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1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阳市某院尿路感染病原菌的分布特征与临床耐药性检验
1
作者 贺海涛 《实用医技杂志》 2024年第11期791-795,共5页
目的分析尿路感染病原菌的分布特征,检验临床耐药性以期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药敏分析试验对2021年8月至2023年8月我院收治患者的中段尿液进行培养,分离细菌及真菌后进行鉴定,进而统计尿路感染病原菌的分布情况与耐药性。结... 目的分析尿路感染病原菌的分布特征,检验临床耐药性以期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药敏分析试验对2021年8月至2023年8月我院收治患者的中段尿液进行培养,分离细菌及真菌后进行鉴定,进而统计尿路感染病原菌的分布情况与耐药性。结果235例患者尿液标本中共培养337株病原菌,其中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是占比较多的革兰阴性菌,分别占比73.9%(190/257)、8.9%(23/257);屎肠球菌、粪肠球菌分别占比10.3%、6.9%,是革兰阳性菌中占比较多的菌株;真菌在标本中占比较低,共25株,占比7.4%;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变形杆菌等菌种主要分布泌尿外科77株,肾内科60株,内分泌科48株,综合内科33株,心血管内科27株,神经内科28株,骨科24株,消化内科20株,神经外科17株,呼吸内科14株,门诊11株,其他病区12株。所有菌株对哌拉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哌酮/舒巴坦、替卡西林/克拉维酸的耐药性均较高,其中检出率最高的大肠埃希菌对上述药物的耐药性分别为23.2%(44/190)、19.5%(37/190)、14.7%(28/190)、3.0%(17/190)。屎肠球菌、粪肠球菌对青霉素G、氨苄西林、高浓度庆大霉素等药物均存在耐药性,屎肠球菌的耐药性均高于粪肠球菌。结论尿路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为主,病原菌在各个科室均有分布,其中大肠埃希菌、屎肠球菌的耐药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路感染 耐药性 病原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7—2021年南阳市某医院胸、腹水培养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王灿灿 王莹 +1 位作者 桑原锋 矫杨 《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 CAS 2023年第4期252-255,共4页
目的分析胸、腹水标本中的病原菌分布特点及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医师抗感染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胸、腹水培养的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性,使用梅里埃Vitek2–Compact... 目的分析胸、腹水标本中的病原菌分布特点及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医师抗感染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胸、腹水培养的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性,使用梅里埃Vitek2–Compact自动细菌鉴定药敏仪、珠海迪尔DL-96细菌鉴定分析系统进行菌株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判读参照当年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CLSI)发布的行业标准。结果2074份胸、腹水培养标本,共分离出650株非重复病原菌,总阳性率为31.34%。996份胸水标本中分离出病原菌219株,阳性检出率为21.99%;1078份腹水标本中分离出病原菌431株,阳性检出率为39.98%。胸、腹水分离的病原菌中均以革兰阳性菌为主,分别占55.25%、48.96%,均以肠球菌属和葡萄球菌属为主;革兰阴性菌分别占36.07%、43.62%,主要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鲍曼不动杆菌;真菌分别占8.68%、7.42%,均以白假丝酵母菌为主。三种主要的革兰阳性球菌对红霉素、青霉素的耐药率高于70.00%,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和替考拉宁的耐药率为0。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唑林的耐药率最高,超出80.00%,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的耐药率低于3.00%,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的耐药率高于25.00%,仅对替加环素、多黏菌素B较敏感;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的耐药率高于40.00%,但对头孢哌酮/舒巴坦、替加环素比较敏感。结论胸、腹腔感染的病原菌复杂多样,以革兰阳性菌为主,常见病原菌的耐药情况相当严重。明确胸、腹腔感染的病原菌类别和耐药情况,对于临床医师的早期经验性抗感染治疗和医院感染的管控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水 腹水 病原菌 耐药性 腹腔感染 药敏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检验科微生物室的医院感染隐患及防护对策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范永兴 《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 2018年第2期288-289,共2页
目的探究检验科微生物室的医院感染隐患以及防护对策。方法对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0月期间所有医务人员的感染情况进行统计与分析。对检验科与其他科室的感染率进行比较,分析检验科感染的原因,并且对检验科微生物室存在的感染隐患进行... 目的探究检验科微生物室的医院感染隐患以及防护对策。方法对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0月期间所有医务人员的感染情况进行统计与分析。对检验科与其他科室的感染率进行比较,分析检验科感染的原因,并且对检验科微生物室存在的感染隐患进行探讨,结合分析结果制定有效的防护对策。结果在本次研究中,我院的总感染率为4.2%,感染主要分布在三个科室:检验科、呼吸科以及消化科。其中,检验科的感染率为36.5%,呼吸科的感染率为13.9%,消化科的感染率为11.2%,其他科室的感染率仅为1.2%。检验科的感染率显著高于呼吸科、消化科以及其他科室,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检验科中,感染的来源主要是病菌感染和仪器污染。结论为了有效防止医院医务人员出现感染,应该要加强安全管理,严格落实好各项安全制度。对于感染率最高的检验科,针对存在的感染隐患,要不断加强检验科室的清洁消毒,不管是工作人员还是仪器设备,都应该要时刻落实好清洁消毒工作,提升防护水平,降低感染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验科 微生物室 医院感染隐患 防护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7—2019年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曹玉琳 王进 曾宪斌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20年第8期1719-1723,共5页
目的对2017—2019年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进行分析。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17—2019年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2017—2019年298例患者医院感染共有319份样本,其中以痰液居... 目的对2017—2019年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进行分析。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17—2019年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2017—2019年298例患者医院感染共有319份样本,其中以痰液居多,构成比为44.83%,2017—2019年构成比分别为46.15%、46.23%、42.20%。其次为尿液,构成比为32.92%。共检测出348株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共242株,构成比为69.54%,主要为铜绿假单胞菌和大肠埃希菌;革兰阳性菌共102株,构成比为32.18%,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共65株,构成比为18.68%。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环丙沙星、美罗培南和青霉素的耐药性较高,耐药率均在72.73%~92.68%。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阿米卡星、庆大霉素、美罗培南和呋喃妥因的耐药性较高,耐药率均在75.00%以上,特别是对美罗培南的耐药率,2017年为100.00%。结论2017—2019年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感染患者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主要病原菌对氨苄西林、环丙沙星、美罗培南抗生素的耐药性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药物 感染性疾病 病原菌 耐药性
原文传递
河南144所医院2019~2020年恶臭假单胞菌感染临床特点及药敏分析
5
作者 陈万贞 李轶 +9 位作者 尹海庆 王健 袁有华 郭利敏 贾向红 胡冬梅 田育佼 侯卫科 孙云霞 张辉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CAS 2024年第10期79-84,共6页
目的:分析河南省144所医院恶臭假单胞菌感染现状、临床特点及耐药性情况,并比较不同级别医院细菌耐药性差异,为院内感染控制及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9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河南省144所医院上报的470例恶臭假单胞菌感染患者数据... 目的:分析河南省144所医院恶臭假单胞菌感染现状、临床特点及耐药性情况,并比较不同级别医院细菌耐药性差异,为院内感染控制及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9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河南省144所医院上报的470例恶臭假单胞菌感染患者数据,分析标本来源、科室分布、药敏情况、不同级别医院细菌耐药性差异。结果:恶臭假单胞菌感染以男性、老年患者居多;标本来源以非呼吸道标本占比高(247株,52.6%);科室分布以重症医学科(98株,20.9%)、骨科(60株,12.8%)和呼吸内科(40株,8.5%)为主。药敏试验结果显示,恶臭假单胞菌对多黏菌素B、庆大霉素的耐药率较低,其余药物的耐药率均>30%;三级医院氨苄西林/舒巴坦、氯霉素、复方磺胺甲唑、美罗培南、氨曲南的耐药率均高于二级医院(P<0.05)。结论:该地区恶臭假单胞菌感染多见于老年、男性、重症患者,恶臭假单胞菌对多种药物耐药率较高,对多黏菌素B敏感性好,且三级医院多种药物的耐药率均高于二级医院。临床需重点关注高危患者,加强合理用药及医院感染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臭假单胞菌 院内感染 耐药性监测 抗菌药物 条件致病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亢性肝病患者血清学指标检验结果及临床价值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李坤朋 范卉 +1 位作者 焦煜瑾 王艳 《临床研究》 2024年第12期133-135,共3页
目的分析甲亢性肝病患者血清学指标检验的临床价值。方法筛选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2022年5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82例甲亢性肝病患者设定为A组,82例肝功能正常的甲亢患者设定为B组,82例院内健康体检人群设定为C组,均检测血清肝功能指标[丙... 目的分析甲亢性肝病患者血清学指标检验的临床价值。方法筛选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2022年5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82例甲亢性肝病患者设定为A组,82例肝功能正常的甲亢患者设定为B组,82例院内健康体检人群设定为C组,均检测血清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直接胆红素(DBIL)、碱性磷酸酶(ALP)、总胆汁酸(TBA)、γ-谷氨酰氨基转移酶(GGT)]、甲状腺功能指标[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_(3))、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甲状腺素(FT_(4))、三碘甲状原氨酸(T_(3))、甲状腺素(T_(4))]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三组肝功能指标、甲状腺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A组GGT、ALT、ALP、TBA、DBIL、TT_(3)、FT_(3)、FT_(4)、TT_(4)、TSH水平均高于B组、C组,B组GGT、ALT、ALP、TBA、DBIL、TT_(3)、FT_(3)、FT_(4)、TT_(4)、TSH水平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肝功能、甲状腺功能指标水平能有效辅助诊断甲亢性肝病,及时给予患者针对性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亢 肝功能 甲状腺功能 肝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学检验指标联合检测在系统性红斑狼疮中的诊断价值分析
7
作者 李坤朋 李亚洁 吴希梅 《临床研究》 2024年第11期138-140,共3页
目的分析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应用免疫学检验联合检测诊断价值。方法随机选取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在2022年3月至2023年12月进行诊治的8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抗核抗体(ANA)、抗双链DNA抗体(抗ds-DNA)和... 目的分析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应用免疫学检验联合检测诊断价值。方法随机选取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在2022年3月至2023年12月进行诊治的8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抗核抗体(ANA)、抗双链DNA抗体(抗ds-DNA)和抗可提取核抗原抗体(抗ENA)单一检验以及三种联合检验,以临床综合评估结果为金标准,观察患者单一检验及联合检验诊断结果及诊断效能。结果临床综合评估结果中阳性患者70例,阴性患者10例。单一ANA检测中真阳性患者51例,真阴性患者1例;单一抗ds-DNA检测中真阳性患者47例,真阴性患者2例;单一抗ENA检测中真阳性患者51例,真阴性患者3例;三种联合检测中真阳性患者66例,真阴性患者8例。ANA、抗ds-DNA、抗ENA联合检验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高于单一ANA、抗ds-DNA、抗ENA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免疫学检验在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联合检测免疫学指标可以显著提高疾病诊断准确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学检验 联合检测 系统性红斑狼疮 诊断结果 诊断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血液生化检验标本分析过程中影响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因素研究
8
作者 王东 李娟 王艳 《临床研究》 2024年第4期5-8,共4页
目的探究临床血液生化检验标本分析中对检验结果准确性造成影响的因素,以提高临床生化检验过程的规范性。方法选取病例时间为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将在此期间收治的78例接受血液生化检查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 目的探究临床血液生化检验标本分析中对检验结果准确性造成影响的因素,以提高临床生化检验过程的规范性。方法选取病例时间为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将在此期间收治的78例接受血液生化检查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检验准确情况分为检验准确组与检验错误组,分析在不同标本采集过程、检验方式、存储条件与操作方式下患者血液生化检查结果情况,将其中有差异项代入logistic回归方程中进行计算,分析影响生化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因素。结果78例接受血液生化检查的患者中共有78份血液标本,检验准确的有66例,其占比为84.62%,检验错误的有12例,占比为15.38%。两组检验结果在标本采集、送检时间、送检的血液量充足情况、条形码粘贴情况、储存条件、检验过程、仪器操作程序、操作环境、检验人员工作年限、患者饮食、运动情况与心理状态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检验人员年龄与学历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经过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发现标本采集、送检时间、血液量、条形码粘贴情况、储存条件、检验过程、仪器操作程序、操作环境、检验人员工作年限、患者饮食、运动情况与心理状态均是影响患者血液生化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因素。同时,经过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发现标本采集、送检时间、血液量、条形码粘贴情况、储存条件、检验过程、仪器操作程序、操作环境、检验人员工作年限、患者饮食、运动情况与心理状态均是影响患者血液生化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因素。结论在血液生化检验标本分析过程中,标本采集、送检时间、血液量、条形码粘贴情况、储存条件、检验过程、仪器操作程序、操作环境、检验人员工作年限、患者饮食、运动情况与心理状态均对检验结果准确性有着重要影响,故在今后检验工作中应当加强监督与管理,尽可能降低检验结果的误差,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生化检验 准确性 检验方法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坤泰胶囊联合雌二醇片/雌二醇地屈孕酮片治疗卵巢储备功能减退的临床观察
9
作者 王秀萍 乔献伟 徐冰 《中国药房》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89-593,共5页
目的观察坤泰胶囊联合雌二醇片/雌二醇地屈孕酮片治疗卵巢储备功能减退(DOR)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复发情况及对患者卵巢储备功能、性激素和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165例DOR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中80例采... 目的观察坤泰胶囊联合雌二醇片/雌二醇地屈孕酮片治疗卵巢储备功能减退(DOR)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复发情况及对患者卵巢储备功能、性激素和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165例DOR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中80例采用雌二醇片/雌二醇地屈孕酮片(按说明书用药顺序每天1片)者纳入对照组,8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坤泰胶囊(每次2.0 g,每天3次)者纳入观察组,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复发率以及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卵巢储备功能指标[抗米勒管激素(AMH)、抑制素B(INHB)、窦卵泡计数(AFC)、子宫内膜厚度及卵巢体积]、性激素[促卵泡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和雌二醇(E2)]和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CD3^(+)、CD4^(+)、CD8^(+)、CD4^(+)/CD8^(+))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愈显率显著高于对照组(82.35%vs.65.00%,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中医证候积分、FSH和LH水平、CD3^(+)、CD8^(+)均显著降低,AMH、INHB、E2水平和CD4^(+)、CD4^(+)/CD8^(+)、AFC、子宫内膜厚度、卵巢体积均显著升高或增加(P<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的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内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5.88%vs.21.25%,P<0.05)。结论坤泰胶囊联合雌二醇片/雌二醇地屈孕酮片治疗DOR的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卵巢储备功能,调节其性激素和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减少复发,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坤泰胶囊 卵巢储备功能减退 雌二醇 地屈孕酮 卵巢储备 淋巴细胞 性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患者术前血清GINS4、PD-1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
10
作者 唐尧宇 张丽柯 骆春艳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6-160,166,共6页
目的 探讨胃癌患者术前血清GINS复合物4 (GINS4)、PD-1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治疗的95例胃癌患者,并根据患者生存情况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选取同期9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 目的 探讨胃癌患者术前血清GINS复合物4 (GINS4)、PD-1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治疗的95例胃癌患者,并根据患者生存情况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选取同期9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术前血清PD-1水平。采用实时定量PCR检测术前血清GINS4 m RNA水平;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胃癌患者术前血清GINS4 mRNA、PD-1水平与5年生存率的关系;采用Cox回归分析胃癌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胃癌组血清GINS4 mRNA、PD-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组织低分化、TNM分期Ⅲ~Ⅳ期、有淋巴结转移胃癌患者血清GINS4mRNA、PD-1水平显著高于组织中/高分化、TNM分期Ⅰ~Ⅱ期和无淋巴结转移患者(P <0.05)。死亡组血清GINS4 mRNA、PD-1水平及TNM分期Ⅲ~Ⅳ期、有淋巴结转移患者比例显著高于生存组(P <0.05)。Kaplan-Meier法分析结果显示,胃癌患者血清中GINS4 mRNA高表达、PD-1高表达患者5年生存率低于GINS4 mRNA低表达、PD-1低表达患者(P <0.05)。GINS4 mRNA、PD-1水平是胃癌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5)。结论 胃癌患者血清GINS4 m RNA、PD-1水平升高,二者与组织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及预后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GINS复合物4 PD-1 临床病理特征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免疫球蛋白检验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1
作者 骆春艳 杜锴 袁锦鑫 《实验与检验医学》 CAS 2023年第3期347-349,共3页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应用免疫球蛋白检验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于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期间确诊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共计100例为观察组,其中轻中度患者63例,重度患者37例,均接受系统性抗病毒治疗;并选择同期来院进行健康体检者...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应用免疫球蛋白检验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于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期间确诊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共计100例为观察组,其中轻中度患者63例,重度患者37例,均接受系统性抗病毒治疗;并选择同期来院进行健康体检者100例健康居民作为对照组,均抽取外周静脉血,提取血清,利用免疫比浊法对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进行检验,包括IgM、IgG、IgA。并对观察组100例患者的病情程度差异与治疗前后的免疫球蛋白检验结果进行组内对比。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100例患者的IgM、IgG、IgA水平明显更高,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观察组轻中度患者相比,观察组重度患者的IgM、IgG、IgA三项指标水平更高,组间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IgM、IgG、IgA三项指标水平明显降低,且趋近对照组健康人群指标水平,组间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开展免疫球蛋白检验,可根据IgM、IgG、IgA三项指标的数据变化对患者病情疗诊,严重程度判断及预后康复效果分析等方面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可在临床诊疗工作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免疫球蛋白 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菌学、血清学检验在布氏菌病患者中的应用比较 被引量:9
12
作者 魏峰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14期104-105,共2页
目的:对比分析对布氏菌病患者分别采取细菌学检验以及血清学检验的应用效果。方法41例布氏菌病患者,对所有患者均采取细菌学检验以及血清学检验,对比分析两种检验方法对该病的检出率。结果检验后,细菌学检验方法共检出布氏菌病阳性患... 目的:对比分析对布氏菌病患者分别采取细菌学检验以及血清学检验的应用效果。方法41例布氏菌病患者,对所有患者均采取细菌学检验以及血清学检验,对比分析两种检验方法对该病的检出率。结果检验后,细菌学检验方法共检出布氏菌病阳性患者17例,检出率41.5%;血清学检验方法共检出布氏菌病阳性患者25例,检出率61.0%。两种检验方法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124, P=0.077〉0.05)。结论在布氏菌病的临床检验过程中,细菌学检验以及血清学检验均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作用,采用任何一种检验方法均有其优势之处。在具体的临床诊断中,医生应依据不同患者的不同情况来选择合理有效的检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氏菌病 细菌学 血清学 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复发性尿路感染患者的细菌检验情况与药敏情况 被引量:5
13
作者 张秀丽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13期212-213,共2页
目的分析探讨复发性尿路感染患者的细菌检验情况与药敏情况。方法 100例复发性尿路感染患者,采集患者尿液标本并进行细菌减压及药物敏感度试验,根据患者检验结果统计病原菌的分布情况与耐药性。结果通过医院内部检测人员对患者尿液进行... 目的分析探讨复发性尿路感染患者的细菌检验情况与药敏情况。方法 100例复发性尿路感染患者,采集患者尿液标本并进行细菌减压及药物敏感度试验,根据患者检验结果统计病原菌的分布情况与耐药性。结果通过医院内部检测人员对患者尿液进行检验,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共发现100菌株,其中主要包括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阴沟肠杆菌等,将细菌按照菌株进行分类,其中主要是革兰阴性菌为主,共有65株,革兰阳性菌仅为35株,按照微生物学中对革兰菌的分类,一般将其分为以下几种菌,分别是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链球菌。对患者的尿液进行敏感度测量实验,有关工作人员发现其中主要包含以下几种菌,分别是阴沟肠杆菌、大肠埃希菌等。结论对复发性尿路感染患者进行检测时发现,其中主要细菌为革兰阴性菌,不同病原菌对不同的抗生毒具有不同程度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尿路感染 细菌检验 药敏情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析仪隐血检验与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检验在尿液隐血检验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9
14
作者 曹雷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18年第6期2092-2093,共2页
目的:探究分析仪隐血检验与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检验在尿液隐血检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前来我院进行尿液潜血检验的患者中抽取580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这些研究对象的尿液标本,共580份,分别进行分析仪隐血检验与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检验,... 目的:探究分析仪隐血检验与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检验在尿液隐血检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前来我院进行尿液潜血检验的患者中抽取580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这些研究对象的尿液标本,共580份,分别进行分析仪隐血检验与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检验,记录下检验结果后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种检验方式在红细胞、隐血、尿蛋白的阳性率这种有明显的差异(P <0. 05),尿胆原、尿糖的比较无明显差异(P> 0. 05),且分析仪隐血检验组的阳性率(20. 34%)低于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检验组(26. 21%),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两种检验方式各有优势,但是想要提升尿液隐血检验的准确性,应联合应用分析仪隐血检验与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检验,以降低检验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析仪隐血检验 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检验 尿液隐血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路感染诊断中尿常规检验的临床价值与结果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范永兴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18年第35期28-28,共1页
目的通过对尿路感染诊断中尿常规检验的结果进行分析,进而判断其临床价值。方法对120例疑似尿路感染的患者分别采用尿沉渣、尿干化学和尿液细菌培养的方式进行检测,并将尿培养检测的结果作为参考的标准,精准判定出尿沉渣法、尿干化学法... 目的通过对尿路感染诊断中尿常规检验的结果进行分析,进而判断其临床价值。方法对120例疑似尿路感染的患者分别采用尿沉渣、尿干化学和尿液细菌培养的方式进行检测,并将尿培养检测的结果作为参考的标准,精准判定出尿沉渣法、尿干化学法以及尿沉渣法联合尿化干法诊断尿路感染的符合率、特异度和灵敏度等。结果对照尿培养检测标准,最终得出尿沉渣联合尿干化学法用于诊断尿路感染的符合度、灵敏度和特异度更高。结论在诊断尿路感染时,运用尿沉渣法联合尿干化学法的常规检测方式可提高疾病检出率,确保诊断结果的可靠性,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路感染诊断 尿常规检验 临床价值 结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析常规化学法与尿分析仪在尿常规检验中的应用结果对比 被引量:5
16
作者 曹雷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18年第3期957-958,960,共3页
目的:分析常规化学法与尿分析仪在尿常规检验中的应用结果对比。方法:将2016年12月~2017年7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尿常规检验的患者中抽取122例作为研究对象,每例患者均采集两份尿液样本,分别进行常规化学法检验与尿分析仪检验,并比较红细胞... 目的:分析常规化学法与尿分析仪在尿常规检验中的应用结果对比。方法:将2016年12月~2017年7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尿常规检验的患者中抽取122例作为研究对象,每例患者均采集两份尿液样本,分别进行常规化学法检验与尿分析仪检验,并比较红细胞、白细胞、尿蛋白等指标阳性率的检出率以及红细胞、白细胞、尿蛋白等指标的符合率。结果:常规化学法与尿分析仪法对红细胞、白细胞、尿蛋白等指标阳性率的检出率分别为19.67%、19.67%、30.33%和20.49%、28.69%、31.15%,两组比较差异不大,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化学法与尿分析仪法对上述指标的检测符合率分别为94.26%、93.44%、95.08%,以及94.26%、93.44%、95.08%,两组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化学法与尿分析仪在尿常规检验中的各项指标检测的符合率基本相一致,可根据患者的情况采取两种检验法相结合的方式,以提高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规化学法 尿分析仪 尿常规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肥胖患者血脂检验的含量水平及其对临床诊断治疗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17
作者 曹雷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18年第7期2479-2480,2498,共3页
目的:探究分析糖尿病肥胖患者血脂检验的含量水平及其对临床诊断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在2015年4月至2016年8月期间我院的收检人员中随机抽取糖尿病肥胖患者46例(观察组),体重指数正常的糖尿病患者46例(A对照组),健康人员46例(B对照组)... 目的:探究分析糖尿病肥胖患者血脂检验的含量水平及其对临床诊断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在2015年4月至2016年8月期间我院的收检人员中随机抽取糖尿病肥胖患者46例(观察组),体重指数正常的糖尿病患者46例(A对照组),健康人员46例(B对照组);比较三组人员的血脂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的含量水平,分析其中的差异,从中判定血脂检验在糖尿病肥胖患者中的诊断治疗应用价值。结果:观察组人员的各项血脂含量指标水平与A对照组人员的相应指标水平差异不明显,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人员和A对照组人员的各项血脂含量指标水平与B对照组人员的相应指标水平差异明显,P<0.0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糖尿病肥胖患者的血脂检验的含量水平异常,血脂检验能够作为糖尿病肥胖患者的临床诊断治疗可靠依据,有利于促进糖尿病肥胖患者的诊断治疗水平的提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肥胖患者 血脂检验 诊断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合并腹泻的检验管理体会 被引量:1
18
作者 乔献伟 《中国卫生产业》 2015年第33期154-156,共3页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合并腹泻治疗管理体会。方法选取334例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于2012年6月—2013年12月收治的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为对象,将所有患儿按年龄分为婴幼儿组(3月≤年龄<3岁,共185例)、学龄前组(3岁≤年龄<7岁,...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合并腹泻治疗管理体会。方法选取334例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于2012年6月—2013年12月收治的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为对象,将所有患儿按年龄分为婴幼儿组(3月≤年龄<3岁,共185例)、学龄前组(3岁≤年龄<7岁,共81例)及学龄组(7岁≤年龄<13岁,共76例),回顾性分析3组患儿病例资料与病原体检查结果。结果 3组患儿中合并腹泻143例,分别为中婴幼儿组89例,学龄前组29例,学龄组25例,婴幼儿组合并腹泻患儿最多,与用药治疗前比较,治疗后合并腹泻患儿例数明显增加,P<0.05;病原体检查结果显示,用药前引起腹泻的主要致病原为轮状病毒和细菌;用药后,患儿合并腹泻的致病原主要是真菌。结论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要综合考虑腹泻原因,合理使用抗生素可降低合并腹泻等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肺炎 腹泻 相关因素 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IGFBP7、TIMP-2、肾小管损伤标志物水平联合检测在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合并肾损伤患者中的诊断效能
19
作者 苏菡 袁珊 《中国民康医学》 2025年第6期119-121,125,共4页
目的:分析尿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7(IGFBP7)、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2(TIMP-2)、肾小管损伤标志物[视黄醇结合蛋白(RBP)、β_(2)-微球蛋白(β_(2)-MG)、α_(1)-微球蛋白(α_(1)-MG)]水平联合检测在失代偿期乙型病毒性肝炎(乙... 目的:分析尿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7(IGFBP7)、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2(TIMP-2)、肾小管损伤标志物[视黄醇结合蛋白(RBP)、β_(2)-微球蛋白(β_(2)-MG)、α_(1)-微球蛋白(α_(1)-MG)]水平联合检测在失代偿期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肝硬化合并肾损伤(KI)患者中的诊断效能。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2月该院收治的108例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该院54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根据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是否发生KI将其分为发生KI组(n=35)和未发生KI组(n=73)。比较两组及发生KI组与未发生KI组尿IGFBP7、TIMP-2、RBP、β_(2)-MG、α_(1)-MG水平;分析尿IGFBP7、TIMP-2、RBP、β_(2)-MG、α_(1)-MG水平单项及联合检测在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合并KI诊断中的效能。结果:观察组尿IGFBP7、TIMP-2、RBP、β_(2)-MG、α_(1)-MG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KI组尿IGFBP7、TIMP-2、RBP、β_(2)-MG、α_(1)-MG水平均高于未发生K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尿IGFBP7、TIMP-2、RBP、β_(2)-MG、α_(1)-MG水平单项及联合检测诊断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合并KI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81、0.875、0.847、0.789、0.867、0.964,联合检测诊断效能高于单项检测。结论:尿IGFBP7、TIMP-2、RBP、β_(2)-MG、α_(1)-MG水平联合检测在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合并KI患者中的诊断效能高于单项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7 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2 视黄醇结合蛋白 β_(2)-微球蛋白 α_(1)-微球蛋白 乙肝肝硬化 肾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液干化学法联合尿沉渣镜检法用于白细胞检验的临床价值
20
作者 曹雷 周莹 《实用医技杂志》 2023年第10期722-725,共4页
目的分析临床白细胞检验过程中,使用尿液干化学法+尿沉渣镜检法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8月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22例患者(均接受尿液白细胞检验),所有患者均接受尿液干化学法、尿沉渣镜检法检验,分别记录不... 目的分析临床白细胞检验过程中,使用尿液干化学法+尿沉渣镜检法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8月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22例患者(均接受尿液白细胞检验),所有患者均接受尿液干化学法、尿沉渣镜检法检验,分别记录不同检测方式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等指标。结果尿液干化学法+尿沉渣镜检法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诊断符合率为:96.4%、92.7%、99.1%、73.3%、95.9%,尿液干化学法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诊断符合率为:81.8%、50.0%、93.8%、23.1%、78.1%,联合检测准确率高于单独检测(χ^(2)=11.973、5.042、4.294、9.899、16.296,P<0.01、0.025、0.038、0.002、0.000)。尿液干化学法+尿沉渣的检验准确率95.9%(117例)高于单独的尿液干化学法78.7%(96例)。结论尿液干化学法与尿沉渣镜检能得到更加精准的白细胞检验结果,联合检测比单独尿液干化学法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高,推荐临床检验工作采用联合检验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计数 尿液干化学法 尿沉渣镜检 灵敏性与特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