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0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南省南阳市张仲景医院(2012-2016)中药制剂致过敏性休克特点及规律回顾性研究
1
作者 曲海珍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7年第8期6-8,93,共4页
[目的]分析河南省南阳市张仲景医院(2012-2016)中药制剂致过敏性休克特点及规律。[方法]使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在河南省南阳市张仲景医院病案室选择2012-2016年中药制剂致过敏性休克病历。统计专业人员采用Excel2013统计软件建立数据库,... [目的]分析河南省南阳市张仲景医院(2012-2016)中药制剂致过敏性休克特点及规律。[方法]使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在河南省南阳市张仲景医院病案室选择2012-2016年中药制剂致过敏性休克病历。统计专业人员采用Excel2013统计软件建立数据库,分析年龄、性别、用药情况、不良反应、给药途径、休克发生时间、转归等。[结果]纳入81例中药制剂致过敏性休克,均存在不同程度血压下降,14例(17.3%)存在过敏史,13例(16.0%)不存在过敏史,54例(66.7%)不清楚。81例中7例合并用药,均为2种。引起过敏性休克涉及中药制剂包括20多种,排在前四位的是鱼腥草、参麦注射液、双黄连注射液、清开灵注射液。过敏性休克最短发生时间在2min内,最长11d。休克患者,58例静脉给药,12例肌肉注射,9例口服,2例外用。经过抢救,77例(95.0%)痊愈,2例(2.5%)出现多器官损害,2例(2.5%)死亡。[结论]中药制剂应用中需要严格执行临床用药规律,注意患者过敏史,密切观察患者用药后的表现,及时治疗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制剂 河南省南阳市张仲景医院 过敏性休克 回顾性研究 系统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国亭运用清热活血补肾汤加减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经验
2
作者 王耀海 司胜林 +1 位作者 余长飞 张国亭(指导)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3期50-52,共3页
该文介绍张国亭主任医师运用清热活血补肾汤加减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经验,并附验案一则。张国亭认为湿热、瘀血和肾虚是慢性前列腺炎的主要病机,湿热、瘀血和肾虚三者关系紧密,相互作用,不能截然分开,并依据多年经验自拟清热活血补肾汤... 该文介绍张国亭主任医师运用清热活血补肾汤加减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经验,并附验案一则。张国亭认为湿热、瘀血和肾虚是慢性前列腺炎的主要病机,湿热、瘀血和肾虚三者关系紧密,相互作用,不能截然分开,并依据多年经验自拟清热活血补肾汤辨证加减用于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收到了理想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前列腺炎 清热活血补肾汤 张国亭 经验总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西紫杉醇联合顺铂和氟尿嘧啶治疗食管癌临床观察 被引量:9
3
作者 李汝敏 董莹 苗战会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5期386-387,共2页
目的评价多西紫杉醇联合顺铂、氟尿嘧啶治疗食管癌的疗效。方法多西紫杉醇45 mg.m-2加入生理盐水250 mL中静脉滴注,第1天,顺铂50 mg.m-2静脉滴注,第1天,氟尿嘧啶500 mg.m-2泵入48 h,21 d为1个周期,共治疗6个周期,每2个周期评价疗效1次... 目的评价多西紫杉醇联合顺铂、氟尿嘧啶治疗食管癌的疗效。方法多西紫杉醇45 mg.m-2加入生理盐水250 mL中静脉滴注,第1天,顺铂50 mg.m-2静脉滴注,第1天,氟尿嘧啶500 mg.m-2泵入48 h,21 d为1个周期,共治疗6个周期,每2个周期评价疗效1次。结果 64例患者中完全缓解18例,部分缓解26例,稳定16例,进展4例。近期有效率为68.75%,疾病进展时间(3.0±1.2)个月,6、12个月生存率分别为39.06%(25/64)、20.31%(13/64)。毒副作用主要表现为骨髓抑制(24例)和胃肠道反应(36例)。无腹泻、外周静脉炎、肝肾功能损害等,无化学治疗相关死亡事件。结论多西紫杉醇联合顺铂、氟尿嘧啶方案治疗食管癌有效,不良反应可控制,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西紫杉醇 氟尿嘧啶 顺铂 食管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鱼腥草合剂治疗外感风热证咽喉肿痛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张洪春 于雪峰 +8 位作者 李颖 魏莹 严星 孙丽翠 张炜 常新勇 郭志宏 周敏 刘泽刚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2年第10期62-66,共5页
目的 观察复方鱼腥草合剂治疗急喉痹(急性咽炎)外感风热证引起的咽喉肿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将264例急性咽炎的患者,随机按2:1分入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口服复方鱼腥草合剂,30 mL/次,3次/d,连续服药7 d。对照组口服复方鱼腥草合... 目的 观察复方鱼腥草合剂治疗急喉痹(急性咽炎)外感风热证引起的咽喉肿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将264例急性咽炎的患者,随机按2:1分入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口服复方鱼腥草合剂,30 mL/次,3次/d,连续服药7 d。对照组口服复方鱼腥草合剂模拟剂,且用法用量与试验组完全相同。观察两组治疗期间咽痛消失率,临床缓解情况以及中医证候积分。结果 治疗3 d,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咽痛消失率分别为40.48%(68/168)和16.87%(14/83)(P<0.05)。两组率差为23.61%(95%CI:12.92%,34.29%),试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咽痛中位消失时间试验组为95.81 h,小于对照组的110.25 h(P<0.05)。两组咽痛VAS评分AUC的分析,试验组为(9.87±7.41),对照组为(12.87±7.36),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3 d、5 d,试验组痊愈率分别为23.81%(40/168)、61.31%(103/168)。治疗3 d、5 d,对照组痊愈率分别为7.23%(6/83)、 42.17%(35/83)。试验组的痊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复方鱼腥草合剂可以有效提高外感风热证引起的咽喉肿痛的痊愈率,缓解病痛,缩短治疗时间,并且没有明显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鱼腥草合剂 急性咽炎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生长期罗汉果皂苷对α-葡萄糖苷酶的体外抑制作用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孟凡燕 肖颖梅 +2 位作者 王亚军 王勤 夏星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16年第4期359-363,共5页
目的 研究不同生长期罗汉果皂苷对α-葡萄糖苷酶的体外抑制作用。方法 选用果实生长期为30d、50d、90d的罗汉果皂苷提取物,在α-葡萄糖苷酶与4-硝基苯-α-D-吡喃葡萄糖苷(PNPG)作为底物的反应体系中筛选出具有良好抑制作用的罗汉果提... 目的 研究不同生长期罗汉果皂苷对α-葡萄糖苷酶的体外抑制作用。方法 选用果实生长期为30d、50d、90d的罗汉果皂苷提取物,在α-葡萄糖苷酶与4-硝基苯-α-D-吡喃葡萄糖苷(PNPG)作为底物的反应体系中筛选出具有良好抑制作用的罗汉果提取物,并观察罗汉果皂苷对Caco-2细胞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结果 罗汉果皂苷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抑制作用与剂量正相关,50d罗汉果皂苷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强于30d和90d罗汉果皂苷。经酶动力学研究发现,50d罗汉果皂苷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属于混合型抑制。50d罗汉果皂苷在0.05~50μg/ml范围内对Caco-2细胞α-葡萄糖苷酶活性呈现先促进后抑制的趋势。浓度为5.0μg/ml和10.0μg/ml时的罗汉果皂苷能一定程度上抑制Caco-2细胞α-葡萄糖苷酶活性。结论 生长期50d的罗汉果皂苷类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强于其他生长期(30d、90d)的罗汉果皂苷提取物,能在体外剂量依赖性地直接抑制α-葡萄糖苷酶的催化活性,并抑制Caco-2细胞α-葡萄糖苷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汉果皂苷 不同生长期 Α-葡萄糖苷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科手术后患者用碳酸氢钠口腔护理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6
6
作者 孙继红 姬同超 王钦 《中原医刊》 2005年第24期91-91,共1页
关键词 口腔护理 碳酸氢钠 术后患者 胸科 手术后病人 病原生物 护理工作 临床观察 口腔炎 发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灸治疗骨科术后腹胀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8
7
作者 田柏亚 李彦新 《中医临床研究》 2013年第19期33-34,共2页
目的:探讨艾灸神阙穴、关元穴、中脘穴、气海四穴在治疗骨科术后腹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骨科术后腹胀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法:禁食水、早期下床活动、按摩、热敷、肛管排气、灌肠、药物疗法等方... 目的:探讨艾灸神阙穴、关元穴、中脘穴、气海四穴在治疗骨科术后腹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骨科术后腹胀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法:禁食水、早期下床活动、按摩、热敷、肛管排气、灌肠、药物疗法等方法,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采用艾灸神阙穴、关元穴、中脘穴、气海穴的中医特色疗法,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第1次肛门排气时间、规律性肠蠕动出现时间明显快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艾灸神阙穴、关元穴、中脘穴、气海四穴对治疗骨科术后腹胀患者具有显著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灸 骨科术后 腹胀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干预预防胸外科手术病人呼吸道感染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3
8
作者 孙继红 姬同超 刘平 《中原医刊》 2005年第19期55-55,共1页
关键词 胸外科手术病人 呼吸道感染 综合护理干预 预防 呼吸道分泌物 手术后病人 手术创伤 手术视野 效果显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方治中风浅探 被引量:3
9
作者 张朝和 罗桂荣 《河南中医》 1997年第1期12-13,共2页
中风与杂病往往互兼,辨治中风依仲景之论应以外风、内风二者为纲,中络、中经、中腑、中脏为目,以“中风为阳虚心衰”为着眼点,选用解表、潜镇、补阳、燥湿、补气、温利、通络、化痰、补肾、强心等法,灵活遣用仲景诸方,随证而施,... 中风与杂病往往互兼,辨治中风依仲景之论应以外风、内风二者为纲,中络、中经、中腑、中脏为目,以“中风为阳虚心衰”为着眼点,选用解表、潜镇、补阳、燥湿、补气、温利、通络、化痰、补肾、强心等法,灵活遣用仲景诸方,随证而施,经多年临床案例验证,疗效卓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 中医病机 中医药疗法 经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伏贴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0
作者 谢东霞 丁吉善 +5 位作者 刘彦丽 侯紫君 李梦园 海洋 张炜 《南阳理工学院学报》 2016年第6期95-98,128,共5页
目的:观察传统穴+神阙、命门穴三伏贴敷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研究方案的16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80例。治疗组采用咳喘三伏贴药饼贴敷在肺俞、定喘、风门、百劳、膏肓、天突、膻中穴;运脾开胃降... 目的:观察传统穴+神阙、命门穴三伏贴敷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研究方案的16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80例。治疗组采用咳喘三伏贴药饼贴敷在肺俞、定喘、风门、百劳、膏肓、天突、膻中穴;运脾开胃降气贴药饼贴敷在神阙、命门穴上。于初伏开始,每5日贴敷1次,贴满三伏为1个疗程,共1~2个疗程,6个月后统计疗效;对照组胸背穴位贴敷同治疗组,神阙、命门穴未贴敷。于初伏开始,每10日贴敷1次,贴满三伏为1个疗程,共1-2个疗程,6个月后统计疗效。结果:两组疾病疗效比较,治疗组控制显效率为72.5%,对照组控制显效率为3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症候疗效比较,治疗组痊愈显效率为75.0%,对照组痊愈显效率为45.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传统穴+神阙、命门穴三伏贴敷治疗小儿哮喘,疗效肯定,优于传统三伏贴,可以起到防治小儿哮喘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哮喘 中医药疗法 穴位敷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allenberg综合征临床特征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烈冉 张子尧 +1 位作者 梁新明 张良 《中医临床研究》 2012年第18期115-117,共3页
目的:探讨Wallenberg综合征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并分析68例Wallenberg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54例急性起病,14例亚急性起病,眩晕48例,头晕14例,恶心、呕吐34例,饮水呛咳35例,吞咽障碍20例,声嘶及构音障碍31例,呃逆24例,... 目的:探讨Wallenberg综合征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并分析68例Wallenberg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54例急性起病,14例亚急性起病,眩晕48例,头晕14例,恶心、呕吐34例,饮水呛咳35例,吞咽障碍20例,声嘶及构音障碍31例,呃逆24例,软颚麻痹及咽反射减弱消失61例;眼球震颤32例,共济失调54例,Horner征32例,浅感觉障碍46例;周围性面瘫6例,舌瘫6例,复视1例,轻偏瘫12例,双侧下肢Babinski征(+)4例;头痛12例,3例病程中出现不同程度意识障碍;6例伴随出汗、心悸等自主神经紊乱症状。MRI检查均呈现出与临床表现定位相符合的延髓梗死病灶;9例同侧椎动脉开口处狭窄,8例偏侧椎动脉未入颅,26例偏侧椎动脉近汇合处纤细、狭窄,22例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4例同时具有二种上述椎基底动脉异常,2例为偏侧椎动脉夹层,5例椎基底动脉系统未见明显影像学异常。16例行脑血管造影检查患者中,仅发现2例小脑后下动脉狭窄,余14例分别为上述椎动脉病变。结论:Wallenberg综合征需要同时具备延髓及背外侧症状;椎动脉病变为Wallenberg综合征的主要责任血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ALLENBERG综合征 临床特征 椎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癌术后早期功能锻炼临床观察与护理 被引量:1
12
作者 孙继红 姬同超 王钦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06年第1期104-104,共1页
关键词 早期功能锻炼 乳癌术后 护理体会 临床观察 侧上肢功能障碍 乳癌根治术后 上肢功能恢复 不同程度 手术切除 疗效显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司匹林联合银杏制剂对脑梗死患者血脂及血流变的影响 被引量:5
13
作者 高建岭 李汉颖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0年第13期82-82,87,共2页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联合银杏制剂对脑梗死患者血脂及血流变的影响。方法:选取72例脑梗死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单用小剂量肠溶阿司匹林抗凝,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银杏制剂抗凝,观察治疗前后及组间血脂、凝血指标、血流变及再梗死率的...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联合银杏制剂对脑梗死患者血脂及血流变的影响。方法:选取72例脑梗死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单用小剂量肠溶阿司匹林抗凝,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银杏制剂抗凝,观察治疗前后及组间血脂、凝血指标、血流变及再梗死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血浆甘油三酯、胆固醇、纤维蛋白原、PT、APPT、血液粘度及再梗死率与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阿司匹林联合银杏制剂可降低脑梗死患者血浆甘油三酯、胆固醇,延长凝血时间,改善血液粘度,降低再梗死率。长期服用对脑梗死病人具有协同预防复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阿司匹林 银杏制剂 血流变 血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内镜下微波热凝筛前神经、鼻后下神经及下鼻甲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毅 王克 《中国伤残医学》 2012年第11期114-114,共1页
目的:探讨经鼻内镜下微波热凝筛前神经、鼻后下神经及下鼻甲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6月~2011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48例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经鼻内镜下微波热凝筛前神经、鼻后下神... 目的:探讨经鼻内镜下微波热凝筛前神经、鼻后下神经及下鼻甲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6月~2011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48例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经鼻内镜下微波热凝筛前神经、鼻后下神经分布区域及下鼻甲进行治疗,所有病例均随访1年。结果:全组48例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经微波热凝治疗,1年总有效率为93.8%。结论:鼻内镜下微波热凝筛前神经、鼻后下神经及下鼻甲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疗效确切,手术创伤小,无明确手术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筛前神经 鼻后下神经 变应性鼻炎 微波热凝 鼻内镜
原文传递
彩超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男女性别比的临床探讨 被引量:3
15
作者 陈今 杨芳 杨乐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1年第17期212-212,共1页
目的:探讨彩超在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患者及临床正常体检者300例,采用高频彩超对高危人群颈动脉进行检查,观察颈动脉结构及功能,评价粥样硬化程度,并做年龄、性别及高危因素情况对比分析。结果:颈动脉粥样硬化程... 目的:探讨彩超在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患者及临床正常体检者300例,采用高频彩超对高危人群颈动脉进行检查,观察颈动脉结构及功能,评价粥样硬化程度,并做年龄、性别及高危因素情况对比分析。结果: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因年龄、性别有明显差异,女性患病与年龄呈正相关性。结论:高频彩超是非侵入性评价临床及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的首选方法,提高对颈动脉超声检查的重视程度对防治无症状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评估和预防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彩超 颈动脉粥样硬化 性别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种肿瘤标志物联检在肺癌诊断中的价值
16
作者 马红 董莹 《放射免疫学杂志》 CAS 2009年第3期251-252,共2页
关键词 肺癌诊断 肿瘤标志物 联检 癌胚抗原(CEA) 特异性烯醇化酶 价值 病人血清 糖类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脉滴注赛威胸腺肽的观察护理
17
作者 孙继红 姬同超 刘平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06年第2期62-62,共1页
关键词 观察护理 静脉滴注 胸腺肽 术后放疗 免疫调节药 免疫功能 副作用 食管癌 贲门癌 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危象围手术期的护理
18
作者 孙继红 姬同超 刘平 《中原医刊》 2005年第21期F0003-F0004,共2页
关键词 重症肌无力危象 围手术期 胸腺瘤 护理 MG危象 有效方法 胸腺切除 痊愈出院 术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科手术前留置胃管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19
作者 孙继红 姬同超 刘平 《中原医刊》 2005年第23期94-94,共1页
关键词 留置胃管 护理干预 手术前 胸科 应激反应 心理压力 痛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壮药金花茶叶的降血糖活性筛选 被引量:12
20
作者 陈林妹 王亚军 +2 位作者 肖颖梅 孟凡燕 夏星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 CAS 2017年第2期31-35,共5页
目的考察金花茶叶不同极性提取物对胰岛素抵抗HepG2细胞葡萄糖消耗量的影响及对Ⅱ型糖尿病小鼠的降血糖作用。方法利用胰岛素诱导HepG2细胞建立胰岛素抵抗模型,根据细胞对葡萄糖消耗情况,评价金花茶降糖活性。利用高脂高糖饲料联合链脲... 目的考察金花茶叶不同极性提取物对胰岛素抵抗HepG2细胞葡萄糖消耗量的影响及对Ⅱ型糖尿病小鼠的降血糖作用。方法利用胰岛素诱导HepG2细胞建立胰岛素抵抗模型,根据细胞对葡萄糖消耗情况,评价金花茶降糖活性。利用高脂高糖饲料联合链脲佐菌素建立小鼠Ⅱ型糖尿病模型,连续灌胃28 d观察血糖变化及糖耐量水平,同时检测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及低密度脂蛋白含量。结果金花茶叶正丁醇和乙酸乙酯提取物均能显著增加胰岛素抵抗HepG2细胞的葡萄糖消耗量(P<0.05)。并且在给药28 d后均能显著降低糖尿病小鼠血糖值和餐后血糖(P<0.01),同时显著降低糖尿病小鼠的总胆固醇含量、甘油三酯含量及低密度脂蛋白含量(P<0.05)。结论金花茶叶正丁醇和乙酸乙酯提取物能改善HepG2细胞的胰岛素抵抗现象,且能改善Ⅱ型糖尿病小鼠的高血糖高血脂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花茶叶 胰岛素抵抗 HEPG2细胞 Ⅱ型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