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猴头菌属真菌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概述 被引量:30
1
作者 张鹏 图力古尔 包海鹰 《菌物研究》 CAS 2011年第1期54-62,共9页
对猴头菌属真菌的小分子化学成分、药理活性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小分子化学成分研究结果表明,猴头菌属真菌含有多种萜类、酚类、甾体类、吡喃酮类、脂肪酸类等化学成分;现代医学和药理学的很多研究认为,猴头菌属真菌具有抗肿瘤、... 对猴头菌属真菌的小分子化学成分、药理活性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小分子化学成分研究结果表明,猴头菌属真菌含有多种萜类、酚类、甾体类、吡喃酮类、脂肪酸类等化学成分;现代医学和药理学的很多研究认为,猴头菌属真菌具有抗肿瘤、提高免疫力、抗溃疡、抗炎症、抗糖尿病、抗氧化、保肝等多种药用功效。文中讨论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猴头菌属真菌 活性成分 药理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桦褐孔菌胞外多糖脱蛋白工艺比较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王金玲 杜文婧 王琦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33-638,共6页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以蛋白质脱除率和多糖损失率为指标,比较研究了Sevag法、三氯乙酸法和酶法对桦褐孔菌胞外多糖的脱蛋白工艺。结果表明:三氯乙酸法脱蛋白效果最佳,其优化工艺为三氯乙酸浓度0.5mol/L,加入量15%,振荡时间20min,静止时间4...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以蛋白质脱除率和多糖损失率为指标,比较研究了Sevag法、三氯乙酸法和酶法对桦褐孔菌胞外多糖的脱蛋白工艺。结果表明:三氯乙酸法脱蛋白效果最佳,其优化工艺为三氯乙酸浓度0.5mol/L,加入量15%,振荡时间20min,静止时间40min,蛋白质脱除率为68.5%,多糖损失率为2.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桦褐孔菌 胞外多糖 脱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糖受体与巨噬细胞吞噬作用关系研究进展 被引量:7
3
作者 赵丽 金周雨 +1 位作者 荆波 宋慧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1期311-316,共6页
近年来,多糖作为免疫调节剂通过巨噬细胞表面受体介导的免疫调节作用得到广泛关注,巨噬细胞表面多糖受体成为众学者的研究热点。巨噬细胞属于免疫细胞,在机体免疫中可参与介导炎症反应、修复组织损伤、识别并吞噬病原体等过程。巨噬细... 近年来,多糖作为免疫调节剂通过巨噬细胞表面受体介导的免疫调节作用得到广泛关注,巨噬细胞表面多糖受体成为众学者的研究热点。巨噬细胞属于免疫细胞,在机体免疫中可参与介导炎症反应、修复组织损伤、识别并吞噬病原体等过程。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起始于对胞吞物的识别,这与巨噬细胞表面受体密切相关。有研究表明多糖能促进巨噬细胞吞噬作用,但其机制尚不明确。本文仅对巨噬细胞表面多糖受体与巨噬细胞吞噬作用之间的关系进行综述,以期为今后多糖激活细胞吞噬作用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糖 免疫 多糖受体 巨噬细胞 吞噬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彝良乌天麻最佳采收期初步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刘天睿 陈向东 +4 位作者 王忠巧 张薇薇 杨勇述 包海鹰 兰进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985-1988,共4页
目的:明确彝良乌天麻的最佳采收期。方法:当年3月采用"三下窝"的方式栽培乌天麻,分别于当年10月、11月和翌年3月采收,测定产量,采用UPLC测定天麻素和对羟基苯甲醇的含量,苯酚-浓硫酸法测定天麻多糖的含量。结果:11月采收的乌... 目的:明确彝良乌天麻的最佳采收期。方法:当年3月采用"三下窝"的方式栽培乌天麻,分别于当年10月、11月和翌年3月采收,测定产量,采用UPLC测定天麻素和对羟基苯甲醇的含量,苯酚-浓硫酸法测定天麻多糖的含量。结果:11月采收的乌天麻天麻素、天麻素和对羟基苯甲醇总含量最高,分别达到了5.813 mg/g和5.951 mg/g,与10月和翌年3月采收的乌天麻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11月采收的乌天麻多糖含量为21.321 mg/g,显著高于10月和翌年3月(P<0.05)。结论:以乌天麻产量、天麻素、天麻素和对羟基苯甲醇的总含量及天麻多糖作为评价指标,彝良乌天麻的最佳采收期应为11月。研究结果为彝良乌天麻合理采收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天麻 采收期 天麻素 多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焦亡的研究进展及多糖在细胞焦亡中的潜在作用 被引量:3
5
作者 范文涛 吕凯 +3 位作者 吴陈颢 金周雨 姜雨 宋慧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345-354,共10页
细胞焦亡是细胞促炎程序性死亡,其强弱程度依赖于胱天蛋白酶(Caspases)活性。Caspases通过切割Gasdermin家族蛋白使其形成无活性的C端片段和有活性的N端片段,后者移位到膜上并形成穿孔,导致水分渗透和细胞肿胀并释放炎性因子,继而引发... 细胞焦亡是细胞促炎程序性死亡,其强弱程度依赖于胱天蛋白酶(Caspases)活性。Caspases通过切割Gasdermin家族蛋白使其形成无活性的C端片段和有活性的N端片段,后者移位到膜上并形成穿孔,导致水分渗透和细胞肿胀并释放炎性因子,继而引发细胞焦亡。细胞焦亡的不同信号通路机制在各类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多糖作为生物大分子对细胞核因子-κB、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OD-like receptor protein 3,NLRP3)及活性氧等信号分子均具有调节作用。但多糖能否通过影响相关信号通路达到抑制或激活细胞焦亡的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综述细胞焦亡相关信号通路、细胞焦亡在疾病中的作用及多糖在细胞焦亡信号通路调节中的作用,旨在对多糖在细胞焦亡中的潜在作用进行探讨,为进一步开发功能性多糖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焦亡 多糖 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 消皮素D 消皮素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糖对肿瘤细胞自噬调控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徐涵禹 李雨婷 +1 位作者 金周雨 宋慧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9期311-317,共7页
近年来,多糖因其抗肿瘤活性而逐渐成为众学者的研究热点。自噬是一种高度保守的自我降解过程,是将受损细胞器及大分子物质通过溶酶体降解并再利用的过程。自噬与肿瘤、神经退行性疾病等多种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肿瘤细胞中存在着自噬的... 近年来,多糖因其抗肿瘤活性而逐渐成为众学者的研究热点。自噬是一种高度保守的自我降解过程,是将受损细胞器及大分子物质通过溶酶体降解并再利用的过程。自噬与肿瘤、神经退行性疾病等多种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肿瘤细胞中存在着自噬的异常,调控自噬可以作为治疗此类疾病的重要途径。多糖能否通过影响肿瘤细胞自噬达到抗肿瘤的目的,成为了目前多糖抗肿瘤研究的热点。本文综述了近十年国内外关于多糖对肿瘤细胞自噬调控作用的研究,主要从多糖对肿瘤细胞自噬相关信号通路的影响及多糖与肿瘤细胞自噬关系两大方面进行阐述,旨在为多糖对肿瘤细胞自噬调控作用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糖 自噬 抗肿瘤 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蜜环菌胞外酶和多糖含量变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刘天睿 张薇薇 +4 位作者 王忠巧 杨勇述 徐怀有 宋明海 包海鹰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7-61,共5页
目的:比较高卢蜜环菌M1、M2两菌株胞外酶活性、菌丝多糖变化规律及菌株生长量,初步筛选出优良菌株。方法:利用改良PDA固体培养基培养菌株M1和M2,采用十字交叉法测定生长量,ABTS法及DNS显色法检测胞外酶活性,用浓硫酸-苯酚法对二者多糖... 目的:比较高卢蜜环菌M1、M2两菌株胞外酶活性、菌丝多糖变化规律及菌株生长量,初步筛选出优良菌株。方法:利用改良PDA固体培养基培养菌株M1和M2,采用十字交叉法测定生长量,ABTS法及DNS显色法检测胞外酶活性,用浓硫酸-苯酚法对二者多糖含量进行测定。结果:M1菌株生长速度快,菌索粗壮,分支较多,长势较好。木聚糖酶是蜜环菌主要作用的胞外酶,其活力远高于纤维素酶、漆酶和果胶酶,M1菌株的木聚糖酶活力更高。M1和M2菌丝体多糖含量最高分别为38.958 mg/g和32.717 mg/g,多糖的累积与其分泌的胞外酶漆酶、木聚糖酶活力呈现显著相关性。结论:通过对M1、M2两菌株生长量、胞外酶活力及菌丝体多糖的比较和分析,初步认为M1为优势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卢蜜环菌 胞外酶 多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个草菇菌株比较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敖莉 杨维丽 +2 位作者 李长田 姜建新 李玉 《中国食用菌》 2012年第1期18-20,共3页
对从广州微生物研究所引进9个草菇菌株与江苏省江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常用品种V830进行对比试验,以期能筛选出适合江苏省丹阳市及周边地区栽培出菇的优良菌株。经过对菌丝生长速度、生物学效率及出菇农艺性状进行的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在... 对从广州微生物研究所引进9个草菇菌株与江苏省江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常用品种V830进行对比试验,以期能筛选出适合江苏省丹阳市及周边地区栽培出菇的优良菌株。经过对菌丝生长速度、生物学效率及出菇农艺性状进行的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在这10个供试菌株中,草菇菌株V9715具有菌丝生长旺盛,出菇时间早,抗杂菌能力强,生物学效率高,子实体商品性状较好的特点,而且所有的试验都是在当地自然条件下栽培,其产量和形状表现为适宜在江苏省丹阳市及周边地区生产中应用,可代替本地菌株V830使用,同时为遗传变异和遗传育种提供了重要的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菇 农艺性状 种质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奶油硫磺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陆珠 李玉 +3 位作者 于延申 王欢 任梓铭 王月 《特产研究》 2021年第4期1-4,共4页
以奶油硫磺菌作为试验材料,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菌丝的最适生长条件为pH8,最适生长温度为30℃,最适碳源为葡萄糖,最适氮源为麦麸汁,最适微量元素源是0.15%KH_(2)PO_(4)+0.1%MgSO_(4)。各因素对菌丝的影响程度为pH>温度... 以奶油硫磺菌作为试验材料,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菌丝的最适生长条件为pH8,最适生长温度为30℃,最适碳源为葡萄糖,最适氮源为麦麸汁,最适微量元素源是0.15%KH_(2)PO_(4)+0.1%MgSO_(4)。各因素对菌丝的影响程度为pH>温度>碳源>氮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油硫磺菌 生物学特性 碳源 氮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月夜菌菌丝生长特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陆珠 李玉 +1 位作者 张波 王旭 《食用菌》 2017年第2期10-13,共4页
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月夜菌菌丝生长特性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四因素对月夜菌的影响程度为温度>pH>碳源>氮源,各因素呈极显著差异,得出月夜菌的最佳培养条件为温度25℃、pH5、糊精、蛋白胨。
关键词 月夜菌 单因素 正交试验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蛹虫草多糖调节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免疫活性的分子机制 被引量:19
11
作者 苗月 任桂红 +2 位作者 甄东 赵飞 宋慧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88-194,共7页
多种真菌多糖近年来因其免疫调节活性成为保健食品领域研究的热点。本实验以食药用真菌蛹虫草提取物蛹虫草多糖(Cordyceps militaris polysaccharides,CMP)为研究材料,初步探究CMP对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免疫活性的调节机制。噻唑蓝实... 多种真菌多糖近年来因其免疫调节活性成为保健食品领域研究的热点。本实验以食药用真菌蛹虫草提取物蛹虫草多糖(Cordyceps militaris polysaccharides,CMP)为研究材料,初步探究CMP对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免疫活性的调节机制。噻唑蓝实验结果显示CMP无细胞毒性,且100、200μg/mL CMP可以明显增强RAW264.7细胞活性;中性红法、Griess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检测结果表明25~200μg/mL的CMP以剂量依赖方式增强RAW264.7细胞吞噬活性并增加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和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分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factor-α,TNF-α)的分泌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100μg/mL时达到最高值;抑制剂中和实验结果显示当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s 4,TLR4)和甘露糖受体(mannose receptor,MR)受到抑制时,CMP诱导的RAW264.7免疫反应显著降低,这表明TLR4和MR均为CMP激活巨噬细胞的受体;此外,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s,MAPK)信号通路也参与CMP诱导的RAW264.7细胞分泌NO、TNF-α和IL-1β。表明TLR4和MR/MAPK信号传导途径在CMP诱导巨噬细胞RAW264.7产生免疫应答时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蛹虫草多糖 RAW264.7细胞 TOLL样受体4 甘露糖受体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粗毛纤孔菌的化学成分及抗炎活性 被引量:11
12
作者 李庆杰 包海鹰 +1 位作者 图力古尔 李玉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77-181,共5页
采用大孔树脂分离、LH20凝胶层析及高效液相色谱法,从粗毛纤孔菌成熟黄色子实体中分离得到3个多酚类化合物,用核磁共振、质谱结合其理化性质鉴定化合物的结构,并考察所得化合物的抗炎活性和细胞毒性.结果表明:所得化合物分别为phellibau... 采用大孔树脂分离、LH20凝胶层析及高效液相色谱法,从粗毛纤孔菌成熟黄色子实体中分离得到3个多酚类化合物,用核磁共振、质谱结合其理化性质鉴定化合物的结构,并考察所得化合物的抗炎活性和细胞毒性.结果表明:所得化合物分别为phellibaumin A(化合物1),phelligridin D(化合物2)和3′,4′-二羟基-5-[[11-羟苯基]-6,7-乙烯基]-3,5-二氧杂-芴-5-酮(化合物3),其中化合物3为新化合物;3个化合物对脂多糖诱导RAW264.7细胞产生的NO均具有抑制作用,且呈剂量关系;各化合物对RAW264.7细胞增殖抑制率均呈剂量依赖趋势,当抗炎有效剂量为50μmol/L时,抑制率均远低于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毛纤孔菌 抗炎活性 分离纯化 结构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针菇菇脚对肉鸡小肠绒毛形态及黏膜免疫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1
13
作者 高雅松 王健 +2 位作者 卫佳丽 陈默 宋慧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51-54,共4页
为探讨金针菇菇脚(Flammulina velutipes stembase,FVS)对肉鸡小肠绒毛形态和黏膜免疫指标的影响,将4 500只1日龄爱拔益加(AA+)肉鸡随机分为5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7个重复,饲喂至43 d。分别于22、43 d测定肉鸡小肠绒毛高度(villous heigh... 为探讨金针菇菇脚(Flammulina velutipes stembase,FVS)对肉鸡小肠绒毛形态和黏膜免疫指标的影响,将4 500只1日龄爱拔益加(AA+)肉鸡随机分为5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7个重复,饲喂至43 d。分别于22、43 d测定肉鸡小肠绒毛高度(villous height,V)、隐窝深度(crypt depth,C)、IL-2、IL-4和S-IgA含量。结果显示,FVS可提高肉鸡小肠V/C和小肠黏膜IL-2、IL-4和S-IgA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针菇 肉鸡 小肠 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粗毛纤孔菌对小鼠急性肾脏损伤和睾丸损伤的修复作用 被引量:5
14
作者 韩晨 包海鹰 +2 位作者 刘颖 李志军 宋永学 《食用菌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60-68,共9页
为探讨粗毛纤孔菌(Inonotus hispidus)菌蕾子实体、成熟子实体和老化子实体对小鼠急性肾脏和睾丸损伤的修复作用,设置空白组,模型组,菌蕾子实体低、中和高剂量组,成熟子实体低、中和高剂量组和老化子实体低、中和高剂量组,所有子实体的... 为探讨粗毛纤孔菌(Inonotus hispidus)菌蕾子实体、成熟子实体和老化子实体对小鼠急性肾脏和睾丸损伤的修复作用,设置空白组,模型组,菌蕾子实体低、中和高剂量组,成熟子实体低、中和高剂量组和老化子实体低、中和高剂量组,所有子实体的低、中和高剂量分别为300、600、1200 mg·kg^(-1),每组10只,构建小鼠急性肾脏和睾丸损伤模型,给药21 d测定小鼠血清中促卵泡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促黄体激素(luteinizing hormone,LH)、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肌酐(creatinine,Cr)、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琥珀酸脱氢酶(succinate dehydrogenase,SDH)、睾酮(testosterone,T)和酸性磷酸酶(acid phosphatase,ACP)的含量,采用HE、Masson染色观察小鼠肾脏和睾丸的病理变化,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测定小鼠肾脏和睾丸中蛋白激酶B(AKT)和应激活化蛋白激酶(JNK)通路的蛋白质表达量。结果表明:与模型组相比,菌蕾子实体血清中LH、BUN、LDH、T和ACP的含量显著下降(P<0.05);成熟子实体FSH、LH、Cr、LDH和ACP的含量也显著下降(P<0.05);老化子实体高剂量组血清中FSH、LH、BUN、Cr、LDH、SDH和T的含量显著下降(P<0.05),血清中ACP的含量极显著下降(P<0.01);老化子实体高剂量组在病理切片中显示修复效果显著;老化子实体高剂量组AKT和JNK蛋白磷酸化后表达量均显著降低,说明粗毛纤孔菌老化子实体对小鼠急性肾、睾丸损伤有显著的修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毛纤孔菌 子实体 肾脏损伤 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生小皮伞不同发酵产物对硝酸甘油诱导偏头痛大鼠的抗炎、镇痛作用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欢 娄玲 +3 位作者 步洪石 陈长宝 王淑敏 李玉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4期304-308,共5页
为研究叶生小皮伞(Marasmius epiphyllus)不同发酵产物对偏头痛大鼠的抗炎、镇痛的作用,本研究采用硝酸甘油诱导的大鼠偏头痛模型,观察大鼠行为学变化;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脑组织中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去... 为研究叶生小皮伞(Marasmius epiphyllus)不同发酵产物对偏头痛大鼠的抗炎、镇痛的作用,本研究采用硝酸甘油诱导的大鼠偏头痛模型,观察大鼠行为学变化;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脑组织中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和多巴胺(dopamine,DA)及血清中一氧化氮(NO)、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和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的含量。结果表明,造模后,大鼠双耳发红,搔头次数频繁;与模型组比较,阳性药组和叶生小皮伞发酵物各给药组均可显著(P<0.05)提高脑组织中5-HT、NE和DA水平;除叶生小皮伞固体发酵物水提物WESF低剂量组、菌丝体水提物WEM低剂量组外,叶生小皮伞各给药组大鼠血清中NO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P<0.001);除叶生小皮伞菌丝体水提物WEM低剂量组、发酵液LFP低剂量组外,叶生小皮伞各给药组大鼠血清中炎症因子IL-6水平显著降低(P<0.05);除发酵液LFP高剂量组外,叶生小皮伞各给药组大鼠血清中炎症因子IL-1β水平显著降低(P<0.05,P<0.001)。因此,叶生小皮伞发酵产物可调节血管收缩及神经递质分泌,对偏头痛大鼠具有良好的抗炎、镇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生小皮伞 固体发酵 菌丝体 发酵液 偏头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麻茎秆水提物的抗惊厥作用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玉悦 刘颖 +1 位作者 王洪发 包海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87-96,103,共11页
【目的】研究天麻茎秆(Gastrodia elata stalk)水提物的抗惊厥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以SPF级ICR小鼠为研究对象,采用戊四氮(PTZ)和N-甲基-D-天冬氨酸(NMDA)构建2种小鼠癫痫模型,以卡马西平(80 mg/kg)为阳性对照,以相同体积... 【目的】研究天麻茎秆(Gastrodia elata stalk)水提物的抗惊厥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以SPF级ICR小鼠为研究对象,采用戊四氮(PTZ)和N-甲基-D-天冬氨酸(NMDA)构建2种小鼠癫痫模型,以卡马西平(80 mg/kg)为阳性对照,以相同体积的蒸馏水为空白对照,通过检测小鼠脑中γ-氨基丁酸(GABA)、谷氨酸(Glu)、一氧化氮(NO)、五羟色胺(5-HT)、Na+-K+-ATP酶(Na+-K+-ATP)、天冬氨酸(Asp)、总抗氧化能力(AOC)、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GS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还原酶(GSR)、丙二醛(MDA)、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变化,分析天麻茎秆水提物高、中、低(2000,1000,500 mg/kg)3个剂量对模型小鼠惊厥发作的行为学影响,观察各组小鼠脑皮层及海马组织的病理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脑皮层、海马组织中c-Fos、TLR4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2种模型组小鼠发生惊厥数及死亡率极高,其脑组织中GABA、5-HT、Na+-K+-ATP、AOC、CAT、GSH、SOD、GSR、IL-10的含量降低,Glu、Asp、NO、MDA、IL-1β、TNF-α的含量升高,脑皮层和海马组织中c-Fos、TLR4蛋白表达水平升高,海马神经元受损。天麻茎秆高、中、低剂量组和卡马西平组均可改善由PTZ、NMDA所致上述指标的变化,延长小鼠的惊厥潜伏期,缩短惊厥持续时间,减少惊厥次数,降低惊厥强度及死亡率。【结论】天麻茎秆具有良好的抗惊厥作用,能缓解由PTZ和NMDA诱发的小鼠惊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麻茎秆 抗惊厥 水提物 戊四氮(PTZ) N-甲基-D-天冬氨酸(NMD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发育时期粗毛纤孔菌子实体化学成分对比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韩晨 包海鹰 +2 位作者 李志军 图力古尔 李玉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40-149,共10页
以不同发育时期粗毛纤孔菌子实体为试材,采用GC-MS和HPLC-MS方法,研究了不同发育时期粗毛纤孔菌子实体化学成分的异同,以期为其不同传统功效和药理作用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GC-MS分析表明菌蕾子实体、成熟子实体和老化子... 以不同发育时期粗毛纤孔菌子实体为试材,采用GC-MS和HPLC-MS方法,研究了不同发育时期粗毛纤孔菌子实体化学成分的异同,以期为其不同传统功效和药理作用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GC-MS分析表明菌蕾子实体、成熟子实体和老化子实体具有共性成分,如乙基苯、正己醇、苯甲醛、顺式-3-正丁基-2-乙基四氢噻吩、2,6,10-三甲基十二烷、2,6,11,15-四甲基十六烷和2,6,10-三甲基十四烷,同时也具有许多非共性成分。3种不同发育时期子实体及其石油醚提取物、二氯甲烷提取物、丙酮提取物、甲醇提取物和水提取物中含量最高的化合物如下,菌蕾子实体中分别为亚油酸甲酯、亚油酸、1-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1,3,5,7,9,13-六甲基-11,15-二苯基-2,4,6,8,10,12,14,16,17,18,19,20-十二烷氧基-1,3,5,7,9,11,13,15-八硅五环[9.5.1.13,9.15,15.17,13]二十烷、油酸甲酯、2-萘-2-基丙烷-1,2-二醇;成熟子实体中分别为2,5-二甲基苯甲醛、亚油酸、二甲基癸氧基十六烷氧基硅烷、二十七烷、DL-阿拉伯糖醇、3-[(2,3,4,9四氢-1H-吡啶并[3,4-b]吲哚-1-基)甲基]环己烯-1-酮;老化子实体分别为顺式-3-正丁基-2-乙基四氢噻吩、二甲基(二十二碳氧基)丁氧基硅烷、二甲基癸氧基十六烷氧基硅烷、对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2-甲基丙炔酸、3-甲基-3-辛醇。HPLC-MS分析表明3个不同发育时期粗毛纤孔菌子实体水提物的HPLC-MS图谱中出现5个共有峰,经鉴定为松柏醛、(Z)-乙酸-3-己醇乙酸酯、三棱酸、二羟基硬脂酸和黄葵内酯;各自也有特征峰,且老化子实体水提物的图谱中出现的化合物数最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C-MS HPLC-MS 粗毛纤孔菌 化学成分
原文传递
网顶光柄菇生物学特性及驯化栽培 被引量:5
18
作者 丁野 王旭 +1 位作者 李玉 张波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5期136-140,共5页
以采自吉林省露水河的野生网顶光柄菇(Pluteus umbrosus)为试材,对其进行了生物学特性和驯化栽培探究。结果表明:供试范围内网顶光柄菇菌丝的最适生长条件为pH 5.0,最适生长温度为25℃,最适碳源为可溶性淀粉,最适氮源为尿素和酵母浸粉。
关键词 网顶光柄菇 生物学特性 驯化栽培 正交实验
原文传递
锌离子络合法快速分离纯化荞麦壳黄酮及其抗AGEs活性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玥 刘子琦 +5 位作者 聂萌滋 姜鑫 李鹏程 闫梦华 朴春红 肖盛元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67-177,共11页
研究锌离子络合法快速分离纯化荞麦壳黄酮工艺,并评价纯化组分对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生成的抑制活性。根据络合转化率和络合强度,将荞麦壳黄酮提取物(BHF)经过二次锌离子络合,分别获得荞麦壳黄酮中间提取物(IBHF)和荞麦壳高黄酮组... 研究锌离子络合法快速分离纯化荞麦壳黄酮工艺,并评价纯化组分对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生成的抑制活性。根据络合转化率和络合强度,将荞麦壳黄酮提取物(BHF)经过二次锌离子络合,分别获得荞麦壳黄酮中间提取物(IBHF)和荞麦壳高黄酮组分(HBHF)。采用Box-Behnken响应曲面分析法优化获得IBHF组分的最佳工艺参数:乙酸锌与样品质量比2∶1,乙醇体积分数30%,氨水体积分数0.05%,室温反应10 min。在该条件下络合转化率为97.44%。IBHF组分经过二次锌离子络合,分离获得HBHF组分,其总黄酮含量为57.08 g RE/100 g(三氯化铝-乙酸盐比色法),其纯度比分离纯化前提高了6.64倍。高效液相色谱分析(HPLC)表明,HBHF组分含有异荭草素、牡荆素、异牡荆素、芦丁、山奈酚-3-O芸香糖苷5种主要黄酮,其中芦丁占比62.34%。HBHF组分表现出良好的抗AGEs活性,在质量浓度为200μg/mL时,Glu-BSA体系的中的AGEs抑制率为63.16%,MGO-BSA体系中的AGEs抑制率为42.98%,抑制率均显著优于阳性对照氨基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离子络合法 二次锌离子络合 荞麦壳黄酮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红铆钉菇子实体不同极性萃取部位的总酚含量及抗氧化活性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欢 唐敏 +2 位作者 王淑敏 陈长宝 李玉 《食用菌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31-136,共6页
为考察血红铆钉菇(Chroogomphus rutilus)子实体的抗氧化活性,利用有机溶剂萃取法萃取得到血红铆钉菇子实体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和水4种不同极性萃取部位,采用Folin-Ciocalteu比色法对4种萃取物的总酚含量进行测定;选用DPPH法、ABT... 为考察血红铆钉菇(Chroogomphus rutilus)子实体的抗氧化活性,利用有机溶剂萃取法萃取得到血红铆钉菇子实体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和水4种不同极性萃取部位,采用Folin-Ciocalteu比色法对4种萃取物的总酚含量进行测定;选用DPPH法、ABTS法、FRAP法以及卵黄蛋白脂质过氧化法对4种萃取物进行体外抗氧化活性分析。结果表明:4种萃取物中,多酚提取率从高到低为正丁醇、乙酸乙酯、石油醚、水。在相同浓度条件下,与相同浓度的阳性对照2,6-二叔丁基对甲酚(BHT)相比,1000μg/mL石油醚萃取物,250、500、1000μg/mL乙酸乙酯萃取物,500、1000μg/mL正丁醇萃取物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较高;15.625μg/mL石油醚和正丁醇萃取物对Fe3+的还原能力与相同浓度BHT相比差异不显著;15.625μg/mL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和水4种萃取物,1000μg/mL乙酸乙酯萃取物对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与相同浓度的BHT相比差异不显著;1000μg/mL石油醚、正丁醇萃取物,250、500、1000μg/mL乙酸乙酯萃取物抑制蛋白脂质过氧化的能力与相同浓度BHT相比差异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红铆钉菇 自由基 多酚 脂质过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