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功能性寡糖的特性、代谢途径及其在反刍动物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1
作者 夏元鸿 甄玉国 +3 位作者 王涛 张学峰 吴琦璐 孙喆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23-27,37,共6页
寡糖是指由糖苷键连接的2~10个单糖的糖类化合物,种类繁多,分为普通寡糖和功能性寡糖两类,具有抗菌、抗氧化、调节免疫、改善肠道菌群等多种生理功能。功能性寡糖作为饲料添加剂在反刍动物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应用前景广阔。文章简要... 寡糖是指由糖苷键连接的2~10个单糖的糖类化合物,种类繁多,分为普通寡糖和功能性寡糖两类,具有抗菌、抗氧化、调节免疫、改善肠道菌群等多种生理功能。功能性寡糖作为饲料添加剂在反刍动物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应用前景广阔。文章简要综述了功能性寡糖的理化性质、代谢途径及其在反刍动物中的应用,旨在为功能性寡糖在畜牧生产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寡糖 理化性质 代谢途径 反刍动物 应用
原文传递
发状根在大豆基因工程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于威君 李晓薇 +3 位作者 肖洪庆 Aysha Jameel 侯心悦 李海燕 《农业与技术》 2017年第9期5-7,共3页
发状根农杆菌Ri质粒侵染植物后诱导大量发状根发生,由此发展起来的遗传转化体系已经成为一项非常重要的转基因技术,并被应用到生命科学的多个领域。大豆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和油料作物,也是目前转基因种植面积最大的作物。现有的大豆子叶... 发状根农杆菌Ri质粒侵染植物后诱导大量发状根发生,由此发展起来的遗传转化体系已经成为一项非常重要的转基因技术,并被应用到生命科学的多个领域。大豆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和油料作物,也是目前转基因种植面积最大的作物。现有的大豆子叶节、幼胚、胚尖遗传转化体系转化效率低、周期长,而发状根遗传转化体系具有转化效率高、周期短等优点,因此发状根在大豆基因工程研究中被广泛应用。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发状根在大豆基因工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状根 大豆 基因工程 分子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轮状病毒概况及其疫苗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解长睿 郭晓威 +5 位作者 张敏 孙丹 徐赫韩 李晓微 孙天旭 李海燕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02-105,共4页
轮状病毒(Rotavirus,RV)是引起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体之一,严重时引发致命性胃肠炎,甚至会因为脱水而导致死亡。世界上几乎每个孩子都至少感染过一次轮状病毒,且无特效药治疗,严重威胁人类健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每次感染后都会增... 轮状病毒(Rotavirus,RV)是引起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体之一,严重时引发致命性胃肠炎,甚至会因为脱水而导致死亡。世界上几乎每个孩子都至少感染过一次轮状病毒,且无特效药治疗,严重威胁人类健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每次感染后都会增强免疫力,因此接种疫苗成为预防轮状病毒的最好手段。世界卫生组织已将轮状病毒疫苗纳入计划免疫程序。文章就轮状病毒结构和分类,轮状病毒疫苗的发展及其应用现状,新型疫苗的研究进展和轮状病毒外壳蛋白在不同体系下的表达情况予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状病毒 结构 疫苗 外壳蛋白 研究进展
原文传递
羊草液泡膜Na^+/H^+逆向转运蛋白基因LcNHX1的克隆及功能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李晓薇 郭嘉 +2 位作者 王鑫 王法微 李海燕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9,共9页
植物Na^+/H^+逆向转运蛋白具有调节pH值和维持细胞内Na^+平衡、减少盐胁迫对植物伤害的功能。本研究从羊草中克隆Na^+/H^+逆向转运蛋白基因LcNHX1,并对它的功能进行了初步分析。该基因全长2022bp,其中ORF区1614bp,编码537个氨基酸。LcN... 植物Na^+/H^+逆向转运蛋白具有调节pH值和维持细胞内Na^+平衡、减少盐胁迫对植物伤害的功能。本研究从羊草中克隆Na^+/H^+逆向转运蛋白基因LcNHX1,并对它的功能进行了初步分析。该基因全长2022bp,其中ORF区1614bp,编码537个氨基酸。LcNHX1蛋白具有10个跨膜区,且具有NHX蛋白的多个典型结构特征。半定量RT-PCR结果表明,盐(NaCl 400mM)、碱(NaHCO_3150mM)、盐碱(NaCl 200mM+NaHCO_3100mM)、干旱(10%PEG8000)、低温(4℃)和ABA(100μM)均能够不同程度的诱导LcNHX1基因的表达。利用Δnhx1盐敏感酵母突变体进行功能互补试验,结果发现在60mM、100mM NaCl胁迫条件下,转基因酵母Δnhx1+LcNHX1不仅回补了酵母突变株Δnhx1的盐敏感特性,并且具有更高的耐盐能力。通过比较转LcNHX1基因株系与野生型拟南芥幼苗在含有50mM NaCl和8mM NaHCO_3的MS培养基中的生长情况,发现转基因拟南芥株系具有更好的抗盐碱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草 NA^+/H^+逆向转运蛋白 LcNHX1基因 抗盐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麻芥未成熟胚中磷脂酶基因家族的转录组学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李晓薇 戢舒涵 +3 位作者 赵旭 张百兵 王法微 李海燕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93-800,共8页
为了解磷脂酶基因家族在亚麻芥胚中的表达情况,本研究基于454测序技术对亚麻芥花后10d(DAF10)和花后20d(DAF20)的胚中磷脂酶基因家族进行筛选和分析。测序结果表明,DAF10样本和DAF20样本分别获得有效序列521 507个和310 125个,序列长度... 为了解磷脂酶基因家族在亚麻芥胚中的表达情况,本研究基于454测序技术对亚麻芥花后10d(DAF10)和花后20d(DAF20)的胚中磷脂酶基因家族进行筛选和分析。测序结果表明,DAF10样本和DAF20样本分别获得有效序列521 507个和310 125个,序列长度主要分布在341~560 bp,序列组装分别获得25 398个和23 678个Unigene,Unigene平均长度分别为630 bp和654 bp。在此基础上,筛选两个样本全部Unigene,共获得磷脂酶基因36个,其中属于磷脂酶A1基因4个、磷脂酶A2基因9个、磷脂酶C基因10个、磷脂酶D基因13个。Pathway基因功能注释显示,PLA1的4个候选基因没有注释到任何代谢通路上;PLA2中只有候选基因Unigene19110被成功注释,它在植物中主要参与甘油磷脂代谢途径和醚酯代谢途径。PLC家族中只有4个候选成员Unigene443、Unigene8071、Unigene8213和Unigene7311被成功注释,它们除参与甘油磷脂代谢和醚酯代谢之外,还在肌醇磷酸代谢途径中发挥重要作用。而PLD家族中除Unigene18630、Unigene17966和Unigene441没有代谢通路注释信息外,其他的10个成员,也都只在甘油磷脂代谢途径和醚酯代谢途径有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麻芥 转录组 磷脂酶 基因 代谢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合成启动子的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肖红庆 李晓薇 +4 位作者 Jameel Aysha 刘伟灿 章婷婷 王一帆 李海燕 《农业与技术》 2018年第9期20-23,共4页
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天然启动子已不能满足对基因进行精细调控的需求。人工合成启动子是指人为的设计合成一段能够满足实践需求的启动子序列。人工合成启动子能够调节基因的表达水平,使基因的表达达到最佳水平。文章综述了人工合成... 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天然启动子已不能满足对基因进行精细调控的需求。人工合成启动子是指人为的设计合成一段能够满足实践需求的启动子序列。人工合成启动子能够调节基因的表达水平,使基因的表达达到最佳水平。文章综述了人工合成启动子的研究现状,讨论了人工合成启动子在工业生产、基因治疗、植物抗逆及病原体检测方面的应用,展望了人工合成启动子未来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合成启动子 构建方式 基因治疗 植物抗逆 病原体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磷菌Pseudomonas sp. wj1的Pst系统鉴定及pstS基因功能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杨雪 岳胜天 +3 位作者 武志海 付丽 于人杰 杨美英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40-48,共9页
为明确溶磷菌wj1的无机磷酸盐(Pi)的转运机制,对溶磷菌wj1磷酸盐特异性转运系统(Pst)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与土壤中常见细菌的Pst系统进行比较,通过亚克隆构建溶磷菌wj1pstS蛋白的原核表达系统,利用钼酸铵分光光度法测定诱导表达的pstS... 为明确溶磷菌wj1的无机磷酸盐(Pi)的转运机制,对溶磷菌wj1磷酸盐特异性转运系统(Pst)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与土壤中常见细菌的Pst系统进行比较,通过亚克隆构建溶磷菌wj1pstS蛋白的原核表达系统,利用钼酸铵分光光度法测定诱导表达的pstS蛋白对磷酸盐的结合率。结果表明:溶磷菌wj1的Pst系统是由pstS、pstC、pstA、pstB和phoU 5个基因组成,且依次分布于染色体上,这种结构与土壤中常见细菌的大多数菌属相似。溶磷菌wj1的pstS蛋白位于细胞质外,是一种具有信号肽的可溶性蛋白,其空间结构是由2个球状结构域组成。与绿脓假单胞菌的pstS蛋白结构相比,溶磷菌wj1pstS蛋白的活性中心位于两个球状结构域的裂缝中,其中有9个氨基酸参与Pi特异性结合,1个氨基酸通过疏水作用维持蛋白与Pi的结合。溶磷菌wj1pstS蛋白在大肠杆菌中过量表达后,使得重组大肠杆菌的无机磷酸盐吸收率显著提高,表明溶磷菌wj1pstS蛋白具有结合Pi的能力,但菌浓度不变时Pi浓度的增加会抑制溶磷菌wj1pstS蛋白对Pi的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磷菌 磷酸盐特异性转运系统 pstS蛋白 磷酸盐结合率
原文传递
二穗短柄草BdGPX4基因的克隆及酶学性质 被引量:1
8
作者 杨雪 武志海 +1 位作者 李艳丽 杨美英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8-17,共10页
为解析模式植物二穗短柄草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PX)在抗氧化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对二穗短柄草BdGPX4基因进行克隆,获得681bp的cDNA序列,该基因编码226个氨基酸残基的蛋白质,预测相对分子量是24.49ku。通过亚细... 为解析模式植物二穗短柄草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PX)在抗氧化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对二穗短柄草BdGPX4基因进行克隆,获得681bp的cDNA序列,该基因编码226个氨基酸残基的蛋白质,预测相对分子量是24.49ku。通过亚细胞定位预测,BdGPX4蛋白位于叶绿体和线粒体中。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BdGPX4基因启动子具有植物激素、光信号、干旱以及冷胁迫响应元件。结合二穗短柄草基因芯片数据和RT-PCR表达检测结果,发现BdGPX4基因在根、茎、叶、叶鞘、苗芽、穗状花序和种子等部位均表达,在光合组织和生长旺盛部位的表达显著高于非光合和衰老部位,并在根部受到SA诱导表达上调。成功构建BdGPX4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并纯化BdGPX4蛋白,检测到对H_2O_2和COOH具有较高活性,但对底物tBOOH活性较低,与直系同源蛋白OsGPX4相比功能发生分化。基因表达模式及酶学活性的特点预示着二穗短柄草BdGPX4基因在光合器官和胁迫条件下具有重要的抗氧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穗短柄草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表达 酶学活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