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肝癌患者呼气中挥发性标志物的筛选与定量分析 被引量:13
1
作者 秦涛 刘虎 +3 位作者 高署 宋琪 孙国平 陈振东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06-109,共4页
目的筛选肝癌患者呼气中的挥发性标志物,并评估它们用于临床肝癌诊断的可行性。方法用Tedlar采样袋收集30份肝癌患者呼气样品,收集27份肝硬化患者和36份健康人的样品作为对照,同时收集周围空气作为参照。经固相微萃取浓缩,用气相色谱/... 目的筛选肝癌患者呼气中的挥发性标志物,并评估它们用于临床肝癌诊断的可行性。方法用Tedlar采样袋收集30份肝癌患者呼气样品,收集27份肝硬化患者和36份健康人的样品作为对照,同时收集周围空气作为参照。经固相微萃取浓缩,用气相色谱/质谱检测呼气中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筛选肝癌患者呼气中的挥发性标志物,标准曲线法定量,Mann-Whitney U检验进行组间比较,通过ROC曲线评估它们用于临床肝癌诊断的可行性。结果筛选出3个组间存在明显差异的VOCs:3-羟基-2-丁酮、苯乙烯和癸烷,它们在肝癌患者呼气中的中位浓度均高于健康人或肝硬化患者。3-羟基-2-丁酮用于肝癌的诊断效果较好,在健康人与肝癌中,诊断肝癌的灵敏度与特异度可达到83.3%与91.7%;在肝硬化与肝癌人群中,诊断肝癌的灵敏度与特异度可达到70.0%与70.4%。肝癌患者中,AFP>400μg/L与AFP<400μg/L两组患者呼气中,这3种VOCs的浓度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Ⅰ~Ⅱ期与Ⅲ~Ⅳ期肝癌患者呼气中,它们的浓度差异亦无显著性(P>0.05)。结论3-羟基-2-丁酮、苯乙烯和癸烷这3种VOCs可能作为肝癌患者呼气中的标志物,这些标志物与肝癌患者的AFP水平和临床分期无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诊断 二苯乙烯类/分析 丁酮类/分析 色谱法 气相 碎片质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内酯B注射液在健康人体的药代动力学 被引量:10
2
作者 李国信 夏素霞 +2 位作者 刘胜利 王月敏 唐思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18-121,共4页
目的研究中国健康志愿者单次静滴银杏内酯B(抗脑梗塞药)的药代动力学。方法26名健康志愿者随机分成3组,分别单次静滴银杏内酯B注射液20、40、60mg。用LC-MS-MS法测定给药后不同时间点血浆中的银杏内酯B浓度,并用DASver2.0软件计算其药... 目的研究中国健康志愿者单次静滴银杏内酯B(抗脑梗塞药)的药代动力学。方法26名健康志愿者随机分成3组,分别单次静滴银杏内酯B注射液20、40、60mg。用LC-MS-MS法测定给药后不同时间点血浆中的银杏内酯B浓度,并用DASver2.0软件计算其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血药浓度-时间曲线符合二房室模型,药代动力学参数中,3组的t1/2z无显著性差异,并与给药剂量无关;3组的AUC0-t随给药剂量的加大而增加;3组的AUC/dose,c/dose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20~60mg内,银杏内酯B注射液的体内过程,基本符合线性动力学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内酯B注射液 药代动力学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尼麦角林在健康人体中的生物等效性 被引量:5
3
作者 李国信 夏素霞 +3 位作者 黄栋才 王月敏 唐思 张勇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7年第8期949-952,共4页
目的:研究两种尼麦角林片剂在健康人体的生物等效性。方法:20名健康志愿者随机双交叉、单剂量口服受试制剂尼麦角林片和参比制剂尼麦角林片,剂量均为20mg,剂间间隔为1周。其中尼麦角林在体内的最主要的代谢产物为10α-甲氧基-9,10-二氢... 目的:研究两种尼麦角林片剂在健康人体的生物等效性。方法:20名健康志愿者随机双交叉、单剂量口服受试制剂尼麦角林片和参比制剂尼麦角林片,剂量均为20mg,剂间间隔为1周。其中尼麦角林在体内的最主要的代谢产物为10α-甲氧基-9,10-二氢麦角醇(MDL),故用LC-MS内标法测定血浆中MDL浓度,应用DAS药动学程序进行有关药代动力学参数、相对生物利用度计算,并根据新药审批指导原则评价两种制剂的生物等效性。结果:表明该分析方法专属性强,方法简便。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尼麦角林:tmax分别为(3.3±0.9)和(3.2±0.7)h,t1/2分别为(12.9±4.0)和(12.8±2.4)h,Cmax分别为(23±6)和(22±6)μg/L,AUC0-t分别为(291±51)和(282±44)μg.L-1.h,AUC0-∞分别为(316±50)和(299±46)μg.L-1.h。尼麦角林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4±17)%。结论:两种尼麦角林片剂在健康人体具有生物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麦角林 10α-甲氧基-9 10-二氢麦角醇 相对生物利用度 生物等效性 LC-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质谱联用法测定人血浆中艾司西酞普兰浓度及其药代动力学研究(英文) 被引量:5
4
作者 杨倩 刘文英 +4 位作者 郑枫 徐继华 饶金华 孙棣 高暑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6年第10期1148-1153,共6页
目的:建立测定人血浆中艾司西酞普兰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质谱联用法。方法:血浆样品经甲醇沉淀后进行分析。色谱柱:Lichrospher CN柱150mm×4.6mm I.D.5μm,流动相:甲醇:水(含15mmol·L^-1乙酸铵):甲酸(72:2... 目的:建立测定人血浆中艾司西酞普兰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质谱联用法。方法:血浆样品经甲醇沉淀后进行分析。色谱柱:Lichrospher CN柱150mm×4.6mm I.D.5μm,流动相:甲醇:水(含15mmol·L^-1乙酸铵):甲酸(72:28:0.1,v/v/v),流速:1.0ml·min^-1,电啧雾离子化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检测,以选择离子反应监测(SRM)扫描方式进行检测,采用选择离子反应监测(SRM)方式进行定量分析,用于监测的离子为m/z325.0→234.0(西酞普兰)和m/z 409.1→238.1(氨氯地平,内标)。结果:线性范围为0.20~50.00ng·ml^-1,最低定量浓度为0.20ng·ml^-1,应用此法测试了10名健康受试者口服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10mg)后不同时间的血药浓度,得到艾司西酞普兰药动学参数,Cmax为9.21±2.10ng。ml^-1,Tmax为3.75±1.04h,AUC0-1为514.6±152.3ng·h·ml^-1,AUC0-∞为540.5±162.3ng·h·ml^-1,t1/2为34.06±7.71h及Ke为0.021±0.004h^-1。结论:该法专属、灵敏、简便、快速,适用于人血浆中艾司西酞普兰浓度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司西酞普兰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质谱联用法 血药浓度 药代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维黄杨星D在健康受试者体内的药动学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余鹏 刘文英 +4 位作者 高曙 孙棣 徐继华 饶金华 邹丽敏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03-207,共5页
目的研究环维黄杨星D在健康受试者中的人体药动学。方法32名健康受试者随机分为6,4,2mg3个单剂量组及2mg1个多剂量组,每组8人,静脉滴注环维黄杨星D2,4,6mg以及多次静脉滴注环维黄杨星D2mg后,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测定血浆中环维... 目的研究环维黄杨星D在健康受试者中的人体药动学。方法32名健康受试者随机分为6,4,2mg3个单剂量组及2mg1个多剂量组,每组8人,静脉滴注环维黄杨星D2,4,6mg以及多次静脉滴注环维黄杨星D2mg后,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测定血浆中环维黄杨星D浓度。结果单剂量静脉滴注环维黄杨星D高、中、低剂量组的ρmax分别为(16.56±1.15),(9.227±2.204)和(4.742±1.607)μg.L-1;tmax分别为(1.625±0.551),(1.917±0.691)和(1.583±0.731)h。低剂量组多次静脉滴注后的ρmax和tmax分别为(5.252±2.078)μg.L-1和(1.786±0.267)h,平均稳态血药浓度ρav为(4.972±1.038)μg.L-1。波动系数DF为(0.902±0.477),累积系数R为(2.629±1.187)。结论健康受试者单次静脉滴注高、中、低3个剂量组的环维黄杨星D后,药动学参数tmax,K,t1/2,MRT相近,ρmax,AUC0→∞与剂量呈依赖性。药物半衰期较长,多剂量在体内有蓄积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维黄杨星D 药动学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磺酸氨氯地平片人体生物等效性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马涛 张志涛 +2 位作者 王清清 董海军 蒋志文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3期344-346,共3页
目的:评价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的人体生物等效性。方法:20名男性健康志愿者随机交叉口服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试验制剂和参比制剂各10 mg,采用液相-串联质谱法(LC-MS/MS)测定血药浓度。以DAS2.0软件计算其药动学参数,考察其生物等效性。结果:... 目的:评价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的人体生物等效性。方法:20名男性健康志愿者随机交叉口服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试验制剂和参比制剂各10 mg,采用液相-串联质谱法(LC-MS/MS)测定血药浓度。以DAS2.0软件计算其药动学参数,考察其生物等效性。结果: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试验制剂和参比制剂的Tmax、Cmax、AUC0-144、AUC0-∞分别为(5.60±3.09)h和(6.30±2.85)h、(8.19±2.2)μg/L和(8.22±1.99)μg/L、(366±100)μg.L-1.h-1和(385.8±80)μg.L-1.h-1、(397±115)μg.L-1.h-1和(421±83)μg.L-1.h-1。以AUC0-144计算,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试验制剂和参比制剂比较的人体相对生物利用度为(96.1±26.6)%。结论:试验制剂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和参比制剂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具有生物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理学 临床 苯磺酸氨氯地平 液相-串联质谱法 生物等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参素分散片和苦参素胶囊的人体生物等效性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马涛 韦颖梅 +2 位作者 胡齐胜 高署 蒋志文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927-931,共5页
目的:评价苦参素分散片和苦参素胶囊的人体生物等效性。方法:18名男性健康志愿者随机交叉口服苦参素分散片和苦参素胶囊各300 mg,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测定血药浓度。用DAS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考察其生物等效性。结果:受... 目的:评价苦参素分散片和苦参素胶囊的人体生物等效性。方法:18名男性健康志愿者随机交叉口服苦参素分散片和苦参素胶囊各300 mg,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测定血药浓度。用DAS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考察其生物等效性。结果:受试苦参素分散片和参比苦参素胶囊的tmax分别为(2.4±s 0.9)h和(2.2±0.7)h;cmax分别为(268±187)μg·L-1和(265±173)μg·L-1;AUC0~10分别为(866±751)μg·L-1·h和(796±557)μg·L-1·h;AUC0-∞分别为(925±770)μg·L-1·h和(847±563)μg·L-1·h。以AUC0~10。计算,受试苦参素分散片和参比苦参素胶囊比较的人体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7±35)%。结论:受试制剂苦参素分散片和参比制剂苦参素胶囊具有生物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囊 液相色谱 光谱法 质量 电喷雾电离 苦参素分散片 生物等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C-MS法测定人血浆中盐酸氨溴索颗粒浓度及生物等效性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陈琳 高署 +3 位作者 李俊杰 冯鸣燕 周阳海 杨杲岚 《江西医学院学报》 CAS 2006年第6期43-46,50,共5页
目的建立人血浆中盐酸氨溴索浓度的HPLC-MS方法,用以测定健康志愿者口服盐酸氨溴索颗粒后的血药浓度.估算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的药代动力学参数,评价两种制剂的生物等效性和相对生物利用度。方法血浆中加入内标红霉素后,乙醚提取.HP... 目的建立人血浆中盐酸氨溴索浓度的HPLC-MS方法,用以测定健康志愿者口服盐酸氨溴索颗粒后的血药浓度.估算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的药代动力学参数,评价两种制剂的生物等效性和相对生物利用度。方法血浆中加入内标红霉素后,乙醚提取.HPLC-MS分离一分析。色谱系统:Phenomenex Luna CN柱150mm×2.0mmI.D.3μm,甲醇:水(含0.1%甲酸)=46:54为流动相,流速0.2mL/min,柱温30℃。质谱检测方式:SIM。结果盐酸氨溴索线性范围为3.125-800ng/mL,最低检测浓度为3.125ng/mL,提取回收率78.374%~93.130%。测定22名健康志愿者单剂量交叉口服盐酸氨溴索颗粒(受试制剂)及盐酸氨溴索片(参比制剂)90nag后的血药浓度经时过程,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Cmax294.075ng/mL和297.870ng/mL;Tmax1.705ng/mL和1.523ng/mL;t1/2 8.646h和9.495h,无显著差异;受试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3.2±38.4)%。结论本法专属、准确、灵敏。统计学结果表明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生物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氨溴索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 血药浓度 生物等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C-ESI-MS/MS测定人血浆中氨氯地平的含量 被引量:4
9
作者 郑枫 吴春勇 +5 位作者 邵琳智 钱晓萍 陈磊 刘文英 高署 蒋志文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1期1663-1666,共4页
目的建立高灵敏度的LC-ESI-MS/MS测定人血浆中氨氯地平浓度的方法。方法 血浆样品经氢氧化钠溶液碱化,乙醚液.液萃取后进行分析。色谱柱:COSMOSIL C18柱(2.0mm×150mm,5μm),流动相:甲醇-水-甲酸(60:40:0.1),流速:... 目的建立高灵敏度的LC-ESI-MS/MS测定人血浆中氨氯地平浓度的方法。方法 血浆样品经氢氧化钠溶液碱化,乙醚液.液萃取后进行分析。色谱柱:COSMOSIL C18柱(2.0mm×150mm,5μm),流动相:甲醇-水-甲酸(60:40:0.1),流速:0.25mL·min^-1,通过电喷雾离子化四极串联质谱,以选择离子反应监测(SRM)扫描方式进行检测。用于定量分析的监测离子分别为:m/z 409→238(氨氯地平)和m/z237→194(内标,卡马西平)。结果 回收率为86%~95%,线性范围为0.1~6μg·L^-1,定量下限为0.1μg·L^-1,检测限为0.01μg·L^-1,应用此法测定了20名健康受试者交叉口服5mg氨氯地平剂量的试验制剂和参比制剂后的血药浓度经时过程。结论 该法具有更高的灵敏度,适用于测定口服低剂量药物后人血浆中氨氯地平的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色谱-质谱 氨氯地平 血药浓度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患者呼气中挥发性标志物的筛选与定量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宋琪 刘虎 +7 位作者 高署 王宏志 徐珍琴 潘跃银 熊福星 顾康生 孙国平 陈振东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6-79,共4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呼出气体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成分在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用Tedlar(袋收集36例正常人、27例乳腺腺病及33例乳腺癌术前患者的呼气样本,经固相微萃取浓缩后经气相色谱/质谱对呼气中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进行检测,...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呼出气体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成分在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用Tedlar(袋收集36例正常人、27例乳腺腺病及33例乳腺癌术前患者的呼气样本,经固相微萃取浓缩后经气相色谱/质谱对呼气中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进行检测,筛选出乳腺癌的挥发性标志物,以标准曲线法定量,并通过受试者工作曲线(ROC)评估它们用于乳腺癌诊断的价值。结果在乳腺癌患者呼气标本中筛选出两种挥发性标志物,分别为苯乙酮和十六烷。在健康人与乳腺癌患者中,苯乙酮和十六烷浓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苯乙酮用于乳腺癌的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7.0%和50.0%,十六烷为75.8%和61.1%;在乳腺腺病和乳腺癌患者中,两种VOC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乳腺腺病患者和健康人中,苯乙酮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十六烷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苯乙酮和十六烷可能作为乳腺癌患者呼气中的标志物,两者都不能正确区分乳腺癌和乳腺腺病,但苯乙酮可能对鉴别健康人与乳腺腺病有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化学品/分析 气相 色谱-质谱法 固相微萃取 乳腺肿瘤/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乙拉西坦片健康人体药动学 被引量:5
11
作者 马涛 钱江华 +3 位作者 祝晓光 童旭辉 高署 蒋志文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858-861,共4页
目的:建立检测人血清中左乙拉西坦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并研究健康受试者单剂量及多剂量口服左乙拉西坦片后的药动学特征。方法:32名健康志愿者按体质量指数随机分组,每组8人,男女各半,分别单次口服左乙拉西坦片250,500,750mg和... 目的:建立检测人血清中左乙拉西坦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并研究健康受试者单剂量及多剂量口服左乙拉西坦片后的药动学特征。方法:32名健康志愿者按体质量指数随机分组,每组8人,男女各半,分别单次口服左乙拉西坦片250,500,750mg和多次口服左乙拉西坦片bid,每次250mg,连续6d,用HPLC法测定血清中药物的浓度,并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经DAS2.0软件拟合计算,单次给药低、中、高剂量组主要药动学参数tmax、Cmax、AUC0-36、t1/2分别为(1.4±1.2),(1.2±1.2)和(1.8±1.1)h,(7.2±1.7),(14.6±3.2)和(20.2±4.9)mg.L-1,(61±11),(138±28),(202±35)mg.L-1.h,(5.5±0.8),(6.1±0.8),(6.0±1.6)h,多次给药组的tmax、Cmax、Cmin、t1/2、Vd、CL、AUCss、Cav分别是(0.9±0.5)h,(21.3±1.8)mg.L-1,(7.5±1.7)mg.L-1,(5.8±0.9)h,(0.38±0.04)L.Kg-1、(0.0460±0.0005)L.h-1.Kg-1,(138±9)mg.L-1.h,(11.5±0.8)mg.L-1。结论:左乙拉西坦片口服给药符合一级药动学房室模型,服用剂量和AUC0-36间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多次给药与相同剂量单次给药后的药动学参数差异无显著性,左乙拉西坦片多次给药无明显蓄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乙拉西坦 高效液相色谱法 药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兰索拉唑肠溶片人体生物等效性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李见春 胡齐胜 +1 位作者 高署 蒋志文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6年第5期558-561,共4页
目的:研究兰索拉唑肠溶片与肠溶胶囊在健康人体的生物等效性。方法:20名健康志愿者采用双周期交叉试验,单剂量空腹口服兰索拉唑肠溶片和肠溶胶囊各30mg,HPLC法测定其血清中兰索拉唑浓度,血药浓度-时间数据经DAS2.0统计软件处理,计算主... 目的:研究兰索拉唑肠溶片与肠溶胶囊在健康人体的生物等效性。方法:20名健康志愿者采用双周期交叉试验,单剂量空腹口服兰索拉唑肠溶片和肠溶胶囊各30mg,HPLC法测定其血清中兰索拉唑浓度,血药浓度-时间数据经DAS2.0统计软件处理,计算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并进行两种制剂的生物等效性评价。结果:兰索拉唑肠溶片与肠溶胶囊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t1/2为1.808±1.031和1.341±0.498h、Cmax为0.764±0.385和0.902±0.369μg·ml-1、Tmax为3.639±0.744和2.500±1.000h、AUC0-10h为3.024±1.941和3.098±1.742μg·h·ml-1。兰索拉唑肠溶片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9.57%±59.48%。结论:两种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索拉唑 健康人体 HPLC 生物等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杨宁口腔速崩片人体药代动力学及相对生物利用度的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余鹏 狄斌 +5 位作者 刘文英 高署 董海军 孙棣 饶金华 徐继华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7年第7期824-827,共4页
目的:研究黄杨宁口腔速崩片的人体相对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方法:22名健康男性受试者,随机分组双交叉给予黄杨宁口腔速崩片(受试制剂)和黄杨宁片(参比制剂),剂量均为2mg,间隔为2周。分别于给药后120h内多点抽取静脉血,血... 目的:研究黄杨宁口腔速崩片的人体相对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方法:22名健康男性受试者,随机分组双交叉给予黄杨宁口腔速崩片(受试制剂)和黄杨宁片(参比制剂),剂量均为2mg,间隔为2周。分别于给药后120h内多点抽取静脉血,血浆样品经固相萃取(SPE)后用液质联用技术测定其中环维黄杨星D浓度。DAS2.0药动学程序计算相对生物利用度并评价两者的生物等效性。AUC0-120、AUC0-inf和Cmax经方差分析和双单侧t检验,tmax进行秩和检验。结果:单剂量给予受试制剂、参比制剂后血浆中的环维黄杨星D的Cmax分别为(121±55)、(122±52)ng/L;tmax分别为(10±7)、(12±8)h;AUC0-120分别为(4398±1656)、(4524±1760)ng·L^-1·h;AUC0→inf分别为(5292±2034)、(5440±2446)ng·L^-1·h。Cmax的90%可信区间为82.7%~117.3%;AUC-120的90%可信区间为83.9%。112.9%;AUC0→inf的90%可信区间为83.4%~117.6%。结论:受试制剂的人体相对生物利用度为(97.7±14.7)%,与参比制剂相比,两者具有生物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杨宁 环维黄杨星D 药代动力学 生物 等效性 固相萃取 液质联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ELSD法检测康艾扶正颗粒中黄芪甲苷含量 被引量:6
14
作者 罗捷华 魏伟 +1 位作者 胡齐胜 刘永好 《安徽医药》 CAS 2006年第7期503-504,共2页
目的建立测定康艾扶正颗粒中黄芪甲苷含量的HPLC-ELSD法。方法采用HPLC-ELSD法,pilenomene×Luna 5u C18色谱柱(150mm×4.60mm,5μm),以乙腈-水(34:66)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1。ELSD参数:漂移管温度110... 目的建立测定康艾扶正颗粒中黄芪甲苷含量的HPLC-ELSD法。方法采用HPLC-ELSD法,pilenomene×Luna 5u C18色谱柱(150mm×4.60mm,5μm),以乙腈-水(34:66)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1。ELSD参数:漂移管温度110℃,气体流速2.8L·min^-1。结果在选择的色谱条件下黄芪甲苷与其它组分分离良好,对照品在2.064~10.32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0.48%,RSD为1.06%。结论HPLC-ELSD法可用于康艾扶正颗粒中黄芪甲苷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艾扶正颗粒 黄芪甲苷 HPLC—ELSD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C-MS/MS测定人血清消旋卡多曲活性代谢物及其应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见春 董海军 高署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3期1018-1021,共4页
目的建立人血清中消旋卡多曲活性代谢物(±)N-(1-氧-2-巯甲基-3-苯丙基)甘氨酸(thiorphan)浓度的LC- MS/MS测定方法,研究其在健康人体内的药动学行为,评价2种制剂的生物等效性。方法血清样品管采集前加入适量L-半胱氨酸,甲醇沉淀,LC... 目的建立人血清中消旋卡多曲活性代谢物(±)N-(1-氧-2-巯甲基-3-苯丙基)甘氨酸(thiorphan)浓度的LC- MS/MS测定方法,研究其在健康人体内的药动学行为,评价2种制剂的生物等效性。方法血清样品管采集前加入适量L-半胱氨酸,甲醇沉淀,LC-MS/MS内标法分析,检测离子为m/z 251.96→217.97(消旋卡多曲活性代谢产物thiorphan减氢离子)、m/z 404.1→114.0(内标赖诺普利减氢离子)。20名健康志愿者交叉口服试验制剂消旋卡多曲颗粒剂210 mg和参比制剂消旋卡多曲片剂200 mg,血药浓度-时间数据经DAS2.0统计软件处理,计算主要药动学参数,并对2种制剂进行等效性评价。结果Thiorphan的线性范围为9.375~600μg·L^(-1),消旋卡多曲颗粒剂与片剂的主要药动学参数分别为:t_(1/2) (6.14±2.55)和(6.56±2.43)h,ρ_(max)(519.8±202.0)和(519.2±181.2)μg·L^(-1),t_(max)(1.35±0.92)和(1.60±1.14)h、AUC_(0-24 h)(2 113.7±878.8)和(2 199.0±989.6)μg·h·L^(-1)。结论所用测定方法简便、准确、专属性高,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2种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旋卡多曲 THIORPHAN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 生物等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多司坦胶囊和片剂人体生物等效性评价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见春 胡齐胜 +1 位作者 高署 郑青山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222-1224,共3页
目的:建立人血清中福多司坦浓度的色谱-质谱/质谱(LC-MS/MS)测定方法,评价两种制剂的生物等效性。方法:血清样品甲醇沉淀,LC-MS/MS内标法分析,检测离子为m/z180.0→163.0(福多司坦加氢离子)、m/z152.1→110.1(内标对乙酰氨基酚加氢离子)... 目的:建立人血清中福多司坦浓度的色谱-质谱/质谱(LC-MS/MS)测定方法,评价两种制剂的生物等效性。方法:血清样品甲醇沉淀,LC-MS/MS内标法分析,检测离子为m/z180.0→163.0(福多司坦加氢离子)、m/z152.1→110.1(内标对乙酰氨基酚加氢离子)。24名健康志愿者交叉口服试验制剂福多司坦胶囊和参比制剂福多司坦片剂各400mg,血药浓度-时间数据经DAS2.0统计软件处理,计算主要药动学参数,并对两种制剂进行生物等效性评价。结果:福多司坦的线性范围为0.156~20mg.L-1,福多司坦胶囊与片剂的主要药动学参数分别为t1/2(3.0±0.6)h和(3.3±0.6)h、Cmax(10.2±5.0)mg.L-1和(9.6±4.4)mg.L-1、tmax(0.6±0.3)h和(0.6±0.3)h、AUC0-16h(25.9±10.8)mg.L-1.h和(27.2±12.6)mg.L-1.h。结论:本试验所选用方法,操作方便、灵敏度高、专属性强;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两种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多司坦 色谱-质谱/质谱 生物等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法同时检测氢氯噻嗪和盐酸可乐定 被引量:3
17
作者 许伯慧 柯学 +2 位作者 王欲斌 高署 平其能 《药学与临床研究》 2007年第1期47-50,共4页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氢氯噻嗪和盐酸可乐定。方法:phenomenex fusion-RP色谱柱(4.6mm×250mm,4μm);流动相:甲醇-水-磷酸(25:75:0.08);检测波长220nm;柱温25℃;流量1mL·min^-1。氢氯噻嗪的检测灵...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氢氯噻嗪和盐酸可乐定。方法:phenomenex fusion-RP色谱柱(4.6mm×250mm,4μm);流动相:甲醇-水-磷酸(25:75:0.08);检测波长220nm;柱温25℃;流量1mL·min^-1。氢氯噻嗪的检测灵敏度0.05AUFS.盐酸可乐定的检测灵敏度0.005AUFS。结果:氢氯噻嗪和盐酸可乐定的线性范围分别为20-4004μg·mL^-1(r=0.9999)和75~1500ng·mL^-1(r=0.9999),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3%和99.2%。结论:该法简便准确,可用于氢氯噻嗪和盐酸可乐定复方制剂含量的同时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法 氢氯噻嗪 盐酸可乐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溴酸加兰他敏口腔崩解片与普通片在健康人体的生物等效性 被引量:1
18
作者 夏素霞 张士良 +2 位作者 唐思 王月敏 黄栋才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71-274,共4页
目的研究中国健康志愿者单次口服氢溴酸加兰他敏(可逆性胆碱酯酶抑制剂)口腔崩解片的生物等效性。方法 20名健康志愿者随机分成2组,分别接受单次口服2种国产氢溴酸加兰他敏20mg;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给药后不同时间点血浆中的氢... 目的研究中国健康志愿者单次口服氢溴酸加兰他敏(可逆性胆碱酯酶抑制剂)口腔崩解片的生物等效性。方法 20名健康志愿者随机分成2组,分别接受单次口服2种国产氢溴酸加兰他敏20mg;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给药后不同时间点血浆中的氢溴酸加兰他敏浓度,用DASver2.1软件计算其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氢溴酸加兰他敏的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tmax分别为(1.06±0.81),(0.85±0.26)h;t1/2分别为(8.39±1.60),(8.22±1.58)h;Cmax分别为(39.69±8.17),(43.41±11.58)μg·L-1;AUC0-t分别为(384.88±101.75),(407.53±101.12)μg·h·L-1;AUC0-∞分别为(396.92±105.85),(420.10±103.73)μg·h·L-1。氢溴酸加兰他敏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95.5±16.2)%。结论 2种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溴酸加兰他敏口腔崩解片 生物等效性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维地洛在健康人体的生物等效性
19
作者 夏素霞 唐思 +3 位作者 王月敏 张士良 黄栋才 张文龙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23-226,共4页
目的研究中国健康志愿者单次口服卡维地洛片(抗高血压药)的药代动力学。方法20名健康志愿者随机分成2组,分别单次口服试验与参比卡维地洛20 mg。用LC-MS法测定给药后不同时间点血浆中的卡维地洛浓度,并用DAS Ver 2.0软件计算其药代动力... 目的研究中国健康志愿者单次口服卡维地洛片(抗高血压药)的药代动力学。方法20名健康志愿者随机分成2组,分别单次口服试验与参比卡维地洛20 mg。用LC-MS法测定给药后不同时间点血浆中的卡维地洛浓度,并用DAS Ver 2.0软件计算其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卡维地洛试验与参比制剂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如下:tm ax分别为(0.69±0.24)和(0.76±0.39)h,t1/2分别为(7.21±5.10)和(7.99±4.70)h,Cm ax分别为(63.70±21.45)和(60.02±22.34)μg.L-1,AUC0-t分别为(161.98±62.24)和(168.15±64.09)μg.h.L-1,AUC0-∞分别为(173.30±78.42)和(179.49±72.84)μg.h.L-1;卡维地洛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99.3±25.9)%。结论2种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维地洛片 药代动力学 液相色谱-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红霉素分散片人体生物等效性研究
20
作者 李见春 胡齐胜 +3 位作者 董淑英 吴华璞 高署 蒋志文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07年第1期87-89,共3页
目的:观察两个不同厂家生产的罗红霉素分散片在健康人体的生物等效性。方法:20名志愿者采用双周期交叉试验,分别单剂量口服罗红霉素分散片150 mg,高效液相-质谱联用(LC-MS)法测定其血清中罗红霉素浓度,血药浓度-时间数据经DAS 2.0统计... 目的:观察两个不同厂家生产的罗红霉素分散片在健康人体的生物等效性。方法:20名志愿者采用双周期交叉试验,分别单剂量口服罗红霉素分散片150 mg,高效液相-质谱联用(LC-MS)法测定其血清中罗红霉素浓度,血药浓度-时间数据经DAS 2.0统计软件处理,计算主要药物动力学参数,并进行两种制剂的生物等效性评价。结果: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的药动学参数分别为:t1/2(8.131±1.465)h和(9.020±2.914)h,Cm ax(3.065±0.940)μg/m l和(3.157±1.019)μg/m l,Tm ax(2.000±0.924)h和(2.306±1.363)h,AUC0-48 h(38.312±19.673)μg.h-1.m l-1和(41.029±21.842)μg.h-1.m l-1。受试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10.4±67.2)%。结论:罗红霉素两种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利用度 罗红霉素 高效液相-质谱联用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