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心脏瓣膜病患者瓣膜置换术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9
1
作者 汪雪 李盼 《临床医学工程》 2023年第1期121-122,共2页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心脏瓣膜病患者瓣膜置换术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于我院择期行瓣膜置换术治疗的心脏瓣膜病患者106例,采用双模拟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围术期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心脏瓣膜病患者瓣膜置换术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于我院择期行瓣膜置换术治疗的心脏瓣膜病患者106例,采用双模拟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围术期护理干预,研究组给予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术期相关指标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研究组术后进食时间、拔尿管时间、拔心包纵膈引流管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总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干预后的心理、生理、社会关系及环境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心脏瓣膜病患者瓣膜置换术围术期护理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有效缩短术后恢复时间,提高术后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 心脏瓣膜病 瓣膜置换术 围术期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同期联合心脏瓣膜置换术治疗冠心病合并心脏瓣膜病患者的效果
2
作者 吴晓 刘守印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16期27-30,共4页
目的:观察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同期联合心脏瓣膜置换术治疗冠心病合并心脏瓣膜病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1年6月该院收治的80例冠心病合并心脏瓣膜病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 目的:观察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同期联合心脏瓣膜置换术治疗冠心病合并心脏瓣膜病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1年6月该院收治的80例冠心病合并心脏瓣膜病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非同期联合心脏瓣膜置换术治疗,研究组采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同期联合心脏瓣膜置换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手术前后心功能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LVEDD)、心胸比]、心肌损伤标志物[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以及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0%(37/40),高于对照组的75.00%(30/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8个月,两组LVEF水平均高于术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两组LVEDD、心胸比均低于术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8个月,两组GDF-15、CK-MB、NT-proBNP水平均低于术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同期联合心脏瓣膜置换术治疗冠心病合并心脏瓣膜病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改善心功能指标水平,降低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和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其效果优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非同期联合心脏瓣膜置换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心脏瓣膜置换术 冠心病 心脏瓣膜病 心功能 心肌损伤标志物 不良心血管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介入治疗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中的应用研究
3
作者 吴晓 刘守印 《中国医学工程》 2024年第2期99-103,共5页
目的探究对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进行不同介入方式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2019年6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80例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患儿,按照随机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患儿介入封堵术进行治疗... 目的探究对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进行不同介入方式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2019年6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80例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患儿,按照随机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患儿介入封堵术进行治疗,研究组给予患儿经导管介入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指标、心脏功能指标、心脏彩超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临床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射血分数(EF)、左室短轴缩短分数(FS)、每搏输出量(SV)以及心输出量(CO)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患儿心脏功能表现正常(P>0.05);治疗后,研究组心脏彩超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介入封堵术与经导管介入术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应用中临床价值均较高,对患儿的心脏功能指标影响均较小,说明两种治疗方式均安全有效,经导管介入术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介入封堵术,对患儿创伤较小,且临床疗效高于介入封堵术,值得临床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入封堵术 经导管介入术 先天性心脏病 室间隔缺损 临床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断缝合与连续缝合在体外循环胸部正中切口心脏瓣膜置换术中的应用研究
4
作者 水清 《临床研究》 2022年第8期12-15,共4页
目的探讨间断缝合与连续缝合在体外循环胸部正中切口心脏瓣膜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3月至2020年8月于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行胸正中切口心脏瓣膜置换术的98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进行分组,其中... 目的探讨间断缝合与连续缝合在体外循环胸部正中切口心脏瓣膜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3月至2020年8月于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行胸正中切口心脏瓣膜置换术的98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与研究组各纳入患者49例。两组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均行体外循环胸部正中切口心脏瓣膜置换术。其中对照组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采用间断缝合,研究组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采用连续缝合。观察并比较两组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切口愈合情况、主动脉阻断时间、心肺流转时间、呼吸机辅助时间、术后胸液引流量、手术缝合时间与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切口的甲级愈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主动脉阻断时间、心肺流转时间、呼吸机辅助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胸液引流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手术缝合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间断缝合,连续缝合在体外循环胸部正中切口心脏瓣膜置换术中具有更为理想的应用效果,可以提高切口愈合质量,减少并发症风险,加快康复速度,适于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缝合 间断缝合 体外循环 胸部正中切口 心脏瓣膜置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流程再造的健康教育对心脏搭桥术后患者心脏功能及健康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李盼 汪雪 《临床医学工程》 2023年第4期537-538,共2页
目的探讨基于流程再造的健康教育对心脏搭桥术后患者心脏功能及健康行为的影响。方法120例心脏搭桥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给予基于流程再造的健康教育,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的心功能、健康行为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 目的探讨基于流程再造的健康教育对心脏搭桥术后患者心脏功能及健康行为的影响。方法120例心脏搭桥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给予基于流程再造的健康教育,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的心功能、健康行为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的LVDd、LVEF均高于对照组,LVDs低于对照组,饮食管理、遵医服药、病情监测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流程再造的健康教育能改善心脏搭桥术后患者的心脏功能,强化健康行为,提高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程再造 健康教育 心脏搭桥手术 心脏功能 健康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闭式体外循环下微创与经导管主动脉瓣膜置换术治疗主动脉瓣病变的疗效对比
6
作者 刘守印 吴晓 《现代医药卫生》 2024年第5期793-797,共5页
目的 对比分析闭式体外循环下微创主动脉瓣膜置换术(MIS-AVR)与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对主动脉瓣病变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6在该院接受治疗的主动脉瓣病变患者108例,根据手术类型将其分为TAVR组(n=54,行TAV... 目的 对比分析闭式体外循环下微创主动脉瓣膜置换术(MIS-AVR)与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对主动脉瓣病变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6在该院接受治疗的主动脉瓣病变患者108例,根据手术类型将其分为TAVR组(n=54,行TAVR治疗)和MIS-AVR组(n=54,行MIS-AVR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围手术期指标、炎症因子水平、心功能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MIS-AVR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8.15%(53/54),与TAVR组的96.30%(52/5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IS-AVR组患者伤口大小、手术时间、术中输血量、住院时间均显著高于TAVR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细胞间黏附分子1、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长正五聚蛋白3水平,左心室内径、肺动脉收缩压、室间隔厚度、二尖瓣环速度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MIS-AVR组低于TAVR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IS-AVR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5.55%(3/54),与TAVR组的9.25%(5/5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IS-AVR与TAVR治疗主动脉瓣病变疗效均较好,TAVR操作简单,对围手术期患者创伤小,但MIS-AVR对患者炎症因子和心功能的改善较优,且并发症发生率略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式体外循环 微创主动脉瓣膜置换术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 主动脉瓣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血逆行灌注对瓣膜置换冠脉搭桥术患者心肌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7
作者 水清 《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1年第6期441-444,共4页
[目的]探讨温血逆行灌注对瓣膜置换冠脉搭桥术患者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2015年2月至2020年1月52例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两组均行瓣膜置换冠脉搭桥术。对照组26例术中给予常规... [目的]探讨温血逆行灌注对瓣膜置换冠脉搭桥术患者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2015年2月至2020年1月52例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两组均行瓣膜置换冠脉搭桥术。对照组26例术中给予常规灌注,研究组26例术中给予温血逆行灌注。对比两组各项临床指标(呼吸机支持时间、体外循环、主动脉阻断时间与住院时间),术前与术后12 h时心肌损伤标志物血清心肌肌钙蛋白T(cTnT)、心肌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水平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呼吸机支持时间(22.60±13.30) h、体外循环(118.65±15.38) min、主动脉阻断时间(115.69±15.66) h、住院时间(17.02±4.23) d与对照组(23.62±15.22) h、(120.33±15.02) min、(118.65±16.83) h、(18.24±3.02) d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57,t=0.398,t=0.657,t=1.197,P>0.05)。术后12 h,研究组cTnT(6.30±1.20) ng/mL、CK(655.65±86.53) U/L、CK-MB(75.20±10.52) U/L均低于对照组(8.65±1.28) ng/mL、(815.65±80.62) U/L、(92.54±12.05) U/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830,t=6.898,t=5.257,P<0.01)。对照组未出现并发症病例,研究组术后出现低心排1例,在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中,研究组与对照组无差异性(χ;=1.020,P>0.05)。[结论]温血逆行灌注对瓣膜置换冠脉搭桥术患者心肌具有理想的保护作用,适于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血逆行灌注 瓣膜置换冠脉搭桥术 心肌 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D-二聚体、白细胞介素-1β与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术治疗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2
8
作者 魏玉鑫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1年第33期6231-6234,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D-二聚体(D-D)、白细胞介素-1β(IL-1β)在B型主动脉夹层(TBAD)患者中的表达,并分析二者与患者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术(EVAR)治疗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1年4月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02例TBAD患者为研究对象,... 目的探讨血清D-二聚体(D-D)、白细胞介素-1β(IL-1β)在B型主动脉夹层(TBAD)患者中的表达,并分析二者与患者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术(EVAR)治疗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1年4月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02例TBAD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接受EVAR治疗,术后均随访3个月。随访3个月时,进行主动脉CT血管造影检查,评估患者预后情况,并分为预后不良组和预后良好组;术前检测患者血清D-D、IL-1β水平,询问并记录患者基线资料,分析血清D-D、IL-1β水平与TBAD患者接受EVAR治疗预后的关系。结果 102例TBAD患者经评估,18例预后不良,占17.65%;预后不良组术前血清D-D、IL-1β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组间其他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血清D-D、IL-1β过表达与TBAD患者接受EVAR治疗预后不良有关(P<0.05)。结论术前血清D-D、IL-1β过表达与TBAD患者接受EVAR治疗预后不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型主动脉夹层 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术 D-二聚体 白细胞介素-1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目标性护理在肺癌合并糖尿病行肺切除术患者围术期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4
9
作者 冀亚秋 《中国民康医学》 2021年第1期165-167,共3页
目的:观察目标性护理在肺癌合并糖尿病行肺切除术患者围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按护理方法不同将150例肺癌合并糖尿病行肺切除术患者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两组均采用全肺或肺叶切除术治疗,对照组围术期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围术... 目的:观察目标性护理在肺癌合并糖尿病行肺切除术患者围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按护理方法不同将150例肺癌合并糖尿病行肺切除术患者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两组均采用全肺或肺叶切除术治疗,对照组围术期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围术期接受目标性护理,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和生命质量评分。结果: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4.00%)低于对照组(18.67%),护理满意度(97.33%)高于对照组(8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简明健康状况调查表(SF-36)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SF-36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目标性护理可降低肺癌合并糖尿病行肺切除术患者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提高护理满意度和生命质量评分,效果优于常规护理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性护理 肺癌 糖尿病 肺切除术 围术期 并发症 生命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TE引导下经皮房间隔缺损封堵术治疗中央型房间隔缺损患者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魏玉鑫 曾显阁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21年第6期146-147,共2页
目的:探究中央型房间隔缺损患者采用超声心动图(TTE)引导下经皮房间隔缺损封堵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04~2020-01中央型房间隔缺损患者91例,其中46例实施TTE引导下经皮房间隔缺损封堵术为试验组,另45例实施TTE引导下经胸房间... 目的:探究中央型房间隔缺损患者采用超声心动图(TTE)引导下经皮房间隔缺损封堵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04~2020-01中央型房间隔缺损患者91例,其中46例实施TTE引导下经皮房间隔缺损封堵术为试验组,另45例实施TTE引导下经胸房间隔缺损封堵术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ICU监护时间、住院时间、术前及术后1个月心功能[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手术时间、ICU监护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术后1个月两组LVEF、LVDD水平高于术前(P<0.05),但两组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试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17%(1/46)低于对照组17.78%(8/45)(P<0.05)。结论:TTE引导下经皮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安全性高等优势,治疗中央型房间隔缺损患者可促进心功能恢复,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型房间隔缺损 经皮房间隔缺损封堵术 超声心动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方位集束化护理对气管插管重症哮喘患者应用效果观察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梓涵 汤金金 李盼 《社区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20期1072-1076,共5页
目的探讨全方位集束化护理对气管插管重症哮喘患者机械通气时长、康复效果、口腔健康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风险的影响。方法选取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2020-03-01-2022-08-31就诊的92例重症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进行气管插管机... 目的探讨全方位集束化护理对气管插管重症哮喘患者机械通气时长、康复效果、口腔健康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风险的影响。方法选取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2020-03-01-2022-08-31就诊的92例重症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进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集束化护理组(n=46)和常规组(n=46)。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集束化护理组给予全方位集束化护理干预,比较2组机械通气时长、住院天数、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口腔健康状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集束化护理组的机械通气时长为(5.96±0.73)d,短于常规组的(7.62±0.86)d,t=9.981,P<0.001;住院天数为(8.36±1.41)d,短于常规组的(11.35±1.79)d,t=8.900,P<0.001。干预前,2组患者APACHEⅡ评分、Beck口腔评分、牙菌斑指数和软垢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2组患者上述指标均降低,集束化护理组APACHEⅡ评分、Beck口腔评分、牙菌斑指数、软垢指数分别为(3.25±0.79)、(5.11±1.37)、(1.15±0.58)和(1.02±0.58)分,低于常规组的(7.74±1.38)、(6.93±1.39)、(2.23±0.51)和(1.74±0.4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193.270、21.078、45.117和21.134,均P<0.001。干预后,集束化护理组VAP发生率为2.17%,低于常规组的17.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0;口腔感染发生率为4.35%,低于常规组的19.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09,P=0.024。集束化护理组护理满意度为93.48%,高于常规组的78.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89,P=0.036。结论全方位集束化护理可加快气管插管重症哮喘患者的康复进程,改善患者的康复效果及口腔健康状况,降低VAP和口腔感染的发生率,提升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束化护理 重症哮喘 气管插管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原文传递
心房心肌纤维化与冠脉搭桥术患者心房颤动及Gal-3的相关性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钰珑 曾显阁 丁唯可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0年第13期112-114,共3页
目的:分析心房心肌纤维化与冠脉搭桥术患者心房颤动及半乳凝素-3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选取2019年1~12月收治的行冠脉搭桥术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术后是否出现心房颤动分成房颤组(16例)与未出现房颤组(24例),术中留取右心耳... 目的:分析心房心肌纤维化与冠脉搭桥术患者心房颤动及半乳凝素-3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选取2019年1~12月收治的行冠脉搭桥术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术后是否出现心房颤动分成房颤组(16例)与未出现房颤组(24例),术中留取右心耳标本,开展Masson染色处理后测量出标本中的胶原纤维含量,并计算出心房组织的心肌胶原容积分数,检测两组心肌纤维化循环标志物(血清Ⅰ型前胶原羧基端肽,血清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和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2)及半乳凝素-3,判断心肌纤维化的程度及其与半乳凝素-3的相关性。结果:50例患者中共16例出现房颤纳入房颤组,占32.00%(16/50),余下34例未出现房颤纳入未出现房颤组,占68.00%(34/50)。房颤组年龄比未出现房颤组更高(P<0.05)。两组在性别、疾病史、左心房内径、左室射血分数以及左心舒张期内径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中的半乳凝素-3、血清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血清Ⅰ型前胶原羧基端肽、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2、心肌胶原容积分数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房颤组的以上指标均较对照组高(P<0.05);且房颤组患者血清Ⅰ型前胶原羧基端肽、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2与半乳凝素-3均呈正相关,与其中血清Ⅰ型前胶原羧基端肽呈明显正相关,但与血清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无明显相关;而年龄和心肌胶原容积分数之间为正相关关系(γ=0.885,P<0.05)。结论:年龄和心肌的纤维化程度之间有一定关系,而心房的心肌纤维化和冠脉搭桥后房颤出现有关,心肌纤维化有可能属于冠脉搭桥术后出现房颤的一个重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冠脉搭桥书 心房 心肌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