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重症监护医学信息数据库-Ⅳ分析低三碘甲状腺原氨酸综合征与脓毒症患者病死率的相关性
1
作者 徐跃文 陈福进 +1 位作者 赵晶晶 姚莉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179-183,共5页
目的探讨低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_(3))综合征对脓毒症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影响。方法纳入重症监护医学信息数据库-Ⅳ(MIMIC-Ⅳ)中的脓毒症患者963例,根据T_(3)水平将其分为低T_(3)组488例(T_(3)<80 ng/dl)及非低T_(3)组475例(T_(3... 目的探讨低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_(3))综合征对脓毒症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影响。方法纳入重症监护医学信息数据库-Ⅳ(MIMIC-Ⅳ)中的脓毒症患者963例,根据T_(3)水平将其分为低T_(3)组488例(T_(3)<80 ng/dl)及非低T_(3)组475例(T_(3)≥80 ng/dl)。收集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合并症、实验室检查指标、危重度评分、入ICU 24 h内是否接受机械通气或肾脏替代治疗情况、预后情况并进行组间比较。采用局部加权回归(Lowess)拟合整体死亡率趋势的曲线。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影响脓毒症合并低T_(3)综合征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该模型的预测效能,采用Hosmer-Lemeshow(H-L)检验对列线图模型的拟合度进行验证。结果低T_(3)组年龄、慢性心力衰竭、机械通气、肾脏替代治疗患者比例、序贯器官衰竭评估(SOFA)评分、急性生理学评分(APS)Ⅲ、WBC计数、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肌酐(SCr)、血乳酸(Lac)均显著高于非低T_(3)组,T_(3)、甲状腺素(T_(4))、游离甲状腺素(FT_(4))及氧合指数均显著低于非低T_(3)组(P<0.05)。低T_(3)组28 d死亡、365 d死亡、ICU死亡、院内死亡患者比例及入住ICU时间、住院时间均高于非低T_(3)组(P<0.05)。Lowess曲线分析结果显示,T_(3)水平越低,脓毒症患者28 d死亡率、365 d死亡率、ICU死亡率及院内死亡率越高。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低T_(3)水平、SOFA评分、APSⅢ及年龄均是脓毒症合并低T_(3)综合征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并绘制预测模型ROC曲线,结果显示预测模型的预测效能优于各独立危险因素单独预测。H-L检验结果显示模型拟合度良好,具备较高的预测价值(P=0.119)。结论低T_(3)综合征与脓毒症患者死亡风险增加相关,T_(3)水平对其预后有重要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三碘甲状腺原氨酸综合征 脓毒症 预后 重症监护医学信息数据库
原文传递
血浆血管生成素-2、白细胞介素-8在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疾病严重程度及其预后评估中的价值 被引量:18
2
作者 陈婷 周小妹 +1 位作者 姚莉 朱春艳 《安徽医药》 CAS 2020年第3期488-491,I0005,共5页
目的探讨血浆内血管生成素⁃2(Ang⁃2)、白细胞介素⁃8(IL⁃8)与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SCAP)病人疾病严重程度及其预后的价值。方法收集2016年1月1日至2018年8月31日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ICU)收治的SCAP病人68例,分别检测病人的C反... 目的探讨血浆内血管生成素⁃2(Ang⁃2)、白细胞介素⁃8(IL⁃8)与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SCAP)病人疾病严重程度及其预后的价值。方法收集2016年1月1日至2018年8月31日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ICU)收治的SCAP病人68例,分别检测病人的C反应蛋白(CRP)、IL⁃8、血浆Ang⁃2水平,进行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和氧合指数(PO2/FiO2)记录,根据28 d转归结果将其中纳入标准的65例SCAP病人(另外3例近亲属中途放弃治疗而退出)分为存活组(35人)及死亡组(30人)。结果死亡组病人CRP[(147.99±55.94)mg/L比(108.59±48.19)mg/L,t=3.051,P=0.003]、APACHEⅡ评分[(25.47±5.43)分比(18.23±5.78)分,t=5.176,P=0.000]、氧合指数[(158.67±92.36)比(269.20±122.24),t=4.056,P=0.000]、血浆Ang⁃2[(1.89±0.68)mg/mL比(1.40±0.81)mg/mL,t=2.636,P=0.011],IL⁃8[(365.18±219.08)pg/mL比(228.35±181.24)pg/mL,t=2.756,P=0.008]均明显高于存活组。Ang⁃2同APACHEⅡ评分(r=0.847,P=0.001)、IL⁃8(r=0.967,P=0.013)、CRP(r=0.853,P=0.018)呈正相关,同氧合指数呈负相关(r=-0.429,P=0.003);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IL⁃8、Ang⁃2是SCAP死亡危险因素(OR=1.004和OR=1.001,P<0.05);血清Ang⁃2和IL⁃8评分水平判断病人预后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下面积分别是0.761和0.671,其中Ang⁃2阈值是790.50 ng/mL时,灵敏度95.6%,特异度87.1%;IL⁃8阈值是75.62 pg/mL时,灵敏度82.3%,特异度67.1%。结论血浆IL⁃8、Ang⁃2是可作为SCAP病人疾病严重程度评价指标,同时Ang⁃2可能为SCAP潜在预后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获得性感染/诊断 肺炎 C反应蛋白质 血管生成素⁃2 白细胞介素8 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膜肺氧合联合主动脉球囊反搏救治1例重症暴发性心肌炎 被引量:8
3
作者 朱春艳 陈婷 +2 位作者 潘爱军 杨田军 梅清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19年第8期796-797,共2页
探讨体外膜肺氧合救治重症暴发性心肌炎的疗效。患者,男性,53岁,因“突发意识障碍6h”入院,急诊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ntra-aortic balloon pump,IABP)下的冠状动脉造影,左主干、左前降支及左回旋支及右冠未见明显狭窄,远端血流TIMI3级,... 探讨体外膜肺氧合救治重症暴发性心肌炎的疗效。患者,男性,53岁,因“突发意识障碍6h”入院,急诊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ntra-aortic balloon pump,IABP)下的冠状动脉造影,左主干、左前降支及左回旋支及右冠未见明显狭窄,远端血流TIMI3级,超声心动图示左室壁运动弥漫性减低,左心室射血分数23%,下腔静脉吸气末宽度为2.92cm。急诊床边安装V-AECMO辅助治疗,第5天超声心动图示左心室射血分数56%,平均动脉压75mmHg,中心静脉氧饱和度78%,固逐步减低ECMO流量至1.0L/min,撤离ECMO并拔除股动脉、股静脉导管。第6天拔除气管插管,第12天转回心内科,第34天出院,2个月、4个月电话随访,超声心动图示射血分数分别为58%、62%。重症暴发性心肌炎发病率,但死亡率高,ECMO作为一项新的心肺支持技术,能稳定患者血流动力学,协助度过急性期,提高抢救成功率。其应用于FM所致的难治性心源性休克患者疗效确切,临床上应该加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膜肺氧合 救治 重症 暴发性心肌炎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支气管镜在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局部治疗中的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邹立群 徐爱晖 《临床肺科杂志》 2017年第4期759-760,765,共3页
目的分析纤维支气管镜灌洗及送检痰培养检查在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治疗中的作用。方法调取我科2013-2015年收治所有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并使用纤维支气管镜的病例,排除4例后共28例。设为观察组,并将同期未使用纤维支气管镜的重症社区获得... 目的分析纤维支气管镜灌洗及送检痰培养检查在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治疗中的作用。方法调取我科2013-2015年收治所有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并使用纤维支气管镜的病例,排除4例后共28例。设为观察组,并将同期未使用纤维支气管镜的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病例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的疗效、痰培养、根据痰培养换药的疗效。结果纤维支气管镜可在所有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患者中使用并获益。治疗2周后,观察组较对照组有效例数多,感染指标下降明显,CURB-65评分较低。且缩短了脱机时间、减少了住院天数、降低了治疗费用、提高了治疗有效率。观察组痰培养阳性率高于对照组,并根据培养结果换药可取得更好的临床疗效。结论在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治疗中使用纤维支气管镜灌洗并送检痰培养,可提高临床疗效、痰培养的阳性率,并改善换药后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 纤维支气管镜灌洗 局部治疗 痰培养检查 痰培养阳性率 临床疗效 住院天数 治疗有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呼出气冷凝液8-iso-PG、IL-8检测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3
5
作者 陈婷 周小妹 +1 位作者 姚莉 朱春艳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0年第6期708-711,共4页
目的 探讨呼出气冷凝液8-iso-PG、IL-8对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severe community-acquired aneumonia,SCAP)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及其预后的判断价值.方法 收集2016年1月1日-2018年8月31日重症医学科(intensive care unit,ICU)收治的SCAP患者6... 目的 探讨呼出气冷凝液8-iso-PG、IL-8对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severe community-acquired aneumonia,SCAP)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及其预后的判断价值.方法 收集2016年1月1日-2018年8月31日重症医学科(intensive care unit,ICU)收治的SCAP患者65例,分别检测患者的C反应蛋白(CRP)、呼出气冷凝液(exhaled breath condensate,EBC)白细胞介素8(IL-8)、8-iso-PG水平,进行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记录氧合指数(PO2/FiO2),根据28 d转归将其中符合纳入标准的65例SCAP患者分为存活组(35人)及死亡组(30人).结果 死亡组患者CRP(t=3.051,P=0.003)、APACHEⅡ评分(t=5.176,P=0.000)、PO2/FiO2(t=4.056,P=0.000)、呼出气冷凝液8-iso-PG(t=7.986,P=0.000),IL-8(t=4.477,P=0.000)均明显高于存活组.EBC 8-iso-PG同APACHEⅡ评分(r=0.665,P=0.002)、CRP(r=0.571,P=0.000)、IL-8(r=0.762,P=0.006)呈正相关,同氧合指数呈负相关(r=-0.671,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8-iso-PG、IL-8是SCAP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OR=1.012和OR=1.003,P<0.05);呼出气冷凝液8-iso-PG和IL-8水平判断患者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是0.873和0.776,其中EBC 8-iso-PG阈值是20.365 ng/mL,灵敏度为96.7%,特异度为65.7%;IL-8阈值是46.155 pg/mL,灵敏度为86.7%,特异度为57.1%.结论 呼出气冷凝液8-iso-PG、IL-8是可作为SCAP患者疾病严重程度评价指标,同时8-iso-PG和IL-8可能为SCAP潜在预后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获得性重症肺炎 8-iso-PG IL-8 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患者血清肌酸激酶与血乳酸相关性分析
6
作者 陈婷 姚莉 周小妹 《安徽医学》 2013年第12期1788-1789,共2页
目的探讨重症患者血清肌酸激酶(CK)与动脉血乳酸的相关性。方法检测112例重症患者的CK及动脉血乳酸,进行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将患者分为CK正常组及高CK组。结果高CK组的血乳酸、APACHEⅡ评分均显著高于CK正常组,差异... 目的探讨重症患者血清肌酸激酶(CK)与动脉血乳酸的相关性。方法检测112例重症患者的CK及动脉血乳酸,进行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将患者分为CK正常组及高CK组。结果高CK组的血乳酸、APACHEⅡ评分均显著高于CK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CK组CK与血乳酸及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r=0.316,0.415;P=0.021,0.002),CK正常组无明显相关性。结论高CK水平对判断重症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酸激酶 重症 乳酸 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序贯机械通气治疗重症肺炎患者呼吸衰竭的临床应用价值
7
作者 凌高强 纪小奇 姚莉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3期23-23,25,共2页
分析序贯机械通气治疗重症肺炎患者呼吸衰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研究时间段]:2015年02月~2020年02月,[研究对象]:在本院接受治疗的60例重症肺炎呼吸衰竭患者,以治疗方法的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30例、实验组30例,对实验组患者实施序贯... 分析序贯机械通气治疗重症肺炎患者呼吸衰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研究时间段]:2015年02月~2020年02月,[研究对象]:在本院接受治疗的60例重症肺炎呼吸衰竭患者,以治疗方法的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30例、实验组30例,对实验组患者实施序贯机械通气治疗,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机械通气治疗,比较在不同治疗方式下,两组患者的血气指标(Pa02、PaC02)以及临床指标(有创通气时间、住院时间、整体机械通气时间)。结果:在对重症肺炎呼吸衰竭患者实施序贯机械通气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血气指标(Pa02、PaC02)以及临床指标(有创通气时间、住院时间、整体机械通气时间),比较与对照组临床数据,均得到了有效改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重症肺炎患者呼吸衰竭患者实施序贯机械通气治疗后,Pa02、PaC02指标、有创通气时间、住院时间、整体机械通气时间等临床数据,均得到了一定改善,得到了较好的治疗效果,有较高的治疗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序贯机械通气治疗 重症肺炎 呼吸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蜂蛰伤临床特征及其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陈婷 姚莉 +3 位作者 叶重阳 张荣荣 童飞 朱春艳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1年第1期79-82,共4页
目的分析重症蜂蛰伤的临床特征及其预后的高危因素,为临床提供更好的治疗决策。方法选择2017年10月-2019年10月安徽省立医院重症蜂蛰伤86例,按预后分为两组,痊愈组52例,遗留有器官异常或死亡组34例,收集两组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指标。结果... 目的分析重症蜂蛰伤的临床特征及其预后的高危因素,为临床提供更好的治疗决策。方法选择2017年10月-2019年10月安徽省立医院重症蜂蛰伤86例,按预后分为两组,痊愈组52例,遗留有器官异常或死亡组34例,收集两组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指标。结果痊愈组与遗留有器官功能异常或死亡组在性别、年龄、高血压病和糖尿病等既往史,以及就诊时间和血液净化方式,PLT、APTT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首次血液净化时间、Cr、BUN、PT、TB、AST/ALT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发现,PT、TB、AST/ALT是重症蜂蛰伤预后的高危因素。结论PT、TB、AST/ALT指标升高是重症蜂蛰伤预后不良指标,早期血液净化治疗可能保护脏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蛰伤 重症 临床特征 预后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在ICU接受经鼻空肠管肠内营养支持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优质护理的效果 被引量:13
9
作者 宋平 项海青 +1 位作者 刘碧君 金现树 《当代医药论丛》 2020年第11期234-235,共2页
目的:探讨并分析对在重症监护室(ICU)接受经鼻空肠管肠内营养支持的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进行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ICU收治的60例SA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这些患者均进行对症治疗及经... 目的:探讨并分析对在重症监护室(ICU)接受经鼻空肠管肠内营养支持的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进行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ICU收治的60例SA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这些患者均进行对症治疗及经鼻空肠管肠内营养支持,在此期间对其均进行优质护理,然后观察其心率、呼吸频率、血压、肠内营养支持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其对护理工作的满意情况.结果:治护后,这60例患者的心率、呼吸频率、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低于治护前,P<0.05.护理后,这60例患者肠内营养支持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为6.67%,其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为95%.结论:对在ICU接受经鼻空肠管肠内营养支持的SAP患者进行优质护理能显著改善其心率、呼吸频率、血压等指标,降低其肠内营养支持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U 经鼻空肠管肠内营养支持 重症急性胰腺炎 优质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症与重症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临床和实验室指标差异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叶重阳 张荣荣 +2 位作者 梅清 朱春艳 陈婷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0年第7期847-849,共3页
目的分析新型布尼亚病毒(novelbunyavirus,NBV)感染致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everefever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SFTS)轻症与重症患者临床和实验室指标差异。方法选择中国科技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8年1月--2019年9月经实验室... 目的分析新型布尼亚病毒(novelbunyavirus,NBV)感染致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everefever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SFTS)轻症与重症患者临床和实验室指标差异。方法选择中国科技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8年1月--2019年9月经实验室确证的47例SFTS患者,按中国原卫生部2010SFTS防治指南分为两组:轻症组24例,重症组23例。收集两组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指标。结果轻症组与重症组在年龄、性别、最高体温(Tm)、高血压病和糖尿病等既往史以及消化道症状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轻症组与重症组在神经系统症状、体温超过37.5℃时间(Tc).白细胞最低值(WBClow).白细胞计数少于4×10^9/L持续时间(WBCc)、血小板计数少于100×10^9/L持续时间(PLTJ)、ALT、AST、APTT、CD4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发现,WBClow、WBCe、PLTc、APTT、CD4+T是重症组的高危因素。结论卫生部2010SFTS防治指南的重症指标是血小板计数少于30×10^/L,即使据此归为轻症组者,如有神经系统症状、WBClow、WBCc、PLTC、APTT、CD4+T可能也需要按重症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布尼亚病毒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分析 轻症 重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属参与危重症患者早期运动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韩汝宁 李秀川 彭雅琴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21年第2期83-87,119,共6页
目的探究家属参与的危重症患者早期运动的实施方法及对危重症患者的影响。方法将110例危重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省级三甲医院危重症患者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家属参与的早期运... 目的探究家属参与的危重症患者早期运动的实施方法及对危重症患者的影响。方法将110例危重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省级三甲医院危重症患者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家属参与的早期运动,直至患者转出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通过采用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Medical Research Council,MRC)肌力评定法和Barthel指数评定表,对ICU获得性衰弱(Intensive Care Unit Acquired Weakness,ICU-AW)的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镇静剂使用时间、ICU住院时间进行效果评价。结果试验组患者的肌力、生活自理能力较对照组有所提高(P<0.05);ICU-AW的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镇静剂使用时间较对照组有所减少(P<0.05);两组患者入住ICU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家属参与的早期运动模式不仅可以预防危重症患者ICU-AW的发生,改善其临床护理结局,还培养了患者参与早期运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患者转出ICU后康复训练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属参与 早期运动 危重症患者 ICU获得性衰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LR PLR在评估重症肺炎患者预后中的价值 被引量:25
12
作者 李萌 姚莉 +2 位作者 王菁 陈城 赵晶晶 《安徽医学》 2020年第4期463-466,共4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在评估重症肺炎患者预后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ICU收治的重症肺炎患者50例,根据28 d是否存活,分为存活组(34例)与死亡组... 目的探讨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在评估重症肺炎患者预后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ICU收治的重症肺炎患者50例,根据28 d是否存活,分为存活组(34例)与死亡组(16例)。分析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温、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肺炎严重程度评分(PSI)、全身性感染相关性功能衰竭评分(SOFA)、降钙素原(PCT)、NLR、PLR等临床指标的差异。分析筛选出重症肺炎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不同指标的预测价值。结果死亡组患者的APACHEⅡ评分、PSI评分、SOFA评分、PCT、NLR、PLR均高于存活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LR、PLR是重症肺炎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ROC分析显示,NLR最佳截断点为5.7,灵敏性为62%,特异性为95%,曲线下面积为0.822(95%CI:0.693~0.945)。PLR最佳截断点为189,灵敏性为75%,特异性为77%,曲线下面积为0.883(95%CI:0.693~0.945)。结论NLR、PLR可能有助于早期评估重症肺炎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肺炎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患者鼻空肠管的放置及对并发症的观察
13
作者 梅丽曼 汪海霞 刘玉 《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第5期83-84,共2页
目的:分析并探讨危重症患者空肠营养管摆放方式及使用肠内营养(EN)支持治疗的相关并发症的原因及护理体会。方法:分析37例空肠营养管使用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空肠营养管放置方式不同分成A、B两组,A组17例手法直插放置空肠营养管,B组20例... 目的:分析并探讨危重症患者空肠营养管摆放方式及使用肠内营养(EN)支持治疗的相关并发症的原因及护理体会。方法:分析37例空肠营养管使用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空肠营养管放置方式不同分成A、B两组,A组17例手法直插放置空肠营养管,B组20例在X线透视下放置空肠营养管,比较两者肠内营养给予的并发症变化情况。结果:A组17例患者出现腹胀9例,反流4例,误吸2例;B组20例患者腹胀3例。结论:危重症患者可以通过正确的空肠营养管置管,合理给予肠内营养液,在营养支持治疗中获得满意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 肠内营养管放置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ICU重症患者床头抬高30°依从性的效果分析
14
作者 刘玉 项海青 张道焕 《当代临床医刊》 2017年第4期3273-3273,3272,共2页
目的对在减小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病机率的过程中实施集束干预对策能否有效的提高ICU重症患者床头抬高30°依从性的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6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208例ICU重症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 目的对在减小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病机率的过程中实施集束干预对策能否有效的提高ICU重症患者床头抬高30°依从性的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6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208例ICU重症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10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办法,不对其进行干预;而观察组则通过对宣传画进行张贴、强化对患者的健康教育与宣传以及培训护士等办法来进行集束干预。之后再对两组患者床头抬高30°依从性的效果以及VAP的发病机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床头抬高30°的依从率是48.6%,而对照组患者床头抬高30°的依从率只有20.5%,两者之间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VAP的发生机率是17.3%,而对照组患者VAP的发生机率是22.1%,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实施集束干预可以有效的提高ICU重症患者床头抬高30°的依从性,是一种值得临床推广的护理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床头抬高30° 依从性 ICU重症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护理在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支持中的应用效果及价值研究
15
作者 王梦迪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10期166-169,共4页
分析中医护理给危重症肠内营养支持患者带来的影响,评价该护理模式具有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期间本院重症监护室收入的40例危重症患者,对其开展回顾研究,将实施西医常规护理+肠内营养支持的2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将... 分析中医护理给危重症肠内营养支持患者带来的影响,评价该护理模式具有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期间本院重症监护室收入的40例危重症患者,对其开展回顾研究,将实施西医常规护理+肠内营养支持的2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将加行中医护理的20例患者设为研究组。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营养指标、体液及细胞免疫因子水平以及肠内营养耐受率、患者家属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的喂养耐受率为85%,高于对照组的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25.584,P0.018<0.05)。研究组的患者家属满意度为95%,高于对照组的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24.329,P0.038<0.05)。未经干预前,研究组的血红蛋白、白蛋白、总蛋白、免疫球蛋白G、免疫球蛋白A、CD3+及CD4+/CD8+水平与对照组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干预后,研究组的血红蛋白、白蛋白、总蛋白、免疫球蛋白G、免疫球蛋白A、CD3+及CD4+/CD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低于对照组的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24.329,P0.038<0.05)。结论 危重症肠内营养支持患者应用中医护理,不仅可以更显著地改善其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还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提高患者的喂养耐受率和家属满意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护理 危重症患者 肠内营养支持 应用效果 临床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重症脓毒血症的临床价值
16
作者 胡志航 《大医生》 2021年第21期117-119,共3页
目的深入分析重症脓毒血症疾病应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效果。方法选择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于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内收治的77例重症脓毒血症患者为研究代表,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应用基础治疗)和观察组(39例... 目的深入分析重症脓毒血症疾病应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效果。方法选择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于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内收治的77例重症脓毒血症患者为研究代表,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应用基础治疗)和观察组(39例,基础治疗+连续性血净化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生化指标、炎性因子、生命体征状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21%(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肌酐、尿素氮、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者生命体征各指标均较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对于重症脓毒血症疾病应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抑制炎症反应,改善患者生命体征,值得推广采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性血液净化 重症脓毒血症 血清肌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活性药物评分联合APACHE II评分对血流感染后脓毒性休克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17
作者 王佳权 姚莉 赵晶晶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2期3114-3121,共8页
目的:探讨血管活性药物评分(vasoactive inotropic score, VIS)联合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 II)对血流感染后脓毒性休克患者结局的预测价值,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通过收集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安徽医科大... 目的:探讨血管活性药物评分(vasoactive inotropic score, VIS)联合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 II)对血流感染后脓毒性休克患者结局的预测价值,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通过收集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合肥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185例脓毒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28 d转归情况,分为存活组95例和死亡组90例,记录所有患者性别、年龄、相关血液检测指标、SOFA评分、24小时内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 II)及24小时内最大血管活性药物评分(VISmax24)等信息,采用单因素分析筛选脓毒性休克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脓毒性休克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 AUC)分析各指标的诊断价值。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死亡组的APACHE II评分(24.30 ± 5.157)、VISmax24 [100.0 (53.5, 121.0)]明显高于存活组(P max24联合APACHE II评分(AUC = 0.848, 95% CI: 0.792~0.905),较单一的APACHE II评分(AUC = 0.729, 95% CI: 0.655~0.802)、VISmax24 (AUC = 0.783, 95% CI: 0.709~0.856)、乳酸(AUC = 0.665, 95% CI: 0.587~0.743)、SOFA (AUC = 0.680, 95% CI: 0.602~0.758)预测价值更高。结论:VISmax24联合APACHE II评分能更有效预测血流感染后脓毒性休克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活性药物评分 脓毒性休克 APACHE II评分 病死率 预测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反应蛋白/白蛋白对脓毒症患者出现Ⅲ级以上AGI的预测价值
18
作者 冯含敏 赵晶晶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4期778-786,共9页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与白蛋白比值(CAR)对脓毒症患者出现III级及以上急性胃肠损伤(acute gastrointestinal injury, AGI)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3月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166例脓毒症...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与白蛋白比值(CAR)对脓毒症患者出现III级及以上急性胃肠损伤(acute gastrointestinal injury, AGI)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3月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166例脓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住院期间是否发生III级以上AGI症状将研究对象分为AGI组(80例)及N-AGI组(86例),比较两组患者入院首日的白细胞、C反应蛋白(CRP)、白蛋白(ALB)、C反应蛋白与白蛋白比值(CAR)、降钙素原(PCT)、乳酸、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II评分(APACHE II)、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等一系列指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脓毒症III级以上AGI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分析CAR对脓毒症患者出现III级以上AGI的预测价值。结果:AGI组的SOFA评分、PCT、CRP、CAR水平均高于N-AGI组,ALB低于N-AGI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β = 0.546, OR = 1.726, 95% CI: 1.041~2.863, P < 0.05)是脓毒症患者III级以上AGI的独立危险因素(P < 0.05);ROC曲线提示,SOFA评分、PCT、CRP、ALB、CAR预测脓毒症患者发生胃肠损伤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 AUC)分别为0.605、0.769、0.938、0.315、0.944,提示CAR的预测价值明显高于其他,95%置信区间为0.912~0.976。结论:C反应蛋白/白蛋白比值(CAR)对脓毒症患者出现III级以上急性胃肠损伤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有助于临床医生早期识别高危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反应蛋白/白蛋白 脓毒症 胃肠损伤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营养支持对机械通气患者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9
19
作者 姚莉 赵晶晶 +2 位作者 周小妹 凌高强 李萌 《临床肺科杂志》 2011年第8期1192-1193,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营养支持途径对机械通气患者的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08年7月至2010年12月入住我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机械通气危重症患者48例,随机分为全肠外营养(TPN)组和肠内营养(EN)组,并对两组患者营养支持前和10 d后... 目的探讨不同营养支持途径对机械通气患者的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08年7月至2010年12月入住我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机械通气危重症患者48例,随机分为全肠外营养(TPN)组和肠内营养(EN)组,并对两组患者营养支持前和10 d后各项营养指标及免疫球蛋白变化、机械通气时间及并发症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10 d后,EN组患者与治疗前比较血清总蛋白(PT)、ALB、PA和HB水平明显上升(P<0.05),TPN组病人也较治疗前有所上升(P>0.05);与TPN组比较上述指标上升更明显(P<0.05);EN组免疫指标:IgA、IgM较营养支持前明显升高,与TPN组比较P<0.05;EN组与TPN组比较,机械通气时间缩短,腹泻、肺部感染、导管相关感染、上消化道出血、肝功能损害、高血糖等并发症明显降低,均P<0.05。结论肠内营养支持可以改善机械通气危重症患者的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促进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内营养 肠外营养 机械通气 营养指标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血清脑钠肽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崔静 姚莉 +2 位作者 周小妹 陈婷 刘宝 《安徽医药》 CAS 2012年第1期65-67,共3页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血清脑钠肽水平的预测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测定86例慢性阻塞性肺病血清脑钠肽(BNP)0~24 h,24~48 h和恢复期的水平,并与4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急性加重和恢复期的BNP水平...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血清脑钠肽水平的预测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测定86例慢性阻塞性肺病血清脑钠肽(BNP)0~24 h,24~48 h和恢复期的水平,并与4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急性加重和恢复期的BNP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在0~24 h,24~48 h和恢复期时间段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血清BNP水平均显著升高(P<0.001);0~24 h,24~48 h血清BNP水平明显高于缓解期(P<0.001)。结论动态监测BNP的变化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有较好的预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钠肽 慢性阻塞性肺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