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稀土元素1∶6系列钼钴酸盐的合成与性质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刘景华 王恩波 +2 位作者 由万胜 郭树荣 栾国有 《分子科学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4期197-200,共4页
首次合成了具有Anderson 结构的稀土元素钼钴杂多酸盐Ln[CoMo6O24H6]·xH2O,(Ln = La,Ce,Pr,Nd,Gd,x= 7 ~10).此类化合物属Anderson 结构的B型,其特点是杂原... 首次合成了具有Anderson 结构的稀土元素钼钴杂多酸盐Ln[CoMo6O24H6]·xH2O,(Ln = La,Ce,Pr,Nd,Gd,x= 7 ~10).此类化合物属Anderson 结构的B型,其特点是杂原子与6 个—OH 相连形成八面体.通过ICP,IR,UV,TG- DSC,CV,XR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DERSON结构 稀土元素 钼钴杂多酸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铅在砂壤水稻土/水稻体系中污染效应及累积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24
2
作者 康立娟 赵成爱 李呐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68-70,共3页
通过盆栽试验 ,研究了吉林省砂壤水稻土中铅对水稻的毒性效应及在土壤 /水稻体系中的残留积累规律。结果表明 :土壤中添加铅 180~ 72 0mg/kg条件下 ,对水稻生长的毒害作用不大。可使水稻减产 2 %~17%。水稻各器官铅累积量随土壤中铅... 通过盆栽试验 ,研究了吉林省砂壤水稻土中铅对水稻的毒性效应及在土壤 /水稻体系中的残留积累规律。结果表明 :土壤中添加铅 180~ 72 0mg/kg条件下 ,对水稻生长的毒害作用不大。可使水稻减产 2 %~17%。水稻各器官铅累积量随土壤中铅浓度的增加而增加 ,其分布规律为 :根 茎叶 >糙米。以食品卫生标准为依据 ,计算出砂壤水稻土中铅的全量、提取量毒性临界值分别为 :2 41mg/kg和 49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壤水稻土 水稻 毒性临界值 铅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院校有机化学微型实验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高岩 朱鹤 +2 位作者 邱雪飞 刘文丛 杨禹东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S1期155-157,共3页
应用90年代初在我国化学试验教学领域中进行研究、应用的微型化学实验技术,对农业院校有机化学实验中的仪器及试剂用量进行了微型化研究,确定了学生实验的最佳试剂用量及仪器规格.
关键词 微型实验 试剂用量 仪器规格 有机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量元素对Al-Si体系亚稳相图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子忱 孟亚黎 +3 位作者 杨桦 申莲春 赵冬梅 张玉莲 《吉林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CSCD 1994年第3期85-88,共4页
测定了加入Nn,Sr,La后,二元Al-Si合金的亚稳相图,并进行了理论分析。
关键词 微量元素 凝固 铝基合金 相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科技日语的翻译技巧 被引量:4
5
作者 李国花 齐永家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S1期271-275,共5页
本文以农业科技文献为例,初步探讨了农业科技日语的特点及其日译汉的翻译方法和技巧等问题.
关键词 农业 日语 翻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辐射场对玉米自交系诱变效应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陈进国 石峰 +2 位作者 金哲 刘雅娟 李肃华 《生物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119-124,共6页
用小麦群体辐射场,经自制生物场辐射仪的收集、放大,会聚于共振腔内,对萌发玉米种子进行辐照,研究小麦群体辐射场对玉米的诱变效应。试验结果表明,小麦群体辐射场可诱导玉米植株形态产生变异,获得多茎多穗玉米突变类型,按青贮饲... 用小麦群体辐射场,经自制生物场辐射仪的收集、放大,会聚于共振腔内,对萌发玉米种子进行辐照,研究小麦群体辐射场对玉米的诱变效应。试验结果表明,小麦群体辐射场可诱导玉米植株形态产生变异,获得多茎多穗玉米突变类型,按青贮饲料指标测产,产量比对照组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场 诱变效应 多茎多穗 玉米 自交系 辐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土肥力水平分类中主要土壤肥力因素指标的筛选模型 被引量:22
7
作者 张大克 王玉杰 叶海江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91-95,共5页
根据主成分分析模型中的相关结构分析理论,构造了一个在水稻土肥力水平分类中对主要肥力因素指标进行筛选的数学模型,并通过实例进行了验证,取得了良好效果。
关键词 水稻土 肥力水平分类 模糊聚类分析 土壤肥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草甸黑土对多氯联苯的吸附淋溶迁移特性的探讨 被引量:6
8
作者 孟亚黎 赵明宪 +1 位作者 王子忱 申莲春 《吉林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CSCD 1994年第1期85-88,共4页
对东北草甸黑土对多氯联苯吸附作用的研究表明,吸附系数K值随分子中氯原子数目的增加而增大,lgKoc测定值与按溶解度估算值接近;多氯联苯不易随降水向下迁移。在人工土柱中,绝大部分多氯联苯滞留在7cm以上表土层中,而且含... 对东北草甸黑土对多氯联苯吸附作用的研究表明,吸附系数K值随分子中氯原子数目的增加而增大,lgKoc测定值与按溶解度估算值接近;多氯联苯不易随降水向下迁移。在人工土柱中,绝大部分多氯联苯滞留在7cm以上表土层中,而且含氯原子多的组分更难于向下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氯联苯 吸附 淋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药降解方程y=ae^(-kt)参数估计的一种方法 被引量:9
9
作者 王增辉 王蕴波 +1 位作者 窦森 贾红震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435-437,共3页
农药降解方程y=ae-kt参数估计的一种方法王增辉王蕴波窦森贾红震(吉林农业大学基础科学系,长春130118)关键词降解方程,参数估计.1前言在农药的降解规律研究中,一般都认为,农药在土壤中、植物上的消失,可用一级反... 农药降解方程y=ae-kt参数估计的一种方法王增辉王蕴波窦森贾红震(吉林农业大学基础科学系,长春130118)关键词降解方程,参数估计.1前言在农药的降解规律研究中,一般都认为,农药在土壤中、植物上的消失,可用一级反应动力学公式来表示[1],即在不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解方程 参数估计 农药 浓度 农药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柳属植物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研究的新进展 被引量:13
10
作者 刘墨祥 刘海英 +1 位作者 郑毅男 李向高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15-122,共8页
系统地总结了近十几年来国内外有关柳属(Salix)植物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的历史和现状。化学成分方面,研究最多的为黄酮类化合物,其次是黄酮类以外的酚糖甙类化合物;生物活性方面,报道柳属植物有类凝血激酶活性和抗诱变、... 系统地总结了近十几年来国内外有关柳属(Salix)植物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的历史和现状。化学成分方面,研究最多的为黄酮类化合物,其次是黄酮类以外的酚糖甙类化合物;生物活性方面,报道柳属植物有类凝血激酶活性和抗诱变、抗炎止痛、清热解毒、镇静强心、降血压及中枢抑制等作用;研究所涉及的柳属植物有数十种;取样部位多数为树皮,其次为树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属植物 化学成分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要土壤肥力因素指标的筛选模型 被引量:18
11
作者 王玉杰 王千 《生物数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2期163-168,共6页
根据主成分分析摸型中的相关结构分析理论及模糊聚类分析的方法,构造了一个对主要土壤肥力因素指标进行筛选的数学模型,运用该模型可对土壤的主要肥力因素指标进行筛选,并对筛选结果的可靠性进行检验.文章的最后给出了模型的应用实例.
关键词 土壤肥力 肥力因素 数学模型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静电场对月见草种子萌发期表观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莘 李肃华 +1 位作者 史焕之 王德辉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09-112,共4页
用高压静电技术处理月见草种子,测定种子萌发期的几项种子活力生理指标。结果表明,高压静电场处理对种子萌发有正刺激效应。在剂量108~288kV·min/cm范围内,适宜电场处理可显著提高种子萌发效果,156kV·... 用高压静电技术处理月见草种子,测定种子萌发期的几项种子活力生理指标。结果表明,高压静电场处理对种子萌发有正刺激效应。在剂量108~288kV·min/cm范围内,适宜电场处理可显著提高种子萌发效果,156kV·min/cm为最佳处理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静电场 月见草 种子 发芽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电处理对月见草种子萌发期酶谱谱带的影响 被引量:6
13
作者 王莘 王德辉 +1 位作者 祝威 李肃华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93-95,共3页
高压静电场对月见草种子萌发期过氧化物酶(POD)同工酶、酯酶(ES)同工酶、可溶性蛋白(SP)的谱带颜色、谱带数目均有一定影响。当迁移率Rf=070处,可使过氧化物同工酶谱颜色加深;在迁移率Rf=028,045... 高压静电场对月见草种子萌发期过氧化物酶(POD)同工酶、酯酶(ES)同工酶、可溶性蛋白(SP)的谱带颜色、谱带数目均有一定影响。当迁移率Rf=070处,可使过氧化物同工酶谱颜色加深;在迁移率Rf=028,045,065,075处,可使酯酶同工酶及可溶性蛋白在适宜剂量范围内比对照组增加1~2条谱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静电场 月见草种子 同工酶谱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真空脉冲电子束仪的研制及其对豌豆诱变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陈进国 金哲 +2 位作者 李肃华 刘雅娟 张禹风 《核农学报》 CAS CSCD 1995年第1期7-12,共6页
我们研制成一种小型化非真空脉冲电子束仪。通过对吉林大豌豆所进行的大量生物学及田间试验表明,非真空脉冲电子束对豌豆的发芽势、出苗率及成株率均有很强的损伤作用,其染色体畸变率亦高,对孕性也有明显的影响。可使M2代叶绿素、... 我们研制成一种小型化非真空脉冲电子束仪。通过对吉林大豌豆所进行的大量生物学及田间试验表明,非真空脉冲电子束对豌豆的发芽势、出苗率及成株率均有很强的损伤作用,其染色体畸变率亦高,对孕性也有明显的影响。可使M2代叶绿素、株高及熟期产生变异。研究证明,非真空脉冲电子束仪实用、安全、性价比高,是有效的诱变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真空 脉冲电子束 诱变效应 染色体 豌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造均匀设计试验布点方案的程序设计 被引量:2
15
作者 赵枫朝 徐旭东 王玉杰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29-232,共4页
阐述了均匀设计方法的特点,介绍了均匀设计的基本原理,运用BASIC语言编制了构造均匀设计试验布点方案的计算机程序.
关键词 均匀设计 试验布点方案 BASIC语言 计算机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药残留预测模型可靠性的检验与改良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玉杰 张大克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5期599-602,共4页
对农药残留预测模型可靠性问题进行了分析.根据矩阵的条件数理论,提供了检验预测模型可靠性的方法,基于岭回归和广义岭回归估计理论,建立了对不可靠预测模型改良的方法.最后通过氰戊菊酯在甘篮上的残留动态预测,对所建改良方法进... 对农药残留预测模型可靠性问题进行了分析.根据矩阵的条件数理论,提供了检验预测模型可靠性的方法,基于岭回归和广义岭回归估计理论,建立了对不可靠预测模型改良的方法.最后通过氰戊菊酯在甘篮上的残留动态预测,对所建改良方法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药残留 预测模型 可靠性 检验方法 改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原土壤微生物能量流动的数学模拟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大克 王玉杰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28-30,共3页
对草原土壤微生物的能量流动过程进行了分析,建立了草原土壤微生物能量流动的分室模型。运用微分方程理论构建了对草原土壤微生物的能量流动进行动态模拟的数学模型,并根据该模型对草原土壤微生物能量流动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得出许... 对草原土壤微生物的能量流动过程进行了分析,建立了草原土壤微生物能量流动的分室模型。运用微分方程理论构建了对草原土壤微生物的能量流动进行动态模拟的数学模型,并根据该模型对草原土壤微生物能量流动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得出许多重要的结论。最后给出了应用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 土壤微生物 能量流动过程 动态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椒、西红柿对多氯联苯的吸收及在各部位中的分布 被引量:2
18
作者 孟亚黎 赵明宪 +2 位作者 赵晓松 姜庆太 袁尔立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3年第1期38-41,共4页
选用国产三氯联苯(PCB_3)和五氯联苯(PCB_5)作为添加样品。经GC/MS确认,此样品中包含2-6氯联苯,有15种主要成分,各组分的百分含量由毛细柱GC/ECD根据峰面积进行归一化处理后确定。在施加水平为3mg/kg的草甸黑土中,种植青椒和西红柿,秋... 选用国产三氯联苯(PCB_3)和五氯联苯(PCB_5)作为添加样品。经GC/MS确认,此样品中包含2-6氯联苯,有15种主要成分,各组分的百分含量由毛细柱GC/ECD根据峰面积进行归一化处理后确定。在施加水平为3mg/kg的草甸黑土中,种植青椒和西红柿,秋收时从果皮中测出微量PCB_2和PCB_3,质量分数为0.44×10^(-8)~0.48×10^(-9)。茎、叶对五氯以下联苯的各组分有一定吸收,根不仅能吸收2-6氯联苯,而且对PCB_s各组分吸收的量都比较显著。分布规律为:根>叶>茎>果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番茄 多氯联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重复数据的非线性加权回归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增辉 吴坤 高文臣 《生物数学学报》 CSCD 1997年第4期312-315,共4页
本文给出了等重复数据情形下的非线性关系的线性化回归模型的误差与参数估计式.
关键词 等重复 非线性 加权回归 农业数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纳米微粉的合成适宜条件 被引量:4
20
作者 宋晓秋 陆海明 +1 位作者 徐长琦 刘俊渤 《吉林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年第4期10-12,共3页
介绍了银纳米微粉的合成适宜条件研究。实验结果证明 ,该法具有成本低、工艺简单、产品质量好的优点 ,具有工业化生产的前景。
关键词 纳米微粉 合成条件 成本 工艺 产品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