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77篇文章
< 1 2 6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温等离子体在口腔颌面部疾病治疗的机制研究
1
作者 邓浩 阿丽米热·阿里甫 +5 位作者 张昊 孙小钦 刘卓 杨秀秀 韩琪 陈宇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5年第2期201-205,共5页
低温等离子体技术作为等离子体医学的核心,凭借其富含的活性氧与活性氮成分及常温应用特性,在口腔医学领域展现出广泛应用潜力。低温等离子体不仅可用于改性牙科材料及牙体硬组织,还能有效调节口腔菌群、减轻口腔黏膜炎症、抑制头颈部... 低温等离子体技术作为等离子体医学的核心,凭借其富含的活性氧与活性氮成分及常温应用特性,在口腔医学领域展现出广泛应用潜力。低温等离子体不仅可用于改性牙科材料及牙体硬组织,还能有效调节口腔菌群、减轻口腔黏膜炎症、抑制头颈部肿瘤生长及调控头颈免疫微环境。但是,人体颌面部结构复杂,特别是牙列与口腔微生物种群的多样性增加了低温等离子体治疗机制的复杂性。本文全面总结了低温等离子体在口腔医学的应用现状,探讨其作用机制及当前面临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常压低温等离子体 口腔鳞状细胞癌 创面愈合 牙科材料 口腔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连素的生物学功能及治疗口腔疾病研究的进展 被引量:11
2
作者 崔钰嘉 孙建勋 周学东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1期115-120,共6页
黄连素(小檗碱)是从黄连、三颗针、黄柏等天然药物中提取的异喹啉类生物碱,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能够有效地抗惊厥、抗高血压、抗肿瘤、抗抑郁、抗炎、降血脂、降血糖等。近年来,由于其丰富的生物学功能,人们逐渐发掘出黄连素用于治疗口... 黄连素(小檗碱)是从黄连、三颗针、黄柏等天然药物中提取的异喹啉类生物碱,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能够有效地抗惊厥、抗高血压、抗肿瘤、抗抑郁、抗炎、降血脂、降血糖等。近年来,由于其丰富的生物学功能,人们逐渐发掘出黄连素用于治疗口腔疾病的潜力,研究其与龋病、根尖周炎、牙周病、口腔黏膜病、颌面部肿瘤的关系。本文就黄连素的生物学功能和其在口腔领域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为进一步研究黄连素在治疗口腔疾病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连素 龋病 根尖周炎 牙周炎 口腔黏膜病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唾液蛋白质糖基化及其与全身和口腔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3
作者 马瑞 彭显 +1 位作者 徐屹 段丁瑜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36-341,共6页
蛋白质糖基化是重要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方式之一,通过赋予蛋白质各种结构和功能特征而在生命活动中扮演重要角色。唾液作为一种获取简单且无创的生理物质,包含有来自血清、龈沟液、口咽黏膜分泌物的成分。近年来随着相关研究的深入,人... 蛋白质糖基化是重要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方式之一,通过赋予蛋白质各种结构和功能特征而在生命活动中扮演重要角色。唾液作为一种获取简单且无创的生理物质,包含有来自血清、龈沟液、口咽黏膜分泌物的成分。近年来随着相关研究的深入,人们对唾液的认识被不断更新。研究发现,唾液蛋白质可以作为一些疾病的诊断指标,唾液中蛋白质糖基化修饰也与多种疾病状态密切相关。本文就唾液蛋白质糖基化及其与全身和口腔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翻译后修饰 糖基化 唾液 全身系统疾病 口腔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韦荣球菌与口腔疾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4
作者 罗瑜雪 孙蔓琳 +3 位作者 施培磊 刘盼 陈艺尹 彭显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76-582,共7页
韦荣球菌是口腔生物膜的早期定植菌之一,高丰度分布于口腔微生态中。目前在口腔中已检出7种韦荣球菌,其在不同部位、不同患者口腔中存在分布差异。近年来研究发现,韦荣球菌与口腔疾病的关系密切,韦荣球菌有助于变异链球菌的黏附且能分... 韦荣球菌是口腔生物膜的早期定植菌之一,高丰度分布于口腔微生态中。目前在口腔中已检出7种韦荣球菌,其在不同部位、不同患者口腔中存在分布差异。近年来研究发现,韦荣球菌与口腔疾病的关系密切,韦荣球菌有助于变异链球菌的黏附且能分解链球菌代谢产生的乳酸,是被公认的致龋因素之一;韦荣球菌为牙龈卟啉单胞菌提供黏附位点,并可通过促进免疫反应参与牙周病的发生发展;韦荣球菌脂多糖的致病性及代谢产生H2S也与牙髓及根尖周病、口臭等相关。韦荣球菌与疾病的相关性已有研究进行阐释,与相关致病菌的作用机制也有一定进展,但其影响口腔疾病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仍不明确,本文就韦荣球菌与龋病、牙周病等口腔感染性疾病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韦荣球菌 龋病 牙周病 口腔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铈及铈基材料在口腔疾病领域中的应用
5
作者 张滨婧 王剑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2445-2451,共7页
背景:铈(cerium,Ce)是含量最丰富的镧系元素,主要以氧化铈的形式存在。Ce^(3+)和Ce^(4+)两种价态之间快速转化使铈兼具氧化剂和还原剂的作用,具有抗菌、抗炎、促进组织再生和抗肿瘤等多种生物学活性,在口腔医学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目的... 背景:铈(cerium,Ce)是含量最丰富的镧系元素,主要以氧化铈的形式存在。Ce^(3+)和Ce^(4+)两种价态之间快速转化使铈兼具氧化剂和还原剂的作用,具有抗菌、抗炎、促进组织再生和抗肿瘤等多种生物学活性,在口腔医学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目的:概述铈在抗菌、抗炎、促进组织再生及抗肿瘤中的作用和机制,综述近年来铈和铈基材料在口腔材料改性和口腔疾病诊疗中的研究现状和应用前景。方法:以“cerium,ceria,prosthodontics,prosthesis,restorative dentistry,denture,dental implant,caries,endodontics,pulpitis,periodontitis,periodontal diseases,oral cancer”为英文检索词,以“铈,氧化铈,修复,种植,龋齿,龋病,牙髓,牙周炎,牙周疾病,口腔癌”为中文检索词,分别在Web of Science、PubMed、中国知网及万方数据库进行文献检索,检索时限为各数据库建库至2023年。通过分析和阅读文献进行筛选,按照排除筛选标准纳入文献,最终纳入73篇文献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①铈主要通过直接接触细菌、氧化应激和破坏细菌生物膜发挥抗菌作用,同时依赖氧化还原酶模拟活性清除活性氧而发挥抗炎功能,铈的成骨和成血管活性涉及ERK和Wnt等一系列信号通路。②铈的抗菌、抗炎、成骨和成血管活性使其在治疗口腔感染性疾病和促进口腔软硬组织再生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铈的抗肿瘤特性在口腔领域的应用仍存在一定空白。③作为口腔陶瓷材料,氧化铈稳定的氧化锆具有优异的机械物理性能,但透光性较低,适用于制作基底瓷、义齿支架和种植体。④依托铈的生物学活性,铈基材料能够有效促进种植体骨和软组织整合,抑制牙齿脱矿和致龋菌生长,促进牙本质牙髓复合体再生,减轻牙周炎炎症反应并促进牙周组织再生,在种植体表面改性、龋病预防、牙髓炎、牙周疾病和口腔癌的诊疗中均有较大的应用潜力。⑤铈在高浓度和长时间给药的情况下存在潜在的毒性,为进一步扩大铈在口腔临床实际中的应用,铈的生物安全性以及铈基材料适应口腔环境的优化在未来仍需更详尽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铈 口腔医学 口腔修复 口腔种植 龋病 牙髓炎 牙周疾病 口腔癌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动力疗法治疗口腔疾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6
作者 李审绥 吴沉洲 李龙江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15-220,共6页
光动力疗法(PDT)在基础理论和临床应用研究领域发展迅速,其表现出的治疗前景越来越受到广泛的重视。PDT具有微创、低毒副作用、高选择性、重复性好、可保护容貌及重要器官功能等优点,已经成为一种新的治疗手段。随着医学的发展,PDF的适... 光动力疗法(PDT)在基础理论和临床应用研究领域发展迅速,其表现出的治疗前景越来越受到广泛的重视。PDT具有微创、低毒副作用、高选择性、重复性好、可保护容貌及重要器官功能等优点,已经成为一种新的治疗手段。随着医学的发展,PDF的适用领域越来越广泛,为口腔疾病的治疗带来了新的研究方向。本文对PDT的基本原理、治疗要素及在口腔疾病治疗中应用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动力疗法 口腔疾病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齿垢密螺旋体与口腔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彭瑞婷 程磊 彭显 《口腔疾病防治》 2020年第10期664-667,共4页
齿垢密螺旋体(Treponema denticola,T.denticola),是人类口腔中一种重要的密螺旋体致病菌。早期研究发现齿垢密螺旋体与牙周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随着近年来技术手段的发展,众多研究显示齿垢密螺旋体不仅可通过多种机制参与牙周病的发... 齿垢密螺旋体(Treponema denticola,T.denticola),是人类口腔中一种重要的密螺旋体致病菌。早期研究发现齿垢密螺旋体与牙周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随着近年来技术手段的发展,众多研究显示齿垢密螺旋体不仅可通过多种机制参与牙周病的发生发展,而且在多种口腔疾病发生发展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齿垢密螺旋体在牙髓根尖周病、种植体周围疾病中高度检出,其表面蛋白也在口腔肿瘤样本中普遍存在。本文就齿垢密螺旋体在牙周病、牙髓根尖周病、种植体周围疾病、口腔肿瘤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并总结相关作用机制:齿垢密螺旋体可通过糜蛋白酶样蛋白酶复合物(chymotrypsin-like protease complex,CTLP)、主要外鞘蛋白(major outer sheath protein,Mosp)、Td92、LOS等多种表面蛋白引起机体免疫调节紊乱,破坏上皮屏障,诱导骨吸收,促进炎症的发生发展;还可通过表面FhbB脂蛋白逃脱补体介导的杀伤作用;还可能通过调节肿瘤微环境促进口腔肿瘤的发生发展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垢密螺旋体 牙菌斑 感染 牙周炎 牙髓根尖周病 种植体周围疾病 口腔肿瘤 外膜蛋白 糜蛋白酶样蛋白酶复合物 主要外鞘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钛氧钾激光应用于口腔疾病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8
作者 姜雪 黄淡远 廖文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4期456-462,共7页
激光因具有微创、安全、高效等特点而逐渐被运用于临床以辅助或替代传统治疗方法。磷酸钛氧钾激光作为一种新型激光技术,因其波长较短、激光性能较好,且具有热损伤小、切割软组织能力及杀菌力较强、减少麻醉药用量及无痛等优点而被运用... 激光因具有微创、安全、高效等特点而逐渐被运用于临床以辅助或替代传统治疗方法。磷酸钛氧钾激光作为一种新型激光技术,因其波长较短、激光性能较好,且具有热损伤小、切割软组织能力及杀菌力较强、减少麻醉药用量及无痛等优点而被运用于口腔领域。本文综述了磷酸钛氧钾激光在口腔治疗中的特性及应用,以期对其未来的研究方向及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钛氧钾激光 应用特性 口腔疾病 治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唾液外泌体与口腔疾病相关研究进展
9
作者 孙岩 程磊 彭显 《口腔疾病防治》 2022年第4期300-304,共5页
唾液外泌体是指存在于唾液中的直径在30~150 nm的细胞外囊泡。随着近年来技术手段的发展,大量研究揭示唾液外泌体在多种口腔疾病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如唾液外泌体CD9及CD81通过调控细胞粘附及运动促进肿瘤细胞转移、唾液外泌体miR... 唾液外泌体是指存在于唾液中的直径在30~150 nm的细胞外囊泡。随着近年来技术手段的发展,大量研究揭示唾液外泌体在多种口腔疾病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如唾液外泌体CD9及CD81通过调控细胞粘附及运动促进肿瘤细胞转移、唾液外泌体miR⁃24⁃3p通过作用于PER1促进肿瘤细胞增殖、唾液外泌体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ligand 1,PD⁃L1)mRNA抑制炎症组织的破坏等,具有作为诊断口腔癌、牙周炎等口腔疾病的生物标志物的潜能。因此,唾液外泌体可作为口腔疾病潜在的预后和诊断标志物。唾液外泌体除与口腔疾病,如口腔癌、牙周炎、口腔扁平苔藓、干燥综合征等有关外,还同远处部位肿瘤如胰腺癌、肺癌等及系统性疾病如帕金森综合征、炎症性肠病等密切相关;深入研究唾液外泌体对口腔、全身系统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作用,开发唾液外泌体作为疾病诊断的生物标志物的潜力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外囊泡 唾液外泌体 生物标志物 口腔疾病 口腔癌 牙周炎 肿瘤 系统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色念珠菌对口腔黏膜疾病恶性转化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0
作者 廖敏 程磊 +1 位作者 周学东 任彪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31-437,共7页
口腔癌是头颈部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也是全世界十大最流行的恶性病损之一。口腔微生物感染是口腔癌重要的危险因素。白色念珠菌作为口腔最常见的机会性致病真菌,大量流行病学资料证实,白色念珠菌感染与口腔黏膜恶变存在密切联系,而相关动... 口腔癌是头颈部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也是全世界十大最流行的恶性病损之一。口腔微生物感染是口腔癌重要的危险因素。白色念珠菌作为口腔最常见的机会性致病真菌,大量流行病学资料证实,白色念珠菌感染与口腔黏膜恶变存在密切联系,而相关动物实验也证实,白色念珠菌感染能促进上皮癌变。现有研究表明,白色念珠菌可能的促癌机制涉及破坏上皮屏障、产生致癌物质(包括亚硝胺、乙醛)、诱导慢性炎症反应、激活免疫反应等。然而,目前关于这些机制的深入研究还不够充分,一些假说尚存在一定的争议。因此,本文就目前白色念珠菌对口腔黏膜疾病恶性转化作用的相关研究成果作一综述,为进一步的研究和临床口腔癌的防治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色念珠菌 口腔癌 亚硝胺 乙醛 炎症反应 白细胞介素-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微生物与消化系统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1
作者 李博磊 程磊 +1 位作者 周学东 彭显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31-335,共5页
人类微生物组计划使人们对口腔微生物的认识更加深入。口腔微生物不仅在龋病、牙周病、口腔癌等口腔疾病的病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还与其他全身系统疾病关系密切。口腔微生物与消化系统疾病间存在紧密的相关性,可以促进结直肠癌的发生和发... 人类微生物组计划使人们对口腔微生物的认识更加深入。口腔微生物不仅在龋病、牙周病、口腔癌等口腔疾病的病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还与其他全身系统疾病关系密切。口腔微生物与消化系统疾病间存在紧密的相关性,可以促进结直肠癌的发生和发展。本文对口腔微生物与消化系统疾病的研究进展、口腔微生物在消化系统疾病进程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口腔微生物作用于消化系统多脏器的途径进行综述,为口腔微生物与全身系统疾病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微生物 口腔菌群 消化系统疾病 微生物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生菌防治口腔感染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2
作者 李佳桐 周学东 +1 位作者 徐欣 王艳 《口腔疾病防治》 2019年第9期598-602,共5页
口腔感染性疾病常见有龋病、牙周病、白色念珠菌病等。过去几十年,益生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胃肠道领域。近年来,益生菌开始应用于各种口腔疾病的防治,成为口腔疾病防治技术研究的新兴领域,本文对益生菌应用于各类口腔感染性疾病防治的研... 口腔感染性疾病常见有龋病、牙周病、白色念珠菌病等。过去几十年,益生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胃肠道领域。近年来,益生菌开始应用于各种口腔疾病的防治,成为口腔疾病防治技术研究的新兴领域,本文对益生菌应用于各类口腔感染性疾病防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文献复习结果表明,益生菌可通过抑制变异链球菌生长及与其竞争营养和附着位点达到防治龋病的目的;益生菌不仅可以抑制牙周致病菌,减少硫化物的产生,还可调节机体免疫功能从而减轻口臭及牙周炎症;益生菌可通过抑制白色念珠菌的菌丝生长并干扰其黏附,在口腔念珠菌病的防治中发挥作用。目前研究显示益生菌对龋病、牙周病、口臭及口腔念珠菌病有一定的辅助作用,但益生菌在防治口腔感染性疾病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尚不明确,安全性也有待进一步研究,今后可参考肠道益生菌的研究进行口腔益生菌的研究,使益生菌更好地服务于口腔疾病的防治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生菌 乳酸杆菌 口腔感染性疾病 口腔微生态 龋病 牙周病 口臭 口腔念珠菌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黄素介导光动力治疗口腔感染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3
作者 周子伊 任彪 周学东 《口腔疾病防治》 2022年第8期588-593,共6页
姜黄素是一种天然药物,来源广泛、毒性低,具有抗细菌、抗真菌、抗炎等多种药理作用。近年来,姜黄素在口腔感染性疾病防治领域备受关注。单一姜黄素在应用中易降解、水溶性差、生物利用率较低,但它可作为一种天然光敏剂,可介导光动力治... 姜黄素是一种天然药物,来源广泛、毒性低,具有抗细菌、抗真菌、抗炎等多种药理作用。近年来,姜黄素在口腔感染性疾病防治领域备受关注。单一姜黄素在应用中易降解、水溶性差、生物利用率较低,但它可作为一种天然光敏剂,可介导光动力治疗口腔感染性疾病。光动力治疗抗菌效率高,可较好地保护患处的美观和功能。本文就姜黄素介导光动力治疗口腔感染性疾病的研究进行综述。研究结果表明,姜黄素作为天然光敏剂介导光动力治疗,通过增强抗菌能力、提升活性氧物种产量、抑制生物膜形成等方式,对龋病、牙髓根尖周疾病、牙周炎、口腔念珠菌病等口腔感染性疾病展现出良好的治疗作用。深入探究姜黄素介导光动力治疗在不同口腔感染性疾病中的作用机制,为口腔感染性疾病的防治提供新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光动力治疗 光敏剂 龋病 牙髓根尖周疾病 牙周炎 口腔念珠菌病 口腔感染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仿真实验训练模式影响中国口腔医学本科生手部技能获得的研究 被引量:16
14
作者 张岚 柳茜 +4 位作者 邓涵丹 黄定明 张凌琳 王亚 郑庆华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 2020年第5期642-645,650,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Simodont虚拟仿真牙科训练机的模拟训练介入口腔医学龋病学实验室教学的时机和频率对口腔医学生手部技能获得的影响。方法将华西口腔医学院口腔医学专业大四本科生116名,随机分为4组。组1:仿真头模训练与Simodont训练时长... 目的探讨基于Simodont虚拟仿真牙科训练机的模拟训练介入口腔医学龋病学实验室教学的时机和频率对口腔医学生手部技能获得的影响。方法将华西口腔医学院口腔医学专业大四本科生116名,随机分为4组。组1:仿真头模训练与Simodont训练时长及次数11,组2:常规仿真头模训练+1周Simodont训练,组3:1周Simodont训练+常规仿真头模训练,组4仅进行仿真头模训练。训练完成后所有学生进行Simodont考核及离体下颌磨牙Ⅱ类洞预备并完成问卷调查。结果组1 Simodont成绩明显高于组2和组3,组1 II类洞制备成绩明显高于组4。更多学生对Simodont训练效果和训练机应与仿头模11使用的模式给予肯定。结论Simodont训练与仿真头模训练在时间和次数上11的方式有助于龋病学临床操作技能的培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仿真 Simodont 口腔医学 操作技能 窝洞预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银在口腔感染性疾病防治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5
作者 刘丹 任彪 程磊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4期408-413,共6页
纳米银是以纳米技术为基础研制而成的一种新型抗菌产品,因其具有传统无机抗菌剂无法比拟的抗菌效果,安全性高、效力持久,是一种长效性的抗菌剂,故被广泛用于各个领域。在口腔医学领域,纳米银亦被广泛研究与应用,本文就纳米银的抗菌机制... 纳米银是以纳米技术为基础研制而成的一种新型抗菌产品,因其具有传统无机抗菌剂无法比拟的抗菌效果,安全性高、效力持久,是一种长效性的抗菌剂,故被广泛用于各个领域。在口腔医学领域,纳米银亦被广泛研究与应用,本文就纳米银的抗菌机制与特性及其在口腔感染性疾病防治中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银 抗菌机制 口腔感染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噬菌体对口腔疾病发生发展和治疗的影响及机制 被引量:2
16
作者 苟册 贾小玥 +2 位作者 李雨庆 杨燃 邹静 《口腔医学》 CAS 2021年第9期834-838,850,共6页
噬菌体是特异性感染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的病毒,是人类口腔生态系统中具有特异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口腔微生物群落、牙菌斑和咽峡部微生物群落中均匀分布有多种噬菌体,与细菌群落相互作用,维持着口腔微生态系统的稳定。许多研究显示,噬... 噬菌体是特异性感染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的病毒,是人类口腔生态系统中具有特异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口腔微生物群落、牙菌斑和咽峡部微生物群落中均匀分布有多种噬菌体,与细菌群落相互作用,维持着口腔微生态系统的稳定。许多研究显示,噬菌体与口腔疾病的发生发展相关,并且在相关口腔疾病的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对噬菌体在口腔微生物群落中的分布特点及其在口腔疾病发生发展和治疗的作用和机制进行综述,旨在为相关口腔疾病的发病机制及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噬菌体 口腔微生态 口腔疾病 噬菌体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等离子体在口腔微生物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7
作者 孙小钦 王旭 +1 位作者 韩琪 陈宇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2年第4期199-202,共4页
等离子体可以通过氦、氩、氮、氦氧(氦和氧的混合物)和空气等各种气体获得包括臭氧、羟基自由基、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等活性物质,其低温、安全,且具有抗菌、促进伤口愈合的特性,低温等离子体在医学领域拥有巨大的应用潜力。本文综述了... 等离子体可以通过氦、氩、氮、氦氧(氦和氧的混合物)和空气等各种气体获得包括臭氧、羟基自由基、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等活性物质,其低温、安全,且具有抗菌、促进伤口愈合的特性,低温等离子体在医学领域拥有巨大的应用潜力。本文综述了低温等离子体在龋病学、牙髓病学、牙周病学和种植学、伤口愈合和组织修复等口腔医学中潜在应用的研究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等离子体 口腔医学 抗菌 伤口愈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性纳米材料在口腔疾病诊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燕茹 李明云 程磊 《口腔医学》 CAS 2021年第8期732-736,共5页
磁性纳米材料具有多种优良性能,是目前生物医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目前磁性纳米材料已经在一些口腔常见疾病的诊治中开展研究,主要包括:基于磁性纳米材料的电化学免疫方法应用于口腔黏膜病的早期诊断;磁性纳米材料加入纤维支架材料,... 磁性纳米材料具有多种优良性能,是目前生物医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目前磁性纳米材料已经在一些口腔常见疾病的诊治中开展研究,主要包括:基于磁性纳米材料的电化学免疫方法应用于口腔黏膜病的早期诊断;磁性纳米材料加入纤维支架材料,诱导口腔细胞定向分化应用于骨及牙再生研究;磁性纳米颗粒改性的抗菌牙科材料防治口腔感染性疾病。本文回顾了近年来磁性纳米材料应用于常见口腔疾病诊治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纳米材料 口腔黏膜病 口腔再生医学 抗菌牙科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植机器人技术在口腔种植专业临床教学中的应用与展望
19
作者 周炜凯 满毅 +1 位作者 蒋宇寰 王婧 《口腔医学》 2025年第3期213-217,228,共6页
目的将口腔种植机器人应用于口腔种植专业的临床教学中,以期将该技术推广普及并服务于医学教育。方法通过问卷调查评估机器人教学方式效果。结果种植机器人技术在口腔种植专业学生的临床教学应用中有着一定的优势。结论随着数字化种植... 目的将口腔种植机器人应用于口腔种植专业的临床教学中,以期将该技术推广普及并服务于医学教育。方法通过问卷调查评估机器人教学方式效果。结果种植机器人技术在口腔种植专业学生的临床教学应用中有着一定的优势。结论随着数字化种植逐渐普及,新兴的种植机器人技术有着广泛的应用范围和不少优势。将种植机器人技术引入口腔种植专业学生临床教学当中非常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技术 口腔种植 种植机器人 教学改革 混合式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粪肠球菌在口腔及全身系统性疾病中的致病相关因素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20
作者 税钰森 吕潇颖 +1 位作者 李静雅 杨燃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2期225-234,共10页
作为人类口腔中根管再感染和难治性根尖周炎中的主要致病菌,粪肠球菌能够在根管内恶劣的环境中长期生存,对大多数根管治疗药物和清理消毒的方法都具有一定的抗性,是目前根管治疗的棘手之处。除此之外,它还与一些全身系统性感染,如胃肠... 作为人类口腔中根管再感染和难治性根尖周炎中的主要致病菌,粪肠球菌能够在根管内恶劣的环境中长期生存,对大多数根管治疗药物和清理消毒的方法都具有一定的抗性,是目前根管治疗的棘手之处。除此之外,它还与一些全身系统性感染,如胃肠道感染、尿道感染等有关。粪肠球菌的致病性与其对宿主的初始黏附、生物膜形成和入侵感染有关。粪肠球菌主要通过表达各种蛋白和糖脂等黏附相关因子实现初始黏附,随后通过调节各种生物膜相关基因的表达形成成熟的生物膜,以对抗机体的杀伤并实现细胞间的交流,最终定植到人体各个部位乃至引起全身感染。本文就粪肠球菌的致病相关因素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粪肠球菌 根管再感染 难治性根尖周炎 全身系统性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