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AMI患者PCI术后心电图ST-T、Tp-e/QT比值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
1
作者
王晓东
白雪蕾
+1 位作者
王喜欢
陈鹏
《海南医学》
CAS
2024年第17期2443-2447,共5页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心电图ST-T、T波峰末间期(Tp-e)/QT比值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2月至2023年4月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AMI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PCI术后6个月患者的预...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心电图ST-T、T波峰末间期(Tp-e)/QT比值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2月至2023年4月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AMI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PCI术后6个月患者的预后情况分为预后不良组(n=18)和预后良好组(n=102),比较两组患者PCI术后ST-T段回落情况、术前Tp-e/QT比值,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AMI患者PCI术后预后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ST-T段回落、术前Tp-e/QT比值对AMI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预后不良组患者的ST-T段<50%、术前Tp-e/QT比值分别为77.78%、0.34±0.05,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的13.73%、0.27±0.0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ST-T段<50%、术前Tp-e/QT比值均是AMI患者PCI术后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ST-T段回落、术前Tp-e/QT比值对AMI患者PCI术后预后预测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86、0.747,特异度分别为61.50%、81.42%,敏感度分别为80.00%、85.31%。结论AMI患者心电图ST-T段回落不良、Tp-e/QT比值增加是PCI术后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临床应加强对此类患者的干预,以减少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ST-T段回落
T波峰末间期/QT间期比值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PCI术前应用血塞通注射液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相关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
15
2
作者
孙晓溪
胡东旭
刘洋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633-1637,共5页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前应用血塞通注射液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行PCI术的112例STEMI患者资料,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48例)和观察组(64例)。对照组患者行PCI术前即刻...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前应用血塞通注射液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行PCI术的112例STEMI患者资料,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48例)和观察组(64例)。对照组患者行PCI术前即刻口服硫酸氯吡格雷片300 mg+阿司匹林肠溶片300 mg,术后根据患者病情改善情况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于术前静脉推注血塞通注射液8 m L,术后给予血塞通注射液8 m L,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 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两组疗程均为14 d。观察两组患者术前、术后24 h心肌梗死溶栓治疗(TIMI)血流分级、心肌显色(MPG)分级、心肌肌钙蛋白T(c Tn T)、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术前、术后1周血清正五聚蛋白-3(PTX-3)、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术前、术后1个月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D)、脑利钠肽(BNP)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术前,两组患者TIMI血流分级、MPG分级、c Tn T、CKMB、PTX-3、hs-CRP、LVEF、LVEDD和BN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两组患者TIMI血流分级、MPG分级均显著高于同组术前,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血清c Tn T、CKMB水平均显著低于同组术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两组患者血清PTX-3、hs-CRP水平均显著低于同组术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LVEF水平均显著高于同组术前,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LVEDD、BNP水平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PCI术前给予血塞通注射液可显著改善STEMI患者心肌血供,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减轻心肌损伤,改善心功能,且未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塞通注射液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炎症
心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AMI患者PCI术后心电图ST-T、Tp-e/QT比值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
1
作者
王晓东
白雪蕾
王喜欢
陈鹏
机构
南阳市
第二
人民医院
心脏生理实验室
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一病区
南阳市
第二
人民医院
心脏大
血管
外科
出处
《海南医学》
CAS
2024年第17期2443-2447,共5页
基金
2019年度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联合共建)项目(编号:LHGJ20191464)。
文摘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心电图ST-T、T波峰末间期(Tp-e)/QT比值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2月至2023年4月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AMI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PCI术后6个月患者的预后情况分为预后不良组(n=18)和预后良好组(n=102),比较两组患者PCI术后ST-T段回落情况、术前Tp-e/QT比值,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AMI患者PCI术后预后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ST-T段回落、术前Tp-e/QT比值对AMI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预后不良组患者的ST-T段<50%、术前Tp-e/QT比值分别为77.78%、0.34±0.05,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的13.73%、0.27±0.0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ST-T段<50%、术前Tp-e/QT比值均是AMI患者PCI术后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ST-T段回落、术前Tp-e/QT比值对AMI患者PCI术后预后预测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86、0.747,特异度分别为61.50%、81.42%,敏感度分别为80.00%、85.31%。结论AMI患者心电图ST-T段回落不良、Tp-e/QT比值增加是PCI术后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临床应加强对此类患者的干预,以减少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ST-T段回落
T波峰末间期/QT间期比值
预后
Keywords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ST-T segment falls back
T peak end interval/QT interval ratio
Prognosis
分类号
R542.22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PCI术前应用血塞通注射液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相关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
15
2
作者
孙晓溪
胡东旭
刘洋
机构
南阳市
第二
人民医院
心
内科
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一病区
出处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633-1637,共5页
文摘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前应用血塞通注射液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行PCI术的112例STEMI患者资料,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48例)和观察组(64例)。对照组患者行PCI术前即刻口服硫酸氯吡格雷片300 mg+阿司匹林肠溶片300 mg,术后根据患者病情改善情况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于术前静脉推注血塞通注射液8 m L,术后给予血塞通注射液8 m L,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 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两组疗程均为14 d。观察两组患者术前、术后24 h心肌梗死溶栓治疗(TIMI)血流分级、心肌显色(MPG)分级、心肌肌钙蛋白T(c Tn T)、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术前、术后1周血清正五聚蛋白-3(PTX-3)、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术前、术后1个月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D)、脑利钠肽(BNP)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术前,两组患者TIMI血流分级、MPG分级、c Tn T、CKMB、PTX-3、hs-CRP、LVEF、LVEDD和BN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两组患者TIMI血流分级、MPG分级均显著高于同组术前,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血清c Tn T、CKMB水平均显著低于同组术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两组患者血清PTX-3、hs-CRP水平均显著低于同组术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LVEF水平均显著高于同组术前,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LVEDD、BNP水平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PCI术前给予血塞通注射液可显著改善STEMI患者心肌血供,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减轻心肌损伤,改善心功能,且未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
关键词
血塞通注射液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炎症
心功能
Keywords
Xuesaitong injection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Acute ST 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Inflammation
Cardiac function
分类号
R541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AMI患者PCI术后心电图ST-T、Tp-e/QT比值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
王晓东
白雪蕾
王喜欢
陈鹏
《海南医学》
CAS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PCI术前应用血塞通注射液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相关指标的影响
孙晓溪
胡东旭
刘洋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7
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