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手关节操质量持续改进对类风湿关节炎疗效的影响
1
作者 连丽娥 陈娟 林绿群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5年第5期185-189,共5页
目的探讨手关节操质量持续改进对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4—12月在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治疗的155例R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020年4—6月收治的75例患者纳入干预前组,未进行手关节操质量持续改... 目的探讨手关节操质量持续改进对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4—12月在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治疗的155例R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020年4—6月收治的75例患者纳入干预前组,未进行手关节操质量持续改进干预;2020年7—12月收治的80例患者纳入干预后组,进行手关节操质量持续改进干预。对比2组关节疼痛个数、关节肿胀个数及疼痛改善情况、手关节功能康复情况、患者满意度、手关节操掌握率。结果训练12周后,干预后组关节疼痛个数、关节肿胀个数分别为(4.75±0.65)个、(5.86±0.52)个,少于干预前组的(5.21±0.72)个、(6.24±0.67)个,数字评定量表评分法(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手功能障碍评分量表(signals of functional impairment,SOFI)评分分别为(1.07±0.22)分、(1.08±0.22)分,低于干预前组的(1.85±0.54)分、(2.54±0.32)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组患者日常生活、加深关节操认识、护患沟通及心理健康评分分别为(20.48±2.26)分、(21.15±2.43)分、(20.59±2.21)分及(21.35±2.52)分,高于干预前组的(15.23±2.13)分、(16.32±2.35)分、(16.21±2.11)分及(17.44±2.3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组手关节操掌握率为81.25%,高于干预前组的61.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A患者手关节操干预期间实施质量持续改进,能够减少关节疼痛及关节肿胀个数,降低疼痛程度,促进功能康复,提高患者满意度和关节操掌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量持续改进 类风湿关节炎 手关节操 疼痛 功能康复 掌握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析马斯洛需要层次论的干预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
2
作者 蒋利平 陈蔓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25年第1期207-210,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马斯洛需要层次论的干预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关节功能、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9月至2023年9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风湿免疫科收治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 目的:探讨基于马斯洛需要层次论的干预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关节功能、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9月至2023年9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风湿免疫科收治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疼痛症状的改善效果,采用关节功能评分量表(HSS)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关节功能的改善效果,采用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PSQI)比较2组干预前后睡眠质量的差异,采用诺丁汉健康量表(NHP)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生命质量的改善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VAS、PSQI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HSS评分、NHP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实施基于马斯洛需要层次论的干预可有效提升临床护理干预质量,减轻患者疼痛程度,改善关节功能,利于患者早期获得康复,进而积极改善患者睡眠及生命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马斯洛需要层次论 疼痛程度 关节功能 睡眠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性护理干预对风湿免疫病患者激素治疗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连丽娥 宋敏敏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8年第22期167-169,共3页
目的探究综合性护理干预对风湿免疫病患者激素治疗依从性与认知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1月在我院接受诊疗的76例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的风湿性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每组3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 目的探究综合性护理干预对风湿免疫病患者激素治疗依从性与认知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1月在我院接受诊疗的76例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的风湿性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每组3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激素治疗的依从性和认知程度。结果干预组患者依从性(92.11%)高于对照组患者(71.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组患者认知评分(55.37±2.50)分高于对照组患者(42.54±2.4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可提高风湿免疫病患者激素治疗的依从性和认知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湿免疫性疾病 综合性护理干预 糖皮质激素 激素治疗 依从性 认知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湿免疫疾病中肺部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体会 被引量:12
4
作者 蔡琦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3年第21期97-97,共1页
目的:探讨预防护理对降低风湿免疫疾病中肺部并发症发生率的价值。方法:收治风湿免疫疾病患者103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对可能出现的肺部并发症加强预防和护理,对照组常规临床护理,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几率、平均住院时间和患者满意度... 目的:探讨预防护理对降低风湿免疫疾病中肺部并发症发生率的价值。方法:收治风湿免疫疾病患者103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对可能出现的肺部并发症加强预防和护理,对照组常规临床护理,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几率、平均住院时间和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3.23%,对照组发生率19.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短,满意度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风湿免疫疾病患者因抵抗力差,容易引起肺部并发症,在治疗的同时对可能发生的并发症进行预见式预防和护理,可以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康复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湿免疫疾病 肺部并发症 预防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缔组织病伴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诊断治疗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王英 刘源 石桂秀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2024年第2期104-108,121,共6页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为免疫介导的疾病,分为原发性ITP和继发性ITP。结缔组织病(CTD)是一组主要侵犯全身结缔组织的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容易合并继发性ITP的疾病包括系统性红斑狼疮、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抗心磷脂抗体综合征等。CTD-...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为免疫介导的疾病,分为原发性ITP和继发性ITP。结缔组织病(CTD)是一组主要侵犯全身结缔组织的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容易合并继发性ITP的疾病包括系统性红斑狼疮、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抗心磷脂抗体综合征等。CTD-ITP患者出血倾向增加,严重者可致内脏出血,病死率高,是影响CTD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近年来有关CTD-ITP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方法的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新型生物制剂和促血小板生成药物的使用让更多患者获益。早期诊断、出血程度分级、风险判断以及个性化达标治疗是获得良好预后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缔组织疾病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强化理论的干预联合功能锻炼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睡眠效果研究
6
作者 邹丽梅 黄秋菊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24年第10期2303-2305,2309,共4页
目的:分析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应用正强化理论的干预联合功能锻炼的作用。方法:选取2022年11月至2023年11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 目的:分析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应用正强化理论的干预联合功能锻炼的作用。方法:选取2022年11月至2023年11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功能锻炼,观察组增加正强化理论的干预。对比2组护理前后疼痛度、关节活动度以及睡眠指标。结果:护理前,2组患者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疼痛度、关节活动度相较对照组更低,而睡眠指标相较对照组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强化理论的干预联合功能锻炼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可解除关节活动受限的情况,改善疾病带来的活动疼痛以及静息疼痛,可促进患者睡眠改善,为机体良好预后创造有利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强化理论的护理 功能锻炼 类风湿关节炎 疼痛度 睡眠 关节 炎性因子 结缔组织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氨蝶呤和羟氯喹双联与甲氨蝶呤和羟氯喹及来氟米特三联治疗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头对头研究 被引量:27
7
作者 陈梅卿 巫斌 +6 位作者 刘复安 陈子卿 林庆衍 高艺桑 孙月池 陈世菊 唐国宝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4期3071-3076,共6页
背景传统合成改善病情抗风湿药物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基石,而甲氨蝶呤(MTX)、羟氯喹(HCQ)双联与MTX、HCQ、来氟米特(LEF)三联均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活动性RA的联合用药方案,但尚缺乏头对头研究数据。目的比较MTX、HCQ双联与MTX、HCQ、... 背景传统合成改善病情抗风湿药物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基石,而甲氨蝶呤(MTX)、羟氯喹(HCQ)双联与MTX、HCQ、来氟米特(LEF)三联均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活动性RA的联合用药方案,但尚缺乏头对头研究数据。目的比较MTX、HCQ双联与MTX、HCQ、LEF三联治疗活动性RA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和厦门大学附属厦门市仙岳医院风湿免疫科门诊或病房收治的活动性RA患者100例,按照1∶1比例、采用简单随机法分为双联组和三联组,每组50例。双联组患者采用MTX联合HCQ治疗,三联组患者采用MTX联合HCQ及LEF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4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第12、24周美国风湿病协会(ACR)70、ACR50、ACR20、使用非甾体抗炎药(NSAIDs)者所占比例、泼尼松剂量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最终纳入疗效评估者88例,其中双联组42例,三联组46例;两组患者治疗第12、24周ACR70、ACR50、ACR20、使用NSAIDs者所占比例、泼尼松剂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最终纳入安全性评价者94例,其中双联组45例,三联组49例;双联组患者严重胃肠道反应发生率高于三联组(P<0.05),而两组患者头晕、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或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升高(<参考范围上限2倍)、过敏性皮炎、高血压、视力下降、口腔溃疡、消瘦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TX、HCQ双联与MTX、HCQ、LEF三联治疗活动性RA的临床疗效相当,安全性和耐受性均较高,但MTX、HCQ、LEF三联方案有利于减少严重胃肠道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 类风湿 甲氨蝶呤 羟氯喹 来氟米特 药物疗法 联合 治疗结果 安全 对比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湿性疾病与骨质疏松症 被引量:22
8
作者 陈娟 林庆衍 陈梅卿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3-86,共4页
类风湿性关节炎(RA)和强直性脊柱炎(AS)是两种炎性关节病,以伴发骨代谢异常骨质疏松症为特点。在RA表现为关节周围骨丢失及骨侵蚀、全身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折风险明显增加。RA骨折的发生与下列因素相关:女性多发,骨折发生率随着年龄... 类风湿性关节炎(RA)和强直性脊柱炎(AS)是两种炎性关节病,以伴发骨代谢异常骨质疏松症为特点。在RA表现为关节周围骨丢失及骨侵蚀、全身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折风险明显增加。RA骨折的发生与下列因素相关:女性多发,骨折发生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与RA疾病的严重性、糖皮质激素的使用相关。然而,进一步的数据表明,RA的骨量丢失亦可发生在未使用糖皮质激素患者;及时控制关节炎症可以减少关节结构损伤、减少骨量流失。因此,炎症在RA骨吸收中发挥重要作用。强直性脊柱炎性骨质疏松症可发生在疾病早期阶段,致椎体骨折风险增加。由于年轻成年男性易患AS,并且糖皮质激素并不用于治疗AS,因此,AS骨质疏松症与年龄、性别、糖皮质激素使用无关,AS骨丢失主要与炎症活动相关。AS特征是循序渐进、缓慢发展的晨僵和脊椎炎,进一步说明了炎症在局部骨形成中的潜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骨形成 骨吸收 骨质疏松症 类风湿性关节炎 椎体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孢素A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IL-17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9
作者 陈莉莹 孙华瑜 石桂秀 《临床与病理杂志》 CAS 2015年第8期1533-1536,共4页
目的:研究环孢素A(ciclosporin A,CsA)联合甲氨蝶呤(methotrexate,MTX)治疗对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血清IL-17的表达影响,揭示CsA联合MTX治疗RA的作用机制。方法:收集83例RA经MTX单药或联合CsA治疗的... 目的:研究环孢素A(ciclosporin A,CsA)联合甲氨蝶呤(methotrexate,MTX)治疗对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血清IL-17的表达影响,揭示CsA联合MTX治疗RA的作用机制。方法:收集83例RA经MTX单药或联合CsA治疗的新确诊患者,以及健康志愿者31例。MTX单药治疗组(41例)每周予以MTX(10~15 mg);CsA联合MTX治疗组42例,予以CsA 3 mg/kg/d和MTX(10~15 mg)每周1次;观察和评价患者治疗3月后血清中IL-17的表达变化,以及与疾病活动度评分、RF、anti-CCP之间的关系。结果:两组RA患者治疗前血清IL-17表达均显著高于正常健康对照组(P〈0.001)。与治疗前相比,两组血清中IL-17表达均下降,但MTX单药治疗组无差异性(P=0.062),联合治疗组中IL-17表达显著性下降(P=0.016)。在MTX和CsA联合治疗组中,IL-17的变化值与anti-CCP(r=0.42,P=0.041)和DAS28(r=0.49,P=0.023)的变化值具有相关性。结论:CsA联合MTX治疗RA的机制与抑制IL-17的表达有一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环孢素A 甲氨蝶呤 IL-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剂量来氟米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长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0
作者 林庆衍 陈莉莹 +2 位作者 陈娟 孙华瑜 石桂秀 《吉林医学》 CAS 2014年第24期5382-5384,共3页
目的:观察小剂量使用来氟米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长期疗效。方法:选择类风湿关节炎患者68例,随机分成治疗组(29例)和对照组(31例)。治疗组应用小剂量来氟米特进行治疗(略去负荷剂量,应用10mg/d进行维持治疗),对照组... 目的:观察小剂量使用来氟米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长期疗效。方法:选择类风湿关节炎患者68例,随机分成治疗组(29例)和对照组(31例)。治疗组应用小剂量来氟米特进行治疗(略去负荷剂量,应用10mg/d进行维持治疗),对照组采用柳氮磺胺吡啶进行治疗1.5~2.0g/d。两组观察期均为18个月,疗效观察指标包括:①重点观察指标包括压痛及肿胀关节数、医患对疾病的总体评价;②非重点观察目标包括晨僵时间、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C反应蛋白水平(CRP水平)、健康评价问卷(HAQ),同时按照美国风湿病学会治疗的疗效评价指标(ACR20、ACR50)对疗效进行评价并记录。结果:治疗第18个月后,对照组在肿胀关节数、医患总体评价方面均优于对照组;晨僵时间、VAS、HAQ评分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中分别有77.5%和73.8%的患者达到ACR20标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中分别有60.9%和40.8%的患者达到ACR50标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治疗组患者出现轻微胃肠道不良反应,血压升高5例,肝酶升高6例,退出治疗5例;对照组退出治疗3例。结论:长期应用小剂量来氟米特治疗活动性类风湿性关节炎,无论在疗效方面,还是患者的耐受性均优于柳氮磺胺吡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来氟米特 小剂量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17护”住院宣教平台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9
11
作者 程琳 许瑞宝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8年第8期159-162,共4页
目的探究"317护"住院宣教平台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6月住院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84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基础护理指导,观察组患者给予基础护理结合"317护"住院宣... 目的探究"317护"住院宣教平台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6月住院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84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基础护理指导,观察组患者给予基础护理结合"317护"住院宣教平台,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压痛和肿胀关节数,疼痛强度数字等级量表(PI-NRS)评分。结果出院时,观察组健康教育知晓率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压痛和肿胀关节数低于对照组(P<0.05),疼痛强度数字等级量表(PI-NR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317护"住院宣教平台应用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可提高健康教育知晓率,减轻关节压痛肿胀,降低疼痛评分,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17护 类风湿关节炎 健康教育知晓率 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维导图结合回授法在类风湿关节炎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2
作者 程琳 许瑞宝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9年第14期140-142,共3页
目的探究思维导图结合回授法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功能锻炼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连续入组我院2018年6-12月住院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基础护理,观察组患者增加思维导图结合回授法,观察比较两组患者... 目的探究思维导图结合回授法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功能锻炼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连续入组我院2018年6-12月住院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基础护理,观察组患者增加思维导图结合回授法,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功能锻炼的正确率、依从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功能锻炼的正确率、依从率及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思维导图结合回授法应用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功能锻炼中,可有效提高功能锻炼的正确率、依从率及患者满意度,是一种有效的健康宣教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维导图 回授法 类风湿关节炎 功能锻炼 依从率 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9)锝-亚甲基二膦酸盐联合激素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脂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黄鹤卿 林常红 刘源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2年第15期122-128,共7页
目的分析^(99)锝-亚甲基二膦酸盐(technetium-99 conjugated with methylene diphosphonate,99Tc-MDP)联合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GC)对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对2020年9月—2021年5月89例R... 目的分析^(99)锝-亚甲基二膦酸盐(technetium-99 conjugated with methylene diphosphonate,99Tc-MDP)联合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GC)对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对2020年9月—2021年5月89例RA患者的血脂、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和血沉(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s,ESR)进行测定,对照组为同期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体检中心的57例健康对照者(healthy controls,HC)。其中^(99)Tc-MDP组45例,99Tc-MDP联合GC组44例,在基线期和^(99)Tc-MDP治疗10 d后,对各RA组患者的血脂水平和炎症指标进行分析。结果与HC相比,RA患者血清载脂蛋白A-1(apoproteinA-1,Apo-A1)水平显著降低,Apo-B/Apo-A值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99)Tc-MDP治疗后,两治疗组炎症指标均明显改善,甘油三酯(triglycerides,TG)与Apo-A1均较治疗前升高,Apo-B/Apo-A比值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99)Tc-MDP联合GC组中,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较治疗前升高,而载脂蛋白B(apoproteinB,Apo-B)、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therogenicindex,AI)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99)Tc-MDP联合GC组治疗后^(99)Tc-MDP组治疗后对血脂的改善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A存在不良的血脂异常,^(99)Tc-MDP治疗可以改善炎症反应,改善血脂水平。^(99)Tc-MDP联合GC对血脂水平改善有协同作用,这有可能降低RA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9)锝-亚甲基二膦酸盐 类风湿关节炎 甘油三酯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载脂蛋白A-1 动脉粥样硬化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回归家庭前的护理 被引量:2
14
作者 黄秋菊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21期228-230,共3页
类风湿关节炎[1]是一种病因不明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多见于中年女性,我国的患病率约为0.32%~0.36%。主要表现为对称性、慢性、进行性多关节炎。关节滑膜的慢性炎症,增生形成血管翳,侵犯关节软骨、软骨下骨、韧带和肌腱,造成其结构破坏,... 类风湿关节炎[1]是一种病因不明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多见于中年女性,我国的患病率约为0.32%~0.36%。主要表现为对称性、慢性、进行性多关节炎。关节滑膜的慢性炎症,增生形成血管翳,侵犯关节软骨、软骨下骨、韧带和肌腱,造成其结构破坏,最终导致关节畸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回归家庭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体护理干预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连丽娥 林绿群 《白求恩医学杂志》 2017年第5期663-665,共3页
目的探究整体护理干预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11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57例。两组均给予对症治疗,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整体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关节症... 目的探究整体护理干预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11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57例。两组均给予对症治疗,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整体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关节症状、依从性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干预后对照组关节疼痛、肿胀程度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关节锻炼、遵医嘱用药、良好生活习惯、定期复查依从性评分均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情感功能、生理功能、社会功能、躯体功能、精神健康评分均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整体护理干预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中可有效提高患者治疗及用药依从性,改善患者疼痛肿胀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体护理干预 类风湿性关节炎 依从性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量减少在强直性脊柱炎和类风湿关节炎中的表现及其预测因素
16
作者 林庆衍 黄鹤卿 陈莉莹 《中外医疗》 2019年第27期111-113,共3页
目的强直性脊柱炎(AS)和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骨量减少的风险明显增加增加。该研究的目的主要是探讨AS和RA骨量减少的发生率及其相关预测因素,以优化高危人群的骨密度监测和治疗。方法方便选取2017年7月—2018年7月该院收治的114例患... 目的强直性脊柱炎(AS)和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骨量减少的风险明显增加增加。该研究的目的主要是探讨AS和RA骨量减少的发生率及其相关预测因素,以优化高危人群的骨密度监测和治疗。方法方便选取2017年7月—2018年7月该院收治的114例患者,其中AS 57例,RA 57例。相关检测指标包括25-OHD、血钙、血磷、碱性磷酸酶以及骨密度。其中骨密度采用双能X线法测定股骨颈骨密度。采用组间比较以及逐步回归分析的方法探讨骨密度减少的预测因素。结果在所有患者中,骨量减少36.8%和骨质疏松的发生率33.3%有增加。骨量减少发生率为在36.8%,其中AS患者43.8%,RA患者29.8%。骨质疏松症发生率为33.3%,其中AS患者47.3%,RA患者19.2%。其中在AS患者中尤其明显。25-OHD和体重指数与骨量减少成明显正相关。回归分析发现,AS、低体重指数、和维生素D截止缺乏是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的预测因素。结论AS患者比RA患者更容易发生骨量减少,低体重指数、和维生素D缺乏可以作为骨量减少的预测因素。因此,AS和RA患者均应积极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尤其AS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类风湿关节炎 骨质疏松 骨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湿病患者院外服药不依从的质性研究
17
作者 高艺桑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8年第23期130-133,共4页
目的研究风湿病患者院外服药不依从的真实原因。方法采用质性研究的现象学研究法,用半结构式访谈方式,对14例出现院外服药不依从的患者进行深入访谈。结果通过分析,归纳出8个造成患者服药不依从的原因:(1)认知不足;(2)便利性;(3)药物副... 目的研究风湿病患者院外服药不依从的真实原因。方法采用质性研究的现象学研究法,用半结构式访谈方式,对14例出现院外服药不依从的患者进行深入访谈。结果通过分析,归纳出8个造成患者服药不依从的原因:(1)认知不足;(2)便利性;(3)药物副作用;(4)经济负担;(5)其他疾病影响;(6)药物疗效欠佳;(7)沟通不足;(8)应对态度。结论风湿病患者服药不依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社会、医院、家庭及患者本身均有责任通过不同方式和途径提供、创造条件,以提高患者院外服药的依从性,更好地控制病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社会和家挺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湿性疾病 院外患者 糖皮质激素 缓解病情抗风湿药 服药依从性 质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节性B细胞与自身免疫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8
作者 何燕 石桂秀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4年第2期164-167,共4页
调节性B细胞(Breg)是一群可以降低炎症诱导免疫耐受的B细胞新亚群。Breg主要通过分泌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生长因子-β(TGF-β)等细胞因子或者与其他细胞相互作用来发挥免疫调节作用。Breg可以抑制效应T细胞增殖及炎症因子分泌并... 调节性B细胞(Breg)是一群可以降低炎症诱导免疫耐受的B细胞新亚群。Breg主要通过分泌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生长因子-β(TGF-β)等细胞因子或者与其他细胞相互作用来发挥免疫调节作用。Breg可以抑制效应T细胞增殖及炎症因子分泌并支持调节T细胞(Treg)的分化从而抑制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或缓解病情。本文主要讨论Breg的表型、免疫学功能和Breg分化的分子机制以及在几种人类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节性B细胞 免疫调节 IL-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续性护理对类风湿关节炎伴骨质疏松患者疼痛与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1
19
作者 宋敏敏 连丽娥 《吉林医学》 CAS 2021年第1期241-242,共2页
目的:探析类风湿关节炎伴骨质疏松患者中实施延续性护理对其疼痛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50例类风湿关节炎伴骨质疏松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分组法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入院期间均接受常规护理,在观察组出院后开展延... 目的:探析类风湿关节炎伴骨质疏松患者中实施延续性护理对其疼痛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50例类风湿关节炎伴骨质疏松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分组法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入院期间均接受常规护理,在观察组出院后开展延续性护理。对两组疼痛程度与生活质量进行评估。结果:护理前,两组疼痛数字评价量表(NRS)评分较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疼痛NRS评分均已下降,但在降幅比较上,观察组大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出院30 d后在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比较上,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类风湿关节炎伴骨质疏松患者中应用延续性护理,可显著缓解患者的疼痛感,进而促进生活质量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续性护理 类风湿关节炎 骨质疏松 疼痛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及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玉慧 宋为民 +4 位作者 孙莉 马芹 李晓军 丁香 石桂秀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9年第5期142-145,共4页
目的检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并分析影响其水平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亳州市人民医院2017年3~12月类风湿关节炎就诊患者及体检健康人群各82例,测定其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并采集患者一般资料、体重指数、日晒时间、类... 目的检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并分析影响其水平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亳州市人民医院2017年3~12月类风湿关节炎就诊患者及体检健康人群各82例,测定其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并采集患者一般资料、体重指数、日晒时间、类风湿因子、抗环瓜氨酸多肽抗体、抗核抗体、血钙、疾病活动度(DAS28)、压痛关节数或肿胀关节数等临床资料,进行统计。结果 97.6%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存在血清25羟维生素D不足或缺乏,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血清25羟维生素D含量低于健康人群(P <0.01);病程不足2年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25羟维生素D水平高于病程2年以上者(P <0.05);男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25羟维生素D水平明显高于女性(P <0.05);类风湿关节炎患者25羟维生素D水平与女性(r=-0.291,P <0.01)、平均日晒时间(r=0.237,P <0.05)、病程(r=-0.322,P <0.01)、血钙水平(r=0.300,P <0.01)、压痛关节数(r=-0.348,P <0.01)、肿胀关节数(r=-0.238,P <0.05)和DAS28(r=-0.258,P <0.05)相关。结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普遍存在25羟维生素D不足或缺乏。女性、平均每日日晒时间小于30 min、病程长、低血钙、高DAS28、高压痛关节数、高肿胀关节数可能是其预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维生素D 疾病活动度 相关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