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oses术和普通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效果比较
1
作者 崔苏阳 《中国医药科学》 2023年第16期143-146,共4页
目的 对比探讨临床治疗结直肠癌疾病采用普通腹腔镜手术与经自然腔道标本取出术(Noses)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1—12月句容市人民医院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96例作为研究目标,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48例)与观察组(48例),对照组采... 目的 对比探讨临床治疗结直肠癌疾病采用普通腹腔镜手术与经自然腔道标本取出术(Noses)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1—12月句容市人民医院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96例作为研究目标,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48例)与观察组(48例),对照组采取普通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组实施Noses术治疗,记录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比较组间统计学差异;观察各组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的具体表现,比较总发生率。对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跟踪随访,观察远期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淋巴结清扫个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术后下床、排气、进食及住院总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时间内,观察组患者远期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肛肠动力学指标检测结果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治疗结直肠癌疾病可首选Noses术式,相比普通腹腔镜手术安全性更佳,术后患者可更快恢复,同时远期效果佳,值得运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自然腔道标本取出术 普通腹腔镜手术 结直肠癌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结直肠癌合并肠梗阻的外科治疗体会 被引量:1
2
作者 孙锦海 周华 陈祥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31期27-29,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结直肠癌合并肠梗阻的手术治疗体会,以指导临床诊断并提高临床疗效。方法 56例老年结直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治疗。其中行回盲部切除12例,右半结肠切除术6例,横向结肠切除术14例,左半结肠切除术5例,乙状... 目的探讨老年结直肠癌合并肠梗阻的手术治疗体会,以指导临床诊断并提高临床疗效。方法 56例老年结直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治疗。其中行回盲部切除12例,右半结肠切除术6例,横向结肠切除术14例,左半结肠切除术5例,乙状结肠切除术7例,Miles’切除术12例。结果本组死亡1例,放弃治疗2例,有5例(8.9%)发生切口感染,其余患者均痊愈出院。随访至今,根治性切除手术平均生存期超过1年以上45例(84.9%)。结论老年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早期应争取根治性切除治疗,术后积极抗感染治疗和辅助化疗可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梗阻 结直肠癌 外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肠肿瘤患者外科手术治疗效果探析 被引量:3
3
作者 刘业锋 李飞 《中国社区医师》 2017年第25期28-28,30,共2页
目的:探讨外科手术治疗胃肠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胃肠肿瘤患者100例。对胃部肿瘤的46例患者,采取远端胃大部分切除术24例,采取胃楔形切除术6例,采取近端胃肿瘤切除术16例。对肠道肿瘤患者54例,实施肠段切除术14例,实施肿块切除术30... 目的:探讨外科手术治疗胃肠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胃肠肿瘤患者100例。对胃部肿瘤的46例患者,采取远端胃大部分切除术24例,采取胃楔形切除术6例,采取近端胃肿瘤切除术16例。对肠道肿瘤患者54例,实施肠段切除术14例,实施肿块切除术30例,实施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0例。结果:所有患者经过1年的随访,治愈率71.0%,死亡率12.0%,复发率17.0%。其中胃部肿瘤46例中,治愈36例,死亡4例,复发6例;大肠癌患者28例中,治愈15例,死亡4例,复发9例;小肠肿瘤患者17例中,治愈13例,死亡2例,复发2例;十二指肠肿瘤9例中,治愈7例,死亡2例。结论:手术治疗胃肠肿瘤治愈率较高,但是手术治疗并没有避免患者死亡,并且部分患者在术后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肿瘤 手术治疗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llin7在胃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分析
4
作者 刘业锋 李飞 +1 位作者 谢伟 王星 《药学研究》 CAS 2024年第4期327-332,共6页
目的探讨泛素连接酶CUL7蛋白抗体(Cullin7)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对胃癌发生发展的作用。方法自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下载胃癌患者mRNA水平数据,并进行生存状况分析;并收集了60例接受手术治疗胃癌患者的胃癌和癌旁组织样本,免疫组化... 目的探讨泛素连接酶CUL7蛋白抗体(Cullin7)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对胃癌发生发展的作用。方法自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下载胃癌患者mRNA水平数据,并进行生存状况分析;并收集了60例接受手术治疗胃癌患者的胃癌和癌旁组织样本,免疫组化分析Cullin7的表达水平,并评估Cullin7表达水平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相关性;同时通过在人胃癌HGC-27细胞系中过表达或敲除Cullin7基因,利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集落形成、划痕、Transwell迁移和Matrigel侵袭实验研究Cullin7对胃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结果Cullin7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且Cullin7高表达的患者总生存期、首次进展和进展后生存时间更短,同时Cullin7的表达与胃癌患者分化程度、神经侵袭、血管侵袭、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Cullin7在胃癌细胞中的过表达促进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而用短发夹RNA(shRNA)敲低Cullin7可以抑制胃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ullin7的上调可能是促进胃癌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可作为胃癌诊断、预后新的生物标志物以及新的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泛素连接酶CUL7蛋白抗体 预后 临床病理特征 增殖 迁移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erpin家族H成员1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5
作者 刘业锋 李飞 谢伟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22期11-13,169,共4页
目的:分析Serpin家族H成员1(SERPINH1)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于句容市人民医院进行肿瘤切除手术的60例NSCLC患者的肿瘤组织和癌旁组织进行研究。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集获得N... 目的:分析Serpin家族H成员1(SERPINH1)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于句容市人民医院进行肿瘤切除手术的60例NSCLC患者的肿瘤组织和癌旁组织进行研究。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集获得NSCLC组织和正常组织的RNA测序(RNAseq)数据和相应的临床信息,免疫组化评估NSCLC组织中SERPINH1表达,并进行体外细胞实验分析SERPINH1对人肺腺癌细胞系A549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结果:与正常组织相比,SERPINH1 mRNA在NSCLC组织中表达显著上调。SERPINH1高表达患者总生存期和疾病特异性生存期短于SERPINH1低表达患者。NSCLC组织SERPINH1蛋白表达水平高于癌旁组织(P<0.001)。SERPINH1过表达组A549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高于空白组(P<0.001),SERPINH1敲低组A549细胞体外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低于空白组(P<0.001)。结论:SERPINH1在NSCLC中高表达,与肿瘤增殖、转移密切相关,可作为治疗NSCLC的潜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Serpin家族H成员1 增殖 迁移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手术治疗结石嵌顿性胆囊炎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2
6
作者 陈祥 佴玉群 +2 位作者 刘厚宝 徐美东 姚礼庆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0-32,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处理结石嵌顿性胆囊炎的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04年1月~2007年12月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116例结石嵌顿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7例患者成功完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成功率为92.2%(107/116)。... 目的探讨腹腔镜处理结石嵌顿性胆囊炎的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04年1月~2007年12月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116例结石嵌顿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7例患者成功完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成功率为92.2%(107/116)。9例中转开腹,1例术后出现胆漏,无肝外胆管损伤、术后再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腹腔镜处理是可行的,熟练规范的腹腔镜操作技术是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石嵌顿性胆囊炎 腹腔镜 胆囊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侧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对右半结肠癌病人远期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6
7
作者 李飞 赵柯 王翔 《安徽医药》 CAS 2022年第3期516-519,共4页
目的探讨右侧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CME)对右半结肠癌病人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3年9月在句容市人民医院同一组医师实施手术治疗的右侧结肠癌病人213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CME病人101例,传统手术切除112例。查阅病人病历,... 目的探讨右侧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CME)对右半结肠癌病人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3年9月在句容市人民医院同一组医师实施手术治疗的右侧结肠癌病人213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CME病人101例,传统手术切除112例。查阅病人病历,记录病人性别、年龄、病理类型等基线资料;记录病人术后腹泻、慢性疼痛等症状,查阅病人随访记录;计算病人5年生存率和5年无瘤生存率。结果CME和传统手术组病人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新辅助化疗、辅助化疗、肿瘤部位、T分期、N分期、国际抗癌联盟(UICC)分期等临床基线资料相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传统切除术和CME组病人腹腔镜手术比例、引流管拔除时间、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等相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ME组淋巴结清扫数量[(39.2±4.8)个]高于传统手术组[(23.6±6.2)个](P<0.05)。传统切除术和CME组病人吻合口瘘、不完全肠梗阻、切口裂开、切口感染等近期并发症发生率相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ME组病人≥4次腹泻/天发生率17.82%(18/101)高于传统手术8.04%(9/112)(P<0.05)。两组远期结肠相关慢性疼痛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侧CME可获得最大化淋巴结清扫,改善病人的5年生存率和5年无瘤生存率,但有增加远期腹泻发生率的风险,术中应注重对神经丛的保护,以降低远期腹泻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肿瘤 结肠切除术 肠系膜 淋巴结切除术 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皮肤干燥症现患率及流行特征的多中心横断面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蒋琪霞 白育瑄 +8 位作者 唐永利 郝改琳 翁亚娟 骆云霞 庞建喜 杨海燕 康宙清 李育梅 黄仕明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182-1187,共6页
目的国外已开展老年皮肤干燥症流行病学相关研究;但我国尚缺相关数据。文章旨在探讨老年患者皮肤干燥症的现患率和流行特征,为有效干预皮肤干燥症提供参考。方法人选全国52所医院作为多中心研究单位,1067名护.士通过线上同质化培训并考... 目的国外已开展老年皮肤干燥症流行病学相关研究;但我国尚缺相关数据。文章旨在探讨老年患者皮肤干燥症的现患率和流行特征,为有效干预皮肤干燥症提供参考。方法人选全国52所医院作为多中心研究单位,1067名护.士通过线上同质化培训并考试合格后作为资料调研员。在统一时间、采用相同方法对≥60岁住院患者进行全身皮肤检查,皮肤干燥症采用国际标准进行计分,区分严重度;同时收集发生部位、伴随症状、健康状况、压疮发生风险等资料。结果共获14675例有效资料,男8268例(56.30%)、女6413例(43.70%),年龄60~102岁,平均(73.53±8.99)岁,发现皮肤干燥症总现患率38.78%(5691/14675),皮肤瘙痒总现患率9.78%(1435/14675)。临床特征:以轻度(51.59%)最多,其次为中度(30.01%);好发部位多见于下肢(5.46%),其次为下肢合并上肢(40.05%);皮肤干燥症伴瘙痒占22.60%(1286/5691),以重度干燥症的皮肤瘙痒率最高(31.05%),依次为中度(27.11%)和轻度(17.06%)。人口学特征:汉族老年皮肤干燥症现患率高于少数民族老年(39.04%vs 33.13%,P=0.002)。男性高于女性(39.75%6 vs 37.53%,P=0.006),>80岁组高于71~80岁组和60~70岁组(50.19%vs 40.43%vs 31.65%,P<0.001)。健康状况特征:住院时间>30d者皮肤干燥症现患率高于8~30d者和≤7d者(54.69%vs 35.68 ts 39.24%,P<0.001)。患有≥2种慢性病共病者皮肤干燥症现患率高于1种和无慢性疾病者(43.47%vs 34.79%vs 28.37%,P<0.01);使用≥2种药物者皮肤干燥症现患率高于使用1种和未用任何药物者(42.61%vs 35.84%vs27.03%,P<0.01)。低清蛋白血症者高于正常者(41.68%vs 37.73%,P<0.001);贫血者高于无贫血者(40.59%vs 37.81%,P=0.002)。结论我国住院老年皮肤干燥症现患率处于较高水平,以轻度和中度为主,好发于下肢,皮肤瘙痒是常见伴随症状,皮肤瘙痒率随干燥症严重程度增加而升高。汉族、男性.慢性病共病、联合用药.低蛋白和贫血以及80岁以上高龄患者是预防皮肤干燥症的重点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皮肤干燥症 横断面调研 现患率 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状结肠自发性破裂9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周华 刘厚宝 《中国临床医学》 2004年第6期1049-1050,共2页
目的 :探讨乙状结肠自发性破裂的病因、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 9例乙状结肠破裂的病因、病程、就诊时间对治疗效果和预后的影响。结果 :乙状结肠自发性破裂多数为老年病人 ,中毒症状重 ,临床上易漏诊、误诊 ,并发症发生... 目的 :探讨乙状结肠自发性破裂的病因、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 9例乙状结肠破裂的病因、病程、就诊时间对治疗效果和预后的影响。结果 :乙状结肠自发性破裂多数为老年病人 ,中毒症状重 ,临床上易漏诊、误诊 ,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高。就诊时间晚、手术治疗迟和伴有恶性肿瘤的病人预后极差。结论 :早期确诊 ,尽早手术 ,术中仔细探查 ,合理施治 ,是改善其预后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状结肠 自发性破裂 预后 治疗效果 并发症发生率 就诊 早期确诊 目的 影响 改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在老年双侧腹股沟疝中应用价值 被引量:5
10
作者 陈杰 史玉生 +2 位作者 张方曙 何盼 邹祥 《青岛医药卫生》 2021年第5期331-334,共4页
目的观察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ransabdominal preperitoneal,TAPP)在老年双侧腹股沟疝中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老年双侧腹股沟疝患者80例,随机分为TAPP组和开放手术组各40例。开放手术组接受开放腹膜... 目的观察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ransabdominal preperitoneal,TAPP)在老年双侧腹股沟疝中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老年双侧腹股沟疝患者80例,随机分为TAPP组和开放手术组各40例。开放手术组接受开放腹膜前无张力疝修补术,TAPP组接受腹腔镜TAPP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治疗、治疗费用、并发症、疼痛情况、复发情况及炎症指标变化情况。结果TAPP组术后住院时间及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较开放手术组短,术中出血量较开放手术组低,住院费用高于开放手术组(P<0.05)。TAPP组皮瓣感染或坏死和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开放手术组(P<0.05)。TAPP组术后6h、12h、24h、3d VAS评分低于开放手术组(P<0.05)。术后两组TNF-α、IL-6、CRP、PCT较术前增高(P<0.05);TAPP组TNF-α、IL-6、CRP、PCT低于开放手术组(P<0.05)。TAPP组复发率与开放手术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APP在老年双侧腹股沟疝中效果显著,对炎症反应影响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但住院费用稍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 双侧腹股沟疝 疼痛 炎症反应 老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根治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结直肠癌的对比 被引量:3
11
作者 赵柯 《中外医疗》 2019年第6期67-69,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根治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结直肠癌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以2013年9月—2018年9月为时限,方便择取160例结直肠癌患者为例,分为实验组(腹腔镜根治术,80例)和对照组(传统开腹根治术,80例),对比评价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手术成... 目的探讨腹腔镜根治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结直肠癌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以2013年9月—2018年9月为时限,方便择取160例结直肠癌患者为例,分为实验组(腹腔镜根治术,80例)和对照组(传统开腹根治术,80例),对比评价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手术成功率均为100.00%。实验组术中出血量(68.5±20.4)m L、术后排气时间(2.4±0.6)d、住院时间(15.0±2.1)d、术后切口感染2.50%,均优于对照组(t=11.672, t=3.457,t=4.181,χ~2=4.517;P<0.05)。结论腹腔镜根治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结直肠癌临床疗效相当,但前者术中损伤小,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利于患者早期康复,更具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腹腔镜根治术 传统开腹手术 疗效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对结直肠癌患者免疫功能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C反应蛋白、白介素-6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赵柯 马源 李飞 《中国社区医师》 2021年第5期87-88,共2页
目的:研究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对结直肠癌患者免疫功能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方法:2014年5月-2019年5月收治结直肠癌患者5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8例。对照组实施开腹结直肠癌手术;观... 目的:研究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对结直肠癌患者免疫功能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方法:2014年5月-2019年5月收治结直肠癌患者5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8例。对照组实施开腹结直肠癌手术;观察组实施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水平、免疫功能指标水平及血清TNF-α、CRP、IL-6水平。结果:观察组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出血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 d外周血CD4^(+)、CD4^(+)/CD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CD8^(+)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 d血清IL-6、TNF-α及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可明显改善结直肠癌围手术期指标及免疫功能,减轻机体炎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 免疫功能 肿瘤坏死因子-α C反应蛋白 白细胞介素-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阑尾周围脓肿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3
作者 崔苏阳 朱栋华 《光明中医》 2020年第1期120-122,共3页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阑尾周围脓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中西医结合组30例采用抗生素结合针灸治疗,西药组30例采用抗生素治疗,2组均以10 d为一疗程。结果中西医结合组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西药组的73.33%(P<0....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阑尾周围脓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中西医结合组30例采用抗生素结合针灸治疗,西药组30例采用抗生素治疗,2组均以10 d为一疗程。结果中西医结合组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西药组的73.33%(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阑尾周围脓肿疗效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阑尾周围脓肿 针灸疗法 中西医结合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贺永军 《系统医学》 2017年第16期72-74,共3页
目的研究并比较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期间该院收治的100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计算机随机数字分组法将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每组50例患者,A组患者采取开腹手术治... 目的研究并比较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期间该院收治的100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计算机随机数字分组法将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每组50例患者,A组患者采取开腹手术治疗,B组患者采取腹腔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术后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术后疼痛评分。结果 A组、B组的手术时间[(68.94±14.68)min vs(69.65±15.72)mi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B组的术中出血量(41.72±18.39)m L、切口长度(2.15±0.97)cm均小于A组的(124.85±57.65)m L、(7.24±3.28)cm(P<0.05);B组的排气恢复时间(17.56±2.73)h、下床活动时间(14.82±1.84)h、住院时间(3.29±1.07)d均短于A组的(21.37±3.65)h、(16.94±2.13)h、(4.76±1.39)d(P<0.05);B组的并发症发生率(2%)明显低于A组的14%(P<0.05);手术后各个时间段,B组的疼痛评分均低于A组(P<0.05)。结论相比于开腹手术,腹腔镜手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可有效减轻手术创伤,减少术后并发症,还可减轻术后疼痛,有利于加快术后恢复,可作为临床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理想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连性肠梗阻 腹腔镜 开腹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ieulafoy病14例诊治分析
15
作者 陈祥 周华 《中国临床医学》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30-531,共2页
目的:分析Dieulafoy病诱发消化道大出血的发病机制,探讨其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因消化道出血而收治的14例Dieulafoy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4中首发表现为呕血伴黑便8例,仅呕血4例。仅黑便2例。14例中内镜治疗9例,其中... 目的:分析Dieulafoy病诱发消化道大出血的发病机制,探讨其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因消化道出血而收治的14例Dieulafoy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4中首发表现为呕血伴黑便8例,仅呕血4例。仅黑便2例。14例中内镜治疗9例,其中注射高渗盐水或硬化剂4例,射频治疗3例,内镜下金属夹钳夹止血2例,均立即止血。手术5例,均治愈。所有患者随访1年均无复发。结论:消化道出血是Dieulafoy病的主要临床症状,内镜是诊断和治疗Dieulafoy病的首选方法;对于不能内镜治疗者,手术治疗可彻底解决血管畸形问题,仍为重要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EULAFOY病 出血 呕血 黑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2例梗阻性结肠癌急诊手术处理体会 被引量:2
16
作者 徐东良 《中国中医药咨讯》 2010年第31期294-294,共1页
结肠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在世界范围内,结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仍处于上升趋势(1)。由于结肠癌症状缺乏特异性,病人不重视,甚至临床医生忽视,部分肿瘤患者发展至肠梗阻,梗阻性结肠癌系外科急腹症,多须手术治疗。由于梗... 结肠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在世界范围内,结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仍处于上升趋势(1)。由于结肠癌症状缺乏特异性,病人不重视,甚至临床医生忽视,部分肿瘤患者发展至肠梗阻,梗阻性结肠癌系外科急腹症,多须手术治疗。由于梗阻原因不明,梗阻部位、时间的不同,以及手术处理经验的不同,梗阻性结肠癌手术处理亦有很大差异。自1999年至2009年共收治梗阻性结肠癌32例,均行急诊手术,现将32例手术处理体会分析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梗阻性结肠癌急诊手术 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自然腔道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对患者术后疼痛、炎症反应、肠道屏障功能影响及卫生经济学评价 被引量:29
17
作者 谢伟 汪想忠 +2 位作者 赵柯 崔苏阳 李飞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2年第20期96-99,共4页
目的评价经肛门自然腔道标本取出(ta-NOSE)对患者术后疼痛、炎症反应、肠道屏障功能及卫生经济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1年3月江苏省句容市人民医院实施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LCR)的患者6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 目的评价经肛门自然腔道标本取出(ta-NOSE)对患者术后疼痛、炎症反应、肠道屏障功能及卫生经济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1年3月江苏省句容市人民医院实施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LCR)的患者6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LCR组采用常规LCR治疗,ta-NOSE组在LCR术后采用ta-NOSE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及疼痛、炎症、肠道屏障功能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卫生经济学评价。结果ta-NOSE组术中出血量少于LCR组,术后排气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短于LCR组(P<0.05)。术后3 d,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高于术后1 d(P<0.05)。术后1、3 d,ta-NOSE组VAS评分低于LCR组(P<0.05)。两组不同时间点血清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血浆D-乳酸、二胺氧化酶(DAO)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 d,两组血清CRP、TNF-α与血浆D-乳酸、DAO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直接医疗成本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a-NOSE组直接非医疗成本、间接医疗成本及总成本低于LCR组(P<0.05)。结论结直肠癌患者采用ta-NOSE较常规LCR的创伤更小,术后恢复快,应激炎症反应轻,卫生经济学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根治术 腹腔镜 经肛门自然腔道标本取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围手术期处理(附176例报告) 被引量:17
18
作者 阮成荣 周华 +1 位作者 刘厚宝 姚礼庆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2003年第7期26-27,30,共3页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LC)的围手术期处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近 5年行LC的176例老年胆囊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71例完成LC手术 ,5例中转开腹 ;因胆漏和术后病理证实为胆囊癌而再次剖腹手术各 1例 ;无 1例死亡...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LC)的围手术期处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近 5年行LC的176例老年胆囊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71例完成LC手术 ,5例中转开腹 ;因胆漏和术后病理证实为胆囊癌而再次剖腹手术各 1例 ;无 1例死亡。结论 :严格的适应证选择、充分的术前准备、细心的术中操作和妥善的术后处理是老年患者LC手术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围手术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囊去黏膜化在难切除胆囊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9
作者 阮成荣 周道平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05年第4期310-311,共2页
目的探讨采用机械性和化学性去胆囊黏膜化在困难胆囊切除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1994年1月至2004年12月间43例难切除性胆囊采用去黏膜化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3例手术治疗中,有11例慢性萎缩性胆囊炎,32例急性坏疽性胆囊炎;因C... 目的探讨采用机械性和化学性去胆囊黏膜化在困难胆囊切除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1994年1月至2004年12月间43例难切除性胆囊采用去黏膜化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3例手术治疗中,有11例慢性萎缩性胆囊炎,32例急性坏疽性胆囊炎;因Calot三角显露困难,强行切除胆囊有误伤胆管、大出血的危险。采用完全去胆囊黏膜功能,术后疗效与切除相同。结论术中采用胆囊去黏膜化提高了胆囊手术的安全性,减少了二期胆囊切除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炎 胆囊切除术 去黏膜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阑尾炎经腹腔镜手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 被引量:8
20
作者 谢伟 李飞 《中外医疗》 2018年第27期97-98,104,共3页
目的分析急性阑尾炎患者在腹腔镜手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对比。方法方便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期间该院急性阑尾炎患者189例(实施信封随机分组模式)。分别给予传统开腹手术、腹腔镜手术治疗,对比2组手术相关指标情况、... 目的分析急性阑尾炎患者在腹腔镜手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对比。方法方便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期间该院急性阑尾炎患者189例(实施信封随机分组模式)。分别给予传统开腹手术、腹腔镜手术治疗,对比2组手术相关指标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为(30.12±5.97)min、术中出血量为(15.42±2.22)mL、下床活动时间为(25.57±4.87)h、平均住院时间为(5.54±1.02)d,数据与对照组数据之间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550 7,P=0.000 1;t=27.826 1,P=0.000 1;t=36.876 2,P=0.000 1;t=24.240 5,P=0.000 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例数有3例,对照组发生例数有14例,2组数据之间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199 2,P=0.000 1);观察组心理功能为(88.45±3.98)分、躯体功能为(89.24±3.35)分、社会功能为(89.98±4.51)分、物质生活为(91.03±3.75)分,数据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690 6,P=0.000 1;t=31.695 5,P=0.000 1;t=29.085 1,P=0.000 1;t=34.095 6,P=0.000 1)。结论急性阑尾炎患者在腹腔镜手术治疗中获得了较佳的临床效果,可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阑尾炎 腹腔镜手术 传统开腹手术 临床效果 对比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