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骨科住院患者跌倒恐惧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
1
作者 林莽市 赵海军 林珠豆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4年第15期190-194,共5页
目的调查骨科住院患者的跌倒恐惧现状并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3—10月于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杏林分院骨科住院的患者172例,评估患者跌倒恐惧发生情况,根据有无跌倒恐惧将172例住院患者分为跌倒恐惧组和非恐惧组,对2组... 目的调查骨科住院患者的跌倒恐惧现状并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3—10月于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杏林分院骨科住院的患者172例,评估患者跌倒恐惧发生情况,根据有无跌倒恐惧将172例住院患者分为跌倒恐惧组和非恐惧组,对2组一般资料(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等)和可能造成跌倒恐惧的因素(合并慢性病、低血糖、原发疾病等)进行信息收集,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骨科住院患者跌倒恐惧的影响因素。结果调查的172例骨科住院患者中,有80例患者存在跌倒恐惧,发生率为46.51%。单因素分析显示,2组患者的性别、文化程度、婚姻情况、家庭收入、原发疾病、疼痛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年龄、日常运动情况、合并慢性病情况、既往有跌倒史、营养状态、合并衰弱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5岁(β=0.752,OR=2.121,95%CI 1.366~3.369)、不常运动(β=0.623,OR=1.865,95%CI 1.223~2.842)、合并慢性病(β=0.172,OR=1.188,95%CI 1.050~1.344)、既往有跌倒史(β=0.651,OR=1.917,95%CI 1.076~3.418)、营养不良(β=0.594,OR=1.811,95%CI 1.207~2.718)、合并衰弱(β=0.312,OR=1.366,95%CI 1.112~1.678)是骨科住院患者存在跌倒恐惧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年龄≥65岁、不常运动、合并慢性病、既往有跌倒史、营养不良、合并衰弱是骨科住院患者存在跌倒恐惧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跌倒恐惧 骨科 住院患者 影响因素 临床调查 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护理在半月板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
作者 杨晶 黄仙兰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25期141-143,共3页
目的探讨半月板损伤患者中综合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3月我院收治的半月板损伤患者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25例。观察组、对照组分别采取综合护理、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护理干预效果、并发症... 目的探讨半月板损伤患者中综合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3月我院收治的半月板损伤患者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25例。观察组、对照组分别采取综合护理、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护理干预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膝关节功能活动度、屈曲畸形、肌力、稳定性、功能、疼痛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优良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84.00%(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00%,低于对照组的24.00%(P<0.05)。结论综合护理可有效改善半月板损伤患者的膝关节功能,降低并发症,提升护理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月板损伤 膝关节功能 并发症 综合护理 护理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示教法对血液病化疗口腔黏膜炎的预防价值
3
作者 林珠豆 李志峰 林莽市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4年第4期172-175,共4页
目的 探讨反示教法对血液病化疗口腔黏膜炎的预防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3月—2023年3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00例血液病患者,将2022年3—8月收治的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22年9月—2023年3月收治的5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 目的 探讨反示教法对血液病化疗口腔黏膜炎的预防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3月—2023年3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00例血液病患者,将2022年3—8月收治的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22年9月—2023年3月收治的5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而观察组接受反示教法,比较2组患者对口腔健康知信行情况,口腔黏膜炎症严重程度以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 干预后,2组口腔健康知信行问卷知识层面、信念层面、行为层面评分均上升(P <0.05);观察组口腔健康知信行问卷知识层面、信念层面、行为层面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干预后,观察组口腔黏膜炎总发生率为18.00%(9/50),低于对照组的52.00%(26/50)(P <0.05);干预后,观察组中国医院住院患者体验和满意监测量表(Chinese hospital patient experience and satisfaction monitor,CHPESMS)可及入院、投诉与意见管理以及环境与后勤管理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但观察组一般住院服务、治疗服务以及出院指导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反示教法相较于常规护理,不仅能增长血液病化疗患者口腔相关卫生知识,强化信念,提升口腔相关卫生健康行为,还能降低口腔黏膜炎症发生率,提升患者对一般住院服务、治疗服务以及出院指导服务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病 口腔黏膜炎 反示教法 口腔健康 有效预防 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SCT治疗患者相关腹泻发生的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研究
4
作者 林珠豆 邓漫漫 林莽市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4年第20期133-137,共5页
目的分析造血干细胞移植(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HSCT)患者发生腹泻的影响因素,为临床预防提供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22年1月—2023年12月90例HSCT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是... 目的分析造血干细胞移植(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HSCT)患者发生腹泻的影响因素,为临床预防提供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22年1月—2023年12月90例HSCT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是否发生腹泻分为腹泻组60例为正常组30例。分析患者发生腹泻与一般资料(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婚姻状况、原发病)、移植情况(移植次数、移植类型、移植时间)、是否发生并发症、锻炼自我效能、焦虑、抑郁、社会支持、疲乏评分的关系,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腹泻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90例HSCT患者中,有60例患者发生腹泻,占比为66.67%。其中,移植次数、移植类型、移植时间、有无并发症、锻炼自我效能是影响HSCT患者发生腹泻的单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移植类型为非自体移植(OR=1.571,95%CI 1.011~2.442,P=0.045)是影响HSCT患者发生腹泻的独立危险因素,移植次数1次(OR=0.950,95%CI 0.923~0.979,P<0.001)、移植时间短(OR=0.742,95%CI 0.638~0.863,P<0.001)、无并发症(OR=0.909,95%CI 0.842~0.982,P=0.015)则为保护因素。结论移植类型为非自体移植是提升HSCT患者发生腹泻风险的独立危险因素,移植次数1次、移植时间短、无并发症是降低HSCT患者发生腹泻风险的保护因素,可提前采取相关措施预防HSCT治疗相关腹泻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移植 腹泻 现状调查 影响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 预防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锚钉固定治疗肘关节内侧副韧带复合体损伤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穆臣会 郭氧 +4 位作者 卓爱国 徐华 陈淦 温新明 李建昌 《实用骨科杂志》 2017年第12期1120-1122,共3页
目的观察切开复位锚钉固定与保守治疗肘关节内侧副韧带复合体损伤临床疗效。方法临床纳入2013年10月至2015年1月术者诊治的肘关节内侧副韧带复合体损伤患者18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切开复位锚钉固定组9例及保守治疗组9例。观察两组患... 目的观察切开复位锚钉固定与保守治疗肘关节内侧副韧带复合体损伤临床疗效。方法临床纳入2013年10月至2015年1月术者诊治的肘关节内侧副韧带复合体损伤患者18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切开复位锚钉固定组9例及保守治疗组9例。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治疗前后肘关节屈曲度与前臂旋转度、Mayo评分与腱骨愈合时间、并发症情况等。结果手术组治疗优良率为88.89%,保守组治疗优良率为4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肘关节屈曲度、前臂旋转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手术组肘关节屈曲度、前臂旋转度分别为(117.3±8.1)°、(134.4±9.0)°,保守组分别为(102.2±7.6)°、(113.7±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组的Mayo评分、腱骨愈合时间分别为(92.5±3.2)分、(9.2±1.3)周,保守组分别为(81.7±5.4)分、(11.6±1.5)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治疗后并发症发生例数分别为1例(11.11%)、5例(55.5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锚钉固定治疗肘关节内侧副韧带复合体损伤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具有改善患者肘关节功能以及恢复较快等优点,且术后并发症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锚钉固定 切开复位内固定 肘关节 内侧副韧带复合体损伤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穿刺臭氧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5例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陈淦 薛立 徐华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12年第6期113-114,共2页
目的观察经皮穿刺臭氧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局部麻醉下在椎间盘内注入适量浓度为50%的臭氧,在椎间孔处注入35%臭氧5~10mL。结果所有患者术后随访3~12个月。其中显效49例(75.3%),有效10例(15.4%),无效6例(9.2%)。... 目的观察经皮穿刺臭氧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局部麻醉下在椎间盘内注入适量浓度为50%的臭氧,在椎间孔处注入35%臭氧5~10mL。结果所有患者术后随访3~12个月。其中显效49例(75.3%),有效10例(15.4%),无效6例(9.2%)。结论只要严格掌握适应证,经皮穿刺臭氧溶解术可成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安全有效,创伤小、恢复快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臭氧 介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续被动运动机功能锻炼联合疼痛护理在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
7
作者 杨晶 《医疗装备》 2022年第6期155-157,共3页
目的探讨持续被动运动(CPM)机功能锻炼联合疼痛护理在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1年1月在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杏林分院就诊的124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掷硬币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 目的探讨持续被动运动(CPM)机功能锻炼联合疼痛护理在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1年1月在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杏林分院就诊的124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掷硬币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CPM机功能锻炼联合疼痛护理,比较两组膝关节功能、生命质量、疼痛程度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表(Lysholm)、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及健康调查量表36(SF-36)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PM机功能锻炼联合疼痛护理可改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膝关节功能,减轻疼痛,提高生命质量及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性关节炎 持续被动运动机 功能锻炼 疼痛护理 膝关节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康复护理在膝关节周围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被引量:3
8
作者 杨晶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5年第26期255-256,共2页
目的:探究早期康复护理在膝关节周围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2月本院收治的80例膝关节周围骨折患者,根据康复护理方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康复,观察组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并对两组患者... 目的:探究早期康复护理在膝关节周围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2月本院收治的80例膝关节周围骨折患者,根据康复护理方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康复,观察组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并对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在膝关节周围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较好,使膝关节功能障碍与肌肉萎缩发生率有效的降低,使其骨折愈合与功能的恢复得到整体的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康复护理 膝关节周围骨折患者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折护理中健康教育管理单的应用效果报道 被引量:1
9
作者 谢艺君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第35期282-282,共1页
目的探讨骨折护理中健康教育管理单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进行骨折护理的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患者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方式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则采取常规健康教育和健康教育管理单相... 目的探讨骨折护理中健康教育管理单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进行骨折护理的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患者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方式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则采取常规健康教育和健康教育管理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护理,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数据。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满意程度高高于对照组,基护次数、住院时间和骨愈合时间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骨折护理中健康教育管理单对于患者骨愈合更为有效,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护理 健康教育管理单 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术式治疗跟骨骨折的综合疗效对比 被引量:1
10
作者 穆臣会 《中外医疗》 2017年第15期62-64,共3页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微创切口钢板内固定术对跟骨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临床方便选取76例2013年7月—2015年6月该院收治的跟骨骨折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治疗不同分为A、B两组各38例。其中B组采用"L"形切口切开复位钢板内固...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微创切口钢板内固定术对跟骨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临床方便选取76例2013年7月—2015年6月该院收治的跟骨骨折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治疗不同分为A、B两组各38例。其中B组采用"L"形切口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进行治疗,A组则采用手法复位跗骨窦微创入路钢板内固定术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分析对比两组治疗后并发症情况以及治疗效果情况。结果 A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发生仅为5.26%,明显低于B组的39.47%(P<0.05)。A组治疗优良率高达94.75%,明显高于B组的52.63%(P<0.05)。结论采用手法复位微创切口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跟骨骨折疗效较好,在减少并发症发生率的同时还有有效促进治疗效果,患者恢复较佳,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术式 治疗 跟骨骨折 综合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析70例骨质疏松骨折护理效果和体会 被引量:2
11
作者 林月桂 《中国卫生产业》 2013年第4期43-43,共1页
目的探讨和研究骨质疏松骨折患者的特点和护理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0年8月—2012年7月来该院治疗的骨质疏松骨折患者共70例,进行有效地心理护理、皮肤护理和睡眠护理以及饮食护理。结果护理效果满意,受到患者及其家属的高度评价。结论... 目的探讨和研究骨质疏松骨折患者的特点和护理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0年8月—2012年7月来该院治疗的骨质疏松骨折患者共70例,进行有效地心理护理、皮肤护理和睡眠护理以及饮食护理。结果护理效果满意,受到患者及其家属的高度评价。结论加强骨质疏松骨折患者的心理干预、基础护理以及并发症的护理,有利于加快患者骨折愈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从而实现患者早日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骨科护理 基础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剖锁定钢板治疗锁骨远端骨折的疗效观察
12
作者 温新明 徐华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3年第20期4736-4737,共2页
选取我院收治的26例锁骨远端骨折患者,采用切开复位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手术时间为30-60(平均45)min,失血量平均为150-80ml,本组患者均接受为期6个月随访观察,患者均未出现感染,骨折均顺利愈... 选取我院收治的26例锁骨远端骨折患者,采用切开复位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手术时间为30-60(平均45)min,失血量平均为150-80ml,本组患者均接受为期6个月随访观察,患者均未出现感染,骨折均顺利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3个月,根据肩关节功能评分:优15例,良10例,差1例,优良率为96.2%。采用解剖锁定钢板治疗锁骨远端骨折,有助于骨折功能的早日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剖锁定钢板 锁骨远端骨折 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移位骨折
13
作者 徐华 郭氧 《中外医疗》 2013年第26期101-102,共2页
目的 探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移位骨折的适应症、方法和疗效.方法 对42例(43侧)肱骨近端骨折移位骨折均采用切开复位,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32例有结节骨折者,同时使用2号Ethibond辅助固定,29侧植骨.结果 40例获得随访,随... 目的 探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移位骨折的适应症、方法和疗效.方法 对42例(43侧)肱骨近端骨折移位骨折均采用切开复位,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32例有结节骨折者,同时使用2号Ethibond辅助固定,29侧植骨.结果 40例获得随访,随访10~30个月,平均16个月,骨折均愈合,但1例出现肱骨头坏死.按照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定:优20侧,良14侧,可6侧,差1侧,优良率82.9%.结论 正确掌握手术指征及操作技巧,使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移位骨折,固定牢固可靠,可在术后早期进行功能锻炼,提高了治疗效果,尤其是骨质疏松患者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骨折 切开复位 内固定器 肱骨近端锁定钢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种异体材料重建前交叉韧带术后康复
14
作者 谢艺君 林月桂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11年第4期43-46,共4页
目的探讨同种异体材料重建前交叉韧带(ACL)术后安全有效的康复方案。方法膝关节同种异体材料重建ACL患者49例,按照我科现行康复计划进行功能锻炼,术后随访1年,进行关节活动度(ROM)、肢体围度测量、Lyshol m膝关节功能评分及关节稳定性... 目的探讨同种异体材料重建前交叉韧带(ACL)术后安全有效的康复方案。方法膝关节同种异体材料重建ACL患者49例,按照我科现行康复计划进行功能锻炼,术后随访1年,进行关节活动度(ROM)、肢体围度测量、Lyshol m膝关节功能评分及关节稳定性检查。结果 49例患者均于术后3个月恢复全范围关节主动活动度(AROM)、正常的生活自理能力(ADL),关节稳定性检查均阴性;术后7个月至1年恢复正常运动,逐渐恢复剧烈活动,屈肌肌力基本与健侧同,伸肌肌力只有1例基本与健侧同,余48例伸肌肌力比健侧稍弱。结论本文提出的ACL重建术后康复计划安全有效,而伸膝肌力需长期坚持练习才能更好地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种异体材料 ACL重建 康复计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骨折术联合玻璃酸钠注射修复膝关节软骨损伤
15
作者 陈淦 《中外医疗》 2014年第4期100-101,共2页
目的探讨观察微骨折术完毕后联合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对膝关节软骨损伤的修复效果。方法120例膝关节软骨损伤患者被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单纯使用微骨折术治疗,观察组手术结束后联合注射玻璃酸钠,比较膝关节修复程度差异;观察组患... 目的探讨观察微骨折术完毕后联合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对膝关节软骨损伤的修复效果。方法120例膝关节软骨损伤患者被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单纯使用微骨折术治疗,观察组手术结束后联合注射玻璃酸钠,比较膝关节修复程度差异;观察组患者再根据Outerbridge分级(Ⅱ-Ⅳ度)分为3组,比较不同损伤程度患者治疗后修复情况。结果术后观察组Lysholm评分明显提升,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且观察组功能修复优良率为96.7%(58/60),明显高于对照组85%(51/60);观察组各组间Lysholm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损伤程度越重,修复情况越差,各组间术后评分P〈O.05。结论微骨折术后联合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对膝关节软骨损伤的修复效果显著,并且修复效果因损伤程度不同而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 软骨损伤 微骨折术 玻璃酸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类型假体全髋关节置换术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疗效和安全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黄亚福 穆臣会 郭氧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8年第24期3649-3651,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假体全髋关节置换术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疗效和安全性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2016年12月我院行髋关节置换术的90例单一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骨水泥型假体43例(观察组),47例采用生物型假...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假体全髋关节置换术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疗效和安全性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2016年12月我院行髋关节置换术的90例单一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骨水泥型假体43例(观察组),47例采用生物型假体(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术后情况、Harris评分及并发症,并对术后1年随访髋关节优良率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术中发生骨水泥反应4例,术后随访中发生1次溶骨性疾病;对照组术后随访发生2例溶骨性疾病,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前,两组患者的Harris功能及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1年,两组患者的Harris功能及疼痛评分均明显增加,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患者术后1年随访优良率比对照组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单一股骨颈骨折高龄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应用骨水泥型的术中出血、术后引流以及疗效均优于生物假体,但并发症无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置换 高龄患者 骨水泥型 生物型 假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RS人工韧带增强修复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7
作者 庄继川 郭氧 《哈尔滨医药》 2022年第5期21-23,共3页
目的 探讨运用聚酯人工韧带(Ligament Advanced Reinforcement System,LARS)增强式修复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14例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患者采用LARS人工韧带增强修复术。男13例,女1例;年龄29~67岁,平均42.79岁,左侧6例... 目的 探讨运用聚酯人工韧带(Ligament Advanced Reinforcement System,LARS)增强式修复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14例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患者采用LARS人工韧带增强修复术。男13例,女1例;年龄29~67岁,平均42.79岁,左侧6例,右侧8例。结果 14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术后13例伤口一期愈合,1例二期愈合,末次随访时跟腱均未发生再次断裂,跟腱皮下滑动良好。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评定,术后1个月(68.1±2.1)分,术后2个月(86.4±7.1)分,术后3个月(91.6±1.1)分,优良率100%。结论 LARS人工韧带增强修复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安全有效,患者可早期负重,加速康复,重返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韧带 急性闭合性 跟腱断裂 加速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韧带损伤的手术效果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黄亚福 《当代医学》 2019年第18期112-113,共2页
目的分析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韧带损伤的手术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共42例,为了加强结果的表现力,将这42例患有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韧带损伤患者进行分组调查,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1例,所有患者的病例选取时间均为2015年... 目的分析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韧带损伤的手术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共42例,为了加强结果的表现力,将这42例患有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韧带损伤患者进行分组调查,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1例,所有患者的病例选取时间均为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内外踝内固定+下胫腓螺钉固定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内外踝内固定+下胫腓螺钉固定结合下胫腓韧带修复手术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骨折愈合情况。结果经过研究数据显示,观察组在临床治疗效果方面要远优于对照组,在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面要远低于对照组,骨折愈合情况也要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内外踝内固定+下胫腓螺钉固定结合下胫腓韧带修复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韧带损伤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骨折 下胫腓联合韧带损伤 手术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分阶段康复护理在改善肱骨骨折术后患者疼痛度及睡眠质量中的作用 被引量:3
19
作者 沈谨治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23年第11期2702-2704,共3页
目的:探讨早期分阶段康复护理在改善肱骨骨折术后患者疼痛度和睡眠质量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23年2月至2023年9月福建省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杏林分院骨科收治的行肱骨骨折术治疗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 目的:探讨早期分阶段康复护理在改善肱骨骨折术后患者疼痛度和睡眠质量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23年2月至2023年9月福建省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杏林分院骨科收治的行肱骨骨折术治疗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分别采用早期分阶段康复护理和常规护理进行干预,比较2组患者干预后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患者术前、术后1 d、1周和1个月的疼痛情况,患者干预过程中出现切口肿胀、肘内翻和关节僵直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PSQI睡眠质量改善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0%,高于对照组的5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在不同时段中的疼痛评分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方面,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6.7%,低于对照组的3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2组患者睡眠质量不佳,干预后,观察组PSQI评分比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早期分阶段康复护理对肱骨骨折术患者进行干预,有助于保障疗效,缓解患者的疼痛感,降低不良反应发生,改善睡眠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分阶段康复护理 肱骨骨折术 术后疼痛 睡眠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舍雷肽酶肠溶片与甘露醇注射液联合治疗骨折术后肿胀的效果 被引量:1
20
作者 黄勇明 陈艺铃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1年第17期96-98,共3页
目的观察骨折术后肿胀患者联合应用舍雷肽酶肠溶片与甘露醇注射液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9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杏林分院收治的骨折术后肿胀患者148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4例。对照组接受甘露醇... 目的观察骨折术后肿胀患者联合应用舍雷肽酶肠溶片与甘露醇注射液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9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杏林分院收治的骨折术后肿胀患者148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4例。对照组接受甘露醇注射液治疗,观察组接受舍雷肽酶肠溶片与甘露醇注射液联合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用药后1~9 d的小腿患肢周径及前臂患肢周径,治疗前、用药后9 d疼痛评分、血浆黏度及炎性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35%,低于对照组的9.46%(χ^(2)=4.757,P<0.05);2组患者用药后第1~6天的小腿患肢周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用药后第7~9天的小腿患肢周径小于对照组(P均<0.01);2组患者用药后第1~4天的前臂患肢周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用药后第5~9天的前臂患肢周径小于对照组(P均<0.01);用药后9 d,2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血浆黏度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且观察组VAS评分、血浆黏度低于对照组(P均<0.01);用药后9 d,2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IL-1)、IL-6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且观察组用药后9 d的各项炎性因子水平低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骨折术后肿胀患者联合应用舍雷肽酶肠溶片与甘露醇注射液治疗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术后肿胀 舍雷肽酶肠溶片 甘露醇注射液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