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Ki-67、EGFR、p53及RARβ在口腔鳞癌化疗前后的变化及临床意义评价 被引量:15
1
作者 邱嘉旋 魏军水 +1 位作者 朱声荣 曹钟义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27-131,共5页
目的:通过检测PF方案(DDP+5-Fu)新辅助化疗前后口腔鳞癌细胞中Ki-67、EGFR、p53及RARβ表达状况,评价新辅助化疗PF方案对口腔鳞癌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PF方案新辅助化疗前后20例口腔鳞癌细胞中Ki-67、E... 目的:通过检测PF方案(DDP+5-Fu)新辅助化疗前后口腔鳞癌细胞中Ki-67、EGFR、p53及RARβ表达状况,评价新辅助化疗PF方案对口腔鳞癌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PF方案新辅助化疗前后20例口腔鳞癌细胞中Ki-67、EGFR、p53及RARβ的表达状况。结果:新辅助化疗前后口腔鳞癌细胞中Ki-67、EGFR、p53及RARβ表达变化显著,Ki-67、EGFR、p53分别由化疗前的75.0%、45.0%、40.0%降到化疗后的35.0%、15.0%、10.0%;RARβ由化疗前25.0%升至化疗后60.0%,P<0.05。EGFR、RARβ在新辅助化疗前后两组等级资料比较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疗后,口腔鳞癌细胞中Ki-67表达明显减少,表明PF新辅助化疗能有效抑制口腔鳞癌细胞的增殖活性;下调EGFR、抑制p53基因突变及上调RARβ表达是其作用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癌 新辅助化疗 KI-67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P53 维甲酸受体-β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妥昔单抗联合局部放疗在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2
作者 魏军水 孙鑫 +1 位作者 徐金标 陈逸达 《健康研究》 CAS 2020年第4期470-472,共3页
文章对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采用靶向药物西妥昔单抗联合局部放疗,发现西妥昔单抗联合局部放疗可延缓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局部进展,缓解患者疼痛症状并提高生存质量,临床效果优于单纯局部放疗。
关键词 西妥昔单抗 放疗 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胡桃醌通过p38/JNK MAPK信号通路调控口腔鳞癌Tac8113细胞增殖和凋亡 被引量:9
3
作者 徐怡 董伟杰 《中国药师》 CAS 2020年第1期1-4,共4页
目的:探讨胡桃醌通过p38/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调控口腔鳞癌Tac8113细胞增殖和凋亡。方法:体外培养口腔鳞癌Tac8113细胞,分别给予终浓度为0,5,10,20μmol·L^-1的胡桃醌,继续培养24 h,检测细胞... 目的:探讨胡桃醌通过p38/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调控口腔鳞癌Tac8113细胞增殖和凋亡。方法:体外培养口腔鳞癌Tac8113细胞,分别给予终浓度为0,5,10,20μmol·L^-1的胡桃醌,继续培养24 h,检测细胞增殖、细胞凋亡和活性氧(ROS)水平,同时检测Tac8113细胞中p38、p-p38、JNK、p-JNK和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给予胡桃醌处理后,Tac8113细胞增殖率降低,Tac8113细胞凋亡率和ROS水平增加(P<0.05),且随着胡桃醌剂量增加,细胞增殖率、凋亡率和ROS变化越显著(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给予胡桃醌处理后,Tac8113细胞p38和JNK蛋白表达变化不显著(P>0.05);p-p38、p-JNK和Caspase-3蛋白表达增加(P<0.05),且随着胡桃醌剂量增加,增加越显著(P<0.05)。结论:胡桃醌可能通过激活p38/JNK MAPK信号通路来诱导Tac8113细胞凋亡,从而达到抑制Tac8113细胞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桃醌 p38/JNK MAPK信号通路 口腔鳞癌Tac8113细胞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米诺环素软膏与碘甘油治疗急性智齿冠周炎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16
4
作者 朱敏 高军 徐怡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5年第3期127-129,共3页
目的探讨米诺环素软膏与碘甘油治疗急性智齿冠周炎的效果比较。方法选择2012年9月~2013年5月在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口腔科门诊治疗急性智齿冠周炎患者7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将70例入选患者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两组患者... 目的探讨米诺环素软膏与碘甘油治疗急性智齿冠周炎的效果比较。方法选择2012年9月~2013年5月在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口腔科门诊治疗急性智齿冠周炎患者7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将70例入选患者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两组患者均予以3%过氧化氢液和生理盐水沿冠周依次交替反复冲洗替龈盲袋直至冲洗液清亮,冲洗后干燥隔湿吹干。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将米诺环素软膏注满龈袋内,隔日1次,直至痊愈。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将3%碘甘油注满龈袋内,每日1次,直至痊愈。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炎症消退时间和止痛时间,并比较其治疗5 d后的临床效果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疼痛缓解时间和炎症消退时间[(1.87±0.43)、(3.52±0.73)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2.94±0.67)、(4.87±0.9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3、2.27,P〈0.05)。治疗5 d后,观察组患者的痊愈率为65.71%,明显优于对照组的40.00%(χ2=4.65,P〈0.05);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4.29%,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1.43%(χ2=6.44,P〈0.05)。两组患者治疗中未见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及过敏反应发生,治疗期间未发生颌面部蜂窝组织炎及颌骨髓炎等并发症。结论米诺环素软膏治疗急性智齿冠周炎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3%碘甘油,能明显缩短疼痛时间,加快炎症消退,且操作简便,安全性较好,减少患者复诊的次数,是治疗急性智齿冠周炎一种安全有效的局部缓释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智齿冠周炎 米诺环素软膏 碘甘油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cRNA RUNX1-IT1对恶性多形性腺瘤miR-195/CyclinD1的调控作用探讨 被引量:1
5
作者 魏军水 孙鑫 +1 位作者 徐金标 陈逸达 《上海口腔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5-90,共6页
目的 :探讨恶性多形性腺瘤(malignant pleomorphic adenoma, MPA)细胞中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 LncRNA)RUNX1-IT1对微小RNA-195(microRNA-195, miR-195)/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的调控作用。方法:收集手术切除的MPA组织... 目的 :探讨恶性多形性腺瘤(malignant pleomorphic adenoma, MPA)细胞中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 LncRNA)RUNX1-IT1对微小RNA-195(microRNA-195, miR-195)/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的调控作用。方法:收集手术切除的MPA组织及癌旁组织,检测LncRNA RUNX1-IT1、miR-195、CyclinD1 mRNA的表达水平,分析三者与MPA临床病理的关系。培养MPA细胞系SM-AP1,转染阴性对照(NC)siRNA、LncRNA RUNX1-IT1 siRNA、miRNC、miR-195抑制物,检测细胞增殖水平A490及miR-195、CyclinD1的表达水平,分析LncRNA RUNX1-IT1靶向miR-195、miR-195靶向CyclinD1的关系。采用SPSS 21.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MPA中LncRNA RUNX1-IT1、CyclinD1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癌旁组织,miR-195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癌旁组织(P<0.05)。LncRNA RUNX1-IT1与miR-195呈负相关、与CyclinD1呈正相关,miR-195与CyclinD1呈负相关。肿瘤直径≥3 cm、复发、远处转移的MPA癌组织中,LncRNA RUNX1-IT1、CyclinD1表达更高(P<0.05),miR-195表达更低(P<0.05)。敲低LncRNA RUNX1-IT1后,SM-AP1细胞的A490水平、CyclinD1表达水平降低,miR-195表达水平增加(P<0.05)。LncRNA RUNX1-IT1通过直接靶向作用于SM-AP1细胞中的miR-195,miR-195通过直接靶向作用于SM-AP1细胞中的CyclinD1。抑制miR-195后,敲低LncRNA RUNX1-IT1降低A490水平及CyclinD1表达水平的作用减弱(P<0.05)。结论:LncRNA RUNX1-IT1可能通过调控miR-195/CyclinD1表达,参与MPA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多形性腺瘤 LncRNA RUNX1-IT1 miR-195 CYCLIND1 增殖 靶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处理提高钛种植体表面成骨细胞活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孙鑫 徐金标 魏军水 《健康研究》 CAS 2017年第4期393-395,399,共4页
目的探讨热处理对提高钛金属种植体表面成骨细胞活性的影响。方法实验组将钛金属在700℃下退火1小时,从而在其表面形成一层TiO_2生物活性层,对照组钛金属未经任何处理,采用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观察表面形貌及表面成分分析,并在钛金属种... 目的探讨热处理对提高钛金属种植体表面成骨细胞活性的影响。方法实验组将钛金属在700℃下退火1小时,从而在其表面形成一层TiO_2生物活性层,对照组钛金属未经任何处理,采用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观察表面形貌及表面成分分析,并在钛金属种植体表面培养MG63成骨样细胞,观察热处理对钛金属植入体表面形貌、成分及MG63细胞增殖生长的影响。结果经700℃退火处理后,钛金属种植体的表面形貌未改变;实验组表面形成的金红石晶相二氧化钛薄膜的厚度较对照组薄,种植体表面MG63成骨细胞的增殖数量多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简单的热处理可以有效提高钛种植体的生物活性,提高其与基体骨组织的整合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处理 钛种植体 成骨细胞 骨整合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多形性腺瘤中与cyclin D1共表达LncRNA的初步筛选及鉴定 被引量:2
7
作者 魏军水 卢浩 +2 位作者 杨雯君 沈淑坤 徐万林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9年第3期198-203,共6页
目的:在人多形性腺瘤中筛选出与差异表达基因细胞周期蛋白D1 (cyclin D1)表达相关的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并进行初步验证。方法:利用实时定量PCR、Western免疫印迹及基因芯片等方法,验证人多形性腺瘤组织中cyclin D1的表达,通过计算Pe... 目的:在人多形性腺瘤中筛选出与差异表达基因细胞周期蛋白D1 (cyclin D1)表达相关的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并进行初步验证。方法:利用实时定量PCR、Western免疫印迹及基因芯片等方法,验证人多形性腺瘤组织中cyclin D1的表达,通过计算Pearson相关系数,筛选出与cyclin D1共表达的LncRNA。随机挑选其中的3个LncRNA(GSE61474TCONS00180431、ENST00000603829和T253381),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鉴定其在人多形性腺瘤组织中的表达是否存在差异。采用SPSS19.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Cyclin D1在人多形性腺瘤中的表达显著增高(P<0.05),共筛选出与cyclin D1共表达的9个LncRNA,其中上调6个,下调3个。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所挑选的3个LncRNA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趋势与基因芯片结果一致,但后续扩大样本验证结果显示,仅ENST00000603829的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成功筛选及验证人多形性腺瘤中cyclin D1相关LncRNA,提示这些LncRNA可能与cyclin D1相互作用从而在人多形性腺瘤的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形性腺瘤 CYCLIN D1 长链非编码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种植体表面矿化胶原涂层的生物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孙鑫 魏军水 徐金标 《口腔医学》 CAS 2015年第10期822-825,共4页
目的钛种植体表面应用电化学沉积技术制备的矿化胶原涂层的生物学性能研究。方法本研究应用电化学沉积技术在钛金属表面制备了矿化胶原涂层,应用模拟体液(SBF)浸泡表征其诱导羟基磷灰石骨性结合能力,利用MTS法检测涂层的细胞粘附及增殖... 目的钛种植体表面应用电化学沉积技术制备的矿化胶原涂层的生物学性能研究。方法本研究应用电化学沉积技术在钛金属表面制备了矿化胶原涂层,应用模拟体液(SBF)浸泡表征其诱导羟基磷灰石骨性结合能力,利用MTS法检测涂层的细胞粘附及增殖性能。结果制备的矿化胶原涂层能在SBF中稳定存在并继续矿化,能促进植入成骨前体细胞在其表面的粘附、增殖和分化。结论钛种植体表面进行矿化胶原涂层修饰可以有效促进其生物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沉积 矿化胶原 钛基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米诺环素软膏对慢性牙周炎患者龈沟液中超敏C反应蛋白及肿瘤坏死因子α的影响 被引量:10
9
作者 张杰 《中国乡村医药》 2015年第23期31-32,共2页
目的观察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慢性牙周炎的疗效及对患者龈沟液中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 120例慢性牙周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予洁治齿龈、平整根面等治疗,观察组在牙周袋... 目的观察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慢性牙周炎的疗效及对患者龈沟液中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 120例慢性牙周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予洁治齿龈、平整根面等治疗,观察组在牙周袋内注满盐酸米诺环素软膏,对照组在牙周袋内注入2%碘甘油;均为每周1次,连用4周。观察治疗前后龈沟液中hs-CRP及TNF-α水平。结果两组龈沟液hs-CRP与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改善,但观察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56/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48/6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结论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慢性牙周炎较碘甘油疗效更好,能有效降低龈沟液中炎症因子水平,安全性二者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牙周炎 盐酸米诺环素软膏 碘甘油 超敏C反应蛋白 肿瘤坏死因子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尖定位仪测定根管工作长度的应用评价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杰 《广东牙病防治》 2003年第3期194-194,共1页
关键词 根尖定位仪 测定 根管工作长度 应用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舌鳞状细胞癌 PF 诱导化疗与Ki-67及 EGFR 表达的关系研究
11
作者 徐金标 魏军水 孙鑫 《浙江医学》 CAS 2012年第23期1886-1888,共3页
目的探讨PF诱导化疗对舌鳞状细胞癌组织中增殖细胞核抗原(Ki-67)、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表达的影响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4例舌鳞状细胞癌患者诱导化疗前后肿瘤组织中Kj-67及EGFR的表达,分析其与疗效的关系。结... 目的探讨PF诱导化疗对舌鳞状细胞癌组织中增殖细胞核抗原(Ki-67)、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表达的影响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4例舌鳞状细胞癌患者诱导化疗前后肿瘤组织中Kj-67及EGFR的表达,分析其与疗效的关系。结果诱导化疗总有效率为81.2%(52/64)。诱导化疗前Ki-67阳性者经诱导化疗的疗效明显高于Ki-67阴性者(P〈0.05),化疗前EGFR阳性者经诱导化疗的疗效明显高于EGFR阴性者(P〈0.05)。诱导化疗后Ki-67阳性及EGFR阳性患者均明显减少(均P〈0.05)。结论PF诱导化疗对Ki-67、EGFR表达有明显影响,Ki-67、EGFR的表达情况对舌鳞状细胞癌诱导化疗疗效有一定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鳞状细胞癌 诱导化疗 增殖细胞核抗原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合]垫式可摘局部义齿在老年牙列缺损伴重度磨耗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2
作者 徐怡 张鸿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82-684,共3页
牙列缺损伴重度磨耗是威胁老年患者身心健康高危因素,本研究给予45例老年牙列缺损伴重度磨耗患者[牙合]垫式可摘局部义齿,并以普通可摘局部义齿修复45例作为对照组,结果发现,前者在提高咀嚼效率及修复效果方面更具优势。
关键词 牙列缺损 重度磨耗 [牙合]垫式可摘局部义齿 普通可摘局部义齿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稳定型咬合板联合关节灌洗术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9
13
作者 陈静 朱敏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22年第6期565-570,共6页
目的:评价稳定型咬合板联合关节灌洗术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在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因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就诊的患者10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单纯关节灌洗术,试验组... 目的:评价稳定型咬合板联合关节灌洗术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在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因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就诊的患者10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单纯关节灌洗术,试验组配戴稳定型咬合板联合关节灌洗术,均治疗6个月。比较2组患者最大开口度、疼痛、颞下颌关节紊乱指数、生活质量量表(SF-36)和心理健康评分及关节液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水平。采用SPSS 19.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后,2组最大开口度、SF-36评分升高;疼痛、颞下颌关节紊乱指数、心理健康评分降低。试验组最大开口度、SF-36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疼痛、颞下颌关节紊乱指数、心理健康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2组关节液内TNF-α、MMP-2水平显著降低,且试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1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69%(P<0.01)。结论:稳定型咬合板联合关节灌洗术可有效提升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临床疗效,抑制炎性反应,有效缓解颌面部疼痛,改善生活质量及心理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型咬合板 关节灌洗术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颌面部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硝唑在136颗牙根管治疗中的临床评价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鸿 《口腔医学》 CAS 2011年第6期384-384,共1页
目的观察甲硝唑治疗感染根管、根尖周炎的疗效。方法根管治疗的256颗患牙(245例)随机分为甲硝唑组(136颗)和甲醛甲酚(FC)组(120颗),冠向下法根管预备后2组分别于根管内封入甲硝唑或甲醛甲酚(FC)进行消毒,封药后观察疗效。结果 2组封药后... 目的观察甲硝唑治疗感染根管、根尖周炎的疗效。方法根管治疗的256颗患牙(245例)随机分为甲硝唑组(136颗)和甲醛甲酚(FC)组(120颗),冠向下法根管预备后2组分别于根管内封入甲硝唑或甲醛甲酚(FC)进行消毒,封药后观察疗效。结果 2组封药后,甲硝唑组症状减轻或消失率为100%,甲醛甲酚组则为81.7%,2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甲硝唑作根管消毒剂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管治疗 甲硝唑 甲醛甲酚 感染根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管治疗失败的原因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鸿 《口腔医学》 CAS 2009年第2期106-107,共2页
目的探讨根管治疗失败的原因。方法收集2003-2007年间根管治疗失败患牙56例,分别从根管预备、充填以及其它方面进行分析失败原因。结果根管欠充、超充、侧填不足、根管侧穿和根管遗漏是根管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结论根管治疗中应熟悉根... 目的探讨根管治疗失败的原因。方法收集2003-2007年间根管治疗失败患牙56例,分别从根管预备、充填以及其它方面进行分析失败原因。结果根管欠充、超充、侧填不足、根管侧穿和根管遗漏是根管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结论根管治疗中应熟悉根管解剖形态,准确掌握根管长度,坚持无菌操作,配合熟练的操作以及良好的根管预备是根管治疗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管治疗 失败原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扰素α-2b对复发性阿弗他溃疡患者血浆炎症细胞因子的影响与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6
作者 朱敏 《中国药业》 CAS 2011年第24期29-30,共2页
目的探讨干扰素α-2b对复发性阿弗他溃疡(RAU)患者血浆炎症细胞因子的影响及疗效。方法选择口腔科确诊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予以干扰素α-2b 100万U肌肉注射,每周2次,连用8周,分别在治疗前后进行血浆白细胞介素2(IL-2)和肿瘤坏死因子α(T... 目的探讨干扰素α-2b对复发性阿弗他溃疡(RAU)患者血浆炎症细胞因子的影响及疗效。方法选择口腔科确诊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予以干扰素α-2b 100万U肌肉注射,每周2次,连用8周,分别在治疗前后进行血浆白细胞介素2(IL-2)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检测,并进行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评定。以同期在医院体检的健康成年人30名作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前血浆IL-2水平较对照组明显下降,TNF-α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经干扰素α-2b治疗8周后,观察组患者血浆IL-2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TNF-α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高达92.00%,治疗期间未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复发性阿弗他溃疡患者存在外周血炎症细胞因子平衡失调。干扰素α-2b治疗的疗效确切,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通过改善外周血炎症细胞因子平衡失调,提高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阿弗他溃疡 干扰素 炎症细胞因子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制无缝锤造冠缩颈器应用26例体会 被引量:3
17
作者 林志堂 《浙江临床医学》 2000年第10期688-688,共1页
关键词 二瓣缩颈器 无缝锤造全冠 冠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loop弓扩弓矫治前牙拥挤的临床体会
18
作者 罗旭明 《口腔材料器械杂志》 2001年第3期168-169,共2页
目的 探讨多loop弓在扩弓和排齐前牙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 12例前牙拥挤和不齐的病例 ,采用直径 0 .4 5mm的澳丝弯制 5个loop进行扩弓。结果 通过 2至 4个月的矫治 ,12例患者得到较为满意的疗效。结论 利用多loop弓开展扩弓和排齐前... 目的 探讨多loop弓在扩弓和排齐前牙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 12例前牙拥挤和不齐的病例 ,采用直径 0 .4 5mm的澳丝弯制 5个loop进行扩弓。结果 通过 2至 4个月的矫治 ,12例患者得到较为满意的疗效。结论 利用多loop弓开展扩弓和排齐前牙 ,效果好 ,简捷方便 ,还适合治疗反牙合及正牙合术前的正畸代偿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loop弓 前牙拥挤 扩弓 矫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诊断及治疗效果评价 被引量:60
19
作者 徐金标 孙鑫 魏军水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832-1834,共3页
目的探讨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以期提高预防、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58例口腔颌面部感染患者临床资料,对其感染部位、感染源、细菌培养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CT、MRI表现以及治... 目的探讨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以期提高预防、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58例口腔颌面部感染患者临床资料,对其感染部位、感染源、细菌培养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CT、MRI表现以及治疗方法进行综合分析,并评价其治疗效果。结果 58例患者感染部位以颌下间隙和眶下间隙最为多见,分别占36.21%、15.52%;感染来源以牙源性感染为居多,共35例占60.34%;影像学检查结果23例脓肿和35例蜂窝组织炎;细菌培养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最高,占22.41%,其对抗菌药物均敏感;经治疗痊愈50例,好转7例,总有效率达98.27%,出现并发症2例,分别是并发败血症和并发边缘性骨髓炎,经积极治疗痊愈。结论口腔颌面间隙感染应结合各种辅助诊断方法快速、准确作出诊断,采用全身治疗和局部治疗相结合的治疗方法,积极给予有效抗菌药物、对症、控制感染等处理,局部形成脓肿时应及时切开引流,促进患者早日康复,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 颌面部间隙感染 诊断 治疗
原文传递
抗变异链球菌免疫球蛋白对学龄前儿童乳牙龋的预防效果及对口腔链球菌菌群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魏军水 孙鑫 +1 位作者 陈逸达 徐金标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21年第7期1555-1558,共4页
目的分析抗变异链球菌免疫球蛋白对学龄前儿童乳牙龋的预防效果及对口腔链球菌菌群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台州市一幼儿园的180名儿童,分为3组。A组(58名)应用抗变异链球菌免疫球蛋白喷剂防龋,B组(59名)全口涂多乐氟防龋,C组(63名... 目的分析抗变异链球菌免疫球蛋白对学龄前儿童乳牙龋的预防效果及对口腔链球菌菌群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台州市一幼儿园的180名儿童,分为3组。A组(58名)应用抗变异链球菌免疫球蛋白喷剂防龋,B组(59名)全口涂多乐氟防龋,C组(63名)不给予任何处理。比较3组儿童防龋治疗前后的患龋率、龋均、龋面均。应用PCR法测定防龋治疗前后儿童唾液标本中唾液链球菌、戈登链球菌、血链球菌、口腔链球菌、变异链球菌菌群,观察链球菌菌群数量变化。结果防龋治疗后,3组儿童患龋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防龋治疗前相比,C组儿童防龋治疗后患龋率提高(P<0.05)。防龋治疗后,3组儿童龋均和龋面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防龋治疗前相比,3组儿童防龋治疗后龋均和龋面均提高(均P<0.05)。防龋治疗后,3组儿童口腔链球菌菌群数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防龋治疗前相比,A组儿童防龋治疗后唾液链球菌、血链球菌、变异链球菌水平显著降低,口腔链球菌、戈登链球菌水平显著升高(均P<0.05),B组和C组儿童防龋治疗后变异链球菌显著升高(均P<0.05)。防龋治疗后,A组儿童唾液链球菌、血链球菌、变异链球菌水平显著低于B组和C组(均P<0.05),口腔链球菌、戈登链球菌水平均显著高于B组和C组(均P<0.05)。结论抗变异链球菌免疫球蛋白和氟防龋均有助于预防学龄前儿童乳牙龋的发生,但抗变异链球菌免疫球蛋白可有效抑制致龋菌,调节口腔链球菌菌群,远期防龋效果更好。同时,抗变异链球菌免疫球蛋白防龋操作简单、方便,易为广大儿童家长所接受,更适宜大范围的普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牙龋 抗变异链球菌免疫球蛋白 学龄前儿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