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医文化的研究方向与核心价值体系 被引量:3
1
作者 罗志强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5年第5期1080-1081,共2页
在中医文化的研究方面应该从历史与现代多重角度出发,并进行调查以判定其真正现状和发展趋势。以人为本、调和致中、天人合一、医乃仁术、大医精诚等理念是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价值。中医文化的发展要立足传统中医医学的学术思想,通过对中... 在中医文化的研究方面应该从历史与现代多重角度出发,并进行调查以判定其真正现状和发展趋势。以人为本、调和致中、天人合一、医乃仁术、大医精诚等理念是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价值。中医文化的发展要立足传统中医医学的学术思想,通过对中医学术思想、内涵的研究,理清中医文化的脉络,明确其地位,才能更好的展现中医文化的核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学 中医文化 核心价值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三焦的几个问题——与九版(新世纪三版)《中医基础理论》商榷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峰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1期94-96,共3页
[目的]研究九版(新世纪三版)《中医基础理论》教材三焦概念的论述问题。[方法]采用逻辑思维的研究方法,以《内经》三焦理论为依据结合现代人体解剖生理学理论,对教材论述三焦理论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教材》对三焦的论述存在着概念违... [目的]研究九版(新世纪三版)《中医基础理论》教材三焦概念的论述问题。[方法]采用逻辑思维的研究方法,以《内经》三焦理论为依据结合现代人体解剖生理学理论,对教材论述三焦理论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教材》对三焦的论述存在着概念违背逻辑学规则;不符合《内经》三焦理论;不符合现代人体解剖生理学理论:①三焦定义概念不符合六腑节六腑定义概念要求,用作腑概念表述缺乏《内经》文献依据,违反了"同一律"的逻辑规则。②未满足《内经》对三焦腑概念的要求,未满足《内经》六腑功能概念的要求以及"同一律"逻辑规则要求。③《教材》对三焦的形态结构对应论述时,文献引用存在证据力不够;形态结构的对应与《内经》水液代谢论述不符,与解剖学器官上的不符,与生理学功能上的不符。[结论]这九版(新世纪三版)《中医基础理论》教材对三焦理论在认识思维上出现概念不清、逻辑思维混乱的现象,值得大家认真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焦 中医基础理论 教材 脏象理论 同一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中医药治疗脾胃病的优势 被引量:7
3
作者 罗平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08年第11期1364-1365,共2页
脾胃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是临床上的常见病与多发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影响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四季脾旺不受邪"、"脾胃内伤,百病由生",故对脾胃病的治疗和研究一直为历代医家所重视。
关键词 脾胃疾病 中医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索食管癌的病变及中医疗法 被引量:1
4
作者 龚建强 《光明中医》 2008年第5期649-650,共2页
关键词 食管癌 中医药疗法 中医肿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中医牟伯樵从心论治咳嗽的经验
5
作者 罗永杰 《陕西中医》 北大核心 1989年第7期291-291,294,共2页
我县名老中医牟伯樵先生,行医40余年,善治内科杂病,对咳嗽的治疗尤有独特的认识,他常从心治咳,收效颇佳。笔者随师学习,略有所得,现整理如下。一、心火上炎,咳嗽舌赤案张某,男,7岁。1968年2月11日住院。患儿咳嗽半月余,近两天来高烧,咳... 我县名老中医牟伯樵先生,行医40余年,善治内科杂病,对咳嗽的治疗尤有独特的认识,他常从心治咳,收效颇佳。笔者随师学习,略有所得,现整理如下。一、心火上炎,咳嗽舌赤案张某,男,7岁。1968年2月11日住院。患儿咳嗽半月余,近两天来高烧,咳嗽气短,鼻翼煽动,小便黄少,今晨起烦躁神昏。诊见唇赤舌绛,有黄豆大溃疡数处,脉细数。辨为热入心营,火热灼肺,急用清营透热,清心开窍之法急救,服清宫汤加桑白皮,冲服安宫牛黄丸,二剂。2月15日神清热退,但咳嗽频作,痰稠不易吐出,口流粘液腥臭。改服泻心导赤散加减:生地20克,木通、黄连、竹叶、贝母各10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从心论治 咳嗽 牟伯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易》与唯象中医学
6
作者 朱昌智 《国医论坛》 1989年第4期7-8,共2页
唯一以现象来分析、归纳、总结、概括事物的本质,从中获得系统的理论叫唯象理论。中医学对临床出现的症状、体征,认识角度不是探索其实质器官的解剖生理、病理,而是探索这些现象与其它现象(如社会状况、自然气候、心理因素等)之间有些... 唯一以现象来分析、归纳、总结、概括事物的本质,从中获得系统的理论叫唯象理论。中医学对临床出现的症状、体征,认识角度不是探索其实质器官的解剖生理、病理,而是探索这些现象与其它现象(如社会状况、自然气候、心理因素等)之间有些什么关系,以及总结人们改善、控制这些临床现象的实践经验,力图用哲理、伦理、天文、地理等知识与医学知识结合,把这些现象讲清楚,用唯象理论来认识、总结、规范医学系统理论,进一步研究人体自身的生理、病理以及诊断、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易 唯象中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医院内部控制中的控制措施
7
作者 朱蔺兰 《财会学习》 2018年第22期250-250,共1页
内部控制是由公司或单位的管理阶层通过具体的规章制度、管理措施、程序规则对单位相互之间的不同分工实施的相互依赖、相互制约、有较大控制能力的关系。内部控制必须是系统、规范,完整的机制,能有效地保证医院资产的安全,也使财务方... 内部控制是由公司或单位的管理阶层通过具体的规章制度、管理措施、程序规则对单位相互之间的不同分工实施的相互依赖、相互制约、有较大控制能力的关系。内部控制必须是系统、规范,完整的机制,能有效地保证医院资产的安全,也使财务方面的各种资料更加完善、真实可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内部控制 控制活动 控制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型肝炎中医证治六法
8
作者 陈江海 《长春中医学院学报》 1989年第1期39-40,共2页
近年来甲型肝受,在我国一些地区有流行趋势,为了探讨本病的证治,现将本人几年来运用湿、热、毒.淤、痰、虚六型的辨证治疗体会,简介如下,仅供同道参考。
关键词 甲型肝炎 辨证论治 中医药疗法 辨证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索中医的辨证施治
9
作者 罗秋平 《光明中医》 2008年第12期2000-2001,共2页
关键词 辨证论治 医话 中医 治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黄柏液涂剂联合双氧水冲洗治疗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效果观察
10
作者 陈小芳 《每周文摘·养老周刊》 2024年第17期0003-0004,共2页
探究分析复方黄柏液涂剂联合双氧水冲洗治疗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01月~2024年01月本院收治的120例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氧氟沙星耳道滴入治疗)与观察组(复方黄柏液涂剂联合双氧水冲洗治疗),对比... 探究分析复方黄柏液涂剂联合双氧水冲洗治疗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01月~2024年01月本院收治的120例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氧氟沙星耳道滴入治疗)与观察组(复方黄柏液涂剂联合双氧水冲洗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炎症水平、听力阈值。结果:观察组各项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黄柏液涂剂联合双氧水冲洗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炎症水平、听力阈值,确保其治疗效果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复方黄柏液涂剂 双氧水冲洗 炎症水平 听力阈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析《黄帝内经》“肝生于左,肺藏于右” 被引量:8
11
作者 王孝康 王峰 《河南中医》 2016年第7期1126-1128,共3页
《黄帝内经》"肝生于左,肺藏于右"之说是一个解剖学概念,既指肝脏在腹腔内、膈下,位于肺脏右叶之下端,肺脏在胸腔内、膈上,位于肝脏之上端。其意义在于提示针刺时在肝脏、肺脏脏器所在部位应严格掌握其针刺的部位与深度,避免... 《黄帝内经》"肝生于左,肺藏于右"之说是一个解剖学概念,既指肝脏在腹腔内、膈下,位于肺脏右叶之下端,肺脏在胸腔内、膈上,位于肝脏之上端。其意义在于提示针刺时在肝脏、肺脏脏器所在部位应严格掌握其针刺的部位与深度,避免对脏器造成实质性损害而导致严重的后果。《黄帝内经》列举了针刺导致肝、肺损伤后的临床表现及其后果,是有力的证据。历代对"肝生于左,肺藏于右"的注释自杨上善从四时比类解释以来,历代每有沿用,近代多从生理、病理学角度解释。其中不乏臆测与猜想,从本质上讲不是《黄帝内经》原意,是作者本人的自圆其说,是对《黄帝内经》理论的自我认识体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生于左 肺藏于右” 《黄帝内经》 “生” “藏” “左” “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风斠诠》对中风病学理论的贡献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孝康 王峰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4年第21期1-4,共4页
探讨张山雷《中风斠诠》对中风病理论的论述观点,采用文献学归纳整理的研究方法对张氏论述中风病理论进行研究整理。《中风斠诠》对中风病学理论的贡献在于:确立内风理论;确立病位在脑理论;倡导血冲脑经病理机制理论;提出了中风治疗八... 探讨张山雷《中风斠诠》对中风病理论的论述观点,采用文献学归纳整理的研究方法对张氏论述中风病理论进行研究整理。《中风斠诠》对中风病学理论的贡献在于:确立内风理论;确立病位在脑理论;倡导血冲脑经病理机制理论;提出了中风治疗八法。张氏在中风病学理论上的创新观点具有临床的指导性,特别是急救方法上独具特色,具有可操作性,代表近代中风病理论研究的最高成就。尤其是其治学创新精神,堪为后学楷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山雷 《中风斠诠》 中风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风五绝证概念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孝康 王峰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4年第9期20-21,共2页
目的探索古代医家对中风病急性发病期的中风"五绝"证的认识形成历程。方法通过古代文献的考查,采用综合分析的研究方法,对中风"五绝"证的文献记载进行分析。结果 (1)中风"五绝"证的认识形成过程:①最早... 目的探索古代医家对中风病急性发病期的中风"五绝"证的认识形成历程。方法通过古代文献的考查,采用综合分析的研究方法,对中风"五绝"证的文献记载进行分析。结果 (1)中风"五绝"证的认识形成过程:①最早起源于汉代华佗《中藏经·风中有五生五死论》中的"心绝"证;②金代刘元素《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中首载中风"五绝"证的症状;③元代危亦林《世医得效方》中提出中风"五脏气闭绝"证;④明代虞抟《苍生司命》一书中首提中风"五绝"证;⑤明代楼英《医学纲目》中将中风的危急重症症状称之为"五脏气绝"证。明清时期医家多称中风"心绝"证、"五脏气绝"证。(2)中风"五绝"证的临床意义:①提示中风病急性发病期出现"五绝"证之一者则预示病情危险,其死亡率在90%以上;②揭示五脏理论在中风病中的具体运用;③提示中风病脑府病损部位;④提示治疗中应采取的措施。结论对中风"五绝"证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认识过程,是历代医家对中风病研究的结晶。深入挖掘、整理对中风病的认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 五绝证 起源 演变 临床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研究与对策 被引量:2
14
作者 罗志强 先德强 刘博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08年第9期632-633,共2页
和谐医患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份,代表着医方和患方之间利益的和谐共存及双方的权利义务得到最大化、合理化的体现。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对处理好医患关系问题及推动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医患关系 对策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部手术患者瑞芬太尼不同输注速度的药代动力学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世元 李光荣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3年第19期142-144,共3页
目的:考察腹部手术患者瑞芬太尼不同输注速度的药代动力学。方法:36例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成三组,分别以0.60、0.80、1.0μg/(kg·min)速度输注瑞芬太尼,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血浆中瑞芬太尼的浓度;根据血药浓度-时间数据,利... 目的:考察腹部手术患者瑞芬太尼不同输注速度的药代动力学。方法:36例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成三组,分别以0.60、0.80、1.0μg/(kg·min)速度输注瑞芬太尼,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血浆中瑞芬太尼的浓度;根据血药浓度-时间数据,利用DAS软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瑞芬太尼符合二室模型,不同输注速度三组患者之间的药代动力学参数t1/2α、t1/2β、V1、CL、AUC(0-t)、K10、K12、K21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输注速度的瑞芬太尼对腹部手术患者的药代动力学行为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代动力学 高效液相色谱 血浆药物浓度 瑞芬太尼注射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经》毛脉循环理论探讨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峰 王孝康 《中医药导报》 2015年第10期5-8,共4页
以《素问·经脉别论》中"毛脉合精"论为毛脉循环理论依据,讨论"毛脉"一词的出处、含义,《内经》对毛脉的认识、毛脉循环的论述,认为:(1)"毛脉"一词首见于《国语》,是指微细血脉结构;(2)《内经》论述... 以《素问·经脉别论》中"毛脉合精"论为毛脉循环理论依据,讨论"毛脉"一词的出处、含义,《内经》对毛脉的认识、毛脉循环的论述,认为:(1)"毛脉"一词首见于《国语》,是指微细血脉结构;(2)《内经》论述毛脉是血脉的微细血脉结构,是阴阳血脉交会的末端;(3)"毛脉合精"是对毛脉循环理论机制的概括;(4)《内经》对毛脉循环的论述描述为:张(涨)息运行、朝夕(潮汐)运行、解(分)合运行状态。由此可见,毛脉循环是血脉循环的另一端,毛脉与心脏构成了完整的血脉循环网络系统。讨论《内经》毛脉循环理论是为血脉循环理论的构建提供理论依据,对血脉循环的基础理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经》 毛脉 毛脉合精 毛脉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析《难经》三焦概念 被引量:8
17
作者 王峰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6期675-676,679,共3页
[目的]探讨《难经》对三焦概念的认识。[方法]通过综合分析比较的研究方法,对《难经》三焦概念的阐释进行分析。[结果《]难经》对三焦一词的论述,使用概念清楚,层次分明,语境不同,涵义不一。[结论]三焦一词在《难经》中的论述,其概念是... [目的]探讨《难经》对三焦概念的认识。[方法]通过综合分析比较的研究方法,对《难经》三焦概念的阐释进行分析。[结果《]难经》对三焦一词的论述,使用概念清楚,层次分明,语境不同,涵义不一。[结论]三焦一词在《难经》中的论述,其概念是指:1.六府之一的三焦府概念;2.十二经脉的三焦名称概念;3.称上焦、中焦、下焦为三焦的部位概念;4.原气是三焦的尊称概念;二十五难"有名而无形"句是针对十二经脉名称而说,用以对十二经脉名称与五藏六府实质性器官名称的区别;三十八难"有名而无形"句是针对原气而说,用以对原气三焦概念与六府之一的三焦府概念的区别。其中称上焦、中焦、下焦为三焦,称原气为三焦的尊号是《难经》的首论。专指三焦府为"有名而无形"之说在《难经》中没有原文记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经》 三焦 原气 有名而无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种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旋杆菌阳性十二指肠溃疡疗效比较 被引量:14
18
作者 胡建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3年第4期67-68,共2页
目的比较2种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旋杆菌(Hp)阳性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18例幽门螺旋杆菌阳性十二指肠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9例。观察组予埃索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治疗;对照组予法莫替丁+阿莫西林+克拉霉素... 目的比较2种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旋杆菌(Hp)阳性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18例幽门螺旋杆菌阳性十二指肠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9例。观察组予埃索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治疗;对照组予法莫替丁+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治疗。治疗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及Hp根除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埃索美拉唑联合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治疗幽门螺旋杆菌阳性十二指肠溃疡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埃索美拉唑 三联疗法 幽门螺旋杆菌 十二指肠溃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麻醉方法对上腹部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8
19
作者 李世元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0年第4期37-38,共2页
目的研究不同麻醉方法对上腹部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择期行胆囊切除术患者60例单纯随机抽样分为全麻组(G组,n=30)和全麻+硬膜外麻醉组(GE组,n=30)。分别监测麻醉前(T0)、插管后3分钟(T1),切皮后10分钟(T2)、... 目的研究不同麻醉方法对上腹部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择期行胆囊切除术患者60例单纯随机抽样分为全麻组(G组,n=30)和全麻+硬膜外麻醉组(GE组,n=30)。分别监测麻醉前(T0)、插管后3分钟(T1),切皮后10分钟(T2)、术中探查时(T3)及术毕气管拔管后5分钟(T4),这5个时点血压(MAP)、心率(HR)的变化及各组麻醉药物的用量、苏醒时间。结果两组患者在T0和T1时MAP、HR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G组T2、T3和T4时MAP、HR值较GE组显著升高(P>0.05),而GE组各时点的所测值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0.05);GE组丙泊酚及瑞芬太尼用量则较G组要明显减少(P<0.05),且患者术后苏醒时间也较G组明显要短(P<0.05)。结论全麻插管+硬膜外麻醉对上腹部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较单纯全麻插管麻醉要显著减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麻醉 硬膜外麻醉 上腹部手术 血流动力学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科手术患者俯卧位全身麻醉术后认知功能观察 被引量:4
20
作者 李世元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5年第7期10-13,共4页
目的:观察俯卧位全身麻醉对骨科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与指导。方法:收集40例骨科手术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根据其手术体位,将其划分为仰卧位组和俯卧位组,每组20例,两组患者的麻醉方法相同,主要观察两组患者... 目的:观察俯卧位全身麻醉对骨科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与指导。方法:收集40例骨科手术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根据其手术体位,将其划分为仰卧位组和俯卧位组,每组20例,两组患者的麻醉方法相同,主要观察两组患者在麻醉前后的认知功能情况,分析体位差异对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在术后均发生了术后认知障碍,但俯卧位组患者的术后认知障碍发生率更高,恢复也更慢,与仰卧位组比较差异存在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俯卧和仰卧两种体位下的全麻骨科手术术后均可能会发生认知功能障碍,但俯卧位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明显更高,认知功能恢复时间也明显更慢,所以应当选择更加科学合理的体位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以保证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手术 全身麻醉 仰卧位 俯卧位 认知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