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术前左房内径及血清脑钠肽水平对心房颤动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5
1
作者 汤泽生 陈磊 +1 位作者 张桂 崔亭亭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15期112-116,共5页
目的探讨左房内径(LAD)及血清脑钠肽(BNP)水平对心房颤动(AF)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台州市中医院心内科收治的80例AF患者,设为观察组,均采用射频消融术治疗,同期选取76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比... 目的探讨左房内径(LAD)及血清脑钠肽(BNP)水平对心房颤动(AF)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台州市中医院心内科收治的80例AF患者,设为观察组,均采用射频消融术治疗,同期选取76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LAD、血清BNP、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分析AF相关因素,同时对观察组患者建立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LAD及血清BNP对AF患者复发的预测价值。结果观察组患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动脉高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冠心病)及高血压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血清hs-CRP、BNP、ACE水平及LAD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高于对照组。扩张型心肌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动脉高压、冠心病、高血压、hs-CRP、BNP、ACE水平及LAD与AF呈正相关(P<0.05)。LAD预测AF复发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93,血清BNP水平预测AF复发ROC曲线下面积为0.690。结论 AF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AF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复发能够通过术前血清BNP水平及LAD进行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房内径/心房 脑钠肽/利钠肽 心房颤动 危险因素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生脉饮对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免疫功能和外周血miRNA-155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蒋健刚 杜晓马 +4 位作者 姚宇玫 汤泽生 王晓华 沈昕 晏程远 《心电与循环》 2021年第3期262-266,共5页
目的探讨黄芪生脉饮对冠心病心力衰竭(气阴两虚证)患者心功能、免疫功能和外周血miRNA-155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6月在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金华市中医院(75例)、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31例)、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 目的探讨黄芪生脉饮对冠心病心力衰竭(气阴两虚证)患者心功能、免疫功能和外周血miRNA-155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6月在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金华市中医院(75例)、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31例)、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台州市中医院(20例)接受治疗的冠心病心力衰竭(气阴两虚证)患者12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方案)和观察组(常规治疗方案+黄芪生脉饮),每组63例。比较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心室射血分数、6 min步行距离、N端脑钠肽前体)、免疫功能指标(CD4+细胞、CD4+CD25+FoxP3+Treg细胞比例)、外周血miRNA-155相对表达量、疗效及短期预后。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上述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免疫功能指标均得到改善(均P<0.05),外周血miRNA-155相对表达量均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均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5.2%比85.7%,P<0.05)。随访6个月,观察组再次住院率明显低于对照组(4.8%比15.9%,P<0.05)。结论常规治疗联用黄芪生脉饮治疗,可改善冠心病心力衰竭(气阴两虚证)患者心功能和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生脉饮 冠心病 心力衰竭 免疫功能 miRNA-15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护理在糖尿病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3
作者 龚海霞 蒋玲君 叶丹玲 《吉林医学》 2025年第3期735-738,共4页
目的:观察并分析优质护理在糖尿病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12月台州市中医院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96例,采用抓阄法将患者分为常规干预组、优质干预组各48例,常规干预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优质干预组采用优质护理进行干... 目的:观察并分析优质护理在糖尿病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12月台州市中医院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96例,采用抓阄法将患者分为常规干预组、优质干预组各48例,常规干预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优质干预组采用优质护理进行干预。评价两组患者的疼痛及睡眠情况,同时分析焦虑、抑郁不良情绪,分析患者治疗依从性,并比较满意度。结果:应用后优质干预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均低于常规干预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常规干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后优质干预组治疗依从性评分高于常规干预组,满意率高于常规干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糖尿病肾病患者治疗中使用优质护理干预,缓解患者疼痛感,使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得到改善,且睡眠质量、治疗依从性得到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优质护理 睡眠质量 治疗依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合并急性脑卒中1例
4
作者 王晓艳 陈显宏 《中国乡村医药》 2024年第5期39-40,共2页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是一种获得性自身免疫性出血性疾病,以无明确诱因的独立性外周血小板计数减少为主要特点。ITP临床表现变化多样,如无症状血小板减少、皮肤黏膜出血、严重内脏出血、致命性颅内出血等,老年患者致命性出血等...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是一种获得性自身免疫性出血性疾病,以无明确诱因的独立性外周血小板计数减少为主要特点。ITP临床表现变化多样,如无症状血小板减少、皮肤黏膜出血、严重内脏出血、致命性颅内出血等,老年患者致命性出血等风险明显高于年轻患者。该病主要发病机制是血小板丢失其自身抗原免疫耐受性,导致体液和细胞免疫异常活化,介导破坏血小板加速和巨核细胞产生血小板不足^([1])。本文报道1例ITP合并急性脑卒中的治疗过程及药学监护体会,为临床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急性 脑卒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疑盐酸胺碘酮注射液致急性肝损伤1例的药学监护
5
作者 王晓艳 徐知 +3 位作者 程媛 陈显宏 卢晨霞 王金花 《中国乡村医药》 2019年第23期25-26,共2页
药物性肝损伤是指由各类处方或非处方中的化学药物、生物药、中药、天然药、保健品、膳食补充剂及其代谢产物乃至辅料等所导致的肝损伤,是最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之一,重者可引起急性肝衰竭甚至死亡。胺碘酮属于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临床... 药物性肝损伤是指由各类处方或非处方中的化学药物、生物药、中药、天然药、保健品、膳食补充剂及其代谢产物乃至辅料等所导致的肝损伤,是最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之一,重者可引起急性肝衰竭甚至死亡。胺碘酮属于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临床上用于治疗其他药物无效的严重心律失常。笔者遇到疑似盐酸胺碘酮注射液导致急性肝损伤患者1例,现总结治疗过程药学监护体会,供临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学监护 严重心律失常 药物性肝损伤 急性肝衰竭 非处方 天然药 急性肝损伤 胺碘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绝经后女性冠心病患者心功能及血浆雌二醇、NT-proBNP水平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汤泽生 张桂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20年第6期998-1000,共3页
目的探讨绝经后女性冠心病患者心功能及血浆雌二醇、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水平。方法选择2017年10月-2018年10月的绝经后女性130例,分为研究组(65例冠心病患者)和对照组(65例无冠心病女性)。比较两组心功能指标及血浆雌二醇、NT... 目的探讨绝经后女性冠心病患者心功能及血浆雌二醇、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水平。方法选择2017年10月-2018年10月的绝经后女性130例,分为研究组(65例冠心病患者)和对照组(65例无冠心病女性)。比较两组心功能指标及血浆雌二醇、NT-pro BNP水平,比较不同冠脉病变支数、位置的冠心病患者心功能指标及血浆雌二醇、NT-pro BNP水平。结果两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压(LVEDP)、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血浆雌二醇及NTpro BN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不同冠脉病变支数、位置的冠心病患者LVEF、LVEDd、LVEDP、血浆雌二醇及NT-pro BN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绝经后女性冠心病的发生对患者心功能有一定影响,患者血浆NTpro BNP水平升高,血浆雌二醇水平降低。血浆雌二醇可改善血管内皮功能,保护心血管,在一定程度上延缓病情发展,提高血浆雌二醇水平能发挥预防和延缓病情发展的作用,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绝经后女性 心功能 雌二醇 N-末端脑钠肽前体
原文传递
三联疗法治疗反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7
作者 何迎熙 邱金丹 吴昕轲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4期3324-3326,共3页
目的:观察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尤瑞克林三联疗法治疗反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80例反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口服,每日1次+硫酸氢氯吡格雷片75 ... 目的:观察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尤瑞克林三联疗法治疗反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80例反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口服,每日1次+硫酸氢氯吡格雷片75 mg,口服,每日1次。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注射用尤瑞克林0.15 PNA单位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两组患者疗程均为2周。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水平,随访6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的脑缺血复发率,脑梗死发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脑缺血复发率、脑梗死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HDL水平均显著高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LDL、TC、TG水平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尤瑞克林三联疗法治疗反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疗效显著,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 尤瑞克林 疗效 安全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