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制备工艺对Cu-15Ni-8Sn合金晶粒特征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1
作者 杨文豪 周延军 +9 位作者 宋克兴 杨冉 杨少丹 郁炎 陈纪东 周菲 江浩 刘东东 姜凯旋 黄宽 《材料热处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8-86,共9页
对比了Cu-15Ni-8Sn合金铸态、均匀化退火态(850℃×8 h)、锻造态、固溶态(840℃×1 h)和时效态(400℃×6 h)的硬度、强度和伸长率变化规律,分析了不同工艺状态下合金的显微组织和断口形貌。结果表明:铸态合金的组织为发达... 对比了Cu-15Ni-8Sn合金铸态、均匀化退火态(850℃×8 h)、锻造态、固溶态(840℃×1 h)和时效态(400℃×6 h)的硬度、强度和伸长率变化规律,分析了不同工艺状态下合金的显微组织和断口形貌。结果表明:铸态合金的组织为发达的树枝晶;经均匀化退火后,枝晶组织消失,层片状组织完全溶于铜基体;均匀化退火态合金经锻造后,晶粒尺寸明显减小,平均晶粒尺寸从58.78μm减小到4.22μm,抗拉强度由395.39 MPa提高到659.50 MPa,细晶强化为主要强化机制;固溶态合金由于溶质原子的充分固溶,伸长率大幅提升到46.7%;进一步经时效处理后,抗拉强度提高到802.50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15NI-8SN合金 制备工艺 晶粒特征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15Ni-8Sn合金热变形行为及热加工图 被引量:3
2
作者 黄宽 张彦敏 +6 位作者 周延军 杨冉 柳亚辉 郁炎 陈纪东 姜凯旋 刘东东 《材料热处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45-153,共9页
利用Gleeble-1500D热力模拟机对Cu-15Ni-8Sn合金进行热压缩试验,研究了该合金在变形温度700~900℃,应变速率为0.003~5 s^(-1),总变形量为60%下的热变形行为和热加工性能。结果表明:合金的流变应力随变形程度的增加先急剧增加到最大值后... 利用Gleeble-1500D热力模拟机对Cu-15Ni-8Sn合金进行热压缩试验,研究了该合金在变形温度700~900℃,应变速率为0.003~5 s^(-1),总变形量为60%下的热变形行为和热加工性能。结果表明:合金的流变应力随变形程度的增加先急剧增加到最大值后持续下降,流变应力峰值随温度升高而降低,随应变速率增加而增加。基于合金流变应力曲线关系分别构建了耦合应变的修正的Arrhenius双曲正弦模型和热加工图,并得到合金热变形激活能为195976 J·mol^(-1),试验范围内Cu-15Ni-8Sn合金最佳热加工参数:变形温度800~900℃,应变速率0.003~5 s^(-1)。在较优工艺条件下,合金组织主要由动态再结晶晶粒和变形晶粒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15NI-8SN合金 热变形 本构方程 热加工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卷曲温度对含Nb微合金高强钢力学性能波动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张超铸 杨龙 +2 位作者 高兴健 郭俊成 杨续跃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38-142,共5页
运用OM、EBSD及TEM以及室温拉伸等方法研究了卷曲温度对含Nb微合金高强钢力学性能波动的影响。结果表明,降低卷曲温度会诱发珠光体相变并且有利于第二相的析出,有效阻碍动态再结晶过程,从而减小再结晶对热轧头部样品与热轧中部样品力学... 运用OM、EBSD及TEM以及室温拉伸等方法研究了卷曲温度对含Nb微合金高强钢力学性能波动的影响。结果表明,降低卷曲温度会诱发珠光体相变并且有利于第二相的析出,有效阻碍动态再结晶过程,从而减小再结晶对热轧头部样品与热轧中部样品力学性能波动的影响;将卷曲温度由873 K降至793 K时,屈服强度波动值由69 MPa降至12 MPa,抗拉强度波动值由70 MPa降至5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合金高强钢 卷曲温度 动态再结晶 相变 析出相 力学性能波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退火温度对含铌微合金高强钢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郭俊成 张超铸 杨续跃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0期149-152,155,共5页
模拟含铌微合金高强钢的卷曲过程并在不同温度下进行退火处理试验。检测不同退火温度下试验钢的力学性能,结合OM、EBSD和TEM方法,研究退火温度对试验钢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铁素体晶粒长大,铌-碳析... 模拟含铌微合金高强钢的卷曲过程并在不同温度下进行退火处理试验。检测不同退火温度下试验钢的力学性能,结合OM、EBSD和TEM方法,研究退火温度对试验钢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铁素体晶粒长大,铌-碳析出相粗化并发生溶解,试验钢断后伸长率逐渐增加。当退火温度由780℃升高到800℃时,试验钢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大幅度降低,而退火温度由800℃增加到820℃时,试验钢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下降幅度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铌微合金高强钢 退火温度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铌-碳析出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溶和时效对挤压态Cu-15Ni-8Sn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5
作者 姜凯旋 周延军 +8 位作者 宋克兴 杨冉 郁炎 柳亚辉 张彦敏 陈纪东 黄宽 刘东东 余勃 《材料热处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2-80,共9页
首先对挤压态Cu-15Ni-8Sn合金进行不同温度固溶处理1 h,优化出合适的固溶温度,在此基础上,对合金进行了400℃时效2 h的处理,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拉伸试验及洛氏硬度计等分析了挤压态、固溶态和时效态合金的微观组织、断口形貌、... 首先对挤压态Cu-15Ni-8Sn合金进行不同温度固溶处理1 h,优化出合适的固溶温度,在此基础上,对合金进行了400℃时效2 h的处理,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拉伸试验及洛氏硬度计等分析了挤压态、固溶态和时效态合金的微观组织、断口形貌、抗拉强度和硬度。结果表明:挤压态合金晶界和晶内分布大量富Sn相,合金硬度为81.5 HRB,抗拉强度为597 MPa;随着固溶温度的升高,合金晶粒尺寸开始长大,第二相颗粒逐渐固溶入基体中,当固溶温度为840℃时,第二相颗粒基本完全固溶到基体中,合金晶粒尺寸为75~180μm,当固溶温度达到860℃时,晶粒出现过烧,表明合金的最佳固溶温度为840℃,此时合金的硬度为55.6 HRB,抗拉强度为396.5 MPa;时效后合金的力学性能得到显著提升:硬度为105.4 HRB,抗拉强度为839.8 MPa,与经840℃固溶处理的合金相比,分别提高了89.6%和1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15NI-8SN合金 固溶 时效 强度 微观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Y对铸态Cu-15Ni-8Sn合金性能及Sn元素分布的影响
6
作者 刘东东 苏娟华 +9 位作者 杨冉 周延军 张彦敏 柳亚辉 张朝民 郁炎 陈纪东 黄宽 姜凯旋 余勃 《材料热处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86-94,共9页
利用传统熔铸法制备了Cu-15Ni-8Sn和Cu-15Ni-8Sn-0.57Y合金,通过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和直读光谱仪等研究了Y元素对铸态Cu-15Ni-8Sn合金的组织、力学性能和Sn元素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Y能细化铸态Cu-15Ni-8Sn合金的枝晶形... 利用传统熔铸法制备了Cu-15Ni-8Sn和Cu-15Ni-8Sn-0.57Y合金,通过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和直读光谱仪等研究了Y元素对铸态Cu-15Ni-8Sn合金的组织、力学性能和Sn元素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Y能细化铸态Cu-15Ni-8Sn合金的枝晶形貌,使合金中层片状过渡组织(α+γ相)减少,并且可以抑制Sn元素的宏观偏析,铸锭中部和下部Sn元素宏观偏析程度分别改善了28%和9%;此外添加Y元素后,Cu-15Ni-8Sn合金硬度由108 HB增加到116.3 HB,导电率由9.834%IACS下降到6.634%IA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15NI-8SN合金 稀土Y 显微组织 宏观偏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roCAST的铜合金舷侧阀体铸造工艺优化 被引量:2
7
作者 余勃 张学宾 +3 位作者 杨冉 周延军 郁炎 陈纪东 《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71-476,共6页
针对Cu-7Ni-7Al-4Fe-2Mn合金电液舷侧阀铸造过程中易产生缩松、缩孔缺陷的情况,基于ProCAST软件模拟了电液舷侧阀阀体的铸造过程,预测原始工艺铸造过程中阀体产生缩松、缩孔等铸造缺陷的区域以及体积。发现大部分缺陷分布于法兰盘处,此... 针对Cu-7Ni-7Al-4Fe-2Mn合金电液舷侧阀铸造过程中易产生缩松、缩孔缺陷的情况,基于ProCAST软件模拟了电液舷侧阀阀体的铸造过程,预测原始工艺铸造过程中阀体产生缩松、缩孔等铸造缺陷的区域以及体积。发现大部分缺陷分布于法兰盘处,此时铸件缺陷体积为195.33 cm^(3)。根据模拟结果,提出了增大冒口尺寸以及增设冷铁的优化方案,优化后阀体的缩松、缩孔缺陷体积减小了97.5%。采用优化后的电液舷侧阀铸造工艺进行试验验证,获得了品质较好的铸件,验证了优化方案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7Ni-7Al-4Fe-2Mn合金 电液舷侧阀 缩松缩孔 工艺优化
原文传递
逆作法工程中立柱及立柱桩精确定位施工技术 被引量:2
8
作者 张海斌 杨青山 华锦耀 《浙江建筑》 2012年第4期39-43,共5页
针对地下结构逆作法施工中立柱和立柱桩的定位和垂直度难以控制的问题,以工程实例介绍了立柱段采用人工挖孔、桩基段采用机械成孔并水下灌注混凝土,结合立柱下端设置定位器、上端设置螺栓顶的方法,能够保证立柱和立柱桩的定位及垂直度... 针对地下结构逆作法施工中立柱和立柱桩的定位和垂直度难以控制的问题,以工程实例介绍了立柱段采用人工挖孔、桩基段采用机械成孔并水下灌注混凝土,结合立柱下端设置定位器、上端设置螺栓顶的方法,能够保证立柱和立柱桩的定位及垂直度。叙述了其工艺流程和施工要点及质量安全控制措施,最后说明其经济及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作法施工 立柱及立柱桩 精确定位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深狭窄设备基坑挖土及坑底深管设备安装施工技术
9
作者 杨青山 华锦耀 《浙江建筑》 2012年第12期34-37,共4页
针对超深狭窄设备基坑的挖土及坑底深管设备的安装施工,通过工程实例分析了该类工程施工的难点,介绍了施工工艺流程和操作要点及安全措施,着重论述了深管设备成孔和安装施工,采用坑顶钻机钢平台和坑底定位型钢架及钢护筒等控制平面位置... 针对超深狭窄设备基坑的挖土及坑底深管设备的安装施工,通过工程实例分析了该类工程施工的难点,介绍了施工工艺流程和操作要点及安全措施,着重论述了深管设备成孔和安装施工,采用坑顶钻机钢平台和坑底定位型钢架及钢护筒等控制平面位置及垂直度偏差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深狭窄设备基坑 挖土 坑底深管设备安装 施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