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孕期认知行为治疗对口腔疾病和焦虑症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唐慧 黄擎 +2 位作者 温艳丽 徐勃 王元银 《安徽医药》 CAS 2013年第10期1690-1691,共2页
目的评价认知行为治疗在孕期口腔保健干预,以及孕妇对疼痛焦虑情绪的有效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的方法,将2011年6月-2012年6月在合肥市妇幼保健院产检并自愿接受孕期口腔保健的80名孕妇作为观察组,此组接受认知行为治疗干预;随机... 目的评价认知行为治疗在孕期口腔保健干预,以及孕妇对疼痛焦虑情绪的有效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的方法,将2011年6月-2012年6月在合肥市妇幼保健院产检并自愿接受孕期口腔保健的80名孕妇作为观察组,此组接受认知行为治疗干预;随机选择同期在该院产检并自愿接受孕期口腔保健的80名孕妇作为对照组,该组不接受认知行为治疗干预。采用综合性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以及孕期口腔疾病的发展结果对照表对两组孕期焦虑和121腔保健进行评估。结果孕36-37周时观察组焦虑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孕期口腔疾病控制率达9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结论认知行为治疗能有效缓解孕妇对口腔疾病及疼痛的焦虑,运用认知行为效法配合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单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期 口腔保健 认知行为疗法 疼痛 焦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修复膜材料在牙种植中引导骨再生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7
2
作者 刘瑜 操小马 +1 位作者 张艳梅 张娟 《泰山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1期35-36,共2页
目的对不同口腔修复膜材料在牙种植中引导骨再生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比较。方法选取在2013年8月—2015年8月期间于我院收治的行牙种植患者82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给予对照组患... 目的对不同口腔修复膜材料在牙种植中引导骨再生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比较。方法选取在2013年8月—2015年8月期间于我院收治的行牙种植患者82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给予对照组患者使用钛膜治疗,研究组患者应用海奥口腔修复膜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并比较。结果通过采用不同方式的口腔修复膜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修复成功率,研究组显著的优于对照组,(P<0.05);在经治疗6个月以后,研究组患者的植骨厚度以及骨厚度均显著的厚于对照组(P<0.05);此外,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显著的低于对照组,两组间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牙种植中引导骨再生应用口腔修复膜能够获得理想的效果,具有较高的修复成功率,有效的推动植骨和骨的发育,同时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修复膜 牙种植 引导骨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治疗中的应用及有效性探讨 被引量:6
3
作者 王道荣 《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第6期30-32,共3页
目的:探讨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治疗中的应用及有效性。方法:选取医院口腔科收治的150例口腔正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分组,两组均为7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正畸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微型种植体支抗。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 目的:探讨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治疗中的应用及有效性。方法:选取医院口腔科收治的150例口腔正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分组,两组均为7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正畸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微型种植体支抗。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1个月及治疗后6个月咬合力、咀嚼效率、SF-36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上中切牙倾角差、磨牙移位明显较对照组小,上中切牙凸距差明显较对照组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治疗中的应用,能够有效改善口腔畸形程度,改善生活质量,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种植体支抗 口腔正畸治疗 有效性 咀嚼效率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四手操作技术在口腔门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8
4
作者 胡娟 刘瑜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第13期18-19,共2页
目的 :分析四手操作技术在口腔门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抽选2015年2月至2016年3月期间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口腔门诊接诊的47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这472例患者分为常规组(236例)和四手操作组(236例)。采用常规操作... 目的 :分析四手操作技术在口腔门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抽选2015年2月至2016年3月期间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口腔门诊接诊的47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这472例患者分为常规组(236例)和四手操作组(236例)。采用常规操作手法对常规组患者进行治疗。采用四手操作技术(医师与助手进行四手联合操作)对四手操作组患者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持续的时间、在门诊停留的时间、治疗期间暂停操作的次数、对治疗的非常满意率和总满意率。结果 :四手操作组患者治疗持续的时间、在门诊停留的时间均短于常规组患者,其治疗期间暂停操作的次数少于常规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手操作组患者对治疗的非常满意率、总满意率均高于常规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四手操作技术在口腔门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提高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门诊 四手操作 满意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橡皮障在对患儿进行口腔根管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4
5
作者 王艳平 操小马 刘安东 《当代医药论丛》 2019年第1期99-100,共2页
目的:探讨橡皮障在对患儿进行口腔根管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在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口腔根管治疗的98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这98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49例患儿。为两组患儿均进行口... 目的:探讨橡皮障在对患儿进行口腔根管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在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口腔根管治疗的98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这98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49例患儿。为两组患儿均进行口腔根管治疗。在治疗过程中,为观察组患儿加用橡皮障完成相关的操作。然后,对比两组患儿治疗后发生疼痛的情况及其根管填充的情况。结果:治疗后,与对照组患儿相比,在观察组患儿中,发生疼痛的患儿所占的比率较低,根管填充效果为恰填的患儿所占的比率较高,根管填充效果为欠填和超填的患儿所占的比率均较低(P <0.05)。结论:在患儿接受口腔根管治疗时,为其使用橡皮障可降低其术后疼痛感,提高其治疗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根管治疗 患儿 橡皮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胡娟 刘瑜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第11期1-2,共2页
目的 :评价对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方法 :将2014年3月至2016年1月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口腔科收治的114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些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55例)与观察组(59例)。为对照组... 目的 :评价对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方法 :将2014年3月至2016年1月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口腔科收治的114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些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55例)与观察组(59例)。为对照组患者采用叶酸片+维生素B2片+维生素E软胶囊+FE复合酶漱口液的西医疗法进行治疗。在此基础上,对观察组患者进行中医治疗(肿痛安胶囊+双黄连口服液),然后对比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在进行治疗后其未进食时VAS的评分、进食时VAS的评分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观察组患者口腔溃疡病灶的消失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在进行治疗后的6个月内其病情的复发率(或加重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进行治疗后其新发口腔溃疡、溃疡病灶扩大的发生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可取得确切的效果,能显著改善其患处疼痛的症状,促进其口腔溃疡的愈合,降低其病情的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口腔溃疡 中西医结合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口腔医学专业推广口腔院所管理课的设想 被引量:1
7
作者 黄琛琛 姚玲玲 《科技信息》 2011年第6期391-391,共1页
口腔医学专业的毕业生应当具备一定的口腔院所管理知识,然而现阶段的口腔医学专业极少有开展这门课程,这不适应口腔医疗市场的需要,因而医学院校有必要为口腔医学生开设"口腔院所管理"课。这门课对于口腔医学专业毕业生的创... 口腔医学专业的毕业生应当具备一定的口腔院所管理知识,然而现阶段的口腔医学专业极少有开展这门课程,这不适应口腔医疗市场的需要,因而医学院校有必要为口腔医学生开设"口腔院所管理"课。这门课对于口腔医学专业毕业生的创业、就业、临床工作都是相当必要和重要的。开设本课的理论和实践条件已具备,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设 口腔院所管理课 设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3预备系统与不锈钢K锉在第二磨牙治疗中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姚玲玲 《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 2018年第36期63-63,65,共2页
目的观察国产S3机用镍钛预备系统与不锈钢K锉在进行第二磨牙根管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择需行根管治疗的第二磨牙46颗,随机分为S3组和K锉组,S3组23颗,K锉组23颗,分别记录根管治疗成功率、根管治疗所需时间并进行比较。结果 S3组比不锈钢... 目的观察国产S3机用镍钛预备系统与不锈钢K锉在进行第二磨牙根管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择需行根管治疗的第二磨牙46颗,随机分为S3组和K锉组,S3组23颗,K锉组23颗,分别记录根管治疗成功率、根管治疗所需时间并进行比较。结果 S3组比不锈钢K锉组治疗所需时间少,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根管治疗术后的成功率S3组虽然高于不锈钢K锉组,但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第二磨牙的根管治疗中,S3机用镍钛系统能有效减少治疗时间并提高根管治疗的成功率,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记忆型镍钛锉 根管预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能量雷射照射对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
9
作者 饶正 周健 +3 位作者 雷洁 蔡华琼 张娟 赵莉莉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31-832,共2页
目的利用低能量雷射对免疫调节功能,旨在复发性口腔溃疡的治疗上建立临床可靠的治疗途径。方法对112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患病部位进行疼痛症状分级评估,采用波长为808nm的镓铝砷半导体雷射照射180s,以问卷调查方式记录并观察照射前、照... 目的利用低能量雷射对免疫调节功能,旨在复发性口腔溃疡的治疗上建立临床可靠的治疗途径。方法对112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患病部位进行疼痛症状分级评估,采用波长为808nm的镓铝砷半导体雷射照射180s,以问卷调查方式记录并观察照射前、照射180s后及照射后3d疼痛状况。结果经低能量雷射照射溃疡病灶后,其症状改善约占70.89%,并具有以下特点:①不刺激或伤害牙龈组织;②不增加患者疼痛;③容易操作且快速得到效果等。结论低能量雷射的临床治疗,是一种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有效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溃疡/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Root BP Plus在年轻恒牙活髓切断术中的应用及对患牙功能和美观度的影响研究
10
作者 王艳平 刘安东 刘瑜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4年第8期154-157,共4页
目的:探究iRoot BP Plus在年轻恒牙活髓切断术中的应用及对患牙功能及美观度的影响。方法:选择笔者医院2019年1月-2022年5月收治的因外伤导致年轻恒牙冠折露髓的9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首诊就诊顺序随机均分为观察组... 目的:探究iRoot BP Plus在年轻恒牙活髓切断术中的应用及对患牙功能及美观度的影响。方法:选择笔者医院2019年1月-2022年5月收治的因外伤导致年轻恒牙冠折露髓的9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首诊就诊顺序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9例)应用氢氧化钙行活髓切断术,观察组(49例)应用iRoot BP Plus行活髓切断术,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患牙修复效果、牙体功能、牙齿美观度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疼痛持续时间、肿胀持续时间及手术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修复有效率为95.9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63%(P<0.05)。牙体功能方面,观察组患者的舒适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固定功能、咀嚼功能、语言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美观度方面,观察组患者的边缘适宜、染色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修复体完整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0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8.16%(P<0.05)。结论:iRoot BP Plus在年轻恒牙活髓切断术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患牙填充满意、恢复更快,能够更好地改善患牙功能及美观度,并且不良反应少,可以作为优选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恒牙 活髓切断术 氢氧化钙 iRoot BP Plus 牙体功能 美观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锥形束CT对安氏Ⅰ~Ⅲ类错颌畸形正畸治疗患者牙根吸收的诊断效果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姚海 王道荣 +2 位作者 胡娟 卞惠惠 刘瑜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4年第1期89-92,共4页
目的探讨安氏Ⅰ~Ⅲ类错颌畸形患者在正畸治疗中应用锥形束CT的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7月—2023年7月错颌畸形76例,分别给予曲面体层X线及锥形束CT检查,后依据结果给予正畸治疗,并再次行锥形束CT检查。将X线头影结果作为诊断金标准,比较2... 目的探讨安氏Ⅰ~Ⅲ类错颌畸形患者在正畸治疗中应用锥形束CT的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7月—2023年7月错颌畸形76例,分别给予曲面体层X线及锥形束CT检查,后依据结果给予正畸治疗,并再次行锥形束CT检查。将X线头影结果作为诊断金标准,比较2种方法诊断牙根吸收情况的准确率和治疗前后牙根体积变化情况。结果锥形束CT诊断牙根吸收的总准确率为88.16%(67/76)高于曲面体层X线检查的57.89%(44/76)(P<0.05)。和治疗前相比,治疗后患者右上中、右下侧、右上侧、右下中切牙及左上中、左下侧、左上侧、左下中切牙体积缩小(P<0.05)。结论安氏Ⅰ~Ⅲ类错颌畸形患者正畸治疗后有较高概率发生牙根吸收情况。锥形束CT具有操作简便、准确率高的特点,可清晰有效显示牙根吸收程度及体积变化情况,是一种快捷、有效且安全的辅助诊断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错颌畸形 正畸治疗 锥形束CT 牙根吸收 牙根体积 诊断准确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ICE-下颌前移器矫治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的临床效果研究
12
作者 姚海 王道荣 +2 位作者 胡娟 卞惠惠 刘瑜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4年第12期84-87,100,共5页
目的探讨CICE-下颌前移器矫治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66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佩戴活动式斜面导板,研究组佩戴CICE-下颌前移器。比较2组... 目的探讨CICE-下颌前移器矫治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66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佩戴活动式斜面导板,研究组佩戴CICE-下颌前移器。比较2组牙性及骨性参数、切牙牙根吸收分级、矢状方向角度、矢状方向尺寸指标。结果研究组矫治后骨性参数大于对照组,牙性参数小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切牙牙根吸收分级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矫治后SNA、ANB及Is-OLP、Ms-OLP低于对照组,SNB及OLP-A、OLP-Pg、Ii-OLP、Mi-OLP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在矫治过程中使用CICE-下颌前移器的效果更加显著,还可显著降低矫治过程中牙根吸收及下前牙唇倾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Ⅱ类错[牙合]畸形 安氏 CICE-下颌前移器 矫治 牙根吸收 矢状方向角度 矢状方向尺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龈卟啉单胞菌脂多糖促进牙龈成纤维细胞的自噬 被引量:9
13
作者 刘瑜 李树锦 +2 位作者 张森林 操小马 张艳梅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15-319,共5页
目的研究牙龈卟啉单胞菌脂多糖(Pg-LPS)对人牙龈成纤维细胞(HGF)自噬功能的影响。方法以10μg/mL Pg-LPS刺激HGF 12 h或24 h,采用雷帕霉素作为阳性对照,Western blot法检测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B(LC3B)的表达,间接免疫荧光技术检测自噬体... 目的研究牙龈卟啉单胞菌脂多糖(Pg-LPS)对人牙龈成纤维细胞(HGF)自噬功能的影响。方法以10μg/mL Pg-LPS刺激HGF 12 h或24 h,采用雷帕霉素作为阳性对照,Western blot法检测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B(LC3B)的表达,间接免疫荧光技术检测自噬体的分布;同时使用MitoSOX Red荧光探针标记线粒体活性氧(mtROS)、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自噬体,观察Pg-LPS处理后HGF mtROS与线粒体自噬水平;分别以叔丁基-4-羟基茴香醚(BHA)、N-乙酰半胱氨酸(NAC)以及辅酶Q10(CoQ10)阻断ROS,Western blot法检测Pg-LPS刺激后LC3B的表达量。结果 Pg-LPS处理后LC3BⅡ/LC3BⅠ的比值与自噬体数量均显著升高,并且24 h处理组高于12 h处理组,同时mtROS生成量与线粒体自噬均明显增加。此外CoQ10可有效降低Pg-LPS诱导的HGF自噬。结论 Pg-LPS在HGF中通过触发mtROS活化自噬,并且自噬参与受损线粒体的降解以维持细胞内环境稳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龈卟啉单胞菌 脂多糖 自噬 活性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周牙髓联合半导体激光治疗重度牙周炎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20
14
作者 操小马 徐晓华 +1 位作者 刘瑜 周巍 《医学综述》 2019年第24期5007-5011,5033+5030-5032+5034,共5页
目的探讨牙周牙髓联合半导体激光治疗重度牙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在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口腔科治疗的重度牙周炎患者50例(50颗患齿)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n=24)采用牙周牙髓治疗,研究组(n... 目的探讨牙周牙髓联合半导体激光治疗重度牙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在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口腔科治疗的重度牙周炎患者50例(50颗患齿)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n=24)采用牙周牙髓治疗,研究组(n=26)采用牙周牙髓联合半导体激光治疗,记录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探诊深度(PD)、附着丧失(AL)水平、出血指数(BI),治疗前和治疗后12个月牙齿松动度,并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根尖片。结果治疗前两组P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12个月PD均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12个月研究组PD小于对照组[(5.60±0.21)mm比(6.35±0.38)mm](P<0.05);治疗前两组A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6个月、12个月两组AL均小于治疗前(P<0.05),治疗12个月研究组AL低于对照组[(5.79±0.22)mm比(6.16±0.26)mm](P<0.05);治疗前、治疗3个月两组B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研究组BI低于对照组[(0.62±0.11)比(1.95±0.77)](P<0.05);治疗12个月研究组BI低于对照组[(0.45±0.12)比(1.76±0.76)](P<0.05)。治疗前后两组牙齿松动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个月后,研究组、对照组均有明显再生的牙槽骨。结论牙周牙髓治疗联合半导体激光治疗较单纯牙周牙髓治疗能更有效地改善重度牙周炎患者牙周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牙周炎 牙周牙髓治疗 半导体激光治疗 根尖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排龈技术的临床应用与研究现状 被引量:18
15
作者 徐晓华 操小马 李全利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4期540-542,546,共4页
排龈技术的应用,对提高修复体边缘的适合性、减少修复的并发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文就排龈技术的生理药理学基础、排龈材料的种类和剂型、临床上应用的各种排龈方法的技术特点进行综述,以期为排龈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提供指导。
关键词 排龈材料 排龈方法 固定义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超薄贴面技术在前牙间隙患者美学修复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6
16
作者 徐晓华 操小马 黄擎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2年第9期123-126,共4页
目的探讨微创超薄贴面技术在前牙间隙患者美学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4月于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口腔科接受诊治的160例前牙间隙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0例。观察组... 目的探讨微创超薄贴面技术在前牙间隙患者美学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4月于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口腔科接受诊治的160例前牙间隙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0例。观察组以微创超薄贴面进行修复,对照组以常规全瓷贴面进行修复。在治疗完成后采用自制调查问卷调查两组对修复体美观程度的评价,同时对两组进行持续18个月的随访,随访完成后采用美国公共卫生署牙科修复评价标准对两组进行修复体评价,同时收集比较两组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修复后18个月,两组牙列完整、牙面颜色自然、牙面边缘自然和牙体通透的评价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修复后的牙体美观情况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修复后18个月,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超薄贴面具有较为全面的牙体美学修复效果,患者对修复的满意度也更高,远期并发症发生情况也较少。临床实践中可结合患者的牙体情况和实际需求,以选取更优的牙体修复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超薄贴面 全瓷贴面 前牙间隙 美学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d∶YAG激光照射联合iRoot BP Plus材料行直接盖髓术治疗龋源性牙髓炎对患者炎症水平及牙髓活力的影响 被引量:16
17
作者 张艳梅 操小马 王艳平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3年第2期202-206,共5页
目的探讨Nd∶YAG激光照射联合iROOT BP Plus材料行直接盖髓术治疗龋源性牙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前瞻性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12月在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治疗的龋源性牙髓炎患者95例107颗患牙,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47例54颗牙... 目的探讨Nd∶YAG激光照射联合iROOT BP Plus材料行直接盖髓术治疗龋源性牙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前瞻性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12月在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治疗的龋源性牙髓炎患者95例107颗患牙,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47例54颗牙)和对照组(48例53颗牙)。观察组给予Nd∶YAG激光照射联合iRoot BP Plus材料行直接盖髓术,对照组给予Nd∶YAG激光照射联合MTA材料行直接盖髓术。观察两组治疗成功率、手术前后龈沟液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8、IL-1β和IL-6]、根尖根管改善、牙髓活力、咀嚼功能和咬合功能等差异。结果观察组治疗成功率为96.30%,高于对照组(88.6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观察组龈沟液TNF-α、IL-8、IL-1β和IL-6分别为(20.20±6.22)mg/mL、(8.11±3.02)pg/mL、(19.22±5.56)mg/L和(10.21±2.54)pg/mL,明显低于对照组[(39.40±5.82)mg/mL、(19.20±5.58)pg/mL、(30.20±8.12)mg/L和(16.60±3.10)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2个月根管长度、根管壁厚度分别为(16.40±1.52)、(2.79±0.74)mm,明显高于对照组[(14.89±1.62)、(2.44±0.81)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3个月的牙髓电活力(EPT)分别为(18.52±3.08)和(18.10±4.01),明显低于对照组[(20.10±3.10)、(20.83±4.8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12个月咀嚼功能和咬合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d∶YAG激光照射联合iRoot BP Plus材料行直接盖髓术治疗龋源性牙髓炎有较好的效果,可明显降低炎症水平,改善近期牙髓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d∶YAG激光 iROOT BP Plus材料 直接盖髓术 龋源性牙髓炎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冠延长术联合玻璃纤维桩修复前牙残根残冠的临床疗效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黄擎 唐慧 +4 位作者 刘瑜 熊际文 张艳梅 王道荣 王元银 《安徽医药》 CAS 2013年第9期1512-1513,共2页
目的探讨牙冠延长术联合玻璃纤维桩修复前牙冠残根残冠的临床疗效研究。方法对该科30位患者52颗冠根折、根折前牙进行修复,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牙冠延长术联合玻璃纤维桩修复方法,对照组采用牙龈切除术联合玻璃纤维桩修复方法,经过... 目的探讨牙冠延长术联合玻璃纤维桩修复前牙冠残根残冠的临床疗效研究。方法对该科30位患者52颗冠根折、根折前牙进行修复,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牙冠延长术联合玻璃纤维桩修复方法,对照组采用牙龈切除术联合玻璃纤维桩修复方法,经过电话随访、定期复查等方式,获取牙周指数及使用寿命等数据来评价疗效。结果通过2年的随访,实验组数据明显优于对照组,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牙冠延长术联合纤维玻璃桩在修复前牙残根残冠方面能够取得满意的近远期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冠延长术 生物学宽度 玻璃纤维桩 前牙 残根残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干扰素α-2b对腭裂术后瘢痕成纤维细胞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胡超 丁丁 +4 位作者 刘安东 黄擎 陈首慧 陈志 王元银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20-523,共4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干扰素α-2b(rhIFNα-2b)对体外培养的腭裂术后裸露骨面瘢痕来源的成纤维细胞生物学作用的影响。方法制作兔腭裂术后裸露骨面瘢痕动物模型,利用体外细胞培养技术,通过MTT法、3H-TDR渗入法、流式细胞术等方法观察、分析rh... 目的探讨重组人干扰素α-2b(rhIFNα-2b)对体外培养的腭裂术后裸露骨面瘢痕来源的成纤维细胞生物学作用的影响。方法制作兔腭裂术后裸露骨面瘢痕动物模型,利用体外细胞培养技术,通过MTT法、3H-TDR渗入法、流式细胞术等方法观察、分析rhIFNα-2b对腭裂术后瘢痕成纤维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数据采用方差分析及q检验处理。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加入rhIFNα-2b后,腭裂术后瘢痕成纤维细胞的生长趋势及增殖活性及被明显抑制,G1期细胞百分数明显增高。结论rhIFNα-2b对腭裂术后瘢痕成纤维细胞的生长趋势及增殖活性具有明显抑制作用,说明在防治腭裂术后裸露骨面瘢痕的形成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腭裂 瘢痕 成纤维细胞/药物作用 干扰素α-2b/药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干扰素-γ对腭裂术后裸露骨面瘢痕成纤维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丁丁 胡超 +6 位作者 刘安东 冀章章 薛绍礼 黄擎 张娟 周健 王元银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2-75,共4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干扰素γ(rhIFN-γ)对体外培养的腭裂术后裸露骨面瘢痕来源的成纤维细胞生物学作用的影响。方法制作兔腭裂术后裸露骨面瘢痕动物模型,将rhIFN-γ加入瘢痕成纤维细胞培养基内,采用MTT法测定细胞增殖率,应用流式细胞仪分析r... 目的探讨重组人干扰素γ(rhIFN-γ)对体外培养的腭裂术后裸露骨面瘢痕来源的成纤维细胞生物学作用的影响。方法制作兔腭裂术后裸露骨面瘢痕动物模型,将rhIFN-γ加入瘢痕成纤维细胞培养基内,采用MTT法测定细胞增殖率,应用流式细胞仪分析rhIFN-γ对腭裂瘢痕成纤维细胞的细胞周期生物学行为的影响;采用SPSS13.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和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加入rhIFN-γ后,腭裂术后裸露骨面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活性及DNA合成被明显抑制,S-G2-M期细胞百分数明显降低。结论rhIFN-γ可以抑制腭裂术后裸露骨面瘢痕成纤维细胞的DNA合成及增殖,其与细胞数量改变之间有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提示rhIFN-γ是成纤维细胞负性调节因子,在防治腭裂术后裸露骨面瘢痕的形成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Γ 重组 腭裂 瘢痕 成纤维细胞 上颌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