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品种烟草患黑胫病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研究
1
作者 程凌寒 张裕棠 +7 位作者 方宇 刘玲玲 蔡永占 刘冬梅 韩小女 余磊 齐颖 刘佳妮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494-1503,共10页
[目的]揭示不同品种患病根际土壤真菌中的差异显著物种,探讨根际土壤真菌与不同品种烟草互作关系,为品种抗性机理研究以及生物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云南省8个主栽烟草品种的患病植株根际土壤真菌... [目的]揭示不同品种患病根际土壤真菌中的差异显著物种,探讨根际土壤真菌与不同品种烟草互作关系,为品种抗性机理研究以及生物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云南省8个主栽烟草品种的患病植株根际土壤真菌的群落结构组成与多样性。[结果]8个品种的患病根际土壤真菌OTU丰度值分布在822~1126,各品种间根际土壤真菌多样性与丰富度指数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品种K326、云105、云87和云99显著高于其他品种。在门水平上,各品种患病根际土壤真菌主要以子囊菌门(Ascomycota)、被孢霉门(Mortierellomycota)和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为优势菌门。在属水平上,各处理组主要以Microidium属、镰孢菌属(Fusarium)、腐质霉属(Humicola)、被孢霉属(Mortierella)和链格孢属(Alternaria)等为优势菌属。LEFSe显著差异分析表明:腐质霉属、假丝酵母属(Candida)、小不整球壳属(Plectosphaerella)、链格孢属、丝葚霉属(Papulaspora)、镰孢菌属、Boeremia属、被孢霉属、赤霉菌属(Gibberella)是不同品种烟草患病根际土壤的重要差异显著物种。[结论]不同品种烟草的患病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结构与多样性存在显著差异,且显著差异物种的分布与品种抗性存在一定联系。对黑胫病具有较高抗性的品种(云97、K326、云100和云87)中以有益菌属为主,而在感病和中抗品种(红大、云105、云116和云99)中则聚集了部分病原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黑胫病 品种 根际土壤 真菌群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培养基对多粘类芽孢杆菌产孢量·IAA含量及花生生长的影响
2
作者 方宇 郑芬 +4 位作者 马磊 王学义 李丹丹 付成欣 李昌春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4期129-132,共4页
[目的]提高多粘类芽孢杆菌产孢和产IAA能力以及对花生的促生效果。[方法]选择LB、YD和YDC3种发酵培养基进行条件优化,并通过盆栽试验测定多粘类芽孢杆菌不同发酵液拌种对花生发芽率、根长和鲜重的影响。[结果]多粘类芽孢杆菌在LB、YD和Y... [目的]提高多粘类芽孢杆菌产孢和产IAA能力以及对花生的促生效果。[方法]选择LB、YD和YDC3种发酵培养基进行条件优化,并通过盆栽试验测定多粘类芽孢杆菌不同发酵液拌种对花生发芽率、根长和鲜重的影响。[结果]多粘类芽孢杆菌在LB、YD和YDC3种发酵培养基中产孢和产IAA能力存在显著差异。YDC培养基(马铃薯200 g、玉米粉25 g、黄豆粉25 g、葡萄糖5 g、茶饼粉10 g、水1000 mL)更有利于芽孢和IAA的产生,芽孢数达57.62×10~8 CFU/mL,是LB、YD培养基中芽孢数量的9.29倍和5.85倍;IAA含量为3.08μg/mL,较LB和YD发酵培养基分别增加了52.48%和22.71%;盆栽试验显示,多粘类芽孢杆菌各发酵液对花生的发芽率、根长和鲜重均有一定的促生效果,能够有效促进花生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生长,且YDC发酵液促生效果优于其他处理;此外相关性分析发现,芽孢数、IAA含量与花生发芽率、根长等呈显著正相关。[结论]多粘类芽孢杆菌能够有效促进花生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生长,且该菌在YDC发酵培养基更有利于多粘类芽孢杆菌芽孢的形成和IAA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粘类芽孢杆菌 芽孢 IAA 发酵 花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制剂对水稻发芽影响及对水稻纹枯病药效试验
3
作者 李丹丹 李昌春 +4 位作者 方宇 胡维涛 朱道双 付成欣 郑芬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24期103-107,169,共6页
[目的]探索生物制剂对水稻发芽出苗的影响及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选择3种生物制剂和2种化学制剂进行研究。[方法]选择3种生物制剂(5%井冈霉素A可溶液粉剂、20亿孢子/g蜡质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和12%井冈·蜡芽菌水剂)和2种化学制... [目的]探索生物制剂对水稻发芽出苗的影响及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选择3种生物制剂和2种化学制剂进行研究。[方法]选择3种生物制剂(5%井冈霉素A可溶液粉剂、20亿孢子/g蜡质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和12%井冈·蜡芽菌水剂)和2种化学制剂(430 g/L戊唑醇悬浮剂和40%苯醚甲环唑悬浮剂)对水稻进行安全性评价,对水稻纹枯病菌室内毒力测定以及大田田间防效试验,研究5种药剂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确定田间应用效果。[结果]通过室内毒力测定得出蜡质芽孢杆菌和井冈霉素复配4∶1的增效作用最为明显。室内5种药剂拌种对不同品种水稻3 d的发芽势在49.33%~58.67%,7 d的发芽率在89.00%~93.00%,14 d盆栽试验的出苗率在90.67%~93.33%;各药剂对水稻的发芽和出苗均无影响。12%井冈·蜡芽菌水剂第7天的田间防效为79.61%。430 g/L戊唑醇悬浮剂的田间防效为67.38%,40%苯醚甲环唑悬浮剂的田间防效为68.44%。[结论]生物制剂12%井冈·蜡芽菌水剂在大田试验中能明显提高作物产量,对农业绿色防控技术推广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纹枯病 安全性评价 生物制剂 田间药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杀虫剂对茶小绿叶蝉的防治效果
4
作者 马磊 郑芬 +4 位作者 方宇 奚玲玉 程勋辉 李昌春 李玲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7期141-143,148,共4页
为筛选出安全高效防治茶小绿叶蝉的化学药剂,达到控虫减药的目的,利用喷雾法于2023年在舒城县舒茶镇选择10种常用药剂开展对茶小绿叶蝉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各供试药剂对茶小绿叶蝉均有一定防治效果,其中25%呋虫胺·唑虫酰胺悬浮... 为筛选出安全高效防治茶小绿叶蝉的化学药剂,达到控虫减药的目的,利用喷雾法于2023年在舒城县舒茶镇选择10种常用药剂开展对茶小绿叶蝉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各供试药剂对茶小绿叶蝉均有一定防治效果,其中25%呋虫胺·唑虫酰胺悬浮剂(450 mL/hm^(2))防效最佳,药后7 d防效在92%以上;43.7%甲维·丁醚脲悬浮剂(600 mL/hm^(2))、5%桉油精可溶液剂(1350 mL/hm^(2))、20%呋虫胺可溶粒剂(450 g/hm^(2))防效次之,7 d防效在83%以上。上述4种药剂对茶小绿叶蝉均表现出较好防效,对茶树和天敌昆虫相对安全,可在生产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小绿叶蝉 杀虫剂 田间试验 防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明地区菊花害虫西花蓟马对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测定
5
作者 张裕棠 刘玲玲 +6 位作者 王柄权 程凌寒 方宇 余磊 羊绍武 齐颖 刘佳妮 《昆明学院学报》 2024年第6期101-106,共6页
了解昆明地区菊花害虫西花蓟马田间种群对吡虫啉、噻虫嗪、啶虫脒、阿维菌素、溴氰菊酯和氯氰菊酯6种常用药剂的抗药性情况,旨在为菊花种植过程中西花蓟马的有效防治及减缓抗药性发展提供理论参考.采用浸叶法对昆明地区菊花田间西花蓟... 了解昆明地区菊花害虫西花蓟马田间种群对吡虫啉、噻虫嗪、啶虫脒、阿维菌素、溴氰菊酯和氯氰菊酯6种常用药剂的抗药性情况,旨在为菊花种植过程中西花蓟马的有效防治及减缓抗药性发展提供理论参考.采用浸叶法对昆明地区菊花田间西花蓟马种群进行了毒力及抗药性检测.结果表明,各种药剂对西花蓟马的毒力存在一定差异,其中阿维菌素和溴氰菊酯对其具有较好毒力效果.与敏感种群相比,西花蓟马田间种群对50%啶虫脒水分散粒剂和70%噻虫嗪可分散粉剂的抗性倍数分别达到18.08倍和37.12倍,处于中等抗性水平,对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25 g/L溴氰菊酯乳油和100 g/L氯氰菊酯乳油的抗性倍数依次为6.73、7.17和8.75倍,抗药性较低,处于低水平抗性,而对5%阿维菌素微乳剂仍表现为敏感水平.综上,昆明地区菊花田间西花蓟马已对啶虫脒和噻虫嗪产生中等水平抗药性,对吡虫啉、溴氰菊酯和氯氰菊酯产生了低水平抗性,当地应限制减少此类药剂的使用;同时阿维菌素对西花蓟马仍表现为敏感水平,仍可作为防治西花蓟马的推荐药剂,建议与其它作用机制的药剂复配或混用以减缓抗药性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菊花 西花蓟马 毒力测定 抗药性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衣剂对水稻发芽的影响及病虫害防控试验 被引量:3
6
作者 郑芬 张杰 +5 位作者 李昌春 马磊 程勋辉 奚玲玉 汤召召 刘雨桐 《现代农业科技》 2022年第20期68-71,共4页
本文研究了11%精甲·咯·嘧菌种子处理悬浮剂、350 g/L精甲霜灵种子处理乳剂、25 g/L咯菌腈悬浮种衣剂、10%嘧菌酯悬浮种衣剂等4种杀菌种衣剂,以及60%吡虫啉悬浮种衣剂、5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种衣剂、30%噻虫嗪悬浮种衣剂、35%... 本文研究了11%精甲·咯·嘧菌种子处理悬浮剂、350 g/L精甲霜灵种子处理乳剂、25 g/L咯菌腈悬浮种衣剂、10%嘧菌酯悬浮种衣剂等4种杀菌种衣剂,以及60%吡虫啉悬浮种衣剂、5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种衣剂、30%噻虫嗪悬浮种衣剂、35%丁硫克百威悬浮种衣剂等4种杀虫种衣剂对水稻发芽和根系生长的影响以及防控恶苗病、稻蓟马的效果。结果表明:除了35%丁硫克百威悬浮种衣剂外,4个杀菌种衣剂和3个杀虫种衣剂对水稻发芽率、苗高、根长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60%吡虫啉悬浮种衣剂和30%噻虫嗪悬浮种衣剂保叶效果优于5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种衣剂、35%丁硫克百威悬浮种衣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种衣剂 发芽 株高 稻蓟马 恶苗病 保叶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