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冠状动脉内注入大剂量替罗非班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2
1
作者 蔡海鹏 阮君英 +4 位作者 林祖近 陈磊 宋伟 徐玉顺 泮慧俐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81-184,共4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冠脉)内应用大剂量替罗非班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行直接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时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择浙江省台州市中心医院心内科收治的STEMI患者218例,按替罗非班...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冠脉)内应用大剂量替罗非班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行直接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时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择浙江省台州市中心医院心内科收治的STEMI患者218例,按替罗非班的使用剂量分为大剂量替罗非班组(102例)和常规剂量替罗非班组(116例)。两组均在行直接PCI时经冠脉内给予负荷量替罗非班,其中大剂量组负荷量为25μg/kg,常规剂量组负荷量为10μg/kg,然后均以0.15μg·kg-1·min-1维持18-24 h。观察PCI术后即刻心肌梗死溶栓治疗(TIMI)血流、术后2 h ST段回落情况、出血事件发生率、术后30 d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包括死亡、再梗死、靶血管血运重建(TVR)〕发生率及预后。结果大剂量替罗非班组PCI术后即刻恢复TIMI 3级血流、术后2 h ST段回落率均高于常规剂量替罗非班组〔TIMI 3级血流:92.16%(94/102)比81.90%(95/116),术后2 h ST段回落率:89.22%(91/102)比73.28%(85/116),均P<0.05〕,30 d内再梗死、TVR、总MACE事件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常规剂量替罗非班组〔再梗死发生率:0.98%(1/102)比2.59%(3/116),TVR:0.98%(1/102)比2.59%(3/116),总MACE事件发生率:1.96%(2/102)比6.03%(7/116),均P<0.05〕,大剂量替罗非班组和常规剂量替罗非班组病死率〔0(0/102)比0.86%(1/116)〕、总出血发生率〔1.96%(2/102)比0.86%(1/116)〕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冠脉内应用大剂量替罗非班对于STEMI患者行直接PCI治疗是安全有效的,可为STEMI患者带来更多的临床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脉动脉 大剂量替罗非班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前左房内径及血清脑钠肽水平对心房颤动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5
2
作者 汤泽生 陈磊 +1 位作者 张桂 崔亭亭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15期112-116,共5页
目的探讨左房内径(LAD)及血清脑钠肽(BNP)水平对心房颤动(AF)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台州市中医院心内科收治的80例AF患者,设为观察组,均采用射频消融术治疗,同期选取76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比... 目的探讨左房内径(LAD)及血清脑钠肽(BNP)水平对心房颤动(AF)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台州市中医院心内科收治的80例AF患者,设为观察组,均采用射频消融术治疗,同期选取76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LAD、血清BNP、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分析AF相关因素,同时对观察组患者建立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LAD及血清BNP对AF患者复发的预测价值。结果观察组患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动脉高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冠心病)及高血压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血清hs-CRP、BNP、ACE水平及LAD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高于对照组。扩张型心肌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动脉高压、冠心病、高血压、hs-CRP、BNP、ACE水平及LAD与AF呈正相关(P<0.05)。LAD预测AF复发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93,血清BNP水平预测AF复发ROC曲线下面积为0.690。结论 AF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AF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复发能够通过术前血清BNP水平及LAD进行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房内径/心房 脑钠肽/利钠肽 心房颤动 危险因素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NP与冠状动脉病变及心脏变时性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林祖近 蔡海鹏 +2 位作者 吴彩云 陈江 潘宏伟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14年第6期470-473,共4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浆脑钠肽(BNP)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及心脏变时性的相关性。方法记录冠心病患者血浆BNP水平及心脏变时性指标,包括r HR和HRR,并记录冠状动脉造影(CAG)结果,计算Gensini评分,对比分析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稳定型心...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浆脑钠肽(BNP)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及心脏变时性的相关性。方法记录冠心病患者血浆BNP水平及心脏变时性指标,包括r HR和HRR,并记录冠状动脉造影(CAG)结果,计算Gensini评分,对比分析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稳定型心绞痛及不稳定型心绞痛3组患者血浆BNP水平及心脏变时性指标差异。评价血浆BNP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及心脏变时性指标相关性。结果本研究共纳入462例冠心病患者,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各组间BNP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无症状性心肌缺血与不稳定型心绞痛心脏变时性指标r H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rson相关分析显示,冠心病患者血浆BNP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Gensini评分呈正相关(r=0.43,P<0.05),与心脏变时性指标r HR及HRR均呈负相关(r=-0.34,-0.40,均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浆BNP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及心脏变时性指标r HR和HRR密切相关,对于评价冠心病心脏功能的改变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脑钠肽 心脏变时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病患者心肌劳损与冠状动脉储备功能间的关系 被引量:1
4
作者 童鸿 王建安 +2 位作者 蔡海鹏 陈婉斐 丁萍 《浙江医学》 CAS 2002年第7期398-399,406,共3页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患者心肌劳损与冠状动脉储备功能之间的关系。 方法 测定左冠状动脉主干基础状态下和静脉注射潘生丁后舒张期峰值血流速度 (PDV)、平均血流速度 (MDV)和舒张期血流速度时间积分 (DVI) ,计算用药后与用药前血流速度比值...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患者心肌劳损与冠状动脉储备功能之间的关系。 方法 测定左冠状动脉主干基础状态下和静脉注射潘生丁后舒张期峰值血流速度 (PDV)、平均血流速度 (MDV)和舒张期血流速度时间积分 (DVI) ,计算用药后与用药前血流速度比值 (D/R) ,比较高血压病心肌劳损组与高血压病非心肌劳损组及正常组各测算值。结果 基础PDV、MDV和DVI值3组之间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 (均P>0.05) ,PDVD/R和MDVD/R值高压病心肌劳损组为2.02±0.45和1.91±0.36,显著低于正常组的2.92±0.58和3.0±0.82及高血压病非心肌劳损组的2.69±0.47和2.65±0.70(均P<0.01) ,高血压病非心肌劳损组与正常组比较差别无显著性意义 (P<0.05)。 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心肌劳损 冠状动脉储备功能 心电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气强心汤对冠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心衰患者心室重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王鑫 侯跃辉 +2 位作者 李小军 张立 陆弋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3年第2期101-105,111,共6页
目的 探讨益气强心汤对冠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TO)心衰患者心室重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8月至2020年8月于浙江省台州医院就诊的冠脉CTO心衰患者6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3例。对照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沙... 目的 探讨益气强心汤对冠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TO)心衰患者心室重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8月至2020年8月于浙江省台州医院就诊的冠脉CTO心衰患者6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3例。对照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益气强心汤治疗。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评分,心肌损伤因子水平[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酸激酶(CK)],心室重构参数[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输出量(SV)、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左心室内径缩短率(LLVFS)、室间隔收缩末期厚度(IVSS)],心室重构血清学指标[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醛固酮(ALD)、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内皮素-1(ET-1)]。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升高(87.88%比69.70%,P<0.05);治疗后血清AngⅡ、ALD、ET-1、MMP-2水平[(73.81±22.67)pg/mL比(113.15±24.73)pg/mL,(198.44±26.93)pg/mL比(273.29±23.85)pg/mL,(65.74±21.15)ng/L比(81.32±20.38)ng/L,(122.14±13.03)μg/L比(145.39±17.58)μg/L,P<0.05]显著降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LVEDD、LVESD、LVPWT、IVSS值[(47.63±6.95)mm比(51.94±6.67)mm,(32.34±6.06)mm比(35.91±6.85)mm,(8.03±0.68)mm比(11.94±0.73)mm,(8.25±0.17)mm比(11.26±0.28)mm,P<0.05]显著降低,LVEF、SV、LVFS值[(51.35±3.14)%比(46.26±4.08)%,(85.26±12.02)mL比(78.37±12.49)mL,(22.62±2.23)%比(18.87±2.31)%,P<0.05]显著升高。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气短喘息、乏力、心悸、倦怠懒言、汗出、语声低微、面色紫暗评分[(1.04±0.27)分比(2.15±0.65)分,(0.96±0.21)分比(1.82±0.59)分,(0.87±0.15)分比(1.64±0.28)分,(0.78±0.23)分比(1.47±0.51)分,(0.87±0.22)分比(1.48±0.63)分,(0.69±0.19)分比(1.41±0.31)分,(0.91±0.22)分比(1.66±0.58)分,P<0.05]显著降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血清NT-proBNP、CK-MB、CK水平[(536.23±91.81)pg/mL比(742.17±102.58)pg/mL,(19.35±2.66)U/L比(28.92±3.78)U/L,(135.59±18.26)U/L比(169.86±21.08)U/L,P<0.05]显著降低。结论 益气强心汤治疗冠脉CTO心衰患者疗效显著,可降低中医证候评分,减轻心肌损伤,逆转心室重构,保护受损心肌细胞,提高预后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强心汤 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 冠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 慢性心衰 心室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胸导联显示Epsilon波的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1例 被引量:2
6
作者 但秋红 童鸿 +1 位作者 蔡海鹏 邬美翠 《心电学杂志》 2006年第3期159-160,共2页
关键词 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 EPSILON波 右胸导联 多源性室性期前收缩 超声心动描记术 心肌酶检查 右心室壁 血清电解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人心室复极的昼夜变化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但秋红 吴彩云 童鸿 《心电学杂志》 2009年第5期322-324,共3页
目的 探讨健康人心室复极的昼夜变化规律. 方法 对34例健康体检者的24h动态心电图进行回顾性分析.测定其心率、Q-T间期、QRS波群起点至T波波峰的时间(Q-Tp间期).计算T波波峰至终点的时间(Tp-e时间)、心率校正的Q-T间期(Q-Tc间期)和Tp-e... 目的 探讨健康人心室复极的昼夜变化规律. 方法 对34例健康体检者的24h动态心电图进行回顾性分析.测定其心率、Q-T间期、QRS波群起点至T波波峰的时间(Q-Tp间期).计算T波波峰至终点的时间(Tp-e时间)、心率校正的Q-T间期(Q-Tc间期)和Tp-e时间(Tp-ec时间)、Tp-e/Q-T值,并比较一天中8个等分时间段的上述参数. 结果 Q-T间期和Tp-e时间呈日间短、凌晨及午夜长的昼夜节律变化,各时间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Q-T间期与心率呈高度负相关(r=-01796,P<0.01).而Tp-e时间与心率呈低度负相关(r=-01267,P<0.01);各时间段Q-Tc间期接近,而Tp-ec时间呈07:00~09:00最高、10:00~12:00次之、01:00~03:00最低的昼夜节律变化,各时间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p-e/Q-T值昼夜变化节律与Tp-ec时间相近.结论 反映心室复极跨壁离散度的Tp-e时间除受心率影响外,尚受昼夜节律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室复极 心率 昼夜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呈弥漫病变的临床特点分析
8
作者 邬美翠 林祖近 +4 位作者 林美娥 陈磊 陈婉斐 蔡海鹏 但秋红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11年第6期430-432,共3页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的进程,冠心病发病率逐年升高,同时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发现多支弥漫病变呈增多趋势。冠状动脉弥漫病变患者不仅在再血管化方面需要更多的医疗经费,而术后再狭窄发生率明显增高,有些由于血管全程弥漫狭窄。
关键词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NGIOGRAPHY Extensive and severity coronary arter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mplatzer封堵器治疗巨大先心房间隔缺损1例报告
9
作者 蔡海鹏 童鸿 +1 位作者 陈婉斐 吕国菊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03年第4期57-57,共1页
关键词 巨大先心房间隔缺损 AMPLATZER封堵器 治疗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一家系报告
10
作者 蔡海鹏 童鸿 +2 位作者 但秋红 邬美翠 吴彩云 《心电学杂志》 2009年第2期77-80,共4页
目的 探讨家族性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的心电图特点。方法报道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患者一家系并结合文献分析其特点。结果本家系中右心室心肌病的发病率很高,男女患病比例相仿,疾病的表现度有较大的可变性,有时可无症状。... 目的 探讨家族性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的心电图特点。方法报道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患者一家系并结合文献分析其特点。结果本家系中右心室心肌病的发病率很高,男女患病比例相仿,疾病的表现度有较大的可变性,有时可无症状。先证者心电图发现Epsilon波且以V3R最为明显,所有患者V1~V3QRS波群终末部均有挫折,QRS时间均〉110ms,V3~V4均有T波倒置现象。结论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存在明显的遗传倾向,临床上以室性心律失常及猝死为主要表现,心电图具有相对特征性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心室 心肌病 家族性 心律失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重指数校正心电图QRS电压对左心室肥大诊断的影响
11
作者 童鸿 毛玲群 +1 位作者 金礼通 陈婉斐 《心电学杂志》 2001年第4期202-204,共3页
目的探讨体重指数校正心电图QRS电压诊断左心室肥大的临床意义。方法检测5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和健康体检者心脏超声左心室质量指数 (LVMI)、QRS电压校正值[实测值 (+ )× (BMI/22) 2] ,观察QRS电压实测值、校正值与LVMI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体重指数校正心电图QRS电压诊断左心室肥大的临床意义。方法检测5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和健康体检者心脏超声左心室质量指数 (LVMI)、QRS电压校正值[实测值 (+ )× (BMI/22) 2] ,观察QRS电压实测值、校正值与LVMI的相关性。结果QRS电压校正值与LVMI呈明显相关 ,回归方程为Y(+ )c=0.298X(LVMI) -2.481,当LVMI=134g/m2 时 ,取 (+ )c近似值≥40mm ,诊断左心室肥大敏感性69.6% ,特异性91.4%、准确性82.8% ,阳性预测值84.2 % ,阴性预测值82.1 %。结论体重指数校正心电图QRS电压能显著提高左心室肥大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心室肥大 QRS电压 体重指数 校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性别对心室复极离散度的影响
12
作者 但秋红 陈婉斐 +1 位作者 蔡海鹏 童鸿 《心电与循环》 2012年第3期153-154,170,共3页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性别对心室复极离散度的影响.方法 对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46例男性及44例女性冠心病患者体表心电图进行回顾性分析,选择V3测定心率、Q-T间期、Q-Tp间期,计算Tp-e间期、Tp-e / Q-T比值、心率校正的Q-T间期(Q-TC间...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性别对心室复极离散度的影响.方法 对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46例男性及44例女性冠心病患者体表心电图进行回顾性分析,选择V3测定心率、Q-T间期、Q-Tp间期,计算Tp-e间期、Tp-e / Q-T比值、心率校正的Q-T间期(Q-TC间期)和Tp-e间期(Tp-eC间期),并对上述参数作不同性别组间比较.结果 男性与女性冠心病患者Q-T间期及Q-TC间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而Tp-e间期[男性(106±19)ms、女性(90±17)ms,P<0.01]、Tp-e / Q-T比值(男性0.26±0.05、女性0.22±0.04,P<0.01)、Tp-eC间期[男性(116±19)ms、女性(96±16)ms,P<0.01]男性组均显著大于女性组.结论 与女性冠心病患者相比,男性冠心病患者心室复极离散度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心室复极 性别 TP-E间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比米力农与多巴胺联合硝酸甘油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疗效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婉斐 但秋红 +1 位作者 陈磊 林祖近 《中国乡村医药》 2013年第9期18-19,共2页
目的对比米力农与多巴胺联合硝酸甘油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60例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分成米力农组30例,给予米力农注射液10mg,以0.375μg/(kg·min)的速度静脉微泵推注,每日1次。联合组30例,给予多巴胺注射液1... 目的对比米力农与多巴胺联合硝酸甘油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60例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分成米力农组30例,给予米力农注射液10mg,以0.375μg/(kg·min)的速度静脉微泵推注,每日1次。联合组30例,给予多巴胺注射液120mg,以5~10μg/(kg·min)的速度静脉微泵推注;同时联合硝酸甘油注射液静脉微泵推注,根据血压调节速度。同时两组常规予基础治疗。结果米力农组的心功能改善情况及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在常规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基础上,短时间、小剂量应用米力农,能显著改善患者心功能,近期疗效确切,无明显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力农 多巴胺 硝酸甘油 顽固性心力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律平中毒的临床救治(附1例报告) 被引量:1
14
作者 乌美翠 林祖近 张茂华 《中华当代医学》 2004年第9期93-93,共1页
患者,女19岁,因与男朋友吵架后自服心律平50片(每片50mg,总量2500mg),家人发现时四肢抽搐,神志不清,于2003年12月30日14:10送至我院急诊时呼吸心跳停止,查体:意识丧失,心音大动脉搏动消失,呼吸停止,心电监护示:电机械分离... 患者,女19岁,因与男朋友吵架后自服心律平50片(每片50mg,总量2500mg),家人发现时四肢抽搐,神志不清,于2003年12月30日14:10送至我院急诊时呼吸心跳停止,查体:意识丧失,心音大动脉搏动消失,呼吸停止,心电监护示:电机械分离。立即于行胸外心脏按压,人工呼吸,机械通气,导尿,静推肾上腺素,阿托品,异丙肾上腺素,地塞米松,多巴胺碳酸氢钠等处理后期间心电监护提示室性蠕动波,室性逸搏30-40次/分,继续于心外按压,阿托品,异丙肾上腺素等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律平中毒 临床救治 异丙肾上腺素 呼吸心跳停止 胸外心脏按压 心电监护 2003年 电机械分离 四肢抽搐 神志不清 意识丧失 动脉搏动 呼吸停止 人工呼吸 机械通气 地塞米松 碳酸氢钠 室性逸搏 心外按压 阿托品 蠕动波 多巴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帧法在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临床意义
15
作者 林斌 沈卫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4年第2期131-133,共3页
目的 :评价计帧法测定校正的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临床试验帧数 (CTFC)在急性心肌梗死 (AM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10 2例AMI患者直接PCI或溶栓失败后的挽救性PCI ,PCI后根据住院期间有无心脏不良事件分为有心脏... 目的 :评价计帧法测定校正的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临床试验帧数 (CTFC)在急性心肌梗死 (AM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10 2例AMI患者直接PCI或溶栓失败后的挽救性PCI ,PCI后根据住院期间有无心脏不良事件分为有心脏不良事件组 ( 2 9例 )和无心脏不良事件组 ( 73例 ) ,用计帧法测定梗死相关动脉的CTFC ,以CTFC 2 7帧为界将患者分为梗死相关动脉血流正常者和梗死相关动脉血流缓慢者两部分 ,观察两部分患者心功能和住院期间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所有患者CTFC平均为 ( 3 7 0 8± 15 92 )帧 ,左心室射血分数和CTFC负相关 (r =-0 .65 ,P <0 0 0 1) ,住院期间有心脏不良事件组的CTFC明显高于无心脏不良事件组( 5 2 81± 19 5 2vs 2 4 98± 8 96)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0 1)。梗死相关动脉血流正常和血流缓慢患者射血分数和住院期间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0 5 )。多元回归分析发现CTFC和心脏不良事件有良好的相关性 [OR =-1 81,95 %可信限 (CI) =-1 42~ -2 3 7,P <0 0 0 5 ]。ROC曲线分析表明CTFC能较好地预测住院期间是否发生心脏不良事件。结论 :计帧法测定CTFC是一种较好的评价冠状动脉血流的方法 ,其结果和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帧法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感染性心律失常15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秦青通 崔融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4年第4期535-535,共1页
关键词 感染性心律失常 诊断标准 发病机理 超声心动图 病原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8例老年急性脑卒中并发心肌梗死临床分析
17
作者 秦青通 张丹红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03年第5期44-45,共2页
关键词 老年 急性脑卒中 并发症 心肌梗死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GTT筛查及生活方式干预对青年冠心病患者的作用研究
18
作者 陈婉斐 钱银芬 +2 位作者 陶喜燕 蔡海鹏 林祖近 《心电与循环》 2013年第3期174-176,230,共4页
目的探讨青年冠心病患者糖耐量试验(OGTT)筛查及生活方式干预的意义。方法对270例年龄≤45岁的冠心病患者行OGTT筛查,并分为糖尿病组、糖耐量异常组、正常血糖组,分析各组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根据患者意愿及对生活方式干预措施的执... 目的探讨青年冠心病患者糖耐量试验(OGTT)筛查及生活方式干预的意义。方法对270例年龄≤45岁的冠心病患者行OGTT筛查,并分为糖尿病组、糖耐量异常组、正常血糖组,分析各组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根据患者意愿及对生活方式干预措施的执行能力将糖代谢异常(糖尿病组+糖耐量异常组)患者分成对照组和干预组,3个月后比较两组治疗前后OGTT(0,2h),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体重指数。结果多支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糖尿病组81.4%,糖耐量异常组75.6%,血糖正常组37.9%。冠状动脉病变糖尿病组与糖耐量异常组类似,显著较正常组严重(P<0.01)。干预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HbA1c、体重指数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OGTT筛查有助于发现糖尿病前期病变。糖尿病及糖耐量异常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生活方式干预能明显降低血糖,延缓2型糖尿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糖尿病 糖耐量异常 生活方式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女性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心理特征和护理干预
19
作者 赵梅霖 《浙江临床医学》 2005年第10期1114-1114,共1页
关键词 老年女性患者 心血管疾病 异常心理特征 护理干预 异常心理状态 年龄增长 系统观察 心理指导 发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联合替罗非班对行PCI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小板活性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5
20
作者 宋伟 林祖近 蔡海鹏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8年第14期47-49,66,共4页
目的分析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联合替罗非班对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C(PCI)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治疗的预后质量及血小板活性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8月台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0例行PCI治疗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采用随机信封法分为观... 目的分析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联合替罗非班对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C(PCI)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治疗的预后质量及血小板活性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8月台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0例行PCI治疗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采用随机信封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采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联合替罗非班治疗。检测患者血中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人可溶性CD40L(sCD40L)、血小板聚集率(PAR)水平,并分析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hs-CRP及s CD40L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12 h及给药结束6 h时观察组患者PA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给药12 h及结束治疗6 h时两组PAR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PAR水平最高,12 hPAR水平最低。观察组及对照组患者出血及血小板降低并发症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联合替罗非班对行PCI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治疗后,可有效抑制血小板活性并提高患者预后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 替罗非班 急性冠脉综合征 血小板活性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