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桩-坡结构体系土拱形成演化机制研究
- 1
-
-
作者
郑志民
华建兵
-
机构
中铁二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集团总部
合肥大学城市建设与交通学院学院
-
出处
《安徽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57-63,85,共8页
-
基金
安徽省重点研究与开发计划项目(1804a0802206)。
-
文摘
为研究堆积体边坡-h型抗滑桩结构体系的土拱形成演化机制,以某典型堆积体边坡为研究对象,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构建堆积体边坡-h型抗滑桩结构体系三维数值计算模型,分析滑坡推力作用下h型抗滑桩桩间土拱的形成过程及演化规律,探究桩径比和土体性质对h型抗滑桩桩间土拱效应的形成及功能发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滑坡推力作用下,h型抗滑桩产生双层土拱,且双层土拱的形成并不同步。相较于普通抗滑桩的单层土拱,h型抗滑桩在前、后桩处则分别形成土拱,可有效增加h型抗滑桩的支挡效果。同时,桩径比和土体性质对双层土拱的功能发挥影响显著。当桩径比分别在3~6之间时,h型抗滑桩在前、后桩后侧均会形成发育良好的土拱,可充分发挥支挡作用。此外,在一定范围内增大内摩擦角和粘聚力同样有利于双层土拱功能的发挥。
-
关键词
堆积体边坡
h型抗滑桩
土拱效应
桩径比
土体性质
-
Keywords
deposit layer slope
h-type anti-slide pile
soil arching effect
pile diameter ratio
soil properties
-
分类号
TU473.1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
-
题名化学氧化技术修复苯并(a)芘污染土壤试验
- 2
-
-
作者
肖露
祝磊
-
机构
合肥大学城市建设与交通学院学院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与应急管理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
出处
《合肥学院学报(综合版)》
2024年第2期116-122,144,共8页
-
基金
安徽省教育厅2021年度高校优秀拔尖人才培育项目(gxbjZD2021084)。
-
文摘
苯并(a)芘是高环多环芳烃有机物的典型代表,它具有难降解、高致癌性、高疏水等特性。为了确保公众健康和环境安全,苯并(a)芘污染土壤的修复迫在眉睫。本文先以摇床氧化实验做室内模拟实验,探求Fen-ton试剂和过硫酸钠试剂对苯并(a)芘的降解效果。然后以过硫酸钠为氧化剂,硫酸亚铁和柠檬酸作为活化剂,通过实验室小试详细地分析了过硫酸钠氧化技术下苯并(a)芘的去除效果及其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为了确保以上结果能运用到实际工程中,最后通过现场工程中试验证配比可行性。结果表明:2%过硫酸钠添加量和过硫酸钠与硫酸亚铁、柠檬酸的添加摩尔质量比为5:1:1是处理本地块的最佳配比。此配比可为类似工程应用提供理论支撑,为相似污染场地提供数据印证。
-
关键词
土壤修复
氧化剂
活化剂
苯并(A)芘
化学氧化技术
-
Keywords
soil remediation
Oxidant
activator
benzoapyrene
chemical oxidation technology
-
分类号
X5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