组,T2、T3、T5时的TNF-α、IL-6、MCP-1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分别为(1.61±0.32)d、(15.47±3.14)h,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92±0.34)d、(23.39±3.36)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4.0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苏醒时间、监测治疗室(PACU)停留时间、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及T4、T5、T6、T7时Ramsay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罗哌卡因TTPB-PECS-全身麻醉,复方利多卡因TTPB-PECS-全身麻醉可减少患者术后镇痛药物用量,减轻应激反应,加速术后康复,其远期镇痛效果更好,且安全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利多卡因 胸横肌平面阻滞-胸神经阻滞-全身麻醉 乳腺癌根治术 镇痛 早期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硬联合麻醉在产妇分娩镇痛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安静 储勤军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6年第2期279-280,共2页
目的分析腰硬联合麻醉在产妇分娩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42例要求无痛分娩的产妇作为观察组,再选取同期收治的42例未行分娩镇痛的产妇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镇痛效果、分娩方式、... 目的分析腰硬联合麻醉在产妇分娩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42例要求无痛分娩的产妇作为观察组,再选取同期收治的42例未行分娩镇痛的产妇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镇痛效果、分娩方式、缩宫素使用率、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和新生儿Apgar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镇痛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阴道顺产率和缩宫素使用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和新生儿Apgar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应用于产妇分娩镇痛效果显著,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硬联合麻醉 分娩镇痛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泊酚联合芬太尼静脉麻醉在小儿肠镜检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5
4
作者 张睿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29期165-166,共2页
目的观察小儿肠镜检查中应用丙泊酚联合芬太尼静脉麻醉的有效性、安全性及对呼吸循环的影响。方法 84例拟行肠镜检查或治疗的患儿,随机分为使用丙泊酚联合芬太尼的A组及采用单纯丙泊酚的B组,各42例。观察两组诱导丙泊酚用量、不同时点心... 目的观察小儿肠镜检查中应用丙泊酚联合芬太尼静脉麻醉的有效性、安全性及对呼吸循环的影响。方法 84例拟行肠镜检查或治疗的患儿,随机分为使用丙泊酚联合芬太尼的A组及采用单纯丙泊酚的B组,各42例。观察两组诱导丙泊酚用量、不同时点心率(HR)、呼吸率(RR)、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入睡和清醒时间、术中体动发生率;OAA/S评分;循环、呼吸变化和对操作记忆。结果两组麻醉诱导时的丙泊酚用量、麻醉手术时间、躁动率、肠镜检查成功率和呼吸抑制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术中OAA/S评分、初醒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在麻醉后1、3 min比麻醉前MAP有明显下降(P<0.05);所有患儿检查,治疗后对于手术过程均无记忆。结论丙泊酚联合芬太尼静脉麻醉用于小儿肠镜检查术,在密切的监护下和完善的抢救措施下是安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泊酚 芬太尼 静脉麻醉 小儿 结肠镜检查 麻醉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麻醉方式在早期乳腺癌患者术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被引量:4
5
作者 宋海军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0年第16期2961-2962,共2页
目的对比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后喉罩全麻与气管插管静吸复合全身麻醉在早期乳腺癌患者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南阳南石医院收治的72例早期乳腺癌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A组和B组,各36例。A组接受超声引导... 目的对比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后喉罩全麻与气管插管静吸复合全身麻醉在早期乳腺癌患者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南阳南石医院收治的72例早期乳腺癌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A组和B组,各36例。A组接受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后喉罩全麻,B组接受气管插管静吸复合全身麻醉。比较两组术中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变化情况及苏醒时间。结果 A组切皮时、切皮0.5 h及拔管时MAP均高于B组,HR均快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和B组苏醒时间分别为(30.17±6.23)、(39.02±7.06)min,A组苏醒时间短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气管插管静吸复合全身麻醉比,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后喉罩全麻可更好地维持早期乳腺癌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性,缩短患者术后苏醒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乳腺癌 气管插管 静吸复合全身麻醉 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 喉罩全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氟醚复合丙泊酚维持麻醉对老年二尖瓣置换术患者心肌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尚艳伟 张睿 杨祖悌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CAS 2021年第1期86-90,共5页
目的:对比丙泊酚单用及七氟醚复合丙泊酚维持麻醉在老年二尖瓣置换术中的价值,观察不同方案对患者心肌损伤的影响,指导老年二尖瓣置换手术麻醉维持药物的选择。方法:收集2018年3月~2019年12月本院接受二尖瓣置换术老年患者(76例)病历资... 目的:对比丙泊酚单用及七氟醚复合丙泊酚维持麻醉在老年二尖瓣置换术中的价值,观察不同方案对患者心肌损伤的影响,指导老年二尖瓣置换手术麻醉维持药物的选择。方法:收集2018年3月~2019年12月本院接受二尖瓣置换术老年患者(76例)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单用丙泊酚[1.5~2μg/ml(血浆靶控浓度)输注]维持麻醉的38例老年患者纳入对照组;同期使用七氟醚(0.5最低肺泡气有效浓度补充吸入)复合丙泊酚[1.5~2μg/ml(血浆靶控浓度)输注]维持麻醉的38例老年患者纳入观察组。对比两组麻醉诱导前(t0)、主动脉开放后30 min(t1)、6 h(t2)、24 h(t3)的心肌损伤[心肌肌钙蛋白I(cardiac troponin 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s,CK-MB)、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标志物水平变化情况,记录两组手术相关指标,记录两组术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两组t0时的cTnI、CK-MB、MDA和SOD水平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 0.05);观察组t1、t2和t3时的cTnI、CK-MB和MD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SOD水平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 <0.05);观察组的意识消失时间、机械通气时间、重症监护治疗病房(ICU)停留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 <0.05);观察组的室性心律失常、心脏停搏和心力衰竭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七氟醚复合丙泊酚在老年二尖瓣置换术维持麻醉中的应用效果较单用丙泊酚好,更利于减轻老年患者心肌损伤程度,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等均缩短,且术后不良心血管事件减少,更利于术后康复,临床应用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尖瓣置换术 七氟醚 丙泊酚 心肌损伤 心血管不良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复合依托咪酯在脑卒中介入治疗麻醉中的应用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影响观察 被引量:11
7
作者 秦倩 《临床研究》 2019年第5期66-67,共2页
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定复合依托咪酯在脑卒中介入治疗麻醉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8年3月本院收治的行全麻介入手术治疗的82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顺序进行编号,将1~40号患者设为对照组(n=40),41~82号患者设为... 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定复合依托咪酯在脑卒中介入治疗麻醉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8年3月本院收治的行全麻介入手术治疗的82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顺序进行编号,将1~40号患者设为对照组(n=40),41~82号患者设为观察组(n=42)。对照组患者采用依托咪酯进行术前麻醉,观察组患者采用右美托咪定复合依托咪酯进行麻醉。比较两组患者麻醉前至术后各时间点的脑电双频指数(BIS)、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气管拔管时间和清醒时间,steward苏醒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器官拔管时间和清醒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麻醉后至术后各时间点观察组BIS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 0.05),MAP与HR差异显著,观察组患者的steward苏醒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依托咪酯在脑卒中介入治疗麻醉中的效果较佳且可以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具有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依托咪酯 脑卒中介入治疗 麻醉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佐辛联合丙泊酚用于无痛胃镜麻醉临床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张睿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第13期146-147,共2页
目的探讨地佐辛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胃镜麻醉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240例美国麻醉师协会(ASA)分级I~Ⅱ级门诊或住院需行胃镜检查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0例。观察组采用地佐辛联合丙泊酚,加芬太尼进行麻醉下行无痛胃镜检查... 目的探讨地佐辛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胃镜麻醉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240例美国麻醉师协会(ASA)分级I~Ⅱ级门诊或住院需行胃镜检查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0例。观察组采用地佐辛联合丙泊酚,加芬太尼进行麻醉下行无痛胃镜检查;对照组采用丙泊酚,加芬太尼进行麻醉下行无痛胃镜检查,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丙泊酚用量和意识恢复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恶心、呕吐发生。结论地佐辛联合丙泊酚为无痛胃镜检查麻醉的理想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佐辛 丙泊酚 芬太尼 无痛胃镜 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骶管阻滞复合七氟醚吸入麻醉在小儿疝修补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宋海军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25期175-176,共2页
目的探讨骶管阻滞复合七氟醚吸入麻醉在小儿疝修补手术中的应用,并评估其安全性。方法 120例小儿疝修补手术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0例。对照组肌内注射5 mg/kg氯胺酮,后行骶管阻滞麻醉穿刺,分次注入0.2%~0.3%盐... 目的探讨骶管阻滞复合七氟醚吸入麻醉在小儿疝修补手术中的应用,并评估其安全性。方法 120例小儿疝修补手术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0例。对照组肌内注射5 mg/kg氯胺酮,后行骶管阻滞麻醉穿刺,分次注入0.2%~0.3%盐酸罗派卡因1 ml/kg;实验组吸入6%~8%七氟醚麻醉,后将0.2%~0.3%盐酸罗派卡因1 ml/kg分次缓慢注入。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苏醒时间和诱导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6.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1.67%(P〈0.05)。结论骶管阻滞复合七氟醚吸入麻醉易被患儿接受,起效快、恢复快、诱导迅速、麻醉过程更平稳,有利于小儿疝修补手术的顺利进行,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骶管阻滞麻醉 七氟醚 小儿疝修补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氟烷和丙泊酚麻醉对老年肺癌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杨祖悌 《临床研究》 2016年第4期153-154,共2页
目的:探讨七氟烷和丙泊酚两种麻醉方法用于肺癌手术中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20例老年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麻醉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接受七氟烷麻醉,对照组... 目的:探讨七氟烷和丙泊酚两种麻醉方法用于肺癌手术中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20例老年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麻醉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接受七氟烷麻醉,对照组患者接受丙泊酚麻醉。用MMSE评分表对患者术前1d以及术后6h、1d、3d、7d的认知功能进行评价,测量患者不同时间点的S100β蛋白。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血清S100β蛋白水平相比于术前均显著升高(P<0.05),除术后3d两组患者S100β蛋白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以外,其余时间的数据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6h、1d、3d的MMSE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手术7d的MMSE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丙泊酚和七氟烷的使用均会给老年患者术后的认知功能带小来一定影响,与丙泊酚相比七氟烷对患者的影响更小,术后患者发生认知障碍的几率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氟烷 丙泊酚 老年肺癌患者 认知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佐辛和小剂量瑞芬太尼抑制全身麻醉拔管期间心血管反应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杨祖悌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6年第1期121-122,共2页
目的比较地佐辛和小剂量瑞芬太尼抑制全麻拔管期间心血管反应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10例全麻下行上腹部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55例。观察组在手术完成拔管前持续泵入小剂量瑞芬太尼,对照组静脉推注地佐辛,比较2组患者拔管期间的心血管... 目的比较地佐辛和小剂量瑞芬太尼抑制全麻拔管期间心血管反应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10例全麻下行上腹部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55例。观察组在手术完成拔管前持续泵入小剂量瑞芬太尼,对照组静脉推注地佐辛,比较2组患者拔管期间的心血管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较对照组稳定,苏醒时间和定向力恢复时间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全麻手术患者在拔管前持续泵入小剂量瑞芬太尼较静脉推注地佐辛,能更有效抑制心血管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佐辛 小剂量瑞芬太尼 心血管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用于胃癌根治术34例效果观察 被引量:2
12
作者 宋海军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5年第3期116-117,共2页
目的探讨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应用于胃癌根治术的效果。方法将34例行胃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每组17例。对照组予全麻方式,观察组予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比较2组的全麻用药剂量和效果。结果观察组全麻用药剂量、术后... 目的探讨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应用于胃癌根治术的效果。方法将34例行胃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每组17例。对照组予全麻方式,观察组予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比较2组的全麻用药剂量和效果。结果观察组全麻用药剂量、术后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清醒时MAC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能有效减少胃癌根治术全麻用药剂量,缩短术后患者苏醒时间,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根治术 全麻 硬膜外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S序贯麻醉用于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的临床研究
13
作者 杨祖悌 《中国实用医药》 2008年第20期92-93,共2页
关键词 血管内介入治疗 麻醉方法 颅内动脉瘤 临床研究 序贯 PCS 患者自控镇静 给药个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超前镇痛对重度烧伤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14
作者 聂立民 《哈尔滨医药》 2024年第3期35-37,共3页
目的分析右美托咪定超前镇痛在重度烧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6例重度烧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3例。观察组于麻醉前10min注入1μg/kg右美托咪定,之后以0.5μg/(kg·h)的速率泵注,术毕前30min停药,对照组以相同方... 目的分析右美托咪定超前镇痛在重度烧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6例重度烧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3例。观察组于麻醉前10min注入1μg/kg右美托咪定,之后以0.5μg/(kg·h)的速率泵注,术毕前30min停药,对照组以相同方式注入等量的生理盐水。对比两组镇静镇痛效果、血清炎性因子水平、血流动力学。结果观察组镇痛起效时间为(2.06±0.41)min,短于对照组的(4.89±0.95)min,镇痛持续时间为(123.48±10.67)min,长于对照组的(95.31±8.46)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前(T0),两组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开始后30min(T_(1))、术毕时(T_(2)),观察组CRP、TNF-α、IL-6、HR、MAP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在重度烧伤患者中可发挥超前镇痛效果,减轻机体炎性反应,稳定患者血流动力学,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可进行大力的推行与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烧伤 右美托咪定 超前镇痛 炎性因子 血流动力学 平均动脉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苯磺酸瑞马唑仑联合依托咪酯对颅脑手术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15
作者 刘洋 张威 李姣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4年第7期1570-1573,共4页
目的:探讨甲苯磺酸瑞马唑仑联合依托咪酯在颅脑手术中应用价值。方法:依据配对原则回顾性选取2021年11月至2023年11月在我院接受颅脑手术治疗的患者112例,按麻醉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n=56)、观察组(n=56)。其中采用依托咪酯麻醉的纳入对... 目的:探讨甲苯磺酸瑞马唑仑联合依托咪酯在颅脑手术中应用价值。方法:依据配对原则回顾性选取2021年11月至2023年11月在我院接受颅脑手术治疗的患者112例,按麻醉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n=56)、观察组(n=56)。其中采用依托咪酯麻醉的纳入对照组,采用甲苯磺酸瑞马唑仑联合依托咪酯麻醉的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不同时间点[术前(T_(0))、诱导后5 min(T_(1))、插管即刻时(T_(2))、术毕时(T_(3))]平均动脉压、心率水平,麻醉相关指标[意识消失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麻醉苏醒时间]。以T_(0)、术后1 d为时间节点,比较两组神经功能指标[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enolase,NSE)、中枢神经特异蛋白(Central nervous system specific protein,S100β)、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血清炎症因子指标[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水平及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结果:观察组T_(1)~T_(3)时心率、平均动脉压水平波动幅度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意识消失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麻醉苏醒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 d S100β、GFAP、NSE水平、hs-CRP、IL-1β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8.93%)与对照组(7.1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苯磺酸瑞马唑仑、依托咪酯复合麻醉能有效维持颅脑手术患者循环稳定,减轻炎症反应,减少神经功能损伤,且易唤醒,麻醉安全性有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苯磺酸瑞马唑仑 依托咪酯 颅脑手术 神经功能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托咪酯通过miR-146a调节TLR4通路对内毒素急性肺损伤小鼠炎症反应的保护作用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安静 张睿 刘晓乐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59-163,共5页
目的:观察依托咪酯对内毒素急性肺损伤小鼠炎症反应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雄性成年BLAB/c小鼠6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依托咪酯组,每组20只。模型组及药物干预组应用腹腔注射脂多糖(LPS,20 mg/kg)制作急性肺损伤小... 目的:观察依托咪酯对内毒素急性肺损伤小鼠炎症反应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雄性成年BLAB/c小鼠6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依托咪酯组,每组20只。模型组及药物干预组应用腹腔注射脂多糖(LPS,20 mg/kg)制作急性肺损伤小鼠模型,空白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腹腔注射。药物干预组于造模后0.5 h给予依托咪酯2.5 mg/kg。空白对照组及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生理200μl/只。于给药后6 h检测小鼠血清中的内毒素水平,BALF中TNF-α、IL-6和IL-1β的含量;RT-PCR检测miR-146a、MyD88、IRAK1、IRF5、TRAF6 mRNA在肺组织中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TLR4、MyD88、TRAF6、IRAK1、IRF5蛋白在肺组织中的表达。结果:模型组、依托咪酯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血清内毒素含量、TNF-α、IL-6和IL-1β含量、miR-146a表达水平、TLR4、MyD88、IRAK1、IRF5、TRAF6 mRNA表达水平及TLR4、MyD88、IRAK1、IRF5、TRAF6蛋白表达均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依托咪酯组与模型组比较,小鼠血清内毒素含量、TNF-α、IL-6和IL-1β含量、TLR4、MyD88、IRAK1、IRF5、TRAF6 mRNA表达水平及TLR4、MyD88、IRAK1、IRF5、TRAF6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托咪酯能够通过增加miR-146a的含量调节TLR4通路对内毒素急性肺损伤小鼠炎症反应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托咪酯 内毒素 急性肺损伤 炎症反应 MIR-146A TLR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腰骶丛神经阻滞联合喉罩全麻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髋关节置换术中临床效果 被引量:14
17
作者 宋海军 《交通医学》 2020年第2期189-191,共3页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腰骶丛神经阻滞联合喉罩全麻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髋关节置换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行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92例,根据麻醉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喉罩吸入麻醉,观察组给予超声引导下...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腰骶丛神经阻滞联合喉罩全麻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髋关节置换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行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92例,根据麻醉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喉罩吸入麻醉,观察组给予超声引导下腰骶丛神经阻滞联合喉罩全麻。对比两组T1(麻醉前)、T2(插管时)、T3(假体植入时)、T4(术毕即刻)血压和心率(HR),拔管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舒芬太尼用量,术后谵妄(POD)及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率。结果:观察组T2、T3、T4时间点血压、HR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拔管时间7.82±2.53 min,下床活动时间4.15±0.86 d,舒芬太尼用量12.48±2.36μg,分别少于对照组的25.63±4.18 min,6.03±1.42 d和36.57±5.14μ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未发生POD,发生POCD 1例(2.17%),对照组发生POD 6例(13.04%),POCD 8例(17.3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腰骶丛神经阻滞联合喉罩全麻用于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可降低各时间点血压及HR变化幅度,减少舒芬太尼用量,缩短拔管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并可减少术后POD、POCD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骶丛神经阻滞 超声引导 喉罩全麻 髋部骨折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联合自控镇痛在肺腺癌术后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姣 刘洋 张威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3年第4期695-698,共4页
目的 探讨肺腺癌术后患者接受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TPVB)联合自控镇痛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0月在南阳南石医院进行胸腔镜肺腺癌根治术治疗的9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接受自控镇痛,研究组... 目的 探讨肺腺癌术后患者接受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TPVB)联合自控镇痛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0月在南阳南石医院进行胸腔镜肺腺癌根治术治疗的9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接受自控镇痛,研究组接受超声引导下的TPVB联合自控镇痛。比较两组术后静息及活动状态下6、12、24、48 h的镇痛效果[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48 h的免疫功能,统计两组恶心呕吐、嗜睡、呼吸抑制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静息及活动状态下VAS评分均逐渐升高,但研究组静息及活动时各时点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48 h,两组的CD3^(+)、CD4^(+)、CD4^(+)/CD8^(+)水平均低于术前,但术后48 h,观察组CD3^(+)、CD4^(+)、CD4^(+)/CD8^(+)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TPVB联合自控镇痛可以有效减轻肺腺癌术后患者的疼痛程度,改善免疫抑制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癌 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 自控镇痛 疼痛程度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哌卡因复合帕瑞昔布钠对颅脑肿瘤切除术患者应激反应及苏醒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睿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CAS 2019年第10期58-60,共3页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复合帕瑞昔布钠对颅脑肿瘤切除术患者应激反应及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7月—2019年7月我院收治的颅脑肿瘤拟行切除术患者8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两组均给予常规麻醉诱导和麻醉维持,...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复合帕瑞昔布钠对颅脑肿瘤切除术患者应激反应及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7月—2019年7月我院收治的颅脑肿瘤拟行切除术患者8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两组均给予常规麻醉诱导和麻醉维持,对照组在切皮前10 min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20 mL)浸润麻醉,术后30 min注射0.9%氯化钠注射液(2 mL);观察组在切皮前10 min给予罗哌卡因(20 mL)麻醉,术后30 min注射帕瑞昔布钠(40 mg),比较两组应激反应及苏醒质量。结果:T2时,观察组心率、平均动脉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均短于对照组,Ramsay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罗哌卡因复合帕瑞昔布钠可减轻颅脑肿瘤切除术患者应激反应,可提高镇静、镇痛效果,改善苏醒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肿瘤 罗哌卡因 帕瑞昔布钠 应激反应 苏醒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留自主呼吸方案应用于胸腔镜治疗肺大泡手术中的价值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姣 刘洋 张威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1年第24期4298-4299,共2页
目的:探讨保留自主呼吸方案应用于胸腔镜治疗肺大泡手术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129例行胸腔镜治疗肺大泡患者按照简单随机化法分为对照组(n=64,接受全麻单肺通气肺大泡切除术)和观察组(n=65,接受保留自主呼吸肺大泡切除术),对比干预效... 目的:探讨保留自主呼吸方案应用于胸腔镜治疗肺大泡手术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129例行胸腔镜治疗肺大泡患者按照简单随机化法分为对照组(n=64,接受全麻单肺通气肺大泡切除术)和观察组(n=65,接受保留自主呼吸肺大泡切除术),对比干预效果。结果:两组患者T0时间CO、SV、PaO_(2)、PaCO_(2)及OI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T3时间点观察组CO、SV、PaO_(2)及OI水平较对照组高,PaCO_(2)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保留自主呼吸方案用于胸腔镜治疗肺大泡手术中可通过维持自主通气,改善心功能、血气水平,降低术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留自主呼吸 胸腔镜 肺大泡 全麻单肺通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