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7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江西吉安地区芳香植物虎头茉莉引种栽培及繁育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周琴 郭逸榴 +3 位作者 蒋志茵 甘青 文明 周序言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24年第8期25-27,共3页
为研究芳香植物虎头茉莉在江西吉安地区引种的适应性和最佳繁育技术,丰富江西吉安地区园林绿化品种多样性,实现美丽中国建设。通过开展芳香植物虎头茉莉在江西吉安地区的引种适应性和繁育技术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虎头茉莉在江西吉安地... 为研究芳香植物虎头茉莉在江西吉安地区引种的适应性和最佳繁育技术,丰富江西吉安地区园林绿化品种多样性,实现美丽中国建设。通过开展芳香植物虎头茉莉在江西吉安地区的引种适应性和繁育技术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虎头茉莉在江西吉安地区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定植后虎头茉莉在江西吉安地区的成活率为93.6%,萌芽率为86.4%,同时具有较长的花期和观赏价值。不同插穗类型显著影响虎头茉莉生根率、平均根数和平均根长,其中以处理2(即插穗类型为半木质化枝条)下的生根率、平均根数和平均根长最大,分别为87.65%、10.31条和2.52 cm。本研究可为虎头茉莉在江西吉安地区大面积推广种植和合理的繁育技术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西吉安 虎头茉莉 引种栽培 繁育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安市林业发展问题及对策
2
作者 周琴 刘钊 《现代园艺》 2015年第21期22-23,共2页
在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吉安市林业发展面临的困境。针对吉安市林业发展面临的林业基础建设滞后、森林资源保护管理不力、林业质量效益不高、林业深化改革遇阻等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
关键词 林业 问题 对策 吉安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吉安市国有林场预算管理的研究与对策
3
作者 周娟 《财富生活》 2021年第10期27-28,共2页
只有做好全面、准确的预算管理,才能促进国有林场经济健康运行,推动绿色产业可持续发展。但是目前,由于预算管理意识淡薄、预算管理不到位等原因,导致预算管理没有充分发挥其应有作用。本文首先介绍预算管理对国有林场财务管理的重要性... 只有做好全面、准确的预算管理,才能促进国有林场经济健康运行,推动绿色产业可持续发展。但是目前,由于预算管理意识淡薄、预算管理不到位等原因,导致预算管理没有充分发挥其应有作用。本文首先介绍预算管理对国有林场财务管理的重要性,然后结合实际工作中产生的预算管理方面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推进预算管理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提升国有林场预算管理水平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林场 预算管理 问题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业剩余物棒状燃料的成型技术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刘大椿 黄逢龙 +2 位作者 杨伟刚 吴雪枫 贺珑 《江西林业科技》 2013年第6期43-45,共3页
对不同林业剩余物的棒状燃料的成型技术进行研究,重点分析进料间隙和进料速度对不同材性、粒度的林业剩余物的成型效果.结果表明:1)所有的林业剩余物只要将其含水率控制在15%~25%之间,最大粒度的宽、厚规格不超30 mm,通过调整进料... 对不同林业剩余物的棒状燃料的成型技术进行研究,重点分析进料间隙和进料速度对不同材性、粒度的林业剩余物的成型效果.结果表明:1)所有的林业剩余物只要将其含水率控制在15%~25%之间,最大粒度的宽、厚规格不超30 mm,通过调整进料间隙和速度均可加工成棒状燃料.2)进料间隙与原料粒度呈负相关,进料速度又与进料间隙呈负相关.即木屑、竹屑等粒度小的物料进料间隙要大,可调至4~5 mm,进料速度应控制在中速或中速以下(电机频率为6Hz或6 Hz以下);而杂灌、油茶果壳等粒度较大的物料进料间隙要小,可调至1~3 mm,进料速度应控制在较高速或高速间(电杌频率为8~11 Hz).3)成型燃料的密度取决于成型时的压力.通过选用孔长径比大的环模或控制进料间隙和进料速度来调节成型时的压力,可使不同林业剩余物的棒状燃料密度达到1 g/cm3以上.4)原料的物质组成和性质是成型燃料热值的决定因素.锯末、竹屑的棒状燃料热值在4 000 kcal/kg左右,而杂灌和油茶果壳一般在4 000 kcal/kg以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剩余物 棒状燃料 成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安市沉水樟大田扦插繁育试验
5
作者 杨亮 杨伟刚 +3 位作者 贺珑 郭奇志 罗忠生 涂琦芳 《南方农业》 2023年第23期178-180,共3页
沉水樟为我国特有珍贵树种,结实周期长短不一,果实又常受瘦蜂寄生,种子空粒较多,致使该物种数量越来越少。因此,采取扦插方式繁殖成为沉水樟种质资源保存及利用的重要措施。为提高扦插繁殖效率,试验研究了不同生根剂(IBA、NAA、清水)、... 沉水樟为我国特有珍贵树种,结实周期长短不一,果实又常受瘦蜂寄生,种子空粒较多,致使该物种数量越来越少。因此,采取扦插方式繁殖成为沉水樟种质资源保存及利用的重要措施。为提高扦插繁殖效率,试验研究了不同生根剂(IBA、NAA、清水)、不同扦插季节(春、夏、秋)、不同部位穗条(树冠上部、下部)对沉水樟扦插繁殖苗木根系的影响,考察指标包括生根率、平均根系长、平均根系数据、愈伤组织形成时间、生根天数等。结果表明,取树冠上部半木质化枝条,用IBA300 mg·L-1溶液浸泡1 h后扦插,在春、夏、秋3季均具有较好的生根表现;为使插穗在第二年春季及时出圃,推荐在春季扦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水樟 扦插 繁育 江西省吉安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肥料对青冈苗木的促长作用及其营养机理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鞠昕萌 黄逢龙 喻方圆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26,共10页
分别设置4个施氮浓度梯度(0.1、0.2、0.3、0.4 g/株)进行试验,生长季末取样对生物量、营养元素质量分数和基质酶活性进行测定,计算元素积累量和分配比例,分析缓释肥和复合肥不同施氮量对青冈容器苗生物量、营养元素质量分数和积累量以... 分别设置4个施氮浓度梯度(0.1、0.2、0.3、0.4 g/株)进行试验,生长季末取样对生物量、营养元素质量分数和基质酶活性进行测定,计算元素积累量和分配比例,分析缓释肥和复合肥不同施氮量对青冈容器苗生物量、营养元素质量分数和积累量以及基质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缓释肥和复合肥的处理均有利于青冈容器苗营养元素的积累和基质酶活性的提高,在总用氮量相同的情况下,施用缓释肥的处理几乎均优于复合肥,总体上在H_(3)处理下各指标的提高效果最佳。H_(3)处理下,青冈容器苗总生物量的积累较CK增加了86.24%;整株中氮磷钾元素积累量分别是CK的2.85倍、2.09倍和2.47倍;土壤酶中的脲酶、过氧化氢酶以及蔗糖酶活性分别较CK提高了18倍、2.84倍和2.81倍。营养元素分配中,施肥更有利于提高青冈容器苗生物量和营养元素积累量的地上分配比例。在相关性分析中,生物量、元素积累量以及基质酶活性相互之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因此,就青冈容器苗营养元素积累和基质酶活性而言,施用缓释肥的效果总体上优于复合肥,大部分情况下H_(3)处理的青冈容器苗的营养元素积累量和基质酶活性最好,建议在培育青冈优质壮苗时施用2.14 g/株缓释肥(氮含量为0.3 g/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冈 容器苗 缓释肥 复合肥 营养元素 基质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安市山茶属植物种类调查与分析
7
作者 李治平 谢小劲 +2 位作者 童俊彪 陈丽莉 李江 《园艺与种苗》 CAS 2023年第11期30-32,共3页
经过多年的调查研究,基本摸清了吉安市山茶属植物种质资源及其分布情况,在山茶属目前拥有的4个亚属20个组计200余个物种中,全市迄今已被发现的有3个亚属8个组共18个种。该文主要介绍江西省吉安市山茶属植物种类、主要形态特征和分布情况。
关键词 山茶属 植物种类 形态特征 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安市山茶属植物种质资源调查
8
作者 陈井荣 肖琴琳 +2 位作者 黄雪龙 李江 罗洪 《林业科技通讯》 2022年第12期60-63,共4页
在200余种山茶属(Camellia)物种中,吉安市已发现山茶属植物18种,其中新种3个。在18种山茶属植物中,红山茶组和连蕊茶组的种为13个,占总数的72%,是吉安市山茶属植物的主要组成成分。在供试的12个物种(变种)中,种仁含油率在40%以上的都是... 在200余种山茶属(Camellia)物种中,吉安市已发现山茶属植物18种,其中新种3个。在18种山茶属植物中,红山茶组和连蕊茶组的种为13个,占总数的72%,是吉安市山茶属植物的主要组成成分。在供试的12个物种(变种)中,种仁含油率在40%以上的都是山茶亚属的物种。本文详细介绍了吉安市山茶属植物种类及分布情况,同时对资源的地理分布及其特点进行了分析,并对吉安市山茶属植物资源保护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茶属 CAMELLIA 植物种类 经济性状 分布 保护
原文传递
不同气候条件下湿地松产脂量的变化研究
9
作者 胡犁月 周青 +2 位作者 甘青 熊郁华 胡如芳 《农村科学实验》 2024年第17期170-172,共3页
湿地松是我国南方重要的产脂树种,其松脂产量与当地的小气候条件密切相关。为探究不同气候条件下湿地松产脂量的变化规律,该研究选取江西省泰和县不同林场的12块湿地松林地作为研究对象,连续3年对样地内的湿地松进行统一的采脂处理,结... 湿地松是我国南方重要的产脂树种,其松脂产量与当地的小气候条件密切相关。为探究不同气候条件下湿地松产脂量的变化规律,该研究选取江西省泰和县不同林场的12块湿地松林地作为研究对象,连续3年对样地内的湿地松进行统一的采脂处理,结合采脂期内的气温、降水、光照等气象数据,分析湿地松产脂量与主要气候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湿地松单株年平均产脂量在泰和县内不同区域间存在显著差异,西南部禾氏林场湿地松的单株年平均产脂量最高,东北部百记林场次之;在各区域内部,湿地松单株年平均产脂量均与采脂期的平均气温和相对湿度呈显著正相关,与降水量呈不显著负相关,与日照时数相关性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松 松脂产量 小气候因子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樟叶挥发油成分研究 被引量:16
10
作者 罗永明 李斌 +2 位作者 黄璐琦 龙光远 李琴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638-639,共2页
应用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技术从黄樟叶挥发油中分离并鉴定了 4 0个化学成分。其中萜类化合物 36种 ,是其主要的化学成分类型 ,β 芳樟醇的含量高达 81 0 1% ,是黄樟叶挥发油的主要化学成分。
关键词 黄樟叶 挥发油成分 研究 分离 鉴定 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毛竹表型特征地理变异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施建敏 杨光耀 +6 位作者 郭起荣 范国荣 钟阿勇 张维 吴隆生 何高峰 夏菲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824-828,共5页
调查研究江西省17个天然毛竹林种群(Ⅲ度竹)的胸径、全株杆鲜重、全株枝叶鲜重、杆长、全杆节数、枝下节数、枝盘数、枝下高、叶长和叶宽、叶片长宽比、胸径处竹壁厚度、竹腔径、壁腔比、竹材含水率等表型特征。运用SPSS 13.0软件进行... 调查研究江西省17个天然毛竹林种群(Ⅲ度竹)的胸径、全株杆鲜重、全株枝叶鲜重、杆长、全杆节数、枝下节数、枝盘数、枝下高、叶长和叶宽、叶片长宽比、胸径处竹壁厚度、竹腔径、壁腔比、竹材含水率等表型特征。运用SPSS 13.0软件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和偏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全株秆鲜重、秆长、枝下节数、枝下高、胸径处壁厚、竹腔径呈现随经度而变化的地理模式,与纬度、海拔无关;胸径受经度和纬度的双重影响;枝盘数呈现随海拔而变化的地理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竹 表型特征 地理模式 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业剩余物颗粒燃料成型工艺 被引量:7
12
作者 黄逢龙 刘大椿 +2 位作者 邓欲 周日巍 龚伟 《林业科技开发》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15-118,共4页
分析了环模孔长径比、林业剩余物的粒度、含水率和进料转速对颗粒燃料成型的影响,并找出了杉木、松木、樟木、杂灌、锯末、竹屑6种林业剩余物的颗粒燃料较佳成型工艺条件。检测结果显示,生产的林业剩余物颗粒燃料的密度在1.1 g/cm3以上... 分析了环模孔长径比、林业剩余物的粒度、含水率和进料转速对颗粒燃料成型的影响,并找出了杉木、松木、樟木、杂灌、锯末、竹屑6种林业剩余物的颗粒燃料较佳成型工艺条件。检测结果显示,生产的林业剩余物颗粒燃料的密度在1.1 g/cm3以上,以杉木和松木为原料的颗粒燃料的热值最高,超过17 800 kJ/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剩余物 颗粒燃料 成型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珍稀树种沉水樟嫩枝扦插技术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罗坤水 罗忠生 +3 位作者 叶金山 郭逸榴 曹展波 林小凡 《南方林业科学》 2016年第5期21-23,34,共4页
研究不同扦插季节、不同穗条采集部位、不同插穗留叶量和不同生根剂对沉水樟扦插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沉水樟扦插应选择优良母株树冠上部当年生嫩枝作为插穗。扦插时,插穗保留半片叶子,并用100 mg/kg的吲哚丁酸或500 mg/kg的GGR生根粉... 研究不同扦插季节、不同穗条采集部位、不同插穗留叶量和不同生根剂对沉水樟扦插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沉水樟扦插应选择优良母株树冠上部当年生嫩枝作为插穗。扦插时,插穗保留半片叶子,并用100 mg/kg的吲哚丁酸或500 mg/kg的GGR生根粉浸泡处理,选择夏季5~6月进行扦插;插后,应加强水分管理和病害防治,插床土壤湿度维持30%,空气湿度维持70%左右,每隔一定时间用杀菌剂进行灭菌,防止苗期病害;1年生沉水樟扦插苗高可达15cm,成活率能达8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水樟 嫩枝扦插 珍稀树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地松促进型采脂技术研究与生产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7
14
作者 刘大椿 李燕山 +4 位作者 彭招兰 吴茂隆 雷海年 杨曙刚 周序言 《南方林业科学》 2016年第1期40-44,共5页
阐述湿地松使用促进型刺激剂的试验和验证结果及大面积生产应用的增益效果。通过试验和验证结果证明,以植物生长调节剂、食品级色素、溶剂、渗透剂组成的多种刺激剂,在不同的树龄、不同的气候条件下采用相对应的不同刺激剂和不同施药周... 阐述湿地松使用促进型刺激剂的试验和验证结果及大面积生产应用的增益效果。通过试验和验证结果证明,以植物生长调节剂、食品级色素、溶剂、渗透剂组成的多种刺激剂,在不同的树龄、不同的气候条件下采用相对应的不同刺激剂和不同施药周期(高温期20~30 d、中温期16~20 d、低温期12 d);不同采割沟频率(高温期3~4 d、中温期4~5 d、低温6 d)的工艺与常法采脂技术比,可使采脂工的工效提高100%以上,资源利用率提高100%以上,采脂林的综合经济效益增加100%以上。是现有湿地松采脂理念的一种突破和技术创新,大面积的生产应用进一步证明了该技术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松 促进型采脂 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新品种“千叶香”的选优技术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罗忠生 龙光远 +3 位作者 蒋志茵 彭招兰 郭逸榴 廖泽礼 《南方林业科学》 2016年第4期31-33,共3页
从野外筛选出右旋芳樟醇型的黄樟,于其休眠期采集其鲜叶,蒸馏出精油,计算其出油率。采用GC-MS质谱仪,进样器温度为220℃,柱温:50℃,停1 min,再以5℃/min程序升温到200℃,高纯载气He(99.999%),流速1 m L/min,进样量:0.2μL,分流比:1∶50... 从野外筛选出右旋芳樟醇型的黄樟,于其休眠期采集其鲜叶,蒸馏出精油,计算其出油率。采用GC-MS质谱仪,进样器温度为220℃,柱温:50℃,停1 min,再以5℃/min程序升温到200℃,高纯载气He(99.999%),流速1 m L/min,进样量:0.2μL,分流比:1∶50,传输线温度150℃。EI离子源温度150℃,色谱柱:VF-WAX-ms(30 m×0.25μm),检测拟确定叶油主成分(右旋芳樟醇)含量97.8%的单株为植物新品种,2014年2月25日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现将此单株申请为商品名为"千叶香"的植物新品种,申请号为20140035,并于2015年9月14日授权,2015年10月25日国家林业局发布2015第18号公告公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新品种 千叶香 黄樟 右旋芳樟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水樟组织培养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罗坤水 胡庆 +2 位作者 罗忠生 林洪 杨春霞 《南方林业科学》 2015年第2期12-14,27,共4页
以沉水樟当年生半木质化枝条为材料,通过试验设计得到沉水樟最适诱导培养基为MS+6-BA 0.5 mg/L+NAA 0.2 mg/L(p H=6.0),最佳继代增殖培养基和生根培养基分别为1/2MS+6-BA 0.8 mg/L+NAA 0.05 mg/L+Na2S2O3150mg/L(p H=5.5)和1/2MS+IBA 1.... 以沉水樟当年生半木质化枝条为材料,通过试验设计得到沉水樟最适诱导培养基为MS+6-BA 0.5 mg/L+NAA 0.2 mg/L(p H=6.0),最佳继代增殖培养基和生根培养基分别为1/2MS+6-BA 0.8 mg/L+NAA 0.05 mg/L+Na2S2O3150mg/L(p H=5.5)和1/2MS+IBA 1.0 mg/L+NAA 0.05 mg/L,增殖系数达到2.5,有效生根率达到96%,且在增殖培养基中添加一定浓度的Na2S2O3,解决了新抽芽顶梢或叶枯顶或掉叶难题,为沉水樟快繁提供了一种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水樟 组织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脑樟容器扦插育苗技术研究 被引量:20
17
作者 郑小春 郭志文 +3 位作者 龙光远 彭招兰 钟阿勇 杨伟刚 《江西林业科技》 2012年第3期35-36,共2页
介绍龙脑樟容器扦插育苗技术,以黄心土为基质,选择较大容量的容器和合适的扦插季节,生根率可达63%,可以实现工厂化育苗。
关键词 龙脑樟 容器扦插育苗 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脑樟冬季硬枝扦插繁育技术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郑小春 龙光远 +3 位作者 郭志文 彭招兰 谢正平 黄逢龙 《江西林业科技》 2011年第1期6-8,共3页
从圃地选择、插穗选取和处理、扦插床内保温保湿技术措施及苗期管理等几方面总结了龙脑樟冬季硬枝扦插技术要点。通过不同插穗来源和不同时间扦插结果对比,表明冬插使用一年生播种实生苗穗条效果最好,扦插生根率随着时间的后移而显著提... 从圃地选择、插穗选取和处理、扦插床内保温保湿技术措施及苗期管理等几方面总结了龙脑樟冬季硬枝扦插技术要点。通过不同插穗来源和不同时间扦插结果对比,表明冬插使用一年生播种实生苗穗条效果最好,扦插生根率随着时间的后移而显著提高。龙脑樟冬季扦插最佳技术措施组合其生根率可达91%,可在生产中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脑樟 冬季 硬枝扦插 繁育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地松扦插繁育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黄逢龙 甘青 +3 位作者 龚伟 傅小兵 刘大椿 杨春霞 《南方林业科学》 2018年第4期10-14,共5页
对湿地松扦插繁育技术进行研究,分析扦插方式、生根剂及其浓度和处理时长、扦插基质等因素对湿地松扦插生根成活的影响。结果表明:(1)湿地松容器扦插的成活率要显著高于苗床扦插;(2)不同生根剂类型及其浓度、扦插基质的湿地松扦插成活... 对湿地松扦插繁育技术进行研究,分析扦插方式、生根剂及其浓度和处理时长、扦插基质等因素对湿地松扦插生根成活的影响。结果表明:(1)湿地松容器扦插的成活率要显著高于苗床扦插;(2)不同生根剂类型及其浓度、扦插基质的湿地松扦插成活率均存在显著差异。5种生根剂中,采用IAA生根剂处理的湿地松扦插成活率均为最高。1 000 mg·L^(-1)的生根剂处理插穗5 min的扦插成活率均高于其它4种浓度的同种生根剂处理插穗15 h的扦插成活率。用1 000 mg·L^(-1)的IAA处理插穗基部5 min的扦插成活率高达97.5%。所以,湿地松扦插以1 000 mg·L^(-1)的IAA浸插穗基部5 min的生根剂处理为佳;(3)不同基质的湿地松扦插成活率差异显著。4种基质M1、M2、M3、M4中,基质M4的扦插成活率、平均侧根数量和长度均为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松 扦插 繁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地松皮层横割采脂技术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郭志文 曾广建 +6 位作者 彭招兰 郑小春 刘大椿 蒋志茵 黄逢龙 钟阿勇 吴茂隆 《江西林业科技》 2012年第2期2-7,共6页
通过研究认为,湿地松皮层横割采脂技术采割不伤及木质部,采割频率由现行常规采脂2天一刀降为16天一刀,较好地保护了松林资源,大大提高了劳动效率。通过对比试验研究筛选出2种该技术所需的适合我国松脂林采割情况的促脂剂,施用促脂剂配... 通过研究认为,湿地松皮层横割采脂技术采割不伤及木质部,采割频率由现行常规采脂2天一刀降为16天一刀,较好地保护了松林资源,大大提高了劳动效率。通过对比试验研究筛选出2种该技术所需的适合我国松脂林采割情况的促脂剂,施用促脂剂配合茉莉酸甲酯预处理皮层横割采脂,产脂量可达常规采脂的85%~88%,同时笔者还对促脂剂的配制方法、施药的容器、松脂收集材料及方法等进行了研究。通过综合分析,该项技术从长远来看有较大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松 皮层横割 采脂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