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脏核医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姚稚明 陈雯 《临床荟萃》 CAS 2009年第19期1667-1671,共5页
作为分子影像学的典范之一,核素心肌显像特别心肌灌注显像在临床被广泛用于各类心脏疾患的诊断和评价,在冠心病中的应用尤为普遍。随着分子生物技术以及新型显像剂的不断发展,心脏核医学在各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除能评价心肌血流灌注... 作为分子影像学的典范之一,核素心肌显像特别心肌灌注显像在临床被广泛用于各类心脏疾患的诊断和评价,在冠心病中的应用尤为普遍。随着分子生物技术以及新型显像剂的不断发展,心脏核医学在各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除能评价心肌血流灌注外,还在动脉斑块显像、血栓显像、心肌神经受体显像、乏氧显像及凋亡显像中取得了较大进展,使核医学技术在多种心脏病变中发挥更大作用。现就有关心脏核医学的临床基本应用及新进展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病 核医学 诊断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医学显像在心血管疾病和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2
作者 姚稚明 《医学研究通讯》 2001年第6期13-16,28,共5页
核医学显像的基本原理是功能成像.它将能参与某种生理或生化过程、标记上放射性核素的示踪剂引入人体,在体外以γ射线探头探查就能形成反映示踪剂在体内分布情况的图像,该图像显示了机体内某种功能、生理、生化过程在体内的状况.在当今... 核医学显像的基本原理是功能成像.它将能参与某种生理或生化过程、标记上放射性核素的示踪剂引入人体,在体外以γ射线探头探查就能形成反映示踪剂在体内分布情况的图像,该图像显示了机体内某种功能、生理、生化过程在体内的状况.在当今医学影像学快速发展、设备分辨率已有极大提高、对病变部位解剖结构的显示空前清晰的时代,功能成像已经成为医学影像学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和其他影像学成像方式相比,核医学显像由于采用的是示踪技术,能探查到体内微量水平物质的变化,所以,在功能成像上有其得天独厚的条件.目前已经应用于临床的有功能显像、放射免疫显像、神经受体显像、代谢显像、灌注显像等,基因显像也在研究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肿瘤 诊断 核医学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PTCA术前后核素心脏显像结果对比分析 被引量:10
3
作者 孙福成 周颖 +3 位作者 何青 季福绥 许锋 屈婉莹 《中华核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90-92,共3页
目的 应用99Tcm 甲氧基异丁基异腈心肌灌注断层显像及心室显像随访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PTCA)及支架置入术后的效果。方法 患者在成功的PTCA及支架置入术前及随访期进行负荷 /静息或静息 /含硝酸甘油心肌灌注断层显像及心室显像... 目的 应用99Tcm 甲氧基异丁基异腈心肌灌注断层显像及心室显像随访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PTCA)及支架置入术后的效果。方法 患者在成功的PTCA及支架置入术前及随访期进行负荷 /静息或静息 /含硝酸甘油心肌灌注断层显像及心室显像检查。结果  44例患者在术前及术后平均 11.4个月进行了心肌灌注断层显像 ,其中 40例患者进行了心室显像。结果显示 ,术后患者心肌缺血及不可逆缺损节段数减少 ,分别为 2 .5± 0 .4与 1.5± 0 .3(P =0 .0 6 )及 3.5± 0 .5与 2 .3± 0 .4(P <0 .0 5 ) ;左室射血分数、高峰射血率及高峰充盈率无明显变化 ,运动低下节段数有所下降 ,但未达到统计学差异。结论 成功的PTCA及支架置入术后心肌缺血明显改善 ,左室功能无明显变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CA术 核素心脏显像 冠心病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支架置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充分发挥放射性核素骨显像的优势 被引量:6
4
作者 屈婉莹 《中华核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97-198,共2页
关键词 放射性核素骨显像 核医学检查 肿瘤 CT 骨病 脑扫描 显像设备 优势项目 普及 激烈竞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素显像应用干式打印机废片原因分析
5
作者 朱明 赵洪山 +1 位作者 刘秀芹 宋人和 《中华核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72-173,共2页
目的探讨干式打印机的核素显像影像废片发生原因及对策。方法参照放射科关于废片评定标准,并结合核医学实际,对2001年3月~2004年4月使用Codonics1600N型干式打印机打印的9533张胶片进行分析,检出废片并按发生原因及类别统计,计算总废... 目的探讨干式打印机的核素显像影像废片发生原因及对策。方法参照放射科关于废片评定标准,并结合核医学实际,对2001年3月~2004年4月使用Codonics1600N型干式打印机打印的9533张胶片进行分析,检出废片并按发生原因及类别统计,计算总废片率及不同检查项目废片率。结果确认废片248张,废片率为2.6%。其中责任性废片148张,技术性废片40张,仪器故障60张。不同检查项目废片率依次为肿瘤代谢显像9.3%(15161张)、肾动态显像4.6%(40871张)、肺灌注通气显像3.0%(11362张)、腮腺动态显像2.6%(9352张)和骨显像2.5%(612450张)等。结论废片发生的首要原因是操作者责任心不够,其次为操作者技术因素和仪器故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式打印机 核素显像 原因分析 检查项目 2004年 2001年 肾动态显像 废片率 评定标准 医学实际 代谢显像 技术因素 操作者 放射科 责任性 肺灌注 责任心 故障 仪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ECT/CT融合显像在肋骨病变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42
6
作者 郑建国 赵波沣 +3 位作者 于治国 鲁振萍 姚稚明 屈婉莹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925-928,共4页
目的评价SPECT/CT融合显像在肋骨病变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01年3月-2005年4月间在我科行肋骨融合显像的患者进行随访。下列两种情况不纳入研究:广泛骨转移(包括超级骨显像)和最后没有明确诊断的患者。结果43例患者符... 目的评价SPECT/CT融合显像在肋骨病变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01年3月-2005年4月间在我科行肋骨融合显像的患者进行随访。下列两种情况不纳入研究:广泛骨转移(包括超级骨显像)和最后没有明确诊断的患者。结果43例患者符合研究标准,男28例,女15例,年龄(64.75±12.04)岁。43例融合显像中,15例诊断肋骨转移,8例骨转移可能;4例性质待定;12例良性病变,4例良性可能。随访诊断总符合率74.42%;但在融合显像肯定性诊断为骨转移或良性病变者,诊断符合率96.30%。结论SPECT/CT融合显像可以提高肋骨病变诊断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ECT/CT 融合显像 骨转移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G PET/CT双时相显像对孤立性肺结节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3
7
作者 姚稚明 屈婉莹 +6 位作者 刘甫庚 韩丽君 于治国 李伟 赵波沣 朱明 张建飞 《中华核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7,共3页
目的探讨^(18)F-脱氧葡萄糖(FDG)PET/CT 双时相显像对孤立性肺结节(SPN)的诊断价值。方法 31例 SPN 待查患者行^(18)F-FDG PET/CT 双时相显像,计算标准摄取值(SUV),随访时间5~17个月。结果 19例患者(61.3%)有病理学诊断结果,其余为临... 目的探讨^(18)F-脱氧葡萄糖(FDG)PET/CT 双时相显像对孤立性肺结节(SPN)的诊断价值。方法 31例 SPN 待查患者行^(18)F-FDG PET/CT 双时相显像,计算标准摄取值(SUV),随访时间5~17个月。结果 19例患者(61.3%)有病理学诊断结果,其余为临床诊断。肺癌患者结节的延迟相平均 SUV 明显高于早期相,早期相和延迟相最大 SUV 间无差异;单纯以平均 SUV 变化幅度[ASUV_(平均)=(SUV_(延迟)-SUV_(早期))/SUV_(早期)×100%]≥15%为诊断肺癌的标准,灵敏度为81.8%,特异性为77.8%,准确性为80.6%;PET/CT 综合的诊断灵敏度为95.5%,特异性为85.7%,准确性为87.1%。单纯以△SUV_(平均)≥15%为标准,诊断肺癌的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0.0%和63.6%;以△SUV_(平均)≥15%伴结节放射性高于纵隔血池为标准,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3.3%和85.7%。结论 ^(18)F-FDG PET/CT 双时相显像鉴别诊断 SPN 的良恶性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其与临床表现结合诊断准确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诊断 鉴别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脱氧葡萄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G hPET/CT显像与^(99)Tc^m-MDP骨显像探测骨转移瘤的价值 被引量:18
8
作者 韩丽君 屈婉莹 +3 位作者 何洁 李威 李伟 赵洪山 《中华核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04-206,共3页
目的 探讨1 8F 脱氧葡萄糖 (FDG)hPET CT与99Tcm 亚甲基二膦酸盐 (MDP)骨显像探测骨转移瘤的临床价值。方法 临床拟诊恶性肿瘤或肿瘤术后复发合并骨病变患者 34例 ,均于 2周内分别行FDG和MDP骨显像 ,其中 31例经手术或活组织病理检查... 目的 探讨1 8F 脱氧葡萄糖 (FDG)hPET CT与99Tcm 亚甲基二膦酸盐 (MDP)骨显像探测骨转移瘤的临床价值。方法 临床拟诊恶性肿瘤或肿瘤术后复发合并骨病变患者 34例 ,均于 2周内分别行FDG和MDP骨显像 ,其中 31例经手术或活组织病理检查证实为原发肿瘤患者 ,余 3例为原发灶不明但广泛骨转移者。结果  34例患者中 2 6例有骨转移 ,共探测到 75个骨病灶 ,其中骨转移灶 6 3个 ,良性病灶 12个 (其中骨退行性变 8个 ,肋骨骨折 2个 ,结核和慢性炎症各 1个 )。1 8F FDGhPET CT显像探测骨转移瘤灵敏度为 90 5 % ,特异性为 83 3% ,准确性为 89 3% ;99Tcm MDP骨显像分别为 79 4 % ,75 0 %和 78 7% (P均 >0 0 5 )。结论 99Tcm MDP骨显像仍为诊断骨转移瘤的首选方法 ,1 8F FDGhPET CT显像对鉴别诊断骨转移瘤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肿瘤 肿瘤转移 ^18F—FDGhPET CT ^99TC^M-MDP 放射性核显像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TP介入心肌灌注断层显像诊断冠心病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4
9
作者 姚稚明 何青 +7 位作者 屈婉莹 于雪 韩丽君 于治国 李伟 曾学寨 朱明 赵洪山 《中华核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59-161,共3页
目的 探讨三磷酸腺苷介入心肌灌注断层显像 (ATP MPI)诊断冠心病 (CAD)的临床价值。方法 ATP MPI 2 78例 ,其中 5 1例行冠状动脉造影 (CAG) ,并与运动心肌灌注断层显像 (ST MPI,73例 ,均行CAG)对照。结果 ①不良反应 :有 11种不适症... 目的 探讨三磷酸腺苷介入心肌灌注断层显像 (ATP MPI)诊断冠心病 (CAD)的临床价值。方法 ATP MPI 2 78例 ,其中 5 1例行冠状动脉造影 (CAG) ,并与运动心肌灌注断层显像 (ST MPI,73例 ,均行CAG)对照。结果 ①不良反应 :有 11种不适症状 (发生率 1.4%~ 2 4.5 % ) ;Ⅰ~Ⅱ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和Ⅱ度Ⅱ型窦房传导阻滞各 10例和 2例。所有患者均未中途停药 ,仅作对症处理。②ATP MPI诊断CAD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 97.1%和 82 .4% ,探查冠状动脉血管狭窄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 91.0 %和 94.7%。③对非心肌梗死患者 ,ATP MPI诊断心肌缺血的灵敏度和特异性与ST MPI相比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ATP MPI诊断CAD的准确性较高 ,诊断价值与ST MPI相同 ;安全性好 ,尤其适合无法运动和高血压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P介入 心肌灌注断层显像 诊断 冠心病 临床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G hPET/CT显像诊断肺部病变 被引量:14
10
作者 韩丽君 屈婉莹 +4 位作者 朱明 秦嵩 姚稚明 李伟 张建飞 《中华核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7-19,共3页
目的 探讨1 8F 脱氧葡萄糖 (FDG)hPET CT显像对肺部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 5 7例经病理检查或临床及其他影像学诊断的肺部病变患者进行胸部1 8F FDGhPET CT显像 ,勾划肺内病灶感兴趣区 (ROI) ,在对侧相应位置复制相同大小ROI,测定... 目的 探讨1 8F 脱氧葡萄糖 (FDG)hPET CT显像对肺部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 5 7例经病理检查或临床及其他影像学诊断的肺部病变患者进行胸部1 8F FDGhPET CT显像 ,勾划肺内病灶感兴趣区 (ROI) ,在对侧相应位置复制相同大小ROI,测定计数得靶 非靶比值 (T N)和病灶大小 ,并对良恶性病变的T N比值进行比较。结果  44个肺内病灶中1 8F FDGHDET CT显像示 2 7个为恶性 ,17个为良性 ,其T N比值分别为 8.49± 8.80和 3 .40± 1.92 (P <0 .0 1)。采用受检者工作特征 (ROC)曲线分析 ,以T N比值为 3 .5作为判断肺部恶性病变的标准 ,1 8F FDGhPET CT诊断的灵敏度为74 1% ,特异性为 76.5 % ,准确性为 75 .0 %。结论 1 8F FDGhPE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鉴别诊断 脱氧葡萄糖 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TP负荷与运动负荷心肌灌注断层显像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9
11
作者 张瑞生 屈婉莹 +3 位作者 何青 姚稚明 孙福成 许锋 《中华核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29-232,i002,共5页
目的 探讨ATP负荷心肌灌注断层显像 (ATP MPI)诊断冠心病 (CAD)的价值。方法 6 1例无心肌梗死病史的疑诊CAD患者 ,均在不同时间分别行静息、ATP负荷及运动负荷99Tcm 甲氧基异丁基异腈 (MIBI)心肌灌注断层显像 (一日法静息 ATP、隔日... 目的 探讨ATP负荷心肌灌注断层显像 (ATP MPI)诊断冠心病 (CAD)的价值。方法 6 1例无心肌梗死病史的疑诊CAD患者 ,均在不同时间分别行静息、ATP负荷及运动负荷99Tcm 甲氧基异丁基异腈 (MIBI)心肌灌注断层显像 (一日法静息 ATP、隔日运动或一日法静息 运动、隔日ATP ,分别简称为ATP MPI和ST MPI) ,其中 4 6例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 ATP MPI诊断CAD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 90 9% ,91 7%和 91 3% ,ST MPI分别为 86 4 % ,91 7%和 89 1% ,差异无显著性(P >0 0 5 )。ATP MPI检测冠状动脉血管狭窄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 84 6 % ,86 9%和86 2 % ,ST MPI则分别为 84 6 % ,84 8%和 84 8% ,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ATP负荷试验时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运动负荷试验 (88 5 %vs 5 4 1% ,χ2 =17 6 6 9,P <0 0 1) ,但均轻微而短暂 ,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后者。结论 ATP MPI诊断CAD的价值与ST MPI相似。ATP负荷试验安全性与耐受性良好 ,尤其适用于老年、无法运动和高血压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P 诊断价值 心肌灌注断层显像 冠心病 特异性 运动 ^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 MPI CAD S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胸腔镜及传统开胸手术前后甲状腺激素变化的比较 被引量:8
12
作者 田文鑫 佟宏峰 +4 位作者 孙耀光 李新 吴青峻 马超 焦鹏 《中国肺癌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651-655,共5页
背景与目的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是胸部微创手术的代表,相对于传统开胸手术(traditional open surgery,TOS),VATS具有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等优势。本研究旨在比较VATS与传统开胸肺叶切除... 背景与目的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是胸部微创手术的代表,相对于传统开胸手术(traditional open surgery,TOS),VATS具有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等优势。本研究旨在比较VATS与传统开胸肺叶切除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围手术期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方法选取卫生部北京医院胸外科2010年10月-2012年8月收治的NSCLC患者44例,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胸腔镜组(VATS组,25例)及传统开胸组(TOS组,19例)。两组于手术前1天、术后第1天、2天、3天、7天分别测定游离T3(free T3,FT3)、游离T4(free T4,FT4)、反T3(reverse T3,rT3)、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的水平,观察两组术后各指标的变化规律,比较两组间变化的差异。结果术前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均在正常值范围内,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FT3及TSH术后均表现为先降低后升高,分别于术后第3天、术后第1天达到最低水平,术后第7天时VATS组已恢复至术前水平,但TOS组FT3仍明显低于术前(P=0.032);FT4及rT3术后均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均于术后第2天达到峰值,TOS组术后第1天、2天、3天rT3水平均明显高于VATS组(P<0.05)。术后FT3降低及rT3升高均超出正常值范围,而FT4及TSH变化均在正常值范围内。两组间各指标变化趋势比较,rT3变化有统计学差异(F=7.557,P=0.009)。结论 NSCLC患者行肺叶切除术后均出现正常甲状腺功能病态综合征,相对于传统开胸手术,胸腔镜手术对机体甲状腺激素水平影响小,机体应激反应小,利于肺癌患者术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手术 甲状腺激素 肺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G PET/CT和增强CT对胰腺病变定性诊断的价值比较 被引量:8
13
作者 胡荣剑 姚稚明 +4 位作者 潘纪戍 李伟 韩丽君 周诚 屈婉莹 《中华核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68-72,共5页
目的评价^(18)F-脱氧葡萄糖(FDG)PET/CT 对胰腺良、恶性病变定性诊断的价值。方法对15例胰腺恶性病变,6例良性病变患者行全身^(18)F-FDG PET/CT 和增强 CT 检查,根据 PET、增强 CT和 PET/CT 图像上的表现分别诊断,并将结果进行比较。结... 目的评价^(18)F-脱氧葡萄糖(FDG)PET/CT 对胰腺良、恶性病变定性诊断的价值。方法对15例胰腺恶性病变,6例良性病变患者行全身^(18)F-FDG PET/CT 和增强 CT 检查,根据 PET、增强 CT和 PET/CT 图像上的表现分别诊断,并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PET 和 PET/CT 准确诊断全部恶性病变,而增强 CT 准确诊断全部良性病变。PET 和 PET/CT 在6例良性病变诊断中分别显示2例和1例假阳性,而增强 CT 在15例恶性病变中有2例假阴性,但在上述3种诊断方法中分别出现的假阳性或假阴性都得到了相互间的纠正。增强 CT、PET 和 PET/CT 三者在诊断胰腺恶性肿瘤上的准确性分别为90.5%,90.5%和95.2%。此外,PET/CT 比增强 CT 检出了更多的肝脏、淋巴结和骨转移灶;两者检出病灶数量分别为35,41,9和16,24,3个。结论 PET/CT 在胰腺良、恶性病变定性诊断上有价值,PET/CT 和增强 CT 联合应用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对胰腺恶性肿瘤的诊断和分期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脱氧葡萄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zheimer病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脑SPECT显像 被引量:9
14
作者 高平 秦绍森 +3 位作者 蔡晓杰 刘银红 韩丽君 于治国 《中华核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13-215,共3页
目的探讨脑 SPECT 显像对阿尔茨海默病(AD)和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的早期诊断及预后判定价值。方法对33例 AD、17例 MCI 患者和12例认知正常者进行 SPECT 检查及随访研究。结果 AD 组典型表现是双侧颞顶叶低灌注,在颞叶、顶叶、额叶、... 目的探讨脑 SPECT 显像对阿尔茨海默病(AD)和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的早期诊断及预后判定价值。方法对33例 AD、17例 MCI 患者和12例认知正常者进行 SPECT 检查及随访研究。结果 AD 组典型表现是双侧颞顶叶低灌注,在颞叶、顶叶、额叶、丘脑和扣带回血流灌注均明显低于 MCI 和认知正常组(P<0.05);MCI 组仅在颞叶血流灌注明显低于认知正常组(P<0.05)。不稳定型 MCI 组扣带回血流灌注明显低于稳定型 MCI 组(P<0.05)。结论 SPECT 显像可为早期诊断 AD 和 MCI 提供客观评定脑功能的指标,对 MCI 预后判定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认知障碍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单光子 EC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DG-PET与CT诊断非小细胞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的对比研究——一项基于SROC的1999-2002年文献的Meta分析 被引量:27
15
作者 杨衿记 吴一龙 +3 位作者 颜杰 张国桢 屈婉莹 唐安戊 《循证医学》 CSCD 2003年第3期132-141,共10页
目的 用Meta分析(meta-analysis)的方法比较18FDG-PET与CT诊断非小细胞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的作用。材料与方法 收集1999-2002年国内外公开发表的18FDG-PET和/或CT诊断非小细胞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的文献,按Meta分析的要求和诊断试验公认... 目的 用Meta分析(meta-analysis)的方法比较18FDG-PET与CT诊断非小细胞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的作用。材料与方法 收集1999-2002年国内外公开发表的18FDG-PET和/或CT诊断非小细胞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的文献,按Meta分析的要求和诊断试验公认的质量标准对所有符合条件的原始研究进行质量评估。以汇总的方法计算出18FDG-PET和CT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以诊断试验Meta分析特有的SROC分析方法定性和定量地比较两者的准确性。结果 符合纳入标准的共12篇文献,其中10个18FDG-PET研究(769例患者),9个CT研究(1 408例患者);完全对比的18FDG-PET研究和CT研究各7个。汇总的诊断指标和SROC分析均显示18FDG-PET诊断非小细胞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的准确性明显高于CT,P<0.001。18FDG-PET和CT总的敏感性分别为0.85(95%CI 0.75-0.94)和0.47(95%CI 0.36-0.58);总的特异性分别为0.92(95%CI 0.87-0.96)和0.83(95%CI 0.79-0.87)。加权的最小二乘同归法显示18FDG-PET和CT的准确性分别是0.88±0.03和0.68±0.03,P<0.001。18FDG-PET和CT的对数优势比分别是4.01±0.54(95%CI 2.78-5.23)和1.47±0.30(95%CI 0.80-2.14),P<0.001。在18FDG-PET与CT不完全对比和完全对比两种情况下,结果是相似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FDG-PET CT 诊断 非小细胞肺癌 纵隔淋巴结转移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UV小于2.5的孤立性肺结节^(18)F-FDG PET/CT诊断价值初探 被引量:10
16
作者 李文婵 姚稚明 +3 位作者 屈婉莹 陈聪霞 刘甫庚 刘秀芹 《医学研究杂志》 2011年第9期47-51,共5页
目的正电子断层显像(PET)通常以标准摄取值(SUV)≥2.5为肺癌诊断标准,但仍有部分SUV<2.5的孤立性肺结节(SPN<2.5)为肺癌。本研究旨在分析SPN<2.5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PET/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51例18F-FDG PET/CT早期... 目的正电子断层显像(PET)通常以标准摄取值(SUV)≥2.5为肺癌诊断标准,但仍有部分SUV<2.5的孤立性肺结节(SPN<2.5)为肺癌。本研究旨在分析SPN<2.5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PET/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51例18F-FDG PET/CT早期显像SUV平均值(SUVavg)<2.5的孤立性肺结节病人纳入研究。对SPN放射性摄取测量采用两种方法:视觉分析及半定量分析。测量SPN的早期及延迟显像的SUVavg、SUVmax及其早期-延迟变化率(△SUVavg、△SUVmax)。37例以病理诊断及14例以2年以上临床随诊结果为最终诊断标准。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6.0软件。结果 51例SPN<2.5患者中,良性11例,恶性40例。虽然良恶性SPN<2.5患者各项SUV值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恶性SPN<2.5患者各项SUV值均有高于良性的趋势,特别是△SUVavg、△SUVmax。以△SUVmax>0为诊断阈值,18 F-FDG PET/CT诊断恶性SPN的敏感性68.4%、特异性60.0%、准确性66.7%、阳性预测值86.7%及阴性预测值33.3%。视觉分析:无FDG摄取的SPN<2.59例中,5例为良性,4例为恶性;有FDG摄取的SPN<2.542例中,6例良性,36例恶性,两组之间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2。良恶性SPN<2.5的CT密度及大小之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综合PET和CT信息分析SPN<2.5,18 F-FDG PET/CT诊断恶性SPN<2.5的敏感性97.5%、特异性54.5%、准确性88.2%、阳性预测值88.6%、阴性预测值85.7%。结论单纯以SUV≥2.5为标准鉴别诊断SPN会导致肺癌的漏诊。对于此类结节,△SUV有较高的肺癌阳性预测值;FDG摄取视觉分析能提高结节的良恶性鉴别准确率;综合FDG PET和CT分析的PET/CT能显著提高诊断肺癌的敏感性和准确性,但特异性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脱氧葡萄糖 孤立性肺结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G PET综合指标鉴别诊断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 被引量:6
17
作者 李文婵 姚稚明 +2 位作者 陈聪霞 刘甫庚 屈婉莹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037-1040,共4页
目的探讨18F-FDG PET中联合放射性摄取程度、形态及双时相显像标准摄取值(SUV)改变情况诊断孤立性肺结节(SPN)良恶性的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64例经病理或临床随诊确诊的SPN患者18F-FDG PET/CT资料。根据SPN放射性摄取程度、形态及双时... 目的探讨18F-FDG PET中联合放射性摄取程度、形态及双时相显像标准摄取值(SUV)改变情况诊断孤立性肺结节(SPN)良恶性的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64例经病理或临床随诊确诊的SPN患者18F-FDG PET/CT资料。根据SPN放射性摄取程度、形态及双时相显像SUV改变情况制定诊断标准,比较该标准与"2.5标准"(早期显像SUVmax≥2.5诊断为恶性)诊断恶性SPN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按本组标准和"2.5标准"18F-FDG PET诊断恶性SPN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5.71%(42/49)、72.73%(8/11)、83.33%(50/60)、93.33%(42/45)、53.33%(8/15)和51.92%(27/52)、75.00%(9/12)、56.25%(36/64)、90.00%(27/30)、26.47%(9/34),灵敏度和准确率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18 F-FDG PET中,联合放射性摄取程度、形态及双时相显像SUV改变情况制定诊断标准可提高鉴别诊断SPN良恶性的准确率,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孤立性肺结节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检查前未大量饮水对骨显像图像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6
18
作者 高文萍 屈婉莹 +2 位作者 姚稚明 朱明 秦嵩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03年第3期195-196,214,共3页
目的:探讨未专门饮水对骨显像图像质量的影响,以及该方法在临床应用的可行性和采集图像的最佳时间。方法:将32例患者随机分为大量饮水组(饮水组)和未大量饮水组(未饮水组),每组16例;饮水组注药后饮水1000ml以上,未饮水组注药后正常饮食... 目的:探讨未专门饮水对骨显像图像质量的影响,以及该方法在临床应用的可行性和采集图像的最佳时间。方法:将32例患者随机分为大量饮水组(饮水组)和未大量饮水组(未饮水组),每组16例;饮水组注药后饮水1000ml以上,未饮水组注药后正常饮食;两组均于注药后3小时开始行全身前位和后位骨显像,未饮水组注药后4、5小时再各完成1次全身后位骨显像;用目测和半定量分析判断图像结果。结果:饮水组和未饮水组注药后3小时图像质量的差别无显著意义;未饮水组注药后3、4、5小时目测图像质量无明显差别,但半定量分析表明,随时间的推移,骨与软组织的放射性比值有所增加。结论:骨显像时患者不大量饮水是可行的,特别适于不能大量饮水和排尿困难的患者;未饮水组采集图像的最佳时间后延,注药后4小时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骼 放射性核素显像 99M锝美罗酸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G PET/CT在孤立性肺结节和肿块中误诊原因分析 被引量:28
19
作者 郑建国 屈婉莹 +11 位作者 姚稚明 王梅 罗志福 管一晖 王全师 陈秋松 张永学 黄庆娟 尹吉林 李亚明 刘庆伟 郭万华 《中华核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35-138,共4页
目的多中心回顾性分析^(18)F-FDG PET/CT 对孤立性肺结节和肿块误诊的原因,以提高诊断准确性。方法从全国拥有 PET/CT 的10家医院筛选出已经获得病理检查结果的孤立性肺结节和肿块病例,收集^(18)F-FDG PET/CT 检查结果、病理检查结果、S... 目的多中心回顾性分析^(18)F-FDG PET/CT 对孤立性肺结节和肿块误诊的原因,以提高诊断准确性。方法从全国拥有 PET/CT 的10家医院筛选出已经获得病理检查结果的孤立性肺结节和肿块病例,收集^(18)F-FDG PET/CT 检查结果、病理检查结果、SUV 等资料。^(18)F-FDG PET/CT 结果为肺癌、肺癌可能性大、肺癌可能者为阳性;结果为良性病变、良性可能性大、良性可能者为阴性。采用 SPSS 10.0软件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共收集到经病理检查证实的孤立性肺结节和肿块患者资料226例,其中^(18)F-FDG PET/CT 误诊27例(11.95%)。27例中误诊为恶性病变18例(66.67%),误诊为良性病变9例(33.33%)。误诊为恶性病变的18例中,病理检查证实炎症8例,结核5例,炎性假瘤4例,纵隔良性肿瘤1例,炎症、结核、炎性假瘤共17例;误诊为良性病变的9例中,病理检查证实中高分化腺癌6例(包括1例细支气管肺泡癌),中高分化鳞癌1例,低分化鳞癌和肺黏膜相关淋巴瘤各1例。11例病理检查为良性病变的 SUV_(mean)>2.5,4例病理检查为恶性病变的 SUV_(mean)<2.5,良恶性病变的 SUV 有交叉。良性病变的平均 SUV_(max)为7.2±5.5,平均 SUV_(mean)为5.0±4.5;恶性病变的平均 SUV_(max)为5.3±3.5,平均 SUV_(mean),为3.9±2.9,良、恶性病变的 SUV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7例误诊患者中,年龄<60岁者11例,其中10例误诊为恶性病变,仅1例误诊为良性病变。27例误诊中的2例,因为对 CT 形态学缺乏必要的认识而误诊为恶性病变。结论 ^(18)F-FDG PET/CT 对孤立性肺结节和肿块误诊的原因主要是:(1)炎症、结核、炎性假瘤易误诊为恶性病变,中高分化的腺癌、鳞癌易误诊为良性病变;(2)良性病变和恶性病变的 SUV 有交叉,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18)F-FDG PET/CT对孤立性肺结节和肿块进行鉴别诊断时,年龄是重要的参考指标;(4)部分 PET/CT 专业医师对 CT的形态学表现缺乏足够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误诊 脱氧葡萄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磷酸腺苷介入心肌灌注断层显像对老年人冠心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4
20
作者 于治国 姚稚明 +1 位作者 郑建国 屈婉莹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002-1004,共3页
目的探讨三磷酸腺苷介入心肌灌注断层显像(ATP-MPI)诊断老年人冠心病(CAD)的价值和安全性。方法49例无心肌梗死病史的老年冠心病待查患者(年龄≥60岁,平均年龄66.33岁)行ATP-MPI和冠状动脉造影(CAG)。结果ATP介入试验过程中,共有19种不... 目的探讨三磷酸腺苷介入心肌灌注断层显像(ATP-MPI)诊断老年人冠心病(CAD)的价值和安全性。方法49例无心肌梗死病史的老年冠心病待查患者(年龄≥60岁,平均年龄66.33岁)行ATP-MPI和冠状动脉造影(CAG)。结果ATP介入试验过程中,共有19种不良反应表现,但这些表现均在停止注射ATP后2分内自行终止,无一例病人因不良反应中断ATP介入试验。ATP-MPI诊断老年人冠心病的敏感性90.0%,特异性89.5%,准确性89.8%;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敏感性84.1%,特异性90.1%。结论ATP介入心肌灌注断层显像是诊断老年冠心病准确性和安全性均很高的无创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苷三磷酸 心肌灌注 断层显像 冠心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