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癀片及其中药组分对次黄嘌呤致高尿酸小鼠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陈晨 包侠萍 +4 位作者 邱慈鑫 王春凤 南淑华 黄文绮 王瑞国 《海峡药学》 2015年第1期21-23,共3页
目的探讨新癀片及其中药组分对次黄嘌呤所致的高尿酸小鼠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采用腹腔注射次黄嘌呤引起的高尿酸小鼠动物模型和正常小鼠,分别以新癀片及其中药组分不同剂量组进行灌胃,给药结束后测定血尿酸水平以及肝脏中黄... 目的探讨新癀片及其中药组分对次黄嘌呤所致的高尿酸小鼠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采用腹腔注射次黄嘌呤引起的高尿酸小鼠动物模型和正常小鼠,分别以新癀片及其中药组分不同剂量组进行灌胃,给药结束后测定血尿酸水平以及肝脏中黄嘌呤氧化酶活性。结果腹腔注射次黄嘌呤1h后,阳性组、新癀片低中高剂量组(23.75、47.5、95mg·kg-1)、新癀片中药组分低中高剂量组(23.75、47.5、95mg·kg-1),能明显对抗次黄嘌呤引起的高尿酸作用(P<0.01),且对肝脏中黄嘌呤氧化酶的活性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结论新癀片及其中药组分可能通过抑制黄嘌呤氧化酶的活性来降低血尿酸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癀片 新癀片中药组分 吲哚美辛 次黄嘌呤 尿酸 痛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典名方保元汤UPLC特征图谱研究
2
作者 赖志成 《广东药科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93-98,共6页
目的 建立经典名方保元汤的UPLC特征图谱,为其质量标准的建立提供参考。方法 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SB C18(2.1 mm×150 mm,1.8μm);流动相为乙腈-水(梯度洗脱),流速为0.20 mL/min,柱温为35℃,进样量为1μL,检测波长为203 nm。以... 目的 建立经典名方保元汤的UPLC特征图谱,为其质量标准的建立提供参考。方法 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SB C18(2.1 mm×150 mm,1.8μm);流动相为乙腈-水(梯度洗脱),流速为0.20 mL/min,柱温为35℃,进样量为1μL,检测波长为203 nm。以峰5芒柄花苷为参照峰,绘制21批保元汤基准样品的UPLC特征图谱,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版)》进行相似度评价。结果 21批保元汤基准样品共有12个特征峰,分别为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峰1)、新甘草苷(峰2)、甘草苷(峰3)、芹糖异甘草苷(峰4)、芒柄花苷(峰5)、异甘草苷(峰6)、甘草素(峰7)、人参皂苷Re(峰8)、人参皂苷Rg1(峰9)、毛蕊异黄酮(峰10)、芒柄花素(峰11)、人参皂苷Rd(峰12),相似度大于0.70。结论 所建立的UPLC特征图谱和特征峰的分析结果可为经典名方保元汤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典名方 保元汤 UPLC 特征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清热感冒颗粒中的6种黄酮类成分
3
作者 林丽清 《海峡药学》 2024年第4期42-44,共3页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检测清热感冒颗粒中6种黄酮类成分的含量。方法 采用Agilent TC-C_(18)(4.6 mm×250 mm,5μm)色谱柱;以0.4%磷酸水溶液(A)-乙腈(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360 nm,柱温...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检测清热感冒颗粒中6种黄酮类成分的含量。方法 采用Agilent TC-C_(18)(4.6 mm×250 mm,5μm)色谱柱;以0.4%磷酸水溶液(A)-乙腈(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360 nm,柱温为30℃。结果 6种黄酮类成分在各自相应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7),加样回收率为95.4%~101.1%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3.01%。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单、准确可靠,可用于清热感冒颗粒中6种黄酮类成分的含量测定,并为清热感冒颗粒质量评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热感冒颗粒 高效液相色谱法 黄酮类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溪县肿节风不同部位药效成分含量与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分析
4
作者 赖志成 《福建农业科技》 2024年第12期48-52,共5页
为优化肿节风的栽培技术、探索新的药用部位以替代传统全株入药方式,选取福建省明溪县不同乡镇野生和种植的肿节风,通过对其药效成分含量进行分析,比较各部位药效成分含量差异,并进一步探讨药效成分与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性。结果表明:... 为优化肿节风的栽培技术、探索新的药用部位以替代传统全株入药方式,选取福建省明溪县不同乡镇野生和种植的肿节风,通过对其药效成分含量进行分析,比较各部位药效成分含量差异,并进一步探讨药效成分与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明溪县不同乡镇肿节风全株药材的异嗪皮啶、迷迭香酸含量远超2020年版《中国药典》所规定的标准限值,其中迷迭香酸含量更是达到药典标准限值的10倍之多。在不同乡镇中,枫溪乡(野生)肿节风的异嗪皮啶含量最高,为0.110%,枫溪乡(种植)肿节风的迷迭香酸含量最高,为0.253%,两者均显著高于其他乡镇的样品。肿节风的异嗪皮啶主要集中于根部,其含量顺序为根>茎>叶;迷迭香酸主要集中于茎部,其含量顺序为茎>根>叶。肿节风药效成分含量与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性分析,发现异嗪皮啶含量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土壤钾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迷迭香酸含量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综上,研究结果对于指导肿节风的种植和栽培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可以通过调节土壤有机质和钾含量等理化性质,来提高肿节风的药效成分含量,并筛选出明溪县适宜肿节风生长的理想乡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节风 迷迭香酸 异嗪皮啶 土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类脑智能的中药生产管控关键技术及临床转化应用
5
作者 墙世发 +8 位作者 王毅 林羽 关斌 车莉 钱景 赖志成 朱捷强 洪澎雄 徐伟 《中国科技成果》 2025年第3期66-66,共1页
中药制药工业是传统医药产业,经过几十年发展基本实现了机械化、管道化和半自动化,但制药技术水平仍然落后.特别是传统中药的生产制造方式主要依赖于人工,无法有效管控中药制药过程,影响中药生产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 医药产业 技术水平 管道化 中药制药工业 半自动化 生产管控 传统中药 有效管控
原文传递
新癀片抗炎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21
6
作者 吕晓静 刘静 +3 位作者 陆洁 王春凤 南淑华 申秀萍 《天津中医药》 CAS 2013年第4期239-241,共3页
[目的]研究新癀片的抗炎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炎症模型大鼠角叉菜胶脚肿实验,测定造模前及造模后1、2 h踝关节肿胀度并测定血清中环氧合酶-2(COX-2)、组胺(HIS)、前列腺素E2(PGE2)、核因子(NF-κB)等指标、测定醋酸致小鼠腹膜炎模... [目的]研究新癀片的抗炎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炎症模型大鼠角叉菜胶脚肿实验,测定造模前及造模后1、2 h踝关节肿胀度并测定血清中环氧合酶-2(COX-2)、组胺(HIS)、前列腺素E2(PGE2)、核因子(NF-κB)等指标、测定醋酸致小鼠腹膜炎模型血清中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α(IL-1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等。[结果]新癀片能显著抑制大鼠角叉菜胶性脚肿,有显著的抗炎作用,其抗炎作用与抑制COX-2活性、减少血清IL-1α、IL-1β、组胺含量,增加血清IL-6含量相关。[结论]新癀片的抗炎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抑制COX-2和NF-κB,降低PGE2含量,减少血清IL-1β、组胺含量,抑制细胞因子及炎症介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癀片 抗炎机制 炎性介质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癀片调节抗炎镇痛相关基因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邸志权 胡金芳 +2 位作者 冯玥 王春凤 申秀萍 《中南药学》 CAS 2015年第8期797-802,共6页
目的利用基因芯片技术分析新癀片的抗炎镇痛作用机制,在基因水平上寻找药物作用的靶点通路。方法选用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模型,吲哚美辛,新癀片高、中、低剂量组。除对照组外,在大鼠右后足垫部皮下注射角叉菜胶浆致炎造模。测定致... 目的利用基因芯片技术分析新癀片的抗炎镇痛作用机制,在基因水平上寻找药物作用的靶点通路。方法选用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模型,吲哚美辛,新癀片高、中、低剂量组。除对照组外,在大鼠右后足垫部皮下注射角叉菜胶浆致炎造模。测定致炎前后踝关节处肿胀度,测定鼠足自照射至出现抬足动作的时间,随后剖杀大鼠取肝脏,进行基因组学研究。结果 1新癀片能明显抑制角叉菜胶引起的大鼠足肿,显著延长光热刺激导致的大鼠抬足反应潜伏期,表明新癀片有显著的抗炎镇痛作用;2基因芯片结果显示,新癀片能够显著上调P2rx5、Npy2r等基因;显著下调Hspa14、Il15、Myd88、Kng1//Kng1l1、Nfkbiz、Rasa1、Ubd等基因。结论新癀片主要通过抑制NF-κB通路的激活发挥抗炎镇痛作用:下调髓样分化因子88(My D88)和IκBζ的基因表达抑制泛素D(Ubd)的基因表达;对热休克蛋白14(Hspa14)的基因表达下调等;这些因素均会使NF-κB的激活受到抑制。新癀片能够明显拮抗谷氨酰胺酶(Gls)和激肽原1(Kng1///Kng1l1),进一步发挥镇痛抗炎作用。与吲哚美辛比较,新癀片影响的基因靶点更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癀片 基因芯片 抗炎 镇痛 NF-ΚB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癀片活血化瘀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吕晓静 刘静 +3 位作者 田兴美 王春凤 包侠萍 申秀萍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3年第3期18-20,共3页
目的研究新癀片活血化瘀作用的机制。方法采用大鼠体内血栓形成试验、大鼠血瘀模型血流变试验、大鼠血小板聚集试验观察新癀片对血液流变学、血流动力学以及血小板聚集等方面的作用,以及进行肝组织基因芯片检测,研究新癀片活血化瘀作用... 目的研究新癀片活血化瘀作用的机制。方法采用大鼠体内血栓形成试验、大鼠血瘀模型血流变试验、大鼠血小板聚集试验观察新癀片对血液流变学、血流动力学以及血小板聚集等方面的作用,以及进行肝组织基因芯片检测,研究新癀片活血化瘀作用的机制。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新癀片能显著抑制体内血栓形成时间(P<0.05),能降低血瘀模型全血黏度及血浆黏度(P<0.01),中剂量组显著性更明显(P<0.001),能显著抑制血小板聚集(P<0.001),基因芯片显示,新癀片各组均显著下调肝组织内皮素转化酶样1蛋白、纤维蛋白原β链、凝固因子Ⅲ、A型内皮素受体、血小板激活因子受体的基因表达。结论新癀片的活血化瘀作用主要是通过减少血小板活化因子受体、凝固因子Ⅲ的基因表达,从而抑制血小板聚集;减少纤维蛋白原表达,改善血浆黏度及延长血栓形成时间;改善红细胞变形能力,抑制红细胞聚集从而改善全血黏度;减少内皮素转化酶样1蛋白、A型内皮素受体基因表达,从而抑制内皮素发挥缩血管活性,改善血流灌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癀片 活血化瘀机制 血栓 血小板 纤维蛋白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荔枝核对小鼠S_(180),EAC细胞生长及凋亡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肖柳英 洪暉菁 +2 位作者 潘竞锵 吕俊华 沈文娟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2935-2938,共4页
目的利用血清药理学的方法,观察荔枝核含药血清体外的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并研究荔枝核对小鼠S180,EAC体内、外细胞生长及凋亡作用。方法小鼠S180,EAC细胞混悬液用生理盐水按1:1进行稀释制成含瘤腹水混悬液,在给药前24 h,每只小鼠腋窝皮... 目的利用血清药理学的方法,观察荔枝核含药血清体外的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并研究荔枝核对小鼠S180,EAC体内、外细胞生长及凋亡作用。方法小鼠S180,EAC细胞混悬液用生理盐水按1:1进行稀释制成含瘤腹水混悬液,在给药前24 h,每只小鼠腋窝皮下接种0.2 ml。荔枝核水提液对小鼠S180,EAC抑瘤实验连续给药10 d。测定肿瘤作用与细胞凋亡表达。结果荔枝核提取物30%含药血清高中剂量和20%含药血清高剂量对HepG2肿瘤细胞具有明显的抑瘤作用,Hochest染色肿瘤细胞出现凋亡形态;而流式细胞仪检测可见30%含药血清高中低剂量的促肿瘤凋亡率分别是63.3%,45.5%和23.8%,明显高于正常血清组。荔枝核水提物能够明显抑制S180,EAC肿瘤的生长(P<0.05),荔枝核提取物对荷S180小鼠高剂量组的抑瘤率达到32.81%。对荷EAC实体瘤小鼠的肿瘤其抑瘤率达到30.62%;结论荔枝核具有抑制小鼠S180,EAC体内、外细胞生长的影响,促进肿瘤细胞的凋亡,从而表现抗肿瘤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荔枝核 小鼠 S180 EAC 抑瘤作用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虎杖中白藜芦醇的提取工艺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利洁 李建利 +2 位作者 施明毅 罗悦 陈梓贤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193-1200,共8页
目的:在单因素实验结果的基础上,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选白藜芦醇的提取工艺条件。方法:用有机溶剂水浴浸提法提取虎杖中白藜芦醇,以白藜芦醇含量为评价指标,采用星点设计考察溶剂浓度、提取时间和溶剂用量对提取工艺的影响,效应面... 目的:在单因素实验结果的基础上,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选白藜芦醇的提取工艺条件。方法:用有机溶剂水浴浸提法提取虎杖中白藜芦醇,以白藜芦醇含量为评价指标,采用星点设计考察溶剂浓度、提取时间和溶剂用量对提取工艺的影响,效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条件。结果:最佳工艺条件:乙醇浓度72.0%,提取温度50℃,提取2次,每次1.1 h,溶剂用量12.7倍,白藜芦醇含量理论最大值与实测值平均偏差为0.83%。结论:该优选工艺预测性良好,可为白藜芦醇提取的工业生产提供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虎杖 白藜芦醇 提取工艺 星点设计 效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骨消痛胶囊对兔膝骨关节炎模型血清与关节液炎症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9
11
作者 肖晓金 包侠萍 +3 位作者 陈文列 陈赛楠 刘献祥 李孝栋 《风湿病与关节炎》 2013年第11期35-38,共4页
目的:观察透骨消痛胶囊干预新西兰兔膝骨关节炎的效果,探讨其治疗骨关节炎的抗炎作用机制。方法:选取72只健康新西兰兔,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组以及透骨消痛胶囊低、中、高剂量组共6组,每组12只。除空白对... 目的:观察透骨消痛胶囊干预新西兰兔膝骨关节炎的效果,探讨其治疗骨关节炎的抗炎作用机制。方法:选取72只健康新西兰兔,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组以及透骨消痛胶囊低、中、高剂量组共6组,每组12只。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他5组均造成右膝骨关节炎的模型。造模后,透骨消痛胶囊低、中、高剂量组每天给予药物灌胃治疗,模型对照组、空白对照组灌胃给予纯化水,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组给予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灌胃治疗。给药后第4周和第8周分别抽取各组兔的血液和膝关节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测定新西兰兔血清和骨关节液的白细胞介素-1β、肿瘤坏死因子-α、基质金属蛋白酶-3、透明质酸的表达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透骨消痛胶囊对新西兰兔血清和膝关节骨关节液中的白细胞介素-1β、肿瘤坏死因子-α和基质金属蛋白酶-3具有较强的干预作用,透骨消痛胶囊高剂量组比模型对照组显著降低;各给药组关节液中透明质酸的表达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透骨消痛胶囊具有治疗骨关节炎和减轻炎症的作用,作用机制与抑制血清及关节液中白细胞介素-1β、肿瘤坏死因子-α和基质金属蛋白酶-3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透骨消痛胶囊 血清 关节液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珊瑚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付菊琴 梁敬钰 《海峡药学》 2013年第9期46-50,共5页
目的研究草珊瑚Sarcandra glabra的化学成分。方法应用萃取、重结晶和现代色谱技术对福建产草珊瑚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草珊瑚全草中分离得到1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lithospermoside(1)... 目的研究草珊瑚Sarcandra glabra的化学成分。方法应用萃取、重结晶和现代色谱技术对福建产草珊瑚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草珊瑚全草中分离得到1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lithospermoside(1),10a-hydroxy-1-oxoeremophila-7(11),8(9)-dien-8,12-olide(2),异东莨菪葶(isoscopoletin,3),秦皮乙素(esculetin,4),芦丁(rutin,5),金丝桃苷(hyperoside,6),ω-羟基大黄素(citreorosein,7),大黄酚(chrysophanol,8),大黄素-8-O-β-D-葡萄糖苷(emodin-8-O-β-D-glucopyranoside,9),木栓酮(friedelin,10),乌苏酸(ursolic acid,11),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12),β-胡萝卜苷(β-daucosterol,13),棕榈酸(palmitic acid,14),1-棕榈酸甘油酯(monopalmitin,15),5-羟甲基糠醛(5-hydroxylmethylfurfural,16),β-D-葡萄糖(β-D-glucose,17)。结论化合物1、2、3、7、8、9、10、12、15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1、2、3、7、9、10、12、15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2、7、9、10首次从该科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珊瑚 化学成分 (-) 1ithospernl08id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癀片外用制剂镇痛模型的溶媒筛选及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侯红平 关斌 +9 位作者 詹志学 张广平 陈西翌 高云航 宋玲 李晗 陈晓琳 陈腾飞 南淑华 叶祖光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1年第13期7-9,共3页
目的探讨新癀片外用制剂的最佳溶媒,为新癀片临床外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扭体实验:选择ICR小鼠6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阳性对照组、溶媒水组、溶媒醋组和溶媒酒组各12只,连续经皮给药3 d,最后1次给药后40 min腹腔注射1%冰... 目的探讨新癀片外用制剂的最佳溶媒,为新癀片临床外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扭体实验:选择ICR小鼠6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阳性对照组、溶媒水组、溶媒醋组和溶媒酒组各12只,连续经皮给药3 d,最后1次给药后40 min腹腔注射1%冰醋酸生理盐水溶液0.1 ml/10 g,比较各组小鼠扭体反应的潜伏期和扭体反应次数。舔足实验:选取ICR小鼠60只,雌性,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阳性对照组、溶媒水组、溶媒醋组和溶媒酒组各12只,连续经皮给药3 d,比较各组小鼠最后1次给药后30、60、120、180和240 min痛阈值。结果扭体实验:阳性对照组、溶媒水组和溶媒酒组小鼠扭体反应的潜伏期长于生理盐水组(P<0.05或P<0.01),溶媒水组和溶媒酒组小鼠扭体反应的潜伏期长于溶媒醋组(P<0.05)。阳性对照组、溶媒水组、溶媒醋组和溶媒酒组扭体反应次数均少于生理盐水组(P<0.01);溶媒水组、溶媒醋组和溶媒酒组小鼠的扭体反应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舔足实验:溶媒水组、溶媒醋组小鼠给药30、60、120、180和240 min痛阈值高于生理盐水组(P<0.05或P<0.01);阳性对照组、溶媒酒组小鼠给药后60、120、180和240 min痛阈值高于生理盐水组(P<0.05或P<0.01)。结论新癀片外用制剂的溶媒水、溶媒酒、溶媒醋中,溶媒水的镇痛效果较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癀片 外用制剂 溶媒 扭体实验 舔足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癀片外用给药对小鼠镇痛模型的有效成分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侯红平 关斌 +8 位作者 陈西翌 高云航 詹志学 李晗 陈晓琳 陈腾飞 南淑华 叶祖光 张广平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1年第4期26-28,共3页
目的分析新癀片外用对小鼠镇痛模型的有效成分,为新癀片镇痛的药效成分研究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方法 ICR小鼠5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5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给药组、全方中等剂量吲哚美辛组、全方缺吲哚美辛群药组,每组10只。连续给... 目的分析新癀片外用对小鼠镇痛模型的有效成分,为新癀片镇痛的药效成分研究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方法 ICR小鼠5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5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给药组、全方中等剂量吲哚美辛组、全方缺吲哚美辛群药组,每组10只。连续给药3 d,给药后40 min醋酸造模,立即观察并记录小鼠出现扭体的潜伏期和20 min内小鼠发生扭体反应的次数。雌性ICR小鼠50只,根据基础痛阈值分为5组,给药后30 min、60 min、120 min、180 min和240 min测定痛阈值。结果与模型组相比,阳性对照组、给药组和全方中等剂量吲哚美辛组的潜伏期均延长(P <0.05),扭体次数降低(P <0.05)。而全方缺吲哚美辛群药组潜伏期较模型组有所延长,扭体次数有所减少,但无统计学差异(P> 0.05)。给药后30 min到给药后240 min,阳性对照组和给药组的痛阈值较模型组有所延长(P <0.05)。而全方中等剂量吲哚美辛组和全方缺吲哚美辛群药组的痛阈值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癀片中的吲哚美辛和中药成分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协同,共同参与小鼠的镇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癀片 皮肤给药 镇痛 有效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区域性麻醉药品批发企业规范化管理的探讨 被引量:1
15
作者 任淑清 程婧 周鑫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8年第10期97-98,共2页
市场经济下,某些区域性批发企业在麻醉药品经营中因疏于管理存在安全隐患。本文针对区域性批发企业提出一套具体的经营管理办法及主要环节的操作流程,以供参考。
关键词 麻醉药品 隐患 管理办法 操作流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骨消痛胶囊在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初步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肖晓金 包侠萍 +3 位作者 张丽红 刘献祥 严锦贤 李孝栋 《福建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4年第2期35-37,42,共4页
目的以透骨消痛胶囊为例,探讨吸光度-波长曲线下面积应用于中药复方药代动力学研究的新思路与方法。方法通过配制系列浓度的透骨消痛胶囊内容物的溶液,在200~400 nm下进行全波长扫描,观察吸波面积和总药物浓度的线性关系,并对透骨消痛... 目的以透骨消痛胶囊为例,探讨吸光度-波长曲线下面积应用于中药复方药代动力学研究的新思路与方法。方法通过配制系列浓度的透骨消痛胶囊内容物的溶液,在200~400 nm下进行全波长扫描,观察吸波面积和总药物浓度的线性关系,并对透骨消痛胶囊开展灌胃后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结果不同浓度内容物溶液的吸波面积和内容物中药物的总浓度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归一化方程为:AUAWC=0.6608x-0.1206,(r=0.9999)。大鼠体内透骨消痛胶囊内容物灌胃后,Ka=7.72/h,t1/2(Ka)=0.0898 h,吸收分布较迅速;T(peak)=0.4656 h,第0.5 h左右达到最大血药浓度,Cmax=33.9576μg/mL;第6 h出现双峰现象,说明可能存在肠肝循环;Ke=0.2368/h,t1/2(Ke)=2.9271 h,药物消除较慢,总浓度维持较长的时间。结论吸波面积和中药总浓度成线性的关系可应用于多成分复杂体系的中药药代动力学研究,不同时间段获得的中药总浓度能较好地体现复杂成分的总量在体内的'动态'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多成分 透骨消痛胶囊 吸光度-波长曲线下面积 药代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叶桉黄酮类化合物的分析及抑菌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15
17
作者 王岳峰 余延春 +2 位作者 杨国军 魏柏桂 马超英 《中医药学刊》 2004年第11期2135-2135,2143,共2页
目的:分析大叶桉Eucalyptus robusta.Sm干燥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并研究其抗菌的生物活性。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含量,粗提物通过聚酰胺柱分离总黄酮Flavoinds,在平板培养基上比较黄酮类化合物与土霉素Oxytetracycline抑制大... 目的:分析大叶桉Eucalyptus robusta.Sm干燥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并研究其抗菌的生物活性。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含量,粗提物通过聚酰胺柱分离总黄酮Flavoinds,在平板培养基上比较黄酮类化合物与土霉素Oxytetracycline抑制大肠杆菌Escherichia-coil、金黄色葡萄球菌Ataphylocccusaureus、蜡样芽孢杆菌Bacterium cactus的活性。结果:总黄酮含量为0.903%,提取率为4.306%,抑菌活性明显优于土霉素。结论:该植物叶作为类抗生素饲料添加剂的开发具有较高的实用及经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叶桉 黄酮类化合物 抗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工牛黄中胆红素的含量 被引量:12
18
作者 罗珍妹 陈晓玲 《海峡药学》 2010年第6期48-50,共3页
目的建立人工牛黄中胆红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Agilent TC-C18(250×4.6mm,5μm)色谱柱,甲醇-乙腈-2%冰醋酸溶液(72∶25∶3)为流动相;检测波长:452nm;流速:1.0mL.min-1;柱温:30℃。结果进样量在0.0272μg~0.2720μg范围内,呈... 目的建立人工牛黄中胆红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Agilent TC-C18(250×4.6mm,5μm)色谱柱,甲醇-乙腈-2%冰醋酸溶液(72∶25∶3)为流动相;检测波长:452nm;流速:1.0mL.min-1;柱温:30℃。结果进样量在0.0272μg~0.2720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n=9),平均回收率为101.25%,RSD=1.66%,(n=9)。结论本法操作简便,准确,快速,可用于人工牛黄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牛黄 胆红素 H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材现代贮藏养护方法分析研究进展
19
作者 吴洋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 2025年第2期219-224,共6页
中药材仓储方法直接影响中药材品质,如养护不当会造成药材走油、发霉、虫蛀等,同时还会滋生大量微生物,增加中药后续加工处理难度,还会造成资源浪费和经济损失,严重者甚至影响治疗效果,损害患者身体健康。本文分析总结在贮藏养护阶段影... 中药材仓储方法直接影响中药材品质,如养护不当会造成药材走油、发霉、虫蛀等,同时还会滋生大量微生物,增加中药后续加工处理难度,还会造成资源浪费和经济损失,严重者甚至影响治疗效果,损害患者身体健康。本文分析总结在贮藏养护阶段影响中药材综合质量的关键因素,归纳近年来在中药材贮藏养护中应用的一些新技术、新方法,为医药企业药材贮藏养护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材 影响因素 贮藏养护 方法分析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益好胶囊质量标准的研究
20
作者 黄秋妹 李宗 车莉 《广东化工》 CAS 2016年第11期98-99,102,共3页
目的:建立心益好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进行三七、冰片的TLC鉴别;采用HPLC-ELSD法测定三七皂苷R1的含量,色谱柱为COSMOSIL 5C_(18)-PAQ Packed Column柱(250 mm×4.6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24∶76),流速1.0 m L.min-1... 目的:建立心益好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进行三七、冰片的TLC鉴别;采用HPLC-ELSD法测定三七皂苷R1的含量,色谱柱为COSMOSIL 5C_(18)-PAQ Packed Column柱(250 mm×4.6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24∶76),流速1.0 m L.min-1;检测器为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氮气压力3.5 bar,漂移管温度41℃。结果:薄层色谱法定性鉴别分离度好,专属性强,重复性良好。三七皂苷R1在0.2308~11.54μg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7.50%,RSD为2.06%。结论:该方法可有效提高心益好胶囊的质量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量标准 心益好胶囊 HPLC ELSD T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