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红外内腔式单谐振光参变振荡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
作者 林洪沂 黄晓桦 +2 位作者 许英朝 黄海波 檀慧明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56-760,803,共6页
中红外全固态光参变振荡器,由于其宽的调谐范围、低阈值、高效率、高重复率及小型化的优点,在光电对抗、激光雷达、激光测距、光谱测量以及在环境监测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全固态中红外激光器一直是激光技术研究的热点。介绍了基... 中红外全固态光参变振荡器,由于其宽的调谐范围、低阈值、高效率、高重复率及小型化的优点,在光电对抗、激光雷达、激光测距、光谱测量以及在环境监测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全固态中红外激光器一直是激光技术研究的热点。介绍了基于双折射相位匹配晶体(如砷酸钛氧钾和磷酸钛氧钾)和准相位匹配晶体(如周期极化磷酸钛氧钾、周期极化砷酸钛氧钾和周期极化铌酸锂)的中红外内腔单谐振光参变振荡器的国内外一些最新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光学 光参变振荡器 中红外激光 可调谐激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原子链的几何结构与电子性质研究
2
作者 沈汉鑫 朱文章 黄剑平 《厦门理工学院学报》 2011年第3期26-31,共6页
基于第一性原理方法研究Cr原子链可能形成的几何结构与电子性质.计算表明:Cr原子链可形成线性型、二聚化型、平面之字型和梯型等一维原子链.梯型结构的原子链结合能最大,稳定性最好,二聚化型结构次之,然后是大角度的之字型结构、小角度... 基于第一性原理方法研究Cr原子链可能形成的几何结构与电子性质.计算表明:Cr原子链可形成线性型、二聚化型、平面之字型和梯型等一维原子链.梯型结构的原子链结合能最大,稳定性最好,二聚化型结构次之,然后是大角度的之字型结构、小角度的之字型结构,线性结构的结合能最小.其中二聚化结构原子链的能带表现出间接带隙的特征,大角度之字型结构原子链为半金属性,小角度之字型结构原子链的能带则表现为较强的金属性.同时还讨论了这些结构的相对稳定性以及各链式结构的电子能带、电荷密度等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原子链 结构稳定性 电子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腔中红外低阈值PPMgLN光学参量振荡器 被引量:3
3
作者 林洪沂 许英朝 +2 位作者 黄晓桦 苏少昌 檀慧明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098-1100,共3页
在理论上对内腔连续单谐振光学参量振荡器(ICSRO)的运转特性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并在实验采用LD泵浦的连续Nd∶YVO4激光器作为泵浦源,实现了PPMgLN晶体准相位匹配,获得了低阈值高效率ICSRO。光学参量器的阈值仅为3.1 W(808 nm);在泵浦光5 ... 在理论上对内腔连续单谐振光学参量振荡器(ICSRO)的运转特性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并在实验采用LD泵浦的连续Nd∶YVO4激光器作为泵浦源,实现了PPMgLN晶体准相位匹配,获得了低阈值高效率ICSRO。光学参量器的阈值仅为3.1 W(808 nm);在泵浦光5 W时,获得了370 mW连续中红外激光输出,540 mW信号光输出,总的光光转化效率达到18.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参量振荡器 PPMGLN晶体 连续中红外 可调谐激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检测三次位相板的反射式计算全息图的占空比 被引量:2
4
作者 许英朝 张新 +1 位作者 林洪沂 朱文章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59-362,共4页
为了在检测实验中获得最佳对比度的干涉条纹,从标量衍射理论出发,研究了条纹对比度和反射式计算全息图(CGH)占空比的函数关系。以检测三次位相板用的反射式Cr-玻璃CGH为例,计算了对比度最大为99.4%时CGH的占空比为0.5。我们采用电子束... 为了在检测实验中获得最佳对比度的干涉条纹,从标量衍射理论出发,研究了条纹对比度和反射式计算全息图(CGH)占空比的函数关系。以检测三次位相板用的反射式Cr-玻璃CGH为例,计算了对比度最大为99.4%时CGH的占空比为0.5。我们采用电子束光刻技术制作了检测三次位相板的CG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衍射光学 计算全息图(CGH) 占空比 条纹对比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阈值高效率中红外可调谐连续波PPMgLN光学参量振荡器(英文) 被引量:1
5
作者 林洪沂 黄晓桦 +2 位作者 许英朝 王灵婕 檀慧明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31-35,共5页
报道了一种基于周期性极化晶体PPMgLN、连续波、线性外腔结构、宽带可调谐单谐振光学参量振荡器。泵浦源采用LDA端面泵浦的Nd:YVO4连续波1.064μm激光器,并通过优化泵浦光与信号光的模式匹配,获得了低阈值、高效率的中红外激光输出。光... 报道了一种基于周期性极化晶体PPMgLN、连续波、线性外腔结构、宽带可调谐单谐振光学参量振荡器。泵浦源采用LDA端面泵浦的Nd:YVO4连续波1.064μm激光器,并通过优化泵浦光与信号光的模式匹配,获得了低阈值、高效率的中红外激光输出。光参量振荡阈值仅为1.09W,是目前采用外腔结构所报道的最低值。在泵浦功率4.55W时,可以获得最大功率为346.8mW、波长为3.202μm激光输出,中红外光的光光转化效率达到了7.6%。并通过改变PPMgLN晶体的极化周期,可以实现中红外2.98~4.19μm宽带可调谐激光输出。此中红外激光器结构简单紧凑,可以室温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红外连续激光 光学参量振荡器 准相位匹配 PPMGLN晶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图形的黑体辐射三大基本定律关系阐述 被引量:4
6
作者 徐代升 王元樟 《物理与工程》 2012年第5期8-11,共4页
运用Matlab可视化语言编程,绘制了表征普朗克辐射公式物理意义的图形.通过对该图形曲线的深入分析,直观地阐明了维恩位移定律和斯忒藩-玻尔兹曼定律与普朗克辐射公式的关系及这两个定律的物理含义;又从图形出发,采用数值计算方法,求解... 运用Matlab可视化语言编程,绘制了表征普朗克辐射公式物理意义的图形.通过对该图形曲线的深入分析,直观地阐明了维恩位移定律和斯忒藩-玻尔兹曼定律与普朗克辐射公式的关系及这两个定律的物理含义;又从图形出发,采用数值计算方法,求解得到工程实践中所关心的波段辐射出射度参数,以及光电探测器优化选择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度学 黑体辐射 波段辐出度 MATLA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功率LED封装散热关键问题的仿真 被引量:6
7
作者 李爱玉 朱文章 《厦门理工学院学报》 2011年第4期10-13,22,共5页
基于ANSYS有限元软件对目前3种典型LED封装结构的温度场进行模拟分析.通过比较得出,优化封装结构可以有效地提高LED散热性能,途径最佳的是减少热沉数量,次之为降低热沉热阻;经与热对流方式对LED散热效果比较,发现优化封装结构降低结温... 基于ANSYS有限元软件对目前3种典型LED封装结构的温度场进行模拟分析.通过比较得出,优化封装结构可以有效地提高LED散热性能,途径最佳的是减少热沉数量,次之为降低热沉热阻;经与热对流方式对LED散热效果比较,发现优化封装结构降低结温的效果并不明显.而在可实现的光转换效率下,经过必要的选材优化后,强制对流是最有效解决散热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功率LED 散热 封装结构 有限元 对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见光波长颜色映射关系的棱镜色散现象写真 被引量:2
8
作者 徐代升 甘亮勤 杜旭日 《井冈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第1期27-30,共4页
探讨了用计算机真实再现棱镜色散现象的技术。以Dan Bruton的工作为基础,依据MATLAB颜色显示法,建立了可见光波长与RGB的映射关系,实现了可见光波长颜色在显示屏上的再现。运用所建立映射关系,结合白光通过棱镜之光路追迹,真实再现了棱... 探讨了用计算机真实再现棱镜色散现象的技术。以Dan Bruton的工作为基础,依据MATLAB颜色显示法,建立了可见光波长与RGB的映射关系,实现了可见光波长颜色在显示屏上的再现。运用所建立映射关系,结合白光通过棱镜之光路追迹,真实再现了棱镜色散现象,实现了棱镜色散现象写真。进一步将上述方法运用于白光入射两个完全一样、相互倒置摆放棱镜实验现象仿真,得到了各色光从红到紫平行于入射白光依次从第二块棱镜出射的正确实验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光学 棱镜 光色散现象 光路追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检测三次位相板的新型零位补偿器的设计
9
作者 许英朝 张鹰 +2 位作者 林洪沂 朱文章 张新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82-585,共4页
三次位相的波前编码位相板是一种非旋转对称光学元件。对于其面形及整个元件的检测,虽然目前通用的方式还是采用轮廓仪的接触式测量,但采用非接触式的干涉测量,具有快速、简洁、可避免待测元件的面形不受损伤等优点。非接触式的测量方法... 三次位相的波前编码位相板是一种非旋转对称光学元件。对于其面形及整个元件的检测,虽然目前通用的方式还是采用轮廓仪的接触式测量,但采用非接触式的干涉测量,具有快速、简洁、可避免待测元件的面形不受损伤等优点。非接触式的测量方法,可以采用计算全息图进行零位补偿,但计算全息图的制作价格相对较高。我们根据三次位相波前编码板的面形特点,得到一种新型的零位补偿方式,并给出了设计实例,并进行了实验验证,该补偿器全部由球面镜组成,易于加工,且成本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次位相板 面形检测 零位补偿 光学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折射率差聚合物阵列波导光栅的设计与制作
10
作者 许英朝 《厦门理工学院学报》 2010年第1期32-35,共4页
分析了阵列波导光栅的结构、原理,并在Si基衬底上根据大折射率差的新型聚合物材料设计并制作了8×8的阵列波导光栅波分复用器件.波分复用器的中心波长为1551.4nm,输出波长间隔Δλ为0.8nm.制作的器件的插入损耗在中心波长处的测试... 分析了阵列波导光栅的结构、原理,并在Si基衬底上根据大折射率差的新型聚合物材料设计并制作了8×8的阵列波导光栅波分复用器件.波分复用器的中心波长为1551.4nm,输出波长间隔Δλ为0.8nm.制作的器件的插入损耗在中心波长处的测试结果约为9dB,相邻通道的串扰测量值小于-25dB.器件的尺寸为0.9cm×1.8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阵列波导光栅 大折射率差 聚合物 串扰 插入损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