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胸腔镜下不同肺切除术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早期功能恢复的影响
1
作者 张印 庞彬 曹睿 《癌症进展》 2025年第2期222-224,244,共4页
目的探讨胸腔镜下不同肺切除术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术后早期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86例NSCLC患者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A组42例和B组44例,A组患者采取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B组患者采取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指标... 目的探讨胸腔镜下不同肺切除术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术后早期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86例NSCLC患者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A组42例和B组44例,A组患者采取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B组患者采取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指标、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用力肺活量(FVC)及最大自主通气量(MVV)]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A组患者手术时间明显长于B组,引流量及出血量均明显多于B组,肺段切除数明显少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两组患者FEV_(1)、FVC、MVV水平均较术前升高,且A组患者FEV_(1)、FVC、MVV水平均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SCLC患者采取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肺叶切除术均可获得满意的效果,其中肺叶切除术可减轻患者的创伤,而肺段切除术可减轻对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胸腔镜 肺段切除术 肺叶切除术 肺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干预对自发性气胸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丁叶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20年第7期1152-1153,共2页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自发性气胸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9年5月于我院实施自发性气胸手术治疗的患者104例,将其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比较...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自发性气胸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9年5月于我院实施自发性气胸手术治疗的患者104例,将其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肺功能指标及围手术期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胸腔引流时间、拔管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每分最大通气量(MVV)、用力肺活量(FVC)指标均高于对照组,残气量(RV)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92%,低于对照组的17.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自发性气胸患者中应用效果显著,可缩短治疗时间,促进患者肺功能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发性气胸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 肺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腔镜手术与传统开放手术对食管癌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5
3
作者 吕明闯 庞彬 +1 位作者 朱立君 丁叶 《安徽医学》 2017年第10期1310-1313,共4页
目的比较胸腔镜手术与传统开放手术对食管癌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免疫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收集2011年2月至2015年8月在河南省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食管癌患者70例,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n=37)和观察组(n=33)。对... 目的比较胸腔镜手术与传统开放手术对食管癌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免疫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收集2011年2月至2015年8月在河南省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食管癌患者70例,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n=37)和观察组(n=33)。对照组接受传统开放手术治疗,观察组接受胸腔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术前、术后6小时患者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血清疼痛介质浓度水平(包括神经肽Y、P物质和前列环素);测定细胞和体液免疫相关指标浓度;记录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术前,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免疫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小时,观察组患者VAS评分为(3.82±0.49)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71±0.62)分;且观察组的血清疼痛介质神经肽Y浓度为(215.38±25.92)pg/m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47.02±16.41)pg/mL,P物质和前列环素浓度分别为(6.28±0.71)μg/mL和(49.23±6.12)pg/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92±1.76)μg/mL和(67.23±7.12)p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的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CD4^+/CD8^+、IgA、IgG、IgM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2.1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7.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镜手术治疗食管癌,不仅能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并发症发生率较低,而且对机体免疫功能抑制程度较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胸腔镜 开放手术 免疫功能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胸三切口技术在胸中上段食管癌根治术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5
4
作者 丁旭青 陈基升 +1 位作者 张印 李国梁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7年第4期229-231,共3页
目的探讨右胸三切口技术在胸中上段食管癌根治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手术治疗的182例胸中上段食管癌患者资料,按手术方式分为右胸三切口组80例和左胸两切口组102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 目的探讨右胸三切口技术在胸中上段食管癌根治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手术治疗的182例胸中上段食管癌患者资料,按手术方式分为右胸三切口组80例和左胸两切口组102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并发症、术后生存率等。结果右胸三切口组淋巴结清扫数目、吻合口狭窄、吻合口瘘、术后生存率高于左胸两切口组(P<0.05)。结论右胸三切口食管癌根治术术后并发症增多,但清扫淋巴结更加彻底,可降低局部复发率,提高术后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右胸三切口 左胸二切口 生存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胸术后乳糜胸的诊治和预防 被引量:6
5
作者 庞彬 苏雪娟 《中国肿瘤外科杂志》 CAS 2011年第6期373-374,385,共3页
目的探讨胸部大手术后并发乳糜胸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1月至2010年12月间1 258例开胸手术后并发乳糜胸14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14例的诊断时间为术后2~8天,其中8例经保守治疗7~21天痊愈,6例手术治疗后痊愈。结论胸... 目的探讨胸部大手术后并发乳糜胸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1月至2010年12月间1 258例开胸手术后并发乳糜胸14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14例的诊断时间为术后2~8天,其中8例经保守治疗7~21天痊愈,6例手术治疗后痊愈。结论胸部大手术后应警惕乳糜胸的发生,治疗一般根据胸腔引流量的多少选择保守或及时手术治疗。术中谨慎操作是预防乳糜胸发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胸手术 胸导管损伤 乳糜胸 术后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视胸腔镜精准定位复位内固定术对胸部外伤合并肋骨骨折患者的疗效及肺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4
6
作者 张印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2年第7期921-924,共4页
目的分析电视胸腔镜精准定位复位内固定术对胸部外伤合并肋骨骨折患者的疗效及对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该院收治的86例胸部外伤合并肋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3例),... 目的分析电视胸腔镜精准定位复位内固定术对胸部外伤合并肋骨骨折患者的疗效及对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该院收治的86例胸部外伤合并肋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3例),对照组采用开胸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给予电视胸腔镜精准定位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疼痛度、肺功能指标变化、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呼吸辅助时间、下床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胸管引流量、镇痛剂使用次数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h、12 h、1 d、3 d两组的简式疼痛问卷(MPQ)评分先升高后降低,观察组术后各个时间点的MPQ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及治疗后,观察组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最大呼气峰流速(PEF)、FEV1/FVC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FEV1、FVC、PEF、FEV1/FVC水平均升高,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65%,低于对照组的23.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部外伤合并肋骨骨折患者采用电视胸腔镜精准定位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对患者损伤较小,并可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度,减少并发症发生率,且不影响患者肺功能,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准定位 复位内固定 肋骨骨折 肺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癌患者外周血TCR多样性参数检测及与临床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7
作者 曹睿 丁旭青 +5 位作者 倪渐凤 王聪 吕明闯 陈基升 张印 闫付庆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5年第2期446-449,共4页
目的:分析食管癌(Esophageal cancer,EC)患者外周血T细胞受体(T cell receptor,TCR)多样性参数及其与患者临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4月至2023年5月期间本院胸外科收治的126例行胸腔镜手术治疗的E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手术后,患... 目的:分析食管癌(Esophageal cancer,EC)患者外周血T细胞受体(T cell receptor,TCR)多样性参数及其与患者临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4月至2023年5月期间本院胸外科收治的126例行胸腔镜手术治疗的E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手术后,患者均随访1 y。根据患者术后预后情况不同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术前测定其外周血TCR多样性参数,根据TCR多样性参数D50量化评估患者免疫状况。分析两组的免疫力状况与其预后的关系。结果:126例EC患者4例失访;122例患者中28例预后不良,占22.95%。预后不良组术前CD4^(+)/CD8^(+)显著低于预后良好组,CD8^(+)显著低于预后良好组,免疫力状况显著差于预后良好组(P<0.05)。经Cox回归分析显示,CD4^(+)/CD8^(+)降低、免疫力中及免疫力差均是EC患者术后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P<0.05)。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结果显示,TCR多样性参数D50、CD4^(+)/CD8^(+)单独及联合预测EC患者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77、0.766、0.810。结论:TCR多样性参数D50与EC患者预后密切相关,但预测EC患者术后预后不良时仍需结合其他指标联合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T细胞受体多样性参数D50 临床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骨横切口胸腺切除术治疗重症肌无力(附19例报告) 被引量:1
8
作者 秦永跃 丁旭青 +2 位作者 高廷朝 庞彬 陈鹏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03年第3期203-204,共2页
目的 探讨胸骨横切口胸腺切除术治疗重症肌无力的方法。方法 采用胸骨横切口 (8~ 1 0cm)不进入胸腔的办法 ,进行胸腺瘤或胸腺组织的清除 ,包括前纵隔脂肪组织 ,手术共进行 1 9例。结果 无死亡病例 ,术后症状减轻或消失占 84%。结论... 目的 探讨胸骨横切口胸腺切除术治疗重症肌无力的方法。方法 采用胸骨横切口 (8~ 1 0cm)不进入胸腔的办法 ,进行胸腺瘤或胸腺组织的清除 ,包括前纵隔脂肪组织 ,手术共进行 1 9例。结果 无死亡病例 ,术后症状减轻或消失占 84%。结论 胸骨横切口胸腺切除术可减轻患者的创伤及痛苦 ,有利于术后近期恢复及减少气管切开术后的并发症 ,实为一种较好的临床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肌无力 胸腺切除术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胸术后患者呼吸道护理 被引量:10
9
作者 金海安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3年第2期82-83,共2页
开胸手术时间长、创伤大,手术对肺功能干扰较大,术后肺功能损伤明显,呼吸道分泌物增多且清除障碍。加上气管插管等侵入性操作,极易发生呼吸道感染和肺部并发症。另外,我科开胸患者中老年人居多,其肺功能大都因年龄、吸烟、空气污染等因... 开胸手术时间长、创伤大,手术对肺功能干扰较大,术后肺功能损伤明显,呼吸道分泌物增多且清除障碍。加上气管插管等侵入性操作,极易发生呼吸道感染和肺部并发症。另外,我科开胸患者中老年人居多,其肺功能大都因年龄、吸烟、空气污染等因素而不同程度受损。因此,做好围手术期呼吸道护理是预防开胸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关键[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护理 开胸患者 术后患者 术后肺部并发症 呼吸道分泌物增多 肺功能损伤 手术时间 侵入性操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外侧小切口开胸术探讨 被引量:5
10
作者 陈鹏 秦永跃 庞彬 《医药论坛杂志》 2008年第17期42-43,共2页
目的探讨胸外侧小切口开胸术的手术方法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胸外侧斜切口,切口长10~12cm,切开皮肤、皮下组织,于背阔肌前缘附着部纵行切开筋膜,游离背阔肌,斜方肌深面。用拉钩牵拉肌瓣向后,切开前锯肌膜,沿前锯肌束方向钝性分开... 目的探讨胸外侧小切口开胸术的手术方法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胸外侧斜切口,切口长10~12cm,切开皮肤、皮下组织,于背阔肌前缘附着部纵行切开筋膜,游离背阔肌,斜方肌深面。用拉钩牵拉肌瓣向后,切开前锯肌膜,沿前锯肌束方向钝性分开前锯肌,显露肋骨,根据胸内病变位置确定肋间进胸实施手术。结果本组78例,其中包括肺叶切除术、食管癌切除颈部吻合术、全肺切除术及肺大疱切除术。进胸时间5~10min,开胸失血量20~30ml,手术时间90~150min,关胸时间8~10min,平均住院时间15d。手术出血、术后胸腔引流量和同期常规剖胸手术无差别。出院时均无明显术侧肩部及上肢活动受限。结论胸外侧小切口开胸术具有损伤小,显露好,出血少,术后疼痛轻,切口疤痕小,符合美容等特点。能显著提高病人生活质量,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外侧小切口 开胸切口 胸内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腹腔镜联合颈胸腹三切口食管癌根治颈部吻合术治疗食管癌患者的效果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印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1年第32期6066-6068,共3页
目的分析胸腹腔镜联合颈胸腹三切口食管癌根治颈部吻合术治疗食管癌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2018年7月至2020年7月食管癌患者87例,根据手术方案分为观察组(n=44)和对照组(n=43),对照组接受常规开放式颈胸腹三切口食管癌... 目的分析胸腹腔镜联合颈胸腹三切口食管癌根治颈部吻合术治疗食管癌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2018年7月至2020年7月食管癌患者87例,根据手术方案分为观察组(n=44)和对照组(n=43),对照组接受常规开放式颈胸腹三切口食管癌根治术,观察组接受胸腹腔镜联合颈胸腹三切口食管癌根治颈部吻合术,比较两组淋巴结清扫数量、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炎症因子[白介素-6(IL-6)、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8(IL-8)]水平、免疫功能(淋巴细胞CD4^(+)、CD8^(+)水平)、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淋巴结清扫数量较对照组多,术中失血量较对照组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术后3 d两组血清IL-6、IL-1β、IL-8水平较术前高,但观察组较对照组低(P<0.05);术后3 d两组CD8^(+)、CD4^(+)水平较术前低,但观察组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术后肺炎、肺不张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胸腹腔镜联合颈胸腹三切口食管癌根治颈部吻合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低、术后恢复快优势,治疗食管癌患者可缩短康复进程,减轻应激反应,降低对免疫功能的影响,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根治术 三切口 胸腹腔镜 炎症因子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孔胸腔镜手术对自发性气胸患者术中出血量、疼痛程度及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吕明闯 《淮海医药》 CAS 2020年第2期150-152,共3页
目的:探讨单孔胸腔镜手术对自发性气胸患者疼痛程度、临床指标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某院收治的104例自发性气胸患者,依据临床制定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传统胸腔镜手术)和观察组(单孔胸腔镜手术),每组各52例。比较2组... 目的:探讨单孔胸腔镜手术对自发性气胸患者疼痛程度、临床指标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某院收治的104例自发性气胸患者,依据临床制定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传统胸腔镜手术)和观察组(单孔胸腔镜手术),每组各52例。比较2组临床指标、术后24 h疼痛程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2组患者胸管保留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引流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4 h疼痛程度及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发性气胸患者经单孔胸腔镜手术治疗,可有效缓解疼痛程度,控制引流量与术中出血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胸 单孔胸腔镜手术 传统胸腔镜手术 术中出血量 疼痛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侧胸腔镜下肺减容术对老年性大疱型肺气肿患者术后肺功能指标及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董亚辉 《淮海医药》 CAS 2019年第6期569-571,共3页
目的:探讨单侧胸腔镜下肺减容术对老年性大疱型肺气肿患者术后肺功能指标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某院接受肺减容术治疗的老年性大疱型肺气肿患者120例,按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选用传统单侧开胸肺减容... 目的:探讨单侧胸腔镜下肺减容术对老年性大疱型肺气肿患者术后肺功能指标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某院接受肺减容术治疗的老年性大疱型肺气肿患者120例,按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选用传统单侧开胸肺减容术方式,观察组选择单侧胸腔镜下肺减容术治疗.对比2组患者手术前后肺功能变化情况及术中出血量、胸引流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手术前,2组患者第一秒用力呼气容量(FEV1)、肺总量(TLC)和肺残气量(R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6个月后,2组患者上述指标相比手术前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胸引流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5.00%)观察组低于对照组(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侧胸腔镜下肺减容术治疗老年性大疱型肺气肿,可减少术中出血量、胸引流量,缩短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加快患者术后恢复,改善肺功能指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单侧胸腔镜 肺减容术 肺功能指标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剑突下切口与经侧胸切口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前纵隔病变的近期效果比较 被引量:2
14
作者 周荣根 王燕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3年第1期52-54,共3页
目的比较经剑突下切口电视胸腔镜手术(S-VATS)和经侧胸切口电视胸腔镜手术(I-VATS)治疗前纵隔病变的近期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2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88例前纵隔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组(n=44,采取I-VATS治... 目的比较经剑突下切口电视胸腔镜手术(S-VATS)和经侧胸切口电视胸腔镜手术(I-VATS)治疗前纵隔病变的近期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2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88例前纵隔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组(n=44,采取I-VATS治疗)和B组(n=44,采取S-VATS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病情控制情况、炎症因子水平、免疫功能指标。结果术后7 d,B组的临床病情控制有效率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B组的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低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B组的白细胞分化抗原3阳性(CD3^(+))、白细胞分化抗原4阳性(CD4^(+))高于A组,白细胞分化抗原8阳性(CD8^(+))低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S-VATS治疗前纵隔病变可取得更佳的治疗效果,有利于减轻炎症反应、改善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剑突下切口 经侧胸切口 电视胸腔镜手术 前纵隔病变 炎症因子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肋骨接骨板置入内固定术对胸肋骨骨折安全性及疼痛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国梁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0年第18期3038-3039,共2页
目的:观察肋骨接骨板置入内固定术对胸肋骨骨折安全性及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90例胸肋骨骨折患者按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患者采取肋骨接骨板置入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保守... 目的:观察肋骨接骨板置入内固定术对胸肋骨骨折安全性及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90例胸肋骨骨折患者按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患者采取肋骨接骨板置入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保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愈率,治疗前后炎性细胞因子、肺活量、VAS评分变化情况,并记录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的IL-6、CRP、VAS评分均显著降低,肺活量显著升高,且观察组的IL-6、CRP、VAS降低更显著,肺活量升高更显著(P均<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肋骨接骨板置入内固定术治愈效果显著,安全性高,且术后疼痛感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肋骨骨折 肋骨接骨板 内固定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梗后室间隔穿孔的临床特征及外科治疗 被引量:1
16
作者 高廷朝 秦永跃 +3 位作者 丁旭青 庞彬 陈宝田 孟旭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01年第2期121-122,共2页
急性心肌梗塞后室间隔穿孔(简称VSR)是心梗病人一种较少见的并发症,预后极差。我们自1985年5月至1999年10月对12例VSR进行手术治疗。入院后应用强心利尿扩血管及IABP辅助治疗,并在中度低温体外循环下行穿孔修补术。结果死亡5例,死亡率为... 急性心肌梗塞后室间隔穿孔(简称VSR)是心梗病人一种较少见的并发症,预后极差。我们自1985年5月至1999年10月对12例VSR进行手术治疗。入院后应用强心利尿扩血管及IABP辅助治疗,并在中度低温体外循环下行穿孔修补术。结果死亡5例,死亡率为41.7%。VSR临床表现以右心衰和心源性休克为特征,及早正确的围术期处理和早期手术是治疗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塞 室间隔穿孔 外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续负压吸引在气胸中的治疗效果观察 被引量:1
17
作者 董亚辉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第24期88-89,共2页
目的探讨持续负压吸引在气胸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90例气胸患者,随机分为负压吸引组、间断抽气组和闭式引流组,每组30例。三组患者分别采用持续服用吸引、间断抽气及闭式引流方法。观察三组治疗效果,记录三组患者肺复张时间和住院时... 目的探讨持续负压吸引在气胸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90例气胸患者,随机分为负压吸引组、间断抽气组和闭式引流组,每组30例。三组患者分别采用持续服用吸引、间断抽气及闭式引流方法。观察三组治疗效果,记录三组患者肺复张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负压吸引组的肺复张时间显著低于间断抽气组和闭式引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负压吸引组的住院时间分别低于间断抽气组和闭式引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负压吸引组有效30例、无效0例,有效率为100.0%;间断抽气组有效24例、无效6例,有效率为80.0%;闭式引流组有效17例,无效13例,有效率为56.7%,负压吸引组的有效率分别高于间断抽气组和闭式引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负压吸引在气胸治疗中有显著临床效果,患者的肺复张时间短,值得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负压吸引 气胸 间断抽气 闭式引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洛西林在胸部围手术期应用价值探讨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鹏 梁永福 金晋宇 《医药论坛杂志》 2008年第10期64-65,共2页
目的观察和评价阿洛西林应用于普通胸外手术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对比试验,观察2007年1~12月96例普胸手术预防和治疗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阿洛西林在预防和治疗术后感染中总有效率95.9%,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2%。结论阿... 目的观察和评价阿洛西林应用于普通胸外手术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对比试验,观察2007年1~12月96例普胸手术预防和治疗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阿洛西林在预防和治疗术后感染中总有效率95.9%,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2%。结论阿洛西林临床效果满意,使用安全,值得在普胸手术中选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洛西林 胸外 围手术期 临床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术对肺大泡患者机体应激反应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吕明闯 《淮海医药》 CAS 2019年第5期445-447,共3页
目的:探讨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术对肺大泡患者机体应激反应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某院收治的106例肺大泡患者,按照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2组,每组各53例.对照组行传统开胸手术治疗,观察组行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术治疗.观察2组患者手术相... 目的:探讨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术对肺大泡患者机体应激反应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某院收治的106例肺大泡患者,按照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2组,每组各53例.对照组行传统开胸手术治疗,观察组行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术治疗.观察2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住院时间、应激反应指标及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VAS评分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组患者皮质醇(Cor)、去甲肾上腺素(NE)、血管紧张素 Ⅱ(AngⅡ)指标均高于术前,且对照组增加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术对肺大泡患者机体创伤小,恢复快,利于降低术后应激反应及并发症风险,缓解术后疼痛,缩短住院治疗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大泡切除术 胸腔镜 机体应激反应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腔内注射不同药物治疗肺癌胸腔积液临床比较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印 《海峡药学》 2019年第1期216-217,共2页
目的比较在胸腔内注射不同药物对肺癌胸腔积液的治疗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肺癌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的原则,按照顺序分成A(顺铂治疗)、B(金葡素治疗)、C(白介素-2治疗)、D(顺铂+金葡素治疗)四组,每组24例,对比四组患者胸... 目的比较在胸腔内注射不同药物对肺癌胸腔积液的治疗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肺癌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的原则,按照顺序分成A(顺铂治疗)、B(金葡素治疗)、C(白介素-2治疗)、D(顺铂+金葡素治疗)四组,每组24例,对比四组患者胸腔积液的变化。结果 D组治疗效果最好、不良反应最少,B组稍次于D组,但B组与D组差别不大,而与A、C两组差别较大。结论顺铂与金葡素联合使用治疗肺癌胸腔积液效果最好,金葡素单独使用也能达到一定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胸腔积液 顺铂 金葡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