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精神专科医院护士对《护理分级标准》的认知及落实现况调查
1
作者 叶晓露 许冬梅 +7 位作者 高静 邵静 史方竹 陈雪秋 张燕红 陈海勤 罗薇 邓星萍 《中国护理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95-299,共5页
目的:调查精神专科医院护士对国家卫生行业标准WS/T 431—2023《护理分级标准》的认知及落实情况,为精神科护理分级工作的进一步完善提供依据。方法:2024年3月—4月,采用方便抽样法,对全国31个省份的308家不同层级精神专科医院的6925名... 目的:调查精神专科医院护士对国家卫生行业标准WS/T 431—2023《护理分级标准》的认知及落实情况,为精神科护理分级工作的进一步完善提供依据。方法:2024年3月—4月,采用方便抽样法,对全国31个省份的308家不同层级精神专科医院的6925名护士开展《护理分级标准》的认知现状问卷调查。结果:89.86%的精神科护士知晓《护理分级标准》,对一级与二级护理分级内容的掌握率分别仅为61.42%、66.76%;44.98%的精神科护士认为《护理分级标准》非常适合精神科;47.49%的精神科护士认为当前医院使用的护理分级方法非常适合精神科临床;护理管理者与临床护士对标准的知晓及掌握情况存在差异(P<0.05);护理分级的评定由医护人员共同确定的占比为54.11%,开具护理分级医嘱以医生为主导的占比为88.14%。结论:《护理分级标准》在精神专科医院护士中知晓度较高,但掌握情况不佳;该标准在精神科临床应用中存在局限性,需要探索更适合精神科护理分级的方法,不断完善精神科护理分级评估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分级 精神科护士 认知 行业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郁症的中西医综合干预临床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苏志斌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8年第6期74-76,共3页
目的探讨中西医综合干预应用于抑郁症中的临床价值。方法以2014年6月12日—2016年9月30日我院78例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干预方式,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西医常规干预,予以观察组中西医综合干预。观察两组心理状态及不良事件... 目的探讨中西医综合干预应用于抑郁症中的临床价值。方法以2014年6月12日—2016年9月30日我院78例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干预方式,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西医常规干预,予以观察组中西医综合干预。观察两组心理状态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心理状态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干预2周后HAMD及SDS评分为(25.16±2.07)分、(43.27±2.93)分,干预4周后为(20.26±2.43)分、(38.99±2.76)分,干预8周后数据为(10.15±0.43)分、(26.75±1.98)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事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综合干预应用于抑郁症患者中,应用价值较高,可显著改善患者病情,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综合干预 抑郁症 心理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药物治疗老年期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4
3
作者 黄芳 黄志源 +2 位作者 刘珂君 张园 李桂文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565-1567,共3页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药物治疗老年期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老年期抑郁症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中西药合用治疗组服用自拟院内抑郁协定方联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西药对照组单独服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进行为期4周的临床治疗观察.使用...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药物治疗老年期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老年期抑郁症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中西药合用治疗组服用自拟院内抑郁协定方联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西药对照组单独服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进行为期4周的临床治疗观察.使用汉密顿抑郁量表以及药物不良反应量表分别评定两组各个病例的临床疗效和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4周末两组的汉.密顿抑郁量表分值与治疗前比较均有降低,治疗4周末中西药合用治疗组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减分率高于西药对照组[(0.71±4.36)分和(0.52±3.45)分.t=2.54.P=0.03];中西药合用治疗组药物不良反应量表得分值明显低于西药对照组[(8.42±5.30)分和(16.01±7.02)分,t=3.25,P=0.02]。结论中西医结合药物治疗比单用西药治疗老年期抑郁症患者疗效更好、不良反应更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中西医结合
原文传递
精神科开放式病房的护理风险评估与管理对策 被引量:4
4
作者 林美容 《中国民康医学》 2012年第22期2813-2813,2817,共2页
精神科的治疗不但注重于生物学治疗,更注重生物、心 理、社会相结合的治疗原则[1]。精神科开放式病房是社会和 患者的需求,但在开放式病房中护理风险管理是一大难点。 本文对开放式病房住院患者的风险评估进行分析,提出护理 对策... 精神科的治疗不但注重于生物学治疗,更注重生物、心 理、社会相结合的治疗原则[1]。精神科开放式病房是社会和 患者的需求,但在开放式病房中护理风险管理是一大难点。 本文对开放式病房住院患者的风险评估进行分析,提出护理 对策,以保障患者的安全,减少护理纠纷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科开放式病房 护理风险评估 管理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情志护理在精神科开放式病房的作用 被引量:3
5
作者 林美容 《内蒙古中医药》 2014年第36期156-157,共2页
《古书医言》所言":忧悲焦心,积乃成疾"。明确地指出了,喜、怒、忧、思、悲、恐、惊等情志表现,如果过于强烈或时间过长地刺激于人体,超过人体生理活动所能调节的范围就可能致病,如果长时间压抑内心的感情,没有使其宣泄释放出... 《古书医言》所言":忧悲焦心,积乃成疾"。明确地指出了,喜、怒、忧、思、悲、恐、惊等情志表现,如果过于强烈或时间过长地刺激于人体,超过人体生理活动所能调节的范围就可能致病,如果长时间压抑内心的感情,没有使其宣泄释放出来,则更容易得病。在精神病患者身上,情志不畅可谓是患病的主因,所以精神科的治疗不但要注重生物学治疗,更应注重生物、心理、社会相结合的治疗原则。在精神科开放式病房中重视情志护理将有利于护患间的和谐,有利于病房的安全管理,有利于促进患者的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志护理 精神科开放式病房 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药结合干预阿尔茨海默病抑郁症状效果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谢彬 黄志源 +2 位作者 林多朵 杨福龙 谢奕彬 《神经药理学报》 2020年第5期5-8,共4页
目的:探析阿尔茨海默病伴发抑郁症状患者采取针药结合治疗的效果。方法:将厦门市仙岳医院2017年12月~2019年12月收治的60例阿尔茨海默病伴发抑郁症状的患者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分成对照组(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针刺结合孔圣枕中丹加味... 目的:探析阿尔茨海默病伴发抑郁症状患者采取针药结合治疗的效果。方法:将厦门市仙岳医院2017年12月~2019年12月收治的60例阿尔茨海默病伴发抑郁症状的患者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分成对照组(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针刺结合孔圣枕中丹加味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iation,MMSE)及治疗总有效率等指标。结果: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SDS评分、HAMD评分明显较低(P<0.05);观察组患者MMSE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针刺结合孔圣枕中丹加味用于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治疗中能获得较为理想的效果,能够促使患者的抑郁症状明显改善,从而改善其精神状态,提升治疗效果,对改善患者治疗预后有着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抑郁 针刺 孔圣枕中丹加味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元化呼吸锻炼在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4
7
作者 林燕萍 陈丽文 +1 位作者 陈添花 蒋海燕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21年第4期168-169,共2页
吞咽障碍常发生于脑卒中、帕金森、肌萎缩侧索硬化、鼻咽癌、老年等患者,而最常见于脑卒中患者。曾有报道指出,有64%~78%的急性脑卒中患者出现吞咽障碍,从而引发脱水消瘦、吸入性肺炎、发热、营养不良、抵抗力下降以及一系列心理问题等... 吞咽障碍常发生于脑卒中、帕金森、肌萎缩侧索硬化、鼻咽癌、老年等患者,而最常见于脑卒中患者。曾有报道指出,有64%~78%的急性脑卒中患者出现吞咽障碍,从而引发脱水消瘦、吸入性肺炎、发热、营养不良、抵抗力下降以及一系列心理问题等,严重危及患者的生命[1]。正常的吞咽过程需要一系列有序的气道保护、环咽肌的开放和食糜的推进[2]。在临床工作中,常规的吞咽康复手段常常是直接训练和针对具体问题进行的间接训练。常规康复方法只针对周围神经和肌肉的感觉和运动的刺激,忽略呼吸训练对吞咽障碍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吞咽障碍 肌萎缩侧索硬化 吸入性肺炎 呼吸锻炼 呼吸训练 脑卒中患者 帕金森 吞咽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森塔尔效应的护理干预对腰椎术后患者康复及心理状况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颜巧观 王彦伟 苏速明 《西藏医药》 2021年第3期121-123,共3页
目的探讨基于罗森塔尔效应的护理干预对腰椎术后患者康复及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2例行腰椎骨折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观... 目的探讨基于罗森塔尔效应的护理干预对腰椎术后患者康复及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2例行腰椎骨折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患者予以基于罗森塔尔效应的护理干预。干预4周后,观察两组干预后的SAS、SDS、VAS、JOA、ADL、生活质量和PSQI评分的差异性,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干预后SAS、SD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更低(P<0.05);JOA和ADL得分较对照组明显更高(P<0.05);观察组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更高,PSQI得分较对照组明显更低(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罗森塔尔效应的护理干预可积极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缓解疼痛程度,提高腰椎功能、改善其生活质量和睡眠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森塔尔效应 心理状况 护理干预 腰椎手术 康复情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抑郁症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6
9
作者 颜巧观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7年第24期145-147,共3页
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抑郁症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抑郁症患者96例,对照组47例予常规护理;观察组49例在此基础上接受综合性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差... 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抑郁症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抑郁症患者96例,对照组47例予常规护理;观察组49例在此基础上接受综合性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差异。结果观察组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和生活均有所改善,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抑郁症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用药依从性,并进一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性护理干预 抑郁症 治疗依从性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气安神针法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2
10
作者 谢彬 黄志源 《中国当代医药》 2019年第36期107-109,共3页
目的探讨调气安神针法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 目的探讨调气安神针法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调气安神针法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情况以及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的HAMD与HAM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HAMD与HAMA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HAMD与HAM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57,P=0.692)。结论调气安神针法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能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法 抑郁症 艾司西酞普兰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按揉天枢、大巨、归来穴改善精神疾病患者排便困难效果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1
作者 潘水仙 林美容 +2 位作者 徐秀瑛 杨宝雪 杜真治 《内科》 2017年第6期821-822,832,共3页
目的探讨按揉天枢、大巨、归来穴改善服用精神药物患者排便困难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4月至2015年11月在我院精神科住院治疗的因精神药物引起排便困难的患者61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31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 目的探讨按揉天枢、大巨、归来穴改善服用精神药物患者排便困难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4月至2015年11月在我院精神科住院治疗的因精神药物引起排便困难的患者61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31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精神科常规预防便秘护理,干预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按揉天枢、大巨、归来穴预防便秘。使用便秘症状积分法评估干预前、干预后第2周及第4周两组患者的排便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干预前的便秘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第2周及第4周,干预组患者便秘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干预组男、女患者干预前、干预后第2周及第4周便秘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精神药物引起便秘患者,无论男女按揉天枢、大巨、归来穴能够有效改善便秘症状,缓解排便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便秘 精神药物 护理 天枢穴 大巨穴 归来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理用药指导对精神病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小红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2年第10期60-63,共4页
目的研究合理用药指导对精神病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0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精神病患者110例,按照1:1比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的原则将其分为两组,每组55例。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实施常规用药指导、合理用药指导,... 目的研究合理用药指导对精神病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0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精神病患者110例,按照1:1比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的原则将其分为两组,每组55例。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实施常规用药指导、合理用药指导,对比两种方法在干预效果方面的异同。结果(1)两组干预后患者的用药依从性评分较干预前均明显提高,并且干预后观察组的用药依从性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干预后和干预前相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均有提高,而观察组干预后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的患者家属满意度与对照组相比相对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精神病患者实施合理用药指导可提高其用药依从性和生活质量,且家属满意度高,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理用药指导 精神病 用药依从性 生活质量 家属满意度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拟益麦桃红颗粒治疗抗精神病药所致高泌乳素血症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黄志源 谢彬 +7 位作者 陈进东 夏玉平 杨福龙 唐丰 谢加奖 苏志斌 谢彦颖 刘珂君 《中医药通报》 2018年第3期54-56,38,共4页
目的:探讨自拟益麦桃红颗粒对抗精神病药所致高泌乳素血症女性患者血清泌乳素及月经的影响。方法:将60例抗精神病药所致高泌乳素血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予自拟益麦桃红颗粒和溴隐亭口服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泌乳素水平的变化... 目的:探讨自拟益麦桃红颗粒对抗精神病药所致高泌乳素血症女性患者血清泌乳素及月经的影响。方法:将60例抗精神病药所致高泌乳素血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予自拟益麦桃红颗粒和溴隐亭口服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泌乳素水平的变化和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评定其疗效及副反应。结果:自拟益麦桃红颗粒与溴隐亭均能显著降低抗精神病药所致高泌乳素血症患者血清泌乳素水平,两组在统计学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临床有效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自拟益麦桃红颗粒在降低抗精神病药所致高泌乳素血症患者血清泌乳素上具有与溴隐亭同样的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精神病药 高泌乳素血症 泌乳素 颗粒剂 溴隐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味桃红四物汤联合安宫黄体酮治疗抗精神病药物所致闭经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4
作者 马增明 《光明中医》 2021年第7期1078-1080,共3页
目的研究加味桃红四物汤合安宫黄体酮片治疗由抗精神病药物导致闭经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由抗精神病药物导致闭经的60例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治疗组30例。2组均口服安宫黄体酮片,治疗组在口服上述药物同时加用加味桃红四... 目的研究加味桃红四物汤合安宫黄体酮片治疗由抗精神病药物导致闭经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由抗精神病药物导致闭经的60例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治疗组30例。2组均口服安宫黄体酮片,治疗组在口服上述药物同时加用加味桃红四物汤,4周为一个对照疗程,持续服用2个疗程;观察2组月经情况,分析比较2组治疗前和治疗4周,8周后泌乳素(PRL)指标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优于对照组的76.7%(P <0.05);2组患者治疗4周,8周后PRL都有降低(P <0.05),治疗组治疗后的PRL显然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加味桃红四物汤联合安宫黄体酮片治疗抗精神病药物所致闭经的疗效比单用安宫黄体酮片效果好,能改善患者PRL指标和临床症状,为临床治疗药源性闭经提供新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红四物汤 闭经 抗精神病药物 安宫黄体酮片 中西医结合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联用度洛西汀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5
作者 谢彦颖 《光明中医》 2016年第4期557-559,共3页
目的观察针刺联用度洛西汀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引起的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在病人原有的用药基础上,给予盐酸度洛西汀肠溶胶囊,剂量为60mg/日,同时根据中医辨证分型配合针刺。主穴:梁丘、曲泉、阳关。1行痹:配合血海、三阴交;2痛痹:配合阳... 目的观察针刺联用度洛西汀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引起的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在病人原有的用药基础上,给予盐酸度洛西汀肠溶胶囊,剂量为60mg/日,同时根据中医辨证分型配合针刺。主穴:梁丘、曲泉、阳关。1行痹:配合血海、三阴交;2痛痹:配合阳陵泉,犊鼻;3着痹:配合阴陵泉、足三里。每天1次,6天为一个疗程,每个疗程结束后休息1天,共4个疗程。疗效标准采用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评分减分率(治疗前评分-治疗后评分)/治疗前评分×100%评估。结果疗程结束后,未见病例脱落,所有患者均能配合完成治疗,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其中,痊愈1例,显效6例,好转4例,无效0例,显愈率(痊愈+显效)达70%。结论针刺联用度洛西汀能很大程度上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但因观察周期较短,样本量偏少,下阶段可进行大样本、多时间点的疗效评定的相关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度洛西汀 抑郁 类风湿性关节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MS对焦虑小鼠海马与前额叶皮层锥体神经元兴奋/抑制平衡的影响
16
作者 朱传安 陈进东 +2 位作者 杨海永 夏玉平 黄志源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814-819,共6页
目的:探索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性刺激(CUMS)所致焦虑障碍小鼠额叶皮层与海马锥体神经元兴奋/抑制(E/I)平衡的变化。方法:24只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区组分为对照组(CTRL)与模型组(CUMS),每组12只。CUMS组小鼠进行为期21 d的应激,包括束缚1 ... 目的:探索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性刺激(CUMS)所致焦虑障碍小鼠额叶皮层与海马锥体神经元兴奋/抑制(E/I)平衡的变化。方法:24只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区组分为对照组(CTRL)与模型组(CUMS),每组12只。CUMS组小鼠进行为期21 d的应激,包括束缚1 h、昼夜颠倒24 h、温水强迫游泳5 min、禁食/禁水24 h、潮湿环境饲养18 h、摇晃鼠笼30 min、白噪音1 h、社交应激10 min,CTRL组小鼠正常饲养。随后进行焦虑相关行为学及全细胞记录检测。结果:与CTRL组比较,CUMS组小鼠旷场试验中进入中央区时间明显减少(P<0.01),高架十字迷宫实验中进入开臂的时间明显减少(P<0.01)、次数明显减少(P<0.01),闭臂停留时间明显增加(P<0.01),小鼠dlPFC、mPFC、vCA1锥体神经元sEPSC频率、电容量与E/I比值均明显增加(P<0.01),sEPSC幅度、sIPSC频率、幅度、电容量均无明显改变(P>0.05);而小鼠dCA1锥体神经元sEPSC与sIPSC的频率、幅度、电容量及E/I比值,则均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CUMS所致小鼠焦虑样行为,可能是多脑区参与的结果,主要与dlPFC、mPFC、vCA1脑区的锥体神经元兴奋性增加有关,而与dCA1脑区似乎关系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虑障碍 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性应激 前额叶皮层 海马 兴奋/抑制平衡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叶提取物对抑郁模型小鼠内侧前额叶皮质氧化应激及锥体神经元兴奋/抑制平衡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朱传安 张贤华 +7 位作者 陈进东 夏玉平 黄志源 马增明 谢彬 谢彦颖 谢奕彬 李桂文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10-217,共8页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ginkgo biloba extract,GBE)对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性应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CUMS)所致抑郁模型小鼠内侧前额叶皮层(medial prefrontal cortex,mPFC)氧化应激及锥体神经元兴奋/抑制(excitatory/i...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ginkgo biloba extract,GBE)对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性应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CUMS)所致抑郁模型小鼠内侧前额叶皮层(medial prefrontal cortex,mPFC)氧化应激及锥体神经元兴奋/抑制(excitatory/inhibitory,E/I)平衡的影响。方法:48只SPF级7周龄雄性C57BL/6J小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对照+生理盐水组(CTRL+Veh组)、对照+GBE组(CTRL+GBE组)、模型+生理盐水组(CUMS+Veh组)、模型+GBE组(CUMS+GBE组),每组12只小鼠。CUMS+Veh组和CUMS+GBE组小鼠采用CUMS方法建立抑郁模型,造模期间CTRL+GBE组和CUMS+GBE组小鼠给予腹腔注射GBE(70 mg/kg,1次/d),CTRL+Veh组和CUMS+Veh组小鼠无应激、腹腔注射等体积0.9%氯化钠溶液。造模结束后采用糖水偏爱实验、强迫游泳实验、悬尾实验检测小鼠抑郁行为,采用旷场实验检测小鼠自主运动、探索能力、焦虑行为。采用分光光度计法检测mPFC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与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水平,全细胞记录检测神经元E/I平衡,包括自发性兴奋性突触后电流(spontaneous excitatory postsynaptic currents,sEPSC)与自发性抑制性突触后电流(spontaneous inhibitory postsynaptic currents,sIPSC)。采用SPSS 23.0进行数据管理和统计分析,所有数据采用双因素(是否给予GBE,是否给予CUMS造模,用GBE×CUMS表示)方差分析进行统计。结果:(1)行为学结果显示:小鼠旷场中央区活动时间及运动总距离、糖水偏爱率比较,GBE×CUMS交互作用显著(F=24.90,4.82,3.91,均P<0.05)。简单效应分析结果显示,CUMS+Veh组小鼠旷场中央区活动时间[(47.15±3.58)s]及运动总距离[(19.33±0.86)m]、糖水偏爱率[(59.11±8.79)%]均低于CTRL+Veh组[(61.55±2.49)s、(23.24±1.21)m、(84.02±7.45)%](均P<0.01),CUMS+GBE组[(56.51±3.53)s、(20.75±1.31)m、(70.80±11.79)%]均高于CUMS+Veh组(均P<0.05)。各组小鼠的强迫游泳不动时间和悬尾不动时间比较,GBE×CUMS交互作用显著(F=85.53,83.39,均P<0.01),CUMS+Veh组强迫游泳与悬尾实验的不动时间均高于CTRL+Veh组(均P<0.01),CUMS+GBE组均低于CUMS+Veh组(均P<0.05)。(2)ELISA结果显示:各组小鼠mPFC中SOD比较,GBE×CUMS交互作用不显著(F=3.52,P=0.07),GBE和CUMS主效应均显著(F=4.69,46.93,均P<0.05);MDA比较,GBE×CUMS交互作用显著(F=16.61,P<0.01)。CUMS+Veh组SOD的表达量低于CTRL+Veh组(P<0.01),CUMS+GBE组SOD的表达量高于CUMS+Veh组(P<0.05);CUMS+Veh组MDA表达量高于CTRL+Veh组(P<0.01),CUMS+GBE组低于CUMS+Veh组(P<0.01)。(3)全细胞记录结果显示:sEPSC频率、电容量比较,4组小鼠GBE×CUMS交互作用显著(F=5.45,6.94,均P<0.05)。CUMS+Veh组sEPSC频率、电容量均低于CTRL+Veh组(均P<0.01),CUMS+GBE组均高于CUMS+Veh组(均P<0.05);sIPSC频率、电容量比较,4组小鼠GBE×CUMS交互作用显著(F=7.78,8.96,均P<0.01)。CUMS+Veh组sIPSC频率、电容量均高于CTRL+Veh组(均P<0.01);CUMS+GBE组均低于CUMS+Veh组(均P<0.01);sEPSC/sIPSC比值,4组小鼠GBE×CUMS交互作用显著(F=5.45,P=0.02)。CUMS+Veh组sEPSC/sIPSC比值(0.09±0.01)低于CTRL+Veh组(0.28±0.04)(P<0.01),CUMS+GBE组sEPSC/sIPSC比值(0.14±0.03)高于CUMS+Veh组(P<0.05)。结论:银杏叶提取物可以改善CUMS所致小鼠抑郁样行为,同时降低抑郁小鼠内侧前额叶皮层氧化应激、提高锥体神经元兴奋/抑制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 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性应激 氧化应激 自发性兴奋性突触后电流 自发性抑制性突触后电流 小鼠
原文传递
综合治疗对麻痹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蒋海燕 林美容 彭锋 《慢性病学杂志》 2020年第2期277-278,281,共3页
目的青霉素并辅以改善认知和(或)控制精神症状治疗对麻痹性痴呆(general paresis,GP)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连续纳入33例接受规范青霉素并辅以改善认知和(或)控制精神症状治疗的GP患者,比较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的简易智力状... 目的青霉素并辅以改善认知和(或)控制精神症状治疗对麻痹性痴呆(general paresis,GP)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连续纳入33例接受规范青霉素并辅以改善认知和(或)控制精神症状治疗的GP患者,比较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的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及蒙托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的改变情况,统计学分析方法选用配对t检验或配对的Wilcoxon秩和检验。结果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4.8±7.8)岁。治疗后患者的MMSE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升高[(12.00±5.17)vs(14.18±4.99),P<0.001];同样,治疗后患者的MoCA测量评分亦较治疗前明显升高[7.00(3.00~12.00)vs 9.00(5.00~13.00),P<0.001]。结论规范的青霉素辅以改善认知、控制精神症状能明显改善GP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痹性痴呆 认知障碍 疗效 青霉素
原文传递
氨磺必利对急性期精神分裂症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9
作者 夏玉平 陈进东 +1 位作者 章家新 谢彦颖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2016年第5期794-796,812,共4页
目的探讨氨磺必利对急性期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86例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3例,试验组口服氨磺必利片;对照组口服奥氮平片,6周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两组患者疗效... 目的探讨氨磺必利对急性期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86例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3例,试验组口服氨磺必利片;对照组口服奥氮平片,6周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两组患者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各时段PANSS阳性因子、阴性因子、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期间血糖、总胆固醇波动较试验组明显,试验组治疗期间QTc逐渐升高(P<0.05)。试验组椎体外系反应、嗜睡、肝功能异常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氨磺必利与奥氮平对急性精神分裂症疗效相当,且氨磺必利对血糖、血脂影响更小,安全性较高。但氨磺必利对QT期的延长作用影响较为明显,用药期间需要对心电图进行持续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磺必利 奥氮平 急性期 精神分裂症 不良反应
原文传递
健身气功八段锦辅助治疗慢性失眠症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5
20
作者 吴瑶玲 蒋海燕 +1 位作者 邓金煌 仝素萍 《慢性病学杂志》 2022年第3期449-451,共3页
目的探讨健身气功八段锦(以下简称八段锦)辅助治疗慢性失眠症(chronic insomnia,CI)的临床疗效。方法前瞻性连续收集124例CI患者,依据自愿原则分为治疗组(n=42)和对照组(n=82)。对照组按《中国失眠症诊断和治疗指南(2017版)》推荐的药... 目的探讨健身气功八段锦(以下简称八段锦)辅助治疗慢性失眠症(chronic insomnia,CI)的临床疗效。方法前瞻性连续收集124例CI患者,依据自愿原则分为治疗组(n=42)和对照组(n=82)。对照组按《中国失眠症诊断和治疗指南(2017版)》推荐的药物方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八段锦辅助疗法。分别于治疗前、治疗6周和治疗12周后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估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结果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发现,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时间效应、组间效应和交互效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PSQ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4);治疗6周和12周后治疗组的PSQI评分均较对照组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0.001)。结论联合标准药物方案和八段锦练习治疗CI明显优于单纯的标准药物方案治疗,辅助练习6周的八段锦即能明显改善CI患者的睡眠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段锦 失眠 睡眠质量 疗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